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2016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位生物修复

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生物修复。采用工程措施但不挖掘或抽取地下水等方法。

2、环境生物技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5、植物促进

也称之为植物提取,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指那些能累积超过叶子干重1.0%的Mn,或者0.1%的Co、Cu、Pb、Ni、Zn,或者0.01%的Cd的植物。目前世界上有500多种这样的植物。

6、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异位处理的技术。

8、矿化作用

指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等的过程。

9、生物强化

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提高有效微生物的浓

度,增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其降解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10、生物冶金

生物冶金技术,又称生物浸出技术,通常指矿石的细菌氧化或生物氧化,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这些微生物被称作适温细菌,大约有0.5-2.0微米长、0.5微米宽,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靠无机物生存,对生命无害。这些细菌靠黄铁矿、砷黄铁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物如黄铜矿和铜铀云母为生。

12、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是指UASB工艺中起净化污水作用的污泥颗粒。好氧颗粒污泥是通过微生物自凝聚作用形成的颗粒状活性污泥,与普通活性污泥相比,它具有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抗冲击能力强、能承受高有机负荷,集不同性质的微生物(好氧、兼氧和厌氧微生物)于一体等特点,近年的研究成果表明AGS能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含盐度废水及许多工业废水。

13、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指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所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它是一种天然表面活性剂,一方面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等生命体内,另一方面微生物在其菌体外较大量的产生、积储。

14、土壤净化

是指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污染的浓度降低而消失的过程。

15、堆肥腐熟度

就是堆肥的腐熟程度,即堆肥中的有机质经过矿化、腐殖化过程最后达到稳定的程度。堆肥腐熟度是反映有机物降解和生物化学稳定度的指标。腐熟度判定对堆肥工艺和堆肥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堆肥使用后对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重要意义。

16、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即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游离细胞(微生物)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并使其保持活性且能反复使用的技术。

17、生物监测

利用生物的组分、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从生物学的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称为生物监测。

18、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是一类特殊形式的传感器,由生物分子识别元件与各类物理、化学换能器组成,用于各种生命物质和化学物质的分析和检测。

19、环境微生物制剂

环境微生物制剂是指由生物法生产的或把生物机体作为产品的生物化工产品,具有针对性强,产品多样化,用途广泛,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方便并可以随时随地地处理污染等特点。

20、生物化工

生物化工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的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它是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点发展的二级学科,在生物技术产业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问答题

1、环境修复与“三废”治理有什么不同?

传统“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治理是环境工程的核心内容,强调的是点源治理。而环境修复是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的环境工程技术,它强调的是面源治理,即对人类活动的环境进行治理,传统的环境工程(即“三废”治理工程)则侧重于将污染物通过转化或再利用的方法进行消减。环境修复和“三废”处理都是控制环境污染,只不过“三废”处理属于环境污染的产中控制,环境修复属于产后控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污染预防则应该属于产前控制,他们三者共同构成污染控制的全过程体系,是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中的重要体现。

2、生物修复的特点与原则是什么?

生物修复的特点:

优点:投资费用省,对环境影响小,能有效降低污染物浓度,适用于在其他技术难以应用的场地,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

局限性:需对具体地点的状况和污染物进行详细而昂贵的考察,微生物活性受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影响,某些情况下,生物修复不能去除全部的污染物。

生物修复四原则:使用适合的微生物、在适合的地点、适合的环境条件和适合的技术费用下进行。

(1)适合的微生物(先决条件):它是指具有正常生理和代谢能力,并能以较大的速率降解或转化污染物,并在修复过程中不产生毒性产物的生物体系。在多数情况下,则要加入外源微生物。

(2)适合的地点(场所):是指要有污染物和合适的微生物相接触的地点,污染场地不含对降解菌种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且目标化合物能够被降解。

(3)适合的环境条件:是指要控制或改变环境条件,使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活动处于最佳状态。环境因子包括温度、湿度、O2、pH 值、无机养分、电子受体等。

(4)适合的技术费用:是指生物修复技术费用必须尽可能低,至少低于同样可以消除该污染物的其他技术。

3、什么是生物修复,狭义、广义如何理解?

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去除污染环境如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清除环境污染的目的。

广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各种生物(包括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性,吸收、降解、转化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受污染的环境得到改善的治理技术,一般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和生态修复四大类。

狭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特定的微生物降解、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技术。

4、MRB作为一种新的废水处理技术与其他处理技术相比优势明显,它有那些突出优点?请阐述。

1)固液分离率高。混合液中的微生物和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以及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不能透过膜,而与净化了的出水分开。

2)因为不用二沉池,该系统设备简单,占地空间小。

3)系统微生物质量浓度高、容积负荷高。由于不用二沉池,泥水分离率与污泥的SV I值无关。好氧和厌氧反应器中最大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质量浓度分别达到40g/L和43g/L ,远远高于传统的生物反应器。这是膜生物反应器去除率较传统生物处理技术高的重要原因。MLSS质量浓度的增大,其结果是系统的容积负荷提高,使得反应器的小型化成为可能。

4)污泥停留时间长。传统生物技术中系统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停留时间(SRT)很难分别控制,由于使用了膜分离技术,该系统可在HRT很短而SRT很长的工况下运行,延长了废水中生物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最终达到去除目的。

5)污泥发生量少。由于系统的SRT长,对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有利,所以该系统还有一定的硝化功能。由于该系统的泥水分离率与污泥的SVI值无关,可以尽量减少生物反应器的F/M比,在限制基质条件下,反应器中的营养物质仅能维持微生物的生存,其比增长率与衰减系数相当,则剩余污泥量很少或零。

6)耐冲击负荷。由于生物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高,在负荷波动较大的情况下,系统的去除效果变化也不大,处理的水质稳定。

7)由于系统结构简单,容易操作管理和实现自动化。

8)出水水质好。由于膜的高分离率,出水中SS浓度低,大肠杆菌数少。由于膜表面形成了凝胶层,相当于第二层膜,它不仅能截留大分子物质而且还能截留尺寸比膜孔径小得多的病毒,出水中病毒数少。这种出水可直接再利用。

5、简述被污染地下水的主要修复方法?

(1)生物注射法

它是在传统气提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形成的新技术。它主要是将加压后的空气注射到污染地下水的下部,气流加速地下水和土壤中有机物的挥发和降解。这种方法主要是抽提、通气并用,并通过增加及延长停留时间促进生物降解,提高修复效率。

局限性:这项技术的使用会受到场所的限制,它只适用于土壤气提技术可行的场所。生物注射法的效果亦受到岩相学和土层学的影响,空气在进入非饱和带之前应尽可能远离粗孔层,避免影响污染区域。另外它在处理粘土层方面效果不理想。

(2)有机粘土法:利用人工合成的有机粘土有效去除有毒化合物

(3)抽取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相结合法:将抽取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注入空气或H2O2、营养物和已驯化的微生物)结合起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4)生物反应器法:

抽取地下水系统和回注系统相结合法的改进,就是将地下水抽提到地上部分用生物反应器加以处理的过程。这种处理方法包括四个步骤,自然形成一闭路环:

①将污染地下水抽提至地面;②在地面生物反应器内对其进行好氧降解,生物反应器在运转过程中要补充营养物和氧气;③处理后的地吸水通过渗灌系统回灌到土壤内;④在回灌过程中加入营养物和已驯化的微生物,并注入氧气,使生物降解过程在土壤及地下水层内亦得到加速进行。

(版本二:物理法、水动力控制法、原位修复:监控条件下的自然衰减法(MNA)、渗透性反应墙(PRB);异位修复:抽出处理法(P&T) )

6、AB活性污泥法中A段对B段的影响有哪些?

