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116例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116例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116例

锁骨骨折手术治疗116例

发表时间:2012-10-30T16:49:28.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20期供稿作者:戴科晶[导读] 钢板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克氏针4周后开始锻炼。

戴科晶(贵阳第四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与重建钢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38例,重建钢板内固定78例。结果术后获随访68例,大部分病例骨折愈合时间3~4个月,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锁骨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克氏针与重建钢板能达到治疗目的,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重建钢板克氏针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342-02 锁骨细长,部位表浅,易受暴力发生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所有骨折的4.40%—5.98%[1]。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采用切开复位克氏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共11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6例,男77例,女39例;年龄7岁~65岁,平均32.8岁。左51例,右65例。骨折分型:横型35例,斜型43例,粉碎型38例;骨折部位:锁骨中1/3骨折87例,外1/3骨折29例。新鲜骨折113例,陈旧性骨折3例,均无血管神经损伤症状。行克氏针内固定38例,重建钢板内固定78例。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患肩下垫一薄枕。取锁骨前方切口。以骨折处为中心,如行克氏针内固定,切口大小以能显露骨折端即可,如行钢板固定,切口大小要能充分暴露骨折端并能装入所用钢板。清除骨折端血块及其他组织,避免损伤锁骨下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选用适当的内固定。使用克氏针固定时,选用直径1.5mm~3mm克氏针,采用逆行法,克氏针钻入内侧骨折端3cm~4cm,最好钻入骨皮质2mm~3mm,针尾弯成90°,留置于皮内或皮外;使用重建钢板时,应按需要取6~12孔钢板,折弯器预弯,与锁骨上方外形贴合后,放于锁骨上方,钻孔拧入长度合适的螺钉,骨折两端均需固定至少3枚螺钉。若为粉碎骨折,大骨块用可吸收线环扎或螺钉固定,陈旧性骨折及骨折端血循差者须植骨。然后活动患肢,检查骨折端有无移动,牢固后冲洗切口,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后抗感染3-5天。钢板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即可进行功能锻炼。克氏针4周后开始锻炼。

3 治疗结果

本组116例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获随访68例,骨折愈合时间:克氏针固定16例在术后2~3月骨性愈合,重建钢板固定52例在术后3~4个月骨性愈合。4例(重建钢板1例,克氏针3例)因骨折为粉碎性,骨愈合时间较长,肩关节缺乏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发生肩关节外展功能轻度受限外,其余病例肩关节功能正常。2例行克氏针内固定者发生针尾感染,拔除内固定后创口愈合;钢板螺钉无断裂,住院7~26天,平均12天。

4 讨论

4.1手术指征锁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长期以来,更多的是采用非手术治疗,优点在于创伤小,操作简单,缺点是复位不确切及容易再移位[2]。近年来,锁骨骨折的手术内固定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人们对骨折复位质量的要求提高,病人不愿接受畸形愈合的外形,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将有所扩大。

4.2二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克氏针内固定具手术操作简单,使用较小切口就能完成、治疗费用低、拆除内固定容易,比较适用于非粉碎性的锁骨骨折,但固定强度较低,不宜早期功能锻炼。重建钢板可在三维方向进行预弯塑形,能很好地与锁骨表面贴合,内固定强度大,可用于所有类型的锁骨骨折,并可早期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避免了克氏针内固定的诸多不足。获随访病例中,骨愈合的时间克氏针较重建钢板要快约3-4周,估计和克氏针为弹性固定,有利于骨生长,钢板是静力固定可产生应力遮挡,不利于骨生长及骨折愈合有关。肩关节功能恢复重建钢板内固定因可早期功能锻炼要优于克氏针内固定。

4.3术中注意事项锁骨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骨膜及周围组织,显露骨折端尽量少剥离骨膜,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几率,掌握好操作深度,避免伤及锁骨下血管神经,克氏针固定时,近端长度应超过3cm,最好钻入骨皮质,减低针体松脱率,针尾折弯90°,以免向近侧移位,有报导针尾未弯曲导致克氏针术后半年游走进入胸腔纵膈。外露针尾定期消毒,避免针孔感染,碎骨块复位后可吸收线捆扎固定,钢板内固定钻孔时应掌握好钻头方向,朝前下方并以骨膜剥离器保护。锁骨弯度较大处的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时须预弯,以适应锁骨弯度,达到解剖复位的目的。钢板常置于锁骨的上方或前外,王宇飞等认为置于前外侧更加符合生物学原理,不容易发生断裂。粉碎骨块用可吸收线捆扎,尽量不用螺钉和钢丝。采用可吸收线缝合皮肤,愈后疤痕少,减少了病人术后瘢痕疼痛及对术后切口残留明显伤痕的担心,更易接受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恢复良好。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要求选用合适的内固定材料,克氏针与重建钢板均能达到手术治疗目的,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妥善指导功能锻炼,能够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96-504.

