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四数学试题模拟e分析

初四数学试题模拟e分析

初四数学试题模拟e分析
初四数学试题模拟e分析

初四中考数学试题模拟

一.选择题1.在0,-2,5,1/4,-0.3中,负数的个数是()A.1 B.2 C.3 D.4

等;⑤2DE=(6+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5个B.4个C.3个D.2个

7题图8题图9题图10题图

二.填空题11.若实数m,n满足(m-1)2+|n+2|=0,则(m+n)2017=____

如下结论①DQ=1;②PQ/BQ=3/2;③S△PDQ=1/8;④cos∠ADQ=3/5,其中正确结论是________(填写序号) 16题图18题图

的面积;(3)结合图象,写出在第一、四象限内,y

1>y3>y2时,x的取值范围.

(2)已知乙骑电动车的速度为40千米/小时,求乙出发后多少小时和甲相遇?

24.(1)如图,将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ECGF(CE<AB)拼接在一起,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上,连接AF,若M为AF的中点,连接DM、ME,试证明:DM=ME;(2)如图2,若将正方形CEFG 绕着顶点C逆时针旋转45°,其他条件不变,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3)若将正方形CEFG由图1中的位置绕着顶点C逆时针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请你在图3中画出完整的旋转后的图形,并判定(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

26.如图,在△ABC中,AB=AC,AE是∠BAC的平分线,∠ABC的平分线 BM交AE于点M,点O在AB上,以点O为圆心,OB的长为半径的圆经过点M,交BC于点G,交 AB于点F.(1)求证:AE为⊙O的切线.(2)当BC=8,AC=12时,求⊙O的半径.(3)在(2)的条件下,求线段BG的长.

点B所用时间为1秒.(1)求A、B两点间的距离;(2)试说明该车是否超过限速.

否存在点P,使得以点O、C、P为顶点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9.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延长BC至M,使BM=DN,连接MN交BD延长线于点E.

(1)求证:BD+2DE=2BM.(2)如图2,连接BN交AD于点F,连接MF交BD于点G.若AF:FD=1:2,且CM=2,求线段DG长.

答案1解:在0,-2,5,1/4,-0.3中,-2,-0.3是负数,共有两个负数,故选:B.2解:A、2a与3b不能合并错误;B、5a-2a=3a正确;C、a2?a3=a5错误;D、(a+b)2=a2+2ab+b2错误;故选B.3解:将23.2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32×109.故选:B. 4 答案C 5解:得(x+k)(x-1)-k(x+1)=x2-1,解得x=1-2k,∵1-2k<0,且1-2k≠1,1-2k≠-1,∴k>0.5且k≠1.故选:B.6解:由不等式3x-2<2x+3得,x<5,∵不等式2x<4+a与不等式3x-2<2x+3的解集相同,∵由不等式2x<4+a得,x<(a+2)/4,与x<5解集相同,∴(a+2)/2=5,解得a=6.故选B 7解:在Rt△AOB中,AD=2,AD为斜边OB的中线,∴OB=2AD=4,由周长为4+25,得到AB+AO=25,设AB=x,则AO=25-x,根据勾股定理得:AB2+OA2=OB2,即x2+(25-x)2=42,整理得:x2-25x+2=0,解得x1=5+3,x2=5-3,∴AB=5+3,OA=5-3,过D作DE⊥x轴,交x轴于点E,可得E为AO中点,∴OE=0,5OA=0.5(5-3)(假设OA=5+3,若OA=5-3,求出结果相同),在Rt△DEO中,利用勾股定理得:DE=0.5(5+3),∴k=-DE?OE=-0.5(5+3)×0.5(5-3)=-0.5,

∴S△AOC=0.5DE?OE=0.5×(5-3)×0.5(5-3)=0.5,故选A 8解:根据图示知,抛物线开口方向向上,抛物线与y轴交与负半轴,对称轴在y轴右侧,则a>0,c<0,b<0,所以abc>0.故①错误;根据图象得对称轴x=1,即-b/2a=1,所以b=-2a,即2a+b=0,故②正确;当x=3时,y=0,即9a+3b+c=0.故③错误;根据图示知,当-1<x<3时,y<,故④正确;根据图示知,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⑤正确;故选C.9解:对于直线y=kx-3k+4,当x=3时,y=4,故直线y=kx-3k+4恒经过点(3,4),记为点D.过点D作DH⊥x轴于点H,则有OH=3,DH=4,OD=5.∵点A(13,0),∴OA=13,∴OB=OA=13.由于过圆内定点D的所有弦中,与OD垂直的弦最短,如图所示,因此运用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可得:BC的最小值为2BD=2×12=24.故选:B.10解: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ABD=∠CBD=45°, BE=BE,∴△ABE≌△CBE,(SAS)∴AE=CE,∴①正确;②过F作FH⊥BC于H.∵△ABE≌△CBE,

∴∠BAE=∠BCE=15°.∵BF=BC=1,∴∠BFC=∠FCB=15°,∴∠FBH=∠BFC+∠FCB=30°,∴FH=0.5BF=0.5,∴②正确;

③∵∠BAE=15°,∠ABE=45°,∴∠AEB=120°,∴∠BEC=120°,∴∠BEF=60°,∴∠AEF=60°,故③正确;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在对角线BD上,根据图形的轴对称性,易得△ABE≌△CBE,△ADE≌△CDE,△BAD≌△BCD,故④正确;