从AB法中A段的作用机理分析可知,A段具有高效和稳定的特点。因此,A段的存在是保证B段高效运行的关键。

1)A段的存在可使B段的运行负荷减少40%~70%,在给定的容积负荷下,活性污泥曝气池的容积可减少到原容积的45% 左右。

2)原污水的浓度变化在A段得到明显的缓冲,使B段只有较低的、稳定的污泥物负荷,污染物和有毒物质的冲击对B段的影响较小,从而保证了污水处理厂的净化效果。

3)由于A段对部分氮和有机物的去除,以及B段泥龄的加长,改善了B段硝化过程的工艺条件,硝化效果得以提高。

4)A段的存在使得AB法工艺的冲击能力很强,主要原因包括下列几点:A段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物化和生物絮凝过程,因而对冲击负荷的敏感性较小,去除效果稳定;A段污泥主要是以进水中细菌为接种而繁殖,并且泥龄很短、更新快,进水中的细菌已适应原水质,抗冲击力较强,因此,污泥无需驯化即可很快恢复正常状态;低负荷运行的B段,活性污泥混合液自身具有很强的稀释缓冲能力和解毒能力。

7、人工湿地单元的组成有哪些?

人工湿地单位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具有透水性的基质,如土壤、砂、砾石等;适于在饱和水和厌氧基质中生长的植物,如芦苇;水体(在基质表面下或上流动的水);微生物种群和微型动物。水体可为动植物、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8、土壤异位生物修复主要方式?

A.异味土地耕作

将污泥或污染土壤均匀撒到土地表面,然后用拖拉机作业使之与土壤混合,必要时加入营养物,以后不必每年都加。但是耕翻需要根据土壤的通气情况反复进行。

B.土壤堆积

将含污染物的土壤挖掘处理,堆放在不透水的衬层上。在堆放的土壤中设置通气管道,通入空气或O2或抽真空以促进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含有营养物质的液体施用于土壤表面,以促进微生物活性,渗滤液被收集并循环与堆积土壤中。

C.堆肥法

堆肥法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传统技术,被用于受石油、洗涤剂、多氯烃、农药等污染土壤的修复处理,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堆肥过程中,将受污染土壤与水(达到至少35%含水量)、营养物、泥炭、稻草和动物肥料混合后,使用机械或压气系统充氧,同时加石灰以调节Ph。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处理,大部分污染物被降解,标志着堆肥完成。经处理消除

污染的土壤可返回原地或用于农业生产。堆肥法包括风道式堆肥处理、好氧静态堆肥处理和机械堆肥处理。

D.生物反应器处理

生物反应器处理是把污染物移到反应器中完成微生物的代谢过程。生物反应器包括土壤泥浆生物反应器和预制床反应器。对污染土壤的修复而言,土壤泥浆生物反应器能起重要作用。

(版本二:①堆肥:将污染物质与一些自身容易分解的有机物混合堆放,并加入氮、磷及其他无机营养物质。②土壤堆积:将土壤挖起并加入限制性营养,在底部作防渗漏处理,附高通风系统,然后将污染土壤调理至适宜的含水率进行控制通风堆积。③反应器处理:将受污染的土壤挖掘起来,和水混合后,在接种了微生物的反应器内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土壤与水分离后,经脱水处理后再运回原地。)

9、简述固体废物堆肥化的定义,并分析固体废物堆肥化的意义和作用。

固体废物堆肥是指固体废物处理和利用的一种方法。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形成一种类似腐殖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

(1)使土质松软,多孔隙,易耕作,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增加保水性、透水性及渗水性。

(2)有吸附阳离子的作用,有助于保住氮、钾、铵等以阳离子形态存在的肥料成分。腐殖质阳离子交换容量是普通粘土的几倍到几十倍。

(3)腐殖化的有机物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作用,也有助于根系发育和伸长。

(4)腐殖质有缓冲作用当土壤中腐殖质多时,肥料施得过多或过少,气象条件的稍微恶化,都不易损害土壤的性能。例如水分不足时,腐殖质多可起到类似于缓冲器的作用,防止植物枯萎。

(5)堆肥是缓效性肥料堆肥中的氮肥几乎都以蛋白质的形态存在,当施到田里时,蛋白质经氮微生物分解成氨氮,在旱地里部分变成硝酸盐氮,两者都是能被吸收的。施用堆肥不会出现施化肥那样短暂有效或施肥过头的情况,由于经过上述过程缓慢持久地起作用,故不致对农作物产生损害。

(6)腐殖质中某种成分由螯合作用,和酸性土壤中含量较多的活性铝结合后,使其半数变成活性物质,因而能抑制活性铝和磷酸结合的有害作用。

(7)堆肥是二氧化碳的供给源如与外界空气隔绝的密封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低,当大量施用堆肥后,罩内较高的温度可促使堆肥分解放出的二氧化碳。总之,堆肥中的腐殖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使土壤环境保持适于农作物生长的良好状态。堆肥的用途很广,既可以用作农田、绿地果园、苗圃、畜牧场、庭院绿化、风景区绿化等的种植肥料,也可以做过滤材料、隔音板机制作纤维板等。

10、何谓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有哪些优缺点。

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和转化作用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具体地说植物修复就是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利用、分解和转化污染物的作用,利用植物根系

特殊的生态条件加速根际圈的微生态环境中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及利用某些植物特殊的积累与固定能力,提高对环境中某些无机和有机污染物的脱毒和分解能力。

优点:植物修复技术较其他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更受到社会的欢迎。该技术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清理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同时,可以清除污染土壤周围的大气或水体载体中的污染物;有较高的美化环境价值,易为社会所接受;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物的过程也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增加的过程,被植物修复过的干净土壤适合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植物固化技术能使地表长期稳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野生生物的繁衍,而且维持固化的成本低。

缺点:(1) 要针对不同污染状况的土壤选用不同的生态型植物。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土壤应选用超积累植物,而污染较轻的土壤应栽种耐重金属植物。

(2) 一种植物往往只吸收1~2 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中其他浓度较高的重金属则表现出某些中毒症状,从而限制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多种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方面的应用。

(3) 用于清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超积累植物通常矮小、生物量低、生长缓慢、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需要时间太长,经济上不一定合理。

积累大量重金属植物的再处理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还存在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的重新活化问题。除了超积累植物本身的缺点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影响植物修复的有效性,如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本身的理化特性,还有污染区的气候地理条件。

11、第二代厌氧反应器的优点和不足是什么?

