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重点实验汇编: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重点实验汇编: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重点实验汇编: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重点实验汇编: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七彩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1010676209.html,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本资料来源于本资料来源于本资料来源于

本资料来源于《

《《

《七彩教育网

七彩教育网七彩教育网

七彩教育网》

》》

》https://www.doczj.com/doc/1010676209.html, 实验四

实验四实验四

实验四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

(必修一

必修一必修一

必修一P78、

、、

、P83)

))

一一

一.

..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

::

1.

..

.探究不同温度和

探究不同温度和探究不同温度和

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2.

..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

二二

二.

..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作出假设

作出假设→

→→

→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

→→

→(

((

(包括选择实验材料

包括选择实验材料包括选择实验材料包括选择实验材料、

、、

、选择实验器具

选择实验器具选择实验器具

选择实验器具、

、、

、确定实验步骤

确定实验步骤确定实验步骤

确定实验步骤、

、、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设计实验记录表格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

)→

→→

→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实施实验

实施实验→

→→

→分析与结论

分析与结论分析与结论

分析与结论→

→→

→表达与交流

表达与交流表达与交流

表达与交流。

。。

实例

实例实例

实例1

11

1:

::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

FeFe

Fe3+

3+3+

3+的催化效率

的催化效率的催化效率

的催化效率

一一

一).

).).

).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氢酶和

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酶和

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

都能催化都能催化

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

分解放出分解放出

分解放出O2。

。。

。经计算

经计算经计算

经计算,

,,

质质

质量分数为

量分数为量分数为

量分数为3.5%的

的的

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溶液和质量分数为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

的肝脏研磨液相比的肝脏研磨液相比

的肝脏研磨液相比,

,,

,每滴

每滴每滴

每滴FeCl3溶液中的

溶液中的溶液中的

溶液中的Fe3+数

数数

数,

,,

,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

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万倍万倍

万倍。

。。

二二

二)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

步骤

步骤步骤

步骤

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解释

解释解释

解释

取取

取4

44

4支洁净试管

支洁净试管支洁净试管支洁净试管,

,,

,编号

编号编号

编号,

,,

,分

分分

别加入

别加入别加入

别加入2mL

2mL2mL

2mL H2O2溶液

溶液溶液

溶液

不让

不让不让

不让H2O2接触皮肤

接触皮肤接触皮肤

接触皮肤

H2O2有一定的腐蚀性

有一定的腐蚀性有一定的腐蚀性有一定的腐蚀性

将将

将2

22

2号试管放在

号试管放在号试管放在

号试管放在90

9090

900

00

0C

CC

C左右的

左右的左右的

左右的

水浴中加热

水浴中加热水浴中加热

水浴中加热,

,,

,观察气泡冒出

观察气泡冒出观察气泡冒出

观察气泡冒出

情况

情况情况

情况,

,,

,与

与与

与1

11

1号对照

号对照号对照

号对照

向向

向3

33

3号

号号

号、

、、

、4

44

4号试管内分别滴入

号试管内分别滴入号试管内分别滴入号试管内分别滴入

2

22

2滴

滴滴

滴FeCl3溶液和

溶液和溶液和

溶液和2

22

2滴肝脏研

滴肝脏研滴肝脏研

滴肝脏研

磨液

磨液磨液

磨液,

,,

,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观察气泡产生情况观察气泡产生情况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不可用同

不可用同不可用同

不可用同

一支滴管

一支滴管一支滴管

一支滴管

肝脏研磨

肝脏研磨肝脏研磨

肝脏研磨

液必须是

液必须是液必须是

液必须是

新鲜的

新鲜的新鲜的

新鲜的

肝脏在制

肝脏在制肝脏在制

肝脏在制

成研磨液

成研磨液成研磨液

成研磨液

由于酶具有高效性

由于酶具有高效性由于酶具有高效性由于酶具有高效性,

,,

,若滴入的

若滴入的若滴入的

若滴入的FeCl3溶液中混有

溶液中混有溶液中混有

溶液中混有

少量的过氧化氢酶

少量的过氧化氢酶少量的过氧化氢酶少量的过氧化氢酶,

,,

,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会影响实验准确性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