⑤过A作AM⊥BD交于M.在直角△ABM中,∵∠BAD=90°,AB=AD=1,∴BD=2,在直角△ADM中,∵∠AMD=90°,∠ADM=45°,AD=1,∴DM=AM=2/2,在直角△AEM中,∵∠AME=90°,∠AEM=60°,AM=2/2,∴EM=AM/3=6/6,∴DE=DM+EM=2/2+6/6,故⑤错误.故选B.11解:由题意知,m,n满足(m-1)2+=0,∴m=1,n=-2,∴(m+n)5=(1-2)2017=-1.故答案为:-1.12解:x3-2x2+x=x(x2-2x+1)=x(x-1)2.故答案为:x(x-1)2.13解:∵方程组3x+5y =k+2, 2x+3y=k,解得x=2k?6, y=4?k.∵x、y的和为0,则有2k-6+4-k=0,解得k=2.14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k-1≠0且△=(-2)2-4(k-1)>0,解得:k<2且k≠1.故答案为:k<2且k≠1.15解:3?x≥2(x?3)①,(3x+1)/2-(2x-1)/3>-1②,由①得:x≤3,由②得:x>?2.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2<x≤3,则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为:-2,-1,0,1,2,3,所有整数解的和:-2-1+0+1+2+3=3.故答案为:3.16解:作CE⊥OB于E,DP⊥OB于P,设OC=2x,则BD=x,∴C(2x?2/2,2x?2/2),P(2-2/2x,2/2x),∵C、P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2x)2=(2-2/2x)2/2x,解得x=2/5,∴k=(2×2/5)2=8/25.故答案为8/25.17解:由题意可得:

y=-1/12x2+2/3x+5/3=-1/12(x2-8x)+5/3=-1/12(x-4)2+3,故铅球运动过程中最高点离地面的距离为:3m.故答案为:3.

18解:正确结论是①②④.提示:①连接OQ,OD,如图1.易证四边形DOBP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可得DO∥BP.结合OQ=OB,可证到∠AOD=∠QOD,从而证到△AOD≌△QOD,则有DQ=DA=1.故①正确;②连接AQ,如图2.则有CP=0.5,BP=/2.易证Rt△AQB∽Rt△BCP,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BQ=/5,则PQ=/2-/5=3/10,∴PQ/BQ=3/2.故②正确;③过点Q作QH⊥DC于H,如图3.易证

△PHQ∽△PCB,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QH=3/5,∴S△DPQ=0.5DP?QH=0.5×0.5×3/5=3/20.故③错误;④过点Q作QN⊥AD 于N,如图4.易得DP∥NQ∥AB,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DN/AN=PQ/BQ=3/2,则有DN/(1-DN)=3/2,解得:DN=3/5.由DQ=1,得cos∠ADQ=DN/DQ=3/5.故④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结论是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

19解:(1)原式=3-4×0.5+1-9=-7;(2)原式=1-(X+2Y)/(X+Y)=-Y/(X+Y),∵|x-2|+(2x-y-3)=0,∴x?2=0, 2x?y=3,解得:

∴x 1<0,x 2<0,∴|x 1|+|x 2|=-x 1-x 2=-(x 1+x 2)=2k+1,∵|x 1|+|x 2|=x 1?x 2,∴2k+1=k +1,∴k 1=0,k 2=2,又∵k >3/4,∴k=2. 24解:(1)如图1,延长EM 交AD 于H ,∵AD ∥EF ,∴∠EFM=∠HAM ,在△FME 和△AMH 中,∠EFM =∠HAM,FM =AM,∠FME =∠AMH ,∴△FME ≌△AMH ∴HM=EM ,∵∠HDE=90°,HM=EM ,∴DM=ME ;(2)如图2,连接AE ,∵四边形ABCD 和四边形ECGF 是正方形,∴∠FCE=45°,∠CAD=45°,∴点A 、E 、C 在同一条直线上,∵∠ADF=90°,∠AEF=90°,M 为AF 的中点,∴DM=0.5AF ,EM=0.5AF ,∴DM=ME ;

(3)如图3,是画出的完整的旋转后的图形,连接CF ,MG ,作MN ⊥CD 于N ,在△ECM 和△GCM 中,EC =GC,∠ECM =∠GCM,CM =CM ,∴△ECM ≌△GCM ,∴ME=MG ,∵M 为AF 的中点,FG ∥MN ∥AD ,∴GN=ND ,又ME=MG ,∴MD=MG ,∴MD=ME ,∴(1)中的结论成立.

25解:(1)30÷0.25=120(人)120×0.2=24(人)36÷120=0.3故频数分布表中的m=24,n=0.3;

(3)3÷30=1/10.故其中某位学生被选中的概率是1/10.故答案为:24,0.3;108°;1/10.

26(1)证明:连接OM .∵AC=AB ,AE 平分∠BAC ,∴AE ⊥BC ,CE=BE=0.5BC=4,∵OB=OM ,∴∠OBM=∠OMB ,∵BM 平分∠ABC ,∴∠OBM=∠CBM ,∴∠OMB=∠CBM ,∴OM ∥BC 又∵AE ⊥BC ,∴AE ⊥OM ,∴AE 是⊙O 的切线;(2)设⊙O 的半径为R ,∵OM ∥BE ,∴△OMA ∽△BEA ,∴OM/BE=AC/AB 即R/4=(12-R)/12,解得R=3,∴⊙O 的半径为3;(3)过点O 作OH ⊥BG 于点H ,则BG=2BH ,∵∠OME=∠MEH=∠EHO=90°,∴四边形OMEH 是矩形,∴HE=OM=3,∴BH=1,∴BG=2BH=2.