优点:

①生物固体浓度高,因此可获得较高的有机负荷;

②微生物固体停留时间长,因此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耐冲击负荷能力也较强:③启动时间短,停止运行后再启动也较容易;

④不需回流污泥,运行管理方便;

⑤在处理水量和负荷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其运行能保持较大的稳定性。

⑥结构简单;

缺点:

①生物膜厚度难以控制;

②载体昂贵,它需要大量的填料,填料的使用使其成本上升。

③如采用填料不当,在污水悬浮物较多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短路和阻塞。

12、简述污水(或污泥)厌氧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温度

温度适宜时.细菌发育正常,有机物分解完全,产气量高。根据操作温度的不同,可将厌氧消化分为:①低温消化:可不控制消化温度(≤30℃);②中温消化:30-35℃;③高温消化:50-56℃。实际上,在0-56℃的范围内,产甲烷菌并没有特定的温度限制,然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被驯化以后,温度稍存升降(±2℃),都可严重影响甲烷消化作用,尤其是高温消化,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因此,在厌氧消化操作运行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温度不变。

2、污泥投配率

投配率系指每月加入消化池的新鲜污泥体积与消化池体积的比率,以百分煎计。根据经验.中温消化的新鲜污泥投配率以6%-8%为宜。在设计时,新鲜污泥投配率可在5%-12%之

间选用。若要求产气量多,采用下限值;若以处理污泥为主.则可采用上限值。一般来说,投配率大,则有机物分解程度减少,产气量下降,所需消化池容积小;反之,则产气量增加.所需消化池容积大。

3、营养与碳氮比

消化池的营养由投配污泥供给,营养配比中最重要的是C/N比。C/N比太高,细菌氮量不足,消化液缓冲能力降低,pH值容易下降;C/N比太低,含氮量过多,pH值可能上升到8.0以上,脂肪酸的铵盐发生积累,使有机物分解受到抑制。

据研究,对于污泥消化处理来说, C/N比以(10-20):l较合适,因此,初沉池污泥的消化较好,剩余活性污泥C/N比约为5:1,所以不宜单独进行消化处理。

4、搅拌

搅拌操作可以使鲜污泥与熟污泥均匀接触,加强热传导,均匀地供给细菌以养料,打碎液面上的浮渣层,提高消化池的负荷。20世纪40年代的消化池设有搅拌设施,称标准消化池,其消化时间长,需30-60d。有搅拌设备的消化池消化时间为l0-15d。

5、酸碱度

酸碱度影响消化系统的pH值和消化液的缓冲能力,因此消化系统中有一定的碱度要求。若碱度不足,可投加石灰、无水氨或碳酸铵进行调节。但大量投加石灰,常使碱度偏高,泥量增加,应尽量合理利用。甲烷菌的最佳pH值为7.0-7.5。

6、有毒物质含量

有毒物质主耍包括重金属、Na+、K+、Ca2+、Mg2+、NH4+、表面活性剂以及SO42-、NO2-、NO3-等。

重金属离子能与酶及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物质,对酶有混凝沉淀作用;多种金属离子共存时,对甲烷细菌的毒性有互相对抗作用;NH4+的毒性主要是C/N比起作用;表面活性剂ABS(硬性洗涤剂)允许质量浓度为400-700mg/L,软性洗涤剂LAS允许浓度可更高些。阴离子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SO42-和NO3-。因硫酸还原和NO3-反硝化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且都是微生物的作用过程,反硝化菌和硫酸还原菌与产甲烷菌相比有争夺电子供体的优势,所以厌氧消化产气中可能有H2S和N2存在。当消化池中SO42-(≥5000mg/L)和NO3-(COD/NO3-N≤4.1)浓度过高时,会对产甲烷过程产生抑制作用。

13、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环境进行原位修复的特点和优势?

与传统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有如下优点:

(1)植物修复的成本低。(2)植物修复不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环境,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提高土壤的肥力,并激发微生物的活动。(3)集中处理的收获物,可有效避免二次污染,还可以从富含重金属的植物残体中回收贵重金属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4)原位处理土壤污染,对环境扰动少,避免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植物修复还有助于固定土壤,可以控制风蚀、水蚀等。

尽管如此,植物修复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目前大部分超积累植物个体矮小、生长缓慢,生物量小,修复速度慢,不易于大规模商业运用。(2)大多数超积累植物只能积累某种重金属,而土壤污染大多是重金属的复合污染。(3)植物修复受到土壤类型、

温度、湿度、营养等环境条件限制。

14、生物催化的优缺点?

生物催化是用生物催化剂来对底物进行催化反应,生物催化剂通常是完整细胞或酶。1)优点:作用条件温和,基本上在常温、中性、水等环境中完成;独特、高效的底物选择性(因为催化过程中的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即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发生反应,但是一种底物则可能被多种酶催化);对于手性活性药物成分的合成具有独特的优点。

2)缺点:生物催化剂在反应介质中往往不稳定;目前可用于工业化应用的生物催化剂还太少;生物催化剂开发的周期较长。

15、微生物脱除二苯噻吩的途径?

煤炭中的有机硫主要是指芳香族和脂肪族组分,其中的二本噻吩(简称DBT)是煤炭中含量最高的有机硫。目前的研究认为微生物脱除DBT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开环途径,即微生物不直接作用于DBT中的硫原子,而是通过氧化分解碳骨架,将不溶于水的DBT转化成水溶性物质,该途径也叫做kodamakht途径;另一条途径特定硫途径,即微生物仅对DBT中的硫原子起作用,而不破坏碳骨架,其结果是硫变成了硫酸,叫做4S途径。后一条途径由于没有破坏碳骨架,没有损失热量,因而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而前者以DBT中的碳骨架为代谢对象,有机硫原子仍留在代谢产物中,芳环的破坏和溶出,使煤中的碳含量下降,煤质结构发生变化,且热量损失较大。

16、微生物烟气脱硫原理?

17、UBF、EGSB、IC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

UBF的优缺点:

具有很高的生物固体停留时间并能有效地降解有毒物质;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有效技术;效能高,占地少。挂膜效果不好,没有三相分离器,以填料代替;填料对污泥的隔离效果不好;污泥损失大。

EGSB的优点:

(1) 处理能力大,处理效率好,运行稳定,构造简单;

(2)更易形成颗粒污泥且分布均匀,污泥床内生物量多;非常适用于中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

(3)容积负荷率高,停留时间较短,因此所需容积大大缩小;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反应器2-3倍以上。

(4)运行方便,采用旋混布水方式,布水均匀,传质较果好,而且不存在堵塞问题;

(5)设置外回流系统,厌氧反应器运行中碱度可以实现自动调节控制,碱液成本可大大降低。

(6)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

EGSB的缺点:不耐悬浮物高

IC的优点:

(1)容积负荷高:IC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微生物量大,且存在内循环,传质效果好,进水有机负荷可超过普通厌氧反应器的3倍以上。

(2)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IC 反应器容积负荷率高出普通UASB 反应器3倍左右,其体积相当于普通反应器的1/4—1/3 左右,大大降低了反应器的基建投资;而且IC反应器高径比很大(一般为4—8),所以占地面积少。

