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学设计

S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句的意思。

3、掌握本课会认字、会写字和词语。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单元整体感知,明了主题:

(一)、请学生朗读“单元导读”及相应的泡泡框中的内容,提炼其中的信息。

(板书:单元主题:动物故事单元训练目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二)、在本单元,我们将要认识哪些动物朋友呢?(归纳)【设计意图】:本册教材的编排单元主题明确,所选内容均围绕主题。而五课是二单元的第一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对单元导读进行解析可以带领学生纵观一个单元,明了自己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面对具体的学习。

二、情感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展示课件第一屏」播放有关山雀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山雀。看得出,大家被深深地吸引了。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观察了山雀之后写出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文章的题目就以这种小动物的名字命名——(板书:山雀)

(二)、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相信读着读着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山雀的世界。

【设计意图】: 对于可能只在电视节目中见到过山雀的孩子们来讲,鲜活生动的画面给他们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直观的动物形象为他们提供了遐想的依托,使恣意想象成为可能。由此,走进课文描述的情景时,他们头脑中的画面感会更强。之后的自由朗读环节又为学生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出口。去除各类要求的束缚,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最大限度的信任——相信他们能读好、读懂、读出感情。

1、师:过瘾吗?好文章读起来真痛快!那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读起来有些吃力的句子,不太明白的词或者产生疑惑的问题……(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到“学困生”的状态,给予帮助,同时对预习不充分的孩子进行提醒、鞭策。

2、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精彩?(二到十六自然段)

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这些描写吧,可以齐读,也可以你一段我一段地读,还可以选你们喜欢的其它方式读,看看哪对同桌读得最投入、最生动。(生合作读文)

【设计意图】:无论是合作还是比赛,伙伴间总是能给对方激励的力量。再次读文,再次走进文章情境,体验必然进一步加深。在朗读方式上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自由,“谁的学习谁做主”。

3、评价一下同桌的表现吧,肯定他的优点,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帮他纠正。(生交流)

指名一对同桌相互评价,师生相机点拨。

4、师:山雀被你们认真而热烈的学习气氛所感染,想出来和你们再次见面呢,那咱们就用友好的注视和静静地思考欢迎他们吧!「展示课件第一屏」再次播放山雀的相关图片

(生观看后)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设计意图】:短片的再度播放意在帮助学生从文字返回图像,促进他们加速思考,进而形成独特的感受落于笔端。文字可长可短,老师不加干涉。“不让几十个孩子写出同样的句子”是老师起码应该具备的教学思想吧。

三、回顾生字学法,自主识字:

1、师:读书有方法,学生字也一样。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往学习生字的方法——

「展示课件第二屏」出示生字的学法

2、按照这样的顺序和学法我们学会了很多生字,这节课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次小老师,为大家讲解生字呢?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3)、师重点讲解、范写“雀、绕、瓦、逃”四字。

(4)、学习多音字。

【设计意图】: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生字的基础,这种“做中学”的思想可以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使其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逐渐去除依赖性。

四、评价课堂学习,鼓励肯定:

师:人说“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要小看课堂上点点滴滴的积累,日子久了,知识和能力就会润物细无声地和你融为一体。赞赏大家在这节课上的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再接再厉!

五、作业设计:

(一)、在作业本上写本课生字、多音字。

(二)、有感情地练读课文,预习课后题。

六、板书设计:

单元主题:动物故事

单元训练目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

山雀教案教学设计

山雀教案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二、总结课堂,鼓励阅读。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

山雀名师教案

山雀名师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山雀》名师教案 深度解教材 《山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以“我”的观察为线索,用充满情趣的语言,通过山雀的动作、叫声来想象它们的语言,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课文的表达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学习课文时,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弄明白作者的猜想,要认真从字里行间找出这些根据,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观察、了解更多的事物。课文是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写的。教学时教师可先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弄清作者的观察点。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说作者在不同地方各观察到了什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让学生从作者的观察、想象中弄清自由的山雀是怎样拯救它的朋友,体会作者对山雀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能力 1、会写“雀、取、肯”等12个生字,会认“锯、瓦、斑”等7个生字,掌握“山雀、耐心、附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突破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