[2]冯传汉,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4.

锁骨骨折护理

骨科护理业务学习记录 日期:2018年月日主讲人: 题目:锁骨骨折 参加人: 学习内容 锁骨骨折 一、概念 锁骨为一“S”形长骨,横行位于胸部前上方,有两个弯曲,内侧三分之二呈三棱棒形,向前凸起,外侧三分之一扁平,凸向后方。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 二、原因 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最为多见,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 岁以下的儿童。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三、临床表现 1、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甚至有皮下瘀斑,骨折处异常隆起,活动功能障碍。 2、局部肿胀、压痛。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皮下瘀斑,骨折处异常隆起。 3、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损伤,少见。 4、易并发气胸。

四、辅助检查 X线:锁骨骨折骨折线清晰,移位明显。 血液检查结果正常。 五、治疗方法 1、非手术治疗:对无移位者以“8”字绷带固定即可。幼儿青枝骨折,三角巾悬吊3周。成人固定6-8周对有成角畸形者,手法复位后仍以“8”字绷带维持对位固定3-4周。 2、手术治疗:对不稳定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血管神经。 六、主要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与骨折肢体固定后活动或功能受限有关。 2、疼痛------与创伤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骨折后预防并发症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七、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及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睡倒时应仰卧、免枕、肩胛间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 3、固定后,注意观察双手和前臂的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4、缓解疼痛的方法:运用放松技术,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看看书或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中医诊断:锁骨骨折西医诊断:锁骨骨折 一、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伤侧肢体功能受限 , 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引起的疼痛。触诊时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 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 , 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 , 此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有时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临症护理: 施护: 1.幼儿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固定2~3周,并可外加绷带将上肢固定于胸壁可更牢稳些。有移位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用肩“8“字绷带,以防止患肢下垂,须注意固定要牢,腋下不要压迫太紧,增加舒适。或使用“T”形夹板,保持夹板不要移位,此夹板之纵形立棍固定在腰部,可控制夹板不使移位。日间活动不要过多,尽量卧床休息。儿童固定3~4周,成人固定4~6周。 2不能用肩“8”字绷带固定须手术治疗者,.术后护理: (1)体位患侧上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卧位时去枕,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同时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防止患侧上肢下坠,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处于平行位。用“8”字型石膏绷带固定4~8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起来。。 (2)症状护理 (a疼痛:疼痛影响睡眠时,适当给予止痛、镇静剂。 (b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3)一般护理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及排泄等,指导并鼓励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4)功能锻炼在术后固定期间,应主动进行手指握拳、腕关节的屈伸、肘关节屈伸及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活动,不宜做肩前屈、内收的动作。 三.饮食护理 病人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1.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消肿散 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忌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 2.2-4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3.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 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四.用药护理 早期遵医嘱给病人服用新伤1号汤两周;中药汤剂吸收快,疗效好,组方灵活,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种病症的特殊性.损伤初期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治法以消瘀退肿为主. 中期则遵医嘱口服伤科接骨片以接骨续筋,坚骨壮筋为主, 后期可遵医嘱口服六味地黄丸,多用补气养血,温经通络之法 五.并发症的护理 1.胸膜及肺损伤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上肺叶,移位的锁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胸。应严密观察病情病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抢救准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周身状态的变化.病情严重每隔15~ 30min测量血压,呼吸,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流量为2~4L/min_并作好记录.呼吸

锁骨骨折的护理常规

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受伤使、暴力性质 2.腰背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牙痛、后凹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里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肢体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患处皮肤颜色、双下肢活动及感觉情况等。 3.患者有大便秘积、胃纳不佳等情况。 (一)给药护理 遵医嘱局部给予外敷我院水族草药治疗,过敏者及时揭去,同时可以口服中药汤剂,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二)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宜清淡、富有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及胀气得豆类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营养和钙质丰富之品。 3.长期卧床病人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三)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四)临证(症)施护 1.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做好体位防褥护理,定时翻身,翻身时嘱患者挺直腰,绷紧背部肌肉以形成自然固定,切忌脊柱旋转扭曲,以免加重受伤。 2.疼痛剧烈遵医嘱给予针刺或药物止痛。 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三、功能锻炼 1.早期:腰背部垫厚枕或沙袋和腰背肌功能锻炼,作五点式功能锻炼,嘱患者用头部、双肘击双足作为承重点,用力使腰背部呈弓形挺起。 2.中期:骨盆牵引、垫厚枕、佩戴腰围床上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 3.后期:带腰围和腰背肌功能锻炼 四、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主动配合,坚持锻炼。 2、要求患者在锻炼时注意力集中,呼吸均匀、动作准确,切忌粗暴过猛。 3、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加大活动范围和时间,以患者不感到疲惫和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 4、应严格限制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动作,如下床活动及不佩戴腰围固定带。 五、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或家属正确掌握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指导患者根据骨折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4、指导患者出院后仍须继续坚持锻炼,逐步恢复功能活动,定期复查。

