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件测试理论知识总结

软件测试理论知识总结

软件测试理论知识总结
软件测试理论知识总结

软件测试的定义和目的

1,什么是软件测试

a)IEEE定义为:使用人工和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

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b)G.J.Myers认为:1)程序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2)好的测试方案是

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测试。

(注:1)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包含若干活动,运行软件进行测试只是活动之一;2)运行软件测试可以人工方式也可以借助于工具,3)进行软件测试可以运行软件也可以不运行软件;4)软件测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现错误。)

2,软件测试的目的

人们对软件测试的目的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70年代中期 20世纪90年代证明检测预防

表明软件能够工作发现错误管理质量

软件生命周期

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行和维护软件研发组织和流程

常见项目组架构

基本软件研发流程1)瀑布模型项目经理

开发经理测试经理配置经理软件开发组软件测试组配置管理组

SQA

2)螺旋模型

3)RUP(Rational United Press)模型所有工作流在各个阶段都有体现。(IBM收购)4)IPD(Integred Product Design)模型从整个产品角度出发,不仅仅针对研发。

(IBM)

软件中引入缺陷的原因

软件缺陷:既指静态存在于软件工作产品(文档,代码)中的错误,也指软件运行时由于这些错误被激发引起的和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

Bug :代码中的缺陷。有时也被广泛指因软件产品内部的缺陷引起的软件产品最终运行时和预期属性的偏离。

(注:软件错误、软件缺陷、Bug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认为是一样。)

常见的引入缺陷的原因

1)开发过程缺乏有效的沟通,或者没有进行沟通

2)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

3)编程中产生的错误

4)需求不断变更

5)项目进度的压力

6)不重视开发文档

7)软件开发工具本身隐藏的问题8)。。。。。。。。。。。。。。。。。。。。。。

缺陷类型

1)遗漏:规定的或者预期的需求未体现在产品中(可能未将规格说明全面实现,也可能需求分析阶段就遗漏了需求)

2)错误:未将规格说明正确实现(可能设计错误、也可能编码错误)

3)额外的实现:规格说明并未规定的需求被纳入了产品,得到实现。

(也可以用下面五种类型表示:

a)产品未达到产品说明书中要求实现的功能

b)产品出现了产品说明书中没有的功能

c)产品没有实现产品说明书中虽未指明但要求实现的功能

d)产品出现了说明书中明确规定不出现的功能

e)测试人员或用户认为产品不应使用)

测试过程

测试阶段划分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

针对软件基本组成单元(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来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检测软件模块对《详细设计说明书(LLD)的符合度》)。

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

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验证组装后功能以及模块间接口是否正确的测试工作。(检测软件模块对《概要设计说明书(HLD)的符合度》)

系统测试(System Testing)

将已经集成好的软件系统,作为整个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元素,与计算机硬件、外设、某些支持软件、数据和人员等其他元素结合在一起,在实际运行(使用)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工作。(通过与《需求规格说明书(SRS)》作比较,发现软件与系统需求定义不符合或之矛盾的地方)

单元、集成、系统测试的比较

1)测试方法不同

单元测试属于白盒测试范畴

集成测试属于灰盒测试范畴

系统测试属于黑盒测试范畴

2)考察范围不同

单元测试主要测试单元内部的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异常处理等

集成测试主要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接口数据传递关系,以及模块组合后的整体功能系统测试主要测试整个系统相对于需求的符合度

3)评估基准不同

单元测试主要是逻辑覆盖率

集成测试主要是接口覆盖率

系统测试主要是测试用例对需求规格的覆盖率

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ing)

目的:验证缺陷得到了正确的修复,同时对系统的变更没有影响以前的功能。

(注:回归测试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阶段)

回归测试策略

1)完全重复测试

重新执行所有在前期测试阶段建立的测试用例,来确认问题修改的正确性和修改的扩散局部影响性。

2)选择性重复测试

即有选择地重新执行部分在前期测试阶段建立的测试用例,来测试被修改的程序

a)覆盖修改法

即针对被修改的部分,选取或重新构造测试用例验证没有错误再次发生的用例选择方法

b)周边影响法

该方法不但包含覆盖修改法确定的测试用例,还需要分析修改的扩散影响,对那些受到修改间接影响的部分选择测试用例验证它没有受到不良影响,该方法比覆盖修改法更充分一点。

c)指标达成法

这是一种类似于单元测试的方法,在重新执行测试前,先确定一个要达成的指标,如修改的部分代码100%的覆盖、与修改有关的接口60%的覆盖等,基于这种要求选择一个最小的测试用例集合。

回归测试流程(适用于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1)在测试策略制定阶段,制定回归测试策略

2)确定需要回归测试的版本

3)回归测试版本发布,按回归测试策略执行回归测试

4)回归测试通过,关闭缺陷跟踪单(问题单)

5)回归测试不通过,缺陷跟踪单返回开发人员,开发人员重新修改问题,再次提交测试人员回归测试

(注:回归测试比较适合使用自动化工具)

其他测试阶段

1)验收测试

a)验收测试是以用户为主的测试,验收组应该由项目组成员,用户代表等组成

b)在通过内部系统测试及软件配置审查后,就可以开始验收测试

c)验收测试原则上在用户所在地进行,但经用户同意也可以在公司内模拟用户环境

d)验收测试根据合同、《需求规格说明书》或《验收测试计划》对产品进行验证

e)结果两种(接受与不接受)

2)Alpha测试(属于验收测试)

由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开发机构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

目的主要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即功能、局域化、可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技术支持等)

3)Beta测试(属于验收测试)

由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环境下进行测试

Alpha测试和Beta测试的区别

Alpha测试过程可控,但是参与人数有限;Beta测试参与人数巨大,但是过程不可控。

测试过程模型

测试过程阶段划分

1) 测试计划阶段:测试计划 2) 测试设计阶段:测试方案

3) 测试实现阶段:测试用例、测试规程 4) 测试执行阶段:测试报告

主要测试文档

测试计划:指明测试范围、方法、资源、以及相应测试活动的时间进度安排表的文档。 测试方案:指明为完成软件或软件集成特性的测试而进行的设计测试方法的细节文档。 测试用例:指明为完成一个测试项的测试输入、预期结果、测试执行条件等因素的文档。 测试规程:指明执行测试时测试活动序列的文档。(后执行用例的输入是先执行用例的输出) 测试报告:指明执行测试结果的文档。(注:1)将工作过程表现出来 2)表明个人对测试对象的态度)

测试日报:每天测试执行情况的记录和总结。

常见的测试过程模型

1) 瀑布模型

缺陷:

a) 测试介入太晚 b) 工作效率低 c) 成本巨大 2) H 模型

测试准备活动,包括测试需求分析、测试计划、测试设计、测试编码、测试验证 另一类是测试执行活动,包括测试运行、测试报告、测试结果分析等。

优点:

测试准备

测试执行

其他流程(如设计流程)

测试就绪点

测试流程

a) 测试与其他流程并发的进行 b)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分开 3) V&V 模型

优点:

a) 测试与其他流程并发的进行 b) 测试准备和测试执行分开

c) 测试过程子阶段与开发过程子阶段一一对应。 V&V 的含义

验证(Verification )和确认(V alidation ) 验证:(“Are we building the product right?”)

1) 验证是保证软件正确地实现特定功能的一系列活动

2) 验证是检测每一阶段形成的工作产品是否与前一阶段定义的规格相一致 确认:(“Are we building the right product?”)

