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

散文阅读

——表达技巧的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一、考点解读

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

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

(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

亲亲麦子(节选)

张佐香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方法小结】

1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

①审题意识(范围、角度、指向、要点)

②文本意识(结合语境、结合主旨)

③规范意识(分条解答,步骤完整)

四、课堂精练(一)句段的考查

梧桐树

丰子恺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文章第④段写“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答:

整理满分答案:

(二)全文的考查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⑵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的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⑶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⑷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睛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⑸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少漠中,在碧波万项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⑹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

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吗呢!”可见朗润园给人的印象之深。此地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濛,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能不顾而乐之吗?

⑺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⑻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里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故里。

1.本文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请对此作具体探究。(6分)

答:

2.请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以及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

整理满分答案:1.

2.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散文阅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 教学目标:1.明确《2019 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考点解说: 《2019 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价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 3.探究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 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散文阅读 赏析表达技巧题 题组训练(含解析)

赏析表达技巧题题组训练 一、对点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的年岁自从冠用了“三十”二字,至今已两年了。不解达观的我,从这两个字上受到了不少的暗示与影响。虽然明明觉得自己的体格与精力比二十九岁时全然没有什么差异,但“三十”这一个观念笼在头上,犹之张了一顶阳伞,使我的全身蒙了一个暗淡色的阴影,又仿佛在日历上撕过了立秋的一页以后,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减却,然而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在往年,我只慕春天。我最欢喜杨柳,尤其欢喜初染鹅黄的嫩柳。每逢早春时节,看见苏醒了的杨柳枝上挂了细珠,带了隐隐的青色而“遥看近却无”的时候,我心中便充满了一种狂喜。我心中似乎只知道春,常常在说:“春来了!不要放过!赶快设法招待它,享乐它,永远留住它。”别的三季在我都当作春的预备,或待春的休息时间,全然不曾注意到它们的存在与意义。两年来,我的心境已经完全转了一个方向,也变成秋天了。自己的心境便和秋十分调和,常常被秋风秋雨秋色秋光吸引而融化在秋中,暂时失却了自己的所在。我现在对于春非常厌恶,每当万象回春的时候,看到群花的斗艳,蜂蝶的扰攘,以及草木昆虫等到处争先恐后地滋生繁殖的状态,我觉得天地间的凡庸、贪婪与愚痴,无过于此了!尤其是在青春的时候,看到柳条上挂了隐隐的绿珠,桃枝上着了点点的红斑,最使我觉得可笑又可怜。我想唤醒一个花蕊来对它说:“啊!你也来反复这老调了!我眼看见你的无数祖先,个个同你一样地出世,个个努力发展,争荣竞秀;不久没有一个不憔悴而化泥尘。你何苦也来反复这老调呢?如今你已长了这孽根,将来看你弄娇弄艳,装笑装颦,招致了蹂躏、摧残、攀折之苦,而步你祖先们的后尘!”(节选自丰子恺《秋》) 1.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早春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请赏析其表达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拟人和引用的修辞手法,通过联想、想象,从视觉和感觉的角度描写早春景色,色彩鲜明,语言富有韵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014.上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宁静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时值拂晓之前,那是众鸟还没有开始啼鸣的一段沉静。湖泊轻轻地喘息着,像是还在睡梦之中,一起一落;依我看,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将大地上所有的声音都吸了进去。那是宁静的时光——没有吹动树叶的风,没有泛起波浪的水,没有兽叫和鸟鸣。然而,我还是一如既往地倾听,绷紧了所有的神经去听——我也不知道听什么——只是试图捕捉到当黑暗离去时那一瞬间的意义。 ②孤身站在那里,我感到充满活力,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机警敏悟。一声喊叫或一个举动都会打破这短暂的静谧。这是一段宁静的时光,是与古老的节奏和时光的永恒、与湖泊的呼吸、与万物缓慢的生长保持同步的时刻。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宇宙,领悟到人与自然一体的真实含义。 ③我曾经攀登过鲁滨逊山的一座高峰,在那里观看日落,俯瞰山下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的湖泊河流、起伏的山丘和溪谷。当我到达光秃的山顶时,太阳正悬在地平线上,像一个燃烧的火球,准备落入山下的黄昏。山下更遥远的地方,在伸向湖面的一片松林里,是我那个倒写的V字形白帐篷。当夜色来临之际,它显得十分渺小。 ④当我观望和倾听时,渐渐地意识到昆虫缓慢沉稳的低鸣,透过虫鸣可以听到白喉带鹀的啼叫和隐身鸫悦耳的歌声。但是站在高山之巅,这一切都显得遥远而模糊,渐渐地它们相互交汇,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温柔的声音环绕于四周,那声音是如此轻柔,仿佛还不及我的呼吸

