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解剖生理

口腔解剖生理

(完整版)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 一、牙的演化 (一)各类牙的特点 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 鸟类:单锥体牙 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 1.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pleurodont):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thecodont):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 (1)多牙列(polyphyodont):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diphyodont):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homodont):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heterodont):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dental crown):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2)牙根(root of tooth):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dental cervix)(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 (1)牙釉质(enamel):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2)牙骨质(cementum):构成牙根表层的硬组织。 (3)牙本质(dentin):构成牙体的主要物质,位于牙釉质和牙骨质内层,其中央有一空腔,称为髓腔。 (4)牙髓(dental pulp):充满于髓腔中的结缔组织,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2.牙的分类 (1)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分类 1)切牙 (incisor teeth):位于口腔前部,上、下、左、右共8个。邻面观牙冠呈楔形,颈部厚而切缘薄,功能是切割食物。牙根为单根。 2)尖牙 (cuspid teeth):位于侧切牙远中,上、下、左、右共4个。牙冠较厚,在切缘上有一长大牙尖,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牙根为单根。

局解颈部测试题

局解颈部测试题(一)名词解释 神经点 腋鞘 囊鞘间隙 斜角肌间隙 Virchow淋巴结 (二)选择题 型题] [A 1 1.颈前区是指: A.两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部分 B.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的部分 C.两侧斜方肌前缘之间和脊柱颈部前方的部分 D.两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之间的部分 E.一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与颈前正中线之间的部分2.关于颈丛皮支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枕小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 B.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 C.颈横神经横越胸锁乳突肌中份分布于颈前区 D.锁骨上神经以2终支越过锁骨 E.锁骨上神经分为3支穿过锁骨深面 3.关于气管前间隙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深层之间 B.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 C.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 D.位于气管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 E.此间隙与椎前间隙相交通 4.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的间隙为:

A.咽后间隙 B.椎前间隙 C.气管前间隙 D.椎后间隙 E.颊咽间隙 5.包裹下颌下腺和腮腺的筋膜为: A.颈浅筋膜 B.颈深筋膜浅层 C.颈深筋膜中层 D.椎前筋膜 E.颊咽筋膜 6.关于气管前筋膜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紧贴在舌骨下肌群前面 B.行于甲状腺、气管颈部的后面 C.上方附于下颌骨下缘 D.下方附于胸骨柄上缘和锁骨上缘 E.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 7.咽旁间隙与以下哪个间隙相连通? A.锁骨上间隙 B.胸骨上间隙 C.气管前间隙 D.咽后间隙 E.椎前间隙 8.下颌下三角的内容主要有: A.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B.下颌下腺和舌咽神经 C.下颌下腺、面动脉、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D.下颌下腺、舌动脉和下牙槽神经

口腔解剖学题库

口腔解剖学题库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 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在眶下缘中点下方约0.5-0.8cm处有椭圆形的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 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部分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表面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表面有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 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 轴嵴:为牙轴面上从牙尖顶伸向牙颈部的纵形隆起。 边缘嵴:是指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的长条状牙釉质隆起。 三角嵴:从后牙牙尖顶端斜向牙合面中央的嵴,称为三角嵴。 接触区:相邻两牙邻面接触的部位称接触区,也称邻接区、接触面或接触点。 外形高点:相对于牙体长轴而言,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称为牙体长轴。 第六章 楔状隙:在正常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 邻间隙:在龈方的楔状隙称为邻间隙。 第七章 髓室:髓腔朝向牙冠的一端扩大成室,称为髓室。 根管:髓腔朝向牙根的一端逐渐缩小呈细管状,称为根管。 髓角:髓室顶与牙尖相对应的部分突起呈角状,称为髓角。

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

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由于“牙合”字打不出,所以用“合”字代替,请根据上下文意思区分“牙合”与“合”) 一、名字解释 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 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同形牙——全口牙的形态多为等长的三角片或单锥体形。 3、多牙列——在每个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牙脱落后由新牙 补充、去旧更新、终生不止。 4、端生牙——此类牙无牙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 5、侧生牙——此类牙无完善的牙根,其部分与颌骨相连,另一部 分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内缘。 6、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 7、双牙列——一生中只换一次牙齿。 8、中线——将颅面部分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在 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两中切牙。 9、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0、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的角。 11、点角——牙合面三面相交处所成的角。 12、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 13、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14、切缘结节——初萌牙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 15、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

