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教育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答题、材料分析题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对组成教育系统的各要素进行调节,保证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规范系统和机构体系。教育制度的规范系统包括教育传统、伦理道德及意识形态等内在于社会的思想观念和制定成文的对教育行为进行明确规范约束的政策法规。教育制度的机构体系包括正规教育制度、非正规教育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

2.学生成长、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成长的概念:

学生成长是指个体在学生生涯阶段中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学生的身心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学生的成长受到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学生新的需要与学生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

学生成长规律: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这些困惑大致来自如下五个方面:

①元文化的选择困惑;

②“成人感”的产生;

③对传统价值的怀疑;

④交流障碍所导致的痛苦;考试文化带来的沉重压力。

3.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发展需要,以观念或理念形式体现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关于受教育者素质总体发展

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

4.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的概念:

学校德育是一种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道德,是教育工作者通过创设适合德育对象道德生长的价值环境,促进其道德规范在认知、情感、信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理解与建构,从而完善其品德的教育活动,是一种规范社会道德的进步,维护学校生活秩序,使学校教学顺利开展。

二、理解分析:4*8分=32分

1.从逻辑学角度理解教育的涵义

从逻辑学角度看,教育存在着8个层面的涵义:

①教育是一种影响活动。

②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影响活动。

③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影响活动。

④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有意识的向善的精神影响活动。

⑤教育是使人不断向上、不断超越的积极的精神活动。

⑥教育是一种以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使人不断向上的活动。

⑦在学校中,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以外在表现形式,有目的地促进人的身心向上发展的精神生活。

⑧特指思想品德教育。

2.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

“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中的“学生”是指在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青少年。从本质意义上来说学生是具体发展意义的人。①学生发展是多方面尽可能充分的发展;②学生的发展是富有个性的发展;③学生的发展是持续的、终身的发展)、是具有社会意义的人、是具有文化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生命精灵。

3.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定义

从词源分析,课程一词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般而言,它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目标几它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总和,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4.教学的语义

从汉语的语义考察,“教学”有四个意思:教学即学习;教学即教授;教学即教学生学;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从teach的语义学分析,有五种定义方式:描述式定义;成功式定义;意向式定义;规范式定义;科学式定义。教学就其性质而言,有三层意思:一是教师通过教而学习;二是师生共同学习;三是学生在教师教的过程中得到学习。

三、解答题4*6分=24分

1.教育功能、固有功能、派生功能

教育功能:

“功能”特指事物或方法内含的、可能实现的有效的作用。“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地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期望的教育功能、潜在的教育功能、现实的教育功能三个层面。

固有功能:

教育具有育人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四大固有功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指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

人的过度的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是指教育具有维系国家和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政治发展的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指教育对一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教育之文化功能主要表现为传递和保存文化、普及文化、更新文化三个方面。

派生功能:

现代学校具有6大派生功能:1)学校具有“托管所”的照管功能;2)学校具有后勤保障的功能;3)学校具有执法的功能;4)学校具有降低失业率、缓解就业压力的功能;5)学校具有降低人口出生率的功能;

6)学校实体直接或间接地拉动了经济增长率。

2.教师素质的理想要求

21世纪教师的理想素质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较高的学历水平2)广博精深的科学文化素质;3)全面创新的能力素质;4)整体素质上的“全能型”和“完整型”。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课程。从操作角度讲,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四个层面。校本课程开发有5个基本特征:1)基于学生的兴趣与需要;2)立足于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学生与家长等

而不是专家;4)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国家课程的补充;5)校本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学校教育哲学。

4.有效教学

有效的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说,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1)有效果;2)有效率;3)有效益。有效教学有

五个特点:1)引起学习者学习的动机;2)明晰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3)基于学生的接受方式授课;4)引导学习者投入学习过程;5)指

向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论述题:12分

论述我国教育目的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立的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包含的主要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

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材料分析:12分

从德育策略上分析:(注意结合材料分析,以下是课文知识)

学校德育的策略

(1)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并举;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发展水平的三个不同的方面,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人的道德行为不是一种本能的适应活动,它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因此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情感对人的道德行为具有引发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情感发展是道德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行为是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在获得道德认知,并在道德情感的促发下所表现出来的结果,是可测量,可评价的。

(2)当代德育时效性低糜;

当代德育实效性低糜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有道德的知、情、行三方面被孤立的结果,知德分离、缺乏情感性,从而造成道德行为的僵化。现行德育往往将德育内容知识化、学科化,没有将情感作为其核心目标。而众所周知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本质精神是自由、自律。因此只有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理解,同时使道德的话语、行为习惯等变为内心的感受、动机的一部分,才能使儿童成为真正的“道德哲学家”。现行德育忽

视在德育过程中情感的品质、状态的激发,忽略儿童德育内化能力的培养,只重视以“美德袋”的形式,通过说教,给予饯行机会以及奖励的方法,把美德交给儿童。这种将道德中最具魅力的因素从道德教育中剥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使得德育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内在价值,变成套在人们身上的一副无形的枷锁。(3)儿童道德的发展;

为了更好的促进儿童道德发展,我们不能为道德知识而灌输道德知识,为道德情感而激发道德情感,为规则而遵守规则,我们要让儿童在充分体认道德内涵的同时,激发其内在的情感因素,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体验如何作出合理的道德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因此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忽视,要使它们从同一起跑线出发,齐头并进共同促进儿童道德水平的发展。