(3)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低浓度废水(COD=2000—3000mg/L)时,反应器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2—3 倍;处理高浓度废水(COD=10000—15000mg/L)时,内循环流量可达进水量的10—20倍。大量的循环水和进水充分混合,使原水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充分稀释,大大降低了毒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

(4)抗低温能力强: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主要是对消化速率的影响。IC反应器由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温度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变得不再显著和严重。通常IC反应器厌氧消化可在常温条件(20—25 ℃)下进行,这样减少了消化保温的困难,节省了能量。(5)具有缓冲pH值的能力:内循环流量相当于第1 厌氧区的出水回流,可利用COD转化的碱度,对pH值起缓冲作用,使反应器内pH值保持最佳状态,同时还可减少进水的投碱量。

(6)内部自动循环,不必外加动力:普通厌氧反应器的回流是通过外部加压实现的,而IC 反应器以自身产生的沼气作为提升的动力来实现混合液内循环,不必设泵强制循环,节省了动力消耗。

(7)出水稳定性好:利用二级UASB串联分级厌氧处理,可以补偿厌氧过程中K s高产生的不利影响。反应器分级会降低出水VFA浓度,延长生物停留时间,使反应进行稳定。

(8)启动周期短:IC反应器内污泥活性高,生物增殖快,为反应器快速启动提供有利条件。IC反应器启动周期一般为1~2个月,而普通UASB启动周期长达4~6个月。

(9)沼气利用价值高:反应器产生的生物气纯度高,CH4为70%~80%,CO2为20%~30%,其它有机物为1%~5%,可作为燃料加以利用。

IC的缺点:

(1) 出水中含较多的细微颗粒,加重后续处理的负担;

(2) 反应器内部结构复杂,增加了安装和维护困难。

18、生物监测的优点和缺陷?

优点:能直接反映出环境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能综合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具有连续监测的功能;监测灵敏度高;价格低廉,不需购置昂贵的精密仪器;不需要繁琐的仪器保养

及维修等工作;可以在大面积或较长距离内密集布点,甚至在边远地区也能布点进行监测。不足:不能像理化监测仪器那样迅速作出反应;不能像一起那样能精确地监测出环境中某些污染物的含量,生物监测通常只是反映各监测点的相对污染或变化水平。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的反应阐明环境污染状况,从生物学角度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

19、生物湿法冶金的优点有哪些?

生物冶金是指在相关微生物存在时,由于微生物的催化氧化作用,将矿物中有价金属以离子形式溶解到浸出液中加以回收,或将矿物中的有害元素溶解并除去的方法。

生物湿法冶金的优点:湿法冶金的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设备要求简单,成本比较低廉。可以提高金属回收率、减少SO2排放,保护环境;处理的矿石不需要破碎,矿石粒度可以很大;投资低,运行管理费用也低。

20、简述重金属污染源来源;国家总量控制的重金属、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有哪些?

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其次是交通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工业污染的治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方法、管理措施来降低它的污染,最终达到国家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交通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例如:使用乙醇汽油、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等;生活污染主要是一些生活垃圾的污染,废旧电池、破碎的照明灯、没有用完的化妆品、上彩釉的碗碟等。

国家总量控制的重金属主要有五种,即汞、铬、镉、铅和类金属砷。五大重点防控行业是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铜矿采选、铅锌矿采选、镍钴矿采选、锡矿采选、锑矿采选和汞矿采选业等)、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铜冶炼、铅锌冶炼、镍钴冶炼、锡冶炼、锑冶炼和汞冶炼等)、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皮革鞣制加工等)、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和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等)。

(采矿、冶炼、铅蓄电池、皮革及其制品、化学原料及其制品五大行业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

环境生物学 试题

《环境生物学》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 生物迁移 2、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有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 生物降解作用。 3、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被动转运、特殊 转运和胞饮作用三种形式。 4、大多数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 收、皮肤吸收三条途径。 5、污染物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最先作用于细胞膜。 6、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防护性反应和非防 护性反应。 7、酶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作用两大类。 8、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 作用和拮抗作用 4种类型。 9、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 环境物理效应 10、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包括: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 意释放和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应用。 11、环境中微生物对金属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和甲基化作 用 12、环境激素主要包括天然激素和合成激素、植物雌激素、和具 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等三类。 13、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受试生物、试验条件和不 同的实验室。 14、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浮游生物监测 法;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和微型生物群路监测法。 15、污染物对群落的影响表现在:污染物可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 变。 16、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环境污染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 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17、毒性试验常用参数EC50和IC50分别表示能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 种效应变化的浓度和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

环境生物修复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生物修复(Bioremediation) 也称生物整治、生物补救,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吸收、转化受污染场地(水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或其他污染物,去除其毒性,使受污染场地恢复生态功能的一种生物处理过程。 2、环境生物技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 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 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稳定塘的分类常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进行划分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和深度处理塘。 5、植物促进 以植物忍耐、分解或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体系来吸收、降解、挥发和富集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项环境污染治理技术。6、湿地处理系统 湿地处理系统是利用湿地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系统。一般所指的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壤异位生物修复 是指将受污染土壤,沉积物移离原地,使之与降解菌接种物,营养物及支撑材料混合,集中起来进行生物降解。

《环境生物技术》试卷A卷参考答案

2012至2013学年第二学期 《生物环境技术》 课程期末考试A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 1、湿地:指天然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每年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均具有浅的表面水层,能维持大型水生植物生长的生态系统。 人工湿地: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用于处理废水。 2、BOD:即生物化学需(耗)氧量,表示在一定条件下(20℃),单位体积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消耗的分子氧的数量。单位为mg(氧)/L(废水)。有BOD5和BOD20 之分,BOD5最常用。COD:即化学耗氧量:用化学氧化剂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用所消耗的氧化剂中的氧来表示有机物的多少,单位仍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K2Cr2O7和KMnO4,分别用CODCr 和CODMn表示(高锰酸盐指数,常用于测定地下水的指标)。 3、赤潮和水华:当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水体时,会使藻类大量繁殖,水面上积聚大量的动物和植物,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出现叫赤潮,在湖泊中出现叫水华。 4、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利用废水中的存在的有机污染物(以溶解状与胶体状的为主)作为营养源进行好氧代谢,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5、 菌胶团:在微生物学领域里,将动胶菌属形成的细菌团块称为菌胶 团;在水处理工程领域内,则将所有具有荚膜或粘液的絮凝性细菌互相絮凝聚集成的团块都称为菌胶团。菌胶团是絮凝体的中心,在其上生长着其他微生物。 6、活性污泥:在曝气状态下,由多种多样的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物)与污(废)水中有机的和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体或称绒粒。由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活性污泥上不能为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构成活性污泥的骨架是菌胶团。 7、微生物浸出: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氧化、溶浸废物中的有价组