16、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 规则的浅沟。 17、点隙——为3条或3条以上的发育沟汇合处所形成的凹陷。 18、窝——牙冠舌面及合面上不规则的凹陷。 19、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20、畸形中央尖——见于前磨牙组各牙合面中央有时可见一小牙 尖,易磨损使髓腔暴露,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 21、根柱——牙根分叉的部分,又称根干。 22、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23、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面的全过程叫萌出。 24、外展隙——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或外展隙。 25、邻间隙——在龈方的外民展隙,有龈乳头充江满,可保护牙槽骨和牙冠邻面,叫邻间隙。 26、接触区——相邻两牙邻接点因磨耗呈小面,称接触区。 27、根管侧支——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28、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29、继发性牙本质——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30、解剖性根尖孔和生理性根尖孔——根管治疗时,因止于生理性根 尖孔。二者相距0.5~1mm,因此要特别注意。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解

1 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牙体外层被牙釉质覆盖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2 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牙体露出口腔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3 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4 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口腔内见不到的牙体部分。 5 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6 萌出(eruption):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萌出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7 唇面(labial surface):前牙牙冠接近唇黏膜的一面,称为唇面。 8 颊面(buccal surface):后牙牙冠接近颊黏膜的一面,称为颊面。 9 舌面(lingual surface):牙冠接近舌侧的一面,称为舌面。 10 腭面(palatal surface):上颌牙牙冠舌面因接近腭侧,称为腭面。 11 邻面(proximal surface):同一牙弓内相邻两牙相互接触的面,称为邻面。 12 近中面(mesial surface):牙冠离中线较近的邻面,称为近中面。 13 远中面(distal surface):牙冠离中线较远的邻面,称为远中面。 14 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 15 切嵴(incisal ridge):前牙无牙合面,切端【舌侧】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6 中线(median line):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两中切牙、下颌两中切牙之间。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7 牙体长轴(long 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18 接触区(contact area):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区域,亦称邻接处。 19 线角(line angle):牙冠上两个相邻牙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唇线角。 20 点角(point angle):牙冠上三个相邻牙面相交所成的角称点角,如磨牙的近颊牙合点角。 21 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22 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为了便于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部位所在,常将牙【轴面】在一个方向分为三个等份来描述。在唇(颊)舌向将牙冠邻面分为唇(颊)1/3、中1/3、舌1/3;在近远中向可将牙冠分为近中1/3、中1/3、远中1/3;在垂直向可将牙冠分为切(牙合)1/3、中1/3、颈1/3;牙根可分为颈1/3、中1/3、根尖1/3。 23 牙尖(dental cusp):牙冠表面近似锥体的显著隆起称牙尖。位于尖牙切端、后牙的牙合面上。 24 舌面隆突(cingulum):前牙舌面近颈1/3的半月形隆突起,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25 结节(tubercle):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而形成的小突起,可在牙合面、切牙切缘见到。 26 切缘结节(mamelon):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 27 嵴(ridge):牙冠表面细长形的釉质隆起。根据其位置、形状、方向,可分为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横嵴、斜嵴、轴嵴、颈嵴。 28 切嵴(incisor ridge):为切牙切端舌侧长条形的牙釉质隆起,具有切割功能。 29 边缘嵴(marginal ridge):为前牙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30 牙尖嵴(cusp ridge):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嵴。后牙颊尖和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嵴,分别组成颊牙合边缘嵴和舌牙合边缘嵴。 31 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03名解):为后牙牙合面牙尖顶端伸向牙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三角嵴由构成牙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32 斜嵴(oblique ridge):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形相连形成的嵴,是上颌磨牙牙合面重要的解剖标志。 33 横嵴(transverse ridge):相对牙尖的两条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嵴,是下颌第

2019年《人体解剖学-下肢》考试题库

2019年《人体解剖学-下肢》考试题库 复习测试题 A1型题 1.下肢力线通过的三个点是 A.股骨头中点、髌骨中点和踝关节中心 B.股骨大转子、髌骨中点与踝关节中点 C.髂前上棘、胫骨粗隆与内踝尖 D.股骨头中点、髌骨中点与第一趾蹼的连线 E.股骨头中点、髌骨中点与中趾外侧 答案:A 2.出入梨状肌下孔的结构中,居最外侧的是 A.坐骨神经 B.股后皮神经 C.臀下血管 D.阴部内血管 E.阴部神经 答案:A 3.出梨状肌下孔入坐骨小孔的是 A.臀下血管及神经 B.闭孔血管及神经

