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小学走进综合实践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

——昌平区大东流中心小学刘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中国传统豆腐制作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的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深入采访,勇于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本课活动安排联系学生生活,如制作豆浆、品尝豆浆,安排了1分钟推磨比赛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依据记录数据计算、分析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另外,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课堂、时间和评价都具有开放性。并且,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引导儿童珍惜粮食、热爱生活、尊重人、是课程的核心。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豆腐制作,了解做豆腐的流程,并了解其它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脑、豆腐干等的制作方法,观察到蛋白质的变性过程。

通过推动石磨、往石磨添加清水、添加豆子等过程,让学生活动起来,促进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锻炼。

通过对点浆及压制过程的观察,判定由豆浆变为豆腐脑及最后成块状豆腐的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自己得出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把黄豆泡软,加水磨料,粉碎黄豆,使营养成分溶解到水里,变成豆沫;利用屉布过滤,把豆沫中的豆渣分离出来,变成豆浆并煮熟;借助卤水或石膏点浆,加速豆浆内营养成分的凝聚,分离出豆腐脑并压制成豆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体会劳动的快乐和不易,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内容及学情师情分析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按照其真实生产、制造工艺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全过程中直观感受豆腐的制作程序,深刻理解其过程中涉及的小学教学学科中的相关章节知识点,深化教材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受到锻炼,开发潜能,逐步树立积极的实践意识和劳动观念。

大东流中心小学位于昌平区最东端,隶属温泉之乡小汤山镇,是一所农村小学。该校四年级1班21名同学参与了本课的学习。这些同学家庭条件一般,平时没有经济力量参与商业式的实践学习活动,对参与本次学习的机会非常重视,积极性很高。

四、教学准备:

(一)课前准备:学生调查材料、温习学习资料;安全预案

(二)课中准备:测量工具、豆包布、木模、木桶、石磨、铁锅、大豆、水、盐卤(氯化镁)、桌椅,大豆和泡好的大豆。

五、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蛋白质凝聚。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2—3分钟)

(教师拿出一个暗盒,里面有20粒黄豆,一小块豆腐)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听、闻、摸、看等利用感官判断物体,引起兴趣。

(设计意图:一是由生活经验,引出新知识,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2、提出问题,发表看法。

你认为黄豆和豆腐有什么联系?发表自己的观点。

你知道豆腐是哪国人发明的吗?他是谁?发明经过是怎样的?

3、师小结:制作豆腐的原料是黄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设计意图:知道中国传统豆腐发明经过,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板书课题: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学习新课:

一、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一个流程:选豆、泡豆

师:同学们看一看,碗里装的是什么?还有什么?

师:盆里的原料都可以直接制作豆腐吗?

师:你有什么办法选豆,选豆的标准是什么?

(设计意图:小组观察,提出问题,组内交流,指导学生有序观察,培养语言智能)

师小结: 制作中国传统豆腐,首先要经过选豆,然后清洗,再浸泡。泡豆夏天泡3个小时,冬天要泡12个小时。

下面大家洗手,穿上围裙和套袖,每组领一桶豆子和工具。

师:同学们请观察:泡好的豆子与没泡的豆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我们选择谁制作豆腐更好呢?

二、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二个流程:磨料

师: 泡软的豆子需要怎样加工才能变成豆腐呢?需用什么工具?你听说过磨豆腐这个词吗?你见过石磨吗? 下面我们到石磨区进行磨料工作。

师介绍石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师: 我们先用水把磨清洗一下。

师:把泡好的大豆放到石磨的孔中,加上水,逆时针推磨杆推动磨转动,泡好的大豆和水会变成什么?

师: 现在大家推累了,我们休息一下,观察一下我们推的磨是什么形状?

师: 哪位同学在推磨的时候体会出来怎样推才能省力的窍门呢?

师: 一个人推磨与几个人推磨有什么区别?

师: 为什么多人推磨的时候需要合作?

师: 推磨时省力与握磨杆的位置有关系吗?为什么?

师:大家看磨杆上有红、黄、绿三道杠,推磨时,在磨杆上的什么颜色的位

置推最省力?

师: 我们测量一下,红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多少厘米?黄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多少厘米?绿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多少厘米?

师:从红、黄、绿三道杠到铁轴中心的距离,叫做圆的半径,握着磨杆推一圈的距离,叫做圆的周长,大家估算一下,圆的周长大约是圆的半径的几倍?

师: 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大豆变成豆腐的第一次分离过程。下面我们分工把石磨刷干净,把刷磨水倒在石磨区的水池里,休息休息,然后把豆沫抬到到豆腐制作区进行下一步工序。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学生容易出现疲劳现象,我设计了石磨的发明人介绍,加水、添豆记录单填写,记录1分钟小组推磨圈数,推磨杆的什么部位最省力等活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测量知识,培养问题意识,并且在教师引导下解决问题,最终独立完成任务。)

第二课时

一、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三个流程:过滤

(回到豆腐制作区)

师: 大家看,在豆沫里面,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什么办法把豆渣过滤出来?

师:为了保持卫生,我们先刷一刷锅。

师:过滤完豆渣的物质叫什么?闻一闻,想一想,生豆浆可以直接喝吗?

师:生豆浆不可以喝,只有经过加热,也就是煮熟了变成熟豆浆才可以喝,所以我们要把生豆浆煮熟。在豆包布里留下了什么?如何处理?

师:下面,我们将给豆浆加热。我们煮豆浆用的锅是中国传统的烹调工具之一,现在是用天然气作为燃料,过去是用柴火作为燃料的。我们用中火来煮浆,要不断的用勺底轻轻搅拌,以免糊底。大家可以轮流进行搅拌。

师:现在生豆浆煮熟了,每人盛一碗,闻一闻,气味和生浆有什么不同。

师:这是你有生以来制作的第一碗豆浆,面对这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想一想,应该先给谁喝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综合实践课基地,是学生的一方乐土。在制作豆腐课中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眼睛,创造让学生观察的机会;解放学生的头脑,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解放学生的双手,提供学生探索与实验的机会;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提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最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劳动、收获的成果中体验快乐!”

二、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四个流程:点浆

师:下面我们将进入最重要的环节——点浆。古人有句话: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要做成清香四溢、白白嫩嫩的豆腐,还需要添加什么原料?

师:你知道卤水是什么吗?

