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难点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难点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难点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难点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难点工程施工技术案

一、重点、难点工程情况概述

花安高速第二合同段起点桩号K10+915.204,终点桩号K22+500,包含林卡互通、凯霸互通,路基纵向长度11.585km。路基土工程霸互通、及林卡互通为重点工程。桥梁工程各工序的施工质量,特别是桥梁的岩溶区桩基施工、连续箱梁的施工、T梁预制与吊装等,这些工作都是本标段施工的重点工程,特别是凯霸互通的大挖,的施工成为我标段的工程难点。

对上述重点、难点工程的施工、生产安全的保证,作出详细分述如下:

二、路基的深切、高填段施工案及安全措施案

㈠、路垫深切施工案

1、工程概况

凯霸互通深切为质切,质为灰岩、灰质灰岩、泥质灰岩且分层分布,左侧边坡切深为50米;路堑的边坡开挖禁用大、中型爆破施工,当开挖至接近边坡时,必须采用光面爆破,以利于边坡稳定和减少边坡修整的工作量;因开挖的要作为填,炮眼距不宜大于3m。块度要求控制30cm以,必须格控制大块率。

爆破在全线施工中难度较大,爆破处要保证居民区的安全,不阻塞道路的施工通行等,使得爆破的条件变得艰巨,对全线的施工产生重大的影响,这是施工中必须重点考虑的。本段切路堑采用分层爆破、分层开挖,采用液压钻机进行深爆破,每次钻深度根据台阶位置、高度及质发生变化层位以8~10米控制。边坡处预留2.5~3.0米宽,爆破到边坡线与作业层相交位置时,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每开挖一级台阶根据开挖边坡的质情况及时安排进行防护。

2、准备工作

①、施工前,详细核查深挖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分析现场地形特征,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处审批,再实施。

②、由于深挖路堑的边坡高不易控制坡率,因此在施工前必须精确控制坡口桩位置,测量组放出坡口桩后,现场施工员再进行逐桩复核,之后沿坡口桩开挖一条0.2×0.2m小沟,防止在施工中因标识破坏导致边坡错位。

③、施工前做好排水工作,按设计要求开挖截水沟,并尽可能的完成铺砌工作,拦截地面水。对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强观测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如:坡顶卸载等。

④、在四处主要路口及居民点处设立好爆破作业警示牌。

3、深挖路堑爆破开挖案

高开挖路堑(路堑高约10米以上),采用“留靴”槽式堑沟案进行爆破开挖。总体施工顺序如下图示。首先沿预定路基外侧向前形成一槽式堑沟(图中I部分);然后再爆破剩余部份(图中II部分);即所谓“留靴”爆破,以阻止路基上部山体爆破岩向下滚落,爆破II

部分岩体时,采用微差控制爆破形式以控制爆破向,如图1所示,即控制爆破抛向。

1) I部分岩体爆破参数

①、堑沟宽度(如图1Ⅰ),考虑便于汽车装运;钻设备操作,爆破网络设计等因素,挖掘进10米宽的堑沟。

图1 “留靴”爆破最终效果图

②、炮直径D=100mm(如图2所示)凿岩设备采用液压式履带钻机,开挖爆破与光面爆破穿设备采用同一设备,以利于现场操作,拟采用w=3.0m,a=2.6m。式中:W-最小抵抗线宽度(m);a-布间距(m)。

③、布式及微差间隔的确定,布形式如图3,采用等三角布置,以利于炸药能量均匀作用于岩,实现理想的破碎效果,起爆顺序依次为0-1-2-3-4,首先起爆的炮位于依上部山

坡一侧,先控制爆堆前移向,改善破碎效果,降低爆破震动。采用我国生产的毫秒微差雷管,排间时间隔采用25ms。

图3 I部分岩体爆破炮起爆顺序图

④、II部分岩体施工顺序

由于地形对爆破施工的影响,钻机具,施爆顺序必须考虑山体的坡度,II部分总体爆破

施工顺序如图4所示,由上到下依次为a-c,每一部分又分为压碴爆破和光面爆破。

图4 II部岩体台阶爆破顺序

4、边坡控制案

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采用光面爆破,节理裂隙较发育地段,及某些特殊地段采用预裂爆破。

为获得良好的光面效果,宜采用低密度,低爆索,高体积威力炸药,以减少炸药爆轰

用呈准静态状态,拟采用国产2#

预期效果。

1)、光面爆破参数的确定

光面炮参数确定如下:

最小抵抗线W=2.5m

②炮间距a=1.0m

③面炮装药量0.6kg/m3

光面爆破示意图

2)、光面爆破装药结构

①、药包制作:为保证在光面爆破时,不使药包冲击破碎炮壁,有必要在现场施工中

包一端绑上起爆雷管即成。操作时将药包置于,上部填塞好。

光面爆破装药结构图

②堵塞:良好的堵塞要保证高压爆炸气体不泄露所必须的堵塞长度,取炮直径的12-20倍,现场根据间距和光面厚度适时调整。

5、爆破块度控制

因爆破后必须作为填材料,爆破块度要求控制在30-35cm,为了达到良好的块度要求,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根据实地岩性情况,不断优化炮参数;