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

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

,,

,放置过久

放置过久放置过久

放置过久,

,,

,可受细

可受细可受细

可受细

菌作用而分解

菌作用而分解菌作用而分解

菌作用而分解,

,,

,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

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

,,

活性降低

活性降低活性降低

活性降低

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

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

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

,,

,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

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

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

来,

,,

,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2

22

2-

--

-3min

3min3min

3min后

后后

后,

,,

,将点燃的卫生香

将点燃的卫生香将点燃的卫生香

将点燃的卫生香

分别放入

分别放入分别放入

分别放入3

33

3号和

号和号和

号和4

44

4号试管内

号试管内号试管内

号试管内

液面的上方

液面的上方液面的上方

液面的上方,

,,

,观察复燃情况

观察复燃情况观察复燃情况

观察复燃情况

放卫生香

放卫生香放卫生香

放卫生香

时时

时,

,,

,动作要

动作要动作要

动作要

快快

快,

,,

,不要插

不要插不要插

不要插

到气泡中

到气泡中到气泡中

到气泡中

现象

现象现象

现象:

::

:3

33

3号试管产生气泡多

号试管产生气泡多号试管产生气泡多号试管产生气泡多,

,,

,冒泡时间短

冒泡时间短冒泡时间短

冒泡时间短,

,,

,卫

卫卫

生香猛烈复燃

生香猛烈复燃生香猛烈复燃

生香猛烈复燃,

,,

,4

44

4号试管产生气泡少

号试管产生气泡少号试管产生气泡少

号试管产生气泡少,

,,

,冒泡时

冒泡时冒泡时

冒泡时

间长

间长间长

间长,

,,

,卫生香几乎无变化

卫生香几乎无变化卫生香几乎无变化

卫生香几乎无变化

避免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

避免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避免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

避免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

七彩教育网 https://www.doczj.com/doc/1010676209.html,

七彩教育网全国最新初中、高中试卷、课件、教案免费下载注注注

注:

::

:市售

市售市售

市售a

aa

a-

--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

6060

600

00

0C

CC

C

三三

三)

))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

操作

操作操作

操作

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解释

解释解释

解释

取取

取3

33

3支试管

支试管支试管

支试管,

,,

,编上号

编上号编上号

编上号,

,,

,然后分

然后分然后分

然后分

别注入

别注入别注入

别注入2mL

2mL2mL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

另取

另取另取

另取3

33

3支试管

支试管支试管

支试管,

,,

,编上号

编上号编上号

编上号,

,,

,然后

然后然后

然后

分别注入

分别注入分别注入

分别注入1mL

1mL1mL

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新鲜淀粉酶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

新鲜淀粉酶溶液

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

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

管分成

管分成管分成

管分成3

33

3组

组,

,,

,分别放入热水

分别放入热水分别放入热水

分别放入热水(

((

(约

约约

600C

600C600C

600C)、

)、)、

)、沸水和冰块中

沸水和冰块中沸水和冰块中

沸水和冰块中,

,,

,维持各

维持各维持各

维持各

自的温度

自的温度自的温度

自的温度5min

5min5min

5min

不能只用不同温度

不能只用不同温度不能只用不同温度不能只用不同温度

处理淀粉溶液或酶

处理淀粉溶液或酶处理淀粉溶液或酶处理淀粉溶液或酶

溶液

溶液溶液

溶液

防止混合时

防止混合时防止混合时

防止混合时,

,,

,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

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

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

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

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

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

,,

,反应温

反应温反应温

反应温

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

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

,,

,影响

影响影响

影响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

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

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

度下的淀粉溶液中

度下的淀粉溶液中度下的淀粉溶液中

度下的淀粉溶液中,

,,

,摇匀后

摇匀后摇匀后

摇匀后,

,,

维持各自的温度

维持各自的温度维持各自的温度

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5min5min

5min

保持各自温度时间

保持各自温度时间保持各自温度时间

保持各自温度时间

不能太短

不能太短不能太短

不能太短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

在在

在3

33

3支试管中各滴入

支试管中各滴入支试管中各滴入

支试管中各滴入1

11

1-

--

-2

22

2滴碘

滴碘滴碘

滴碘

液液

液,

,,

,摇匀后观察这

摇匀后观察这摇匀后观察这

摇匀后观察这3

33

3支试管中

支试管中支试管中

支试管中

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碘液不能滴加太多

碘液不能滴加太多碘液不能滴加太多

碘液不能滴加太多

防止影响实

防止影响实防止影响实

防止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验现象的观察验现象的观察

验现象的观察

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实验步骤

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实验步骤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实验步骤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实验步骤

