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陕西省宝鸡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卷
- 格式:doc
- 大小:946.00 KB
- 文档页数:19
陕西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1学期月考(3)理科综合能力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2.全卷共分37小题,满分300分,150分钟完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Cu 64 B r 80 Mg 24 Al27第Ⅰ卷(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学生用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经不同的处理和染色,用显微镜观察。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蛋白质B.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C.经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D.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的线粒体2..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3.下列关于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CO2以扩散的方式穿过1与2B.光反应在图中3上进行的,水的分解需酶的催化C.物种不同,分布在3上光合色素的量有差异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C3化合物与C5化合物的量是动态平衡的4.为了做燕麦的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进行了一些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燕麦萌发的初期种子中的有机物总质量增加B.晚上胚芽鞘的ATP合成停止C.为了胚芽鞘的正常生长,每天必须给24小时的光照D.及时排涝,防止根细胞受酒精的毒害5.下表是关于生物科学史的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
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相匹配的是6.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7.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20g二氧化硅固体中,含有2N A个二氧化硅分子B.标准状况下,18g重水含有10N A个中子C.室温下, 46克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中原子数是3N AD.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与过量水反应,生成0.2摩氧气,转移电子0.2N A8.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B.福岛核电站泄露的放射性物质131I与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卫生部公告2011年5月1日起全面叫停面粉增白剂,由此可知:应当严格禁止在食品中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D.用经生石灰处理过的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对人体有害,因为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往往会造成铬含量的严重超标,重金属铬可使人体内的蛋白质变性9.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试卷类型:A 陕西省宝鸡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三理综 第1学期月考2考试 说明: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第Ⅰ卷的答案要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交; 2、全卷共分两大题48小题,满分110分,100分钟完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 23?Cl 35.5?Fe?56Cu 64?B r 80 Mg 24 Al 27 第Ⅰ卷(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认识正确的是 A.脂类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补充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某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先一块干面包碘液检验,变蓝色;他嚼碎了另一,一段时间后用班氏(或斐林)试剂检验,嚼碎的面包出现砖红色;得出结论证明唾液能够使淀粉水解。
此实验设计最大的失误 A.未对面包做还原性糖检验 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 D.应该用双缩脲试剂检验 C.一对等位基因中,基因频率相等时,显性性状个体数量多 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个体数量一定比隐性性状个体多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0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Il的变化。
下列分析合理的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I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绿硫细菌进行光合作用葡萄糖的利用ATP的形成乳酸含量采用菠菜叶片作实验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下图表示来自父母的1号染色体及基因,若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据下表分析他们的孩子不可能 基因控制的性状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红细胞形态E:椭圆形细胞 e:正常细胞Rh血型D:Rh阳性 d:Rh阴性产生淀粉酶A:产生淀粉酶 a:不产生淀粉酶A.出现椭圆形红细胞 B.是Rh阴性的可能性为1/2 C.有3/4能产生淀粉酶 D.出现既有椭圆形又能产生淀粉酶的类型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B. 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Fe和稀盐酸 C.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D.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O32 -2 -O32 -.在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里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
2013年高考模拟试题理科综合卷(二)DB .用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到沸水中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C .用Ca (OH )2溶液鉴别HCO 3—和CO2—3D .常温下,浓H 2SO 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 2SO 4不反应10.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11. “天宫一号”飞行器在太空工作期间必须有源源不断的电源供应。
