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与应用初探

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与应用初探

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与应用初探
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与应用初探

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与应用初探

■ 龙 灏 林世华 ■ Long Hao Lin Shihua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 400045)

收稿日期:2010-04-21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Ef fi c iency of Large In-patient Building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建筑学的角度提出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的概念,分析与总结影响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的4个“准则层”和13个“子准则层”要素,确定各要素对于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的权重指标,并建立相应的数学分析模型和系统的评价体系。[关键词] 医院 住院楼 综合效率 评价

[Abstract]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conception of the integrated ef fi c iency of in-patient building from the view poin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it carries on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of the in-patient building, such as ichnography, scale, transportation line, economic factors and its relevant thirteen subordinate factors.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rough questionnaires and use of AHP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rious elements weight indicators of the integrated efficiency of the in-patient building, and establish the corresponding mathematical model and system evaluation system. This paper also use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o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he integrated efficiency about the different options for the same project, verify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practical, to offer a quantitative scienti fi c method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integrated ef fi ciency of large patient building.

[Key words] Hospital, In-patient building, Integrated ef fi ciency, Evaluation

引言

现代化大型医院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功能流线复杂、涉及领域广泛的建筑类型,其医疗区一般包括门急诊、医技和住院三大部分。其中住院楼建筑面积最大,病患使用时间最长,因此其设计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医护人员的治疗和看护效率,进而影响病人的治疗康复进程。然而,在近些年国内大型医院建设纷纷上马的过程中,由于对住院楼的效率问题认识不够,建筑设计者又一味迎合官方或建设方,片面追求“高大全”的建筑形式,忽视住院楼的综合效率对医院运行的影响,从而导致在高大华丽的外表下实际医疗效率的低下。对大型综合医院而言,医院的综合效率问题尤为突出,所以本文主要探讨大型医院的住院楼综合效率及其设计评价问题。

一、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的概念及要素分析

医院住院楼建筑的综合效率不仅指建筑物内部空间的使用效率,也包含了建筑建造初期的成本效率和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运行效率等多个方面,更突破建筑本身,涵盖了医院的管理效率、制度效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是集建筑学、社会学、信息学、医学为一体的综合效率。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解读大型医院住院楼的综合效率问题,是在综合考虑住院楼建筑空间合理使用、功能流线便捷、建筑节能以及建设成本最低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合理的建筑设计手段使住院楼建筑在使用中实现医疗效率最大化。具体而言,影响大型医院住院楼建筑综合效率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平面形式效率

包括护理单元平面模式、住院楼平面功能分区、住院楼平面长宽比、住院楼朝向、自然采光及通风等内容。

平面形式是住院楼综合效率要素中较重要的一个。选择合理的护理单元平面模式与提升住院楼综合效率关系较密切,通常情况下,复廊式护理单元平面模式能较好地实现医患流线的相对分离,医护人员的医疗效率优于单廊式和单复廊式。

护理单元通常可以分为五个功能区:护士工作

区(护士站)、病房区、医疗工作区、公共联系区和污物处理区。五个功能区有动静之分、洁污之别,相互之间有的需要紧密联系,有的需要相对分隔。因此,住院楼平面功能分区设计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其综合效率(图1)。同时,设计中还应保证病房、医生办公区等主要功能用房尽量朝向南、北,以获得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并减少住院楼内部的暗房间,力求最大限度地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病患者的康复环境。

此外,建筑平面长宽比是影响建筑抗震与节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医院住院楼平面设计阶段,应从建筑抗震性能和建筑节能要求的长宽比限值两方面来综合考虑。一般来说,钢筋混凝土建筑平面长宽比为6~7,设防地区不大于6,建筑节能则要求建筑的长宽比为2~2.3较为合适。

2.平面规模效率

包括护理单元规模、住院楼标准层面积、住院楼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等内容。

平面规模是住院楼综合效率要素中相对重要的一个。根据相关行业规范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护理人员短缺的情况,平均每个护理单元床位数35~45床,住院楼综合效率较高;在用地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每层布置2~3个护理单元,医疗设施和公共交通设施可以合用,医护人员可以同层相互支援,护理效率较高。

通过对15所大型综合医院住院楼的平面规模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住院楼标准层床均面积在35m 2左右,综合效率较高;对于床位数相同的住院楼来说,床均面积越小,综合效率越高(图2)。

同时,我们在分析30所综合医院和10所教学医院的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后得出:普通综合医院医疗、辅助和交通部分面积分别占护理单元总面积的50%、18%和32%比较合适,而教学医院这三部分面积的比例则分别为46%、23%和31%比较合适(图3,图4)。

3.交通流线效率

交通流线效率是住院楼综合效率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包括护理单元巡行效率、住院楼平面走道效率、住院楼垂直交通效率等内容。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护理单元巡行效率是住院楼交通流线效率中最重要的一项,通过综合判断不同设计中护理活动中心(即护士站)至病房的平均距离、至最远和最近病房的距离差值以及至最远病房的距离,可以得出护理单元巡行效率最高的方案(图5)。

走道效率(水平交通效率)即走道总面积与标准层面积的比值,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数值越小说明交通空间平面面积越小,综合效率越高。

垂直交通效率可以通过综合分析住院楼电梯配置数量、电梯厅形式和电梯厅面积占标准层面积的比例来确定。

4.建筑经济效率

主要包括住院楼的建筑结构选型与高宽比、建筑节能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和土地成本等内容。