(4)学校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道德教育的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道德并不是为了让人难于生活,而是让人更好的生活;并不是为了体现道德规范而生存,而是为了维护个体的权益而生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教育的理想并不是要约束人,而是促进人更好的发展。但现实中的道德教育却让人们感受到约束、限制与压抑,过多的道德规范压得人们无法喘气,过于烦琐的道德礼节让人们为之而困惑,从而促使人们或多或少的对其产生厌恶之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理想与现实的混淆,用理想的评判标准去衡量现实的道德发展水平,难免让人产生困惑。考试大编辑整理

如何将道德教育的理想具体化,与现实的道德教育接轨也是德育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将道德教育的理想建构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与道德学习的主体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对话、模拟、体验,才能从较为现实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去建构道德的深层意义,从而为真正达到人格的完善,实现自我。

(5)学校德育原则内化的强化;

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在道德哲学家中有普遍的共识,道德原则只有在主体接受它并受其制约时,他才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道德原则存在的事实本身并不能保证一个原则是合理的或是有约束作用的。道德原则能否对主体的选择产生影响、能否对行为产生约束作用,关键在于主体是否自觉接受这一原则。从这种意义上说,道德学习主体是自己道德原则的真正确立者和创造者。因此道德原则被看作是经个体选择的合乎理性和人类价值的普遍性选择方式。

因此在对儿童进行道德认知训练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停留于对道德知识的灌输,不能只是把它摆在桌面上请学生品尝,而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吃这道菜,这道菜的味道如何?有可能的话还应该让学生明白这道菜是如何烹饪而成的?只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解,才能拨开云雾见青天,真正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的一种需要与自觉,才能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真正实效。

学校德育策略的依据是道德哲学的三个公设以及各德育模式存在的缺陷。具体策略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并举;学校德育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学校德育原则内化的强化。

2018考研复习:名词解释的答题技巧

2018考研复习:名词解释的答题技巧 ?总分总结构 一般来说,把一个名词解释清楚,你需要用到“总分总”结构:开头第一句话开门见山,对这一名词给出一句概括性解释,截止了当地告诉阅卷老师,这是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对这个名词展开具体论述,往往是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来,可能涉及的方面有时间、背景、内容、特点、性质、原因等,具体情况需具体分析;最后要有概括提升的结尾句,一般涉及该名字的意义、价值、影响等,既算是一个总结,也算是一种拔高。 这三部分,完整连贯,缺一不可。 ?5-6分钟,150-200字 正如前文所述,名词解释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于论述和分析,无需长篇大论。根据测算,一般一个名词解释用时5-6分钟,篇幅150-200字最为合适。利用上文所提到的总分总结构,一段答下来即可,无需再分段。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合理规划考场上的精力和时间,另一方面,名词解释考查的就是考生的概括能力,以简洁为上,答得事无巨细、洋洋洒洒、长篇大论,反而违背了设置这一题型的初衷。 ?踩点给分 同所有的主观题一样,名词解释也是踩点给分的。一般来说,“总分总”结构的三段论基本能保证答题结构的完整,但在“分”的部分,要答的点比较多,可能会有遗漏,这就需要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整理、全面记忆。此外,话语要简洁明了,每一句话都说得明确,说在点上,切忌模棱两可、重复啰嗦。 ?整理与积累 要想答好名词解释,除了掌握考场上技巧外,还需在平时复习过程中注意整理和积累。一般来说,容易出名词解释的考点都是比较好判断的:首先必须得是名词,动词或其他词不会拿来出题;其次都是重点,比如重要的人物、事件、作品、制度、原理、法规等;其次是有话可说的,如果一个词书上只是提了一提,并没有展开论述,一般不会考,因为“无话可说”。 通过以上三个特征的判断,你基本能做到对本学科的名词解释心中有数,在平时复习过程中就有意识地积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整理并记忆,到了考场上就会轻松许多。 答好名词解释,既是考场上拿分的关键,又是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记忆,是文科类考研专业课必过的一关。希望小伙伴们都能重视起来,把名词解释的分稳稳握在手里,专业课妥妥通关!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2

习题集名词解释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 k表示。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3.洛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它是以压痕深度的大小来表示硬度值。 4.韧脆转变温度:材料的冲击韧性随温度下降而下降,在某一温度范围内a k值发生急剧下降的现象称为韧脆转变,发生韧脆转变的温度范围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5.工艺性能:表示材料加工难易程度的性能。 6.金属键:金属离子通过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引力而相互结合,这种结合键称为金属键。 7.晶格:为了研究方便,将构成晶体的原子抽象为平衡中心位置的纯粹几何点,称为结点或阵点。用一些假想的空间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构成一个三维的空间格架,称为空间点阵,简称为晶格或点阵。 8.晶胞: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来分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规律,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9.致密度:晶胞中原子本身所占有的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称为致密度。 10.晶体和非晶体:原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律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称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 11.空位:空位是指在正常晶格结点上出现了空位,空位的产生是由某些能量高的原子通过热振动离开平衡位置引起的。 12.间隙原子:间隙原子是指个别晶格间隙中存在的多余原子。间隙原子可以是基体金属原子,也可以是外来原子。 13.位错:当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沿某一晶面发生局部滑移时,滑移面上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交界线称为位错。 14.各向异性:晶体中,由于各晶面和各晶向上的原子排列的密度不同,因而同一晶体的不同晶向和晶面上的各种性能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各向异性。 15.晶粒和晶界:多晶体中每个外形不规则的小晶体称为晶粒,晶粒之间的交界面就是晶界。 16.合金: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7.相: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8.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之间相互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及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成元素之一的晶体结构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19.固溶强化:随溶质含量增加,固溶体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这是金属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20.凝固和结晶:物质从液态到固态的转变过程称为凝固。材料的凝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形成晶体,我们称之为结晶;另一种是形成非晶体。 21.过冷和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理论结晶温度T0与实际结晶温度T1之差称为过冷度。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或容器壁形核,则称