2018年XX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优化

2018年度骨折病(锁骨骨折) 护理方案总结、分析、优化 一、基本情况总结 2018年,我科纳入该方案住院患者22例,平均住院天数12天,纳入该方案的患者涉及辨证分型:血瘀气滞证22例,瘀血凝滞证0例,肝肾不足证0例。 该方案应用的施护措施有: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有:耳穴压豆、中药贴敷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 1、纳入该方案的22例患者,采用的主要辩证施护率为100%。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如下:耳穴压豆22例,中药贴敷1例(二)应用情况分析 应用情况较好的为耳穴压豆,耳穴压豆依从率为100%,耳穴压豆满意率为100%。 依从性好的护理技术分析原因:1.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主动与主管医生沟通并实施,因此应用的主动性高.2.无创伤,无痛苦,患者易于接受.3.用物及操作方法简单,临床易于实施.4.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 (三)责任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评价 责任护士对护理方案的评价分为4个层次:①实用性强:18(82%)②实用性较强:4(18%)人③实用性一般:0人④不实用:0人

(三)施护中存在的问题 1、中医饮食调护不到位 我院的营养食堂未能提供特色的中医辨证膳食,具有中医特色的饮食调护大部分局限在健康指导层面,膳食大部分是由家庭提供 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项目少,部分中医护理技术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生下医嘱少,护理技术操作需要患者自身配合。 3、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持 护理效果评价是由责任护士的主观认识及感受来评价,造成评价标准不一致,建议更加科学的评价方法。 4.护士在应用中医护理方案时比较依赖于表格内容,有些根据主要的症状实施的主要的辩证施护措施不全面,未在其他一栏进行增添内容三、护理方案优化 我科通过2017年实施骨折病(锁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以来,加强了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开展了中医特色辩证施护,发挥了中医护理在疾病和养生的作用。将辩证施护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了病人的生活起居、饮食、情志之中。但在应用过程中结合实际仍存在差异,我们针对护理方案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优化:主要优化内容: 1.本着与中医技术使用手册一致的原则,将中药贴敷改为穴位贴敷。 2.中药外敷未用,优化时给予删除,中药冷敷是将中药洗剂、散剂、酊剂冷敷于患处,通过中药透皮吸收,同时应用低于皮温的物理因子刺激机体,达到降温、止痛、止血、消肿、减轻炎性渗出的一种操作方法。在锁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疗效可,得到病人认可,优化时给与

锁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_方案

锁骨骨折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1.血瘀气滞证:伤后2周以。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3.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肿胀疼痛 1.评估疼痛的诱因、性质、肢体活动、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锁骨骨折不能立即行整复固定者,在卧床休息时应取低半卧位或平卧位,不用枕头,避免侧卧位,以防加重痛苦。在患侧胸壁侧方垫一软枕,防止患肢肘部及上臂下坠,离床活动时,加用颈腕吊带悬吊患肢。 2.局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的病人,经常检查固定情况,保持有效固定,松紧度要合适,腋下不要压迫太紧,以免损伤神经及压疮的发生。“8”字绷带包扎时禁忌做肩关节前屈、收动作,以免腋部血管神经受压。 3.观察双上肢的血液循环,出现肿胀、青紫、麻木等情况