其供电原理是:白天太阳能帆板发电,将一部分电量直接供给天宫一号,另一部分电量储存在镍氢电池里,供黑夜时使用。
右图为镍氢电池构造示意图(氢化物电极为储氢金属,可看做H 2直接参加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充电时阴极区电解质溶液pH 降低B .在使用过程中此电池要不断补充水C .放电时NiOOH 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NiOO H 2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 - e - + OH - = NiOOH +H 2O12.室温下,将1.000 mol·L -1盐酸滴入20.00 mL 1.000 mol·L -1氨水中,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由水电离出的c (H +)=1.0×10-14mol/LB. a 点时溶液的K w 小于d 点时溶液的K wC. c 点时:c (NH 4+)=c (Cl -),为恰好中和点。
D. d 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 3·H 2O 电离吸热13.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性质的数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原子半径(nm ) 0.074 0.160 0.152 0.110 0.099 0.186 0.075主要化合价 – 2 +2 +1 –3,+5 –1,+7 +1 –3,+5A .③与⑥、④与⑦处于同一主族B .硫原子半径可能是0.10nmC .元素②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3周期IIA 族D .元素①、⑥形成的一种最稳定的化合物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 2O +H 2O =2Na ++2OH -元素 编 号 元 素 性 质二.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2013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版】第II卷题号第I卷必做题选做题得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脂蛋白的合成B.抗体杀灭抗原C.DNA复制D.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2.下列关于下丘脑的描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对垂体的调控,是通过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素实现的。
B.下丘脑的渴觉中枢,能分泌抗利尿激素,调节体内水平衡。
C.血糖平衡的调节只有在下丘脑功能完全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D.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位于下丘脑。
3.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描述,错误的是()A它们都由两层生物膜构成且是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B.它们的内部都有基质且含有DNA和相同的酶C.叶绿体内部还有类囊体堆叠的基粒且上面附有很多色素D.线粒体内膜上附有许多酶且能催化水的生成4.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根本作用是()A.使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失去交配机会B.使种群间基因不能自由交流C.使种群间的个体互不认识D.使不同种群适应于不同的地理环境5.下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6.下列相关实验中,试剂的选择正确的是()A.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选择质量浓度为0.5g/mL的蔗糖溶液B.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中,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C.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使用蒸馏水提取色素D.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使用苏丹Ⅲ染液使染色体着色7.在核泄漏事故中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铯-137和钚-239等。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1B.氢氧化铯的碱性比氢氧化钾强C.钚-239的质量数为239 D.碘-131与碘-127互为同位素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且水解产物各不相同B.从煤的干馏产物中可以获得焦炉气.粗氨水.煤焦油.焦炭等重要的化工原料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芳香烃的产量D.核酸是一类含磷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K w随温度.外加酸(碱)浓度的改变而改变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ΔH<0.ΔS>0C.当弱电解质电离成离子的速率与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达到电离平衡状态D.K 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10.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质溶液为30%的氢氧化钾溶液。
陕西省宝鸡市2013届高三理综第二次模拟考试(扫描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第Ⅰ部分(选择题)A 卷:14、B 15、B 16、C 17、C 18、D 19、AC 20、CD 21、BD B 卷:14、A 15、C 16、B 17、B 18、A 19、BC 20、BD 21、AD第Ⅱ卷(非选择题)(一)必考题(4题,共47分)22、(6分)1.698mm (1.696mm — 1.699mm 均正确)(3分);③(3分) 23、(9分) (1)A (3分) (2)1k Ω(3分) (3)Ω15(3分) 24、(14分)解:(1)滑块滑上木块后,木块对长木板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N mg f 8.011==μ (1)2分地面对长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为:N g M m f 2)(22=+=μ (2)2分 由于12f f <,所以长木板静止不动,而木块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2112s m g mf a ===μ (3)2分设木块的速度减为零时的位移为S 0,则由20002v aS -=-得:m av s 25.62200== (4)2分由于0s >l ,所以滑块m 最终落到地面上。
(2)设木块滑离长木板时的速度为v ,木块滑离长木板后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木块落地时与长木板右端的距离为S ,则对滑块在木块上运动过程有:2202v v al -=-可得:sm v 4= (5)2分对滑块的平抛运动过程有:212h gt =S vt = (6)2分 解得:m s 6.1= (7)2分25、(18分)解:(1)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则由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得:rv m qvB 2= (1)2分由题意得:k mq= (2)2分 由题意分析可知,为了使带电粒子不打在档板上,d 应满足:d >r 2 (3)2分 由(1)(2)(3)解得:d >kBv2 (4)2分 (2)如图所示,设粒子速度方向与OP 连线的夹角为θ时,粒子恰好经过挡板的P 点后最终又打在挡板右侧的N 点。