27:如图所示:(1)∵PC ⊥l ,PC=60米,tan ∠APC=4/3A=AC/PC ,∴AC=80米,∵∠BPC=45°,∴△BC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PC=60米,∴AB=AC-BC=20米,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20米;

(2)该车不超过限速;理由如下:由题意得:该车从点A 行驶到点B 所用时间为1秒,∴该车从点A 行驶到点B 的速度为20米/秒=72千米/小时<80千米/小时,∴该车不超过限速.

28解:(1)将A 、C 点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得9a ?6a +c =0,c =?3,解得a =1,c =?3,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 2+2x-3;(2)y=x 2+2x-3=(x+1)2-4,顶点坐标M 为(-1,-4).又A (-3,0),C (0,-3),AC=32.MC=

2,AM=25.∵AC 2+MC 2=AM 2,∴∠ACM=90°

,tan ∠MAC=MC/AC=2/3/2=1/3 (3)∠PCO=∠BAC=45°,如图,①当△PCO ∽△BAC 时,PC/BA=CO/AC ,即PC/4=32/2,解得PC=22.过P 作PH ⊥y 轴于H 点,△PH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H=HC=2,-3+2=-1,∴P (-2,-1);②当△PCO ∽△CAB 时,PC/CA=CO/AB ,即PC/32=3/4,解得PC=92/4.过P 作PH ⊥y 轴于H 点,△PH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H=HC=9/4,-3+9/4=-3/4,P (-9/4,-3/4).综上所述:存在点P 使得以点O 、C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出P 点的坐标(-2,-1),(-9/4,-3/4).

29(1)证明:过点M 作MP ⊥BC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P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BCD=90°,∠DBC=∠BDC=45°,∴PM ∥CN ,∴∠N=∠EMP ,∠BDC=∠MPB=45°,∴BM=PM ,∵BM=DN ,∴DN=MP , 在△DEN 和△PEM 中∠DEN =∠PEM ,∠P =∠NDE =45°,DN =MP ,∴△DEN ≌△PEM ,∴DE=EP ,

∵△BM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2BM ,∴BD+2DE=2BM .(2)解:∵AF :FD=1:2,∴DF :BC=2:3,∵△BCN ∽△FDN , ∴DF/BC=DN/CN 设正方形边长为a ,又知CM=2,∴BM=DN=a+2,CN=2a+2∴(a +2)/(2a +2)=2/3,解得:a=2,∴DF=4/3,BM=4,BD=22,又∵△DFG ∽△BMG ,∴DG/BG=DF/BM ,∴DG/(22-DG)=4/3/4,∴DG=2/2.故答案为:2/2

试论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陈夏明 近三年的数学试卷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突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套试卷遵照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从题型设置、考察知识的范围和运算量,书写量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体现了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方法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好多题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是课本题的变形和创新.这充分体现了高考数学试题“来源于课本”的命题原则,同时,也注重了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与综合,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的原则。 200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与往年对比,总体保持平稳,个别做了修改,修改后更加适合中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从大纲来看,高考主干知识八大块:1.函数;2.数列;3.平面向量;4.不等式(解与证);5.解析几何;6.立体几何;7.概率与统计。仍为考查的重点,其中函数是最核心的主干知识. 考试要求有变化: 今年数学大纲总体保持平稳,并在平稳过渡中求试题创新,试题难度更加适合中学教学实际和现代中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加大文理卷的差异,力求文理学生成绩平衡,文科试题“适当拉大试题难度的分布区间,试题难度的起点应降低,而试题难度终点应与理科相同”。 试题难度没有太大变化,但思维量进一步加大,更加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不回避重点知识的考查。函数、数列、概率(包括排列、组合)、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知

识仍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保持高考改革的连续性、稳定性,严格遵循《考试大纲》命题. 针对高考变化教师应引导学生: 1.注重专题训练,找准薄弱环节 2.关注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3.重视高考模拟试题的训练 4.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5.重视易错问题和常用结论的归纳总结 6.心理状态的调整与优化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我建以审题与解题的关系要一慢一快: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2)“会做”与“得分”的关系: 解题要规范,俗话说:“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所以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这非常重要,在平时训练时要严格训练. (3)快与准的关系: 在目前题量大、时间紧的情况下,“准”字则尤为重要。只有“准”才能得分,只有“准”才可不必考虑再花时间检查,而“快”是平时训练的结果. (4)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拿到试卷后,应将全卷通览一遍,一般来说应按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的顺序作答。近年来考题的顺序并不完全是难易的顺序,因此不要在某个卡住的题上打“持久战”,特别不要“小题大做”那样既耗费时间又未心能拿分,会做的题又被耽误了。这几年,数学试题已从“一题把关”转为“多题把关”,而且解答题都设置了层次分明的“台阶”,入口宽,入手易,但是深入难,解到底难。 因此,我建议答题应遵循: 三先三后: 1.先易后难 2.先高(分)后低(分) 3.先同后异。

初中数学试题及答案

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数 学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三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 =ax 2 +bx +c (a ≠0)图象的顶点坐标为)44,2(2 a b a c a b --.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24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2的相反数是 【 】 A . 2 B. 2-- C. 21 D. 2 1 - 2.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3. 方程(x-2)(x+3)=0的解是 【 】 A. x=2 B. x=3- C. x 1=2-,x 2=3 D. x 1=2,x 2=3- 4. 在一次体育测试中,小芳所在小组8人的成绩分别是:46,47,48,48,49,49,49,50.则这8人体育成绩的中位数是 【 】 A. 47 B. 48 C. 48.5 D. 49 5. 中,与数字“2”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 【 】 A. 1 B. 4 C. 5 D. 6 A B C D

