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

编号:SM-ZD-88658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及扑

救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石油化工类火灾特点及扑救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天然气及其产品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企业包括炼油厂、石油化工厂、石油化纤厂、乙烯厂等,或由上述工厂联合组成的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因其易燃和可燃液体、液化可燃气体、可燃固体数量多,生产装置复杂,管道网纵横交错,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容器和设备多,火灾危险性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石油化工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企业数量增多,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这些生产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企业的投产,致使火灾和爆炸危险性极具上升,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是消防部队面临着的一个新的挑战。为此,要开辟和探索石油化工火灾扑救的新途径、新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工火灾事故的危害,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特点:

石油化工火灾可分为两大类: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火灾和

石油化工储罐火灾。

(一)石油化工生产装置火灾特点:

一是发生爆炸和坍塌的可能性大。石油化工装置火灾时,既有物理爆炸发生,也有化学爆炸发生;由爆炸而引发燃烧,由燃烧而引发爆炸,二者均可导致建(构)筑物及装置倒塌,人员伤亡,管线设备移位、破裂,物料喷洒流淌,火场情况复杂。

二是燃烧面积大,易形成立体火灾。大型设备和管道破坏时,化工原料流体将会急速涌泄而出,造成大面积流淌状火灾;以由于生产设备高大密集呈立体布置,框架结构孔洞多,火势难以有效控制,易形成立体火灾。

三是扑救难度大,消耗力量多。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发展迅速猛烈,爆炸危险极大,化工产品多而带有毒害性,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火灾时,需要足够的灭火力量和灭火剂,才能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四是火灾损失大,影响大。石油化工装置发生火灾,不仅物资、设备遭到破坏,造成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工厂停工停产,社会影响极大。

(二)石油化工储罐火灾特点:

一是爆炸引起燃烧。油罐发生爆炸后随即形成稳定燃烧,爆炸后从罐顶或裂口处流出的油品和因罐体移位流出的油品,易造成地面流淌火灾。

二是燃烧引起爆炸。在火场上,燃烧油罐的邻近油罐在热辐射的作用下,由于冷却力量不足或冷却不均匀,易发生物理性爆炸,扩大火势,增加火点,甚至会导致连锁性爆炸现象。

三是火焰高,辐射热强。爆炸后敞开式的储罐火灾,火焰高达几十米,并产生强烈的辐射热。

四是易形成沸溢与喷溅。含有一定水份或有水垫层的重质油品储罐发生火灾后,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就会出现沸溢、喷溅现象。

五是易造成大面积燃烧。在重质油品储罐发生沸溢、喷溅的情况下,溢出或喷发出来的带火油品,会形成大面积火灾,引起燃可燃物,并直接威胁作战人员及其他装置和设备的安全。

二、石油化工企业火灾扑救面临的困难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时易引发连锁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财产损失,燃烧迅猛,热辐射强,直接威胁着作战人员及其他装置和设备的安全,给灭火救援行动带来了许多困难。

(一)热辐射强,难以近战。

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由于装置内压力较高,化工原料流体将会急速涌泄而出,造成大面积燃烧,产生强烈的热辐射作用,消防员难以近战灭火;储罐爆炸后形成的敞开式燃烧,火焰高达几十米,温度极高。由于爆炸导致罐体移位或破裂,储罐内可燃物流淌出在防火堤内形成一片火海,大面积的燃烧辐射出强烈的热,近距离灭火难以实施。

(二)爆炸破毁性强,扑救难度大。

在火场上,由于冷却不力或冷却不均匀、不及时都会导致生产装置和储罐发生爆炸,摧毁邻近或相邻的装置、建筑物等,引发其他罐体和管道变形、破裂、着火,增强新的火点,扑救难度极大。

(三)易形成立体燃烧,火势难以有效控制。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一般分布比较密集,且都高大,呈立

体布置,加之框架结构孔洞较多。火灾时,大量急速涌泄而出的化工原料迅速燃烧,火焰直接烧烤着上空的其他设备,这些设备一旦被烧毁将会进一步扩大火势,造成恶性循环,火势难以有效控制。(四)燃烧迅猛,持续时间长,消耗力量多。