相对前三个要素,住院楼的建筑经济效率虽然对综合效率的最终影响较小,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优化的建筑结构选型、合理的高宽比限值、适宜的建筑抗震性能和建筑节能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住院楼建筑的土建及运行成本,提高住院楼的建筑经济效率。

从节地、适地的角度出发,高层住院楼的节地、适地性要明显优于多层住院楼。虽然每层2~3个护理单元的住院楼平面有诸多优点,但单一护理单元的住院楼平面形式紧凑灵活,可以布置在基地面积较小或地形变化较多的用地上,对基地的适应性

更强,利用率更高。

二、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1.评价方法

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各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制约,各相关要素的权重属于多目标决策问

题,很难用简单、定量的方式进行描述和比较。要

评价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利用效用函数理论

建立相应的函数模型,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

化为定量计算问题。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

称AHP)是一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

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决策

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

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

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

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于对决

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情况。层次分析法的基

本原理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

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

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

析结构模型,从而使问题归结为最低层(供决策的

方案、措施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

要权值的确定或相对优劣次序的排定。对建筑师和

决策者而言,层次分析法操作简便且有助于通过它

来深入比对、了解不易定量比较的不同对象的优劣,

从而选择出最佳答案。

2.评价软件

目前,用于层次分析法的常见分析软件有

Yaahp、Expert Choice、Matlab软件、Eviews 6.0

和VB编程运行等,其目的都是简化层次分析法复

杂的计算过程,方便应用。在这些软件中,Yaahp

软件的操作过程较好地体现了人的决策思维的基

本特征(即分解、判断与综合),软件操作性强,而

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便于决策者之间彼此沟通,

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系统分析方法,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在具体进行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时,亦采用了

Yaahp 0.5.1软件来计算各要素的权重。

3.评价模型

本文对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的评价研究,

是以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标准,从定性分析和量

化研究的角度对住院楼的平面形式、平面规模、交

通流线和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初步建立

一个有科学依据的数学评价模型,为建筑师、医院

管理者、决策者在设计初期(特别是建筑单体方案

设计阶段)提供帮助。评价体系共分为三级:评价

目标(A),准则(B,包含4个指标),子准则(C,

包含13个指标)(图6)。

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模型是以住院楼综

充分调研之后各自完成的,住院楼设计方案各不相同。本节针对三个方案的住院楼进行综合效率的对比分析和评价,对本文提出的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体系的实用性进行检验。

方案一—住院楼采用单护理单元组成的单廊式护理单元平面模式,共设置20个标准护理单元,每个标准护理单元护理床位数为50床。住院楼高92.50m,共25层(图8)。

方案二—住院楼采用双护理单元组成的复廊式护理单元平面模式,共设置20个标准护理单元,每个标准护理单元护理床位数为50床。住院楼高49.50m,共12层(图9)。

方案三—住院楼采用双护理单元组成的单廊式护理单元平面模式,共设置26个标准护理单元,每个标准护理单元护理床位数为40床。住院楼高90.30m,共22层(图10)。

2.评价过程与结论

通过对三个住院楼设计方案的综合效率各要素的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到各方案住院楼综合效率各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值,从而利用Yaahp 0.5.1软件计算其相对权重值(Wi)和总权重值,得出综合效率最高的住院楼方案(表6)。

从表6可以看出,三个方案关于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子准则层13个要素的总目标权重总和从高到低依次为:方案二、方案三、方案一。因此,量化评价的最终结论是:方案二的综合效率最高,应

表1 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各要素权重值

住院楼综合效率(A)平面形式(B1)平面规模(B2)交通流线(B3)经济因素(B4)

平面形式(B1)1.00000.50002.00000.3333平面规模(B2)2.00001.00003.00000.5000交通流线(B3)

0.50000.33331.00000.2000

经济因素(B4)

3.00002.00005.00001.0000Wi 0.27170.15690.48320.0882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54; 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0

表2 平面形式各要素权重值

平面形式(B1)

护理单元平面(C1)功能分区(C2)

建筑平面长宽比(C3)

朝向、自然采光和通风(C4)

护理单元平面模式(C1)1.00003.00000.50002.0000功能分区(C2)0.33331.00000.16670.5000建筑平面长宽比(C3)2.00006.00001.00003.0000

朝向、自然采光

和通风(C4)0.50002.00000.33331.0000

Wi 0.15400.49650.08270.2668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39; 对总目标的权重:0.2717

表3 平面规模各要素权重值

规模(B2)

护理单元规模(C5)标准层面积规模(C6)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C7)

护理单元规模(C5)1.00001.00001.0000标准层面积规模(C6)

1.00001.00001.0000

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C7)

1.00001.00001.0000Wi 0.33330.33330.3333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 对总目标的权重:0.1569

表4 交通流线各要素权重值

交通流线(B3)

护理单元巡行效率(C8)走道效率(C9)

垂直交通效率(C10)

护理单元巡行效率(C8)1.00000.25000.5000走道效率(C9)

4.00001.00002.0000

垂直交通效率(C10)

2.00000.50001.0000Wi 0.57140.14290.2857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 对总目标的权重:0.4832