2013 全国系课标卷理科综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
每小题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4.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 W2-、X+B. X+、Y3+C. Y3+、Z2-D. X+、Z2-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
陕西省宝鸡市2013届高三3月份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科)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15考题为三选一,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9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集合}1|{},1|{,222x y y P x M R U x-==>==,则( )A. }0{=⋂)(M P C UB. M M P =⋃C. R P M C U =⋃)(D. P P M =⋂ 2.若圆)3(04222<=+-++m m y x y x 的一条弦AB 的中点为)1,0(P 则垂直于AB 的直径所在直线的方程( )A. 01=+-y xB. 01=-+y xC. 01=+-y xD. 01=++y x 3.右图是计算321161814121++++值的一个程序框图,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 ?5>KB. ?5<KC. ?10>KD. ?10<K4.已知正切函数x y tan =的图像关于点)0,(θM 对称,则=θcos ( )A. 01或-B. 01或C. 101-或或D. 1-1或5.设m l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α∥α,则l,l∥若mm ⊆ B.m l l ∥α,则α,若⊥⊥mC.α∥α,则∥∥若m l l m , D.α∥α,则若l m m l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2cos sin ,2,0>+⎢⎣⎡⎥⎦⎤∈x x x 使存在π B.)(x x x 212,,3≥+∞+∈使存在 C.1,2-=∈x R x x 使存在 D.x x x < ⎝⎛⎥⎦⎤∈sin ,2,0使对任意π 7. 已知数列{}a n 满足)2(,,3,11121≥===-+n a a a a a n n n ,则a 2013的值等于( )A. 3B. 1C. 31 D. 320138. 8.现有16个数,它们可以构成一个首项为12,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若从这16个数中任取一个数,则这个数不大于4的概率为( ) A .1611 B. 21 C. 85 D. 43 9.如图(1)是反映某条公共汽车线路收支差额(既营运所得的票价收入与付出的成本的差)y 与乘客量x 之间关系的图像。
2013年宝鸡市高三各科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分析1 2013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试卷分析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2013年3月9日~10日,我们举行了全市2013年第二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本次检测严格遵循新出台的2013年新程各科考试大纲及说明,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考查的同时,侧重新程高考对能力要求的考查,着力体现新高考的命题趋势,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复工作给以引领与指导。
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考试信息,对试卷的质量、学生答卷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市分高中考试成绩做了统计,确定了本次检测的“临界线”:理科一本:43 分二本:37 分科一本:00 分二本:40 分请各县区、各学校参照此“临界线”,对本次检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认真作一统计分析,制定后期复工作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全市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语试题一、命题说明:根据全国高考大纲(标版)和高考说明精神,结合一检语考试情况以及全市教学的实际,语组命题组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讨论,多次修改,命制了2013年我市第二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试题。
二、试卷分析:在一检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复习进度和三次检测考试的统一安排,合理设置全卷结构,全面考查知识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能力考查,强化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使整套试卷尽量符合高考命题趋势,能够基本检测出不同层次学生的语学习程度,为学校后期复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三区一校语总成绩简析:考试人数平均成绩难度系数渭滨区科1030 9998067渭滨区理科174972906金台区科1719 931062金台区理科288948063陈仓区科1296100067陈仓区理科2321003 067宝中科298 1043070宝中理科13691063070三区一校的语难度系数在062-070之间,基本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能力。
(二)选择题答卷分析: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1699人)题号答案答A率答B率答率答D率得分率(%)1D 142 397 102 34 3422 116 7736 773 3 A 7004 44 208 700 4B 74 190 104 114 1906869 788 7 6 B 194469 168 18 469 13 B149 303 26 26 30314 D 18 294 214307 307 1 A 686 093224686理科选择题答题率统计(2812人)题号答案答A率答B率答率答D率得分率(%)1D1424794 303 303 23 99 803 8 803A 738 41738 4 B 613 1847 11 18462 38 817 71 817 6B 198 488 128 180488 13 B 11 38026 17 380 14 D 161241 229 341 341 1A 674 0 21 2706741-3题为现代阅读试题。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1.(201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右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
E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C和E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Array B.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32-A2B42-C.AD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D.A、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正确的是A.a、b两元素的单质构成原电池两极时,a—定为负极B.e的氢化物分子和d的氢化物分子不可能含有相同的电子数C.六种元素中,c元素与其它三种非金属元素均能形成化合物D.c、e、f的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3.(河南省开封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化学)X、Y、Z、W、Q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