C.臀下血管及阴部神经 D.阴部内血管及股后皮神经 E.阴部神经及阴部内血管 答案:E 4.关于大隐静脉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全长与隐神经伴行 B.在内踝前方与隐神经伴行 C.经髌骨内缘上行 D.在股部与隐神经伴行 E.与小隐静脉间无交通支 答案:B 5.全身最长、静脉瓣最多的静脉 A.股静脉 B.大隐静脉 C.腘静脉 D.头静脉 E.胫后静脉 答案:B 6.关于隐静脉裂孔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阔筋膜的薄弱处 B.位于髂前上棘下方3~4cm处 C.其内侧缘明显锐利

D.有隐神经通过 E.以上都不对 答案:A 7.关于腹股沟浅淋巴结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位于大隐静脉末端周围 B.分三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 C.下组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 D.下组沿大隐静脉末端周围排列 E.上组沿腹壁浅静脉排列 答案:D 8.肌腔隙与血管腔隙位于 A.腹股沟韧带与耻骨梳之间 B.腹股沟韧带与髂、耻骨之间 C.腹股沟韧带与髂骨之间 D.髂耻弓与腔隙韧带之间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9.通过肌腔隙的结构是 A.股动脉与股静脉 B.隐神经与大隐静脉 C.股神经与髂腰肌 D.股鞘与股管

最新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

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

口腔生理解剖学重点(由于“牙合”字打不出,所以用“合”字代替,请根据上下文意思区分“牙合”与“合”) 一、名字解释 1、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 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2、同形牙——全口牙的形态多为等长的三角片或单锥体形。 3、多牙列——在每个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牙脱落后由新牙补充、去 旧更新、终生不止。 4、端生牙——此类牙无牙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 5、侧生牙——此类牙无完善的牙根,其部分与颌骨相连,另一部分借纤维 膜附着于颌骨内缘。 6、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 7、双牙列——一生中只换一次牙齿。 8、中线——将颅面部分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在矢状面 上,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尖、两中切牙。 9、牙体长轴——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0、线角——牙冠上两面相交处成的角。 11、点角——牙合面三面相交处所成的角。 12、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 13、嵴——牙冠上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14、切缘结节——初萌牙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 15、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突起。

16、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 沟。 17、点隙——为3条或3条以上的发育沟汇合处所形成的凹陷。 18、窝——牙冠舌面及合面上不规则的凹陷。 19、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 20、畸形中央尖——见于前磨牙组各牙合面中央有时可见一小牙尖,易磨损 使髓腔暴露,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 21、根柱——牙根分叉的部分,又称根干。 22、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23、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面的全过程叫萌出。 24、外展隙——在正常接触区的周围有呈V字形的空隙,称为楔状隙或外展隙。 25、邻间隙——在龈方的外民展隙,有龈乳头充江满,可保护牙槽骨和牙冠邻面,叫邻间隙。 26、接触区——相邻两牙邻接点因磨耗呈小面,称接触区。 27、根管侧支——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 28、副根管——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29、继发性牙本质——牙齿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30、解剖性根尖孔和生理性根尖孔——根管治疗时,因止于生理性根尖孔。二 者相距0.5~1mm,因此要特别注意。 31、年青恒牙——牙齿萌出之后,但是没有到过牙合面,这段时期的牙。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13口腔二班 YSY