时系“8”字绷带包扎过紧所致。嘱患者双手叉腰,保持挺胸抬头,尽量使双肩外展、后伸,如上述症状不能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适当调整外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消失。 4.对于疼痛明显患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减轻病人的痛苦。 (二)肢体麻木 1.评估麻木的部位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并做好记录。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询问感受。 3.麻木肢体做好保暖,观察血液循环情况。 4.遵医嘱局部予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等,观察治疗效果。 (三)肢体活动受限 1.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做好安全防护,防止跌倒。 2.做好健康教育,教会患者注意事项。 3.保持病室环境安全,物品放置有序,协助患者生活料理。 4.遵医嘱予物理治疗如穴位按摩等。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手法整复局部“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的护理。 1.整复前告知患者整复方法及配合的注意事项。 2.整复后注意观察患肢疼痛,肢端活动及感觉血运情况。 3卧床时注意取舒适卧位。 4.起床时有人协助,避免跌倒。 5.根据骨折分期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二)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3-05-21T11:11:22.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周建浩[导读]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常见,幼儿患者青枝骨折可塑性强,而老年患者要求低,两者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周建浩(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浙江温州 325006)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362-02 【摘要】目的探讨克氏针钢丝、重建钢板、螺钉经锁骨与喙突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适应证及优缺点。方法用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88例,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42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28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18例。术后随访回顾性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的适应证、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经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28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折愈合,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部位及粉碎程度而定。 【关键词】锁骨骨折手术方式内固定 锁骨骨折临床上常见,幼儿及老年人大多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对青壮年患者而言,以手术治疗为主,为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骨折愈合率,自2006年9月~2011年8月,我们根据不同的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锁骨骨折88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8例,其中男53例,女35例,左侧46例,右侧40例,双侧同时骨折2例,年龄16岁~60岁,平均28.6岁,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42例,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28例,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18例;车祸伤20例,摔伤60例,重物砸伤8例,合并其他麻醉为颈丛麻醉。 1.2治疗方法 1.2.1克氏针钢丝内固定取仰卧位,患肩垫高,头转向健侧,局麻下以骨折端为中心切开,骨膜下剥离,清理骨折端,可先将碎骨块复位,钢丝绑扎,选用直径2mm~2.5mm克氏针,成人用2.5mm的克氏针,逆行穿针,由骨折远端穿出,复位后打入骨折近端3cm~4cm,并穿出骨皮质。对钢丝绑扎后影响复位的碎骨块,可先将克氏针穿入支撑后用钢丝绑扎固定,针尾折弯剪短埋入皮下,术后用颈腕吊带外固定3W~4W。 1.2.2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麻醉、体位、切口、显露同上,但切口较大,需要剥离较多的骨膜及软组织,可先用较细的钢丝绑扎碎骨块,复位、预弯钢板置于锁骨上方,逐一钻孔测深攻丝后固定,术后外固定2W~3W。 1.2.3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麻醉、体位、切口、显露同上,切口较小,剥离少许骨膜,复位后,左手食指摸喙突下方,右手持电钻于锁骨上方向喙突钻孔,测深攻丝后拧入螺钉固定,接着用钢丝或螺钉固定骨折端,必要时用C型臂X光机透视。术后用颈腕吊带外固定3W~4W。 2 结果 术后随访最长28个月,最短6个月,大部分病例效果良好,其中克氏针钢丝内固定发生骨感染1例,克氏针滑移1例,针尾处不适感8例,余三组未出现并发症,所有随访病历均愈合,没有发生骨不连或延迟愈合。 3 讨论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常见,幼儿患者青枝骨折可塑性强,而老年患者要求低,两者多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对青壮年患者而言,为提高手术疗效,我们对不同的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3.1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技术操作简单,切口较小,对骨折部位血运破坏小,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锁骨中外1/3处粉碎性骨折;但要注意克氏针的选择,太细会导致克氏针折弯、旋转,固定不确切,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会出现针尾不适、骨感染、克氏针滑移,造成周边组织损伤等缺点,因此成年人选用2.5mm的克氏针,儿童或年轻女性选用2.0mm的克氏针,或术中根据髓腔的粗细而定,针尾折弯尽量剪短旋转后埋入皮下,近端针尖必须距近端骨折线3cm以上,且穿透骨皮质。术后外固定3W~4W,开始功能锻炼。克氏针取出时间术后10W以上,视骨折愈合情况而定,钢丝于术后6~8个月取出。 3.2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锁骨骨折,具有操作较复杂,切口较大,剥离较多,对骨折部位血运破坏多,费用高等缺点,适用于锁骨内1/3处或中段骨折的患者,因其固定较确实,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锁骨髓内感染和克氏针滑移、针尾不适感等,近年来逐渐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但骨折远、近端必须有三枚以上的螺钉,才能起到有效的内固定作用,且锁骨呈S形,还需预弯钢板,碎骨块需用钢丝绑扎,同时螺钉过长有可能损伤锁骨下神经和血管的危险。术后颈腕吊带外固定2W~3W,开始功能锻炼,钢板取出时间术后8个月~2年,二次取出创伤大,需要住院等缺点。 3.3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剥离少,费用低等优点,适用于锁骨外侧端有移位骨折的患者,但操作时要先找到喙突,左手摸喙突,右手持电钻于锁骨上方向喙突钻孔,测深时用测深尺触喙突四壁均为骨性结构,攻丝后将螺钉拧入喙突固定。骨折端之间用螺钉加钢丝固定。 综上所述,锁骨骨折的手术方式由骨折的部位来定,锁骨内1/3处或中段骨折的患者,适用于重建钢板或锁骨钢板内固定,锁骨中外1/3处粉碎性骨折的患者,适用于克氏针钢丝内固定,锁骨外侧端有移位骨折的患者,适用于螺钉经锁骨与喙突固定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中仔细操作,术后门诊随访,复查X光片和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附件5: 四川天祥骨科医院锁骨骨折中医围手术诊疗方案 锁骨呈”S”形架于胸骨柄与肩峰之间,是连接上肢和躯干之间的唯一骨性支架。锁骨位于皮下、表浅、受外力作用时易发生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壮年。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及《中医正骨学》第二版(董福慧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1)有外伤史。 (2)多发于锁骨中1/3或中外1/3交界处。 (3)主要症状:骨折局部肿胀压痛明显,有移位骨折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音。 (4)X线摄片检查可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 二、术前中医诊疗方案 1.气滞血瘀证:外伤后经络受损,血溢脉外,瘀于皮下筋膜,阻塞气血、气滞血瘀。局部压痛,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治法: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口服:丹七止痛胶囊(本院自制);外用丹归肿痛酒,外敷独芷止痛散加消肿止痛散(本院自制)。 运用何氏独特手法:理筋。 2.瘀血凝滞证:伤后2-4周。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出,断骨已正,骨折未愈,伤处疼痛拒按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治法: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方剂:和营止痛汤、续骨活血汤