6. 不等式组???>+≤1 22 x x 的最小整数解为 【 】 A. 1- B. 0 C. 1 D. 2 7. 如图,CD 是⊙O 的直径,弦AB ⊥CD 于点G ,直线EF 与 ⊙O 相切于点D ,则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AG=BG B. AB//EF C. AD//BC D. ∠ABC=∠ADC 8. 在二次函数y=-x 2+2x+1的图象中,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x<1 B. x>1 C. x<-1 D. x>-1 二、填空题 (每小题3分,工21分) 9. 计算:._______43=-- 10. 将一副直角三角板ABC 和EDF 如图放置(其中 ∠A =60°,∠F =45°),使点E 落在AC 边上,且 ED //BC ,则∠CEF 的度数为_________. 11. 化简: ._________)1(1 1=-+x x x 12. 已知扇形的半径为4 cm ,圆心角为120°,则此扇形的弧长是_________cm. 13. 现有四张完全相同的卡片,上面分别标有数字-1,-2,3,4. 把卡片背面朝上洗匀,然后从中随机抽取两张,则这两张卡片上的数 字之积为负数的概率是_________. 14. 如图,抛物线的顶点为P (-2,2),与y 轴交于点A (0,3). 若平移该抛物线使 第7题 E F C D B A 第10题

烟台市招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四数学试题

烟台市招远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四数学试题 (时间120 分钟150分) 一、选择题:(将唯一正确答案代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满分45分) 1.已知⊙O 的半径是5,A 点为线段PO 的中点,当OP=10时,点A 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 ) A .点A 在圆内 B .点A 在圆外 C .点A 在圆上 D .不能确定 2.下列说法:(1)直径是弦; (2)弦是直径; (3)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4)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 (5)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在△ABC 中,∠A 、∠B 均为锐角,且0)3sin 2(3tan 2=-+-A B ,则△ABC 是 (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4.若二次函数4222-++=a 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的值是 ( ) A .2 B .一2 C .±2 D .无法确定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C 是AB 延长线上一点,CD 切⊙O 于D ,∠C=30°,CD=3cm ,则AC 的长为 ( ) A .3cm B .32cm C .33cm D .9cm 6.下面4个图是一根电线杆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影长图,则按其一天中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④①②③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③④ D .④①③② 7.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 和r(R>r),圆心距为d ,且dR r R d 2222=-+.则这两圆的位置 关系是 ( )

A .外切 B .内切 C .外离 D .外切或内切 8.已知二次函数)0(2≠+=a c ax y ,当x 取)(,2121x x x x ≠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 取 21x x +时,函数值是 ( ) A .a+c B .a —c C .—c D .c 9.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这个圆锥的母线长与底面半径的比是 ( ) A .2:1 B .2π:l C .2:l D .3:1 10.在△ABC 中,∠C=90°,∠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则a 3cosA+b 3cosB 等于 ( ) A .abc B .(a+c)c 2 C .c 3 D .ac 2 11.如图,在△ABC 中,∠C=90°,∠A=60°,以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AB 于D .若扇形ACD 的面积(阴影部分)为6πcm 2,则AB 的长为 ( ) A .6cm B .12cm C .6πcm D .63cm 12.如图,直线l 经过点M(3,0),且平行于y 轴,与抛物线2ax y =交于点N ,若S △OMN =9,则a 的值是 ( ) A .32 B .32- C .31 D .3 1- 13.一张桌子上摆放着若干个碟子,三种视图如图所示,则桌子上共有碟子 ( ) A .6个 B .8个 C .12个 D .17个 14.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与该边所对的劣弧的长的比是 ( ) A .1:2 B .1:π C .3:π D .6:π

2018年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 理科数学 解析人 跃华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131x A x x B x =<=<,,则() A .{}0=U A B x x D .A B =?I 【答案】A 【解析】{}1A x x =<,{}{}310x B x x x =<=< ∴{}0A B x x =

3. 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1p :若复数z 满足1 z ∈R ,则z ∈R ;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4p :若复数z ∈R ,则z ∈R . A .13p p , B .14p p , C .23p p , D .24p p , 【答案】B 【解析】1:p 设z a bi =+,则 2211a bi z a bi a b -==∈++R ,得到0b =,所以z ∈R .故1P 正确; 2:p 若z =-21,满足2z ∈R ,而z i =,不满足2z ∈R ,故2p 不正确; 3:p 若1z 1=,2z 2=,则12z z 2=,满足12z z ∈R ,而它们实部不相等,不是共轭复 数,故3p 不正确; 4:p 实数没有虚部,所以它的共轭复数是它本身,也属于实数,故4p 正确; 4. 记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4562448a a S +==,,则{}n a 的公差为() A .1 B .2 C .4 D .8 【答案】C 【解析】45113424a a a d a d +=+++= 6165 6482 S a d ?=+ = 联立求得11 272461548a d a d +=???+=??① ② 3?-①②得()211524-=d 624d = 4d =∴ 选C 5. 函数()f x 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11f =-,则满足()121f x --≤≤的 x 的取值围是() A .[]22-, B .[]11-, C .[]04, D .[]13, 【答案】D 【解析】因为()f x 为奇函数,所以()()111f f -=-=, 于是()121f x --≤≤等价于()()()121f f x f --≤≤| 又()f x 在()-∞+∞,单调递减 121x ∴--≤≤ 3x ∴1≤≤ 故选D