环境生物学复习试题1说课材料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5个,10分) 光化学烟雾: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叫做光化学烟雾。 氧化应激(OS)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倾向于氧化,导致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蛋白酶分泌增加,产生大量氧化中间产物。氧化应激是由自由基(活性氧自由基(ROS)和活性氮自由基RNS)在体内产生的一种负面作用,并被认为是导致组织损伤、衰老和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共代谢作用: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微生物才能进行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硝化作用:是好氧条件下在无机化能硝化细菌作用下氨被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 生物转化:指污染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 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并形成一些分解产物或衍生物的代谢变化过程。 氧垂曲线:在河流受到大量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这种氧化分解作用,水体溶解氧发生变化,随着污染源到河流下游一定距离内,溶解氧由高到低,再到原来溶解氧水平,可绘制成一条溶解氧下降曲线,称之为氧垂曲线。 固定化酶: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将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使酶变成不溶与水但仍保催化活性的衍生物。 BOD5 每日容许摄入量(ADI)最高容许浓度(MAC)PM2.5 混合功能氧化(MFO)相Ⅰ反应相Ⅱ反应污泥负荷(Ls)污泥沉降比(SV)二、填空(每空1分,共约40分) 1.土壤中,硫酸盐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将硫酸盐还原成硫化氢。 2.污染物经完整皮肤吸收,脂/水分配系数接近的化合物最容易经皮肤吸收。 3.微宇宙法是研究污染物在生物、、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水平上的生物效应的一种方法。标准化水生微宙的实验容器为L。 4.大肠菌群是较好的水质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其检验方法有和两种。 5.MFO代谢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低毒易溶的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但有的则变成高毒甚至致癌物。 6.劣质磷肥,除含大量重金属外,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为,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 7.排泄主要途径是,随尿排出;其次是经通过消化道,随粪便排出,挥发性化学物还可经呼吸道,随呼出气排出。 8.对于能发生生物浓缩的外源性物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难以生物降解(2) 具有亲脂性。 9.铅被机体吸收后90%沉积在骨骼中;有机氯农药蓄积在脂肪组织中。 10.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①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能使人动物及植物致病;②水体富营养化;③污染生物的代谢产物,使其他生物中毒,食品污染等。 11.评价微生物污染状况的指标可用细菌总数和链球菌总数;测定大气污染的细菌总数的方法有:沉降平皿法;吸收管法;撞击平皿法;滤膜法。 12.一定剂量的化学物质A和B分别引起某动物15%和40%的死亡率,经A和B同时作用于100只活的动物,若A和B具有独立作用,那么将死亡只;若A和B具有相加作用,那么将死亡只。 13.为了探明环境污染物对机体是否有蓄积毒作用,致畸、致突变、致癌等作用,随着毒理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

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及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的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基本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环境生物技术三个层次高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中层次是指传统的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低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如氧化塘、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系统、农业生态工程等)。 环境生物技术的技术组成:环境污染治理基因工程技术;环境污染生物治理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环境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防治污染生物技术;二,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注意内容;三,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和农药生态工程等。 生物氧化的方式:1.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好气生物或兼性生物吸收空气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可将有机物基质完全氧化分解。2.无氧氧化:在无氧条件下,兼性生物或厌气生物能利用细胞中的氧化型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将燃料分子氧化分解。3.无氧呼吸:以无机物分子作为氢受体。4.厌氧发酵:以有机物作为最终氢受体。 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包括:向基质接近、吸附在固体基质上、胞外酶的分泌、基质的跨膜运输、细胞内代谢。 自然界中生物有机物分解的代谢途径 1,好氧降解: 多糖类-单糖类| 脂肪类-甘油+脂肪酸类|--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H20 蛋白质类-氨基酸类| 木质素-芳香族单体| 2.厌氧降解 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 多糖-(水解)-单糖-(糖酵解)-乙醇和脂肪酸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基)-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H2和CO2,产生甲烷。 共代谢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共代谢的原理:一种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转化为另一种有机物,但它们却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 共代谢应用:在搞清微生物降解环境污染物的能力和途径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基因工程技术,扩展微生物酶对基质的专一性和代谢途径,更有效地处理和降解各种污染物,更好地保护环境判断共代谢作用:是否是外生物质或异生物质,是否需要添加其他物质才可被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去毒与激活作用 去毒:是使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钝化反应),从而降低或去除其对敏感物种的有害性。去毒形式:水解作用,羟基化作用,脱卤作用。甲基化作用,去甲基与去烷基作用,腈转化为酰胺,硝基还原,去氨基,醚键断裂,轭合作用。 激活:是无害的前体物质形成有害产物的过程,也就是,微生物群落可以产生新的环境污染物。激活作用的类型:典型激活,使毒性、迁移率、持久性增强;缓解:A(无毒)激活为B(有毒)或缓解为C(无毒)。 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原则一般来说,具有易失去电子的取代基(如-OH、-COOH、、-NH2)的芳香族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 生物技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及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 环境生物技术:应用于环境领域的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基本特征:高效益,高智力,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势能 环境生物技术三个层次高层次是指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现代污染防治生物技术;中层次是指传统的废物生物处理技术(如废水处理中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低层次是指利用天然处理系统进行废物处理的技术(如氧化塘、人工湿地、土地处理系统、农业生态工程等)。 环境生物技术的技术组成:环境污染治理基因工程技术;环境污染生物治理技术;环境污染生物修复技术;环境污染预防生物技术;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环境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生物技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以基因工程为主导的近代防治污染生物技术;二,以废物的生物处理为注意内容;三,主要包括氧化塘、人工湿地和农药生态工程等。 生物氧化的方式:1.有氧氧化:在有氧条件下,好气生物或兼性生物吸收空气中的氧作为电子受体,可将有机物基质完全氧化分解。2.无氧氧化:在无氧条件下,兼性生物或厌气生物能利用细

胞中的氧化型物质作为电子受体,将燃料分子氧化分解。3.无氧呼吸:以无机物分子作为氢受体。4.厌氧发酵:以有机物作为最终氢受体。 有机污染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包括:向基质接近、吸附在固体基质上、胞外酶的分泌、基质的跨膜运输、细胞内代谢。自然界中生物有机物分解的代谢途径 1,好氧降解: 多糖类-单糖类| 脂肪类-甘油+脂肪酸类|--丙酮酸-氧化脱羧--乙酰-CoA-三羧酸循环-CO2+H20 蛋白质类-氨基酸类| 木质素-芳香族单体| 2.厌氧降解 第一阶段:水解发酵阶段: 多糖-(水解)-单糖-(糖酵解)-乙醇和脂肪酸 蛋白质-(水解)氨基酸-(脱氨基)-脂肪酸和氨 第二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由产氢产乙酸细菌将丙酸、丁酸等脂肪酸和乙醇等转化为乙酸、H2和CO2。 第三阶段:产甲烷阶段,由产甲烷细菌利用乙酸、H2和CO2,产生甲烷。 共代谢只有在初级能源物质存在时才能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生物降解过程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2016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位生物修复 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生物修复。采用工程措施但不挖掘或抽取地下水等方法。 2、环境生物技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5、植物促进 也称之为植物提取,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指那些能累积超过叶子干重%的Mn,或者%