1) 确认是指保证所生产的软件可追溯到用户需求的一系列活动

2) 确认是检测每一阶段的工作产品是否与最初定义的软件需求规格相一致

测试过程规范

CMM 关于过程的要素 1) 角色(Roles ):人

2) 入口准则(Entry Criteria ):执行活动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3) 输入(Inputs ):完成某活动所需要加工或参考的资料、原材料 4) 活动(Activities ):流程由一系列有相互关系的活动组成 5) 输出(Outputs ):完成某活动后所提交的工作产品 6) 出口准则(Exit Criteria ):完成或退出某活动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7) 评审和审计(Reviews and Audits )

8) 可管理和受控的工作产品(Work Products Managed and Controlled )

需求分析

概要设计

详细设计 集成测试计划、设计、实现

系统测试计划、设计、实现

编码 代码走查

单元测试计划、设计、实现

执行系统测试

执行集成测试

执行单元测试

9)测量(Measurements):客观指标(一组数据)10)书面规程(Documented Procedures)11)培训(Training):技术支持

12)工具(Tools):辅助说明

13)职责:权责定义

14)模板:标准格式

15)检查表(Checklist):要点列表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的定义

质量:实体基于这些特性满足需求的程度。(一个实体的所以特性,基于这些特性可以满足明显的和隐含的需求)

软件质量的三个层次:(需求的分层导致质量也分层)

1)符合需求规格:符合开发者明确定义的目标,即产品是不是在做让它做的事情。目标是开发者定义的,并且是可以验证的。

2)符合用户显示需求(基于SRS):符合用户所明确说明的目标。目标是客户所定义的,符合目标即判断我们是不是在做我们需要做的事。

3)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实际需求包括用户明确说明的和隐含的需求。

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铁三角)

1)流程

好处:将不可见的工作过程变得可见可控;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有序并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设计、开发、测试)

企业技术负载于人(现有职工的技术;企业是否重视技术积累)

技术与流程的关系:有技术,无流程不可能进行现代化的软件开发;有流程,无技术不可能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3)组织(非直接的)

通过对流程和技术产生作用而间接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组织对流程的影响(组织应该将流程制度化,规范化以保证其执行效率;当流程执行中遇到阻碍时,组织应给予处理,保证流程顺畅执行)

组织对技术的影响(保证有能力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资源调配);组织重视并组织技术的积累,建立知识库(财富库))

软件质量管理体系

1)ISO9000

ISO9000族2000版标准主要由ISO9000、ISO9001、ISO9004三个核心标准组成。

2000版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客户为中心(在同一组织内部,顾客的定义是下游环节的人员是上游环节人员的

顾客)

b)领导作用(1个制定,4个确保,1个创造,2个决定,1个评审)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意义:

a)是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

b)用高度概括,易于理解的语言所表述的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性规律

c)为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d)是组织的领导者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2)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CMMI(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评估软件承办商能力;协助软件组织改进过程,提高过程能力

基本术语:

a)KPA(Key Process Area)关键过程域(过程域简单的说就是做好一个事情的某个

方面,对于软件开发而言就是做好软件开发的某个方面)

b)如果该级别的全部PA达到要求了,就认为该级别达到了

c)如果判断PA达到要求呢?(每个PA包含几个目标(Goal);如果这几个目标都

达到要求了,就认为该PA达到要求了)

d)如何判断Goal达到要求呢?(每个Goal包含几个实践(Practice);每个实践达

到要求了,就认为该Goal达到要求了)

CMM/CMMI用途

a)可以识别组织的长处和弱处

b)评估组织用以来评价软件承包商的能力和风险

c)领导可以借此来进行过程改进,提高企业软件生产能力

d)开发和技术人员参照CMM/CMMI进行执行过程改进

CMM/CMMI的选择

a)企业本身项目特点(软件开发用CMM;有软件开发且包括硬件和采购用CMMI)

b)考虑企业自身的能力成熟度

c)企业对经费的预算

d)若企业只想在某个方面(如过程)提高进行改进(使用CMMI)

e)CMM向CMMI的转型

CMM/CMMI区别

a)降低了复杂度和规模;扩大了模型覆盖率;表达方式(CMM:阶段式表示;CMMI:

阶段式(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优化级)、连续式(管理类、

支持类、项目类、过程类))

b)CMMI强调对需求的管理;加强对工程过程的重视,强调度量;加强了对风险的管

理;CMM中的“组间协调”在CMMI中作为“集成化项目管理”CMM中的一个

目标;中的KPA“同行评审”在CMMI中抽象为KPA“验证”;

c)CMM是作为评估标准出现的,是“必要”是才能保证评估的标准;CMMI是作为

改进模型出现的,罗列了较多的最佳实践,易于过程改进。

d)CMM主要是针对软件的

CMM/CMMI的各级特点

a)初始级(Initial)过程能力是不可预测的,过程是无序的。

b)可重复级(Repeatable)过程能力是有纪律的。

c)已定义级(Defined)过程能力为标准的和一致的。(SEPG软件工程过程组)

d)已管理级(Managed)过程能力为可预测的。

e)优化级(Optimizing)过程能力的基本特征是不断改进,不断改善其项目的过程性

能。

ISO9001和CMM的关系

a)最大的相似点(强调管理、过程、规范化和文档化)

b)不同点(CMM把焦点严格对准软件;ISO9001的范围包括硬件、软件、流程性材

料和服务)

c)两者之间的联系(CMM2和ISO9001强相关;CMM的每个关键过程域至少按某种

解释与ISO9001弱相关)

3)六西格玛(本质是一个全面管理概念,而不仅仅是质量提高手段)

六西格玛管理法是以质量作为主线,以客户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一个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性的管理方法体系。

六西格玛管理法原则:(与ISO9000族2000版的八大原则进行比较)

a)注重客户

b)注重流程

c)全员参与

d)预防为主

e)事实依据的决定

f)持续和突破性改进

六西格玛改进区域:

a)周期时间(流程速度、回应能力)

b)输出物的变差(产品或服务的直通率,缺陷成本降低,客户满意升高)

c)营运效率(更低成本)

六西格玛的实施模式(DMAIC)

a)定义(Define)提出问题,确定目标

b)测量(Measure)收集资料,寻找原因

c)分析(Analysis)研究资料,确定原因

d)改进(Improve)优化解决方案

e)控制(Control)推行控制系统

三大质量管理体系的区别:

ISO9000是不分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CMM/CMMI只适用于软件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是考虑质量、成本、进程三方面的不分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

软件质量模型

项目和产品的区别(依据需求来源不同):

项目:由特定用户提出,以合同、契约为方式表现,企业需求人员获得;

产品:由企业内部的市场人员进行对潜在客户群进行分析后得出。

质量模型:一组特性及特性之间的关系,它提供规定质量需求和评价质量的基础。

a)内部质量:从接收到用户的原始需求开始到产品交付用户之间的所有中间过程产品的质

量(由开发与测试人员决定)(影响因素“铁三角”流程最主要)

b)外部质量:软件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运行时所体系出来的特性(系统测试-测试人员决定)

c)使用质量:用户评价

软件质量模型

1)软件功能性(核心)

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功能的能力。

a)适合性(Suitability):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的功能的能

力。

b)准确性(Accuracy):软件产品提供具有所需精确的正确或相符的结果或效果的能力。

c)互操作性(Interoperabiblity):软件产品与一个或更多的规定系统进行交互的能力。

d)保密安全性(Security):软件产品保护信息和数据的能力,以使未授权的人员或系

统不能阅读或修改这些信息和数据,而不拒绝授权人员或系统对它们的访问。

e)功能性的依从性

2)软件可靠性

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a)成熟性(Maturity):软件产品为避免由软件中错误而导致失效的能力。

b)容错性(Fault Tolerance):在软件出现故障或者违反指定接口的情况下,软件产品

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c)易恢复性(Recoverability):在失效发生的情况下,软件产品重建规定的性能级别

并恢复受直接影响的数据的能力。(MTTR平均恢复时间和恢复业务的程序)

d)可靠性的依从性

3)软件易用性

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a)易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软件产品使用用户能理解软件是否合适以及如何能

将软件用于特定的任务和使用环境的能力。

b)易学性(Learnability):软件产品使用户能学习其应用的能力。

c)易操作性(Operability):软件产品使用户能操作和控制它的能力。

d)吸引性(Attractiveness):软件产品吸引用户的能力。

e)易用性的依从性

4)软件效率(性能测试重点)

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a)时间特性(Time Behavior):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提供适当的

响应和处理时间以及吞吐率的能力。(即完成用户的某个功能需要的响应时间(响

应时间是从发起请求到收到成功提示信息))

b)资源利用性(Resource Utilization):在规定条件下,软件产品执行其功能时,使用

合适的资源数量和类别的能力。

c)效率依从性

5)软件维护性

软件产品可被修改(修正、改进或软件对环境、需求和功能规格说明变化的适应)的能力。

a)易分析性(Analyzability):软件产品诊断软件中的缺陷或失效的原因或识别待修改

部分的能力。

b)易改变性(Changeability):软件产品使指定的修改可以被实现的能力。

c)稳定性(Stability):软件产品避免由于修改而造成意外结果的能力。

d)易测试性(Testability):软件产品使已修复软件能被确认的能力。

e)维护性的依从性

6)软件可移植性

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一种环境的能力。

a)适应性(Adaptability):软件产品无需采用有别于为考虑该软件的目的而准备的活

动或手段就可能适应不同的指定环境的能力。

b)易安装性(Installability):软件产品在指定环境中被安装的能力(安装测试)。

c)共存性(Co-existence):软件产品在公共环境中同与其分享公共资源的其他独立软

件共存的能力。

d)易替换性(Replaceablity):软件产品在同样环境下,替代另一个相同用途的指定软

件产品的能力。

e)可移植性的依从性

软件质量活动(软件质量保证(SQA)和测试)