古典文献学复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和问答)

古典文献学复习参考题 (仅为名词、问答两种,不含填空、断句标点、文献翻译等)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 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料。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第二章古典文献的载体 甲骨文:甲,龟甲;骨,兽骨。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典文献与系统文字。因其最初出土于殷墟,又称“殷墟书契”或“殷墟卜辞”。其内容为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相关记事。由金石收藏家王懿荣偶然发现,后刘鹗选择其收集甲骨中字迹完好者印成《铁云藏龟》,成为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专书。 甲骨四堂: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四位研究甲骨文学者的合称。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王子展教授评价早期甲骨学家时提出“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后为学界广泛接受。 金石:金,指青铜器。铸于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金文,与石刻文字合称金石文字。金文,又称铭文、铭辞、钟鼎文。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为三种:碣、碑、摩崖。金石研究至宋代形成专门之学“金石学”。有吕大临《考古图》,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等。 熹平石经:著名石刻文字。汉灵帝熹平四年(175)蔡邕受命用隶书把《周易》、《尚书》等七部经书写在石版上,立于首都太学门外,作为经书的标准本颁行天下。史称熹平石经、一字石经。 正始石经:曹魏正始年间用古文、篆书、隶书三种字体,刻了《尚书》、《春秋》两部书,称为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 简牍:竹简木牍合称简牍,古代的一种文献载体。将竹剖开单支竹片为“简”,连缀后为“策(册)”,多以帛或丝连缀。简牍出现于殷商,主要使用于战国至汉、晋时期。东晋以后,基本为纸张取代。 汗青:制作竹简的工艺。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孔壁书:西汉景帝末年拆毁孔子旧宅发现的一批逃避秦火的古文经典竹简书。包括《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等,史称“孔壁书”。 汲冢书:西晋太康年间,河南汲郡人不准盗掘战国魏襄王墓,得竹书数十车,凡书75篇,10万余言。史称“汲冢书”。后整理得《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 第三章古典文献的积聚与散佚 汲古阁:明末常熟人毛晋私家藏书阁,藏书达48000册,多宋元善本。毛氏既藏书又刻书,汲古阁刻书为古今私家刻书之冠,刻有《十七史》、《十三经》、《六十种曲》等。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答案

1.公司战略 又称总体战略,是一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2.战略群体 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 3.企业使命 是指管理者为企业确定的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总的指导思想 4.战略联盟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目的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网络式联合体5.重点集中战略 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或事业部的经营活动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购买集团、产品线的某一部分或某一地域市场的一种战略 6、新兴行业 是指由于技术创新的结果,或新的消费需要的推动,或其他经济、技术因素的变化使某种新产品或新的服务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机会,从而新形成或重新形成一个行业 7. 进入壁垒 是指要进入一个产业需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8. 企业愿景 是企业领导者对企业前景和发展方向的一种高度概括。 是一个企业的领导用以统一每个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的有力武器。它由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未来的展望两部分所组成 9. 生产战略 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规定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服务。 10. 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同心多元化,是指虽然企业发展的业务具有新的特征,但它与企业的现有业务具有战略上的适应性,它们在技术、工艺、销售渠道、产品等方面具有共同

的或是相近的特点。 11. 成本领先战略 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13、战略控制 是指将预定的战略目标与实际效果进行比较,检测偏差程度,评价其是否符合与其目标要求,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借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动态调节过程。14.退出壁垒 是指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时要克服的障碍和付出的代价 15.财务战略财务战略 就是根据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其他职能战略的要求,对企业资金进行筹集、运用、分配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方略 16.不相关多元化 又称为集团多元化,即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其他行业的业务,或者在其他行业投资,把业务领域拓展到其它行业中去,新产品、新业务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技术、市场毫无关系 17.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18. 差异化战略 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 19.规模经济 是指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规模经济是由于一定的产量范围内,固定成本可以认为变化不大,那么新增的产品就可以分担更多的固定成本,从而使总成本下降。 20.战略群体 战略群体是指产业内执行相同或类似战略,并具有类似战略特性的一组企业。21.市场渗透

工程材料名词解释答案

习题集名词解释 1.30. 奥氏体:碳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称为奥氏体。 2.52. 奥氏体化: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使组织完全转变为 奥氏体的过程。 3. B 2.布氏硬度:是压入法硬度试验之一,所施加的载荷与压 痕表面积的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 4. B 3 5.变质处理:变质处理又称孕育处理,是一种有意向液 态金属中加入非自发形核物质从而细化晶粒的方法。 5. B 43.变形织构: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 向的组织叫做“变形织构”。 6. B 53.本质晶粒度:在规定条件下(930±10℃,保温3~8h) 奥氏体的晶粒度称为奥氏体本质晶粒度,用以评定刚的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 7. C 1.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 韧性,以在冲击力作用下材料破坏时单位面积所吸收的能量ak表示。 8. C 54.残余奥氏体:多数钢的Mf点在室温以下,因此冷却到 室温时仍会保留相当数量未转变的奥氏体,称之为残余(留)奥氏体,常用′或A′来表示。 9. C 57.淬火:所谓淬火就是将钢件加热到Ac3(对亚共析钢) 或Ac1(对共析和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 10.冷或水冷)以获得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工艺操 作。 11.C 59.淬透性:指钢在淬火时获得淬硬层(也称淬透层)深 度的能力。 12.C 60.淬硬性:淬硬性是指钢淬火后所能达到的最高硬度, 即硬化能力。它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的硬度和马氏体、碳化物和残余奥氏的相对量及其组织形态。马氏体的硬度取决于马氏体的含碳量。 13.D 58.等温淬火:将加热的工件放入温度稍高于Ms点的硝盐 浴或碱浴中,保温足够长的时间使其完成贝氏体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 14.E 70二次硬化:含W、Mo和V等元素的钢在回火加热时由 于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碳化物以及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 转变为马氏体,使钢的硬度不仅不降低,反而升高的现象。 15.E 33.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 体。二次渗碳体通常沿着奥氏体晶界呈网状分布。 16.F 22.非自发形核:结晶过程中,依靠液体中存在的固体杂质 或容器壁形核,则称为非自发形核,又称非均匀形核。17.G 26.杠杆定律:即合金在某温度下两平衡相的重量比等于 该温度下与各自相区距离较远的成分线段之比。在杠杆定律中,杠杆的支点是合金的成分,杠杆的两个端点是所求的两平衡相(或两组织组成物)的成分。这种定量关系与力学中的杠杆定律完全相似,因此也称之为杠杆定律。 18.G 28.共晶转变:在恒温下一定成分的液体同时结晶出两种 成分和结构都不相同的固相的转变过程。 19.G 82.固溶处理:经加热保温获得单一固溶体,再经快速冷