突破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弄清作者是在有序的、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的。 难点:学习用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把想象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被想象的事物人物化,把动物想成自己,通过创设情境、表演等方法丰富学生的体验。 教学与学法推荐: 教法:用朗读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脉络;以谈话法为主,在读中感悟,体会两只山雀之间的情谊。 学法:以自学和小组交流的方法为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想象山雀互相帮助的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并展开想象的。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山雀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山雀的资料、各种动物叫声的录音。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寸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主题

山雀教学设计20

5山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2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单元导读:师:从今天起我们就要进入第二单元课文的学习,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单元导读。出示课件,请学生读单元导读内容。出示1、单元主题:人与自然。2.单元目标:善于观察,用心思考。 引入: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要认识很多的动物朋友。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山雀》,跟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1.师:同学们见过山雀吗?(没见过;见过:见过的同学说说它长什么样子。) 2.师:老师这儿有一张山雀的图片,出示山雀的图片:让同学生通过观察说说山雀的样子。(师:请同学们来认真观察山雀,谁来说说它的样子;看看这张图片猜猜山雀在干什么?)二、初读课文,预习检查,识字学词 1、初读课文。(师:今天我们通过一篇课文认识一下山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圈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词。检查预习,识字学词。(师:读课文时同学们遇到了生字新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它们。) (1)、指名认读,评议。(2)、齐读词语。下面同桌互读。(3)、男生女生互读、开火车读词。(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绕”。先同桌互学,再重点指导。当堂练习组词、书写。 3、再读。同桌合作,一人一段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山雀是什么的样子的?从文中找找看,请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反馈,读句子。板书:样子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师:长相可爱,小巧玲珑的山雀大家想不想看一看?出示图片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填空。(师:同学们记住山雀的样子了吗?如果不看书能不能说出山雀的样子呢,哪位同学能给这段话来填空。)说“瓦灰色”一类表示颜色的词语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小山雀的?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指名反馈,评议、补充。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

《麻雀》名师教案

《麻雀》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打猎、猛烈、无可奈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预设:兔子、猫、狗、鹦鹉…… 你喜欢它们身上什么特点? 预设:喜欢狗,因为它们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我尤其喜欢它们的性格;喜欢猫,可能是我从小就有猫陪着我吧,那是一个玩具猫。浑身雪白,黑葡萄般的大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你。你按一下它的头,它就会喵喵叫。因为这个,所以我很喜欢猫;喜欢兔子,它白天无精打采,一动不动地好像睡着了。可它夜晚却精力旺盛,出来找食物。兔子不像蛇、青蛙要冬眠,冬天它可比夏天过得舒服,兔子比较耐寒怕热。 2.那么你们来猜一猜:老师最喜欢什么动物呢? 预设:小麻雀。 你知道哪些关于麻雀的资料? 预设:一般体长为14厘米左右,体型略小,矮圆而活跃。顶冠及颈背褐色。麻雀不进行迁徙,是常见的留鸟。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 当弱小的麻雀,面对庞大的猎狗会发生什么呢?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来看一看麻雀和猎狗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4.板书课题,读题。(麻雀) 二、初读感知 (一)认读生字。 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觉得感动的地方。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得很熟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你认识它们吗? 出示生字,指读。 (1)注音领读,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2)比一比谁的识字方法最多。 2.趣味识字。 加一加:口+臭=嗅(嗅觉) 图文识字:无奈拯救嘶叫 (二)感知课文。 1.课文一共讲了哪几个“人物”?它们的关系网是如何的? 预设: 2.围绕这几个“人物”,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预设:本文写“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小麻雀,想把它吃掉。紧急关头,老麻雀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着小麻雀,结果“我”唤回猎狗,小麻雀免受伤害。 3.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 第一部分(1-3):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第二部分(4-6):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拯救自己的幼儿,吓退了猎狗。 第三部分(7):“我”急忙带着猎狗走开了。 (三)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本套资源由六十铺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文字版可以直接观看,如果需要下载此套小学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DOC版的附件,请直接拉到本帖子最后一页的最后一帖链接中下载DOC附件即可!如只是浏览参考一下该资源,则无需下载附件! 1、大海的歌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情趣。 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语言训练]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3.小组汇报、感悟: 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引导学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蓝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风是、是、是、是 他一来,就…… 就…… 就…… 就……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帮助学生理解风平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山雀名师教案