SQA和测试的关系:

a)SQA从流程方面保证了软件的质量

b)测试从技术方面保证了软件的质量

c)只进行SQA活动或者只进行测试活动不一定能产生很好的软件质量。

SQA的主要工作范围:(被称为老师,医生,警察)

a)指导(指导项目成员执行过程,培训)并监督(过程的执行是否符合规范)项目安装过

程实施

b)对项目进行度量(度量数据的采集,度量使得不可见的智力过程变得可见)、分析,增

加项目的可视性

c)审核(审计过程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模块,审计问题产生原因)工作产品,评价工作产品

和过程质量目标的符合度

d)进行缺陷分析(提出过程改进意见给SEPG),缺陷活动预防,发现过程的缺陷,提供决

策的参考,促进过程的改进

SQA需要职能:

a)软技能(个人素质、沟通能力)自我修炼

b)掌握项目管理

c)熟知软件工程

d)了解业务知识

e)熟练掌握过程改进体系

质量管理PDCA循环(螺旋式上升逐步实现质量目标):

Plan计划: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基于目标的方法步骤

Do执行:执行Plan

Check检查:检查实际执行结果与计划中预期目标的差距(目标的实现程度,若存在差距,分析原因)

Act改进:根据分析原因给出明确方案并制定下一轮过程改进目标

软件度量的概念和目的: 度量:对事物属性的量化表示

软件度量:是指计算机软件中范围广泛的测度,包括对软件系统、构件或生命周期过程具有的某个给定属性的度的一个定量测量 目的:

a) 提高软件生产率,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维护成本(对于开发商) b) 提高软件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对用户)

c) 为组织持续改进提供量化的指标和反馈(对开发商长远) 软件度量的作用: a) 理解 b) 预测 c) 评估 d) 改进

软件度量分类:

四个基本度量项: a) 规模(Size ):软件产品的大小 b) 工作量(Effort ):完成各软件工作产品和活动所用人时(或人天等) c) 进度(Schedule ):各软件工作产品和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d) 质量(quality )-缺陷(defect):在各软件工作产品和活动中产生的缺陷数 其他度量指标:

a) 缺陷密度:研发活动发现缺陷密度;研发活动引入缺陷密度;工作产品缺陷密度 b) 生产率:SRS 、HLD 、LLD 阶段文档生产率:页/人天;编码阶段生产率:KLOC/

人天;UT 、IT 、ST 用例设计阶段生产率:用例/人天 c) 测试执行效率:执行用例数/人天 d) 用例密度:用例数/KLOC e) 。。。。。。。。。。。。。。。。。。。。

纠正措施

计划设计

检查检测

实施执行

Plan 计划

Do 执行

Act 改进

Check 检查

测试方法

是否需要了解软件内部结构(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注灰盒测试

是否需要执行被测对象(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是否需要借助自动化脚本或工具进行测试(人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什么是白盒测试(基于程序结构的逻辑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是依据被测软件分析程序内部构造,并依据内部构造设计用例,来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测试,可完全不顾程序的整体功能实现情况。

(玻璃盒测试,透明盒测试,开放盒测试,结构化测试,逻辑驱动测试)】

为什么进行白盒测试?

a)白盒测试一般在测试前期进行,通过达到一定的逻辑覆盖率指标,使得软件内部逻辑控

制结构上的问题能基本得到消除

b)白盒测试能保证内部逻辑结构达到一定的覆盖程度,能够给予软件代码质量的更大保证

c)白盒测试发现问题后解决问题的成本较低

白盒测试的常用技术:(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a)静态分析: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信息流分析等;

控制流分析

1)相关概念

程序元素:一个程序元素通常是一个条件,一个简单的语句或者一块语句(多个连续语句)

控制流关系:一个程序的控制流关系叙述了程序元素和它们执行的次序之间的联系控制流图:对应于控制流关系的图

控制流矩阵:由控制流图得到,反映相邻程序元素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2)控制流分析步骤

确定所有程序元素;

根据程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控制流图;

将控制流图转换成控制流矩阵;

通过数据结构的形式把控制流矩阵表示出来;

借助算法对控制流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控制流分析可以发现的问题

确保写出的程序不应包含:

转向并不存在的标号;

没有用的语句的标号;

从程序入口进入后无法达到的语句;

不能达到停机语句的语句。

数据流分析

1)相关概念

数据流分析法关键是数据的定义和引用。

数据的定义:如果程序中某一语句执行时能改变某程序变量V的值,则称V是被该语句定义的。

数据的引用:如果一语句的执行引用了内存中变量V的值,则说该语句引用变量V。

2)数据流分析步骤

根据代码得到数据流表;

分析数据流表找到以下两种错误:(变量未定义但被引用;变量定义但未被引用);

根据分析结果对代码进行修正和优化。

信息流分析

b)动态分析:逻辑覆盖测试(分支测试、路径测试等)、程序插装等;

逻辑覆盖测试(分支测试、路径测试等)

程序插装

借助往被测程序中插入操作来实现测试目的的方法。(比如:打印语句,打印我们最关系的信息)。

白盒测试的特点:

a)测试人员需要了解软件的实现;

b)可以检测代码中的每条分支和路径;

c)揭示隐藏在代码中的错误;

d)对代码的测试比较彻底;

e)实现代码结构上的优化;

f)白盒测试投入大,成本高;

g)白盒测试不验证规格的正确性。

什么是黑盒测试(基于规格的测试)?

黑盒测试把被测对象看成一个黑盒,只考虑其整体特征,不考虑其内部具体实现。

黑盒测试针对的被测对象可以是一个系统,一个子系统,一个模块,一个子模块,一个函数等。

常见的黑盒测试类型:

a)功能性测试:一种是顺序测试每个程序特性或功能,另一种途径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

测试,即每个功能在其最先调用的地方被测试;

b)容量测试:检测软件在处理海量数据时的局限性,能发现系统效率方面的问题;

c)负载测试:检测系统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处理一个巨大的数据量或执行许多功能调用上的

能力;

d)恢复性测试:主要保证系统在崩溃后能够恢复外部数据的能力。

常用的黑盒测试的方法:

等价类划分法;

边界值分析法;

因果图分析法;

判定表法;

状态迁移法;

。。。。。。。。。

黑盒测试的特点:

a)对于更大的代码单元来说(子系统甚至系统)比白盒测试效率更高;

b)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实现的细节,包括特定的编程语言;

c)从用户的视角进行测试,很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

d)有助于暴露任何规格不一致或有歧义的问题;

e)没有清晰的和简明的规格,测试用例很难设计的;

f)不能控制内部执行路径,会有很多内部程序路径没有被测试到;

g)不能直接针对特定的程序段,这些程序可能非常复杂(因此可能隐藏更多的问题)。

灰盒测试

利用被测对象的整体特性信息,采用黑盒测试方法;

利用被测对象的内部具体实现信息,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如果既使用被测对象的整体特性信息,又利用被测对象的内部具体实现信息,采用灰盒测试方法。两种信息占的比例不同,相应的灰度就不同。

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不运行被测试的软件系统,而是采用其他手段和技术对被测试软件进行检测的一种测试技术。(代码走读、文档评审、程序分析等)。

静态测试常用技术——静态分析技术:

定义:一种不通过执行程序而分析程序执行的技术。

功能:检查软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没有冲突或者没有歧义,它描述的是纠正软件系统的描述、表示和规格上的错误,因此是任何进一步测试执行的前提。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程序测试可能性:

a)考虑程序是否满足编码规则,语法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和完整性;

b)考虑文档描述是否规范、准确、便于查阅;

c)考虑程序和文档之间的一致性。

静态分析技术结构

手工自动

正规检视技术评审走查静态验证语法分析器符号执行器

手工静态分析(最重要的手工技术是同行评审(对象:计划、需求文档、设计图、代码等)):根据同行评审形式正规的程度分为:

a)正规检视:以某个方案的裁决为目的,形式比较严格,有固定的流程,多用于文档的评

审;

b)技术评审:以某个方案的裁决为目的,一般由企业高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

c)走查:以发现软件产品中的缺陷为目的,没有严格规定,比较随意。

自动化静态分析

动态测试:按照预先设计的数据和步骤去运行被测软件系统,从而对被测软件系统进行检测的一种技术。

动态测试常用技术——动态分析技术:

定义:对软件系统运行行为进行分析,包含程序在受控的环境下使用特定的输入进行正式的运行,和期望的结果比较以检查系统运行是正确还是不正确。

常用的动态分析技术:

路径测试

分支测试

性能测试

。。。。。。。。

常用动态分析工具功能

动态分析类型工具的功能

测试覆盖率分析(白盒)测试对代码的检测范围

跟踪(白盒)跟踪程序执行期间的所以路径,例如所有变

量的值等

调整(黑盒)度量程序执行过程中使用的资源

模拟(黑盒)模拟系统的一部分,例如无法获得的代码或

硬件

断言检查(白盒)测试在复杂逻辑结构中是否某个条件已经被

给出

Logiscope中的Rulechecker(白盒静态技术),Logiscope中的Testchecher(白盒动态技术)、TCL(白盒动态技术)。

人工测试和自动化测试

人工测试:测试活动(如评审、测试设计、测试执行等)由人工来完成,狭义上是指测试执行由人工完成,这是最基本的测试形式。

自动化测试:一般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测试行为,替代人的测试活动,狭义上是指测试的执行由计算机完成。

自动化测试的意义:

a)对程序新版本运行前一版本执行的测试,提高回归测试效率

b)可以运行更多更频繁的测试,比如冒烟测试

c)可以执行手工测试困难或不可能做的测试,比如大量的重复操作或者集成的测试

d)更好地利用资源,比如测试仪器或者被测对象

e)测试具有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即自动化测试的步骤和结果是完全一样的

f)测试的复用性,即自动化测试脚本可以拆分开给其他测试脚本使用

g)可以更快地将软件推向市场,软件发布前进行高效的回归测试,减少软件发布的时间

h)增加软件的信任度,通过自动化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把节约的时间拿出来做更多的测

试。

自动化测试的限制:

a)不能取代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只能提供测试效率,不能提高测试的有效性,即不可能

发现更多的缺陷

b)手工测试比自动化测试发现的缺陷更多

c)对测试设计依赖性极大,测试设计的不好会遗漏问题

d)自动化测试对软件开发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开发上出现变更可能导致前面的自动化测试

完全失效

e)工具本身并不具备想象力,工具不具有职能。

自动化测试的误区:

a)不现实的期望,希望自动化能取代手工测试

b)缺乏测试实践经验,手工测试都做不好,或者经验积累不够,就尝试自动化,很难成功

c)期望自动化测试发现大量新的缺陷,自动化只能保证测试执行的效率,确保已有的问题

不再发生,发现新缺陷不是其目的

d)安全性错觉,认为进行自动化测试的软件就安全的,质量有保证的

(只有手工测试做好了,明确了测试观察点,才能把自动化测试做好,所以手工测试是自动化测试的一个基础)

需求管理

软件需求管理简介

需求(强调做什么(What)而不是如何做(How))的定义:

SRS就是(1)解决用户问题或达到用户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2)为遵循合同、标准、规格或其他要求的正式文档,系统必须满足或拥有的条件或能力。)

需求管理的定义:使用户和项目团队之间,就不断变更的需求,达到并保持一致的过程。(基线:

a)评审后方可建立

b)受控,需修改时必须经过CCB(Change Control Board变更控制委员会)批准

c)是下一步开始工作的基础)

需求管理的要求:

a)软件需求要基线化

b)软件需求的实现要跟踪,要记录,要标示

c)要测量软件需求

d)要验证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工程介绍

需求开发:

a) 需求获取:根据需求来源的不同分为:项目和产品

b) 需求分析:1)根据用户提出的显示需求,充分的挖掘其背后隐藏的隐式需求;2)严格

定义所以需求(显示和隐式)的规格(功能、性能、约束、质量、其他) c) 需求定义:将所获取的所有需求以规范化的语言表示 d) 需求验证:验证需求是否得到实现

(需求陷阱:缺少用户参与;用户扁平需求;项目范围不断扩大;切忌需求没完没了;切忌模糊不清的需求等)

需求管理(CMM 二级的第一个KPA ):

a) 需求分配:需求本身是分层次的(业务需求;用户需求;软件需求),并非所有项目都

有需求分配;

b) 需求评审:评审已分配的需求(原始需求);对已形成的SRS 进行评审 c) 需求基线:建立需求基线使得SRS 可控 d) 需求跟踪: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

e) 变更控制:需求变更的控制(失效的变更控制;没有进行变更控制(几乎不存在))

软件需求变更:

a) 需求变更可能发生在任意阶段 b) 要求变更的需求进行变更控制 c) 变更的基础是需求基线

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

需求工程

需求获取 需求分析

需求定义 需求验证

需求分配

需求评审

需求基线 需求跟踪 变更控制

软件需求跟踪流程介绍

软件需求跟踪流程 Input

Task Output

SOW 为工作说明书;AR 为原始需求;CRs 为需求变更

RTM (Requirement Truceablity Matrix )需求跟踪矩阵

初始化RTM

更新RTM

SOW or AR RTM Form

准备基线化的文档,代码 初始的RTM

更新后的

RTM

对于已经基线化的SRS 、设计文档、代码、测试文

档等的

CRs

软件测试技术知识点整理

一、软件测试的定义 软件测试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用来确认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 1.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 (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 (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即要把这个软件还没有符合的或者是和客户要求不一样的,或者是客户要求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部分找出来。 (1)首先要锻炼自己软件测试能力,包括需求的分析能力,提取能力,逻辑化思想能力,即就是给你一个系统的时候,能够把整个业务流程很清晰的理出。 (2)学习测试理论知识并与你锻炼的能力相结合。 (3)想和做。想就是说你看到任何的系统都要有习惯性的思考;做就是把实际去做练习,然后提取经验。 总结测试用例,测试计划固然重要,但能力和思想一旦到位了,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软件测试工程师。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1)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结构测试 (2)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性能测试 (3)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软件测试工程师必备知识

一、基本常识类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3.软件测试基本知识(软件质量,软件质量管理基础知识,软件测试概念,软件测试标准,软件测试技术及方法,软件测试项目管理) 4.软件开发基本知识(软件工程知识,理解软件开发方法及过程) 二、技术类 1.程序语言 C/C++,VB,VC,Java,.net,ASP,Javascrīpt等。具体要求要视公司的具体项目或产品来定。但一般以C为基本要求。 2.数据库知识

SQL Server,Oracle,Mysql,Sybase 等。一般对测试人员的要求就是要求会使用,然后熟练使用SQL语句进行查询,修改,添加,删除数据操作。 3.操作系统 Windows,Linux(常用的RedHat,SUSE,Debian)/Unix(FreeBSD,Solaris,HP-UX,AIX,Mac)系统。 三、自动化测试工具类 1.自动化测试概念/自动化测试框架好多人觉得自动化测试就是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其实各种工具只是自动化测试实施的一个有效利器,如何建立一个脱离工具的自动化测试框架远远比研究如何使用测试工具复杂,困难的多。 2.自动化测试流程

3.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自动化测试框架(流程)GUI的功能测试自动化非GUI的功能测试自动化性能测试(广义的和狭义的性能测试)自动化测试工具(功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缺陷管理工具,测试管理工具)(HP)Mercury Interactive QuickTest Pro,WinRunner,LoadRunner,Quality Center(Test Director),SiteScope Compuware QACenter(TestPartner QARun QALoad QADirector TrackRecord),DevPartner studio (IBM)Rational TestSuite(Robot TestManager FunctionalTester PerformeranceTester ClearQuest ClearCase ...)(Borland)Segue SilkTest SilkPerformer SCTestManager 其它:JUnit,NUnit,Auto It,Test Architect,OpenSTA等

WEB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XXX项目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项目测试结果 (2) 1.1 BUG严重程度 (2) 1.2 BUG问题分布状况 (3) 2.测试结论 (4) 2.1界面测试 (4) 2.2功能测试 (4) 2.3兼容性测试(Windows下) (4) 2.4易用性 (4) 2.5 负载/压力测试 (5) 3.软件问题总结与分析 (6) 4.建议 (7)

1.项目测试结果 1.1 BUG严重程度 测试发现的bug主要集中在次要功能和轻微,属于一般性的缺陷,但测试的时候出现了37个主逻辑级别的bug,以及严重级别的2个.