的Co、Cu、Pb、 Ni、Zn,或者%的Cd的植物。目前世界上有 500多种这样的植物。 6、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异位处理的技术。 8、矿化作用 指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等的过程。 9、生物强化 是指通过向传统的生物处理系统中引入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提高有效微生物的浓度,增强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能力,提高其降解速率,并改善原有生物处理体系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能。 10、生物冶金 生物冶金技术,又称生物浸出技术,通常指矿石的细菌氧化或生物氧化,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进行。这些微生物被称作适温细菌,大约有微米长、微米宽,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靠无机物生存,对生命无害。这些细菌靠黄铁矿、砷黄铁矿和其他金属硫化物如黄铜矿和铜铀云母为生。 12、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是指UASB工艺中起净化污水作用的污泥颗粒。好氧颗粒污泥

环境生物技术答案

1试述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及适用对象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含有大量好氧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通气的条件下使污水净化的生物学方法. 生物膜法是指;以生长在固体(称为载体或填料)表面上的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生物处理法. 适用对象: 活性污泥法不仅可用于生活污水, 而且在纺织印染, 炼油, 木材防腐, 焦化, 石油化工, 农药, 绝缘材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电影橡胶;与胶片, 洗印, 造纸和炸药等许多工业废水处理中都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物膜法已广泛应用于石油, 印染, 制革, 造纸, 食品, 医药, 农药以及化纤等工业废水的处理. 特别是中, 小流量污水的处 理, 2垃圾填埋场的种类有哪些? 试述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及生物处理方法 种类反应式填埋场残余式填埋场惰性材料填埋场地下填埋场 渗滤液1)哈有有机无机成分和微量重金属, 综合污染很强, 污染物浓度高, 浓度随着填埋场场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2)有机污染物成分高, 成分复杂3)重金属含量高4) 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严重失调5)水质水量变化比较大 处理方法好氧处理厌氧处理厌氧-好氧联合处理氧化塘法 3试述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及处理工艺 优点1)成本低,经济性好2)耗能少,产生生物能源的量大, 3)负荷高,占地少, 4)可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5)产泥少, 脱水性能好6)对营养物需求量少7)菌种沉降性能较好,生物活性保持期长8)规模灵活 缺点1)COD去除率低,不达标2)初次启动缓慢3)产生异味4)对毒性物质敏感5)操作水平相对较高 处理工艺1)厌氧接触工艺,2)厌氧生物滤池,3)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4)普通厌氧消化池5)厌氧流化床 4什么是生物修复?如何分类?并指出生物修复的优点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生物特别是微生物, 将存在于土壤, 地下水和海洋等环境中的有毒, 有害的污染物降解为CO2和H2O, 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 从而使污染生态环境修复为正常生态环境的工程技术体系 分类: 原位生物修复易位生物修复原位-易位联合生物修复 原位生物修复包括(1)生物扩增菌株(2)培养法(3)生物通气法(4)生物翻耕法(5)植物修复易位生物修复包括(1)泥浆反应器法(2)预制床法(3)堆制法(4)物堆层修复技术原位-易位联合生物修复包括(1)冲洗-生物反应器法(2)土壤通气-堆制法 优点: (1)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消除(2)修复时间较短(3)操作简便, 对周围环境干扰少(4)费用少, 仅为传统物理,化学修复的30%--50%(5)人类直接暴露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污染环境生物修复技术 摘要:最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污染环境的治理中显示出明显的优势,并在预防环境污染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生物修复应满足的生态条件做了详尽总结,分别是微生物、处理场地、水分、营养物质、氧气与电子受体、根圈作用和土壤物化因素,这些因素将决定生物修复的成败。本文还重点分析了影响微生物修复的关键因素,包括生物因素、营养因素、O2和电子受体、表面活性剂和共代谢物等。[4]关键词:生物修复;污染环境;生态条件、微生物 生物修复即利用微生物降解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消除污染者,减少其浓度的修复方法。大体上,可以将生物修复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原位生物修复(就地生物修复)即污染土壤或水体不经过搬运或运输,而是通过投加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等方法进行原位生物降解。异位生物修复即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受污染物质搬离原地进行集中生物降解,通常对于污染严重的土壤与水体多采用该技术。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相比,生物修复技术具有可以原地进行、投资省、对周围环境的扰动小、对污染物的去除具有持久性、公众易于接受、可以与物理化学方法结合使用等优点。[2] 生物修复的目标及应满足的最佳生态条件[3] 生物修复的目标至少是将土壤及地下水或地表水环境中的污染物降低到环境安全标准值以下,作为一种生物处理技术,生物修复是否成功取决于多种因素。从技术参数上大体可分以下几点: (1)微生物必须筛选获得具有活性的专性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必须有能力在合理的速率下将污染物从起始的高浓度降解达到规定的标准浓度以下,并且在分解污染物的过程中不应产生毒性代谢物。 (2)处理场地处理场地中存在的化学污染物及其浓度不应显著抑制微生物或酶的降解活性和高积累植物的吸收作用,否则应加以稀释;处理的化学污染物必须是生物可利用的;在处理点或反;应器中的条件必须适合生物生长,为此首先有必要对处理场地本身及处理过程所需达到的生态条件进行了解和设置。 (3)水分大量资料表明,水分是调控微生物、植物和细胞游离酶活性的重要因子之一。因为它是营养物质和有机组分扩散进入生物活细胞的介质,也是代谢废物排出生物机体的介质。特别是,水分通过对土壤通透性能、可溶性物质的特性和数量、渗透压、土壤溶液pH 和土壤不饱和水力学传导率发生作用而对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生物修复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研究表明,25 %~85 %持水容量或- 10 kPa 或许是土壤水分有效性的最适水平。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题