序号

序号序号

序号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试管

试管试管

试管

A

AA

A

B

BB

B

C

CC

C

a

aa

a

b

b

c

cc

c

1

11

1

可溶性淀粉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2mL

2mL

2mL

2mL2mL

2mL

2mL

2mL2mL

2mL

/

//

/

/

//

/

/

//

/

新鲜淀粉酶溶液

新鲜淀粉酶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1mL

1mL1mL

1mL

1mL

1mL1mL

1mL

1mL

1mL1mL

1mL

2

22

2

保温

保温保温

保温5min 5min5min 5min

600C

600C600C 600C

1000C 1000C1000C 1000C

高中生物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专题

高一生物探究性实验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每次考试都有相当比重。由于探究实验知识教材中并没有系统的整理,使同学们在做这方面题时感到无所是从。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高一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所涉及的实验 实验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实验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实验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4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实验5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实验6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7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8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探究1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探究2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探究3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探究4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三、探究实验的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和表达和交流六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问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问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探究植物细胞在什么条件下吸水和失水”“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酵母菌在有氧还是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二)作出假设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回答,也就是作出假设。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一个问题常有多个可能的答案,但通常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因此,假设是对还是错,还需要加以验证,即依据假设或预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 (三)设计实验 A、实验原则: 1、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按性质不同,通常可分为三类: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自变量,指实验中人为改变的变量。因变量,指实验中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后果。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块)、适温(37℃)、高温(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活