解剖顺序 一、颅顶 二、颞区 三、眶区 四、腮腺咬肌区 五、面侧深区 六、颈动脉三角 七、下颌下三角 八、舌下区 九、颞下颌关节

具体操作计划 一、颅顶 1.清理毛发 2.用解剖刀刀尖在颅顶做1cm*2cm的浅切口,层层剥离,慢慢深入,观察多层 结构,注意刀尖朝外 【三层:皮肤、浅筋膜、冒状腱膜】 【五层:皮肤、浅筋膜、冒状腱膜、腱膜下蜂窝组织、颅顶骨外摸】 3.实验过程中观察神经血管束 二、颞区 1.清除颞区表面皮肤及脂肪 2.在颧弓中点上方,纵行切开颞筋膜浅层,长3-4cm,观察并清除颞区浅筋膜。 3.在耳廓上方找寻颞浅动脉和耳颞神经的远端并追踪其出处 4.在颧弓中点上方,纵行切开颞筋膜深层,长3-4cm,观察并清除颞区深筋膜。 观察颞筋膜下间隙,注意颞筋膜分两层 5.在颞线下方约0.5cm,与颞线弧形平行切断颞肌,保留起点,将其自骨面剥 离,向下翻至颧弓,寻找颞肌深面的颞深动脉和颞深神经。小神经、小血管各保留一支,追踪并观察其是否来自上颌动脉、下颌神经 三、眶区 A、简单解剖 1.翻开上下眼睑,切出眼球周围的筋膜,找寻泪腺 2.以眶上缘、颧弓等为界限,清除眶区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上下内外四直肌 与上下斜肌 3.在眶上缘找到眶上神经血管束 往内侧寻找滑车上神经血管束 4.剪断清除眼球周围的结缔组织,剪断视神经并取出眼球 5.清理上直肌,寻找其深面动眼神经的上支 清理外直肌,寻找其内侧展神经 清理上斜肌,寻找其深面滑车神经 6.循动眼神经的上支确认动眼神经有上下两支 7.沿动眼神经下支附近寻找睫状神经节 B、精细解剖(参考实习指导) 四、腮腺咬肌区

口腔生理解剖学复习资料

19 牙尖(dentel cusp):牙冠上近似锥形体,突出成尖的部分。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出。 28上下颌尖牙的区别:主要区别点/上颌尖牙/下颌尖牙1唇面/ 体积较宽大的五边形,近远中斜缘相交约90°/细长的五边形,进远中斜缘相交大于90°2舌面/ 舌轴嵴明显/舌轴嵴不如上颌尖牙者明显3唇面观的冠根近/ 不呈直线/相续呈直线4邻面观的冠根唇/ 冠根唇缘连线不呈弧形/冠根唇缘连线呈弧形。 53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 :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根管存在。副根管(accessory root canal):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得管道多见于磨牙。 54恒牙髓腔形态:切牙的髓腔形态:1.上颌中切牙的髓腔形态(1)近远中剖面,髓腔呈三角形,底最宽;(2)唇舌剖面,髓腔呈梭形,髓腔逐渐缩小变细;(3)横剖面观:牙颈部横剖面,根管呈圆三角形,与牙根外形基本相似,舌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略厚;牙根中部横剖面:根管较牙颈部横剖面者约小一半,多呈圆形,舌侧根管壁较唇侧根管壁为厚。2.上颌侧切牙的髓腔形态:与上颌中切牙相似,略小,髓室顶整齐,为髓腔最宽处,唇舌剖面髓腔在颈缘附近最厚。3下颌中切牙髓腔形态:(1)近远中剖面:髓腔呈狭长的三角形,底为髓室顶,接近牙冠中1/3向颈缘缩小;(2)唇舌剖面:髓腔中部的唇舌较大,两端小,髓室顶呈尖形;(3)横剖面:牙颈部横剖面:髓腔呈椭圆形,唇舌径大于远近中径;牙根中部剖面:根管呈椭圆形或圆形,根管预备时,注意厚度。4下颌侧切牙髓腔形态:髓腔较下颌中切牙者为大,唇舌径大,根管较长。 71牙尖交错牙合的咬合接触特征:第一磨牙关系比尖牙关系更重要,为成为牙合关键:第一恒磨牙是恒牙中最早萌出的牙,是保证其他牙合关系正常的重要条件;第一磨牙的牙根多,粗壮,萌出后位置稳定,可成为引导其他牙合关系正常的重要条件;第一磨牙位于牙列的前后方向的中段,承受的牙合力最大,由于该牙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牙列中承受咀嚼负荷的最重要的牙。 83下颌姿势位(mandibular postural position)的定义特点生理机制及意义:当人直立端坐,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为下颌姿势位;特点:上下牙无接触,牙合间隙的前端上下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比覆牙合小约1-3cm;形成机制:升颌肌的牵张反射调节,是形成下颌姿势位的主要机制。意义:避免了非咀嚼性磨损,保持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及正常的牙合间隙十分重要,作为恢复牙尖交错位的重要参考颌位。