《环境生物技术》复习题一、定义及名词解释 1、环境生物技术定义 2、生物净化作用 3、生态学定义 4、环境 5、环境因子 6、生态因子 7、种群 8、生物群落 9、生态系统 10、食物链 11、生物富集 13、英文缩写翻译 DO、BOD、BOD5、COD、 LC50、24h-EC50、48h-EC50、 MLLS、P/T 6、生态因子: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 10、食物链: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就像一条链子一样,一环扣一环,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12、氧化塘: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LC50 :(Lethal Concentration 50,致死中浓度/半致死浓度/半数致死浓度)表示杀死50% 防治对象的药剂浓度,单位为PPm 。 LD50: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 LD50):是指能够引起试验动物一半死亡的药物剂量,通常用药物致死剂量的对数值表示。 EC-50:其含义是:引起50%个体有效的剂量扩大多少倍,才会导致50%的个体死亡(或中毒)。此值越大,用药相对越安全。 DO: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 )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称为溶解氧。 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简写):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五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说明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微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各种生物和金属氢氧化物等无机物所形成的污泥状的絮凝物。有良好的吸附、絮凝、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性能。 二、简易回答 1、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2、微生物用于环境治理具有哪种些优势? 3、藻类植物有哪些门类,写出主要分类特征。 4、浮游动物包括哪些类群? 浮游动物的种类极多,从低等的微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栉水母、轮虫、甲壳动物、腹足动物等,到高等的尾索动物,几乎每一类都有永久性的代表,其中以种类繁多、数量极大、分布又广的桡足类最为突出。此外,也包括阶段性浮游动物,如底栖动物的浮游幼虫和游泳动物(如鱼类)的幼仔、稚鱼等。浮游动物在水层中的分布也较广。无论是在淡水,还是在海水的浅层和深层,都有典型的代表。 5、浮游生物包括哪些类群?有何经济意义? 6、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包括哪些类群? 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有的种类只生活在海洋中,如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海星、毛蚶[Arca(Ana-dara)subcrenat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牡蛎、沙蚕(Nereis)、对虾(Penaeus orientalis)等。有的种类只生活在淡水水域里,如环棱螺(Bellam a)蜻蜓(Anisoptera)稚虫石蝇(Isoperla)稚虫、水蚯蚓、河蚌等。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行动能力差,寿命比较长,形体较大,易于辨认,分布广泛。它们的种类和群落结构同周围环境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减少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物修复技术以其成本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普遍关注,成为环境治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本文综述了环境生物技术的形成发展、应用前景等,着重分析了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环境生物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水产养殖废水 1 生物修复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生物修复又称生物改良,是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来减少污染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的浓度或使其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 生物修复根据所利用的生物,可以分为植物修复、动物修复、生态修复、微生物修复四类。根据被修复的污染环境,可以分为土壤生物修复、水体生物修复和大气生物修复。而由于生物修复的实施方法不同,又分为原位生物修复和异位生物修复。 1.1 生物修复的基本原理 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生物的降解和转化,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小分子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与水。利用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吸收、代谢及降解等功能,对环境中污染物的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去除环境中的污染物。 1.2 生物修复技术的特点 生物修复技术具有投资费用低,对环境影响小,使用效果好,使用区域范围广,使用面积大等特点,而且能同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在土壤修复中还可以去除环境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生物不能降解进入环境中的所有污染物,并且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 2 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废水中的应用 氨氮是水产养殖的最主要危害,但传统的加注新水、曝气、漂白粉或臭氧氧化、使用斜发沸石进行离子交换等方法脱氮效果并不理想[2]。而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稳定塘法等生物处理法存在或伴有污泥产生、反应启动慢、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体氨氮污染的处理上被广泛应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水产养殖中主要应用于养殖环境的原位修复中,主要处理底泥的有机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 题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2016环境生物修复技术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原位生物修复 指在污染的原地点采用一定的工程措施进行生物修复。采用工程措施但不挖掘或抽取地下水等方法。 2、环境生物技术 直接或间接利用完整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某些组成部分或某些机能.建立降低或消除污染物产生的生产工艺,或者能够高效净化环境污染以及同时生产有用物质的人工技术系统,称之为环境生物技术。 3、膜污染 膜污染是指在膜过滤过程中,水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或溶质大分子由于与膜存在物理化学相互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的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积造成膜孔径变小或堵塞,使膜产生透过流量与分离特性的不可逆变化现象。 4、稳定塘处理技术 稳定塘旧称氧化塘或生物塘,是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构筑物的总称。其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通常是将土地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建成池塘,并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处理污水。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稳定塘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基建投资和运转费用低、维护和维修简单、便于操作、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体、无需污泥处理等优点。 5、植物促进 也称之为植物提取,植物根系将土壤中重金属或有机污染物从污染的土壤中转移到植物的地上部分。一般指那些能累积超过叶子干重%的Mn,或者%的Co、Cu、Pb、 Ni、Zn,或者%的Cd的植物。目前世界上有 500多种这样的植物。 6、湿地处理系统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是由人工优化模拟湿地系统而建造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综合降解净化功能,且可认为监督控制的废水处理系统,是一种集物理,化学,生化反应于一体的废水处理技术;一般由人工基制和生长在其上的水生植物组成,是一个独特的土壤,植物,微生物综合生态系统。 7、土地处理技术 利用土壤-植物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对污染物的综合净化功能对被污染的河水进行异位处理的技术。 8、矿化作用 指有机污染物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的作用下彻底分解为H2O、CO2和简单的无机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含氯化合物等的过程。

生态学试题库(原)31615

一、名词解释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值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效率(林德曼效率):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占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之比。 生物量: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现存量:在调查的时间内,单位空间中存在的活着的生物量。 生态平衡:一个地区的生物与环境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以及相应功能,此种状态即稳定态。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的称为生态型。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 五、简要回答 1、什么是生态学?简述其研究对象和范围。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是呈等级组织存在的,因此,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4、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以及系统分析和模型三种类型。 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窆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4、简述李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5、简述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Shelford耐性定律。 6、试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五个特征) (1)综合作用。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 (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 (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到调剂和补偿。 7、试述光的生态作用。 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 (2)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很多植物叶子会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呈现出日变化和年周期变化。植物种间对光强表现出适应性差异,可分为阳地种和阴地种。动物的活动行为与光照强度有密切关系,在礼堂器官的形态上产生了遗传的适应性变化。 (3)日照长度的变化使大多数生物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昼夜节律;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即光周期现象。根据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大多数动物尤其是鸟类的迁徙和生殖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 温度的生态作用 1)温度影响生物的代谢率 2)温度影响生物发育 3)温度影响生物的繁殖和遗传性 4)温度影响生物的生殖力和寿命