1.2 BUG问题分布状况 由上图可以看出,主要为代码错误占36%,以及标准规范的问题占35%,界面优化占17%,设计缺陷占9%,其他占2%

2.测试结论 2.1界面测试 网站系统实现与设计稿一致。站点的导航条位置,导航的内容布局,首页呈现的样式与需求一致。网站的界面符合标准和规范,直观性强。 2.2功能测试 分不同账号总权限账号,以及店长账号分别进行功能测试。 1:链接测试无问题,不存在死链接,测试链接都存在. 2:对页面各个不同数据的测试,主要的出入库,销售报表,订单查看管理等一一对应,不存在数据有误差的问题. 2.3兼容性测试(Wind ows下) 测试总的浏览器包括:360极速浏览器,火狐浏览器,谷歌浏览器,IE浏览器,测试通过,主要逻辑以及次要功能都没问题,因为浏览器的不同,导致界面浏览不一定相同,例如有的界面浏览页面显示正常,有的界面显示不一样 。 2.4易用性 网站实现了如下易用性: 1. 输入限制的正确性 2. 输入限制提示信息的正确性,可理解性,一致性 3. 界面排版美观 4. web应用系统易于导航,直观 5. web应用系统的页面结构、导航、菜单、连接的风格一致

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篇一:软件测试工程师年终总结 XX年终总结 时光荏苒,如今12年的帷幕已经谢下,13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公司高层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佰腾科技又走过了一年。而我也在自己的努力以及同事的帮助下完成了XX年我所负责的工作,以下就是我对过去这一年的工作总结: 一、测试工作及经验 作为软件部测试组的一员,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在XX年中所做的工作主要有: 测试用例的编写,对系统的测试、跟踪; 需求、高保图、界面和功能的测试; 功能测试用例的编写,高保图、系统的测试; 的静态页面测试和功能测试; 5.XXXXXXXX的功能测试; 6.XXXXXXXX第一、二、三迭代高保图测试,测试用例编写,静态页面和功能测试,并主持参与测试用例评审; 7.XXXXXXXX平台高保图的测试和系统静态页面、功能的测试; 8.XXXXXXXX的高保图测试和测试用例的编写; 9.XXXXXXXX的静态页面和功能测试,参与测试用例的评审;

10.XXXXXXXX的高保图测试、静态页面和功能测试; 11.XXXXXXXX用户使用手册的编写; 一年的工作,让我获得很多方面的经验: 1.编写逻辑覆盖率全的测试用例甚为重要。在理解需求的前提下编写测试用例,使得我掌握了多种测试用例编写方法,更让我对产品的需求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须知对需求是否理解透彻决定了能否有效、全面地对产品进行测试; 2. 要站在用户角度对系统进行测试。从一些项目中出现的未能及时发现的bug中,我认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现在能够越来越多的从这方面来执行测试; 3.对拿到手的项目有较清晰的思路,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发现问题; 4.越来越规范的工作流程的让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让我深刻认识到工作的规范性是多么的重要,并且从中学习如何从文档和流程上规范工作。 5.同事间的沟通很重要。现在不管遇到什么不确定或疑惑,都与开发人员、 产品经理等及时沟通,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二、加强自我能力的提高 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各种的能力,才能胜任越来越艰巨的任务,因此在工作相对不饱和的时候,我自己进行了一些学习。

系统集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系统集成知识点归纳总结 软件工程: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软件需求的分析方法(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设计约束) 1)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是面向数据流的分析方法,(分层的)数据流图,数据字典,描述加工逻辑的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判 定树是SA的工具 数据流图描述了对数据的处理流程,用来建立系统的逻辑模型 数据字典在需求分析阶段建立,通常作为数据流图的补充说明 数据字典最重要的作用是作为分析阶段的工具。在结构化分析,数据字典的作用是给数据流图上每个成分加以定义和说明 E-R 通常在需求分析后建立的实体关系模型,可用于描述数据流图数据存储及其之间的关系 需求分析阶段会用到层次方图,用例图,IPO图,不会用到N-S图IPO图:模块的输入输出,处理内容,模块的内部书库和调用关系N-S盒图,程序流程图,PAD图用于表示软件模块的执行过程,而E-R 图不适用 软件需求说明书是需求分析阶段最后的成果之一,包含数据描述功能描述,性能描述,不包含系统结构描述 SRS(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软件需求说明书 的编制是为了使用户和软件开发者双方对该软件的初始规定有一个共

同的理解,使之成为整个开发工作的基础。包含硬件、功能、性能、输 入输出、接口需求、警示信息、保密安全、数据与数据库、文档和法 规的要求 一个软件系统的生命周期包含可行性分析和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 程序流程设计在详细设计和实现阶段,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在概要设计,并在概要设计说明说进行说明 详细设计:程序流程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 软件设计包软件的结构设计,数据设计,接口设计和过程设计 结构设计:定义软件系统各主要部件之间的关系 软件测试的对象包括源程序,目标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 软件的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原因:输入输出量太大,输出结果太多以及路径组合太多,测试依据没有同统一的标准 软件测试可以分为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白盒测试:根据程序内部结构进测试,对程序的所有逻辑分之进行测试,逻辑覆盖属于典型的白盒测试,,在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内部的结构和处理过程,不需要测试产品功能;在进行静态测试时有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代码检查法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整理

软件测试基础教程 测试是软件生存周期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过程,是产品发布、提交给最终用户前的稳定化阶段。 一、测试的分类: 从测试方法的角度分为: (1)手工测试:不使用任何测试工具,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测试用例来运行系统,测试各功能模块。 (2)自动化测试:利用测试工具,通过编写测试脚本和输入测试数据,自动运行测试程序。目前最常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基于GUI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基本原理都是录制、回放技术。 > 从整体的角度分为: (1)单元测试:是针对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程序模块,进行正确性检验的测试工作。一般包括逻辑检查、结构检查、接口检查、出错处理、代码注释、输入校验、边界值检查。单元测试的依据是系统的详细设计;一般由项目组开发人员自己 完成。 (2)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进行测试。一般包括逻辑关系检查、数据关系检查、业务关系检查、模块间接口检查、外部接口检查。 (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在所有单元、集成测试后,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的总体测试。 (4)确认测试:模拟用户运行的业务环境,运用黑盒测试方法,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或软件需求说明书中指明的软件特性(功能、非功能)上的。 从测试原理上分为: . (1)白盒测试:是通过程序的源代码进行测试而不使用用户界面。这种类型的测试需要从代码句法发现内部代码在算法,溢出,路径,条件等等中的缺点或者错误,进而加以修正。 (2)黑盒测试:是通过使用整个软件或某种软件功能来严格地测试,而并没有通过检查程序的源代码或者很清楚地了解该软件的源代码程序具体是怎样设计的。测试人员通过输入他们的数据然后看输出的结果从而了解软件怎样工作。在测试时, 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 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和正确的输出。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法。 A、等价类划分: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 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 用例设计方法。 B、边界值分析:长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告诉我们,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 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 误。 C、错误推测法: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 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 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例如,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 错误。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还有,输入数据 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 误的情况。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报告总结归纳

G9供应链系统测试报告 目录 1.1 项目背景 1.2测试目的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G9总部系统基线版本系统发布前的整体测试,按既定的测试计划对整个系统进行如下测试 1.功能测试(包含界面测试):保证系统主要功能工作正常,满足功能需求; 2.兼容性测试:保证系统在主流浏览器、数据库和操作系统中可以正常工作; 3.故障恢复测试:保证系统异常环境下系统数据完整; 4.性能测试:保证系统在资源有限、数据量多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响应; 5.安全性测试:保证系统的权限分配安全有效; 5.文档测试:保证操作文档内容正确无误; 本次测试的系统模块主要有: 1.总部设置系统; 2.总部查询报表系统; 3.数据传输服务端、客户端程序; 4.系统升级程序 5.多服务器数据同步设置 1.3测试环境与配置 测试环境及其配置: 1.操作系统:客户端:windows xp sp3 ;服务端:windows server 2008 2.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R2 3.浏览器:IE7+ 4.网络环境:局域网 5.组件环境:.net framework4.0 1.4测试用例 功能、模块名称用例数已通过用例数未通过用例数备注 1.5缺陷的统计与分析

1.5.1缺陷汇总 系统模块总部设置、总部查询系统 按严重程度已修复bug数未修复/暂缓bug明细各级bug总数 严重、高16个1.总部查询系统——套餐销 售统计表,应计金额和实收 金额和门店统计不一致! (#284) 2.总部查询系统——营业分 析报表-外送服务员业绩统 计表,查询不到数据! (#272) 3.会员卡系统——离线模式 下,门店卡升级信息,总部 查询不到!(#342) 4.总部设置系统——客户管 理系统,维护人员设置,无 法下载到门店!(#283) 5.总部设置系统——雅座卡 客户信息导入功能,按照生 成的模版,将客户信息导入 成功后,在客户资料里看不 到导入的客户信息!(#320) 6.总部设置系统——数据服 务,其他——按门店分发和 按项目分发里,每单消费区 间段没有下发项目!(#264) 22 一般0个 0 0 低0个 0 0 汇总 16 6 22 系统模块会员卡系统 按严重程度 已验证bug 数 未修复/暂缓bug明细 各级bug总数 严重、高24个1.会员卡连锁实时在线方式, 门店制卡提示失败,验证卡 密码出错,但是在总部却可 以查询到此卡号已制卡! (#192) 2.会员卡系统——卡优惠-充 值返券、返积分、消费折扣、 26