探寻散文阅读教学之“美”

探寻散文阅读教学之“美” 长久以来,美育是比较抽象的教育内容。基于小学生接受了长达六年的语文教育,加之随着社会阅历与阅读量扩大的影响,在中学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认知规律与美学原则巧妙地结合起来,把语文课堂教学智力内容与施教手段的审美形式结合起来,让课堂中教与学的过程流露出美育的教学风格。经过笔者十几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与同行经验得知,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将“美学原则”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让美的规律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即将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以多种美的形象和审美活动得以呈现,从而提高文学鉴赏的能力。 一、配乐――引发美感 散文教学,通过听的形式最能感受文章的美好意境。教师可以与散文相匹配的歌曲带入散文教学的环境。一般在散文新课的教学中,一曲美妙切合文题的音乐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新课教学。例如,以人教版朱自清的《春》为例,鉴于这篇文章活泼欢快的步调,为此,在学生朗读时教师可以选用笛子曲《幽兰逢春》,这首曲子轻快活泼、舒缓的旋律很有悬念意味。在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捉住学生心理特点,尝试着选用适合现代学生胃口的动画音乐《海潮之声》,由

于歌曲清亮温婉,与朱自清的《春》柔和的文风非常匹配,也取得不错的效果,得到同行老师的赞叹。课堂上一边朗读一边倾听着恰到好处的曲子能让学生激发美感。在一次地区公开课上,一位老师选用《蓝色多瑙河》这首世界著名的圆舞曲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为最后打分增添了分量。《蓝色多瑙河》歌词:“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吹动树梢……”优美的旋律立即把学生带入了春天的美好意境之中,从而顺利地进入新课学习所需要的意境和情绪之中,获得对课文情境的具体感受。一首歌,可以激起学生对接受新知识的渴望,诱发学生的美感,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新课的学习。 二、朗读――感受美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此,在散文的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读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泛读,学生朗读,独自默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随着电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还可以听配乐朗读,看电视听朗读等。如人教版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给读者上了一堂关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教育课。文章很适合朗读教学法,因为带着学生美美地读能进入散文中描绘的优美情境,感受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在讲课文第一课时,笔者没有过多介绍什么是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主要以小组竞赛形式(小组代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总复习专题一——散文阅读》专题 复习教学设计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散文阅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现代文(散文)阅读试题的常考内容与形式。。 2、掌握现代文(散文)的阅读试题的解题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总结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通过练习,掌握常见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解决相应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德育目标 1、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解决相应题目,总结现代文(散文)阅读技巧,通过练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安全目标 跑校生注意回家安全,路上注意红绿灯。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加强练习,了解现代文(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 1、运用解题技巧解决相应的题目,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总结归纳平时容易出现的阅读题目,集中总结答题技巧。 三、教学方法:讲解、练习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PPT、文字资料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三钟思想政治教育 同学们,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了健康,为了生命,为了子孙后代,保护每一块绿地,爱护每一棵树木,节约点滴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每位同学都要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散文的特点 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二、散文分类 记叙散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散文阅读教案

单元(章节)教学授课计划 一、单元(章节):升大15-2班 二、单元(章节)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附:《记住回家的路》全文及问题 周国平 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 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

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 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问题:请结合全文,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教案