影响速率因素实验报告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实验报告) 1.浓度 (1)实验名称: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试剂及实验仪器:mL 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H2C2O4,H2C2O4。 (3)反应原理: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4)反应步骤:①加液顺序为?②能否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度换为0.1mol/L,为什么?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否用HCl、HNO3来酸化?为什么? (5)①此实验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速率的快慢? ②若褪色时间为4min,用高锰酸钾溶液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多少? 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思考1】【实验原理】2KMnO4 + 5H2C2O4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10CO2↑ + 8H2O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 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 无色所需时间/ min 0.6 mol/LH 2C2O4溶液H2O 0.2 mol/L KMnO4溶液 3 mol/L稀硫酸 1 3.0 2.0 3.0 2.0 4.0 2 3.0 2.0 2.0 5.2 3 3.0 4.0 2.0 6.4 (1)填写上表中所缺的数据。加水的目的是。 (2)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温度 (1)默写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离子反应方程式:。 (2)实验中是先混合再分别放入冷水或热水中,还是先分别放入冷水或热水中后再混合? (3)此实验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速率的快慢? 【思考2】在热水中进行实验时,若先混合再放入热水总,则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 根据课本21页科学探究完成以下思考: (1)默写此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药品的添加顺序为? (3)此实验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速率的快慢? 3.催化剂 (1)P23科学探究1:①FeCl3、CuSO4对H2O2分解均有催化作用,哪个催化效果好? ②此实验设计有缺陷,如何改进? (2)科学探究2:①加入MnSO4固体能否用MnSO4溶液代替?能否用MnCl2固体代替? 此实验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速率的快慢? (3)科学探究3:①硫酸和唾液对淀粉分解均有催化作用,哪个催化效果好?两组实验说明催化剂具有什么性?②此实验通过什么现象来判断速率的快慢? 【思考3】用两个离子方程式书写FeCl3催化H2O2分解的催化机理: (1)(2)2Fe2++H2O2+2H+=2Fe3++2H2O 【思考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的反应探究“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 序号 实验温 度/K 有关物质 溶液颜色褪至 无色所需时间/s 酸性KMnO4溶液H2C2O4溶液H2O V/mL c/ mol·L-1V mL c/ mol·L-1V/mL A 293 2 0.02 4 0.1 0 t1 B T1 2 0.02 3 0.1 V18 C 313 2 0.02 V20.1 1 t2 (1)通过实验A、B,可探究出_______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_______、T1=________;通过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2=________。 (2)若t1<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利用实验B中数据计算,0~8 s内,用KMnO4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一位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上述实验过程中n(Mn2+)随时 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并认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体系中的某 种粒子对KMnO4与草酸之间的反应有某种特殊作用,则该作用是 __________,相应的粒子最可能是________(填粒子符号)。 【思考5】为了研究硫酸铜的量对氢气生成速率的影响,该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将表中所给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到6个盛有过量Zn粒的反应容器中,收集产生的气体,记录获得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①请完成此实验设计,其中:V1=________,V6=________,V9=_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实验A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实验E中的金属呈________色; ③该同学最后得出的结论为:当加入少量CuSO4溶液时,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大大提高。但当加入的CuSO4溶液超过一定量时,生成氢气的速率反而会下降。请分析氢气生成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4 mol·L-1 H2SO4溶液/mL 30 V1V2V3V4V5 饱和CuSO4溶液/mL 0 0.5 2.5 5 V620 H2O/mL V7V8V9V1010 0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报告 ()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 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二)方法步骤: 1、取3支试管,编上号(A、B、C),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另取3支试管,编上号(a、b、c),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3、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A和a试管放入热水(约600C)、B和b放 入沸水,C和c放入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思考题1、不能只用不同温度处理淀粉溶液或酶溶液,这是为什么? 4、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5、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思考题2、在试管A、B、C中分别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思考题3、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题4、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是什么? 思考题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是否可以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为什么? 二、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思考题6、请依据下面所列实验操作步骤,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二)操作步骤:用表格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 思考题7、请在上表中填入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8、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题9、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是什么? 思考题10、在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 附加实验:思考题11、能否用淀粉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课堂练习: 1.(多选)在证明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影响的实验时,有学生取两支试管分别将淀粉溶液与唾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高中生物实验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高中生物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内容,我们需要你协助完成以下的问题,来了解高中生物探究实验的学习现状。请你积极配合,谢谢合作! 1.你所在的年级?() A.高一B.高二C.高三 2.你所在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实验用品完备吗() A.完备B.较完备C.缺乏 3.学校的实验室环境如何?() A.很好B.好C.一般D.较差 4.你喜欢上生物实验课吗?() A.非常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 5.你上实验课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A.对实验内容感兴趣B.可以提高能力C.为了完成任务D.为了考试6.老师如何教授实验课?() A.讲授课本实验,不做实验B.为同学演示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C.让同学做实验 7.通过学习,你能掌握每节实验课的重难点吗() A.掌握90%以上B.掌握70%以上 C.掌握50%以上D.掌握50%以下 8.你觉得上生物实验课堂的气氛如何?() A.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配合老师并参与实验过程 B.课堂气氛一般,能配合老师完成实验操作 C.课堂气氛沉闷,不太愿意配合老师完成实验操作 D.课堂气氛嘈杂,学生各做各的 9.实验操作结束,你会收拾实验台吗?() A.每次都能将实验台恢复原状 B.大多时候都会收拾,不一定恢复原状 C.偶尔收拾 D.不收拾 10.你认为实验对你提高生物成绩有帮助吗?() A.有很大帮助B.有一点帮助C.没什么帮助D.没帮助,在浪费学习时间11.你对现在的生物课时的安排的看法是() A.太少了,没有充分的时间B.比较合适C.课时太多D.没什么想法12.对你来说,目前教材中的生物实验的难易程度如何?() A.大部分很难B.一部分难C.一般D.容易 13.你能否单独完成实验?() A.全部能B.大部分能C.少部分能D.不能 14.你认为老师愿意上实验课吗?() A.愿意B.不太愿意C.不愿意 15.生物实验课中,你更喜欢哪种类型的实验?() A.探究实验B.验证实验C.演示实验D.课外实验E.其他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实验设计实验方案 【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环境教育,实现其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体验环境问题的严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环境保护的现实态度。引领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初步学会生物科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1、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浅析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浅析 发表时间:2013-12-30T08:52:35.123Z 来源:《教育学》2013年12月(总第61期)供稿作者:彭月琴[导读] 重视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彭月琴江西省德兴市第一中学334200 摘要:以实验为载体的探究是生物教学最显著的特征。基于探究的实验教学策略,是在吸收以往实验教学改革中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一条有效、完整、开放的实验教学方式,以回归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证意识、思维品质、质疑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 一、高中生物采用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重视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而忽视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结论轻过程,只注重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重视不够,甚至仍然有老师在黑板“上做”实验、让学生“背”实验的现象。这种结果与过程脱节的教学,妨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探究式学习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探索式学习强调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三者的综合和对科学研究过程的理解,观念上平等、开放、民主,过程中自主、体验、个性,形式上生动、多样、有趣。 二、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环节 研究模式:1.确定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2.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设计方案;3.验证假设——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4.评估——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的差异;5.交流与合作——写出实验报告,能与人合作、交流;6.反馈和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发现新问题,改进探究方案。从以上的教学过程来看,该实验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精神等。 三、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策略 1.