石油化工装置火灾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厂内专职消防队力量薄弱,平时存在侥幸心里,很少演练,处置灾害事故的水平和能力不高,火灾时难以有效控制。然而这些生产厂区一般修建在城市的边远地方,消防队在短时间内无法到达。到场时火势已处于猛烈阶段,错失了最佳扑救时机,扑救所需足够的警力、灭火药剂和先进的器材装备。

(五)易形成沸溢、喷溅,威胁作战人员及其他装置和设备的安全。

由于重质油品内含有一定水分,在储油罐底层形成的水垫层受热后会蒸发,导致液面上升,如果冷却不及时不均匀,就会出现沸溢、喷溅现象,溢出或喷发出来的带火油品流淌到地面形成流淌火,随地势向低处流动蔓延,直接威胁着作战人员、车辆和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

(六)燃烧排放的产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火灾时,排放出的产物大多是有毒、有害性气体,空气污染性极大。排放出的一氧化碳气体还可以导致气温变暖。如果处理流淌液体不及时有效,若大量泄漏液体流入河流等地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用水。

三、扑救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的基本方法

(一)加强第一出动,集中兵力主动控制

石油化工火灾火势发展快,火场火情易变,且时有突发险情,后果难以预料,能否在火灾发生初期和发展阶段控制局面是扑救这类火灾成功的关键。

石油化工火灾一开始就可能出现立体式大面积燃烧,并可能伴随爆炸或倒塌。因此,火场必须有充足的灭火力量投入,要坚持以快制快,以多制大的灭火战术。以快制快,即争时间抢速度,尽力做到出动快、展开快、火场扑救行动快,以快速行动来制止住火势的迅速蔓延。以多制大,即以多数的车辆,多数的枪炮,对火点实施包围,集中力量一次扑灭。

(二)搞好火情侦察

充分利用侦检仪器等手段进行内部侦察,查找有无人员

伤亡,查明燃烧的部位、燃烧形式和面积、罐顶或管道破裂大小、形状;受火势威胁或热辐射作用的罐体及设备情况;储罐储量、液面高度,架设泡沫钩管的位置,重质油品的含水量,确定进攻和撤退路线及堵截火势、水枪阵地的设置情况。通过询问知情人,设立观察哨等进行外部侦察,反复持续观察。

(三)加强火场警戒

通过侦察仪器科学准确的探测出警戒的范围,对不同的危险等级要采取不同的安全防护措施,进入重、中、轻等不同危险等级区域的作业人员要分别佩戴重、轻型防化服或隔热服。不能凭个人想法估计划定警戒线,估计得过远会在疏散警戒以及作业时浪费时间,过近则具有一定的危险。

(四)“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

要坚持及时准确,安全高效的原则实施救人,石油化工企业火灾时,在瞬间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消防队接警出动后往往需一定的时间才能到过现场,加之这类火灾发展迅速,燃烧猛烈,等到消防队到场实施救人会延误时机。而企业专职消防队距离事故点近,到达现场后是安全有效抢救受伤人

员,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

(五)快速反应争取灭火主动权

石油化工火灾的特点是变化快,短时间内即可形成熊熊大火,并伴随有爆炸危险。因此,一旦发生火灾,应快速做出反应,争分夺秒,取得时间上的主动,这是把握制胜的先决条件。为此应注意加强平时现场消防演练,熟悉掌握每个要害部位的自然情况,对水源、道路、行车路线和部位周围环境要了如指掌,并且要加强平时训练,提高消防业务水平,对消防装备、器材、工具等要运用娴熟。指挥员应具备正确分析判断和指挥作战能力。

(六)加强冷却防止爆炸

多数设备本身在高温、高压状态下运行,着火时,会进一步使温度、压力升高,一旦控制不及时,就会引起连锁爆炸,扩大火灾范围,使火灾扑救工作难度增大。因此在火灾扑救中,一定要布置足够的力量对易燃、易爆设备进行冷却,使温度下降,防止爆炸。

总之,消防部队要加强对辖区的石油化工企业要进行摸底调查,详细掌握基础资料,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灭火救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