多媒体 名词解释

1、媒体的含义:一是指用以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和半导体存储器;二是指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和视屏等。 2.多媒体:是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多媒体有文字、图形、图形、图像、声音、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3.多媒体的特征:多维化、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4.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存储、传输、输入/输出技术 5.专用芯片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固定功能的芯片,另一种是可编成的处理器。 6.多媒体信息以三种模式相互集成:制约式、协作式和交互式。 7.超媒体: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方法。它一般也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式,由于多媒体各个信息单元可能具有与其他信息单元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经常确定了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各个信息单元将组成一个由节点和各种链构成的网络,这就是超媒体信息网络。 8.虚拟现实,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感觉世界,用户可以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 9.多媒体通信是指在一次呼叫过程中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信息——声音、图形、图像、数据、文本等新型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0.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音频/视频流点播、电子出版物、医疗卫生、游戏与娱乐、计算机视频会议、多媒体展示和信息查询系统、MIS和OA、传媒和广告、教学管理系统、移动卫星。 11.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朝着智能化和三维化发展。 12.主机:多媒体计算机的主机可以是大中型机,也可以是工作站,普通个人使用的是多媒体个人计算机,主要包括cpu和主板。 13.多媒体接口卡:是根据多媒体系统获取、编辑音频或视频的需要而插接在计算机上,以解决各种媒体数据的输入、输出的问题。常用的接口卡有声卡、显卡、视频压缩卡、视频扑捉卡、视频播放卡、光盘接口卡等。 14.常用的IO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用于网络通信的通信设备。 15、显卡:主要的作用是对图形函数进行加速。 16.影响显存性能的参数包括:显存的容量、显存的数据位数与宽带和显存的速度。17.所需显存=图形分辨率×色彩精度/8 对于三维图形,所需显存(帧存)=图形分辨率×3×色彩精度/8 18.显存宽带=运行频率×数据宽带/8 19.调制解调器:利用模拟信号传输线路传输数字信号。电子信号分两种:一是模拟信号,另一种是数字信号。 20.网卡:局域网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又称为网络卡或网络接口卡,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整理计算机上发往网线上的数据,并将数据分解为适当大小的数据包后在网络上发送出去。21.USB设备:是一种应用在pc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是由Compaq、DEC、IBM、Intel、Northern Telecom、Microsoft和Nec等7家公司为简化pc与外设间的互联而共同研究开发的一种总线规范。 22.主流的存储技术:NAS、SAW、DAS、IP存储、光存储、虚拟存储。 23.USB设备的优点:使用方便、速度快、连接灵活、独立供电、支持多媒体、低成本。24.USB的硬件结构:USB结构简单,采用四线电缆,信号定义由2条电源线和2条信号组成,它是一种基于令牌环网或FDDI。USB主控制器广播令牌,总线上的设备检测令牌中的

临床诊断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归纳版)

第三章 三、名词解释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患者或有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的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 2、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 3、现病史:是病史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四、简答题 1、问诊包括哪些容: 问诊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家族史。 2、试述问诊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⑴.从礼节性的交谈开始。 ⑵.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 ⑶.避免暗示性提问和逼问。 ⑷.避免重复提问。 ⑸.避免使用有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 ⑹.注意及时核实患者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第二篇体格检查 第一章基本检查法 三、名词解释 1、视诊:是以视觉来观察患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2、触诊:是应用触觉来判断某一器官特征的一种诊法。 3、叩诊:是用手指来叩击身体表面某部表面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经传导至其下的组织器官,然后反射回来,被检查者的触觉和听觉所接收,根据振动和音响的特点可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 4、听诊:是以听觉听取发自机体各部的声音并判断其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技术。 5、嗅诊:是以嗅觉来判断发自患者的异常气味与疾病之间关系的方法。 6、清音:是音响较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的音响。是正常肺部的叩诊音。揭示肺组织的弹性,含气量,致密度正常。 7、过清音:是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的一种音响、音调较清音低,音响较清音强,极易听及。 8、鼓音:其音响较清音强,振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叩击含有大量气体的空腔器官时出现。 四、简答题 1、简述触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 触诊分浅部触诊法和深部触诊法,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以及浅部的动脉、静脉、神经、阴囊和精索等。深部触诊法用于诊察腹脏器大小和腹部异常包块等病变。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汇编