师:大家看豆浆已经变成絮状了,这就完成了大豆变成豆腐的第三次分离过程。下面我们取来压制工具,压制豆腐。

三、学习中国传统豆腐制作的第五个流程:压制豆腐

师:大家在制造豆腐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吗?

师:豆腐好吃不好做,豆腐是黄豆制成的,黄豆从种到收经历了半年的时间,再把它做成豆腐,端上餐桌,变成美食,是很多人的劳动成果,所以,唐诗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珍惜粮食,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

(培养学生持久观察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实验能力,豆腐脑的形成对学生的视觉很有冲击力,调动学生的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期待着制作豆腐的最后成功)

第三课时

1. 组长总结本组成功的经验,好的建议。对本组表现突出的组员评价表扬。

(设计意图:培养未来的领袖和精英,培养合格的管理者;公平公正的评价小组成员,使小组成员准确的给自己定位。)

2. 游戏:演一演制作豆腐的流程(讲解,运用肢体语言、体现主要动作要领),然后选出表演最好的小组重新表演一次。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展示的舞台,培养多元智能、协同合作。)

3. 读一读,讲一讲关于豆腐的故事、古诗。

4. 谜语:王致和臭豆腐——莫文蔚;

5. 歇后语:冻豆腐——(没法办);

豆腐乳煮菜-----哪敢多言(盐);

豆腐做的碟子----(软盘)

佳节忙坏豆腐坊——(好事多磨);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的含义就要知道卤水点豆腐的原理,其实,就是相克的意思。

马尾巴串豆腐------不能提;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表示人的清白,道德没问题);

猪血煮豆腐——白里透红;

6. 介绍卤水的安全使用?

7. 吃豆腐有哪些好处?

8.豆腐的食用方法有哪些?

(学生阅读资料,介绍速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发展语言智能。)

9.推磨时,在磨杆上的色位置推最省力。

A.红

B.黄

C.绿

10.在磨杆上,红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厘米,黄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厘米,绿色的部分距离铁轴中心厘米,

A.40厘米

B.60厘米

C.80厘米

11.察看纪录单,我们小组用1分钟推磨圈,相当于大约走了

米远的路程,按着这样的速度,今天我们用了40分钟磨料,一共走了米远的路。大约等于从学校大门口出发向西走,到(填写村庄或主要建筑物的名称)之间的一段路。

(养成科学的记录数据的方法,培养运算、估算智能)

12.还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进是传统做豆腐时更省力?提出建议。

13.欣赏:

《豆腐》诗说: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

《臭豆腐》:四四方方,堂堂正正,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豆腐诗》(清初?张劭):漉珠磨雪湿霏霏,炼作琼浆起素衣。出匣宁愁方璧碎,忧羹常见白云飞。蔬盘惯杂同羊酪,象箸难挑比髓肥。却笑北平思食乳,霜刀不切粉酥归。

14.分享成功与展望。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展望》杂志竟然宣称;“未来十年,最成功最有市场潜力的并非是汽车、电视机或电子产品,而是中国的豆腐。”

15、板书设计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选豆、泡豆——磨料——过滤——煮浆——点浆——压制豆腐

教学特色:

一、把学生带出校园,走向社会大课堂,从本校实际出发,与地方企业取得联系,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知家乡、爱家乡,使周边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利用发展。

二、实践活动中,强化在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认知,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使知识和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和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认知水平,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昌平区大东流中心

刘军

2009.03.12

论豆腐的制作技术创新与发展

论豆腐的制作技术创新与发展 豆腐,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也是主要食物之一。很多人都喜欢吃豆腐,我国也有很多豆制品,深受国人喜好。 一、豆腐的历史由来 说起豆腐的起源,最常见也是最有可能的就是中国了。之后,传到了越南、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国家。豆腐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我国西汉时期的炼丹专家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厉王刘长的儿子淮南王刘安发明的。 刘安曾经招揽门客一同撰写了《鸿烈》(《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但民间认为刘安是炼了仙丹后“得道成仙”,而且他没服完的仙丹还被家里的鸡跟狗吃了,造成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受到民间信仰。至今豆腐店、道教人士还奉祀他。 据传,刘安是个大孝子,熟悉养生之道。他的母亲患病期间,他每日都用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给母亲饮用,刘母之病遂逐渐好转,豆浆也随之传入民间。公元前164年,刘安在安徽省寿县与淮南交界处的八公山上烧药炼丹的时候,偶然以石膏点豆汁,从而机缘巧合的发明了豆腐。对于刘安发明豆腐的这一说法,也有极少数专家们对此生疑。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豆腐不是刘安发明的。 1960年的时候,河南密县打虎亭东汉墓发现了一些石刻壁画,专家们认为打虎亭东汉壁画描写的不是酿酒,而是描写制造豆腐的过程。 黄兴宗博士认为,汉代发明的豆腐未曾将豆浆加热,是原始豆腐,其凝固性和口感都不如当前的豆腐,因此未能进入烹调主流。但制作工艺流传下来,一直存在于民间。经过后人的一再研究和摸索,直到宋朝,豆腐才成为重要的食品。豆腐也是在宋朝时传入朝鲜的,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 二、豆腐的制备工艺 (一)原料处理 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做不成豆腐。 (二)磨豆滤浆 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

豆腐菜制作方法(二类参考)

一、鱼香豆腐 豆腐一块木耳3朵胡萝卜一根糖盐醋淀粉大蒜瓣3枚香葱番茄酱 1)先把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防止一会儿炒碎) 2)木耳泡发切丝,胡萝卜切丝,小香葱切末,大蒜剁碎 3)2勺糖1勺醋2勺番茄酱2勺水1勺酱油调成汁待用 4)豆腐从盐水中捞出沥干水分,热锅凉油,放入蒜末爆香,放胡萝卜木耳翻炒,听到木耳爆出响声,放豆腐翻炒,至金黄色,放调好的汁小火咕嘟一下,放一勺盐,待汤汁浓稠后关火,出锅装盘撒上小香葱即可

二、肉末豆腐 豆腐一块、肉末2两、香菇3朵、蒜瓣3枚、蒜薹一小把、盐、糖、淀粉 1)先把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防止一会儿炒碎) 2)香菇洗净切小块,蒜薹洗净切碎段

3)热锅凉油,油稍微多些,放入蒜末爆香放肉末炒熟,放少许酱油,把豆腐捞出倒入锅中翻炒几下,在放入香菇蒜薹和少许盐翻炒,豆腐不宜进味,少加2勺水,一勺糖咕嘟一会儿,待酱汁上色,勾薄芡出锅装盘。 三、宫爆豆腐