《山雀》名师教案 深度解教材 《山雀》是一篇精读课文,以“我”的观察为线索,用充满情趣的语言,通过山雀的动作、叫声来想象它们的语言,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课文的表达特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学习课文时,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弄明白作者的猜想,要认真从字里行间找出这些根据,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观察、了解更多的事物。课文是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写的。教学时教师可先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弄清作者的观察点。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说作者在不同地方各观察到了什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让学生从作者的观察、想象中弄清自由的山雀是怎样拯救它的朋友,体会作者对山雀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能力 1、会写“雀、取、肯”等12个生字,会认“锯、瓦、斑”等7个生字,掌握“山雀、耐心、附近”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突破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 突破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作者是怎样进

行观察的,弄清作者是在有序的、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的。 难点:学习用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把想象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被想象的事物人物化,把动物想成自己,通过创设情境、表演等方法丰富学生的体验。 教学与学法推荐: 教法:用朗读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脉络;以谈话法为主,在读中感悟,体会两只山雀之间的情谊。 学法:以自学和小组交流的方法为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想象山雀互相帮助的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并展开想象的。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山雀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山雀的资料、各种动物叫声的录音。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寸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主题 1、教师出示山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描述一下山雀的样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锡林郭勒大草原 语文s版

锡林郭勒大草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草原草原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同到我国内蒙古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去感受草原的辽阔和美丽。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自由读文 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四、学习生字词 五、自由读,初步感受草原的美丽,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六、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初步感知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学了《锡林郭勒大草原》,它留给你的是什么样的感觉? 2.引:哪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

二、阅读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从那儿感受到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广阔的,再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1)(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从这儿能感受到草原的广阔,无边无际,而且都是绿色,很美。) 除了广阔,还感受到了什么?(美丽)[板书] 读出你的感受来。 (2)(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 说说自己的理解。 指名读。 再读读这两句,读出大草原的广阔与美丽来。(有感情地朗读) 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3)(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宝镜一样。在草滩之中,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

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上册) 教 案 组教师

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

山雀教案教学设计

山雀教案教学设计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案全集

全册教学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习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习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容写清楚写明白。(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5.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习作结合起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山雀》教学设计

《山雀》教学设计(S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掌握本课会认字、会写字和词语。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由、投入地读课文,尽力读懂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单元整体感知,明了主题: (一)、请学生朗读“单元导读”及相应的泡泡框中的内容,提炼其中的信息。 (板书:单元主题:动物故事单元训练目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 (二)、在本单元,我们将要认识哪些动物朋友呢?(归纳) 【设计意图】:本册教材的编排单元主题明确,所选内容均围绕主题。而五课是二单元的第一课,在学习本课之前对单元导读进行解析可以带领学生纵观一个单元,明了自己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的放矢地面对具体的学习。 二、情感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展示课件第一屏」播放有关山雀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山雀。看得出,大家被深深地吸引了。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观察了山雀之后写出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文章的题目就以这种小动物的名字命名——(板书:山雀) (二)、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相信读着读着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山雀的世界。 【设计意图】: 对于可能只在电视节目中见到过山雀的孩子们来讲,鲜活生动的画面给他们的视觉冲击是巨大的。直观的动物形象为他们提供了遐想的依托,使恣意想象成为可能。由此,走进课文描述的情景时,他们头脑中的画面感会更强。之后的自由朗读环节又为学生情感的表达提供了一个出口。去除各类要