软件测试人员6年工作经验总结

1、分享第一条经验:“学历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力代表未来。”其实这是一个来自国外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结果。相信工作过几年、十几年的朋友对这个道理有些体会吧。但我相信这一点也很重要:“重要的道理明白太晚将抱憾终生!”所以放在每一条,让刚刚毕业的朋友们早点看到哈! 2、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并为此目的制定可行的计划。不要说什么,“我刚毕业,还不知道将来可能做什么?”,“跟着感觉走,先做做看”。因为,这样的观点会通过你的潜意识去暗示你的行为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一直做技术,将来成为专家级人物?向管理方向走,成为职业经理人?先熟悉行业和领域,将来自立门户?还是先在行业里面混混,过几年转行做点别的?这很重要,它将决定你近几年、十年内“做什么事情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 3、软件开发团队中,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在技术型团队中,技术与人品同等重要,当然长相也比较重要哈,尤其在MM比较多的团队中。在软件项目团队中,技术水平是受人重视和尊重的重要砝码。无论你是做管理、系统分析、设计、编码,还是产品管理、测试、文档、实施、维护,多少你都要有技术基础。算我孤陋寡闻,我还真没有亲眼看到过一个外行带领一个软件开发团队成功地完成过软件开发项目,哪怕就一个,也没有看到。倒是曾经看到过一个“高学历的牛人”(非技术型)带一堆人做完过一个项目,项目交付的第二天,项目组成员扔下一句“再也受不了啦!”四分五裂、各奔东西。那个项目的“成功度”大家可想而知了。 4、详细制定自己软件开发专业知识学习计划,并注意及时修正和调整(软件开发技术变化实在太快)。请牢记:“如果一个软件开发人员在1、2年内都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知识,那么,其实他已经不再属于这个行业了。”不要告诉自己没有时间。来自时间管理领域的著名的“三八原则”告诫我们:另外的那8小时如何使用将决定你的人生成败!本人自毕业以来,平均每天实际学习时间超过2小时。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软件开发人员尤其如此。书籍是学习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不要过多地指望在工作中能遇到“世外高人”,并不厌其烦地教你。对于花钱买书,我个人经验是:千万别买国内那帮人出的书!我买的那些家伙出的书,100%全部后悔了,无一本例外。更气愤的是,这些书在二手市场的地摊上都很难卖掉。“拥有书籍并不表示拥有知识;拥有知识并不表示拥有技能;拥有技能并不表示拥有文化;拥有文化并不表示拥有智慧。”只有将书本变成的自己智慧,才算是真正拥有了它。 6、不要仅局限于对某项技术的表面使用上,哪怕你只是偶尔用一、二次。“对任何事物不究就里”是任何行业的工程师所不应该具备的素质。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看看Windows程序的设计、加载、执行原理,分析一下PE文件格式,试试用SDK开发从头开发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用VC++、Delphi、Java、.Net开发应用程序,花时间去研究一下MFC、VCL、J2EE、.Net它们框架设计或者源码;除了会用J2EE、JBoss、Spring、Hibernate等等优秀的开源产品或者框架,抽空看看大师们是如何抽象、分析、设计和实现那些类似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的。试着这样做做,你以后的工作将会少遇到一些让你不明就里、一头雾水的问题,因为,很多东西你“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7、在一种语言上编程,但别为其束缚了思想。“代码大全”中说:“深入一门语言编程,不要浮于表面”。深入一门语言开发还远远不足,任何编程语言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理由,所以也没有哪门语言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编程语言对开发人员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和方式的影响与束缚的例子俯拾皆是。我的经验是:用面对对象工具开发某些关键模块时,为什么不可以借鉴C、C51、汇编的模块化封装方式?用传统的桌面开发工具(目前主要有VC++、Delphi)进行系统体统结构设计时,为什么不可以参考来自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软件测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课10.7软件测试概述 一软件测试定义:使用人工或者自动的手段来运行或测定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二软件测试的分类 1.按照开发阶段划分 a)单元测试:模块测试,检查每个程序单元嫩否正确实现详细设计 说明中的模块功能等。 b)集成测试:组装测试,将所有的程序模块进行有序、递增的测试, 检验程序单元或部件的接口关系 c)系统测试:检查完整的程序系统能否和系统(包括硬件、外设和 网络、系统软件、支持平台等)正确配置、连接,并满足用户需 求。 d)确认测试:证实软件是否满足特定于其用途的需求,是否满足软 件需求说明书的规定。 e)验收测试:按项目任务或合同,供需双方签订的验收依据文档进 行的对整个系统的测试与评审,决定是否接受或拒收系统。 2.按照测试技术划分 白盒测试:通过对程序内部结构的分析、检测来寻找问题。检查是否所有的结构及逻辑都是正确的,检查软件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设计说明的规定正常进行。--结构测试 黑盒测试:通过软件的外部表现来发现错误,是在程序界面处进行

测试,只是检查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实现。 灰盒测试: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测试。 3 按照测试实施组织划分:开发方测用户测试第三方测试 4 是否使备测软件运行: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课后作业:1.软件测试与调试的区别? (1)测试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调试是为证明软件开发的正确性。 (2)测试以已知条件开始,使用预先定义的程序,且有预知的结果,不可预见的仅是程序是否通过测试;调试一般是以不可知的内部条件开始,除统计性调试外,结果是不可预见的。 (3)测试是有计划的,需要进行测试设计;调试是不受时间约束的。(4)测试经历发现错误、改正错误、重新测试的过程;调试是一个推理过程。 (5)测试的执行是有规程的;调试的执行往往要求开发人员进行必要推理以至知觉的"飞跃"。 (6)测试经常是由独立的测试组在不了解软件设计的条件下完成的;调试必须由了解详细设计的开发人员完成。 (7)大多数测试的执行和设计可以由工具支持;调式时,开发人员能利用的工具主要是调试器。 2.对软件测试的理解? 软件测试就是说要去根据客户的要求完善它.即要把这个软件还

软件测试自学指南

软件测试自学指南 软件测试自学指南一、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要想进入测试这个行业,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软件测试,该如何测试? 这部分的学习目标:掌握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软件测试的流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常见的用例设计方法来设计测试用例。掌握常见的测试方法和类型,并知道如何进行每个阶段的测试。 下面是推荐的参考书: 1、软件测试(原书第2版) (美)佩腾(Patton,R.)著,张小松等译 这本书可以用来作为进入行业的第一本书,本书讲解的都是实用的技术,通过阅读本书可以快速的去学会如何测试软件。个人建议,这本书至少要读3遍以上。 看完这本书,自己可以去找一个项目(可以到开源中国上查找)来测一测,应用一下学的知识,找一找缺陷。在测试这个项目中要体会一下测试的流程,学习如何搭建测试环境。 2、软件测试的艺术(原书第3版) (美)梅耶等 第二本就是这本软件测试的“圣经”,这本书据说是硅谷测试人员必备的书。这本书最值得看的地方就是测试的思想。阅读这本书可以让你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3、计算机软件测试(原书第2版)(美)卡尼尔 这本书也是值得一读的,同样也是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的。 4、全程软件测试朱少民 上面的都是外国人写的,来本国产的。 还有很多经典的测试书,例如:Paul C.Jorgensen的软件测试(第2版)这本书,但是笔者认为他不是很适合初学者,这本书都是用来做研究生教材的,做过一段测试的可以来看看。 二、软件测试进阶书籍 这部分主要是针对有过一年左右测试经验的,真正测试过几个项目的。推荐的参考书主要是提高测试效率的,一些测试的经验。 1、有效软件测试

这本书主要是给软件测试的各个阶段提出了一些建议,一共50条。这些建议都十分中肯,值得一读。 2、软件测试经验与教训 听书名也应该了解了一大半了吧,这本书一共给出了293条经验,阅读它吧。它会让你重新思考关于测试的基本理论。 还有一些很好的书籍了,但是没有读过的就不做推荐了。 三、自动化测试 我们都知道,目前自动化测试是软件测试的趋势,而且目前公司在招聘的过程中都会考察自动化相关的知识。这里我们介绍一下QTP和Loadrunner等测试工具。 目标:掌握自动化测试的概念、流程和方法。能够使用相关的工具进行自动化的测试。QTP部分: 目标:掌握QTP的测试流程、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能够使用QTP进行自动化测试。进阶需要掌握自动化框架设计的原理,并能独立设计自动化框架。 目前网络资源很丰富,有很多前辈录制了很多视频,大家可以先来看看。 1、IT播吧- 小强老师零基础学习软件测试系列视频教程之QTP学习指南 首先可以先看这套视频,这里主要讲的是QTP的基本使用。学习视频的过程中,最好能够独立的测试QTP自带的飞机订票的例子。这个最好了,QTP的基本使用就没问题了。 2、精通QTP——自动化测试技术领航余杰赵旭斌编著 第一个视频还是讲的录制和回放,并且也是以飞机订票作为的例子,但是实际工作中,很少有录制的项目,基本上都是需要自己开发脚本的。所以这本书会给你很大帮助的。 3、QTP自动化测试权威指南(第二版) 这本是QTP的大牛Tarun Lalwani的经典力作,公认的QTP测试的“圣经”。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使用过QTP的都应该好好的读一读。