豆腐一块、花生米1两、辣椒6个、大蒜6瓣、青蒜3棵、糖、盐、番茄酱 1)先把豆腐切成2厘米见方的小块,用5成热的油炸至金黄色出锅,沥干油待用 2)花生米用凉水洗净泡一会儿包去红衣,青蒜切花生米大小的段 3)2勺糖1勺醋2勺番茄酱2勺水1勺酱油调成汁待用 4)锅中留少些底油,一定要凉油,把辣椒和花生米同时放进锅里慢炒,火要中火,以免把花生米炸糊,要不停的翻炒至金黄色,把豆腐放进锅中炒几下,倒入调好的汁翻炒,上色,放青蒜,盐再炒几下就可以关火出锅了 这盘菜,是素的宫爆鸡丁,具备宫爆鸡丁的色、香、味

四、鸡刨豆腐 豆腐一块,大葱2根、蒜头2瓣、盐、糖、淀粉、胡椒粉 1)豆腐不切,用刀平压一下压碎,蒜头剁碎、大葱斜刀切丝待用 2)热锅凉油2勺,蒜末爆香,放入压碎的豆腐,中火翻炒,要边炒边用炒勺挤压,成碎末状,放糖、盐、胡椒粉一起

豆腐生产工艺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介绍 一、工艺流程 原料清洗浸泡磨浆煮浆过滤点浆蹲脑摊布浇制整理压榨成品 二、以上工序管制点具体如下: 1、原料:(杂质、颗粒、储存条件); 1.1杂质:符合管制要求 1.2颗粒:颗粒饱满,无霉变,病斑 1.3储存条件:通风、避光、低温、防潮 2、清洗:(时间、用水量、清洗状态); 2.1时间:10分钟 2.2用水量:800斤/桶 2.3清洗状态:清洗干净,无可见杂质 3、浸泡:(时间、水温、PH值); 3.1时间:5小时30分 3.2水温:10-25度 3.3Ph值:6.5-7 4、磨浆:(浆液浓度、浆液细度、磨浆时间); 4.1浆液浓度:375kg浆液/50kg豆子 4.2浆液细度(目数)120目 4.3磨浆时间:25分钟/桶 5、煮浆:(煮浆时间、煮浆温度、消泡剂添加量、浆液量); 5.1煮浆时间:40分钟 5.2煮浆温度:90-95度 5.3消泡剂添加量:120g/锅 5.4浆液量:375 kg /锅 6、过滤:(筛网目数、筛网状态);

6.1筛网目数:100目 6.2筛网状态:筛网完好,无破损,干净卫生,每4小时清洗一 次 7、点浆(浆液温度、浆液PH值、添加剂添加量、静置时间); 7.1浆液温度:70-75度 7.2浆液PH值:6.5-7 7.3添加剂添加量:石膏(2kg/桶);抗氧化剂(0.4kg/桶);卤水 0.55kg/桶; 7.4静置时间:35分钟 8、蹲脑:(蹲脑时间); 8.1蹲脑时间:35分钟 9、摊布:(框子与布之清洁度、摊布状态); 9.1框子与布之清洁度:干净卫生、无酸味杂质 9.2摊布状态:棱角有型、摊布齐全无漏角 10、浇制:(浇制量、浇制状态); 10.1浇制量:各框均匀、一致 10.2浇制状态:质地均匀 11、整理:(整理状态); 11.1整理状态:表面平整,包扎良好 12、压榨:(压榨时间、压榨状态); 12.1压榨时间:30分钟 12.2压榨状态:脱水适中、形状固定坚挺且有弹性 13、成品:(感官状态) 13.1感官状态:成品呈白色或淡黄色;无豆渣、石膏角、不粗不 红、不酸;形态完好 三、石膏水配制要求:(石膏粉:水=1:4.5,水 采用35-40度之温水) 四、锅炉房蒸汽压力:0.5-0.7kg,水压0.1kg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 小学走进综合实践社会大课堂活动方案 ——昌平区大东流中心小学刘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中国传统豆腐制作是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的是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认真观察,深入采访,勇于创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本课活动安排联系学生生活,如制作豆浆、品尝豆浆,安排了1分钟推磨比赛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思考,依据记录数据计算、分析等。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另外,本课程的课程内容、课堂、时间和评价都具有开放性。并且,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实践活动,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三)引导儿童珍惜粮食、热爱生活、尊重人、是课程的核心。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豆腐制作,了解做豆腐的流程,并了解其它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脑、豆腐干等的制作方法,观察到蛋白质的变性过程。 通过推动石磨、往石磨添加清水、添加豆子等过程,让学生活动起来,促进人际交往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的开发锻炼。 通过对点浆及压制过程的观察,判定由豆浆变为豆腐脑及最后成块状豆腐的过程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自己得出结论。 (二)过程与方法 把黄豆泡软,加水磨料,粉碎黄豆,使营养成分溶解到水里,变成豆沫;利用屉布过滤,把豆沫中的豆渣分离出来,变成豆浆并煮熟;借助卤水或石膏点浆,加速豆浆内营养成分的凝聚,分离出豆腐脑并压制成豆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体会劳动的快乐和不易,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三、教学内容及学情师情分析 中国传统豆腐制作按照其真实生产、制造工艺设计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亲手操作、亲身体验的全过程中直观感受豆腐的制作程序,深刻理解其过程中涉及的小学教学学科中的相关章节知识点,深化教材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在劳动过程中受到锻炼,开发潜能,逐步树立积极的实践意识和劳动观念。 大东流中心小学位于昌平区最东端,隶属温泉之乡小汤山镇,是一所农村小学。该校四年级1班21名同学参与了本课的学习。这些同学家庭条件一般,平时没有经济力量参与商业式的实践学习活动,对参与本次学习的机会非常重视,积极性很高。 四、教学准备:

腐乳的加工工艺

腐乳的加工工艺 摘要:豆腐乳又称腐乳,是我国著名的特产发酵食品之一,已有上千年的生产历史。各地都有不同特色的产品,是一种滋味鲜美,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食品,主要以大豆为愿料,经过浸泡、磨浆、制坯、培菌、腌胚、配料、装坛发酵精制而成。 关键字:发酵腐乳大豆 一、腐乳的特点 腐乳,又称豆腐乳、霉豆腐等,它是一种经过微生物发酵的豆制品。腐乳的质地细腻,醇香可口、味道鲜美,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佐餐佳品。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 二、腐乳酿制工艺 豆腐坯制作→前期发酵→后期发酵→装坛(或装瓶)→成品 豆腐坯的制作 制好豆腐坯是提高腐乳质量的基础,豆腐坯制作与普通作豆腐相同,只是点卤要稍老一些,压榨的时间长一些,豆腐坯含水量低一些。 豆腐坯的制作分为:浸豆、磨浆、滤渣、点浆、蹲脑、压榨成形、切块等工序。 (一)大豆的浸泡:泡豆水温、时间、水质三者都会影响泡豆质量。泡豆水温要在25℃以下,温度过高,使泡豆水容易变酸,对提取大豆蛋白不利,夏季气温高,要多次换水,降低温度。 (二)压榨和切块:蹲脑以后豆腐花下沉,黄浆水澄清。压榨到豆腐坯含水量在65—70%为宜,厚薄均匀,压榨成型后切成(4×4×1.6㎝)的小块。 前期发酵 前期发酵是发霉过程,即豆腐坯培养毛霉或根霉的过程,发酵的结果是使豆腐坯长满菌丝,形成柔软、细密而坚韧的皮膜并积累了大量的蛋白酶,以便在后期发酵中将蛋白质慢慢水解,除了选用优良菌种外,还要掌握毛霉的生长规律,控制好培养温度、湿度及时间等条件。(一)接种:将已划块的豆腐坯放入蒸笼格或木框竹底盘,豆腐坯需侧面放置,行间留空间(约1㎝左右),以便通气散热,调节好温度,有利于毛霉菌生长。每个三角瓶种加入冷开水400ml,用竹棒将菌丝打碎,充分摇匀,用纱布过滤,滤渣再加400ml冷开水洗涤一次,过滤,两次滤液混合,制成孢子悬液。可采用喷雾接种,也可将豆腐坯浸沾菌液,浸后立即取出,防止水分浸入坯内,增大含水量影响毛霉生长。一般100㎏大豆的豆腐坯接种两个三角瓶的种子液,高温季节,可在菌液中加入少许食醋,使菌液变酸(PH4)抑制杂菌生长。或将生长好麸曲接种,低温干燥磨细成菌粉,用细筛将干菌粉筛于豆腐坯上,要求均匀,每面都有菌粉,接种量为大豆重量的1%。(家庭作坊式的生产也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毛霉菌和根霉菌进行自然接种,但要求要有一间干净的、温度比较垣定和好控制的自然培养室)(二)培养:将培养盘堆高叠放,上面盖一空盘,四周以湿布保湿,春秋季一般在20℃左右,培养48小时,冬季保持室温16℃,培养72小时,夏季气温高,室温30℃,培养30小时。(如采用自然接种,要求的时间长一些,冬季约为10—15天)发酵终止要视毛霉菌老熟程度而定,一般生产青方时发霉稍嫩些,当菌丝长成白色棉絮状即可,此时,毛霉蛋白酶活性尚未达到高峰,蛋白质分解作用不致太旺盛,否则会导致豆腐破碎(因臭豆腐后期发酵较强烈)。红腐乳前期发酵要稍老些,呈淡黄色。前期发酵毛霉生长发育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孢子发芽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孢子形成阶段。(注意事项:当豆腐坯表面开始长有菌丝后,即长有毛绒状的菌丝后,要进行翻笼,一般三次左右) (三)腌坯:当菌丝开始变成淡黄色,并有大量灰褐色孢子形成时,这是即可散笼,开窗通风,降温凉花,停止发霉,促进毛霉产生蛋白酶,8—10小时后结束前期发酵,立即搓毛腌

豆腐制作工艺实验

豆腐制作工艺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豆腐制作的基本原理,探索影响豆腐凝胶质量的因素。 2、比较了不同品种豆腐的加工方法,建立了简便可行的豆腐品质测定方法。 3、采用低温下加入凝固剂,研究了大豆品种、大豆蛋白浓度及大豆蛋白主要组分、不同的凝固剂及其浓度以及加工条件对豆腐凝胶强度、持水能力和豆腐微观结构的影响。 4、调查了稳定豆腐凝胶网络结构的主要化学力;分析了不同类型凝固剂的凝固作用机理。 二、实验原理 豆腐是大豆蛋白在凝固剂作用下相互结合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凝胶产品。虽然不同品种的豆腐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但都有一个凝固剂与豆浆混合的过程。豆腐生产原理是:先把大豆蛋白质等从大豆中提取出来成为豆浆,然后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大豆蛋白质即凝固形成凝胶体──豆腐。豆浆在一定温度下才能与凝固剂发生作用起凝固效果。凝固剂有酸类(如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豆腐的含水量及形态规格不同,可通过凝固时操作及压制成型而调整。中国的豆腐加工已由手工操作转变为半机械化生产。 用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生产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且豆腐质地细嫩、有光泽,适口性好,清洁卫生。该方法工艺简便,操作简单,很适合家庭或工厂化生产。 三、试剂和设备 材料:胡萝卜、韭菜 醋酸、乳酸、葡萄糖酸和钙盐(如石膏)、镁盐(如盐卤)、葡萄糖酸内脂、721分光光度计,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 四、实验步骤 1、精选:清除杂质,去除已变质、不饱满和有虫眼的大豆。最好选用颗粒饱满整齐的新豆200g。 2、浸泡:冬季14小时—16小时。加水量以没过料面10厘米—15厘米为宜。浸泡好的大豆增重约1倍左右。 3、选新鲜蔬菜或水果,洗干净榨汁。用食用柠檬酸水或纯碱溶液调节pH值在6-6.5 4、磨碎:按豆与水之比为1/3—1:4的比例,打成豆浆。 5、过滤:使用离心机过滤,要先粗后细,分段进行。尼龙滤网先用80目—100目的,后两次用80目的。通过三遍洗渣过滤,使渣内蛋白质含量不超过2.5%。过滤后边合并滤液,但注意加水量。一般过滤时一公斤大豆加一公斤水,1千克大豆加水总量(包括前几道工序)为7千克—8千克。 6、煮浆:煮浆对豆腐成品质量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通常煮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使用敞开锅,另一种是使用密封煮罐。使用敞开锅煮浆,煮浆速度要快,时间要短,不超过15分钟。锅开三次后,立即放出浆液备用。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 7、调配:每50ml豆浆中加8-10ml的浓缩菜汁。(胡萝卜汁,韭菜汁) 8、加入凝固剂:待豆浆冷却到80℃左右时, ①内酯豆腐:加入葡萄糖酸内酯,添加量为豆浆量的0.2%—0.4%,搅拌均匀。 ②普通豆腐:加氯化镁,加至出现芝麻烂花时为止。 点后加盖保温30分钟-40分钟,待浆温降到70℃时,即可包装。 9、装盒:加入凝固剂后即可装盒制成盒状内酯豆腐;或待其冷却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压榨滤水后出售。 五、注意事项 使用密封煮罐煮浆,可自动控制煮浆各阶段的温度,煮浆效果好。但应注意温度不能高于100℃,否则会发生蛋白质变性,从而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将浆煮至90℃—100℃会产生泡沫,可加入消泡剂消泡。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卤水是天然的东西,就是海水晒盐时,除去食盐结晶剩下的东西,主要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绿化钾和其他一些无机盐的晶体,通常包含结晶水.而且在保存的过程中会吸潮,所以看起来是湿渌渌的.至于用量,卤水下锅引起蛋白质变性,迅速变为半固体,可以看出来的. 干豆腐/豆腐皮是后期加压,使水分脱失作成的. 点豆腐买葡萄糖内脂 具体方法是: 1 把煮好的豆浆冷却至35℃以下时点脂(方法如2) 2 将β-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做老豆腐1公斤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1公斤浆加24~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冷却的豆浆中缓慢拌匀 3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以80~85℃保温20分钟,静置冷却即为成豆腐包括硬豆腐、软豆腐、细嫩豆腐和充填豆腐几大类。其制法因种类不同存在若干差异。但是豆乳加工工序与使用凝固剂 (通常使用硫酸钙)进行凝固工序基本上是相同的。 豆腐加工的一般工艺如下: 大豆→水浸泡→磨碎→豆糊→加热→分离豆腐渣→豆乳→豆腐

