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插花第二章

插花第二章

W.W.H

μú.t.. 2..¨ò.ê.·¢.1.òê·

一、插花艺术的起源
二、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插花艺术的起源

插花艺术的原始形式
插花艺术的起源地

..±..ò: ò..¢2..¨ò.ê.μ..ê
.D.ê.
á...1.μ.
一、插花艺术的原始形式
两种观点
..±..ò: .′óú·e.°1..¨
.′óú....·..×
源于佛前供花
源于民间风俗

1、源于佛前供花:目前较为流行

证据:①日本插花界认为,经佛前供花→
宫廷插花→民间插花。

②史书、佛经中引证。也可见于壁
画及绘画作品。

《南史》中关于盘花的故事:南朝齐
武帝诸子中,有关晋安王子懋“献莲花供
佛前”。


佛经也有供花的条文:“花供养”佛教六供养
第一位。“鲜花、涂香、水、烧香、饭具、灯
明”六种。

佛教供花三种形式:皿花、拈花、散花。

以荷花、柳枝为主。


公元6世纪北周时的观音像(现存英国维多
利亚博物馆)手持一瓶花,枝叶与容器比
例协调,这也是有关插花艺术的最早标本。

花供养


唐花皿供花
花材:莲花
花器:瓷盘
花型:宗教供花

观音手持瓶花


唐佛教供花
花材:莲花
花器:瓷瓶
花型:宗教供花

2、源于民间风俗

从广义的插花范畴而言。插花的原始形
式是手持花、佩花。

中国古书中多有记载:诗经、楚辞。早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即已有手持的花、佩
花。(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始闻有浮屠教,
东汉佛教公元67年时开始传播。)

此外,古埃及公元前2500多年已有插花的
记载。


二、插花艺术的发源地

二源论:

西方式插花:源于古埃及
东方式插花:源于古代中国

1、西方插花:源于古埃及。

公元前2500年前,埃及人就用蓝睡莲
插入碗、瓶中,装饰餐桌。丧葬品、文
物、壁画。

古埃及的金字塔以及相继创立的几何
学,对西欧的建筑和艺术风格极有影响。


前2500年古埃及贝
尼哈桑墓壁的睡莲




..±..ò: 2.¢..·.2..¨£o.′óú1.′ú.D1ú
.D1ú £o.D1ú×.1..íóDò..¨.àì..¢.¥.ù.¨.|μ..°1..£
·e.ì′.è..D1ú...°£.....ò.óD...|.¨μ.1.·o
2、东方插花:源于古代中国
中国:中国自古就有以花祭祀、互赠花枝的习
惯。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民间已有折枝花的广泛应
用。
河北望都
东汉古墓
墓道壁画

第二节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简史

关于中国插花起源:有两种观点

一、起源于南北朝:当时已有佛前供花并有采枝花
(杏、荷)待客会友习俗。

二、起源于汉朝:河北东汉古墓壁画(盆、6枝红
花)(其实,春秋战国即用折枝花)


一、发展简史

..±..ò: .ê
..×..
原始阶段初级阶段普

及、昌盛时期
..±..ò: .....×..
精雅阶段完善、成熟期清中期以前
..±..ò: 20êà.í80.ê′ú.′...ú
20世纪80年代复苏期清未衰退,停滞时期

(1)六朝以前(公元前200多年)

先秦的原始阶段:萌芽阶段。春秋战国~汉朝均有
折枝花应用,但只是插花的原始形式。

(2)六朝时期(公元前200-公元580)

三国吴、东晋、南朝之宋、齐、梁、陈以南京为
首,合为六朝。(前200-581)

初级阶段。已有简单四瓶插、盘插两种表现形式
(佛前供花盛行)


(3)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960)
普及、昌盛时期。
唐:举国上下普遍出现以花为友、寄情花
木、陶冶情燥的盛况。
民间、宫廷、寺庙皆盛。
插花方式:瓶、盘、吊挂插花、缸插(牡丹、芍
药)插花著作:罗虬《花九锡》,
插花的主要花材:牡丹

「花九锡」为唐罗虬就插饰牡丹花所提出之几项
原则,

原文如下:「重顶帷(障风)、金错刀(剪
折)、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
(安置)、画图、翻曲、美酒赏、新诗咏