合效率为评价目标,包括住院楼平面形式、平面规模、交通流线和经济因素四个准则层要素及各准则层所包含的子准则层要素。通过分析和研究同一项目不同方案的护理单元平面模式、功能分区、住院楼平面长宽比、住院楼朝向、通风与采光、护理单元数量、床均面积、护理单元内部各功能空间的面积配比、护理单元巡行效率、走道效率、垂直交通效率、住院楼结构形式、高宽比等相关因素来确定各方案中准则层和子准则层要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运用Yaahp 0.5.1软件计算各方案对于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的总目标权重,从而判断各方案的优劣,为设计师、管理者及决策者更科学地选择具有最高或较高效率的住院楼建筑设计方案提供技术支持。三、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计算

1.住院楼综合效率各要素重要程度的数据采集数据采集分专家类和使用者两组进行。专家类调研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和网络调查两种形式。其中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6份,主要针对从事医疗建筑设计与研究的人员,包括大学建筑学专业教师(包括部分在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及设计单位专业从事医疗建筑设计的建筑师;网络调查主要针对医院管理者,实收34份,主要发布在“医院感染管理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1910818548.html,/index.php)和“民营医院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1910818548.html,/showforum-56.html)(问卷调查对象分布情况如图7)。通过对调查结果

的数据整理,得出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四个准则层要素的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为:交通流线、平面形式、平面规模、经济因素,其平均值分别为7.8分、7.1分、6.8分和4.5分。

医院住院楼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针对使用者的问卷调研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我们对重庆市西南医院、大坪医院、新桥医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等5家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发放了200份问卷,实收190份(对象分布组成情况如图7)。

2.指标权重的计算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住院楼综合效率各要素通过两两比较所得的相对重要程度值,

用同样重要、稍微重要、比较重要、十分重要和绝对重要五个等级来表示,并利用Yaahp 0.5.1软件来计算各要素的相对权重和组合权重。指标权重(Wi)的计算结果如表1~表5所示。四、应用实例

1.评价对象概况

评价对象是重庆市某区人民医院的搬迁新建项目。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7hm 2,总建筑面积约12万m 2,设计床位1 000张。该项目要求起点高、设计超前、布局合理、流程科学、功能完善、体现地方人文特色。最后三个投标方案是由三家不同的甲级设计单位在对基地和建设方的要求进行

城市建筑|主题专栏|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Feature-Theme

该作为住院楼的首选方案。

结语

本文初步实现了在大型医院住院楼建筑设计方

案评价时的科学化、数字化,利用本文建立的住院

楼综合效率评价模型可以对同一项目的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定量评价以判断各方案在综合效率方面的优劣,可以用于开发和建设初期对设计方案的选择。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新的设计理念的不断出现,病人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医院的所有使用者对住院楼综合效率各要素之间权重关系的认识也会动态变化。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充分认识到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体系的时效性、地域性、应变性和主观性等特点,深入研究并逐步建立起一个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与时俱进的动态评价体系,将模糊数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软件更新与升级,建立一个更科学、对建筑师更具操作性和实用价值的大型医院住院楼综合效率评价体系。■

(注:本文图表除图8~图10来自项目方案投标文本外,均由作者自绘)

表6 不同方案的总目标权重

住院楼综合效率要素

总目标权重组合0.22370.50450.2718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子准则层要素

护理单元平面模式(C1)

功能分区(C2)

建筑平面长宽比(C3)

朝向、自然采光和通风(C4)

护理单元规模(C5)

标准层面积(C6)

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C7)

护理单元巡行效率(C8)

走道效率(C9)

垂直交通效率(C10)

结构形式(C11)

建筑高宽比(C12)

节地、适地与与环境布置(C13)

总目标

权 重

0.0418

0.1349

0.0225

0.0725

0.0523

0.0523

0.0523

0.2761

0.0690

0.1381

0.0252

0.0126

0.0504

相对重要

程 度 值

2

3

1

2

2

2

1

1/2

1

1

1/2

1/2

1

相对重要

程 度 值

3

4

2

3

3

3

2

2

1/2

3

1

2

2

相对重要

程 度 值

1/2

1/2

1/2

1/2

1/2

1/2

3

1

2

2

1

1

1

Wi

0.2970

0.3196

0.2500

0.2970

0.2970

0.2970

0.1634

0.1429

0.2857

0.1634

0.2000

0.1634

0.2500

Wi

0.5396

0.5584

0.5000

0.5396

0.5396

0.5394

0.2970

0.5714

0.1429

0.5396

0.4000

0.5396

0.5000

Wi

0.1634

0.1220

0.2500

0.1634

0.1634

0.1634

0.5396

0.2857

0.5714

0.2970

0.4000

0.2970

0.2500

表5 经济因素各要素权重值

经济因素(B4)

结构形式(C11)

建筑高宽比(C12)

节地适地与环境布置(C13)

结构形式(C11)

1.0000

0.5000

2.0000

建筑高宽比(C12)

2.0000

1.0000

4.0000

节地适地与环境布置(C13)

0.5000

0.2500

1.0000

Wi

0.2857

0.1429

0.5714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 对总目标的权重:0.0882

参考文献

1 龙灏,丁玎.高层住院楼电梯数量配置与设计方法研究.建筑学报,2009(9):92~94

2 罗丽娟.医院建筑综合效率研究:[硕士学位论

文].重庆:重庆大学,2009

3 何柏川.基于护理效率研究的护理单元平面设计:

[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8

4 M·博布罗,J·托马斯.医疗建筑.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5.137

5 李长城.当代医院病房楼设计新趋势初探:[硕士学

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

6 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建设专业委员会. 综合医院

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2004

7 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2.146~153

8 唐鸣放.南方建筑体形探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

报,2001(9):267~270

9 方案二住院楼标准层平面图10 方案三住院楼标准层平面图

基于综合指数法在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运用

基于综合指数法在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4-05-26T14:27:39.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46期供稿作者:李芳王文丽[导读] 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大,医疗工作质量最佳。反之,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小,医院医疗质量最差。 李芳王文丽(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信息科 529000) 【摘要】目的:对我院2007~2011年五年的医疗质量优劣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医院管理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从2007~2011年统计报表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医院医疗工作质量10项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教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009年至2011年,医院医疗质量综合指数逐年上升,我院的医疗综合质量最佳为2011年。2008年比2007年医疗质量综合指数略有下降。结论:综合指数法计算直观、应用方便、实用性强,在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上具有综合性和可行性。【关键词】医疗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262-02 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疗质量管理,如何评价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综合指数法以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实际值分别除以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再对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值的一种方法。本文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我院2007-2011年主要医疗质量指标进行评价,为医院管理者了解工作情况,提高科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7-2011年医疗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可靠,从中选出反应医院质量的11项统计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见表1。表1 2007——2011年医院综合质量评价指标 2 方法与结果 2.1 综合指数方法 综合指数法以各项经济效益指标的实际值分别除以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值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再对各项指标的评价指数进行加权算术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值的一种方法。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y为进行综合评价所计算的综合指数;y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个体指数,xi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评价值;xM为第i项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值;wi为第i项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权数。 2.2 结果 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大,医疗工作质量最佳。反之,当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指数最小,医院医疗质量最差。由表3可知,我院2008年医疗质量最差,2011年医院医疗工作质量最好。 3 讨论 综合指数法作为一种简洁有效的多指数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准确合理地评价医院医疗工作质量。它可以多指标区分为正向指标和负向指标结合在一起,提供了分析效能。住院和门诊人次呈逐年增长趋势,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指标5年内变化不明显,而出院人次、手术人次、病床使用率2008年最低,导致综合指数最低,2011年各项指标的增长与医院为打造品牌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做好“三好一满意”工作等“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各项措施有诸多直接关系。如引进高级人才,培养医务人员技能、着力提高诊断质量、治疗质量、吸引更多群众来院就诊,并根据季节变化及患者情况,合理增加病床数。费用指标有所增长,与物价上涨有关。 近年来,我院大力改善医院环境建设,建设便民措施,开展专业培训,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打造品牌科室、重点专科,积极开展性技术、新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了我院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供医院综合竞争力,促进医院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 [1]徐天和.中国医学统计百科全书:统计管理与健康统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杨梅芬.综合指数法在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1,18(3):273:274. [3]赵文云.2004-2008年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医院统计,2010,6(2):165:166. [4]孙静.采用密切法对我院医疗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J].中国医院统计,2011,18(1):18:19. [5]严茂春.应用TOPSIS法综合评价10年住院医疗质量[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1):62:63.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和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或从事医学科研和教育等工作的单位。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机所(中心)、医学科研机构、医学在职培训机构、健康教育所(站)等其他卫生机构。 2.医疗机构: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包括医院、疗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街道)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急救中心(站)和临床检验中心。 3.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指为社会公众利益服务而设立运营的医疗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收入用于弥补医疗服务成本。 4.营利性医疗机构:指医疗服务所得收益可用于弥补投资者经济回报的医疗机构。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5.医院:包括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各类专科医院和护理院,不包括专科疾病防治院、妇幼保健院和疗养院。 6.中医医院:包括中医(综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不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院。 7.专科医院:包括口腔医院、眼科医院、耳鼻喉科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胸科医院、血液病医院、妇产(科)医院、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传染病医院、皮肤病医院、结核病医院、麻风病医院、职业病医院、骨科医院、康复医院、整形外科医院、美容医院等其他专科医院,不包括中医专科医院、各类专科疾病防治院和妇幼保健院。