口腔解剖生理名解终版讲解学习

口腔解剖生理名解终 版

口解名解自理版 1.牙冠(dental crown):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 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是牙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2.牙釉质(enamel):指覆盖于牙冠表面的、半透明的白色硬组织,是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牙体 组织,也是全身矿化组织中最坚硬的,对咀嚼压力和摩擦力具有高度耐受性。 3.牙髓(dental pulp):牙髓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是一种疏松结缔组织,位于牙本质所 构成的髓腔中,其主要功能是形成牙本质,同时具有营养、感觉、防御、修复功能。 4.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5.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6.中线(median line):是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线,中线通过左右两眼之间、鼻 尖和上、下颌两中切牙之间。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7.牙体长轴(long 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8.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9.切缘结节(mamelon):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0.三角嵴( triangular ridge):为从后牙牙尖顶端伸向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三角嵴由构成牙 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11.斜嵴(oblique ridge):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嵴斜行相连形成的嵴称为~。为上颌磨牙牙合面的重要 解剖标志。 12.横嵴(transverse ridge):牙合面牙尖两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嵴。为下颌第一前磨牙 牙合面的重要特征。 13.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为牙生长发育时,两生长叶相融合所形成的浅沟。 14.点隙(pit):为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的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该 处牙釉质未完全连接,是龋的好发部位。 15.生长叶(lobe):为牙发育的钙化中心,其融合处为发育沟。多数牙是由4个生长叶发育而 成,部分牙是由5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16.畸形中央尖(abnormal central cusp):又称中央尖,前磨牙合面中央窝有时可见一小牙尖,称 ~。常因磨损使髓腔暴露,引起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多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 17.楔状隙(embrasures):在两牙接触区周围均有向四周展开的V字形空隙,称楔状隙或外展 隙,除上6颊侧大于舌侧,下1唇舌接近外,一般舌大于颊。 18.牙髓腔( pulp cavity):简称髓腔,位于牙体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牙尚有副孔或/和侧 孔)外,其余绝大部分均被坚硬的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充满牙髓。 19.髓室(pulp chamber):髓室为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与牙冠的外形相似。 20.髓角(pulp horn):为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的高度相似。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及病例分析 附加

《口腔颌面部解剖学》复习思考题及病例分析Review questions and case analysis 第二章颅骨 一、复习思考题Review questions 1.试述脑颅和面颅各骨的名称。 2.何谓翼点?并说明其临床意义。 3.试述颅底外面的分区和各区的主要解剖结构。 4.茎突有何临床意义? 5.从前向后依次描述颅中窝外侧部主要的裂、孔、管、沟的位置和名称及穿行其内的结构。 6.试述穿过颅后窝各孔的解剖结构。 7.简述颞下颌关节窝的境界和组成。 8.描述颞下窝及翼腭窝的解剖境界和交通。 9.简述眶下管的走行及其临床意义。 10.试述上颌窦的解剖形态及其与上颌前磨牙和磨牙的位置关系。 11.何谓上颌骨三大支柱?简述其功能。 12.试述下颌骨的薄弱部位。 13,简述翼腭管的构成、交通及腭大孔的位置。 14.简述颧骨的主要解剖形态。 二、病例分析Case analysis 1.一男性患者,37岁,因车祸送来急救。检查发现:双侧眶周围皮下淤血,形成“熊猫眼”,鼻腔内流淡粉红色液体,嗅觉障碍。从解剖学角度分析,为何出现上述症状? 分析:该患者为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及眶板。颅前窝底即为眼眶顶,薄弱易破,两侧眶顶间为筛板,为鼻腔顶,其中有许多小孔为嗅神经纤维和筛前动脉通过。该患者有外伤史且受力点在额眶部,导致颅前窝骨折累及筛板,撕破该处硬脑膜及鼻腔顶粘膜,出现了脑脊液鼻漏并伤及嗅神经使嗅觉障碍,同时,外力使眶板骨折出现球结膜下出血和眼睑皮下淤血,故表现为双眼眶周青紫现象,俗称“熊猫眼”。 2.患者女性,27岁,骑车被卡车撞伤,曾有昏迷-短暂清醒-再昏迷史。来院检查:右颞部皮下血肿,意识障碍,呕吐,血压升高,脉搏减慢,脉压差增大,心率呼吸减慢,双侧瞳孔不等大,同侧对光反射减弱,分析此症状及造成此症状的原因。 分析:此为颞骨骨折所致硬脑膜外血肿伴有原发性脑损伤症状。颅骨该处为翼点,由额、蝶、顶,颞骨之间的缝连接,该部颅骨较菲薄,容易造成颅骨骨折,引起原发性脑损伤,此时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随后完全清醒或意识障碍好转,但不久因该部颅骨内面硬脑膜中动脉和静脉撕破导致硬脑膜外血肿形成,再次出现昏迷,并由于血肿增大挤压大脑颞叶使其内侧面海马、钩回突向小脑幕切迹缘以下而出现意识障碍加深,瞳孔散大,一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肢体偏瘫等小脑幕切迹疝症状。 3.一学生,男,22岁,因球砸伤面左侧部,患者张口受限约lcm左右,左颧面部肿胀,皮下出血,压痛存在,口内咬合关系良好,X线提示颧弓“M”型骨折,如何解释该患者症状和体征? 分析:这是一个典型的单纯颧弓骨折的病例。颧弓和颧骨是面部比较突出的部分,常因受外力直接打击而发生骨折,其中尤以颧弓骨折多于颧骨骨折。颧弓是由颧骨颞突和颞骨颧突连接而成,此处较薄弱,骨折时多发生内陷移位,压迫颞肌以及内侧的下颌骨喙突而导致张口受限,甚至不能张口,局部疼痛,伤侧面部早期扁平,数小时后随着软组织肿胀而不易觉察,只有靠手指触诊方可诊断。常见的骨折类型有:三线骨折(“M”