创设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课堂氛围。在生物及其实验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下,首先要准确定位师生角色。教师在学生面前不再是什么权威的象征,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服务者。师生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对话,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起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为其创设学习知识、拓展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条件,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知识的主人,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应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来决定。要完成教师角色从“提问者”向“被提问者”的转变,它要求教师要具有超前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以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作为联系师生的基础纽带。 2.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某种事物的兴趣越浓厚,其学习时注意力越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从而呈现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学过程中只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才能增强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把生物课本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同时促进智能的发展和基本素质的形成。为了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生物及其实验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中要注意与现代教育手段相配套,可以一定比例,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互动教学。 3.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意识。生物实验课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大舞台,是培养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和提高问题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充分利用这一实践问题探究的学习阵地。在实验课上,学生在动手操作与问题探究中,要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指导和帮助,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理解,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为自己对新事物的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四、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缺陷 探究性实验虽然近似地模仿科学家那样工作,对科学过程、方法、思想有系统的体验,更深入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精神,对学会合作学习、发扬团队精神有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很多的缺陷:一是教学效率低,而学习时间有限,课时较少,教学时间难以保证;二是探究实验的评价方式、手段复杂,较难操作;三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有限,在自主探究实验方面有较大的困难。因此完善和研究探究性实验的组织形式,使之成为比较成熟的、令学生满意的、效率更高的形式,优化各种评价方案,做到既重结果又重过程,同时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总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积极探索实验探究式学习模式,将对高三的生物实验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秦亚平《中学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学生物教学,2004。 [3]李世伟《谈课改环境下生物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中学生物教学,2004。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设计专题 一、背景叙述 高中生物实验分两种类型,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包括研究性课题),由于后者更能体现探究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运用生物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能体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是高考中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较好材料,近年来一直被沿用。由于缺乏实验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平时的练习也偏少,因此,遇到这类题型,就会感到茫然。为解决这一问题,现将有关实验设计的基本理论、实验设计的思路方法和常见的类型作一介绍,以期增加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目的。 二、基本内容 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课题、假设、设计实验、预期、完成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有时需收集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并推导结论七个基本内容。 (一)提出课题 人们对事物作缜密观察以后,常常由于好奇心或想作进一步的了解而提出问题,虽然任何人都能提出问题,但只有意义的问题才值得探讨,课题即为实验的题目,是实验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例如“蚯蚓如何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而移动身体?” (二)假设 科学方法的第三步是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指用来说明某种现象但未经证实的论题,也就是对所提出的问题所做出的参考答案。假设一般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提出假设,即依据发现的事实材料或已知的科学原理,通过创造性思维,提出初步假定;第二步,做出预期(推断),即依据提出的假设,进行推理,得出假定性的结论;例如,新编高中生物的“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其假设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其预期结果是:“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饲喂蝌蚪,将促使蝌蚪的生长发育加速”。实验预期是较具体的推断。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是否有关。实验目的:收集证据证明猜想。 实验仪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电阻丝。 实验电路图: 电阻丝: 实验方法:转换法: 电阻转换为电流示数和小灯泡亮度。横截面积转换成直径(圆电阻丝)控制变量法: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材料,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长度,不变量: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横截面积,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材料。 实验步骤: 1.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a、b间接入A1、A2康铜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2.a、b间改接入B1、B2碳钢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3.a、b间改接入C1、C2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4.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 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5.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C1、D1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7.结论: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8.评价:如果我想知道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如何有关,我该怎么办? 问题如何提出? 收集几组数据? 引申: ①、小明在完成以上实验后,他认为“导体连入电路后有电阻,不接入电路则没有电阻”,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 ②、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观看视频理解。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市的高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主体能动性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生物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生物学科的交叉应用功能,在环境保护以及基因遗传等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中的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亦不能为该领域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提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这一不利状况。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探索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生物实验教学过于形式化。目前,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是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课程不仅课时数少,而且从安全和实验费用等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验教学形式化,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探究性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主体能动性表现不明显。如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 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小。 (二)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缺乏探究实验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亦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如果一味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混乱。而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过多地尝试探究实验教学。 二、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性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1.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4.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6.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7.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10.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12.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13.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14.调查常见人类遗传病 15.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16.模拟尿糖的检测 1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18.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9.探究水族箱(或鱼缸)种群落的演替 生物实验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原理:DNA 绿色,RNA 红色 分布:真核生物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实验结果: 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实验二:物质鉴定 还原糖 + 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脂肪 + 苏丹III 橘黄色 脂肪 + 苏丹IV 红色 蛋白质 + 双缩脲试剂紫色反应 1、还原糖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萝卜。(2)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g/mL的CuSO4溶液),现配现用。 (3)步骤:取样液2mL于试管中→加入刚配的斐林试剂1mL(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水浴加热2min左右→观察颜色变化(白色→浅蓝色→砖红色)