名词解释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长期在空气中存放的干燥状态), 单位体积的干质量 4密实度: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密实度与孔隙率之和为1 6填充率:指在某堆积体积中,被散粒或粉状材料的颗粒所填充的程度程度。 8材料的含水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下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10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不破坏,其强度也不显著降 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 12抗冻性:材料在吸水饱和的状态下,能经受多次冻融循环(冻结和融化)作用而不破坏,同时也不严重降低强度的性质称为抗冻性 14材料的憎水性:材料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成为憎水性 16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能经久不变质不破坏,而尚能保持原有的性能。 18材料的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一定限值后产生显著变形,且不产生裂缝或发生断裂,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属于不可逆变形。 20材料的脆性当外力达到一定限度后,材料突然破坏,且破坏时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 软化系数=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11.胶凝材料: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散粒状或 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材料。 12.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13. β型半水石膏:β—CaSO4·1/2H2O 14.过火石灰: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15.石灰陈伏:陈伏是指石灰膏在储灰坑中放置14天以上的过程。 16.普通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水泥。 17.火山灰水泥: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按水泥成品质量均匀地加入20~5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再按需要加入适量石膏磨成细粉,所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水泥。 18.水泥活性混合材料:在生产水泥时,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去的人工的和天然的矿物材料。 19.水泥初凝时间:为水泥加入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需要的时间。 20.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加水量(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地板6±1mm或试锥下沉深度为28±2mm。) 21.水泥细度: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22.水泥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摄氏度±1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90%。 23.水泥的凝结: 24.水泥石的软水侵蚀:不含或仅含少量重碳酸盐的水称为软水,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接触,水化产物将按其稳定存在所必须的平衡Ca(OH)2浓度的大小,一次逐渐溶解,从而造成水泥的破坏。 25.活性混合材料的激发剂:Ca(OH)2和石膏的存在使活性混合材料的潜在活性得

《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及答案

《多媒体课件制作》试题及答案 2010-01-17 21:32:34| 分类:大学试题及答案阅读92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判断题 1、如果为视频文件额外配置声音,那么须用声音图标和电影图标。() 2、录音机中的声音可以直接插入课件中。() 3、条件响应交互类型是在执行图标前后判断条件,如果条件满足,则执行所属图标,判断的条件和图表的名称相同。() 4、在Authorware的13个图标中,只有显示图标能够显示静止图像。() 5、交互图标是交互过程的核心内容,但其交互图标本身并不具备交互性。() 6、计算图标是存放程序代码的地方。() 7、判断图标和条件交互,均可以实现选择执行某一图标。() 8、在显示图标中,显示对象的叠放次序是无法改变的。() 9、使用导航图标可以跳转到程序的任意一个图标中。() 10、在Authorware中,可以通过双击“编辑”工具箱的椭圆工具按钮,打开“颜色”工具盒。() 11、声音的数字化质量是通过采样频率和样本精度来衡量的。() 12、在Authorware中,可以进行定时的图标有等待图标和判断图标。() 13、我们通常把数字格式的字符数据称作文本。() 14、Flash是一个矢量动画软件。() 15、当框架结构中的页与页之间进行跳转时,每一页都可使用过虑效果的自行擦除。() 16、Authorware以其丰富的交互方式而著称,他共提供了按钮响应等5种交互方式。() 17、导航图标的功能是定义一个定向目标或超文本链接。() 18、authorware的所有交互都是延长一段时间而产生响应的。() 19、authorware的所有交互都是用户利用键盘、鼠标进行操作而产生响应的。() 20、BMP文件是一种在Authorware中经常使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二、单选题 21、在Authorware中,下列选项不是显示图标的功能的是。() A : 显示文本、图像、图形。 B : 从外部引入文本、图片。 C : 多种特殊显示效果。 D : 播放视频。 22、在显示窗口中显示变量X值的方法为() A : x B : (x) C : write D : {x} 23、在authorware制作课件时,课件中的文本显示一般用。( ) A : 计算图标 B : 声音图标 C : 显示图标 D : 判断图标 24、能提供特殊功能或作用的子程序称( ) A : 变量 B : 系统变量 C : 函数 D : 自定义函数 25、下列软件不能用于多媒体课件编辑的是。() A : powerpoint B : authorware C : flash D : windows 26、多媒体课件中的音频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有( )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名词解释和问答题1

四名词解释: 1.原语:它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所构成,用以完成特定功能的一段程序,为保证其操作的正确性,它应当是原子操作,即原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 2.设备独立性:指用户设备独立于所使用的具体物理设备。即在用户程序中要执行I/O操作时,只需用逻辑设备名提出I/O请求,而不必局限于某特定的物理设备。 3.文件的逻辑结构:又称为文件逻辑组织,是指从用户观点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它可分为两类:记录式文件结构,由若干相关的记录构成;流式文件结构,由字符流构成。 4.树形结构目录:利用树形结构的形式,描述各目录之间的关系。上级目录与相邻下级目录的关系是1对n。树形结构目录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和系统的要求。 5.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以及方便用户的程序的集合。其主要功能是实现处理机管理、内存管理、I/O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户接口。 6.位示图:它是利用一个向量来描述自由块使用情况的一张表。表中的每个元素表示一个盘块的使用情况,0表示该块为空闲块,1表示已分配。 7.置换策略:虚拟式存储管理中的一种策略。用于确定应选择内存中的哪一页(段) 换出到磁盘对换区,以便腾出内存。通常采用的置换算法都是基于把那些在最近的将来,最少可能被访问的页(段)从内存换出到盘上。 8.用户接口: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和编程人员的界面和接口。包括程序接口、命令行方式和图形用户界面。 9.死锁:指多个进程因竞争资源二造成的一种僵局,若无外力的作用,这些进程将永远不能再向前推进。 10.文件系统:OS中负责管理和存取文件信息的软件机构。负责文件的建立,撤消,存入,续写,修 改和复制,还负责完成对文件的按名存取和进行存取控制。 11.进程: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运行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 单位。 12.wait(s)原语 wait(s) :Begin Lock out interrupts; s = s – 1; If s < 0 then Begin Status(q) = blocked; Insert(WL, q); Unlock interrupts; Scheduler;