口腔生理解剖期末习题

口腔解剖生理学复习题2 A1型题(1-60题,每题只有一个备选答案) (答题说明: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5个被选答案。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后牙髓室呈立方形,组成为(A ) A.顶、底、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B.顶、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C.底、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D.四壁:即近、远中髓壁,颊、舌髓壁 E. 顶,底,近、远中髓壁 2.根管最狭窄处常在(B ) A. 根尖孔处 B. 约距根尖孔1mm处 C. 约距根尖孔5mm处 D. 约距根尖孔2mm处 E. 根管口处 3.上颌第一磨牙髓角最高处常在(A ) A.近中颊髓角 B.近中舌髓角 C.远中颊髓角 D.远中舌髓角 E.近、远中舌髓角 4.下颌第一磨牙的最小牙尖是哪一个尖(B ) A.近中颊尖 B.远中尖 C.近中舌尖 D.远中舌尖 E.远中颊尖 5.关于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说法错误的是(E )

A.前牙唇面及舌面凸度在颈1/3处 B.后牙颊面凸度在颈1/3处,舌面的凸度在中1/3处 C.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正常时,咀嚼时排溢的食物对牙龈起到了生理性按摩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正常,保证了牙龈的健康 D.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过大时,牙龈因缺乏食物的按摩而失去正常张力,可能产生废用性萎缩 E. 牙冠唇、颊、舌面的凸度过小时,牙颈部会因失去自洁作用而引起龈炎,或成为龋病发展的条件 6.牙合平面的构成是由(D ) A.上颌所有后牙的颊尖相连所构成 B.下颌所有后牙的颊尖相连所构成 C.下颌切牙到下颌双侧第一磨牙相连所构成 D.下颌中切牙切缘的近中切角与下颌双侧第二磨牙远中颊尖顶相连所构成 E.上颌中切牙切缘和尖牙尖顶及双尖牙颊尖相连所构成 7.下面关于牙齿排列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E ) A.左右两侧相互对称排列 B.牙齿在牙列中均按一定的倾斜规律排列 C.下颌在功能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牙的咬合接触是承受接近轴向的牙合力 D. 上下颌前牙的牙冠均向唇侧倾斜 E.上下颌后牙的牙冠均向颊侧倾斜 8.对于牙体长轴在牙弓中排列的近远中倾斜情况,下面描述哪个是错误的(C )A.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的牙冠均向近中倾斜,而且侧切牙最明显

下肢骨及其连结-人体解剖学_图文(精)