使用的凝固剂通常为硫酸钙。可是以硫酸钙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在风味、表面光泽、质地细腻与保水性方面比不上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的豆腐。但是,以盐卤为凝固剂加工豆腐也存在一定缺点。当豆乳浓度、温度、含水量及其他条件处理不当时,加工出来的豆腐容易变硬,制品的品质不均匀。特别是氯化镁的溶解速度快,在水或豆乳中会马上溶解,迅速发生凝固反应,凝固速度快。因此要求操作者具有熟练的使用技术,否则很难得到品质均匀的制品,制品的商品价值会降低。另外,盐卤的使用方法对豆腐的细腻度、硬度及弹性有着微妙的影响。总之,以盐卤为凝固剂制作豆腐,在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难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比较简单的盐卤豆腐的制作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制法。 首先,在天然盐卤(氯化镁)中添加少量的水、食用油脂与乳化剂以及60℃以上的热水,搅拌均质,形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使用的食用油脂为大豆油等植物油及动物油脂;使用的乳化剂为大豆磷脂和甘油酯等。添加60℃的热水,目的是使食用油脂保持60℃左右的温度,促进大豆磷脂等乳化剂在油脂中溶解,同时能够生成稳定的盐卤分散液。将盐卤分散液与豆乳混合,倒入型箱,制成豆腐。 在豆乳中添加盐卤分散液,可排除豆乳中的脂肪,同时能促进盐卤与大豆蛋白溶为一体,简化盐卤豆腐的制作。在盐卤中添加油脂类,可增加豆腐的风味,增强豆腐表面的光泽,而且能延缓盐卤的凝固反应。

豆浆、豆腐脑、豆腐制作工艺流程

豆浆、豆腐脑、豆腐、豆干制作工艺流程 1、精选黄豆:选择饱满黄豆,除去杂质,不良豆。 2、浸泡:将黄豆洗净浸泡数小时后(夏天10小时;冬天20 小时)。浸泡发胀至2倍大小。 3、研磨:加入凉水磨成稀糊(黄豆和水比例5:1;反复3次直至豆渣不腻手)。 4、过滤去渣:用白布袋或细罗筛滤成豆浆。 5、煮浆:煮至起泡,除去浮沫,即为豆浆。[豆浆] 6、煮浆和点浆(添加凝固剂):撇掉豆浆表面的浮沫,上锅熬开,与此同时加入熟石膏水(碳酸钙)(石膏粉加少许水溶化),一点一点添加混入;一边搅拌均匀(添加比例0.2-0.3%;每公斤20-30克)。倒入提前备好的保温桶内,将熟豆浆一次性倒入保温桶内,使豆浆与石膏粉融合在一起,凝固成一体,表面盖上干布,静置5分钟,撇净浮沫和水分,其余即为豆腐脑。[豆腐脑] 南方豆腐(较白软)凝固剂:熟石膏(碳酸钙) 北方豆腐(较黑硬)凝固剂:盐卤(氯化镁) 7、成型:待豆浆凝固至筷子可以直立其中(约15分钟)。倒入备好的框,框内铺上干净的纱布,包好挤压,固定好以后用石块压好,压制时间10-20分钟。[水豆腐] 8、五香豆干制作:10斤黄豆=25斤豆干。 将豆腐脑放入模具内进行过滤压闸,经逐步过滤压闸3-5

小时后即为白坯豆腐干;将成型的豆腐干放入内含有适量的八角、丁香、桂皮、盐、糖、味素的汤中进行卤制,温度为60-80℃、时间为5-8小时;将卤制好的豆腐干进行真空包装,包装后进行高温或紫外线灭菌后即为成品。 把豆腐坯子置案上,将盐、香料等均匀地撒在豆腐上,再将豆腐切成5厘米见方的小块(厚度1公分),按每10个重叠堆放2小时左右,让其入味。 2.将入味的豆腐辅到有孔格的篾竹编里,放在灶膛上,点燃锯木面徐徐熏炕,直到水分收干呈金黄色即成。 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人如不小心误服,会感觉恶心呕吐、口干、胃痛、烧灼感,腹胀、腹泻,