艺术类考试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艺术类考试: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艺术类考试: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名词解释题型,就是要求考生对一个名词进行直接的说明,特点是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要点全面,言简意赅,不需要考生做较多发挥。不过,这种题型也有一定的主观性, 不想填空题型和选择题型,答案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所以考生对于那些实在不甚了解的 名词,唯一的办法就是能发挥多少就写多少,尽力而为,有时候还是会有希望得到分值的。 通过总结发现,名词解释题型从考查内容上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考察流派、思潮 例如:文艺复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婉约派、新月社、左联、立体主义扥。 2. 考查各类奖项 例如茅盾文学奖、金鸡奖、百花奖、金像奖、金鹰奖、华表奖等。 3. 考查对某事物 的定义 例如:芭蕾舞、公益广告、主观镜头、京剧、卫星电视、蒙太奇、交响曲等。 4. 考 查名人 例如:梅兰芳、德彪西、老舍、白居易、贝多芬、泰戈尔等 5. 考查名作 例如:《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离骚》等 6. 考查某种说法 例如:吴带当风、第五代导演、夏半边、曹衣出水等 7. 考查某事物包含的内容 例如:色彩三要素、四大悲剧、三言两拍、四书五经等 一般而言,名词解释题型虽然考察的内容和重点各不相同,但是也有一套常规的答题 模式,即: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主要内容+历史意义+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众所周知,文艺常识内容繁杂,考生不可能把每一个知识点完完全全的背诵下来,所 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每项知识点中的“重要小点”记下来即可,而这些重要小店也 正是做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论述题所需要回答的“要点”。只要把这些要点写全面、写 准确, 名词解释题的分值就很容易拿到手了。下面就通过实例来分析不同类型名词解释题的 答题思路。 (一)考查流派、思潮答题思路 产生时间+地点+性质+主要思想+社会影响+代表作家(代表作品) 实例分析1

最新工程材料题库及答案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作业题库 一. 名词解释 1.间隙固溶体:溶质原子溶入溶剂晶格间隙所形成的固溶体。 2.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3.同素异构性:同一合金在不同温度下晶格类型不同的现象。 4.晶体的各向异性:金属各方向的具有不同性能的现象。 5.枝晶偏析:结晶后晶粒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6.本质晶粒度: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7.淬透性:钢淬火时获得淬硬层深度的能力。 8.淬硬性:钢淬火时得到的最大硬度。 9.临界冷却速度:奥氏体完全转变成马氏体的最低冷却速度。 10.热硬性:钢在高温下保持高硬度的能力。 11.时效强化:经固溶处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提高的现象。 12.形变强化:由于塑性变形而引起强度提高的现象。 13.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得到回火索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14.变质处理:在浇注是向金属液中加入变质剂,使其形核速度升高长大速度减低,从而实现细化晶粒的处理工艺。 15.顺序凝固原则:铸件时使金属按规定从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渐凝固的原则。 16.孕育铸铁:经过孕育处理的铸铁。 二. 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 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 4. 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 5. 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 6. 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 7. 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8. 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 9. 面心立方金属的塑性比体心立方金属的好. (√) 10. 铁素体是置换固溶体. (×) 11. 晶界是金属晶体的常见缺陷. (√) 12. 渗碳体是钢中常见的固溶体相. (×) 13.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位错的滑移进行.(√) 14. 金属在进行热加工时,不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 (√) 15. 上贝氏体的韧性比下贝氏体的好 . (×) 16. 对过共析钢工件进行完全退火可消除渗碳体网. (×) 17. 对低碳低合金钢进行正火处理可提高其硬度. (√) 18. 淬火获得马氏体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其淬火冷却速度必须小于Vk. (×) 19. 高锰钢在各种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 (×) 20. 无限固溶体必是置换固溶体. (√) 21. 金属的晶粒越细小,其强度越高,但韧性变差. (×) 22. 所谓临界冷却速度就是指钢能获得完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

多媒体-名词解释及填空

◆多媒体:指信息表示媒体的多样化,常见的多媒体有文本、图像、图形、声音、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 ◆多媒体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把文本、声音、视频、动画、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多媒体进行综合处理,使多种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多媒体(从本质上)的重要特征:多维化、继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 ◆多媒体及多媒体技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多媒体计算机(MPC)标准:MPC1 1990年诞生;MPC2 1993年5月;MPC 1995年6月 ◆多媒体的核心任务:获取、处理、转发或分发多媒体信息,使多媒体信息之间建立逻辑链接 ◆多媒体信息处理的最终目标:能跨越各种网络和设备,透明的、强化的使用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系统的关键技术: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多媒体数据的存储、多媒体数据的传输、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 ◆多核处理器:指将多个运算核封装在一个芯片内部。 ◆多媒体信息以3种模式相互集成:制约式、协作式、交互式 ◆超媒体:是超文本和多媒体信息浏览坏境下的结合。它采用面向对象的信息组织与管理形式。 ◆超媒体信息网络:将多媒体各个信息单元组成一个由节点和各种链构成的网络。