优品课件之三年级语文上5山雀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5山雀教案 教学要求 1.产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动物的意识。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 3.结合课文,提高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3.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教学课时两课时山雀 的一只眼睛里进了灰尘?。我想把灰尘取出来,这时另一只眼睛也进了灰尘。[句导读:开篇就写眼睛进了灰尘,很能激起人的好奇心: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从而引起下文,寻找灰尘的来源。] 段导读:写“我”的眼睛里进了灰尘。 这才发现,风朝?我这边吹来一些锯(jù)末,锯末按风向在地上 落了一行[háng]。肯定是有谁在上风头锯木头。[句导读:是谁在锯木头呢?又是一个疑问,继续吸引读者往下读。][①“我”找到灰尘的来源了吗?是什么?] 段导读:写“我”断定是谁在上风头锯木头。为下文看见小山雀作了铺垫。 顺着这锯末铺成的白色小路朝上风头走去,很快就看见两只小山雀,正在用嘴凿(záo)?枯树干,从烂木头 里找虫子吃。[②锯末是怎样产生的?]这两只小山雀都是瓦(wǎ)灰色的,白色的两颊(jiá)鼓鼓的,上面有几个黑斑(bān)?。[句导读:抓住“瓦灰色”“白色的两颊鼓鼓的”“几个黑斑”这几个主要特征来 描写小山雀的外貌。]它们干得那么起劲,在树干上越凿越深。我用望远镜耐心地观察它们, [③“我”为什么要用望远镜观察它们?]直到后来,一只山雀只剩下尾巴露在树干外面。这时我便悄悄地从后面绕过去,偷偷走到露出小尾巴的那个地方,用手掌(zhǎng)堵住了窟窿(kū long)。[④“悄悄地”“绕”“偷偷”这些词说明了什么?]树洞里的小山雀一动也不动,就好像一下子死了似的。我举起手,用手指头碰碰小尾巴,它躺在那儿纹丝不动;我用手指头摸摸它的背,它还是像死了似的躺在那儿。[⑤小山雀为什么装死?] 段导读:写“我”发现两只山雀,并把其中一只堵在树洞里。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主要写“我”是怎样发现两只山雀的。 一只山雀落在两三步远的树枝上,不时尖叫几声。[⑥“两三步远”“不时尖叫几声”分别说明了什么?]可以猜(cāi)想到,它是在劝告它的朋友,要尽[jǐn] 可能老实一些躺在那儿:“你躺在那儿别出声,我在他旁边尖声叫唤,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3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空山鸟语》教学设计 云岗中学:夏明香 2010.4 教材分析: 《空山鸟语》是北京版第十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灵秀飘逸,充满诗情画意。在品析语言和体会感情方面是很好的教学材料。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通常是死记硬背的,难以结合语境来深刻理解,也就难以理解本词在本文中的含义,对句子的分析更是无从下手,通过本课学习,令学生在初步掌握理解品析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再据此感受并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本文学习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体会方法,应用范读令学生体会散文的朗读方法,帮助理解。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词析句,深入体会作者在状物写景中蕴含的微妙情思。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诗化的语言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中各种美妙的声音往往会触动我们的心弦,那么是什么样的声音触动了台湾大作家郭枫的心怀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文章《空山鸟语》,品味优美的文字,浏览空山、聆听鸟语、感受真情!(出示课题) 二、生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听鸟语,悟真情 (音乐:林中鸟叫和轻柔的钢琴曲。) 1----4段,5段,6段,7段,8—10段 三、品读文章,深入体会作者情思。 1、“空”——什么是空山呢?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答案?将它换成大山、深山行不行? ——强调了山的幽深,寂静(第二段)。 追问:为什么有“鸟语”的还是“空山”呢?有一句诗特别能表现这种感觉,是哪一句呢? 王籍《入若邪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婉转的鸟鸣更能体现山的幽深。2、“语”——为什么要说鸟语,而不说鸟鸣、鸟啼呢?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呢? 语言,表现了一种交流的作用,是要人懂的,而不只是鸣叫。作者觉得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由此可见作者是很喜爱鸟儿的声音的。 在文中有一句话特别能够表现作者对鸟儿鸣声的喜爱-------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3、展示学生问题:既然写“空山鸟语”,那么,段2为什么要写山上其他的美丽的风景?(段2还写到哪些风景?)板书 明确: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衬托作者对鸟鸣的喜爱。 4、迅速浏览3---5段 品析感悟: 段3”你不懂得鸟的语言吗?(本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段4为什么又问一遍? 段4:“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而段5又说“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是否矛盾? 明确:过渡,开启下文) 明确:反复,强调,引起读者注意。强调人能和大自然心灵相通。 明确: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是指大自然中的事物,并不是所有的人。 人不一定能听懂,指的是有的人能听懂,有的人不能听懂。 将自己的心灵紧贴山的心灵的人能听懂,制造出自己的桎梏,将自己套牢的人不能听懂。 四、重点品味三幅鸟鸣图,深入体会作者情思。 文中对红喙小鸟、山雀、鹧鸪的描绘宛如三幅优美的图画,你最喜欢哪一幅?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生选取5—7段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状物中所蕴含的微妙情思。 根据生回答情况相机提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一)例如段五: 1、“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 品析:“朝来”如何理解? 什么是谛听?——与前文“用大半天时间”呼应。 作者用大半天时间来“谛听”,表现了什么情感? ——作者对鸟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板书:情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二单元山雀