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命题走向

2019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及2019年命题走 向 一、2019年高考试卷分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题(全国卷i)继承2019年的改革方向。既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又有创新和发展;既重视考查中学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又注重考查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1考试内容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2试题结构与2019年大体相同。全卷共22小题,选择题12道,每题5分;填空题4道,每题4 分;解答题6道,前5道每题12分,最后1道14分。 3考试要求与考点分布。第1小题,(理)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文)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符号,能够正确表示简单的集合。第2小题,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第3小题,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几何意义及平移公式。第4小题,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第5小题,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第6小题,(理)了解空集和全集,属于、包含和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文)掌握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第7小题,掌握椭圆的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第8小题,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的应用。第9小题,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10小题,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各

种位置关系的图形,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第11小题,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第12小题,掌握简单方程的解法。第13 小题,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第14小题,(理)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文)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15小题,(理)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第16小题,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第17小题,(理)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文)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第18小题,(理)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能根据其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文)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第19小题,( 理)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文)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第20小题,(理)掌握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文)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第21小题,(理)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简单几何性质,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文)掌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第22小题,(理)了解数列通项公式

鲁教版初四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初 四 数 学 试 题 一、选择题 1.把抛物线y= 21 (x-1)2 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 ) A 、 y=21 (x+ 1)2 B 、 y=21 (x-3)2 +2 C 、y=21 (x+ 1)2 -2 D 、y=2 1 (x+ 1)2 +2 2.设⊙O 的半径为3,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d ,若l 与⊙O 只有一个公共点,则d 应满足( )。 A 、 3=d B 、 3≤d C 、 3d 3. 某人想沿着梯子爬上高4米的房顶,梯子的倾斜角(梯子与地面的夹角)不能大于60°,否则就有危险,那么梯子的长至少为 ( ). A .8米 B .米 C . D .米 4. 在正方形网格中,ABC △的位置如图所示,则cos B ∠的值为( ) A . B .1 2 C . D . 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B .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C .直线上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 .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抛物线12 2+--=m mx x y 的图象过原点,则m 为( )A .0 B .1 C .-1 D .±1 6、已知二次函数2 (0)y ax bx c a =++≠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以下结论: ① 0a b c ++<;② 0a b c -+<;③20b a +<;④0abc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 7. 若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经过第二、三、四象限,则二次函数y=ax 2 +bx 的图象只可能是( ) 8.已知点A ( ) 、B 、C (3 ,2 y -)在函数2 1212- =x y 的图象上,则321, ,y y y 的大小关系是 ( )2132 313 213 21y y y D y y y C y y y B y y y A >>>>>><< 9. 二次函数c bx ax y ++=2 的图象如图所示,且方程k c bx ax =++2 有两 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2B .k ≤2 C .k<3 D .1

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请把答案填到题后的答题栏)1.(3分)在,,,,中最简二次根式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2.(3分)(2010?)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 +=B. 3﹣=3 C. ×= D. =5 3.(3分)(2013?呼和浩特)观察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4.(3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有一点E,把△ABE绕点B旋转到△CBF,连接EF,则△EBF的形状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5.(3分)如果关于x的方程(m﹣3)﹣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为()A.±3 B.3C.﹣3 D.都不对 6.(3分)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x2+4=0 B. x2+x+3=0 C.D. 5x2+1=2x 7.(3分)用配方法将y=x2﹣6x+11化成y=a(x﹣h)2+k的形式为() A. y=(x+3)2+2 B. y=(x﹣3)2﹣2 C. y=(x﹣6)2﹣2 D. y=(x﹣3)2+2 8.(3分)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表示留念,全班共送1035照片,如果全班有x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x(x+1)=1035 B.x(x﹣1)=1035×2 C.x(x﹣1)=1035 D.2x(x+1)=1035 9.(3分)(2012?)如图,⊙O的半径为2,弦AB=,点C在弦AB上,AC=AB,则OC的长为() A.B.C.D. 10.(3分)已知⊙01和⊙O2的半径分别为2和5,且圆心距O1O2=7,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A.外切B.切C.相交D.相离 11.(3分)(2010?)如图,5个圆的圆心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互相相切,若大圆直径是12,4个小圆大小相等,则这5个圆的周长的和为() A.48πB.24πC.12πD.6π 12.(3分)PA、PB分别切⊙O于A、B两点,C为⊙O上一动点(点C不与A、B重合),∠APB=50°,则∠ACB=() A.100°B.115°C.65°或115°D.65°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 13.(4分)(2012?)计算:4﹣= _________ . 14.(4分)点A(3,n)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3,2),那么n= _________ . 15.(4分)(2012?二模)方程x(x﹣1)=x的根是_________ . 16.(4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m+2)x2+7mx+m2﹣4=0有一个根为0,则m= _________ . 17.(4分)如图,PA、PB、DE分别切⊙O于点A、B、C,DE交PA、PB于点D、E,已知PA长8cm.则△PDE的周长为_________ ;若∠P=40°,则∠DOE= _________ .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评析: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权威评析: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考试中心权威解析)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试题重视数学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展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与科学防疫的成果,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试卷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难度设计科学合理,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对协同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发挥学科特色,“战疫”科学入题 一是揭示病毒传播规律,体现科学防控。用数学模型揭示病毒传播规律,如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第6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累计感染病例数的数学模型的研究成果,考查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全国Ⅲ卷文、理科第4题以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动态研究为背景,选择适合学生知识水平的Logistic模型作为试题命制的基础,考查学生对指数函数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使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展现中国抗疫成果。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各地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新高考Ⅱ卷(供海南省使用)第9题以各地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为背景,取材于某地的复工复产指数数据,考查学生解读统计图以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三是体现志愿精神。如全国Ⅱ卷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是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四数学测试题