散文阅读答题技巧 符诗敏 一、导入:散文阅读是高考考察的的重点,高考散文阅读题如何做好呢?怎样做好散文阅读题,力争获得理想的高分呢?根据笔者对历年的高考试题的剖析解读,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概念 何为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二)、理解特点: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 以小见大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二、考点及常见题型分析 (一)、整体感知 考点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考点2.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观点) 考点3.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例1:2006年资阳市中考题《一位母亲与家长会》第1题: 本文以为线索,通过对母亲四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孩子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二)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 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4.反问:加强语气 5.反复:强调 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 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8.夸张:极力的表现。 (三)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及作用 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

最新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教学内容

散文阅读 ——表达技巧的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一、考点解读 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 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 (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 亲亲麦子(节选) 张佐香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方法小结】 1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训练目标 1明确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 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整体感知内容,准确把握主旨散文的思想性和情感性决定了阅读训练应该注重对文章主旨的感悟和情感的体味;品析优美语言,辨析艺术(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决定了阅读训练应注意对文章语言的揣摩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3 汲取文化营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训练方法——讲练结合法思维的敏捷性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所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就要教给学生规律性的知识,这样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迁移;同时,“学生的认识能力是在认识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这一点也决定了训练课一要给学生以充裕的自学活动余地。所以,本节课采取精讲实练结合法。 近年来中考的试题给我们带来这要的信息:靠强行灌输、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已无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教学生以方法、规律,交学生以“钥匙”,才能培养他们独立的阅读能力。 1、领悟能力 新课程标准在7~9 年级的“阅读要求” 15 条中有5 条对“领悟”提出了要求,此外,中考文学性的不断加强,这些都要求重视培养学生领悟题意、语义、文意和语境的能力。 2、筛选信息能力

加强信息意识,提高综合能力,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我们教学中重点追求的目标。 3、评价鉴赏能力 评鉴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尽管只是初中生,但仍要求他们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养成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训练过程设计训练过程分以下两个两个步骤 一)精讲它包括导入、讲授散文知识和讲授规律性知识。 1导入纵观近几来的语文中考,阅读文段以课外文段为主,同时加大了感悟性题、开放性题和欣赏类题,那么散文就是代文阅读的首选。所以今天的复习课,就是散文阅读训练课。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散文阅读指导教案(详案) ——注重文本,加强审题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吴素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在散文阅读答题时关注文本内容,领会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2、加强学生审题意识,培养学生审题眼光。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导入 幻灯片1——标题 教师: 同学们好,很高兴来到甪直中学这个美丽的学校来给大家上课。今天我们进行的是现代文大阅读中散文阅读的复习指导。再近几次的高三模拟考统批中,我一直批现代文大阅读部分,得分情况很不理想,同学们也有很多的困扰,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二、散文阅读题型三大问题 幻灯片2—— 1、对文本的研读不够 2、审题偏差或不全面 3、答题方法、思路不明确 三、注重文本理解 (一)为何要注重文本解读 今天我们着重来研究前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什么要注重散文的文本阅读呢?最近忙昏了头,先一起看几幅图片吧! 幻灯片3—6:春天的樱花烂漫、海棠垂丝、梨花似雪、桃花娇艳 我突然很有感触,想到这样一句话:当你无心关注那一树树春色时,你就错过了春天!试卷上的一篇篇散文不就像那一树树的梨花、海棠、樱花和桃花吗?这里有你不曾见过的美景,有你不曾经历的人生,有你不曾体悟的情感与哲理。即便是考试,即便为了分数,我们也不能忘记了语文的本质,她是美丽的。 因此,当你无心关注文本时,你就错过了分数! 幻灯片7 不妨来看两道题目: 幻灯片8—— 1、零模《歌的高度》: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划线句“能看出她不是推辞,但有难处”中的难处有哪些。(4分) 2、一模《另一片天空》: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一片落叶”,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分析: 1、平均分2.6,大多数学生还是能答到一点,即女文工团员由于严重的高山反应,身体较差,发着高烧, 但另一点由于她是个舞蹈演员不擅长跳舞却有许多学生没看出来,理解出现偏差,把十分纯洁的事情想歪了,“因为在深夜,她一个女文工团员在那么多男的汽车兵面前表演十分害羞”,对文本的研读明显不够。如果理解了本文是在赞颂女文工团员纯洁高尚的精神品质的话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答案了。2、平均分1.8,得分情况不理想,从结构和内容上去回答,结构上明显就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或严谨”,