下肢骨及其连结 本节讲述了下肢骨的概念、分部,各部分的骨性构成,形态特点及连结方式。下肢骨 也分为下肢带骨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下肢带骨即髋骨,自由下肢骨包括股骨、髌骨、胫 骨、腓骨及7块跗骨、5块跖骨和14块趾骨。下肢骨承受重力,因此较上肢骨粗大,关节 运动不如上肢灵活。 下肢带骨 髋骨hip bone 为不规则的扁骨。16岁以前由髂骨、坐骨及耻骨以软骨连结而组成,成年后软骨骨化,三骨在髋臼acetabulum处互相愈合。 一、髂骨ilium 在三骨中最大,位于髋骨的后上部,分为髂骨体和髂骨翼两部,以弓状线arcuate line为界。翼的内面凹陷名髂窝iliac fossa,为大骨盆的侧壁。弓状线前端有一隆起名髂耻隆起iliopubic eminence,髂窝的后分粗糙,有一近横位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相关节。髂骨翼上突出的骨性标志有:髂嵴iliac crest,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前下棘an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髂后上棘pos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和髂后下棘posterior inferior iliac spine。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约平齐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的标志。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约平第2骶椎。从髂前上棘向后约5~7 cm 处,髂嵴较厚且向外突出,叫做髂(嵴结节tubercle of iliac crest,是骨髓穿刺常用的部位。 二、坐骨ischium 位于髋骨的后下部,可分为坐骨体及坐骨支两部分。坐骨体构成髋臼的后下部和小骨盆的侧壁。体的后缘有一向后伸出的三角形骨突,叫做坐骨棘ischial spine。坐骨棘与髂后下棘之间的骨缘呈弧形凹陷,叫做坐骨大切迹greater sciatic notch,坐骨棘下方的骨缘小缺口叫做坐骨小切迹lesser sciatic notch。由体向

口腔解剖生理学超详细重点

一、牙的演化 (一)各类牙的特点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 (四)鸟类:单锥体牙 (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 1.牙附着的形式 (1)端生牙(acrodont):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pleurodont):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thecodont):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 (1)多牙列(polyphyodont):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diphyodont):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 (1)同形牙(homodont):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2)异形牙(heterodont):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 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 (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 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 (1)牙冠(dental crown):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root of tooth):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dental cervix)(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 (1)牙釉质(enamel):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掌握口腔解剖学的研究对象、目的、范围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 了解学习和研究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了解口腔解剖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牙的演化 第一节牙的演化 掌握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牙体形态演化学说,牙附着于颌骨方式 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掌握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法 掌握部分记录法 了解通用编号系统 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 掌握外部观察、剖面观察。 掌握临床牙冠、解剖牙冠的定义。 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 掌握牙体一般应用名词、牙冠表面解剖标志。 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 掌握恒牙外部,乳牙外形,乳牙及恒牙的萌出和更替,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 掌握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二磨牙;下颌中切牙、第一、二双尖牙、第一、二磨牙的牙体解剖外形 第六节牙髓腔解剖 掌握髓腔各部分名称,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髓腔解剖的临床意义,恒牙髓腔形态,乳牙的髓腔形态。 了解髓腔的观察方法,侧支根管和根分歧的概念,髓腔解剖特点的临床意义。 第三章牙列、牙合与颌位 第一节牙列 掌握牙列分形、牙正常排列的倾斜规律、牙列牙合面形态特征 了解牙列长度、宽度、Terra牙列指数。 第二节牙尖交错牙合 掌握牙尖交错牙合名称与定义、咬合接触特征 掌握牙合的建立及不同发育阶段牙合的特征 了解面部标志与面部协调关系。 第二节颌位 掌握三个基本颌位的定义 掌握牙尖交错位的正常标志、特点、意义 掌握三个基本颌位的关系 了解前伸牙合颌位、侧牙合颌位及正常牙合 第四章口腔颌面颈部系统解剖