自制豆腐做法的详细图解

自制豆腐做法的详细图解 □ 美食中国‖美食中国 2006-8-4 11:09:13 原料:黄豆。 做法: 1、泡黄豆,豆子是自己家里种的,记得泡以前要挑一下,杂质,坏豆,再洗一下,大概一夜就可以了,这次我们大概泡了1.2斤干黄豆,泡完再洗一下即可待用。 2.打豆浆,乡下以前用石磨,后来用粉碎机,家里只能用豆浆机代替了,大概一份豆,五份水,豆浆机自己带的过滤网不用,拆掉,打的越细越好,但是注意阅读豆浆机说明书,不要开太久把机器烧了,还有打时候泡沫很多的。 豆浆机小,要打很多次哦。 3.过滤豆渣:家里用普通容器盛放豆浆,用锅子也可以,上面铺好两层的干净纱布,将打好的浆倒在纱布中,用手将豆浆挤出,这个活有点费力气的,挤剩下的豆渣我们是扔掉的,其实也可以吃,,自己想办法,如煎成小豆饼,伴在面粉中做各种面食……

4.挤完后就是煮豆浆了 煮浆记得要小火,而且必须有人看着,因为豆浆沸腾是会有很多泡沫,很容易溢出,此时可以小火并将沫子撇掉。 豆浆开后还要多煮个五分钟以上,煮透,不然会有豆腥味。 大家可以看见我家煮豆浆是分两锅的,但以后点卤又用一个大锅,猜猜原因? 5.以上就是做豆浆了,要喝趁热。 现在就是点卤,卤水是向做豆腐的买的,一块钱一瓶,大概400ml。 点卤我们也失败过,要诀是: 1.温度,一定要保温在80度左右, 2.家庭做豆腐量太少,所以点卤要慢,不然很容易点老:加卤水一定要均匀,不然做的豆腐嫩一块老一块.,卤水往豆浆中加,一滴一滴加,同时轻轻用勺子往一个方向搅拌,卤水的用量由视觉判断,当豆浆开始出现絮状沉淀物,就可以了,再加卤就是来控制豆腐的老和嫩。 3.点好后要保温静止半小时,让沉淀反应充分,此时就是家庭的豆腐花了,要吃舀到碗里,加点鸡蛋皮,虾皮、作料……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ºC—20º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º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º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ºC-70ºC时放人约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35º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80ºC—85ºC之间保温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 豆腐生产工艺及流程 1. 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 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xx(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xx)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 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xx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 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 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xx,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 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xx,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 即成水豆腐。 5. 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 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B —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 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 小时一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一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 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 2倍。泡好的豆要 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 .磨浆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

制作豆腐工艺流程图

面对塑化剂、膨大剂、瘦肉精、口水油、地沟油、三聚氰胺以及不能食用(或超量)的色素、添加剂等严重危害(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我们铁匠营社区关工委尽自己所能,向青少年推介绿色食品,并同时达到提高青少年的动手能力和实实在在掌握一种技能的目的。现利用暑期与青少年共同学习①豆浆制作;②豆腐制作;③北京风味八宝饭制作;④南京风味八宝饭制作等四种技艺。

说明:①浸泡的时间,夏天可略短些,冬天可略长些; ②浸泡的中途最好能更换1-2次清水; ③豆渣也是很好的食品,可用多种方法加热至熟后食用,不要浪费; ④必须在家长的监护知道下进行制作。 铁匠营社区关工委

说明:① 浸泡的时间,夏天可略短些,冬天可略长些; ② 浸泡的中途最好能更换1-2次清水; ③ 豆渣也是很好的食品,可用多种方法加热至熟后食用,不要浪费; ④ 必须在家长的监护知道下进行制作; ⑤ 如无感性认识,需经几次摸索试验,最后选最佳方案; ⑥ 磨豆时可分几次进行,磨的时间长些更好。 铁匠营社区关工委

原料:糯米,红豆沙(可直接在超市购买),红枣,桂圆肉,熟花生米,熟银杏仁,熟莲子,白糖,熟猪油。 工艺流程图:

原料:糯米,洗净的葡萄干,枸杞子,炒熟的花生米,腰果,核桃仁, 几种瓜子仁等,切成粒的红枣,蜜枣粒,白糖,熟猪油。 工艺流程图:

制作豆腐流程图(工艺) 所需原材料、器材清单: 原材料:① 黄豆1斤;② 水10.5斤;③ 白醋50g 。 器材:① 纱布;② 塑筐;③ 水杯(容积500g );④ 小杯(容积50g ); ⑤ 磨豆浆机;⑥ 合金锅;⑦ 电磁炉;⑧勺。

玉米豆腐的制作

玉米豆腐的制作 传统玉米食品有口感粗糙、口味辛辣的缺点,而通过以下简单工艺做成的玉米豆腐,不仅保留了玉米的香气,还去除了原来玉米蛋白胚芽中的苦涩辛辣味,口感细腻,容易消化,不刺激胃,不产生胃酸,市场潜力巨大。 1、主要设备。粉碎机、煮锅、豆腐箱、水缸、盆等器具。 2、配方。玉米20公斤,杂木灰5公斤,槐花米20克。 3、工艺流程。玉米→破碎→煮汁→浸泡→预煮→磨浆→过滤→熬煮→冷却成型。 4、操作要点。 ①备料:玉米最好选干净、新鲜、无杂质、干燥、金黄色的,这种玉米制出的豆腐色泽金黄,易出售。杂木灰是选一种特殊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砍伐后晒干,连枝叶树干燃烧后收集的灰。同时,灰要干净,不能掺有石子或没有燃尽的炭头等杂物。槐花米是槐树花蕾晒干而成。 ②将玉米破碎成细粒状,每颗玉米约破碎成4-8粒左右,但不能粉碎成末,最后筛去粉末和玉米表皮。 ③将杂木灰倒入特制箩筐中,往筐中冲入适量热水,待滤出的浆水清澈时停止淋水,然后将滤得的灰汁水倒入锅内熬煮2小时左右,待灰汁色深浓醇时即可出锅晾凉。 ④将破碎玉米倒入水缸中,然后将槐花米磨成粉末并同适量的灰汁水一起倒入水缸中,浸泡4小时左右。

⑤将浸泡好的玉米颗粒连同灰汁水放入干净、无油污的铁锅中预煮。 ⑥将煮好的熟玉米颗粒带灰汁水用磨浆机或石磨磨成玉米浆(同制黄豆豆腐浆一样),不能太干,一般以能从石磨或磨浆机上流下来为宜。 ⑦用做蚊帐的纱布或孔更粗一些的布类,将玉米浆过滤1次,目的是再一次去掉玉米的表皮或其他杂物。滤布太细会减少豆腐产量。 ⑧将滤下的玉米浆倒入干净、无油污的铁锅内,用文火慢慢地熬,一般熬成糊状,用饭勺或菜勺装满后向下倒,能成片状就可以了,不能过稀也不能过干。 ⑨将熬熟后的玉米糊,趁热倒入已垫一层白布的木箱中盛起来,将料浆厚度控制在3.3厘米左右,表面整平,自然冷却至凝固成型,即成玉米豆腐。