基于RSR的医院绩效指标环比增幅综合评价

生圜匿隆缠过2螋生!!旦堑!i鲞筮兰魍 基于R SR的医院绩效指标环比增幅综合评价 杨建南1杨柳桦2李世云1刘勇华3钟鸣’ 【摘要】目的探讨用秩和比法动态评价医院绩效指标的环比增长幅度。方法采用秩和比法(R SR)对成都市9所市属综合医院2007年、2008年门急诊诊次、住院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固定资产和医疗业务收入5项绩效指标环比增幅进行动态加权综合评价。结果成都市9所市属综合医院绩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D医院2年环比动态综合增幅均居各院之首。2008年I医院以及A医院的绩效环比增幅综合评价值较2007年明显上升。2008年H医院和G医院绩效指标增幅较2007年明显减缓,其中G医院指标呈负增长。结论采用秩和比法对医疗机构绩效指标的动态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价,可动态描述各院绩效的变动情况。该方法简便,表达直观,在医院管理实践中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卫生服务量固定资产业务收入环比增长 中图分类号:R1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253(2009)04-03074)2 S yn t het i cal ev al u at i o n of r i n g com par ed i ncr ease of hosp i t al per f or m a nce by R an k Sum R at i o Y A N G Jian一黼’,Y AN G L i u—h ua,U Shi-yun,et a1.’T he C ent r a l H os p i t al of C hengdu R a i l w ay A dm i ni st r at i o n。Si chuan610081,C hi na 【A bs t r ac t】O bj e ct i ve To eval uat e t he chai n gr owt h e xte nt of hospi tal pe r f o r m a nce i nd exes by R ank S u m R a t i o(RS R).M et h ods T he nu m ber of out pat i ent s a nd em er gen ci e s,t h e nu m ber of hos pi t ali zat i ons,t he t ot a l da ys of oc cupy i ng be ds,t he f i xed a s se t a nd t he m ed i cal oper at i n g i ncom e w er e se l e ct e d嬲t he5pe r f o r m a nce i ndi c at or s.T h e r i ng c om pa red i nereas i ag册pl j- t ude of t he pe r f or m anc e i nd i cat o r s f r o m9ci t y’S hos p i t al s i n C he ngdu i n2007a nd2008w a8eval u at ed s ynt h et i cal l y by R SR.R e-s ui t s T he dynam i c de vel opm ent of pe r f o r m a nce ef fi ci en cy of t he9hos p i t al s i n C hengdu i s i m ba l ance d.T he r ing com par e d cor n-pr ehens i vel y dyna m i c i ncr eas i ng am pl i t ude of D ho s pi t al i s t he hi s hes t of al l i n2007and 2008.T he r i n g com par e d com pr e hensi ve i ncr easi ng am pl i t ude of I ho s pi t al and A hospi tal i n2008i s hi gher t han i t i s i n2007.T he r ing c om pa r ed com pr ehensi ve i ncrens- i ng锄pl i t ude of H ho s pi t al and G hos p i t al i n2008i s l o w er t han i t i s i n2007,a nd t he i ndi cat or of G hos pit al i ncr eas e d negat i ve- l y.Conc l u si o n The s ynthet i cal eval uat i on of dynam i c de ve l opm e nt of pe r f o r m a nce ef fi ci en cy by R S R Cal l des cr i be dy nam i ca l l y t he ch ang e of pe rform a nce ef fi ci en cy i n m edi cal i ns t it ut ions.It i s val uabl e i n hos p i t al m anage m e nt be ca use of i t s co nve ni e nce a nd i n t ui ti ve exp r ess i on. 【K ey w or ds】H os pi t al T he nu m ber of hea l t h∞r vi c os Fi xed ags et s B usi n ess i n com e C ha i n gr owt h 统计部门的职能之一,就是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医院管理的绩效,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医院统计人员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就是“迎头三比”,即与计划比、与历史资料比,以及横向比。随着医院管理的发展,现在还有采用将医院统计指标与标准值(如将医院管理年评价指标以及医院等级评审指标作为标准值)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关于医院绩效指标的增长幅度,一般可通过计算指标的环比增长进行描述;各医院间的多指标增长幅度则可通过对环比指标的综合评价予以分析。但是,关于各医院间绩效指标是否呈稳定趋势发展、其波动情况如何的综合评价实例尚不多见。本文试对医院绩效指标环比动态增幅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并以一个实例说明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自成都市卫生局2006---2008年卫生统计报表。 1.2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成都市卫生局所属9所综合医院。1.3分析指标 选用指标共5项:①反映卫生服务量的统计指标3个:门急诊诊次,住院人数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②固定资产(其是否能有效保值增值是评价医院绩效的重要标志)。③医疗业务收入。分别计算各院2007年和2008年5项绩效指标的环比增长幅度。所有指标均为正向指标【1]。 1.4综合评价方法 采用秩和比法(r ank sum.r a t i o,R SR)[2刮对9所医院2007年和2008年绩效指标环比增幅进行加权动态 作者单位:l1610081成都铁路中心医院四川省成都市 2永康市疾病控制中心 3成都市卫牛局 4成都市医学信息所

医院汇总表计算公式统计

汇总表计算公式 医疗服务 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 2. 治愈率(%)=*100 3. 好转率(%)=*100 4. 病死率(%)=*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 7. 病床工作日(日)= 8. 病床使用率(%)=*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 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100 13. 急诊死亡率(%)=*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100 二、业务收入和支出 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

医院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医院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患者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指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人次数与抢救总人次数之比。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与手术患者总人

数之比。 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与CT检查总人次数之比。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指药品收入与总收入之比。 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药品收入: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即(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即(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即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指医疗机构在某一时期内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漏报病例数+已报告病例数)的百分比。

医疗行业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主要指标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 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 = 年末卫生技术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2.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 =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3. 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 = 年末注册护士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4. 每千农业人口村卫生室人员数 = 年末村卫生室人员数/ 年末农业人口数×1000,年末农业人口数为户籍人口数 5. 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 = 年末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6. 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 = 年末全科医师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0 7. 每千人口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编制人数 = 年末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人数/年末常住人口数×1000 8. 医护比 = 1: (年末注册护士总数/ 年末执业(助理)医师总数) 9.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 = 某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项目经费/年末常住人口数 10. 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支出的比例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 总支出×100% 11. 医疗收入构成 =某年某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收入总额×100% 12. 门诊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门诊人次 收入×100% 13. 住院收入成本率 =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每住院人次 收入×100% 14. 医疗业务成本构成(医疗支出构成)= 某年医疗卫生机构某项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该年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业务成本(医疗支出)总额×100% 15. 平均每床固定资产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16. 资产负债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负债总额/年末医疗卫生机构资产总额×100% 17. 流动比率 = 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资产/年末医疗卫生机构流动负债×100%