第一节骨 掌握上、下颌骨、蝶骨、颞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 了解鼻骨、颧骨、腭骨、舌骨的形态结构和解剖特点 第二节颞下颌关节 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特点,颞下颌关节运动的开闭口运动特点,颞下颌关节运动中的生物力学作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解剖特点 了解颞下颌关节运动的侧方运动特点 第三节肌 掌握表情肌、咀嚼肌、腭咽部肌各自肌群的位置、起止点、形态和功能。 了解颈部肌群的位置、起止、形态和功能 掌握口颌系统的肌链及其临床意义 第四节唾液腺 掌握腮腺、下颌腺、外腺、小唾液腺的位置、形态及其腺导管的走行、开口部位、临床应用、神经支配、血管分布、淋巴回流。 了解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主要毗邻。 第五节血管 掌握颈总动脉的行程、颈动脉窦、颈动脉体的位置、性质及功能。 掌握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的行程、分布、临床应用。 掌握颈内动脉的行程。 了解颈内动脉颅内分支及其分布。 掌握锁骨下动脉行程 了解锁骨下动脉的分支、分布。 了解头、颈部的动脉吻合。 掌握面前静脉、颞浅静脉、翼静脉丛、颈内静脉、面后静脉、面总静脉、颌内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 了解颈前静脉、锁骨下静脉的起止、行程和属支 掌握颅内、外静脉的交通及其临床应用 第六节淋巴结和淋巴管 了解枕、耳后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 掌握腮腺淋巴结、下颌下腺淋巴结、面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流向。 了解咽后群、颈前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及淋巴流向。 了解深淋巴结的划分及颈部淋巴结的简化分组。 掌握颈外侧群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淋巴流向。 掌握右淋巴导管和胸导管颈段的组成、行程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第七节神经 了解三叉神经纤维成份。 掌握三叉神经分支的起止行程、分支、管理分布,及上、下颌神经在口腔内的分布及其变异。 了解面神经的三种纤维。 掌握面神经管段的分支,面神经颅外段及其分支、分支的起止行程,分布区域及损伤时造成的面瘫结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精.选)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 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1、进化发展的观点 2、形态与功能互相影响的观点 3、人体整体性观点 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一)注意实践 (二)善于总结 (三)多加强化 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 第一节牙的演化 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 (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 (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鸟类:单锥体牙 (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

*牙的演化特点: 1、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 2、牙数由多变少 3、牙替换次数有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 4、牙根从无到有 5、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形态演化学说 (一)三尖学说 (二)联合学说 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 一、牙的分类 1、乳牙、恒牙 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 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3、前牙、后牙 二、牙的功能 (一)咀嚼 (二)发音和言语 (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 三、临床牙位记录

(一)部位记录法 (二)Palmer记录系统 (三)通用编号系统 (四)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 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 一、外部观察 (一)牙冠: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二)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龈缘为界 (三)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 二、剖面观察 (一)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 (二)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 (三)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四)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

最新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名词解释 转]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100个专升本备考题库2012-2-2 22:46阅读(19)转载自米彩云赞赞赞赞转载分享评论复制地址举报编辑上一篇|下一篇:口腔解剖生理学名... 1.牙冠:牙冠有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和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之分。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牙根亦分为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和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龈为界。 3.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为牙颈。因其呈线形,故又称颈线或颈缘。 4.牙釉质:牙釉质(enamel)是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呈白色半透明状。 5.牙本质:牙本质(dentin)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不如牙釉质坚硬,在其内层有一容纳牙髓的腔,称为髓腔(pulp cavity)。 6.牙骨质:牙骨质(cementum)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色泽较黄。 7.出龈:牙胚破酿而出的现象称出跟。

8.萌出:从牙冠出跟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叫萌出。 9.中线:中线(median line)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该直线位于面部正中矢状面上,中线通过左右两龈之间、鼻尖和左右两中切牙的接触区。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0.牙体长轴:牙体长轴(long axis)为经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 11. contact area:系相邻两牙邻面的接触部位,称接触区或接触处。 12. height of contour:牙体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称为外形高点。 13. occlusal surface:上下颌后牙相对而发生咀嚼作用的一面称为胎面。 14. incisor ridge:前牙无胎面,有切咬功能的嵴,称为切嵴。 15.牙尖:牙冠上近似锥体形、突出成尖的部分称牙尖(dental cusp)。位于尖牙的切端,前磨牙和磨牙的胎面上。 16.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称切缘结节(mamelon),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7. marginal ridge:前牙舌面近远中边缘及后牙胎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称为边缘嵴。 18. triangular ridge:胎面牙尖两斜面汇合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称为三角岭。每条三角嵴均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