古代豆腐加工流程

古代豆腐加工流程 中国人吃豆腐的历史,可谓久远。在一些古籍中,如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叶子奇的《草目子》、罗颀的《物原》等著作中,都有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的记载。传说刘安为求长生不老,重金招纳方术之士,炼仙丹求寿。他们取山中泉水磨制豆汁,又用豆汁培育丹苗,没想到丹没炼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就这样发明了豆腐。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刘安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是否发明了豆腐,汉代文献并未记载,连豆腐名字都未出现过。不过汉代确实有豆腐,据考古报道1960年河南密县打虎亭曾发掘出一座东汉墓,墓内出土了大量画像石,其中一块就有制豆腐图,由此可见,中国制豆腐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了。 豆腐:古称黎齐,亦叫菽乳。到五代时才有豆腐之名。 制作过程 目前关于豆腐的传统制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云:“生大豆,又可硙为腐,食之。”原料是选用“生大豆”,“硙”,即磨,此处作动词,即磨碎,但怎么磨却没有提到,可能是觉得没有必要提。元代.郑允端“豆腐”诗中有“磨砻流玉乳”句,“玉乳”二字,形象地说明磨中流出来的是豆浆,这表明用来做豆腐的大豆要浸泡后就磨,磨时还要加水。这两例只讲到豆腐制作的前几道工序,比较完整又简洁明了记载传统豆腐生产过程的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卷25"豆腐”云:“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卤汁或山礬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 其生产过程是:选豆一浸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型,这也就是传统豆腐生产的基本过程,分述如下:选豆:大豆是做豆腐的理想原料。春秋战国时,大豆曾被作为主食利用,后因大豆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素、皂角素等,人食用后容易产生腹胀、消化不良,因而限制了大豆作为主食的发展,而转入蔬饵膏馔。不过,大豆生产还是比较普遍,因而豆腐原料十分丰富。李时珍说“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绿豆之类,皆可为之”,但他首选的还是“黑豆、黄豆”,其实“白豆与泥豆”也是大豆,不同品种而已,蛋白质含量较之前者要低。至于“豌豆、绿豆之类”虽皆可为之,但其蛋白质含量只有20%~24%,约等于大豆蛋白质含量的一半,做豆腐未免得不偿失。做豆腐的大豆,以色泽光亮、子粒饱满的新大豆为好。虽然新豆、陈豆均可,但新豆做豆腐产量比陈豆要高。 浸豆:大豆的浸泡是豆腐加工中重要的工序之一。大豆浸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豆有效成分的提取和豆腐的品质。大豆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充分提取其中的蛋白质。一般浸泡的用水量为大豆的2.0—2.3倍,最好不要一次加足。浸泡的时间为5~7小时(水温15℃约泡7小时,25℃时只需泡5小时),水中不可混入油、盐、酸、碱,泡至豆辦内部凹沟鼓平就可磨浆。不同的浸泡条件会引起大豆内部物质及加工特性的变化,从而影响产品质量。文中止“水浸”二字,反映出当时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可能还很有限。 磨豆:大豆经过浸泡后,蛋白质体变得松脆,还必须进行适当的机械粉碎。古代都是用石磨来进行的,即“硙碎”。若单从蛋白质溶出角度来看,大豆破碎越彻底,蛋白质就越容易溶出,这就需要造磨的石材比较好,有足够硬度,一般是用花岗岩石磨,也有用其他石材的,如明代有一种更高级的“紫石棱磨”,磨出来的豆浆“绝腻无滓”。可以用来磨豆浆的圆形花岗岩石磨在西汉时已使用,畜力也用于拉磨。据研究,圆形磨的诞生,最初并不是为了将粮食加工成面粉,更有可能是为了将农作物加工成流质的浆类,而大豆十分有利于这种加工。磨豆时,必须随料定量加水,这样做有三个好处:1、流水带动大豆,在磨内起润滑作用,减轻摩擦阻力;2、石磨在运转中易发热,加水可以起冷却作用,防止大豆蛋白质的受热变性;3、可使被磨碎的大豆中的蛋白质溶离出来,形成良好的胶体。磨豆时的加水量,以泡好豆重量的2-5倍为宜。元.郑允端“豆腐”诗中所称“磨砻流玉乳”,正是磨豆加水的真实写照。 滤浆:滤浆的目的是除去豆渣,制得以蛋白质为主要分散质的溶胶体豆浆,即“滤去渣”。传统滤豆浆用的材料大都是土布,也有用绵绸的。如前打虎亭豆腐制作图3所示,一人正用布袋从缸中捞取豆渣,另一人似在配合。缸中漂着一只瓢,表明缸中装满了豆浆。左边还有一人,似乎正在指点操作。缸边一灯,灯火熊熊,说明是在晚上。从图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过滤工艺尚差,但此法操作比较简便,只要豆糊磨得适当,多滤几遍,效果也不会太差。 煮浆:过滤后的豆浆要煮沸,所以是“煎成”,大约煮的时间要稍长。这样,一些有害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素、皂角素等就可以被破坏。通过加热,豆浆中蛋白质发生热变性,为点浆做准备。打虎亭豆腐图中并无煮浆这