其中只有Z是金属,W的单质是黄色固体,X、Y、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WB.Y与Z形成的化合物都可以和盐酸反应C.Y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还原性强D.Z与Q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4.(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W与Z、X和Y分别同主族,Y、Z同周期。
Z能与X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个数比均为2: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Z、X、W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B.W与X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C.由W、X、Y、Z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一定显酸性D.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低于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5.(江西省南昌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的原理类似太阳发光发热,即在上亿摄氏度的超高温条件下,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D.T与16O、17O、18O构成双氧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36个B.H、D、T互为同素异形体C.H2、D2、T2在同条件下密度之比为1:2:3D.氘、氚聚变反应生成其它元素,属于化学变化考点:考查原子组成、同位素判断以及阿伏伽德罗定律推论等6.(陕西省宝鸡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理综化学试题)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
陕西宝鸡市2013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理综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其中第33—39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考生一律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l.C-12,O-16,Na-23,S-32,Fe-56,Cu-64,Zn-65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该细胞中ATP合成的主要场所B.由于该细胞中含有②,所以该生物体含有叶绿体C.③是该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D.高倍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该细胞中的①②③④2.下表中给出几个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实验过程,对其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一定形成新物种B.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D.共同进化仅是指物种间存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4.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A.若图甲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可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B.若图甲表示生物进化图,则A和B分别代表原材料和自然选择C.若图乙中B为下丘脑,C是垂体。
切断BC间联系,对甲状腺的影响比对胰岛的影响更大D.若图乙表示一条食物链,则B可以是一只兔子5.夫妇均患同一种基因遗传病,但所生子女总不患该病,对此分析最可能的是A.该病受两对基因控制,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AAbh和aaBBB.该病为显性遗传病C.该病为细胞质基因病D.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夫妇都发生了基因突变6.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T0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c温度,在图甲中Ta、Tb之间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是图甲的T0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B.家庭中不宜用铝合金容器长期存放咸的食品C.过氧乙酸可用于环境消毒,医用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其原因均在于可以使病毒和细菌体内的蛋白质变性D.家用消毒液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相同氧原子数的SO2和CO的质量相等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与氨水中的c(OH—)相等C.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D.等温等压下,2 mol O2(g)和l mol SO2(g)的密度相等9.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 6H 10O 5)n 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B .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 .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捕插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D .在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10.向Na 2CO 3、NaHCO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a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OH —、SO 2—4、NO —3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Al 3+、Fe 3+、MnO —4、Cl —C .c 点对应的溶液中:Na +.Ca 2+.NO —3、Cl —D .d 点对应的溶液中:F —、NO —3、Fe 2+、Ag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H 相等的CH 3COONa 、NaOH 和Na 2CO 3三种溶液浓度大小关系为:B .0.1 mol/L NaHA 溶液的pH=4,该溶液中C .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 1和c 2,pH 分别为a 和a+l ,则c 1=10c 2D .pH=11的NaOH 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人石蕊溶液呈红色12.按下左图装置实验,若右图中x 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 轴可表示的物理量为①c (Ag +)②c (NO —3)③a 棒的质量④b 棒的质量⑤溶液的pHA .①③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⑤13.有9.7 g Cu 和Zn 的合金与足量的稀HNO 3反应,还原产物只有NO 气体,其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 。