②、采取压碴挤压爆破:如图11示,即在施爆岩体前面依次留下2-4米厚前次爆破的岩碴,这样有利于阻止施爆岩体前移和岩体充分破碎。

③、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可加强底爆破作用,改善爆破效果,并且减震效果好。

④、工作面开阔地带,可采用格式布,对角微差起爆,这种起爆式,岩抛掷距离双排间微差减少30%左右,大块率可下降到0.9%,并可大幅度降低地震效应。

6、爆破施工

对于岩炸药单耗根据围岩不同在0.2~0.4千克/立米之间选择。引爆药包的导火索长度在1.2米以上。在爆破工程中,应当注意:靠顺层边坡的一列炮,宜采用减弱松动爆破,禁使用大爆破,扩药时,口的碎、杂物先清除干净。

装炮工作时要注意:

①装药前对炮眼进行验收和清理。

②禁烟火和明火照明;无关人员撤离现场。

③采用木质炮棍装药;深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起爆药前,采用铜和木制长杆处理。

④不得采用无填塞爆破,也不得使用块和易燃材料填塞炮;不得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

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也不得在深装入起爆药包后直接用木条填塞;填塞炮眼时不得破坏起爆线路。

引爆后,关于哑炮的处理法:一种是用水冲洗,再用吹风管吹掉;另一种是在距离炮眼20cm位置打眼引爆,打眼必须专业爆破人员进行操作,尽量保证人员安全。如果是因为雷管的原因导致炸药未能引爆,可以再装一次雷管进行二次引爆。

另外,一般浅眼爆破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00米;裸露药包爆破时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00米。

爆破完成后,对坡面上残余的采用挖掘机进行清理,个别地采用人工清理。中风化以上的大料可以分解利用在换填和护坡工程上,碎可以用于便道的修补工作。

7、爆破后的安全措施

⑴、边坡防护

无论滑坡机制如,治理措施都是减少下滑力,增加阻滑力。除采用削坡、防水、排水、坡面防护、岩体加固措施外,对爆破施工技术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①、加强地质调查,根据边坡已有的层理、层面、断层的形状、位,判定可能产生滑动的空间部位与形式,根据可能允的影响程度确定爆破规模和爆破案,以及开挖空间顺序。

②、为尽量减小爆破振动影响,应降低台阶高度,减小炮直径与深,缩小网参数,增加起爆段数,减小每段起爆药量,格控制爆破规模,采用合理的起爆顺序,创造良好的临空面。毫秒微差起爆技术可以既保证破碎效果又使两次起爆产生的地震波在同一空间位置叠加的不利影响最小。接近设计边坡和坡脚开挖时或留有保护层,或采用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在底加柔性垫层,采用反向起爆技术以保护边坡岩体完整性和基础岩体不破坏。

③、沿设计边线开挖和坡脚切层时,采用斜爆破,使保留坡面平整。

⑵、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事项

①、爆破器材的运输。爆破器材实行凭证运输,必须由爆破器材收货地或储存地的县、

市公安局申领“爆破物品运输证”才能运输爆破器材。

②、爆破器材的储存。爆破器材库不同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为了防火、防爆、防盗等,对库房布局和库房结构都有特殊要求。

③、爆破物品经批准后由指定专人(爆破工)领取,性质相抵触的爆炸物品不得同时领取。领取爆炸物品后必须保证爆炸物品不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滥发、误发等问题。

④、施工现场每天作业剩余的爆炸物品,必须于当日清点登记,退回原库,禁带回工棚、宿舍或随意存放。禁私存、截留、藏匿、出售、私用和倒卖。

⑤、对于变质和过期失效的爆炸物品,不准随意丢弃或掩埋。

⑥、禁随意堆放爆破器材,禁非法设立爆破器材临时存放点,禁将爆破器材分发给个人保存。

⑦、爆破施工前应根据爆破施工的需要配备爆破工。爆破工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爆破人员安全作业证”后持证上岗。

⑧、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划定安全区域,布设警戒岗哨,设置警标。爆破前应发预警信号,待危险区人员撤离后再发爆破信号。爆破作业结束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后,可解除警戒。

⑨、储存爆炸物品的库房要保持通风良好,堆放、堆垛高度要防止倒塌;堆垛之间留有通道;堆垛距离库墙不少于0.2米;底部就垫高0.2-0.3米。库储存应设置明显标识牌。堆放硝胺炸药垛高不超过1.8米;胶质炸药不超过1.5米;置放雷管时必须铺设胶质皮垫,码放整齐,不准超量。

⑩、装药与钻不宜平行作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不少于400米。

○11、爆破作业结束后,对现场要进行认真检查,发现盲炮要及时处理,作业现场不能留有残余的爆炸器材和险情,如遇到瞎炮,必须由装药人员处理,非专业人员不得参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