山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的想象的,学习作者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鸟是人类的朋友,很多作家都喜欢观察鸟,描写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俄国著名作家普里什文的《山雀》。 2.同学们见过山雀吗?你对山雀有哪些了解? 二、情感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播放有关山雀的短片或图片供学生观看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动物朋友——山雀。看得出,大家被深深地吸引了。俄国作家普里什文在观察了山雀之后写出了一篇引人入胜的好文章,文章的题目就以这种小动物的名字命名——(板书:山雀) 2.请大家自由、投入地朗读这篇课文,相信读着读着你就会情不自禁地走进山雀的世界。 (1)师:过瘾吗?好文章读起来真痛快!那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读起来有些吃力的句子,不太明白的词或者产生疑惑的问题……(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疑答惑) (2)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精彩?(二到十六自然段)和你的同桌一起读读这些描写吧,可以齐读,也可以你一段我一段地读,还可以选你们喜欢的其它方式读,看看哪对同桌读得最投入、最生动。(生合作读文)

(3)评价一下同桌的表现吧,肯定他的优点,真诚地指出他的不足,帮他纠正。(生交流) 指名一对同桌相互评价,师生相机点拨。 (4)师:山雀被你们认真而热烈的学习气氛所感染,想出来和你们再次见面呢,那咱们就用友好的注视和静静地思考欢迎他们吧! 再次播放山雀的相关图片 (生观看后)此时此刻,你一定想说些什么吧,把你心里的话写在课文旁边的空白处。 三、回顾生字学法,自主识字 1.师:读书有方法,学生字也一样。咱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往学习生字的方法—— 出示生字的学法 2.按照这样的顺序和学法我们学会了很多生字,这节课你们有没有兴趣当一次小老师,为大家讲解生字呢? (1)同桌合作试讲。 (2)学生依座位顺序讲生字,每人一个,其他同学可补充。 (3)师重点讲解、范写“雀、绕、瓦、逃”四字。

三年级上册《山雀》教案(精选4篇)

三年级上册《山雀》教案(精选4篇) 《山雀》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山雀》教案2 一、教学分析 本文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两只山雀有趣的对话。它告诉我们,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二、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词句的理解,读中体会山雀的可爱,受到关爱他人的教育。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小学语文:《卢沟桥》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下)

卢沟桥:教学设计 教案示例 26 卢沟桥 【内容简析】 卢沟桥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桥梁,历史久远,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同时,它是著名的“七七事变”的发生地,是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本文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充满着骄傲和自豪的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不仅是在介绍卢沟桥,赞美卢沟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赞美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设计理念】 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层层深入,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有机结合,把内容的理解和语言的感悟、品味结合起来,把发展语言和思维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及历史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体会、学习文章语言表达的方法; 3.认识“卢、郊”等生字,会写“庆、州”等字,结合课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会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段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卢沟桥的建筑特点和历史意义。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 2.有关卢沟桥的图片、录像或光盘等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初步感知 1.揭示课题,板书:卢沟桥。 2.展示、交流:你知道的有关卢沟桥的知识有多少? 3.猜猜课文会从哪几方面写卢沟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1)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建立字音与字形的联系。 (2)把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3)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交流记住字形的好办法。 (2)指名读课文,留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3)交流: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找出相应的自然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卢沟桥历史的悠久。 三、读词写字 1.读生字(词)卡片。 2.交流学习生字的方法。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好“宽”“燕”“皇”“馆”等字。 四、布置作业 1.完成书写练习。 2.填写“词语花篮”,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卢沟桥郊区反抗平坦纪念馆完好无损姿态各异 2.指名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卢沟桥的? 二、合作学习,读懂课文 1.自读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每年7月7日,人们为什么都要在卢沟桥开展纪念活动? 2.小组交流讨论,形成最佳答案。 3.全班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1.细读思考: (1)课文是怎样写卢沟桥设计科学的?画出课文中的具体数字,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说说你是怎样读懂卢沟桥“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这句话的,你从中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山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