将溶液稀释为IL ,测得溶液的pH=l ,此时溶液中NO —3的浓度为A .0.3 mol/LB .0.4 mol/LC .0.5 mol/LD .0.6 mol/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运动员手持网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匀加速直线向前跑,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 、m ,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它们间摩擦及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则A .运动员的加速度为g sin θB .球拍对球的作用力cos mgC .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Mg cos θD .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斜向前上方,且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15.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螺旋形光滑轨道是圆形光滑轨道相切而成的,P 、Q 为对应的轨道最高点,一个小球以一定速度沿轨道切线方向进入轨道,且能过轨道最高点P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轨道对小球不做功,小球通过P 点的角速度小于通过Q 点的角速度B.轨道对小球做正功,小球通过P点的线速度大于通过Q点的线速度C.小球通过P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通过Q点时的向心加速度D.小球通过P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于通过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16.如图所示,电源的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l0ΩQ,R2=8Ω.当开关S接位置l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0A,那么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下列的哪些值A.0.28A B.0.25A C.0.22A D.0.19A17.如图所示,50匝矩形线圈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T的水平强磁场中,线圈面积S=0.5m2,电阻不计。
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200rad/s匀速转动,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通过金属滑环E、F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为零B.变压器原线圈两端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D.维持线圈匀速转动输入的最小机械功率为6018.有一星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同,但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的4倍,则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A.14B.4倍C.16倍D.64倍19.如图所示为电子束加速偏转装置,电极K产生的热电子(初速度为零)经电场加速后,进入两平行金属板间,如果两极间加一偏转电压,则电子束将偏转。
电子离开偏转电场时每单位偏转电压引起的电子偏转距离叫偏转灵敏度,为了提高偏转灵敏度,必须A.把偏转板长度l增长一些B.把电子换成带电量大的粒子C.使偏转极板间的距离d减小一些D.把加速电场的电压提高一些20.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m= l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
现将不同时刻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g=10m/s2)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B.t=4s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C.t=15s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D.AB间距离小于BC间距离21.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下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处于静止状态,手托重物使之缓慢上移,直到弹簧恢复原长,然后放手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下落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B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小球速度为零C .手托重物缓慢上移时手对重物做功为221m g W k =D .重物从静止下落到速度最大过程中重物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为222212m g W mv k =- 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6分)在一次实验中,张华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某长方体工件的厚度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判断其厚度为 mm ,该学生用下列某种仪器测得该工件的宽度为1.275cm .则该同学所用的仪器可能是___。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螺旋测微器②10分度游标卡尺⑧20分度游标卡尺④50分度游标卡尺23.(9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准备自制一只欧姆表,现有以下实验器材:①I g =l00μA 的微安表一个;②电动势E=1.5V ,电阻可忽略不计的电源一个;③最大电阻为9999Ω的电阻箱R 一个;④红、黑测试表笔和导线若干。
某同学用以上器材接成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并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14k Ω,就成功地改装了一个简易的“R ×1k ”的欧姆表,改装成的欧姆表表盘刻线如图乙所示,其中“15”刻线是微安表的电流半偏刻线处。
(1)红表笔一定是____(填“A ”或“B ”)。
(2)原微安表的内阻R g =____Ω。
(3)理论和实验研究均发现,在图甲电路的基础上(不改换微安表.电源和电阻箱的阻值).图乙的刻度及标度也不改变,仅增加一个电阻R ′,就能改装成“R ×l ”的欧姆表,如图丙所示,则电阻R ′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14分)如图所示,有一长木板b 紧靠在如图所示的墙角,其上表面与放置木块a 的平台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已知木块a 的质量m= 0.4kg ,长木板b 的质量M=1.6kg ,长度为l = 2.25m ,平台距离水平地面高度为h=0.8m 。
现让木块a 以速度v 0=5m/s 2滑上长木板b 。
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0.2,长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0.1(木块a 可视为质点,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