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 标参考值

附件1 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四)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五)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六)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七)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50% (八)CT检查阳性率≥50% (九)MRI检查阳性率≥50% (十)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 (十一)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十二)治愈好转率≥90% (十三)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十四)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十五)麻醉死亡率≤0.02% (十六)尸检率≥10% (十七)医院感染现患率≤8% (十八)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十九)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50) (二十)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二十一)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二十二)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70% (二十三)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二十四)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 (二十五)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二十六)合格病历率≥90% (二十七)处方合格率≥90% (二十八)开展成分输血比例≥60% (二十九)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十)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三十一)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三十二)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三十三)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三十四)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三十五)平均住院日≤12天 (三十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三十七)病床使用率80~90% (三十八)病床周转次数≥25次/年 (三十九)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 (四十)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四十一)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四十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十三)全员开放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 (四十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0% (四十五)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 (四十六)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三甲医院部分统计指标参考值(精选.)

注:部分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1、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2、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3、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计算在内。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患者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6、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7、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8、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指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人次数与抢救总人次数之比。 9、入出院诊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10、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与手术患者总人数之比。 11、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与CT检查总人次数之比。 12、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指药品收入与医疗收入之比。 13、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14、药品收入: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医院统计指标综合评价参考模板

我院关于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简章(草稿) 医院是一个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单一统计指标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数量特征,而不能全面概括整体的综合状况。为了获得对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保证对医院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客观性。 进行统计工作的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对医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构造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价值,最后进行比较和排序的统计分析的过程。通过综合评价,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还可对不同部门科室、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排序。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虽是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但它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 在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由于各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完全等价,需要对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权重系数。权重系数的确定是否合理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层每一项指标的权重,是保证该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关键。 一、模型构建 本体系拟计划选用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和业务收入等五大统计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人员构架暂定权重系数为0.05,医疗工作量和医疗工作效率两大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2,业务收入暂定权重系数为0.25,医疗质量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3,最终权重数值归由医院决策者确定。以下为各大统计指标的详细内容。 (一)医疗工作量指标 医疗工作量的计量单位主要为病种数、住院人次数、门诊人次数。通过分析病床、住院、门诊和医疗技术科室等方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反映医院人力、物力和技术效果是否得到正常发挥。工作量越大,表示完成的任务越多;治疗的疑难病种越多,表示发挥技术的效能越高。 1、住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分析:包括入院人数、出院人数、各科出院人次数构成比、出院疾病分类及其构成比。入院人数说明医院是否正常地完成收容任务。正常收容人数=实有床位数×正常床位使用率×正常床位周转次数。如