◆虚拟现实(UR)就是采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嗅觉的感觉世界,用户可以用人的自然技能对这个生成的虚拟实体进行交互考察 ◆人机界面设计目的: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解释大道一种人机之间较好的通信能力 ◆高速多媒体通信技术:指为满足新一代信息系统中实时多媒体信息传输的需要。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①音频/视频流点播;②电子出版物;③医疗卫生;④游戏与娱乐;⑤计算机视频会议;⑥多媒体展示和信息查询系统;⑦管理信息系统(MIS)和办公自动化系统(OA);⑧传媒、广告;⑨教学管理系统;⑩移动卫星。 ◆多媒体技术未来将朝着智能化和多维化方向发展 ★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组成:主机、音频/视频处理设备、光盘驱动器、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其内部结构可分为控制单元、逻辑单元、存储单元 ★多媒体I/O设备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用于网络通信的通信设备 ★触摸屏分类: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声表面波式 ★视频捕捉卡:把输入的模拟视频信号通过内置芯片提供的捕捉功能转换成数字信号设备

生物化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重点

名词解释 1)蛋白质变性: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到破坏,从而导致其 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称蛋白质变性。 2)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在蛋白质分子中,从N-端至C-端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及其连接方式 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3)核苷酸:核苷或脱氧核苷中的戊糖的羟基与磷酸脱水后形成磷脂键,构成核苷酸或脱氧 核苷酸。 4)DNA的一级结构: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从5’-末端到3’-末端的排列顺序。 5)维生素: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必需营养素,是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 少,必须有食物供给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6)全酶: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组成,前者称为酶蛋白,后者称为辅助因子,酶蛋白和辅助 因子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称为全酶。 7)酶的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的必需基团在其一级结构上可能相差甚远,但肽链经过盘绕、 折叠形成空间结构,这些基团可彼此靠近,形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与底物分子特异结合并催化底物转换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8)竞争性抑制作用:竞争性抑制剂(Ι)与酶的底物结构相似,可与底物分子竞争酶的活 性中心,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结合形成中间产物,这种抑制作用称为竞争性抑制作用。9)生物氧化:有机化合物在体内进行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的过 程称为生物氧化。 10)氧化磷酸化:代谢物脱下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T磷 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11)底物水平磷酸化:在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 (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此过程与呼吸链的作用无关,以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只产生少量ATP。 12)呼吸链:物质代谢过程中脱下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 步传递,最终与氢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能量,这个过程在细胞线粒体进行,与细胞呼吸有关,故将此传递链称为呼吸链。 13)无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又称糖酵解。 14)有氧氧化: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15)糖异生: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叫糖异生作用。 16)三羧酸循环:线在粒体中,乙酰CoA首先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然后经过一系列 的代谢反应,乙酰基被氧化分解,而草酰乙酸再生的循环反应过程。这一循环反应过程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17)酮体:脂肪酸在肝细胞中β-氧化生成的乙酰CoA大部分缩合生成乙酰乙酸,β-羟丁酸, 和酮体,这三种物质统称为酮体。 18)必需脂肪酸: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有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事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 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19)脂肪酸的β-氧化: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 β碳原子之间断裂,β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 和比原来少2 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20)血桨脂蛋白:指哺乳动物血浆(尤其是人)中的脂-蛋白质复合物。血浆脂蛋白可以把脂 类(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从一个器官运输到另一个器官。 21)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氨基酸不能合成,这些体内需要而又不能自身合成,必须有

考研历史名词解释答题技巧

一、核心题型:名词解释是试题的核心题型 介绍具体方法之前,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名词解释这一题型的认识。统考试题中,名词解释共八题,题十分,共八十分,占到总分的四分之一强,低于简答题的五分之二。从分值上看,似乎名词解释没有简答题重要。然而,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名词解释是贯穿于整个试题之中的。其一,二十个单选题,大部分可以看做是名词解释的变形,如07年1题,考的就是“稷下学宫”。其二,在史料题中,一种考察的方式是对材料中出现的名词进行解释,如07年29(1)要求解释材料中出现的“四子书”“大比”“进士出身”“传胪”。其三,简答题(包括史料分析题中的简答题),有些是可以看成是名词解释的重新整合或对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影响的概述。 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名词解释是核心题型这一论断了,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其实,答案,我已在新手入门贴中指出:考研历史考的是史实!而考史实的最好题型就是以记忆为基础的名词解释,而不是论述题。名词解释成为核心题型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它可难可易。一般而言,名词解释的题干只有二至六字,如果试题中出现较为偏的名词解释,则考场上会有很大一部分考生空写或写的不着边际,其结果是白白失去了十分。因此,名词解释也是最有区分度的题型。 二、次重点:考研历史名词解释的范围 前文已经指出,虽然简答题所占分值高于名词解释,但试

题的核心题型是名词解释,而不是简答题。那么,在引入“次重点”一词之前,我们先明确简答题的考试范围。对比历年的简答题于考试大纲,我们很容易发现大部分简答题是考纲上的三级标题。因此,可以把简答题的考试范围称之为“重点”。 与简答题不同的是,名词解释的范围是“次重点”。那么,何谓“次重点”1、历史上较为重要的史实;2、重大历史事件的一部分或对重大史实产生过一定影响;3、具有相对性,即“次重点”是相对重点而言。如07年27题《九十五条论纲》,相对于宗教改革就是次重点;08年26题圣德太子改革,相对于大化改新也是次重点。 尽管如此,次重点的依然是较为重要的史实,在历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如普遍认为较偏的08年28题德福雷斯事件,事实上,次事件是19世纪未法国历史上重要的排犹事件,对法国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正是由于名词解释的次重点特性,才使得我们明确了名词解释的范围:重大的历史事件不是名词解释的范围,像前文所举的大化改新,宗教改革不可能直接作为名词解释;同样,过细的知识点也不在次范围之内。 三、真题分析:最易忽视的工作 名词解释真题包括题干和参考答案两部分。分析真题中的名词解释是考生最易忽视的工作,而对参考答案的忽视程度远甚于题