「花九锡」


隋朝:隋炀帝喜花:布置人造绢花于园中,延
长赏花时间。

五代时:插花器具:占景盘的发明。


..±..ò: ..ì...′úμ.2..¨ì.μ.£o£¨4£.
¢ù.2...¨.÷ó..¨μ.′...£.2¢3£óD..×ù.£è...′úê±.úμ....°.죨1ù..T£
.
¢ú.2...¨2......¢′....£×¢òa.¨μ.
隋唐五代的插花特点:(4)
①讲究花器与花的搭配,并常有几座。如五代时期
的占景盘(郭江洲)
②讲究花材选择、搭配。注意花的象征意义。
尤其喜好富贵牡丹。

..±..ò: ¢..¨2.±£.êò.óD.D...£...¨·...óú±ü·.′|£.ò..a·.′μ..2D.£.....|.¨è÷..·a.à£.ò.±£é..êè.1êμè.£
¢üéí.¨·.ê..àì..£.¨.
.áo.£.ê....ú
③花材保鲜已有研究。将花放置于避风处,以免
风吹致残。将折枝花洒水封泥,以保色鲜如故
等。
④赏花方式独特。花画结合,诗酒助兴。也有大
型花展。

占景盘

「占景盘,
铜为之,花
唇平底,深
四寸许,底
上出细筒殆
数十,每用
时,满添清
水,择繁花
插筒中,可
留十余日不
衰。」对中
国古代插花
贡献大。

唐代铜花瓶
历代铜花瓶多选
用商周酒器充当,本
件为唐代专制花瓶,
仿商代饕餮(taotie)
纹,形扁而稳重,
撇口呈双耳,下屈至
肩,有波斯异国风
格。




赏花方式:



(4)宋元时期(960-1368)

精雅阶段。审美标准异于唐代,多喜高雅素淡的
梅花。“梅花精神”成就很高:

①花器研究的新进展。创作了三十一孔瓷花盆、
六孔花瓶、十九孔花插

②以花拟人,特别注重花德,“理念花”流

行。

“理念花”视插花作品为教学工具,表达作者对人
生、社会的愿望、抱负;或阐明宇宙哲理、社会
伦理。


花材由直立辐射状→扶疏而上。

花材以素雅为主—梅、松柏、竹、兰、桂。

结构—清、疏。

审美观念—由唐的富贵荣华→宋的追求清雅隐逸。

另外:元代心象花、自由花也流行。

③民间极盛。不减唐代。“焚香、点茶、挂图、插花”
四艺。

④著作多。花材保养技术完善。范成大《范村梅谱》

⑤佛前供花亦盛行。赏花形式以香赏为主。


本件宋代的官窑青瓷花器形体不大,壁仿占景盘作
八瓣莲花唇,纯净高雅。中有通空管柱,用以穿插支
柱,以备花材支绑时之用。管柱外缘饰以小莲叶,间
横小槽,以资花材穿绑,设计精巧,美观实用,为古
代极为特殊的一件花器。

五岳朝天瓶
仿宋官窑器。五岳朝天瓶多作五孔,以象征
五大名山,为祭天供花之器,此则中加一大
孔,亦属之。

宋代花囊
本件花囊nang为元代(十四世纪)龙泉窑飞青
瓷,一组两件,一般用于厅堂或宴会场合以备尖
底瓶花摆置,免于颠仆。遇瓶底宽大时,则取下上
层,形似盘座。

元代铜花觚
铜质坚实,
常做插饰
中立型堂花
之用。






(5)明朝(1368-1644)

完善、成熟期

特点:①瓶花成为主流。插花风格:隆盛理念花:
(明初期)

另外:明晚期-“新古典花”“格花”(格花延至清朝)文人


②构图严谨,注意比例,讲究美学法则。关
于花枝与容器的比例关系。《瓶史》(袁宏道)


③花枝布局,讲究章法。

有独特到之处。“整齐者,正以参差不伦,意态
天然”。(自然)

④艺术品味升华,更专注于插花本身的风韵纯
真。

酒赏(唐)下也,惟花之本身。品茗赏花。

⑤插花著作颇多而全面。

★袁宏道之《瓶史》传入日本后,“宏道派”。


袁宏道「瓶史」说:「茗赏者上也,谭
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茶赏是务实
际、重经验、喜思维、爱平静的欣赏法
度,有「醒者的艺术」趋势。实则,
插花品茗在宋代已甚流行。宋代将「插
花、点茶、焚香、挂画」合称四艺。古
画上常见插花品茗的画面,只是到了明
代更加巧妙结合而已。







仿明代七孔花插
仿明宣德七孔花插
器呈圆珠形,绘以青花番莲纹,上备七孔,有
古时占景盘遗意,插饰花枝,枝距清明,颇为
雅致。

(6)清朝中期以前(清初~清中1644-1911)

①花市兴旺,有现代商业形式的“花券”。赏花为
时尚,钿花、栽花、盆花。

②对花之品评的独特之处。

有“神格化

”的强调花之意境。“人格~神格化”“赏梅
令人高,赏兰令人幽,蕉与竹令人韵….”