网上订餐系统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招投标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招投标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目录 1.测试概述 (2) 1.1编写目的 (2) 1.2测试范围 (2) 1.3参考资料 (2)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 2.1 测试类型 (2) 2.2 进度偏差 (3) 2.3测试环境与配置 (4) 2.4测试机构和人员 (4) 2.5 测试问题总结 (4) 3.测试总结 (4)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4) 3.2测试问题解决 (5) 3.3测试结果分析 (6) 3.3.1覆盖分析 (6) 3.3.2缺陷分析 (7) 4.综合评价 (8) 4.1 软件能力 (8) 4.3 建议 (8)

1.测试概述 1.1编写目的 对网上订餐系统项目中所有的软件测试活动中,包括测试进度、资源、问题、风险以及测试组和其他组间的协调等进行评估,总结测试活动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测试工作。 本系统测试总结报告的预期读者是:张帆老师 项目组小组成员 测试组人员;田颖张晓庆陈小林沈世琪 1.2测试范围 测试组主要依据需求与设计说明书,对网上订餐系统进行功能测试。主要功能包括: 菜单录入模块 查询今日菜单模块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留言板管理模块 送餐模块 订餐管理模块 信用度管理模块 用户登陆模块 管理员登录模块 餐车管理模块 审查注册模块 订单管理模块 1.3参考资料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2.2 进度偏差

2.3测试环境与配置 2.5 测试问题总结 在项目测试期间,所有测试人员都积极参与测试任务,遇到问题及时向同伴征求解决措施和意见,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测试人员对整个系统构成不是很清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熟悉应用系统; 2.在测试过程中存在着测试人员个人部分测试不完善,需要多个测试人员同步进行对比分析才能得出较为完善的测试结果; 3.对测试流程相对较生疏,测试时间相对较为紧迫,测试不是很全面; 3.测试总结 3.1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软件测试年度总结

软件测试年度总结 软件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软件测试作为新兴行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很多从事软件测试工作的同行处于迷茫之中,如何提高,如何解决测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困惑着每一个人。”去猜测某一组织的特点。从而得到所要搜索的信息的主要词组 其实网络上还有很多关于搜索技巧的文章,大家可以自行学习。千万要记住搜索引擎是帮助你成功的有力武器。 第二招学会动手 参加软件测试工作后,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在公司里也逐渐受到同事领导的重视,一次针对公司的新的软件功能进行测试的时候,像往常一样“随手“测试出了几个bug ,然后“仔细“的填写了bug 单(这个bug 的现象已经出现了很多次了)。这时候测试经理走过来,重新复查了一下填写的bug 。他在重现我的bug 的过程中,简化了我的输入变化,bug 神奇的又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他关闭软件重新变化输入,扩展出10 几个变化后,软件不动了,内存不断上升。终于他找到了产生软件

的bug 的原因,然后对我说“寻找bug 要准确定位,我们开发团队是一个整体,时间是等量的,时间不在你身上浪费,就是在他身上浪费。如果测试人员每次发现的bug 描述不清楚,并且多个问题潜在的错误原因是一个,虽然操作可能稍微有些变化。这样开发人员在重现bug 的时候他要调试跟踪判断,很花费时间,而且效率低。如果测试人员发现bug 的时候多动手可以更加准确的定位bug 步骤和原因,给开发人员最精确的步骤和准确的描述,这样整个团队才能高效,所以需要大家协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次解决问题的时候我都记得多试验几次,多尝试。网上很多朋友还有同事问我问题的时候,其实他们只是万里长征就差一步,只要再多动手实验一次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所以多动手,多尝试。 第三招思考自己所作的 刚开始入行的时候,总是思考如何做好软件测试。认为公司的测试流程混乱总是很郁闷,认为自己学不到东西,如何才能测试好产品,常说心动不如行动,以前看到古龙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无名小子不断挑战高手,总结积累。我总结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总结

一、什么是软件测试? 1979年,myer:软件测试就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或系统的过程。 1983年,IEEE:软件测试即使用人工或自动手段来运行或测试某个系统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检验它是否满足规定的需求或弄清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别。 二、现代软件测试活动的内容? 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实施测试、提交缺陷报告、测试总结 三、软件测试的目的? GrenfordJ.Myers在《The Art of Software Testing》一书中的观点: 1、测试是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在于发现错误 2、一个成功的测试用例在于发现至今未发现的错误 3、一个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简单的说,测试的根本目的就是确保最终交给用户的产品符合用户的需求,在产品交给用户之前尽可能多的发现并改正问题。 四、测试一般要达到的目标? 确保产品完成了它所承诺或公布的功能,并且用户可以访问到的功能都有明确的书面说明; 确保产品满足性能和效率的要求; 确保产品是健壮的和适应用户环境的。 五、软件测试分类? 1、按测试策略分类: a静态测试与动态测试 静态测试 定义:不运行被测程序本身而寻找程序代码中可能存在的错误或评估程序代码的过程。 Ps: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文法、结构、过程、接口等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找出缺陷和可疑之处,例如不匹配的参数、不适当的分支嵌套和循环嵌套、未使用过的变量、空指针的引用等;可采用人工和软件工具进行;静态测试工具的代表:telelogic公司的logiscope 软件、PR公司的PRQA软件等。 静态测试特点: 不必动态地运行程序,也不必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和结果判断等工作; 可由人工进行,充分发挥人得逻辑思维优势; 不需要特别的条件,容易展开。 静态测试要点: 代码审查(code inspection或code review)、代码走查(walkthrough)、桌面检查、技术评审(软件需求分析和设计评审)、静态分析(使用软件工具,包括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接口分析和表达式分析) 动态测试 定义: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实例,检查运行结果和预期结果的差异,判断执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从而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并分析系统运行效率和健壮性等性能。 组成:构造测试实例、根据测试实例运行程序、分析程序的输出结果。 主要方法: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动态测试特点: 实际运行被测试程序,取得程序运行的真实情况、动态情况,并进行分析; 必须生成测试数据来运行程序,测试质量依赖于测试数据;

软件测试必备基础知识

软件测试必备基础知识 一、基本概念 软件测试 在规定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错误,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估,包括对软件形成 过程的文档、数据以及程序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的目的 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而不是证明程序无错误。一个好的测试用例在于它能发现至今尚未发现的错误。一个成功的测试则是发现了至今未发现的错误。开始我们认为做测试无非是为了证明我们编的程序是无错误的,那是大错特错了。因为bug会因时间不同,条件不同而出现。永远无法证明我们的程序是绝对正确的。 为反馈信息做准备为开发者或软件项目经理提供反馈信息,以及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 软件测试的原则 所有的测试都应追溯到用户需求。因为软件的目的是使用户完成预定的任务,满足其 需求,而软件测试揭示软件的缺陷和错误,一旦修正这些错误就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由于软件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软件生命周期各阶 段都可能产生错误,所以不应把软件测试仅仅看作是软件开发的一个独立阶段,而应当把 它贯穿到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去。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应开始进行测试工作,编写相 应的测试计划及测试设计文档,同时坚持在开发各阶段进行技术评审和验证,这样才能尽 早发现和预防错误,杜绝某些缺陷和错误,提高软件质量,测试工作进行得越早,越有利 于提高软件的质量,这是预防性测试的基本原则。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进行完全测试,找出软件所有的错误和缺陷是不可能的,软件 测试不能无限进行下去,应适时终止。因为,测试输入量大、输出结果多、路径组合太多,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完全测试是不现实的。