汽车工程材料答案 名词解释 重点考点

汽车工程材料名词解释(10分) ⑴汽车运行材料:运行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如:汽车燃料,润滑油、工作液、轮胎)⑵汽油抗爆性: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防止爆燃的能力⑶柴油十六烷值:柴油燃烧性能的评定指标,正16烷值定为100,着火延长期短,平缓、发火好、⑷凝点:规定温度下冷却至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⑸闪点:规定温度下,加热油品所逸出蒸汽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斐然最低温度、⑹过冷 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⑺硬度:抵抗局部变形或破坏的能力⑻渗碳体:Fe3C硬度高⑼奥氏体:溶解在r-Fe中间隙固体,塑性好、⑽铁素体:溶于a-Fe中间隙溶体、塑性好(11)钢的淬火、:加热-保温-用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方式以获得马氏体的方法(12)回火、:淬取后的工件加热至低于A1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冷却 (13)退火:目的:降低硬度,增加塑性,为下工程加工做准备。 阶段:加热(至一定温 度)-保温-随炉缓慢冷却 影响因素:加热温度、冷却速度 考试知识点 1.金属的结晶过程:液体→形核→长大→形成晶粒→结晶完毕。形核有均匀形核和不均匀形核两种,形核率跟过冷度有关,过冷度越大形核率越大,晶粒就越细小,一旦形核就开始长大,液态原子往晶核上堆砌就长大了,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晶粒。 2.钢的组分:以铁为主元素,含碳量低于2%以下,并含其他元素的材料(在铬钢中可能大于2%,但2%通常是钢和铸铁的分界线) 1.各种钢的牌号,含义:Q215-A-b3:表示屈服强度为215MPa的A级半镇静碳素钢 碳素结构钢: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 MPa的碳素结构钢: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脱氧方法符号:F表示沸腾钢;b 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2.铝合金的分类:铝合金分为两大系列:加工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加工铝合金有1-7系列牌号,比如1100,2219,3003等 铸造铝合金按我国的分法,共分4类,如下: 铝硅系列:如ZL102,ZL104等,以1打头 铝铜系列:如ZL201,ZL205等,以2打头 铝镁系列:如ZL301,ZL303等,以3打头 铝锌系列:如ZL401,ZL402等,以2打头 5.钢的分类:1.按化学成分分类 按化学成份可将钢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2.按质量分类

《多媒体技术》期末复习提要之名词解释部分

2012教技班】《多媒体技术》期末复习提要之名词解释部分 【临界频带】在频率的某一临界区里,各种声音是相互作用的,合成声音的响度由这些频率共同决定。如果超出临界区,声音的响度不再相互作用,声音的响度随频率的改变而改变。这个临界区就是临界频带,其宽度视其中心频率而定。对于临界频带的确定,使得对声音响度的处理能够有的放矢。 【声音掩蔽】人们在安静的环境中听一个声音,即使这个声音压的很低也可以听到,说明人耳对这个声音的声域可以很低,但若果同时存在另一个声音,就会则要提高所听声音的听域,这种由某个声音的存在而使人耳对别的声音听觉灵敏度降低的现象称为“掩蔽效应”。 【语音识别】就是让机器通过识别和理解过程把语音信号转变为相应的文本或命令的高技术。它主要包括特征提取技术、模式匹配准则及模型训练技术三个方面。 【模式识别】是对表征事物或现象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描述,辨认,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是人工智能的组成部分。 【统计编码】即基于对待压缩数据中各符号出现频度的统计,采用变长编码的方法,使出现频率越高的符号拥有越短的编码长度,从而得到更短的总编码长度。 【子带编码】即subband coding,使用一组带通滤波器(band-pass filter , BPF肥输入音频信号的频带分成若干个连续的频段,每个频段称为子带。对每个子带中的音频信号采用单独的编码方案去编码。在信道上传送时,将每个子带的代码复合起来。 【预测编码】是根据离散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关联性的特点,利用前面一个或多个信号预测下一个信号进行,然后对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差(预测误差)进行编码。如果预测比较准确,误差就会很小。在同等精度要求的条件下,就可以用比较少的比特进行编码,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 【音源编码】从话音波形信号中提取生成话音的参数,使用这些参数通过话音生成模型重构出话音。 【变换编码】不是直接对空域图像信号进行编码,而是首先将空域图像信号映射变换到另一个正交矢量空间(变换域或频域),产生一批变换系数,然后对这些变换系数进行编码处理。变换编码是一种间接编码方法,其中关键问题是在时域或空域描述时,数据之间相关性大,数据冗余度大,经过变换在变换域中描述,数据相关性大大减少,数据冗余量减少,参数独立,数据量少,这样再进行量化,编码就能得到较大的压缩比。 【熵编码】是一种泛指那些不考虑被压缩信息的性质的编码和压缩技术。它是基于平均信息量的技术把所有的数据当作比特序列,而不根据压缩信息的类型优化压缩。也就是说,平均信息量编码忽略被压缩信息的语义内容。 【采样定理】在进行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过程中,当采样频率fs.max 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fmax 的2 倍时(fs.max>=2fmax) ,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一般实际应用中保证采样频率为信号最高频率的5?10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