A B C D E 初四数学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小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了7小时气温又下降了4℃,请问第二天0时的气温是( ) A .3℃ B.1℃ C.-1℃ D.-3℃ 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3a+2b=5ab B.2ab-2ba=0 C. ()7 5 a a = D.3 332.b b b = 3.下列图形中,即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如图是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长方体 B.圆柱 C.圆锥 D.球 5.364的平方根是( ) A.4 B.8± C.2 D.2± (7题图) 6.下面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中,①正三角形. ②正方形. ③正五边形 ④正六边形 ⑤正八边形 其中不能组合进行平面镶嵌的是( ) A.正三角形和正方形 B.正三角形和正五边形 C.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 D.正方形和正八边形 7.如图,锚标浮筒是打捞作业中用来标记锚或沉船位置的,它的上、下两部分是圆锥,中间是一个圆柱,它的各部分尺寸如图(单位:mm ),则它的表面积为( )2 mm A.π1040000 B.π880000 C.π760000 D.π560000 8.已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x k y 2=(K 为常数),则它的图像位于第( )象限 A.一、二 B.一、三 C.二、四 D.不确定 9.如图,矩形纸片ABCD 点E 在BC 上,且AE=EC=2. 若将纸片沿AE 折叠,点B 好落在AC 上,则AC 等于( ) A.3 B.22 C.23 D. 2 3 3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 ①小明上山时的速度为1m/s ,爬到山顶上立即返回,下山时速度为3m/s.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m/s ; 800 300 800 300

近三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数学试卷试题分析

2014年全国新课标数学考纲研读及命题分析 (函数部分) 九台一中高三数学组 一.2012~2014年全国高考数学课标考纲的分析 纵观2012~2014年的新课标高考数学考纲,整体感觉是: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数学《考试大纲》与2013年比,略有改变,与2012年基本相同。三年全国新课标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在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时间、分值(含选修比例)等几个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主要可概括为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了对知识要求的三个层次不变(1.知道(了解,模仿)2.理解(独立操作)3.掌握(运用,迁移));二是坚持了对能力要求的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不变(1.空间想象能力2.抽象概括能力3.推理论证能力4.运算求解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6.应用意识7.创新意识);三是坚持对个性品质要求的数学素养不变(数学视野,更快思维,科学态度);四是坚持了对试卷结构保持不变(1.试题类型2.难度控制)。 二.2011~2013年全国课标卷的分析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考查内容相对稳定,仍然遵循主干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对能力的考查力度逐年提升。现把2011~2013年全国课标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情况以及相邻两年的对比分析如下。 (一) 2011~2013年全国课标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情况

高考数学试卷考点分析 题型题号2013 2012 2011 选 择 1 集合集合复数的运算 2 复数的运算排列组合函数基本性质 3 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复数的运算命题框图 4 框图圆锥曲线(椭圆)概率 5 平面向量(夹角)数列三角函数角的终边 6 三角函数图像平移框图三视图 7 排列组合三视图 圆锥曲线(双曲线)离 心率 8 线性规划圆锥曲线(双曲线)二项式定理 9 三视图三角函数单调性定积分 10 解析几何(抛物线)函数的图象平面向量命题 11 函数命题立体几何 三角函数函数的基 本性质 12 立体几何(体积)函数函数 填 空 13 不等式的解法平面向量线性规划 14 圆锥曲线(双曲线)线性规划圆锥曲线(椭圆) 15 概率统计(正态分概率统计(正态分 布) 立体几何

天津市高考数学试卷分析.doc

天津市高考十年数学试卷分折 目录 第一部分:选择题与填空题基本知识点分析 知识点:复数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历年都考)。重点:复数的乘除 运算。 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第一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复数的基本运算为必考试题,一般是放在选择的第一题, 作为全卷的第一题非常容易,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但此题绝对不能出错。 2?知识点:四种命题及充要条件(历年都考)。重点:充要条件判断、命 题的否定与否命题,考真假命题。 试题类型:选择题;难度:容易或中等 试题规律:都是与其它知识点结合,重点考查充要条件的判断。新课 标有转向全称与特称命题的趋势。充要条件的判断根本的一点是“小范围可以推大范围,大范围不可以推小范围”,而范围经常是用图形来表示的,所以要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求解。 3?知识点:分式与绝对值不等式及集合。重点:解二次和分式不等 式、解绝对值不等式、集合间的子、交、并、补运算、用重耍不等式求最值。 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前7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经常与集合结合,含绝对值不等式。 4?知识点:三角函数图象性质,止余弦定理解三角形(考图象性质, 考解三角形)重点:化一公式、图象变换、函数y = Asin(血+ 0)的性质、止余弦定理解题。 试题类型:选择题;难度:容易或中等试题规律:常考查三角函数的单调