③插花技艺提高了,开现代插花之先河。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论述插花之技法

两个秘诀:“起把宜紧”“瓶口宜清”瓶口亦阔不宜小。
自然式插花的准则。


④写景式、谐音造型流行。

写景式:崇尚自然。

谐音造型:属造型花之一种类型。构图复杂多变。

如:柏枝. 万年青.荷花.百合………“百年好合”。

朱柿,如意…….“诸事如意”

此外,“格花”,自明朝晚期出现→清朝;

“心象花”元朝有。清初也有。


(7)清未衰退,停滞时期

(8)20世纪80年代复苏期

1984年,台湾第一届中国古典插花艺术展览,奠定
了当代花艺的基础。

1987年与1989年北京举办了首次全国花卉博览会,
有专题性插花艺术展览和比赛。

1989北京首次全国插花大赛。


二、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花型

(按主题思想、意境分)

(1)理念花:(宋、明初)

目的:将插花作品为教化工具,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
愿望抱负,或阐述宇宙哲理,社会伦理道德,并具祝福、
庆贺之意。

形式:瓶花为之。(亦有盘、蓝花)。常用古铜、陶瓷等
上乘容器,几架。

花材:多用名贵素雅并富于象征性的花卉,如:梅、兰、
竹、菊、桂、水仙、松柏。

造型:早期为直立或对称的辐射状。以后也为辐射状,但
主枝屈曲扶疏向上。


宋代对花抚琴

花材:兰花

花器:铜鼎

花型:理念花

洞天清箓lu说:「弹琴对花,惟岩
桂、江梅、茉莉、荼縻、薝卜」,
本件所插即为岩桂。瓶花在画中为
抚琴者神情贯注的对象,花枝轻巧
飞扬,频频起舞。本件花器以商周
青铜鬲鼎充当,置以太湖石花几,
高古漏透,益见清新可爱。





仿




明代文人堂花

花材:松、山茶、梅、柿子、百合

花器:瓷瓶、铜炉

花型:明中期文人理念花

文人花多朴实而自然。本件作风松
散,但松干强而有力,与山茶形成
对比。其下百合柿子,寓意百事
如意,美意延年,为民间岁朝常见
题材。



..±..ò: .÷′ú1.í¥êò.¨ .¨2.£o.·.¢...é .¨.÷£o′é‰×.¢‰××ù.°...ü..ê. .¨Dí£oàí...¨
.÷′úè.3.éDí.1.£.1.í¥.D..í.ê.2.3£.a1ó×..òê...2...
明代宫庭室花
花材:梅、水仙
花器:瓷壸、壸座及其它配饰
花型:理念花
明代人崇尚玩古,宫庭中文玩
收藏常为贵族或仕宦插之配
件。本件花型为明中期之「文
人花」,不强调「S」型的有
力线条、花枝松散,但比例雅
致。

宋代宫庭室花
花材:桂
花器:瓷


花型:理念花
本件为理念型
斋花,花枝比
瓶略短,但线
条长短有致,
明朗有力,基
本形式以三枝
为其架构;叶
子俯仰各得其
态,忌其雷
同。护瓶架除安
全顾虑外,有极重
之造型效果。

清代瓶供(十七世纪)

花题:新春如意、事事

吉祥

花材:梅花、山茶、如

意、柿、橘

花器:绘龙瓷瓶

花型:清代理念花

岁朝清供的插花多属理
念花,自明代后期花材
渐少,花形愈趋简
炼,有格花之态,本件
属之。为免花材过挤,
乃将其余必要花果排置
于桌上,不失作者作品
原意。



(2)心象花(元、清初),

属文人插花的一种

目的:借花抒情,以此表达作者的主观心态和情
感。

形式:以瓶花为主。

花材:广泛。但以富有象征意义,并极具“神态”
的花材为主。如竹、莲、佛手、灵芝、如意、
孔雀羽毛。

造型:因创作浪漫,无拘无束,所以造型丰富而
无定型。






年”