口服:寒湿筋痛胶囊(本院自制);外用舒筋续断药酒,外敷独芷止痛散加续断祛瘀散(本院自制)。 运用何氏独特手法:舒筋。 3. 肝肾不足证:骨折4周以上断骨未坚,筋脉疲软,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方剂:八珍汤、补肾壮筋汤。 口服:何氏蜜丸(本院自制);外用温筋除痹药酒,外敷独芷止痛散加泽乌通络散(本院自制)。 运用何氏独特手法:运筋。 三、术后中医治疗方案 (一)内治法 1.治当益气化瘀,术后局部淤血阻滞,气血不通因瘀久影响气的流通和化生,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日久可见气血亏虚,同时伤后兼顾补益气血,使气血旺盛,气足则能行血,气血充足,筋骨得养,有利于损伤的康复。 2.治法: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3. 推荐方药:桃仁、红花、当归、赤芍、血竭、丹参、川断、牛膝、补骨脂、延胡索、甘草。 (二)其他疗法: 1.骨创治疗仪治疗。 2.中药薰药治疗。 3.TDP照射。 4.针灸治疗。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 发表时间:2015-06-26T10:19:57.2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作者:买勇忠杨占宏[导读] 有关资料显示,在全身骨折中,发生锁骨骨折的几率大约占5%~10%,目前在临床中通常行内固定术对锁骨骨折进行治疗[1]。买勇忠杨占宏 (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宁夏吴忠751100)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探究最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均行内固定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麻醉方式分别为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单纯臂丛神经阻滞,比较其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中的麻醉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6.0% 和66.0%,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实行臂丛神经阻滞加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能够获得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对于任何骨折部位效果均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关键词】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麻醉方法;效果【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132-02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esthetic methods in clavicle fracture fixation Mai Yongzhong, Yang Zhanhong. Wuzho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Ningxia 751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Observe different anesthetic method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lavicle fracture fixation effect, to explore an ideal anesthetic metho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July 2014, our hospital selected 100 cases of clavicle fracture patients, and both inline fixation treatment,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kinds, eac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Anesthesia methods used by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for brachial plexus block with shallow cervical plexus nerve block, pure brachial plexus block, compare the anesthesia effect. Results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perioperative anesthesia was 86.0% and 66.0%, respectively, the control group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s Implementation of brachial plexus nerve block in the clavicle fracture fixation with cervical plexus nerve block anesthesia method can obtain ideal anesthetic effect, but also for any fracture effect is good, is worth popularization in the clinical. 【Key words】Clavicle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Anesthesia method; The effect 因为锁骨处于人体比较表浅的位置,所以有很大几率会发生骨折。有关资料显示,在全身骨折中,发生锁骨骨折的几率大约占5%~10%,目前在临床中通常行内固定术对锁骨骨折进行治疗[1]。在临床手术中较多的会采用臂丛神经加颈浅丛神经阻滞。为更好的探讨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相关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13~64岁,平均(35.7±3.4)岁;体重36~91kg,平均(54.7±5.2)kg;锁骨近段骨折24例,锁骨中段骨折35例,锁骨远端骨折41例。所有患者采取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手术时间1.2h~3.5h,平均(2.3±0.4)h,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骨折分级等一般资料在两组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比较。 1.2 麻醉方法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实行臂丛加颈浅丛神经阻滞,具体操作为:以患者的体重和病情为依据选取药物剂量,8~10mg安定、0.5mg阿托品,将药物于麻醉前30min向患者进行肌肉注射。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要求其保持平卧位,首先实施臂丛神经麻醉阻滞,将7号短针头紧贴左手食指,缓缓刺入骶尾方向,等待患者指尖有异感出现,而且脑脊液与血没有出现在回吸针管中,选择0.75%的布比卡和2%的利多卡因按1:1的比例混合液10~15ml向患者体内注入,10min后对麻醉效果进行验证。在同侧颈外静脉与胸锁乳头肌后缘交点,垂直刺入皮肤,缓慢进针,遇一刺破纸样落空感后表明针尖已穿过颈阔肌向下锁骨方向回吸无血推混合液3~5m。对照组采用上述方法行单纯臂丛神经麻醉阻滞,用药相同,与观察组对比。 1.3 效果判断标准 为了方便研究,我院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既往临床经验制定了判断麻醉效果的标准:手术区明显刺痛,无法忍受,全身麻醉后才能进行手术的为失败;局部手术部位感到刺痛,加用少量氯胺酮后顺利完成手术的为欠佳;在点刺检查中没有痛感,手术过程中牵拉时感觉疼痛,一些患者加用了少量镇静药的为良;点刺检查时没有出现疼痛反应,患者在手术中也没有感觉到疼痛的为优。麻醉效果为良与优的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即为麻醉效果的优良率[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差)的方式表示,并用t检验两组患者间的比较,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的方式表示,并用x2检验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如果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麻醉后,经观察发现,骨折部位与麻醉效果之间有显著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内骨折患者麻醉效果较好。两组患者在内固定术中的麻醉效果见表1,观察组、对照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分别为86.0%和66.0%,而观察组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内固定术中麻醉效果对比(例) 注:P<0.05 3.讨论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锁骨也被我们叫做是美人骨,锁骨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形象而且还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锁骨,一旦锁骨出现问题要及时去治疗。锁骨容易出现的一种症状就是骨折,我们不但要及时去处理锁骨骨折而且还需要做好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1.体位患侧上肢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平卧时去枕,在两肩胛间垫窄枕,使两肩后伸外展,同时患侧胸壁侧方垫枕,以免患侧肢体下坠,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平行。