环境生物修复工程

1.环境修复:指对被污染的环境采取物理、化学与生物学技术措施,使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减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无害化,强调人类有意识的外源活动对污染物质或能量的清除过程,是一种人为的、主动的过程。 2.生物修复:指利用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在于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从而使污染了的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初状态的过程,强调人类有意识的利用生物体进行环境无害化。 4.原位生物修复:指在基本不破坏土壤和地下水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对受污染的环境对象不作搬运或输送,而在原场所进行生物修复。 5.异位生物修复:是指将受污染的环境对象搬运或输送到其他场所,进行集中修复。 6.生物修复的特点(优点):①现场进行,节省治理费用;②环境影 响小,不会形成二次污染或导致污 染的转移,永久消除污染物的长期 隐患;③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 浓度,有时甚至会低于检测限;④ 在其他技术难以使用的场地可以 采用就地生物修复技术;⑤可以同 时处理受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也 可以与其他处理技术结合使用,处 理复合污染.(局限性)①耗时长 ②条件苛刻③并非所有进入环境 的污染物都能被生物利用④专一 性强。 7.生物修复的三原则:适合的生物; 适合的场所;适合的环境。 8.生物修复工程设计:⑴场地信息 收集。污染物的种类和化学性质, 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浓度,受污染的 时间;当地正常情况下和受污染后 的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以及 在土壤中的分布,从而确定该地是 否存在完成生物修复的微生物种 群;土壤特性,如温度、孔隙度、 渗透率等;受污染现场的地理、水 力地质和气象条件以及空间因素; 有关的管理法规。⑵技术查询。向 有关单位咨询是否在相似情况下 进行过生物修复处理,以便采用或 移植他人经验⑶技术路线选择。根 据场地信息,对各种生物修复技术 以及它们可能的组合进行客观评 价,确定最佳技术路线⑷可处理性 试验。设计小试或中试,提供基本 工艺参数;实验室或现场都可以进 行,选择先进的取样方法和分析手 段,中试注意规模问题⑸修复效果 评价。技术评价:经济效果评价: 包括修复的一次性基建投资与服 役期的运行成本⑹实验工程设计。 如果可处理性试验表明生物修复 技术可行,开始具体设计;包括处 理设备、井位井深、营养物和氧源 或其他电子受体等。 9.有机污染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 过程:①主动运输〔特点:需要消 耗能量;可以逆物质浓度梯度进行; 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对被运输的 物质有高度的立体专一性〕,②被 动扩散〔特点:扩散是非特异性的, 物质在扩散运输过程中既不与膜 上的分子发生反应,本身的分子结 构也无变化;不消耗能量,不能逆 浓度〕,③促进扩散〔特点:不消 耗能量,物质在分子结构上不会发 生变化;不能进行逆浓度运输;运 输速率比自由扩散速度高,在一定 限度内同物质浓度成正比;需要借 助载体蛋白,具有高度的立体结构 专一〕,④基团转位〔特点:有一 个复杂的运输系统来完成物质的 运输,而物质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化 学变化;主要存在于厌氧型和兼性 厌氧型细菌中,用于糖的运输;好 氧型细菌及真核生物中未发现这 种运输方式,也未发现氨基酸通过 这种方式进行运输〕,⑤胞饮作用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教学大纲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教学大纲 本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生物修复的机理,影响生物修复的受体特性、污染物特性、的目的环境条件,以及生物修复在污染土壤、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等的工程应用 技术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环境生物学的手段监测、评价、治理污染环境,、 并对环境生物修复的原理、发展、应用和尚存在的问题有明晰和透彻的认识。任务和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生物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土壤、河流要求以 湖泊、地下水及海洋等环境生物修复技术,能够对环境生物修复有比较深刻的理及内容 解,并能运用到实践中。提要 总学时 36 课内学时 36 课外学时 0 书目编著者主要教材、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陈玉成参考书目或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沈德中文献目录水环境污染修复工程学原理与应用张锡辉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张从、夏立江 环境工程导论学习本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程之前必环境化学须先修的 主要课程 主要教学任课教师姓名张新颖课堂讲授职称讲师方式 (若有其它要求,可在备注中加以说明) 备注 注:本页不够写,可另加页。 教学内容、时数的分配及各阶段的要求

教学内容时数分配各阶段的要求 第1章绪论第1章绪论 2学时 1. 生物修复的概念与类总体上把握重点是生物修复 型的特点及应用,难点是生物修复的2. 生物修复的类型可处理性试验,对本课程有一个总3. 生物修复的特点与应体初步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一个用铺垫。要求学生广泛摄取相关方面4. 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信息、资料,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提5. 生物修复的原则及可供保证。 处理性试验 6. 生物修复工程设计 实际工程设计 注:本页不够写,可另加页。 教学内容、时数的分配及各阶段的要求 教学内容时数分配各阶段的要求第2章生物修复的第2章生物修复的机理 机理 4学时 1. 微生物:微生物对有机学习、掌握微生物和植物与污污染物的修复;微生物对染物的作用机理,理解生物与有机重金属污染物的修复;微物的作用机理。氮、磷等营养元素,生物对氮磷富营养物的修重金属及有机物等污染物质的来复源、性质及其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2. 植物:植物对有机污染害,掌握生物修复方法、修复机理物的修复;植物对重金属与应用。 污染物的修复;植物对氮 磷富营养物的修复 3. 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对 富营养化物的修复;生态

环境生物修复中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策略_刘和.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8(2 : 208~212, 2002 Journal of Zhej i ang Un iversity (A gric 1&L ife Sci 1 收稿日期 :2001204202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资助项目 (001103258 作者简介 :刘和 (1974- , 男 , 江西吉安人 , 博士生 , 主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 . 文章编号 :100829209(2002 022******* 环境生物修复中高效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策略 刘和 , 陈英旭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 浙江杭州 310029 摘要 :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机制及妨碍污染物降解的因素进行分析 , 提出了几种高效基因工程降解菌的构建策略 , 包括重组污染物降解基因以优化污染物降解途径、重组污染物摄入相关基因以改善对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和重组环境不利因子抵抗基因以增强其环境适应性等Λ关键词 :生物修复 ; 基因工程菌 ; 污染物降解基因 ; 中图分类号 :X 502文献标识码 :A L I U H e , CH EN Y ing 2(t . E ng ineering , Z hej iang U niv . , H ang z hou 310029, Ch ina Con ies genetically eng i neered bacter i a for env ironm en t biore m edi ation . Journal of Zhejiang U (A gric 1&L ife Sci 1 , 2002, 28(2 :2082212 Abstract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ria ho ld p rom ising po tential in the future app licati ons of bi o rem e 2diati on . T h is paper p resents several constructi on strategies of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acteria fo r the bi o rem ediati on purpo se th rough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作用 摘要:随着化肥、农药、洗涤剂等的普遍应用, 环境中的氮、磷含量增加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现代废水处理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植物-微生物-土壤动物交互作用在生物联合修复、微生物对水产养殖环境修复作用、环境生物技术在污水除磷脱氮过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关键字:环境生物技术;氮磷去除;污水;生物修复 Microbial bioremediation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ame:Han Guang Student ID: 112008320001729 Major: Microbiology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college Abstract: Because of universal application of chemical fertilizer , pesticide and detergents,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of wastewater which bring about rich nutrition in water ha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rest to many people. The study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has become a new problem. Plant-micro-organisms-the interaction of soil animals in the United biological repair, micro-organisms on the environment for aquaculture repair.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s of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wastewater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 ;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 wastewater;biological repair 微生物是生物修复的一支主力军,它不仅能消除水体的油污,其他许多类型的污水也不在话下,并发展出了很多相关处理技术。例如,现在很多污水处理厂的核心部分实际就是一个生物修复反应器—活性污泥或生物膜,它们都是由许多微生物生长在一起形成的,只是前者呈泥状,后者呈膜状。这些微生物分解污物的能力非常强,黑乎乎的工业和生活废水经过它们的作用能大大得到净化。近年来对于令人头疼的湖泊蓝藻和日益频繁的近海赤潮,一些科学家也正尝试用生物修复的方法加以治理,即借助于蓝藻和赤潮生物的致病病毒使其染病死亡,这真是不折不扣的生物战。生物修复还能清除土壤的污染。土壤和水一样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但令人遗憾的是,今天它也成为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主要受害者之一。通过如污水灌溉、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等种种渠道,大量污染物进入土壤,土壤品质不断下降,一些污染物经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的健康。正因如此,一些地方的农民甚至从不吃自己种的菜,尽管这是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对于被农药、石油、苯等有机物污染的土壤,可以像阿拉斯加原油泄漏事件中采取的方法一样,向土壤中加入合适的微生物营养物质,使居住在土壤中的那些能分解这些污染物的微生物生长速度加快,从而使这些污染物的分解速度大大加快。为了提高效果,也可以向土壤中引入合适的外来微生物,这些外来微生物可以是科学家从自然界分离到的分解这些污染物能力特别强的菌株,还可以是采用基因工程修饰改良的菌株。利用天然存在的或特别培养的微生物在可调控环境条件下将有毒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处理技术,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