★模拟尿糖的检测 (1)取样:正常人的尿液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 (2)检测方法:斐林试剂(水浴加热)或班氏试剂或尿糖试纸 (3)结果:(用斐林试剂检测)试管内发生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糖尿病患者的尿液,未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是正常人的尿液。 (4)分析:因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而正常人尿液中无还原糖,所以没有发生反应。 2、脂肪的检测 (1)材料的选取:含脂肪量越高的组织越好,如花生的子叶。 (2)步骤: 染色(滴苏丹Ⅲ染液2~3后吸去染液→滴体积分数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吸去多余的酒精) 制作装片(滴1~2 3、蛋白质的检测 (1)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0.1g/mL的NaOH溶液,B液:0.01g/mL的CuSO4溶液) (2)步骤:试管中加样液2mL→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加双缩尿试剂B 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紫色) 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2 )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 目的:高中生物实验课中,质壁分离是很重要的一项实验。由于时间、材料、操作等问题的 产生,使大多数学生无法成功完成实验。此文目的只在于提供少许见解,能完善次项实验, 仅供参考。选用20%NaCl溶液替代30%蔗糖溶液,可使实验速度提高,结果明显。选用洋葱 内表皮且染色,可使材料容易获取,结果明显。 1.采用20%NaCl溶液 1.1 原理:此溶液更易制取,且速度很快、现象明显,便于立即观察。(可用于课时较紧阶段) 1.2.1 实验材料紫色洋葱鳞茎表皮。 1.2.2 仪器、试剂:刀片、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瓶、20%NaCl溶液、吸水纸、显微镜。 1.2.3 步骤:(1)制装片(同教科书);(2)镜检(同教科书);(3)质壁分离的产生;在盖玻片 的一侧滴加20%NaCl溶液1~2滴,在盖玻片的对侧用吸水纸引流。这样重复几次,促使NaCl 溶液渗入盖玻片下方,以浸浴洋葱表皮。数秒钟后即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就可看到液泡马 上变小,紫色加深,细胞原生质与细胞壁很快分开,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1.2.4 质壁分离复原(同教科书) 2.采用内表皮染色 2.1 原理:“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这一实验,在教科书中指出:该实验材料是紫色的 洋葱,不需染色可直接观察到液泡体积大小的变化。洋葱的表皮,实际上只有外表皮呈现出 紫色,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极难取到只有单层细胞的观察材料,多层细胞的材料往往相互重叠 呈象,观察效果很不理想。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洋葱的内表皮的撕取很易获得只具有单层细胞 的薄膜材料,但内表皮却又是无色透明的,用其直接作观察材料,显然效果也不理想。我们 通过反复摸索,发现对洋葱细胞活体染色后,再取内表皮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实验效果 就好多了。 2.2 实验材料刀片、滴管、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瓶、30%蔗糖溶液、3%中性红色 溶液、吸水纸、显微镜。 2.3 步骤。 2.3.1 制装片。 方法A:用小刀在鳞片内侧划成约2cm2的小块,将取下的小块放入0。3%的中性红色溶 液中染色10~15min。取出小块稍加冲洗后,两手握住处理过的鳞片两侧并朝内表皮方向对折。即可露出带红色的薄膜内表皮。最后用镊子取小片内表皮制片(同教科书)。 方法B:先单独将内表皮染上颜色,然后放在清水中浸泡十来分钟,可褪去细胞壁的颜色, 但染成桃红色的液泡的颜色不会褪去。最后用镊子取小片内表皮制片(同教科书)。方法B 实验效果更为理想。 2.3.2 镜检:会看到细胞的细胞壁染成了醒目的红色,其他部分仍为无色。此时细胞的原生质与细胞壁的对比十分明显。 2.3.3 质壁分离的产生(同教科书)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记录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报告 学校:丁营乡初级中学班级:九一班 组长:刘佳乐组员:王龙龙、王茹楠、张帅阳 实验名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目的: 验证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钩码,。 实验原理: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实验步骤: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钩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实验数据: 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 在木块上加5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钩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 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棉布之间的摩擦力:1.1N 5. 在木板上铺上毛巾,测出此时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1.4N 实验结论: 1. 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实验评估与交流: 我们遇到的问题主要是拉弹簧测力计时示数不稳定,尤其是铺上毛巾之后,我们反复试验几次,发现拉的时候要一气呵成,速度不要太慢,等示数基本稳定