【2018年人教版高三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分析作品结构是江苏卷散文阅读的重要考点。江苏卷在这一考点上主要命题特点有: ①命题切入口小。试题一般不要求分析全篇结构,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 ②命题角度有直接考和综合考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问某段(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和内容主旨解析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考查。 二、复习预习 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行文线索 (1)明线索。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它是梳理行文思路时的一个重要参考。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形散而神不散,这里的“神”体现在结构上就是线索,“一根思想的红线串起生活的珍珠”。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2)找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3)析作用。线索在散文中的主要作用有:①组织材料,贯穿全文;②结构清晰,情节集中;③揭示主题;④使行文富于变化。 三、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 如何整体分析结构、思路和构思 知识梳理 分析结构常常要回答文章分为几个部分,几个部分各说了什么意思。分析结构特点就是要分析文章在谋篇布局上的“特殊性”,常常用特定的术语来回答,如:①时空式;②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③并列式,层进式;④对照式;⑤线索式(事物、情感、某句话); ⑥小标题式,分论点式;⑦欲扬先抑式;⑧首尾照应式;⑨伏笔照应式;⑩卒章显志式。

小学语文散文阅读教案教学设计

二、散文的阅读 (一)散文的阅读步骤 一读-----整体感知:A:了解主要内容;B:归纳中心思想;C:分析题目含义。----用一句话概括中心。 二理-----理清思路:A:抓抒情议论句;B:抓过渡句;C:抓每层每段中心句。---用铅笔做好标记。 三扣-----找答题区域------画出相关处。 四述-----整合答案:A:提炼组合。有的答案隐含于文中,须提炼;有的答案分散在各处,须组合。B:组织归纳。围绕要点,句子通顺,言简意赅。-----先打草稿在修改然后在写。 (二)常见散文阅读题型 A:整体感知题(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B: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C: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刻含义和作用;D:提取并整合文章的内容要点;E:开放题 (三)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技巧 1、整体感知解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 A:了解主要内容;B:归纳中心思想;C: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概括中心。 (3)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1)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A: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B:代词所指代的内容;C: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D:动词、形容词的作用;E: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2)代词的指代作用 代词有:“这、这些、那、那些、这、此、它、如此”及具体一些内容的指代。代词一般指代人、事、物。寻找方法:通常到前文去找,偶尔也在后文,由近及远。代词