豆腐制作工艺集锦

豆腐制作工艺 1.原料处理。取黄豆5公斤,去壳筛净,洗净后放进水缸内浸泡,冬天浸泡4~5小时,夏天 2.5~3小时。浸泡时间一定要掌握好,不能过长,否则失去浆头,做不成豆腐。 将生红石膏250克(每公斤黄豆用石膏20~30克)放进火中焙烧,这是一个关键工序,石膏的焙烧程度一定要掌握好(以用锤子轻轻敲碎石膏,看到其刚烧过心即可)。石膏烧得太生,不好用;太熟了不仅做不成豆腐,豆浆还有臭鸡屎味。 2.磨豆滤浆。黄豆浸好后,捞出,按每公斤黄豆6公斤水比例磨浆,用袋子(豆腐布缝制成)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捏紧袋口,用力将豆浆挤压出来。豆浆榨完后,可能开袋口,再加水3公斤,拌匀,继续榨一次浆。一般10公斤黄豆出渣15 公斤、豆浆60公斤左右。榨浆时,不要让豆腐渣混进豆浆内。 3.煮浆点浆。把榨出的生浆倒入锅内煮沸,不必盖锅盖,边煮边撇去面上的泡沫。火要大,但不能太猛,防止豆浆沸后溢出。豆浆煮到温度达90~110℃时即可。温度不够或时间太长,都影响豆浆质量。 把烧好的石膏碾成粉末,用清水一碗(约0.5公斤)调成石膏浆,冲入刚从锅内舀出的豆浆里、用勺子轻轻搅匀,数分钟后,豆浆凝结成豆腐花。 4.制水豆腐。豆腐花凝结约15分钟内,用勺子轻轻舀进已铺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它容器)里,盛满后,用包布将豆腐花包起,盖上板,压10~20分钟,即成水豆腐。 5.制豆腐干。将豆腐花舀进木托盆里,用布包好,盖上木板,堆上石头,压尽水分,即成豆腐干。一般10公斤黄豆可制25公斤豆腐干。

绿色豆腐制作 一、工艺流程 大豆→挑选→浸泡→磨浆→过滤→煮浆→混合→蹲脑→压榨成型 ↑ 菜汁或菜泥少量凝固剂 二、操作要点 1.菜汁添加量以豆腐的色泽及生产成本为指标,确定菜汁或菜泥的添加量。豆腐的颜色随添加蔬菜的种类不同而不同,分别为红、黄、绿等:各种颜色。本文以青菜为例,其成品:豆腐为绿色。每500毫升豆浆加入70毫升—80毫升菜汁,制成的绿色豆腐色彩柔和。以500毫升豆腐添加70或75毫升菜汁为宜。成品豆腐经过蒸煮1小时仍不褪色(50克大豆可得 500毫升豆浆)。 2.凝固剂用量菜汁可直接作为凝固剂使用,也需添加少量石膏凝固剂。配制1%石膏悬浮液待用,按大豆:水:菜汁:1:9.5:1.5比例,磨浆、煮浆、棍合,依次加入石膏悬浮液,制成豆腐后称重,测水分,换算成同一水分含量下的豆腐重。 石膏悬浮液使用量60毫升时,豆腐出品率最高,豆腐品质好。最佳配比为大豆:水:菜汁:石膏悬浮液;1:9.5:1.5:1.2。 3.浸泡与磨制大豆的浸泡对豆腐出品率影响较。大,浸泡时间随季节而变化,宜为10-18小时,以大豆表面无皱皮,豆皮不易脱落,浸泡水面无白沫,搓开豆粒见豆瓣表面有塌坑,手指掐之易断,断面已浸透无硬心为适度。豆腐出品率随磨制细度增加而上升。 4.混合煮浆后,迅速与菜汁混合搅拌,否则豆腐颜色不均匀,有粗糙感。若莱汁经灭菌处理后使用,可延长产品保存期。

试述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步骤

试述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步骤。 豆腐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大豆→清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凝固→成型→成品(6分)。关键步骤:①浸泡的目的是使豆粒吸水膨胀,有利于大豆粉碎后提取其中的蛋白质(1分)。②磨浆是使蛋白质充分从大豆组织中溶出,一般控制磨碎细度为100~200目。注意磨浆时要边加水边加大豆(1分)。③煮浆是通过加热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热变形的过程。为后续点浆创造必要的条件,消除豆浆中的抗营养成分,杀菌、减轻异味,提高营养价值,延长 5 产品的保鲜期(1分)。④凝固成型是大豆蛋白质在热变性的基础上,在凝固剂作用下,由溶胶状态转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成型就是把凝固好的豆腐脑放入特定的模具内,施加一定的压力,压榨出多余的黄浆水,使豆腐脑密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一定含水量的弹性、韧性的豆制品。 2 试述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步骤。 ①原料选择与处理(原料选择、清杂、浸泡)(2分)②胚芽的分离(与洗涤)(两次粗碎、 两道分离)(2分)③纤维分离(与洗涤)(细磨、过筛)(2分)④蛋白质的分离(离心分离)(2分)⑤淀粉的洗涤与干燥(2分) 或:玉米淀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4个部分:①玉米的清理去杂②玉米的湿磨分离 ③淀粉的脱水干燥④副产品的回收利用。(6分)关键步骤是玉米的湿磨分离:①浸泡 是湿磨的第一环节,一般情况下,将玉米子粒浸泡在含有0.2%-0.3%浓度的亚硫酸水溶液中,在48-55℃的温度下,保持60-72h,及完成浸泡操作。经浸泡、软化的玉米进行破碎,将其中的胚芽分离出来(1分)②破碎和分离胚芽后,破碎浆料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分,其与蛋白质、纤维等仍是结合状态,因此要经过精细磨碎,使淀粉最大限度地与蛋白质和纤维素分散(1分)③经过纤维分离、麸质分离,排除可溶性物质后就得到了纯净的淀粉乳悬浮液。经脱水干燥后得到粉末状淀粉(2分)。 5 简述糖在面制品中的工艺性能(1)改善制品的色、香、味、型(2分)(2)作 为酵母的营养物质(1分)(3)作为面团的改良剂(1分)(4)延长产品的货架期(1分) 3简述二次发酵法面包加工工艺 全部配料↓部分配料(1分)→第一次搅拌(1分)→第一次发酵(1分)→第二次搅拌↓刷蛋→饰面←成型←醒发←搓团←切块←第二次发酵(1分)↓继续醒发→烘烤→冷却→成品(1分)。 4 简述面团的形成过程 4 面团加水和成面团时(1分),在搅拌机或手工搓揉后, 麦谷蛋白首先吸水润涨,在逐渐膨胀过程中吸收同时水化的麦醇溶蛋白、麦清蛋白、麦球蛋白(1分)。充分水化润涨的蛋白质分子在搅拌机的作用下相互接触时,不同蛋白分子的巯基之间会相互交联,麦谷蛋白的分子内二硫键转变成分子间二硫键,形成巨大的立体网状结构(1分),这种网状结构构成面团的骨架,其他成分,如淀粉、脂肪、低分子糖、无机盐和水充填在面筋网络结构中(1分),形成具有良好粘弹性和延伸性的面团

石膏豆腐制作

石膏豆腐制作 2012-03-16 | 探索TS | 转藏(13) 首先要洗豆腐包。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 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35o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80oC—85oC之间保温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