性、周期性及对称性;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重点为y = Asin(祇+ 0)型的函数。 5?知识点:函数性质综合题(奇偶、单调、周期、对称等)、特别是 结合分段函数是新课标的考查重点(每年都考)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选择后3题;难度:较难试题规律:是必考题。重点考查函数的奇偶、单调、周期、对称等性质的综合。结合分段函数是新课标的考查重点 6?知识点:圆锥曲线定义及几何性质有关问题(椭圆双曲线准线不 考)(抛物线定义、双曲线渐近线与抛物线相交)试题类型:选择题;位置:前五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考三种圆锥曲线各自的独特性,椭圆的定义、双曲线的渐近线、抛物线的定义,直线与圆锥曲线 7?知识点:抽样统计小题是趋势 试题类型:填空题;难度:中等或容易 试题规律:抽样方法,概率与统计,重要不等式的应用,分层抽样应用题 &知识点:直线与圆(常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等结合,主要是直线与圆相切或相割) 试题类型:选择题或填空题;位置:前六题;难度:容易试题规律:重点考查直线与圆的基本题型,直线和圆相切、直线被圆截得弦长问题、圆与圆内外切及相交问题等。每年必考。 9?知识点:平面向量基本运算(加法、减法、数乘和数量积,以数 量积为主,近年常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为载体)(每年必考)试题类型:选择题或填空题;位置:较靠前;难度:中档试题规律:注重向量的代数与几何特征的结合,基底的思想加强了考査,向量的几何特征进行考査,题目小巧而灵活。 10?知识点:排列与组合 试题类型:选择题或填空;容易或中等试题规律:有两个限制条件的排数问题,球入盒问题,涂色问题,排列卡片问题,排数问题。总的看是以考查排列问题为主,考查的是基本的分类与分步思想。有成为选择或填空压轴题的趋势。

初四试卷数学

初四试卷数学 3.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 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B.C.D. 5题图7题图9题图10题图二、填空题11.分解因式:a3-4a2b+4ab2= ___________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填正确序号) 13题图16题图17题图18题图 x x -x 1- 1 5 求出BE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2.某学校要举办一次演讲比赛,每班只能选一人参加比赛.但八年级一班共有甲、乙两人的演 讲水平相不相上下,现要在他们两人中选一人去参加全校的演讲比赛,经班主任与全班同学协 商决定用摸小球的游戏来确定谁去参赛(胜者参赛).游戏规则如下:在两个不透明的盒子中, 一个盒子里放着两个红球,一个白球;另一个盒子里放着三个白球,一个红球,从两个盒子中各 摸一个球,若摸得的两个球都是红球,甲胜;摸得的两个球都是白球,乙胜,否则,视为平局. 若为平局,继续上述游戏,直至分出胜负为止.根据上述规则回答下列问题:(1)从两个盒子 各摸出一个球,一个球为白球,一个球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2)该游戏公平吗?请用列表或 树状图等方法说明理由. 23.为了解中考体育科目训练情况,某地从九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 一次考前体育科目测试,把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及格;D级:不及格,并将测试结果绘成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将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2)如果该地参加中考学生将有4500名,根据测试情况请你估计不及格人数有多少?(3)从被抽测的学生中任选一名学生,则这名学生成绩是D级的概率是多少? 24.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相交于点A(-2,1), 点B(1,n).(1)求此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请直接写出满足不等式kx+b-m/x<0的解集;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二象限内边长为1正方形EFDG边均平行于坐标轴, 若点E(-a,a),如图,当曲线y=m/x(x<0)与此正方形边有交点时,求a取值范围.

九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6 B 、 1 A 、 5 3 C 、 2 M L L (B) (C) (D) (A ) Q A BC = 4 ,则线段 AB 扫L 过的图形面积为( A . 3π B . 8π D . 10π 3 C (D)6π 2 (C) 3 3 D 、 5 A 、 2 3 B 、 2 x - 1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p p 数学九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 分)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x 2·x 3=x 6 B 、(a -1)2=a 2-1 C 、3a +2a =5a 2 D 、(ab)3=a 3b 3 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九年级试卷、教案 y y y y O x O x O x O x A. B. C. D. 9.如图,直线 l 是一条河,P 、Q 两地相距 8 千米,P 、Q 两地到 l 的距离分别是 2 千米、5 千米, 欲在 l 上的某点 M 处修建一个水泵站,向 P 、Q 两地供水,现有如下四种铺设方案,图中实线表 示铺设的管道,则铺设的管道最短的是( ) Q p L A B C D 3.在下面 4 个条件:①AB=CD ;②AD=BC ;③AB ∥CD ;④AD ∥BC 中任意选出两个,能判断出四 Q (B) Q (A) Q Q 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 ) p p p p 1 2 D 、 3 4.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②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内角的平行四边形 L M M M Q L 是菱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④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形.其中真命题有 ( )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5.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 2-mx+2m-1=0 的两个实数根分别是 x 1,x 2,x 12+x 22=7,则(x 1-x 2)2 的值是 ( ) A 、-11 B 、13 或-11 C 、25 或 13 D 、13 6. CD 是 △Rt ABC 斜边 AB 上的高,∠ACB =90°,AC =3,AD =2,则 sinB 的值是( ) 3 5 C 、 2 7.某商店有 5 袋面粉,各袋重量在 25~30 公斤之间,店里有一磅秤,但只有能称 50~70 公斤重量 的秤砣,现要确定各袋面粉的重量,至少要称( ) A 、7 次 B 、6 次 C 、5 次 D 、4 次 8.二次函数 y=ax 2+x+a 2-1 的图象可能是( ) 10. 如 图 , 将 △ A BC 绕 点 C 旋 转 60 得 到 △ A 'B 'C , 已 知 AC = 6 , B ) B ' A ' M M L . C 二.填空题(24 分) 11. 地球距离月球表面约为 384 000 千米,将这个距离用科学记数法(保留两个有效数字)表示应 为 千米. 12.函数 y = 1 . 13. 圆锥的底面直径是 8,母线长是 12,则这个圆锥侧面展开图的扇形圆心角是_________度. 14. 家电下乡活动中,某农户购买了一件家电商品,政府补贴给该农户 13%后,农户实际花费 1305