元代瓶花
花材:莲、竹、佛手、灵芝
花器:系帕陶瓶、高足盘、陶

花型:元代心象花
元代文人避世思想滋长,插花
讲求个性,或以明志,或以浇
愁,造型奇僻而不稳定。本件
主体瓶花比例约五比八,竹居
比例居中,枝桠猬繁;莲拔地
而起,花瓣雕着叶上,有孤零
之感,与硕重花器上下辉映,
具奇逸之趣。

(3)自由花:(盛行于五代和元朝)。属文人插花
之一种。

目的:借花表达作者追朴归真与世无争的心理和胸
怀。

形式:丰富多样。有瓶花,盘花、吊挂花、壁挂
花。

花材:广泛(栽培、野生均有)。

造型:自由多变,不拘一格,主要为简洁不对称构
图。

特点与风格:自然活泼,轻巧别致,富有雅趣和奔
放潇洒之气。


明代宫庭室花

花材:各色牡丹

花材:牡丹

花器:瓷瓶、铜镫、玉屏



花型:自由造型

本件作风因花材关系,有
隆盛之感,实则为明中期
之风格,配件繁杂,花枝
比器略短,叶子简洁有
力,与瓷上花纹相映成
趣。



竹编吊篮朴实
古雅,上置釉
色稍异之青
瓷,随意分装
以银桂及丹桂
花瓣,复摆以
带叶桂花枝。
桂花枝呈三折
如意式,枝梢
上扬,打破对
称的篮花形
式,有形简意
赅之妙与轻盈
朴质之美,带
有生命的喜
悦。

元代(十三世纪)吊篮式
自由花
花材:银桂花、丹桂花
花器:篮架、瓷罐
花型:吊篮式自由花

清代岁朝斋花

花题:新韶如意

花材:山茶、松、梅、柿子、百

合、灵芝

花器:描金霁青瓶

花型:文人式自由花

以山茶花为主,松为客,梅为
使,形成

简明的三角构成,是明
清以后文人插花的常见形式,但
本件系文人随意创作,枝态自
然,有无意、无必、无固、无我
的特征。



清代(十八世纪)书斋中的插

花与盆栽

花材:菊

花器:瓷缸

花型:缸花

清代盛行盆栽,室内往往以八
宝架穿插摆置,少则三五盆,
多则一二十盆,插花受其影
响,盆数增多,与盆栽共处者
有之。插法及作品风格亦仿盆
栽手法,此与当时盛行写景花
或写实花有密切关系。



明代文人庭园插

花材:荷、芭蕉

花器:瓷瓶、琴

花型:自由式瓶花

明代文人雅兴常于庭
园席地而坐,唱咏花
间,插花则即兴插
作。本件以芭蕉叶铺
地,石上置以瓶花及
琴。花枝清雅,色泽
明丽,悦目赏心,有
斋花风格。



元代(十四世纪)双
体花

花材:三色堇、万寿
菊、栀子花

花器:竹编方盘、铜


花型:元代自由花

茉莉,栀子均富奇
香,民间常收集供
佛。本件以方盘散置
栀子,右上角置古
铜钫,钫内随意点插
草本三色堇及万寿菊
各一朵,色彩斑斓,
有初夏清爽明媚之
态。



..±..ò: £¨4£...è..¨£o£¨.÷3ˉ.D.ú£.
..μ.£o.èò..2D..¢3.ê.ó.....褣.ì..á×.è.′..à...à.£
D.ê.£o...¨.a.÷£.èY.÷.....£
.¨2.£o..2...éù£.3
(4)文人花:(明朝中期)
目的:借以遣兴、畅述幽清雅趣,体会自然
纯洁之美。
形式:瓶花为主,容器素雅。
花材:选材较少,常为1种,多则2-3种,常用榆、
松、山茶、等具有点线表现力的木本花卉,并常用
如意、灵芝作配件。
特点与风格:不注重色彩表现,构图松散、具清
秀、韵致、脉络,俊逸之美。

(5)格花:(明晚期、清)