2.症状护理 1)疼痛:影响睡眠时,适当给予止痛、镇静剂。2)伤口: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3.一般护理:协助洗漱、进食,并鼓励指导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4.功能锻炼在术后固定期间,主动进行手指握拳、腕关节屈伸、肘关节屈伸及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运动,不宜做肩前屈、内收动作。 健康教育

1.休息早期卧床休息为主,可间断下床活动。 2.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刺激性小的食物。 3.固定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4.功能锻炼外固定者,避免前屈、内收动作。解除外固定后,着重练习肩的前屈,肩旋转活动,如划船动作。避免过去急躁,用力过猛。

5.复查时间及指征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行X 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手法复位外固定者如出、骨折处疼痛加剧、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于或高于正常等情况须随时复查。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锁骨,我们知道锁骨对于我们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锁骨,锁骨如果出现骨折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麻烦,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锁骨骨折的护理措施。

上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上肢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主讲人:曾海霞地点:护士站 2017年5月17日参加人员: 上肢骨折指上肢及上肢带骨的骨连续性中断,常见骨折有锁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下端骨折等。 一、临床表现 以局部肿胀、瘀斑、受伤部位活动时疼痛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骨骼、涉及肾。 二、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5.辩证: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患肢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3、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四、并发症护理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 的反应等。 五、给药护理 1、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2、中药汤剂宜温服或遵医嘱用药酒服下。服药期间忌油腻、辛辣、肥甘之品。 六、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如山斑鱼粥、田七煲鸡、新鲜蔬菜等,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如猪脊骨煲杜仲、北芪党参煲鸡、猪脚 筋煲核桃肉等。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七、情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八、临证(症)施护

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3、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在仰卧时,头部稍抬高,患肢垫高与躯干平行,以免 肩关节前屈或后伸。帮助患者坐起时,应托背部及健侧肩部,以免引起患侧疼痛。 4、若医嘱开有祛瘀消肿类药粉外敷时,应用蜂蜜,热水调伴后根据患部瘀肿 情况给予湿敷或凉敷。 5、针刺止痛取穴:肩髃、曲池。 九、健康指导 1.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 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3. 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有关牵引、外固定的配合方法。 4. 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骨折部位和不同时期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5. 定期复查,逐步恢复功能活动。