《山雀》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3、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三、总结课堂,鼓励阅读。 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你对山雀有了哪些认识? 2、学生自由发言。 3、教师总结:小巧玲珑的山雀太惹人喜爱,它们凭借自己的劳动找虫子吃来填饱肚子。当它们遇到危险无法逃离时,就装死来蒙骗对方,以求逃过一劫,真是聪明到家了。 4、鼓励阅读。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 继续阅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读懂山雀的对话,弄清“我”的猜想的根据。]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山雀的喜爱,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仿照课文,进行观察、仿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猜字游戏。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4山雀教案2语文版

《山雀》教学设计 深度解教材 《山雀》以“我”的观察为线索,用充满情趣的语言,通过山雀的动作、叫声来想象它们的语言,从而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课文的表达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 学习课文时,要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弄明白作者的猜想,要认真从字里行间找出这些根据,并能把这种方法运用到生活中,观察、了解更多的事物。 课文是按作者的观察顺序写的。教学时教师可先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弄清作者的观察点。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说作者在不同地方各观察到了什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让学生从作者的观察、想象中弄清自由的山雀是怎样拯救它的朋友,体会作者对山雀的喜爱之情。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突破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山雀并产生丰富想象的。 突破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作者是怎样进行观察的,弄清作者是在有序的、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想象的。 难点:学习用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根据它们的叫声、动作,猜一猜“它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把想象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被想象的事物人物化,把动物想成自己,通过创设情境、表演等方法丰富学生的体验。 教学与学法推荐: 教法:用朗读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把握课文的脉络;以谈话法为主,在读中感悟,体会两只山雀之间的情谊。 学法:以自学和小组交流的方法为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想象山雀互相帮助的过程,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并展开想象的。 师生齐准备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山雀图片。 学生:搜集有关山雀的资料、各种动物叫声的录音。 课时巧安排:2课时 第一课吋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明确主题 1、教师出示山雀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描述一下山雀的样子。说说你在课外书籍中对山雀的了解。

三年级语文《山雀》优质教案多篇

三年级语文《山雀》优质教案多篇 三年级语文《山雀》优质教案多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整理的三年级语文《山雀》优质教案多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三年级语文《山雀》优质教案多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3、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依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检查预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的识记。 2、质疑导读,学习课文1—3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识字学词,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 (1)指名认读,评议。 (2)齐读词语。

(3)从词中抽出生字,认读,开火车扩词。 (4)学生自由介绍记识方法。 (5)教师重点讲解“雀、肯”。 2、学生自主分段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同桌合作,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二、质疑导读,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你们见过山雀吗?他们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文中哪个地方为我们介绍了山雀的样子?请用横线画出来。 指名反馈,读句子。 观察图,感受山雀外形的小巧玲珑。 学生有感情齐读句子。 2、“我”是怎么发现两只灰雀的? 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 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及第三自然段的第1、2句。 3、这两只灰雀在干什么呢?他们干得怎么样? 指名反馈,介绍、交流。 理解“起劲”的意思。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们干得起劲? 引导体会山雀找虫子时的专注、卖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以上语句。 4、看到山雀如此起劲地凿树干找虫子,“我”是怎么做的?结果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轻声读第三自然段后半段内容。 指名发言。 理解词语:一动不动、纹丝不动、像死了似的。 议一议:山雀真的死了吗?它为什么装死?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