指代内容原文都有,一般可以抄原句,但有时需要筛选概括。得出的结果后采用替代法(代入法)看是否符合文意。 (3)分析词语可否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 分析步骤:A:判断:一般情况都是不能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B:分析词语含义;C:分析用原词时句子的意思,省略或换词时句子会变成什么意思,不符合实际;D: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省略、调换,并且不矛盾。 例如: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溪十八涧绿得闲。 问:句子中的”幽、野、闲“这三个字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调换。因为幽是幽深的意思,与洞相搭配;野是不受拘束的意思,与山相搭配;闲适悠闲的意思,与溪水相搭配。因此原词搭配恰当,不能调换。 (4)分析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分析步骤:A: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正确的描写了。。。;B: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C: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 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的描写了+句子的表义+句子的深意(表现了……突出了……) 例如: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楼下摩托声的难以阻挡及对我的影响,突出了我内心的难受和烦躁。 (5)、分析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的思想感情,是指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好恶,褒贬之情。具体而言有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它包括了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常的思想感情有:喜悦、欢快、兴奋、激动、自豪、热爱、崇敬、思念、依恋、怜惜、关爱、体贴、赞美、怀念、感激、忧虑、痛苦、失望、讽刺等等。 例如:有一天,我写作业的时候,有一只小珍珠鸟居然落在我肩上……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文中加点字“居然“”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7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2017 年高考文学作品之散文阅读复习教案 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 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阅读方法,命题类型,答题方法技巧。 课时安排:20 课时第一教时教学内容:考情解读、散文的基本知识 教学步骤: 一、考情解读 《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 B ,”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D 。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富有表现力,所以,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题,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 动的态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清新自然,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内容要点概括,理解词义、句意,鉴赏形象、技巧,探究。 二、回顾高中阶段读过的重要散文篇目《必修一》:《十八岁和其他》杨子、《我的四季》张洁、《想北平》老舍、《江南的冬景》郁达夫 《必修二》:《我与地坛》(节选)史铁生、《最后的常春藤叶》美欧亨利、《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美海伦凯勒、《荷塘月色》朱自清、《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必修三》:《祖国山川颂》黄药眠、《长江三峡》刘白羽、《老王》杨绛《必修五》:《南州六月荔枝丹》贾祖璋、《景泰蓝的制作》叶圣陶 三、散文的基本知识 1、散文基本特征: (1)情感浓烈,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形散而神不散); (2)真实自然,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可以艺术加工,表达方式多样); (3)以小见大,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 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 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和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鲁迅的《五猖会》 ⑵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文章)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采用的方式,或是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写景散文一般都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转换为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对景物加以生动得描绘,可以起到下列的作用: ①交代背景② 渲染气氛③ 烘托人物思想感情④ 铺垫情节⑤ 更好地表现主题如老舍的《想北平》和朱

散文阅读教案

文学类文章之散文阅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散文的基础知识,学习读懂一篇散文的常用方法。 2、了解文学类文本中散文在高考中常考题型及设题角度。 3、通过典例探究,掌握相关题型的答题方法和技巧,通过相应练习提升阅读与解题能力。 重点和难点: 掌握知识体系,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 课时安排:十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散文的基础知识,学会整体把握散文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散文的文体特征 随着高考语文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是散文。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表现在: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所谓“神不散”,就是文章主题集中鲜明。 散文的基本类型有: ①记叙性散文—记人叙事—细节描写—反映世态——《春》 ②抒情性散文—咏物状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兰州六月荔枝丹》 ③议论性散文—议论见长—典型言行—杂感随想《人是思想的苇草》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查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致解题跟着感觉走。 二、点击考点: (一)考纲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高考散文阅读重点考查评价鉴赏能力,即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二)考查题型:主观问答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理解类: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技巧类:各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种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多与理解类结合)。 结构类:句子作用,段落作用,文章思路,材料安排。 概括类:形象特点、信息筛选、作者的情感变化。 主旨类: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主题、观点态度及探究。 (二)命题原则:主旨辐射原则。 主旨辐射的命题原则就是建立在主旨辐射写作思维基础上的,用文章主旨映照文章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又以结构、手法和语言的运用对于表现主旨的作用作为思维主导的一种命题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导下,一切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不论是有关内容的,还是有关结构的,或者是有关表现手法的,都是着眼于彰显文章主旨的依据和手段的角度提出问题,或者是从着眼于表现文章主旨思想的作用和好处的

哲理散文阅读教学设计

哲理散文阅读(兼谈抒情散文)之整体感知技巧 设计与执教:佛山市禅城区张槎中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中考散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2、掌握哲理散文整体感知的一般方法; 3、懂得运用整体感知的方法筛选、整合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重点:掌握整体感知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懂得筛选、整合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给学生出示中考散文阅读的考试要求。 1、把握记叙要素、线索、顺序、人称、详略。 2、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和层次。 3、理解题旨及文章的主旨,概述主要内容 4、揣摩理解关键词、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及作用。 5、分析文章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7、结合内容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明确:考点1、2、3是关于文章整体感知的考查,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导学 2、方法指引 (1)整体感知,读懂文章 (2)分析结构,理清思路 (3)分析主旨,把握情感 3、实战演练 二知识导学:了解哲理散文的特点。 哲理散文是通过对社会、人生、日常生活的独特体察,感悟出某些哲理的散文。这类散文一般以议论为主,它的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它不需要严密的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叙来说理,显得妙趣横生并富于感情。 那么,我们如何从整体上阅读哲理散文呢? 三方法指引 (一)是要整体感知,读懂文章内容——明白文章写了什么 【方法】 首先从感知形象入手。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某物或某事,因此感知文章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概括文中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来了,文章内容概括就迎刃而解。 举课文实例,师生交流。