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

实验报告-不同因素对酶的影响

成绩: 酶的基本性质实验一一底物专一性剂、激活剂和抑制、最适温度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分离鉴定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I .酶的基本性质——底物专一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酶的专一性。 2.掌握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3.学会排除干扰因素,设计 酶学实验。二、实验基本原理 酶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酶蛋白结构决定了酶的功能——酶的高效性,酶催化的 反应(酶促反应)要比相应的没有催化剂的反应快 103-1017倍。 酶催化作用的一个重要特 点是具有高度的底物专一性,即一种酶只能对某一种底物或一类底物起催化作用,对其他底物 无催化反应。根据各种酶对底物的选择程度不同,它们的专一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1. 相对专一性 一种酶能够催化一类具有相同化学键或基团的物质进行某种类型的反应。 2. 绝对专一性: 有些酶对底物的要求非常严格只作用于一种底物,而不作用于任何其他 物质。如脲酶只能催化尿素进行水解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氨。如麦芽糖酶只作用于麦芽糖而不作 用其它双糖,淀粉酶只作用于淀粉,而不作用于纤维素。 3.立体异构专一性 有些酶只有 作用于底物的立体异构物中的一种,而对另一种则全无作用。如酵母中的糖酶类只作用于 D-型 糖而不能作用于 L-型的糖。 本实验以唾液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蔗糖水解反应的催化作 用来观察酶的专一性。采用 Benedict 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Ben edict 试剂是碱性硫酸铜溶液,具有一定的氧化能力,能与还原性糖的半缩醛羟基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Na 2CO+ 2H 2O 2NaOH + fCO CuSO+ 2NaOH Cu (OH ) ■ 2 + Na z SO 还原糖(一CHO or — C=O )+ 2Cu (OH ) 2 CU 2O (砖红色或黄色)+ 2H 2O +糖的氧化产物 在分子结构上,淀粉几乎没有,而蔗糖、棉子糖全无半俪基,它们均无还原性,因此它 们与Ben edict 试剂无呈色反应。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和棉子糖被蔗糖 酶水解,其产物为果糖和葡萄糖,它们都为具有自由半缩醛羟基的还原糖,与 Ben edict 试剂共 热,即产生红棕色 Cu2 O 沉淀。本实验以此颜色反应观察淀粉酶、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 用。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⑴ 蔗糖酶(样品W ):⑵新鲜唾液(含唾液淀粉酶);2、实验试剂⑴ 蔗糖酶液 沖门七穿实验报告 课 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甲)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指导老师: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一纵观全题,审清题意 实验题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题目中的每一个条件,每一个步骤,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遇到实验题时,通读全题,仔细分析题目的每一个条件、问题,把握好题目前后的相关性,对题意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找出解题的方向。 二确定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中的结论是不确定的,有多种可能,而验证性实验是在已知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对其加以证实,即结论只有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探究”一词的为探究性实验,出现“验证”一词的为验证性实验。但判断此类题目的依据不能只看是否有“探究”或“验证”这两个名词,应以题目的具体含义为准。 三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 认真分析实验用具及材料是解答实验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首先,实验用具及材料可以帮助你们准确地安排实验步骤。有些实验的操作方法可能有多种,而不同的方法需要不同的用具及材料。所以在选择实验方法时,应以题目给出的用具及材料为准。另外,题目给出的实验用具及材料,可能会依据实验的具体操作需要从中选择使用。但题目没有给出的用具和材料,在实验操作步骤中不能出现。 四遵守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这是对照实验中的一个重要事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只