医院运行统计指标库管理系统V2.0

医院运行统计指标库管理系统医院全面质控指标管理的好工具

一、前言 “科技就是生产力”,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院信息化的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每日产生的数据正在以TB级的速度增长,但来源众多、出口分散、结构化差、管理效率低已经呈现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大大制约了医院信息化的发展。 医院领导每天接触的数据报表众多,管理思路的调整也从客观上要求能够通过信息化提供更多的报表资源,相对固化的模式亟待解决,同时传统报表的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当前数据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指标化的数据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指标化的数据管理既可以通过宏观纵览,又可以追溯细节;既可以统计分析,又可以评价考核;既可以定点关注,又可以预警防控,通过统一的管理入口,灵活、全面、客观、动态、及时、高效的方式,充分挖掘并发挥科技的力量,让管理部门从繁琐的手工汇总、分析固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更加关注于过程的管控、管理效果的加强,不断促进管理的持续改进。 指标化数据管理是发现知识、积累知识、完善知识的过程,单纯的统计与分析不是目的,重点在于将数据的趋势发展、异动变化结合医院实际客观环境因素形成最终的分析报告,查找根因 “软件既是工具,是人头脑以及肢体的延伸”,如何衡量软件工具的好与坏,完全取决于软件的灵活适应能力以及软件的交付能力。我公司研发的医院运行统计指标库管理工具(以下简称指标库系统)以灵活、稳定、高效、全面为根本,不仅能够适应各种数据源,更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管理需求,也是医院全面指控管理解决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二、指标管理的阶段 指标是“运行状况以及管理效果的体现”,指标管理分为如下几个五个阶段:(一)完善数据采集,统一多源数据 1、通过接口标准自动化采集 由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是随着医院发展逐步开展的,这就造成了数据来源众多,数据孤岛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现在很多医院也在构建能够打通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平台,以实现数据对接及管理的便利性,但仅仅通过这种平台进行“边交换边沉淀”的方式,可能会对业务系统运行造成一定的性能影响,“术业有专攻”,数据管理应该有一套专属的平台,能够对接各业务系统的底层数据,在业务系统不繁忙的时候,通过调度静默高效的将需要的数据采集到指标库的数据仓库中,整个过程只是在采集数据源时和业务系统有关系,后续的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全部在指标库管理系统中完成,不会对业务系统造成任何影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采集数据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积,而是按照指标管理需要针对“主题数据”进行的自动化处理。 2、通过专项表单生成器实现手工数据信息的采集 信息化处理的基础是“数据的结构化”,各业务系统在保证医院各种业务基本处理的同时并未将全部的信息进行结构化的处理,比如一些重要的“医疗文书”,现在还有很多都是通过手工填表、手工填写Excel记录的方式来进行,一方面工作量很大,尤其是针对后续的汇总、统计分析,另外数据分散,标准不一,安全性差问题也很严重,所以就要求指标库系统能够有一套非常灵活的“表单数据结构化采集工具”,我们称之为“专项表单生成器”,通过这种工具将手工填写的表单、医疗文书、EXCEL记录等维护到指标库系统,然后通过表单填写功能进行填写,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卫生资源 1.卫生人员:指在医疗、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和在职教育等卫生机构工作的职工,包括卫生技术人员、其他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一般按支付年底工资的在岗职工统计,包括各类聘任人员及返聘本单位半年以上人员,不包括临时工、离退休人员、退职人员、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人员和返聘本单位不足半年人员。 2.卫生技术人员:包括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药师(士)、检验技师、影像技师(士)、卫生监督员和见习医(药、护、技)师(士)等卫生专业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如院长、副院长、党委书记等)。 3.医生: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医士。 4.医师: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5.执业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医师。执业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 6.执业助理医师:指具有医师执业证书及其“级别”为“执业助理医师”且实际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工作的人员,不包括实际从事管理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类别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和公共卫生四类。 7.管理人员: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医学科研与教学等业务管理工作的人员;主要从事党政、人事、财务、信息、安全保卫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 8.工勤技能人员: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人员。分为技术工和普通工,技术工包括护理员(工)、药剂员(工)、检验员、收费员、挂号员等。但不包括实验员、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统计员和研究实习员等,这部分人员分别计入其他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 9.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数/人口数X1000。 1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数+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口数X1000。 11.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注册护士数/人口数X1000。 12.床位数:指年底实有床位数,包括正规床、简易床、监护床、超过半年的加床、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床位。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二级医院各项统计指标 ●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5.病房抢救成功率≥84% ●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7.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8.住院病历甲级率≥90% ●9.病床使用率适宜范围85~90% ●10.平均住院日≤18天 ●11.病床周转次数≥20次/年 ●12.院内感染率≤8% ●13.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14.传染病登记报告漏报数0 ●15.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门诊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2.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3.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4.临床与放射线诊断符合率≥90% 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90% 6.入院三日确诊率≥95% 7.门诊收治待诊率≤5% 超检查阳性率≥30% 9.大型X光机(500MA以上)检查阳性率≥60% 10.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实验室年平均每次VIS<150 11.临床化学室内质控各项CV值在允误差范围内 12.细菌质控,参加 13.尸检率≥10% ●14.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平均值(与省内同级医院相比)(下同)●1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6.病房抢救成功率≥84% ●17.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8.单病种病死率≤平均值 19.住院产妇死亡率≤% 20.活产新生儿死亡率≤% 21.单病种术后十日内死亡率≤平均值 22.麻醉死亡率≤% 23.门诊处方合格率≥98% 24.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25.住院病历甲级率≥90% 光摄片甲级片率≥40% 27.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28.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9.特护、一级护理合格率≥90% 30.五种表格书写合格率≥98% 31.常规器械消毒合格率≥98% 32.责任制护理病区数≤10% 33.陪护率≥8%

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附件1 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 (一)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四)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五)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六)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七)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50% (八)CT检查阳性率≥50% (九)MRI检查阳性率≥50% (十)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50% (十一)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十二)治愈好转率≥90% (十三)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十四)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十五)麻醉死亡率≤0.02% (十六)尸检率≥10% (十七)医院感染现患率≤8% (十八)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十九)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50) (二十)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 (二十一)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二十二)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70%

(二十三)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二十四)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 (二十五)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二十六)合格病历率≥90% (二十七)处方合格率≥90% (二十八)开展成分输血比例≥60% (二十九)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三十)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三十一)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三十二)血、尿、便常规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三十三)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三十四)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三十五)平均住院日≤12天 (三十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三十七)病床使用率80~90% (三十八)病床周转次数≥25次/年 (三十九)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5% (四十)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四十一)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四十二)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四十三)全员开放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 (四十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0% (四十五)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

医院考核指标

医院绩效考核的七大类指标 提要:根据医院、科室不同的发展阶段、管理现状来进行选择,务必做到重点突出,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以期建立起有效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患者评价指标从患方的角度对医院诊疗服务的反馈,用以评价医院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主要指标有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量、医院美誉度、医疗赔偿金额占比等。 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是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中的关键工作。从笔者实施众多医院绩效管理咨询和绩效管理系统项目的经验看,根据指标的性质,一般可以将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分为七大类: 一、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反映医院财务效益、资产运营和偿债能力水平,用以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主要指标有净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收入成本率、每床年业务收入、每百元固定资产收入、医疗收入增长率、人均医疗收入增长率、新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新增医疗人群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新投入大型设备占总收入比例、医疗设备回报率等。 二、患者评价指标 患者评价指标从患方的角度对医院诊疗服务的反馈,用以评价医院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主要指标有患者满意度、医疗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量、医院美誉度、医疗赔偿金额占比、医院服务半径、外地患者占比等。 三、工作效率指标 工作效率指标反映医院业务工作的负荷程度,用以评价医院工作效率的高低。主要指标有门诊人次、健康体检人次、急诊人次、留观人次、出院人数、门诊手术例数、住院手术例数、人均门诊人次、人均出院人次、人均手术台次、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工作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平均候诊时间等。 四、医疗质量指标 医疗质量指标反映医疗质量水平,用以评价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主要指标治愈率好转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手术冰冻与石蜡诊断符合率、恶性肿瘤手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