业务学习锁骨骨折护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民航古北分院 业务学习 科室:日期:2016年1月 主讲人: 参加者: 传阅者: 锁骨骨折护理 概念 锁骨为一S形长骨,横行位于胸部前上方,有两个弯曲,内侧三分之二呈三棱棒形,向前凸起,外侧三分之一扁平,凸向后方。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中、外三分之一交界处。 原因 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摔伤是锁骨骨折的主要原因。以儿童最为多见,大约50%的锁骨骨折发生于7 岁以下的儿童。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临床表现 1.骨折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甚至有皮下瘀斑,骨折处异常隆起,活动功能障碍。 2.局部肿胀、压痛。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皮下瘀斑,骨折处异常隆起。 3.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损伤,少见。 4.易并发气胸。 辅助检查 X线:锁骨骨折骨折线清晰,移位明显。 血液检查结果正常。 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对无移位者以“8”字绷带固定即可。幼儿青枝骨折,三角巾悬吊3w。成人固定6-8w对有成角畸形者,手法复位后仍以“8”字绷带维持对位固定3-4w。 手术治疗:对不稳定骨折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探查血管神经。 主要护理问题 1.自理能力缺陷综合征------与骨折肢体固定后活动或功能受限有关。 2.疼痛------与创伤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骨折后预防并发症和康复锻炼的相关知识。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讲述疾病相关知识及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睡倒时应仰卧、免枕、肩胛间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 3.固定后,注意观察双手和前臂的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4.缓解疼痛的方法:运用放松技术,转移注意力,听听音乐,看看书或是和好朋友聊天。 5.平卧时,患肢与心脏平行,坐或行走时,用三角巾悬吊患侧上肢屈肘成90度直角,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减轻肿胀。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渗血情况。 功能锻炼 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作手指、碗、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和用力握拳; 中期可加作肩后伸的扩胸活动; 后期可逐渐作肩关节的各种活动,重点是肩外展和旋转活动,防止肩关节因固定时间太长而致功能受限制。 在骨折愈合前,严禁抬臂动作,以免产生剪力而影响骨折的愈合。 健康教育 1.休息早期卧床休息为主,可间断下床活动。 2.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丰富、刺激性小的食物。 3.固定保持患侧肩部及上肢有效固定位,并维持3周。 4.功能锻炼外固定者,避免前屈、内收动作。解除外固定后,着重练习肩的前屈,肩旋转活动,如划船动作。避免过去急躁,用力过猛。 5.复查时间及指征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行X片复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手法复位外固定者如出、骨折处疼痛加剧、患肢麻木、手指颜色改变,温度低于或高于正常等情况须随时复查。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完整版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中医诊断:锁骨骨折西医诊断:锁骨骨折 一、临床表现 症状和体征: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瘀血、压痛或有畸形,畸形处可触到移位的骨折断端,如骨折移位并有重叠,肩峰与胸骨柄间距离变短。伤侧肢体功能受限 , 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引起的疼痛。触诊时骨折部位压痛,可触及骨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 , 且常不能自诉疼痛部位 , 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 , 此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有时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可刺破胸膜发生气胸,或损伤锁骨下血管和神经,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二.临症护理: 施护: 1.幼儿青枝骨折及成人的无移位骨折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固定2~3周,并可外加绷带将上肢固定于胸壁可更牢稳些。有移位之骨折经手法复位后用肩“8“字绷带,以防止患肢下垂,须注意固定要牢,腋下不要压迫太紧,增加舒适。或使用“T”形夹板,保持夹板不要移位,此夹板之纵形立棍固定在腰部,可控制夹板不使移位。日间活动不要过多,尽量卧床休息。儿童固定3~4周,成人固定4~6周。 2不能用肩“8”字绷带固定须手术治疗者,.术后护理: (1)体位患侧上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卧位时去枕,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同时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防止患侧上肢下坠,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处于平行位。用“8”字型石膏绷带固定4~8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起来。。 (2)症状护理 (a疼痛:疼痛影响睡眠时,适当给予止痛、镇静剂。 (b伤口: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 (3)一般护理协助患者洗漱、进食及排泄等,指导并鼓励患者做些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4)功能锻炼在术后固定期间,应主动进行手指握拳、腕关节的屈伸、肘关节屈伸及肩关节外展、外旋和后伸活动,不宜做肩前屈、内收的动作。 三.饮食护理 病人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或骨痂生成。 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行气消散为主。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忌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 周: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治疗宜补,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以及舒筋活络,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恢复往日的功能。 四.用药护理 早期遵医嘱给病人服用新伤1号汤两周;中药汤剂吸收快,疗效好,组方灵活,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种病症的特殊性.损伤初期由于患肢肿胀疼痛,治法以消瘀退肿为主. 中期则遵医嘱口服伤科接骨片以接骨续筋,坚骨壮筋为主, 后期可遵医嘱口服六味地黄丸,多用补气养血,温经通络之法 五.并发症的护理 1.胸膜及肺损伤由于锁骨邻近胸膜的顶部和上肺叶,移位的锁骨骨折可造成气胸及血胸。应严密观察病情病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做好抢救准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周身状态的变化.病情严重每隔15~30min测量血压,呼吸,脉搏1次,并做好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流量为2~4L/min_并作好记录.呼吸衰竭时,应加压给氧或应用人工辅助呼吸,观察胸部运动有无改变,特别要注意那些早期胸部摄片不能配合.保持呼吸道通畅 2.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移位时可造成臂丛神经根的牵拉损伤。损伤部位常在锁骨上,颈椎横突水平,或神经根自脊髓分支处。骨折块的移位也可在局部造成臂丛神经的直接损伤,构成尺神经的分支常易受累。