能有一项条件不同,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 五时刻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 题目给出的条件是解答实验题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把握好。在解答每一个小题时都应该谨慎小心,防止漏用、误用每一个条件。尤其是实验题的条件都比较长,可能有的同学在做到最后几个小题时把前面给出的条件忘记了,所以,此时重读题干,就很有必要了。 六实验步骤中的常用词语 在书写实验步骤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常用词语的使用。如分组实验时要编号,加试剂时要注意用到“相同”“等量”“平均”等,这样能保证实验步骤的严密性。 七实验步骤中的最后一步 如果所用的实验材料为有生命的物质,在完成实验装置的操作后,最后一步可以这样解答,“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记入……”这一句话的使用频率是相当高的。当然,还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稍作变动。 八注意实验结果及实验结论的合理性 实验结果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而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结果推出来的,二者不可混淆。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问得是实验结果还是实验结论,二者要分开来答.验证性实验的结论只有一个,而探究性的实验需要讨论,但并不是把所有的可能结论全部答出来,还要注意其合理性。 观察类实验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实验过程是,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致使实验失败。此时,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这在科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因此,尽管现行高中生物教学大没有明确实验分析这一目的,而且实验也比较简单,笔者觉得,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达到提高动手能力、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所学知识这些目的以外,教育学生辩证地看竺实验的成功与失败、教给学生进行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实验分析的能力还是必要的! 1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因而在实验分析时,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以下简称"实验一")中,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就是因为切

取部位正确导致的,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以下简称"实验二")中,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以下简称"实验三")中,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如果是死根、烂根,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以下简称"实验四")中,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2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检查,不能忽视。 2.1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实验四中,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适中的,若丙酮过多,会使色素浓度降低,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距烧杯底),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2关天浓度问题。实验中,规定的浓度,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浓度要配准,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高于30%),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细胞死亡,不能复原。亚甲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血液凝固的影响因素实验报告 篇一: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实验报告书写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来了解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及了解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些因素。 (二)实验对象:家兔 (三)实验步骤:(略) (四)实验结果: 1、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实验中可见到静置杯内血液发生凝固。搅拌杯内血液不凝固,但在毛刷上见到红色的血凝块,经水冲洗后毛刷上缠绕有白色丝状物。 2、观察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如下表9-1所示。 表9-3影响血凝的一些理化因素实验条件 1.加少许棉花 2. 用石蜡油均匀涂试管内壁 3.放置37℃水浴 4.放置冰水水浴

5.加肝素10个单位 6.加草酸钾2mg (表9-3文字说明:略) 3、观察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过程:如下表9-2所示 表9-2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过程的观察 试剂 1、富血小板血浆 2、少血小板血浆 3、生理盐水 4、羊肺悬液 5、0.025mol/L CaCl2 血液凝固时间 (表9-2文字说明:略) (五)讨论: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冻胶状态血液凝固过程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阶段: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成凝血酶,③纤维蛋白原转变为

纤维蛋白。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过程中分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凝血因子Ⅻ启动的,参与血凝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内。凝血因子Ⅻ可被各种带负电荷的物质等所激活,如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玻璃、陶器等。外源性凝血途径是由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的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其余参与的凝血因子也在血管内。凝血因子Ⅲ在脑、肺、胎盘组织含量很丰富。 不管是内源性凝血途径或外源性凝血途径,他们最后的是使血纤维蛋白的形成而使血液发生凝固。在观察纤维蛋白原在凝血过程中作用的实验中,由于参与凝血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在血浆中,因此其凝血过程是属于内源性凝血。由于玻璃和毛刷表面都带有负电荷,后者可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过程。凝血到最后阶段时,在凝血酶的作用下,把纤维蛋白原水解成血纤维蛋白;形成的纤维蛋白不断地交叉成网状结构,把血液中的所有血细胞网凝血时间 50’’ 8’15’’ 2’15’’ 6’45’’不凝不凝试管1 0.2 ml 0.2 ml 0.2 ml 2’15’’试管2 0.2 ml 0.2 ml 0.2 ml 3’45’’试管3 0.2 ml 0.2 ml 0.2 ml 45’’ 罗于其中,从而使血液发生凝固。静置杯中的血液,由于发生了上述的血液凝固过程,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没有被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