医院经济效益分析的内容及评价指标

医院经济效益分析的内容及评价指标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之间将围绕质 量和效率开展竞争.通过外在的竞争压力,促使内部转换经营 机制,强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医院经济 效益分析和评价,控制医院医疗成本和管理成本已成为各医 院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医院经济效益分析,就是对医院在一定 时期内用最经济的人,财,物资源,提供尽可能多和质量好的 医疗服务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从而达到挖掘内部潜力,促进 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医疗活动是医务工作者 运用医疗器械设备,药品,卫生,材料等劳动手段,对患者进行 可恢复和改善劳动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医疗服务过 程.这种服务过程的耗费,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是可以用 货币计量的,但医疗成果,特别是恢复和提高病人的劳动能力 却难以用货币计量.因此,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要在 着眼于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 节约医疗费用方面下功夫. 一 ,医院经济效益分析的主要内容 医院经济效益分析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由于医院的服

务对象是病人,人的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且个体差异很大,加上目前医学技术水平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对医院经济效益分析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复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和经济的关系.医院经济活动涉及医院各个领域,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应针对存在的问题确定经济效益分析的重点. 1.分析技术上的先进性.首先,要同医院原有的技术对比, 看其是否比过去先进.其次,要与全国的同类技术做比较,这样就能减少和避免采用那些被淘汰的落后的技术.另外,要分析是否采用了适用的技术,在选择先进技术时有无脱离医院的具体情况,盲目地追求最先进的尖端技术.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及当地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力量,尽量能选择比较成熟并符合当地资源条件,技术力量和客观实际需要的适用技术. 2.分析经济上的合理性.这是医疗技术决策的中心内容和 主要目标.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医疗技术方案中,应当采用其中劳动消耗较少,而效果较大的技术.先进技术是否可取,不但取决于技术本身,更取决于经济上是否适合. 3.分析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分析后应提出 改进医院工作的报告. 4.分析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经营决策.如在决策前对经济 指标的计算及其结果进行验证;在决策中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筛选,评价,为确定最优方案提供依据;在决策方案的实施

医院统计指标综合评价

我院关于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建立的简章(草稿)医院是一个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单一统计指标只反映某一局部的数量特征,而不能全面概括整体的综合状况。为了获得对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以保证对医院工作认识的全面性、客观性。 进行统计工作的综合评价,就是利用对医院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量,构造综合评价模型,求得综合评价价值,最后进行比较和排序的统计分析的过程。通过综合评价,可对医院某一方面工作的数量特征有一综合认识,还可对不同部门科室、不同工作内容之间的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排序。用统计指标评价医院的工作虽是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但它能起到信息反馈和质量控制的作用,符合现代化医院管理的思想。 在统计指标综合评价体系中由于各指标在体系中的重要程度不完全等价,需要对每个指标确定一个权重系数。权重系数的确定是否合理对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层每一项指标的权重,是保证该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工作中切实可行的关键。 一、模型构建 本体系拟计划选用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医疗工作效率和业务收入等五大统计指标构成综合评价模型。其中人员构架暂定权重系数为0.05 ,医疗工作量和医疗工作效率两大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2 ,业务收入暂定权重系数为0.25 ,医疗质量统计指标暂定权重系数为0.3 ,最终权重数值归由医院决策者确定。以下为各大统计指标的详细内容。 一)医疗工作量指标 医疗工作量的计量单位主要为病种数、住院人次数、门诊人次数。通过分析病床、住院、门诊和医疗技术科室等方面工作量及其比例情况,反映医院人力、物力和技术效果是否得到正常发挥。工作量越大,表示完成的任务越多;治疗的疑难病种越多,表示发挥技术的效能越高。

一级医院评价指标

一级医院评价指标 一、基本配置 100 分 项目分值自评得分自评情况(失分原因)现场、纸质材料情况 床位设置实际开放床位 5 10 有□无□ 有□无□ 科室设置临床科室8 有□无□医技科室8 有□无□职能科室 6 有□无□ 人员配备职工人数10 有□无□卫技人员10 有□无□职称要求8 有□无□业务用房10 有□无□设备配置15 有□无□信息化建设10 有□无□

二、医院服务 70 分 (一)预约诊疗管理(4分) 项目分值自评得分自评情况(失分原因)现场、纸质材料情况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 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4有□无□ (二)门诊流程管理(8分) 项目分值自评得分自评情况(失分原因)现场、纸质材料情况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 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有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 4 有□无□ 有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4 有□无□ (三)急诊绿色通道( 8 分) 项目分值自评得分自评情况(失分原因)现场、纸质材料情况急诊科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 指南(试行)》的要求,实行7×24小时服务 2 设备、设施不足有□无□ 急诊科应当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掌握 急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 2 急诊科人员不足有□无□ 加强急诊检诊、分诊,落实首诊负责制,及时救 治急危重症患者 2 有□无□ 建立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 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2 有□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