散文阅读1.分析散文线索的作用(教案)

散文阅读之线索分析 【教学目标】 1、回顾散文相关知识。 2、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点】把握散文线索的方法与技巧。 一、散文基础知识回顾 【散文的分类】 根据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过程和中心分: 1、描写性的散文 (抒情散文) 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2、记叙性的散文 (叙事散文) 写人的散文:要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类)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记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同上。 3、议论性的散文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散文的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 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4散文阅读赏析表达技巧含答案

散文阅读之赏析表达技巧 ——答准技巧,夸尽效果 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记人、状物、写景的意蕴丰厚的文章。其基本特点是题材广泛,以小见大;形散神聚,舒卷自如;富于诗意,具有意境。同时它立意深刻,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善于展开联想和想象,多用象征、渲染、烘托和修辞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不管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把所绘的景与物、所写的人与事、所述说或阐发的道理,明白清楚地告诉读者。因此,散文所有的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文章的主旨服务的,这是在掌握散文表达技巧时必须明白的一个根本原则。 一、修辞手法 散文常用的修辞手法有九种:比喻,比拟(含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这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如下: (1)比喻:用打比方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常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2)比拟:使被描摹的物(拟人)或人(拟物)生动形象,表达亲切,有情趣,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3)借代:使语言生动形象,简洁明快,常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等效果。 (4)夸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给人以启示;表达感情更强烈;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5)对偶:在形式上,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有音乐美,便于吟诵;在内容上,或两两对比,或两两映衬,或两两补充,使表达更集中、凝练而又比照鲜明。 (6)排比:一气呵成,节奏鲜明;突出强调,长于抒情;内容集中,增强气势。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深刻印象。 (8)设问:自问自答,启发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过渡作用。 (9)反问:语气强烈,感情强化。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节 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用了拟人、比喻、排比、通感的修辞手法,极其形象、真切地描写了荷花的形态、清香,尽情展现了月光下的荷花之美。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节选自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用了对偶、反问、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愤,希望沉默的人们不再沉默,起来推翻这似人非人的世界。 二、表现手法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教案教学文案

散文阅读之表达技巧 教案

散文阅读 ——表达技巧的鉴赏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2.掌握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 一、考点解读 对散文表达技巧鉴赏的考查是常考点。主要题型有两类,一是小处设题,从句段切入考查修辞、语言效果和表现手法;二是从大处设题,从谋篇布局角度考查表达技巧。 题干的表述一般为(1)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3)结合上下文分析……的表达效果。 二、知识回顾 1.什么是表达技巧?一般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2.常见的表达技巧有哪些?详见《创新设计》p210--213 (1)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反复、反问、对偶、夸张等。 (2)表达方式: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3)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联想、想象,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4)行文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伏笔、铺垫等。 三、典型分析 亲亲麦子(节选) 张佐香 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镰刀闪着星月一般俏丽的锋芒。母亲一手抡开镰刀,一手揽麦入怀。镰刀贴着地皮,挥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瞬间,麦子便倒进母亲温暖的怀里。顺手,母亲抽出一绺作要子,就势将麦子翻转过来,捆好。麦捆从腋间滑落下来,躺在田垄上。这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农民为麦子备好行囊,走进炊烟袅袅的村庄。麦子收后的田野静静的。母亲细心地寻找麦子,唯恐遗漏一粒,像在寻找土里的珍珠。融入了阳光、雨露、汗水的麦粒,是大地之树结出的鲜亮的果子,是大地母亲分泌的乳汁,哺育着人类。麦子是芸芸众生生命的基本元素,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方法小结】 1规范答题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方法点拨:三大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