测试只能证明软件存在错误而不能证明软件没有错误。测试是无法显示潜在的错误和缺陷,继续进一步错误可能还会找到其它错误和缺陷。 充分关注测试中的集群现象。在测试的程序段中,若发现的错误数目多,则残存在其中的错误也越多,因此应当花较多的时间和代价测试那些具有更多错误数目的程序模块。 程序员应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考虑到人们的心理因素,自己揭露自己程序中的错误是件不愉快的事,自己不愿意否认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思维定势,自己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因此,测试一般由独立的测试部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 尽量避免测试的随意性。软件测试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活动,要严格按照测试计划进行,要避免测试的随意性。 软件测试对象 程序开发过程中的各个文档、源程序、目标程序及数据 软件测试的模型 V模型 从左到右,描述了基本的开发过程和测试行为,非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过程期间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左边依次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依次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模型问题: "测试是开发之后的一个阶段,"测试的对象就是程序本身。 "实际应用中容易导致需求阶段的错误一直到最后系统测试阶段才被发现。 "整个软件产品的过程质量保证完全依赖于开发人员的能力和对工作的责任心,而且上一步的结果必须是充分和正确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则必将严重的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预期进度 W模型相对于V模型,W模型更科学。W模型是V模型的发展,强调的是测试伴随着整个软件开发周期,而且测试的对象不仅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设计同样要测试。测试与开发是同步进行的,从而有利于尽早地发现问题。 W模型也有局限性。W模型和V

软件测试总结报告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该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 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 bug 提供建议 1.2背景 1.3用户群 主要读者:***项目管理人员 其他读者:*** 项目相关人员。 1.4定义 基本功能点测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错误推测法、场景法 业务流程测试:根据业务逻辑,构建测试数据,执行业务流程,查看执行结果与预期是否一致 界面易用性测试:根据界面测试规范及日常使用习惯,提出软件的非功能实现问题 回归测试:对已修复的问题,根据测试出该错误的用例,重新执行该用例,验证问题是否真正被修复,以及是否又引起了其它错误 1.5 测试对象 对综合管理系统进行全新测试,主要进行功能测试、系统测试 1.6测试阶段 第一阶段:对主业务逻辑及功能进行测试 第二阶段:对所有业务逻辑及功能进行深入测试 第三阶段:回归测试 1.7测试工具 BugFree缺陷管理工具 1.8参考资料 《***功能描述》 《***数据字典》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项目计划》 2 测试概要 ***系统测试从 2012年7月25日到2012年10月12日基本结束,历时近70个工作日。后续还有一些扫尾的工作,又增加一些工作时日。是一项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项目。 ***通过BugFree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在bugfree中有详细的测试用例以及用例执行情况记录 2.1 进度回顾 2.2 测试执行 此次测试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和测试计划执行,按时完成了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对象的测试。针对测试计划规定的测试策略,在测试执行中都有体现,在测试执行过程中,依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对系统进行了完整的测试、 2.3 测试用例

软件测试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多篇)软件测试个人工作总结

软件测试试用期工作总结(精选多篇)软件测试个人工作总 结 第一篇:软件销售试用期工作总结 试用期工作总结我是渠道中心河北办事处的销售温兵兵,于xx 年2月9日进入公司,成为北京***公司的一员,做起了dlp行业的一只小狼。就在人事通知我准备转正的时候,我才意识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好像所有的事情还发生在昨天一样。这段时间我收获了很多,也成长了很多,对于我从职场新人到一个合格商务人员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在这里我非常感谢公司给我的机会和领导对我的指导和关怀,没有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我成长不到现在的程度。 记得到公司的第一天,我的领导问过我一句话:到***公司来你打算怎么做?我侃侃而谈,说了很多抱负和理想之类的话。我领导只跟我说了一句:我只希望你踏踏实实的做,从一点一滴中做起,这样的脚步才是最真实的。从刚开始每天的思考琢磨,慢慢地成为了一种行为准则,促进我在***公司更加快速的成长。数据安全领域是我原来没有接触过的,感到很陌生,但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对公司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行业组成、市场比例、公司产品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很快完成了产品的学习过程,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学习了不少的相关业务知识,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进入公司的第二周,公司组织了北京

区域新员工的培训,对公司的产品和市场前景及公司政策做了详细的培训,培训期间不懂就问,印象不深的就反复思考琢磨,短短的几天使我对数据防泄漏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公司的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培训结束后,还参加了新员工的ppt演讲考核,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培训结束后,安装了公司的主要产品,进行了测试,对性能和功能有了全新的感受。 在本月下旬主管给了布置了具体的任务:联系河北地区设计公司和设计院。我从名单搜索、 __、挖掘需求、抓有效客户,一步步的进行,用十几天的时间基本了解了河北地区设计院行业的市场情况。河北地区对信息化认识程度比较低,好多单位还停留在防火墙、 杀毒软件的防护措施阶段,完全没有接触过内部防护的软解决方案,这既是一个问题,又是一个机遇,我相信在设计行业刚性需求的引导下,河北市场会越做越好。 在进入公司的第二个月份,我开始跟着主管跑市场,在现场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在去现场之前,先给自己定下几个目标,要理解哪些问题,听懂哪些回答。不懂的就下来,虽然方法简单,但效果很显著。在之后主管对整个现场的流程给我做了详细的指导和分析,指出几个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在代理商和合作伙伴的项目操作方面也给我做了专门的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更加顺手。第二月份一个最大的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适合初学者

软件测试基本概念 1、软件=程序+文档,软件测试=程序测试+文档测试。 “程序”是指能够实现某种功能的指令的集合,“文档”是指软件在开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图文集合。; 2、软件的分类 按功能分: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按技术架构分:单机版软件、C/S结构软件(C是指客户端,S指服务器端)、B/S结构软件(B是指浏览器) 按照用户划分:产品软件、项目软件 按开发规模划分:小型、中型、大型 3、BUG的定义:软件的BUG指的是软件中(包括程序和文档)不符合用户需求的问题。常见的软件BUG分三种类型:完全没有实现的功能;基本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功能;实现了用户不需要的功能。 4、测试环境=软件+网络+硬件。搭建环境:真实、干净、无毒、独立 5、软件环境的分类:软件开发环境软件生产运行环境 6、测试用例:指在测试执行之前设计的一套详细的测试方案,包括测试环境、测试步骤、测试数据和与其结果!测试用例=输入+输出+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有两个模板,word和excel,前者适合性能测试,后者适合功能测试。 软件测试分类 1、黑盒测试:指的是把被测的软件看作是一个黑盒子,我们不去关心盒子里面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只关心软件的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 白盒测试:指的是把盒子盖打开,去研究里面的源代码和程序结构。 2、静态测试:是指不实际运行被测软件,而只是静态的检查程序代码、界面或文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的过程。 动态测试:是指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检查实际输出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相符的过程,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测试属于动态测试还是静态测试,唯一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运行程序。

注:同一个测试,既有可能属于黑盒测试,也有可能属于动态测试;既有可能属于静态测试,也有可能属于白盒测试。他们之间也有可能交叉。 3、单元测试:编译运行程序——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下一个阶段,是指将通过测试的单元模块组装成系统或子系统,再进行测试,重点测试不同模块的接口部分。 系统测试:指的是将整个软件系统看作1个整体进行测试,包括对功能、性能,以及软件所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测试。 验收测试:指的是在系统测试的后期,以用户测试为主,或有测试人员等质量保障人员共同参与的测试,它也是软件正式交给用户使用的最后一道工序. 验收测试又分为α测试和β测试,其实α测试指的是由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等共同参与的内部测试,而β测试指的是内侧后的公测,即完全交给最终用户测试。 4、功能测试:是黑盒测试的一方面,它检查实际软件的功能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功能测试又可以细分为很多种:逻辑功能测试、界面测试、易用性测试、安装测试、兼容性测试等。 性能测试:软件的性能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有时间性能和空间性能两种。时间性能:主要指软件的一个具体事务的响应时间。空间性能:主要指软件运行时所消耗的系统资源。 软件性能测试分为一般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一般性能测试指的是让被测系统在正常的软硬件环境下运行,不向其十佳任何压力的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也叫可靠性测试,是指连续运行内测系统,检查系统运行时的稳定程度。我们通常用MTBF (错误发生的平均时间间隔)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越大稳定性越强。负载测试是性能测试的一种,通常是指让被测系统在其能忍受的眼里的极限范围之内连续运行,来测试系统的稳定性。压力测试是性能测试的一种,通常是指连续不断地给被测系统增加压力,直到将被测系统压垮为止,用来测试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假设一个人很轻松的就能背一袋米,背两袋米很吃力,最多就能背三袋米,那么: 一般性能测试:我就让他背一袋米 稳定性测试:我让他背一袋米,但是让他去操场上跑圈,看多久累倒。 负载测试:我让他背两袋米去操场上跑圈,看多久累倒。 压力测试:我让他背两袋米,三袋米,四袋米......发现他最多就能背三袋米。 5、回归测试:是指对软件的新的版本测试时,重复执行上一个版本测试时的用例 冒烟测试:是指在对一个新版本进行西戎大规模的测试之前,先验证一下软件的基本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