锁骨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外二科常见病种护理常规 主讲人:曾海霞时间:2014-04-28 地点:护士站 参加人员: 锁骨骨折中医护理常规 一、临床表现 以局部肿胀、瘀斑、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骨骼、涉及肾。 二、护理评估 1.受伤史、暴力性质 2.患肢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畸形等情况。 3.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4.X线摄片及CT等检查结果。 5. 辩证:气滞血瘀标本俱实证,气滞血瘀标实本虚证。 三、一般护理 1、按中医骨伤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患肢功能位或所需的治疗性体位。 四、并发症护理 1、骨折部位疼痛、肿胀、血运情况、 2.、外固定包扎的松紧度,发现问题时,报告医师,及时调整。 3、患肢皮肤温度和颜色、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被动活动手指时的反应等。 五、给药护理 1、遵医嘱局部给予贴敷、熏洗,过敏者及时揭去,并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2、中药汤剂宜温服或遵医嘱用药酒服下。 六、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七、情志护理 做好情志疏导和生活护理,避免患者焦虑情绪和恐惧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八、临证(症)施护 1、上肢骨折一般应使上臂自然下垂、肘关节屈曲90°、腕关节背伸30°、前臂中立位、手半握拳、拇指对掌位,三角巾悬吊 2、锁骨骨折患者在卧床休息时,应肩胛区垫高,以保持两肩后伸。 3、若医嘱开有祛瘀消肿类药粉外敷时,应用蜂蜜或热水调伴后根据患部瘀肿情况给予湿敷或凉敷。 4、针刺止痛取穴:肩髃、曲池。 九、健康指导 1、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2、指导患者将患肢处于功能位或治疗所需体位。

锁骨手术记录资料

锁骨手术记录

精品资料 上肢手术: 0.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l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 患者于今日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侧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取左锁骨中外3分之1处为中心切口长约 6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暴露骨折断,见粉碎性骨折,远端有一3*1.5cm2大小形骨块,清理骨折端、复位固定,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术中满意后反复冲洗切口注入2ml生物蛋白胶,清点器械及纱布无误,缝合切口,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返病房,术后抗炎、补液、止血、对症治疗。 臂丛神经探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左肩部垫高,左上肢颈胸部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单,取左侧锁骨表面约8cm皮肤切口。切开皮肤皮下,暴露锁骨,见锁骨外侧斜形骨折,对位对线可,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刮净骨折端血肿及嵌入骨折端的软组织,用复位器骨折解剖复位后先用2枚AO20mm钛钉固定骨折端,再用AO六孔钛钢板2枚18mm、2枚20mm的钛钉固定。固定复位满意。沿上臂近端取切口于锁骨切口呈T型,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别暴露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和腋神经,见神经质地,颜色正常,此五大神经支弹性差、较松弛,刺激神经见正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支配区域肌肉收缩满意,腋神经、桡神经支配区肌肉收缩稍差,未见明显断裂。冲洗切口,彻底止血后逐层闭合切口,置乳胶负压引流管一根。术毕,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术中出血约30ml,未输血。麻醉清醒后,安返病房。 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内固定取出术”。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沿原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暴露右锁骨钩钢板,取出5枚螺钉和钩钢板,仔细止血,反复冲洗伤口,清点四械及纱布无误后。手术顺利,病人安返病房。术后给予抗炎、止痛、对症治疗。 01.左肱骨外科颈骨折 +左尺桡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于今日在臂丛麻醉生效后,“左肱骨外科颈骨折 +左尺桡干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臂丛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卧位,左肩部垫高,常规消毒,铺无菌单。取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头静脉,顺三角肌纤维走向切开筋膜,在此分开三角肌,头静脉连同一起内侧牵开,显露骨折部,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及肉芽组织,然后在牵引和对抗牵引下使骨折复位,复位后用持骨器临时固定,复位满意后,用“万方公司”提供的6孔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牢固固定,内固定满意后冲洗伤口,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第二步。驱血带驱血左上肢,在上臂用驱血带当止血带用,取桡骨背外侧入路,长约13cm,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肌间隙进入,显露桡神经深支,给予保护,显露骨折端,清除骨折断端的软组织及肉芽组织,使骨折复位,用6孔有限接触加压钢板牢固内固定,冲洗切口,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取骨折线中心尺骨背侧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在尺侧伸腕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间隙显露骨折,处理骨折断端后,使骨折复位,在背侧放DCP接骨板牢固内固定,冲推荐书籍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