文人花,花材少(1~2种)。不注重色彩,但极重
品味,讲究花材品格、气质、更崇尚幽静、高雅。

造型:极注重追求花材线条变化的形式美,较忽略整体的
变化,多为不等边三角型构图。

特点:是枝叶利索、线条流畅,简洁而具清新高
雅之古趣。


清代厅堂供花

清代厅堂供花花材:菊

花、秋海棠、佛手、珊瑚、

如意、书画卷、线装书

花器:铜瓶、铜尊、铜盘、

铜炉

花型:民间文人式格花

以书画为花材的供花多用于
书房清斋。为使作品更生
动,常加置轻盈的素材,如
中国结、拂尘、燃香等,使
虚实相生,轻重调剂。本件
鲜花与佛手呈明丽的色彩
对比,于古朴之中益见美
趣。



..±..ò: £¨6£.D.1.μ..¨£¨.÷3ˉíí.ú£.
..è..¨.¢...¨£.è..¨2.éù£....·..£.3.éD×.è..àμè.£
μ.×¢..é.2ê±í..£..à..ó...é..÷à..ê.T.¢.
(6)新古典花(明朝晚

期)
文人花、格花,如花材少,重品味,崇尚自
然美等。
但注重色彩表现,多选用颜色明丽鲜艳、花
枝屈曲小巧,花朵雅直者;花器用瓶、篮;造
型简洁和典雅,具有古典优雅之风格。

明末(十七世纪)「新

古典式」堂花

花材:梅、山茶、玉

兰、水仙、兰

花器:瓷瓶

花型:新古典花

本件花材颇多,而花茎
短小,与高耸之均窑瓷
瓶相较约短二寸。花材
以红大之山茶花为实,
偏倚向左;其右花色素
朴,枝桠细小,交互穿
插,颇见虚趣。全体以
屈线枝桠及典丽花色构
成高古幽雅的风格,色
彩机能尤具特色。



(7)写景花:(唐代的春盘,清代盛行)

目的:崇尚自然,以写实手法重现自然之美
景。

形式:盘花为主,亦有瓶花。

花材:富野趣的花材,或野花。多用荷花、香
蒲、慈姑、竹、棕榈等,亦配奇石等物。

造型:直立自然式构图为主。

特点风格:注重花材个体及组合后群体的自然
美。要求枝叶舒展,花脚自然,以体现真实、
清晰的自然美景。


..±..ò: £¨8£..ìDí.¨£¨ì..¢..1.í¢.¢..′ú£.
..μ.£o.à.ˉ.·.3£.o.íD..·.£.μ¥′.×÷ò.ê..ìDíó.μ.Dàéí.£
D.ê.£o...¨£..ì.¨.£
.¨2.£o1.·o.£.ó.÷D
(8)造型花(唐、宋宫廷、清代)
目的:美化环境,烘托气氛,单纯作艺术造型用的欣赏。
形式:瓶花,盘花。
花材:广泛。象征性花材—梅、兰、菊、山茶、腊梅、百
合、瑞香等。
水果蔬菜—莲蓬、菱角、石榴、桃。
造型:果蔬造型—各种瓜果巧妙堆置盘中,多呈半圆、三
角型。
谐音造型—复杂多变,多种构图形式。

特点与风格:果蔬造型旨在表现它们天然的色彩
和芬芳气味,给人的浑厚充实美感。

谐音造型则不严格要求花材本身的形态和象征意
义,而注重利用花材名称的字音构思造型,以表
现主题,赋于作品一定的含义和情趣。

柏枝、万年青、荷花、百合——“百年好合”

铜钱、拂尘、万年青、李子——“前程万里”

朱柿、如意——“诸事如意”


清代蔬果盆供

花材:枇杷、

桃实

花器:瓷盘、

花架

花型:蔬果造

型花



以蔬果排置巧妙花
型做为岁朝清供起
源甚早,而盛行于
清。果实以其颜
色鲜丽,造型厚实
有力,作为插花素
材甚有现代「体
块」的量感与美
感。本件以夏季水
果为花材,颜色调
和极为优美,与
花器上闪烁光彩,
上下辉映,颇有隆
重富丽之感。



第三节日本插花艺术发展简史

4个时期:佛前供花(15世纪前僧侣流传的供花)

池坊流

16-19世纪初,黄金时代宫廷、民间

立华


20世纪第二次插花高潮三千流派小原流草月流

二战后,走向世界草月流

麦克阿瑟将军


立花

书院壁龛的装饰花。是池坊专庆在室町时代创造
的。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
等。之所以称为立花,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
立的形态。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
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生花

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江
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
被放在壁龛上。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插花的
器具象征着大地。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
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品格高尚、绚丽、端
庄是生花的特征。


盛花

用水盘或篮子,将鲜花装满这些器具,
由此而得名。


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简史(自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