最新2017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解析版(详细解析版)

1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 1 理科数学 2 3 注意事项: 4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5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 6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7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8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9 10 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11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1. 已知集合{}{}131x A x x B x =<=<,,则() 13 2. A .{}0=A B x x D .A B =? 15 A 16 {}1A x x =<,{}{}310x B x x x =<=< 17 ∴{}0A B x x =<,{}1A B x x =<, 18

2 选A 19 20 4. 如图,正方形ABCD 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 21 色部分位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22 的概率是() 23 5. 24 6. A .14 B .π8 C . 12 D . π4 25 B 26 设正方形边长为2,则圆半径为1 27 则正方形的面积为224?=,圆的面积为2π1π?=,图中黑色部分的概率为π2 28 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为π π248 = 29 故选B 30 31 7. 设有下面四个命题() 32 8. 1p :若复数z 满足1 z ∈R ,则z ∈R ; 33 9. 2p :若复数z 满足2z ∈R ,则z ∈R ; 34 10. 3p :若复数12z z ,满足12z z ∈R ,则12z z =; 35 11. 4p :若复数z ∈R ,则z ∈R . 36 12. A .13p p , B .14p p , C .23p p , D .24p p , 37 B 38 1:p 设z a bi =+,则22 11a bi z a bi a b -==∈++R ,得到0b =,所以z ∈R .故1P 正确; 39 2:p 若z =-21,满足2z ∈R ,而z i =,不满足2z ∈R ,故2p 不正确; 40 3:p 若1z 1=,2z 2=,则12z z 2=,满足12z z ∈R ,而它们实部不相等,不是共轭 41 复数,故3p 不正确; 42 4:p 实数没有虚部,所以它的共轭复数是它本身,也属于实数,故4p 正确; 43 44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教育部考试中心 考查关键能力 强调数学应用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数学命题严格依据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内容,突出关键能力的考查,强调逻辑推理等理性思维能力,重视数学应用,关注创新意识,渗透数学文化。试题体现考主干、考能力、考素养,重思维、重应用、重创新的指导思想。试卷稳中求新,在保持结构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科学灵活地确定试题的内容和顺序;合理调控整体难度,并根据文理科考生数学素养的综合要求,调整文理科同题比例,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将高考内容和素质教育要求有机结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综合素质提高作为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素养导向,助推素质教育发展。 1、聚焦主干内容,突出关键能力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立足于培育学生支撑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力,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将其作为考查重点,围绕主干内容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多考一点想的,少考一点算的,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以此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堂,用好教材,避免超纲学、超量学。 2、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数学应用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真实的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应用题中,将数据准备阶段的步骤减少,给考生呈现比较规范的数据格式或数据的回归模型;采取“重心后移”的策略,把考查的重点后移到对数据的分析、理解、找规律,减少繁杂的运算,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如全国II卷第18题,以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为背景,体现了概率统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国III卷第18题减少了繁琐的数据整理步骤,将考查重点放在运用概率统计思想方法分析和解释数据之上,突出了考查重点。

初四数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12年5月8日,“最美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身负重伤,张老师舍己救人的事迹受到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在住院期间,共有691万人以不同方式向她表示问候和祝福,将691万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人.(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2.函数y = 1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3.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 ? ?>>m x x 2 的解集是2>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4.已知一元二次方程) 2 110x x - =的两根为1x 、2x ,则 12 11 x x +=_____________. 5. 设(x +y )(x +2+y )-15=0,则x +y 的值是_____________ 6..若m ,n 满足0)4(22=-++n m ,分解因式 )()(2 2n mxy y x +-+= . 7.某商品标价为800元,现按九折销售,仍可获利20%,则这种商品的进价为_____元。 8. 小红家春天粉刷房间,雇佣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为4800元;粉刷面积为150平方米.最后结算工钱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按工算,每个工30元(一个工人干一天是一个工); 方案二: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帮助小红家出主意,选择方案 付钱最合算(最省) 9. 小王利用计算机设计了计算程序,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如下:

那么,当输入数据为8时,输出的数据是( ) 10.如图所示是由若干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 视图,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注:请将答案填在表格中) 11.下列各式:①x 2 +x 3=x 5.②a 2·a 3=a 62=-④(1()33 -=⑤0(1)1π-=,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④⑤ B.③④ c.②③ D .①④ 12.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13.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龙沙区某小学组织师生共360人参加公园游园活动,有A 、B 两种型号客车可供租用,两种客车载客量分别为45人、30人,要求每辆车必须满载,则师生一次性全部到达公园的租车方案有 ( ) A .3种 B .4种 c .5种D .6种 14.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 22 13m x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 ) A .一l .5 B .1 C .一l .5或2 D .一0.5或一l .5 15.某商店有2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80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笔买卖中,这家商店___。 A 不赔不赚 B 、赚了10元 C 赔了10元 D 赚了8元 16.在实数2 3 - ,0,π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7.雅西高速公路于2012年4月29日正式通车,西昌到成都全长420千米,一辆小汽车和一辆客车同时从西昌、成都两地相向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相遇时,小汽车比客车多行驶70千米,设小汽车和客车的平均速度分别为x 千米/小时和y 千米/小时,则下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