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物反应工程B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物反应工程B

一 、是非题

1、米氏方程中饱和常数的倒数1/Ks 可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它的值越大,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越小。

2、气升式反应器与自吸式反应器的原理一样都不需要搅拌设备

3、分配效应是由于固定化载体与底物或效应物之间的的亲水性、疏水性及静电作用引起微环境和宏观环境之间物质的不等分配,改变了酶反应系统的组成平衡,从而影响反应速率的一种效应。

4、动物细胞的培养方式有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两种方式。

5、连续培养洗出点(临界稀释率)与补入的限制性底物浓度S 0有关。

二、名词解释

1.固定化酶的位阻效应

2.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的概率论非结构模型

3. 混合时间

4.贴壁培养

三、简答题

1.Monod 方程与米氏方程的区别是什么?

答: 莫诺方程:S K S S +=m ax μμ 米氏方程:S

K S r r m +=m ax 描述微生物生长 描述酶促反应 经验方程 理论推导的机理方程

方程中各项含义: μ:生长比速(h -1) μmax :最大生长比速(h -1) S: 单一限制性底物浓度(mol/L) K S :半饱和常数(mol/L) 方程中各项含义: r :反应速率(mol/L.h) r max :最大反应速率(mol/L.h) S :底物浓度(mol/L)

K m :米氏常数(mol/L)

适用于单一限制性底物、不存在抑制的情况 适用于单底物酶促反应不存在抑制的情况

2.简述生物反应工程研究内容?

答:包括反应动力学和生物反应器两大主要内容。其中反应动力学涉及到微观动力学和宏观共力学。反应器涉及到:1)反应器的三传一反:三传即质量、动量和热量传递;一反即生化反应;2)反应器的设计与放大;3)反应器的控制与优化

3.简述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结构以及自吸式发酵罐吸气的原理。

答:1)机械搅拌发酵罐的基本结构包括:1)罐体;2)搅拌器和挡板;3)消泡器;4)联轴器及轴承;5)变速装置;6)空气分布装置;7)轴封;8)控温装置;9)附属设施

2)自吸式发酵罐充气的原理:液体和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转子中心处形成负压,转子转速愈大,所造成的负压也愈大。转子的空膛与大气相通,发酵罐外的空气通过过滤器不断地被吸入,随即甩向叶轮外缘,再通过导向叶轮使气液均匀分布甩出。

4. 举例说明连续培养的应用。

答:由于连续培养存在杂菌污染问题、菌种变异问题、成本问题,使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主要用于面包酵母的生产、及污水处理。连续培养在科研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恒化器测定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参数。例如μm 、Ks 的测定。

(2) 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例如面包酵母生产中最佳葡萄糖浓度的确定。

(3) 利用冲出现象进行菌种的筛选。

四、计算题和推导题

1.葡葡萄糖为碳源,NH 3为氮源,进行某种细菌好氧培养,消耗的葡萄糖中有2/3的碳源转化为细胞中的碳,计算得率系数Y X/S 和Y X/O 及RQ 。

解: 消耗1mol 葡萄糖中含有碳为72g ,转化为细胞中的碳为:

转化为CO 2的碳量为:

消耗1mol 葡萄糖生成的菌体量: 96.13247.1)3214(2=?+?=RQ

2.某酶固定于无微孔的球形载体上,在排除外扩散影响的条件下测得其动力学参数为rmax=4×10-5mol/(L s), Km=2×10-5mol/L ,现将固定化酶颗粒装入底物浓度为1×10-5mol/L 反应器中,并已知在这一操作条件下流体传质系数为4×10-1(1/S),求:底物在固定化酶的外表面的反应速率。

解:

612623 4.47.30.86 1.222C H O aO bNH cC H N O dH O eCO ++??→++27248()3480.914.412g c ?===?724824()24212

g e -===:140.86140.78:1237.323.85:616216 1.216216161.47N b c b H b c d d O a c e d a =?=+=+=?+?=?+?+=//0.91(4.4127.310.8614 1.216)83.1()

83.10.46(/)180

83.1 1.77(/)1.4732

X S X O g Y g g Y g g ??+?+?+?=====?101011041045

15

0max =????==---S La C k r Da

所以:

反应速率:

比较为固定化的酶反应速率:

3.采用合成培养基,在1m 3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肠杆菌分批培养,菌体的生长变化可利用Monod 方程描述,已知μm =0.935 h -1,K S =1.0 kg/m 3,基质的初始浓度为50 kg/m 3,菌体的初始浓度为X 0=0.1 kg/m 3,Y X/S =0.6kg/kg (以细胞/基质计),求80%基质已反应时所需时间。

解:当80%的基质已反应时的基质浓度为

)kg/m (108.050503=?-=S

由于在整个反应过程中,S 》K S =0.71 kg/m 3,所以,Monod 方程可写为

X X t

X m X 935.0d d ===μγ 此时,菌体的生长反应近似一级反应,由于在反应时间内每升反应液中消耗基质量40g ,此期间6.0=S X Y ,生成的菌体量为

)kg (246.040)(0=?=-S X Y S S

所以,时间从0=t 至t t =时,菌体量由0.1增至24.1kg 。

210110255

0=??==--S m C K K 1112101=-+=-+=K Da α179.0111241211141222=??????-?+±=????????-+±=ααK C S mol/L 1079.1101179.065

0--?=??=?=S S i S C C C s)mol/(L 1033.01079.11021079.11045656

5max ??=?+????=+=-----i S m i S i S C K C r R s)mol/(L 1033.11011021011045555

500max 0??=?+????=+=-----S m S S C K C r R %8.2433.133.00===S i S R R η

)h (87.51

.01.24ln 935.01935.0d 1

.241.0=??

? ??==?X t 4. 利用稳态法建立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方程。设酶促反应机制为:

推导:由于[S]>>[E 0],所以[S]>>[ES],[S]-[ES]≈[S]

0][≈dt ES d (1) 0][][]][[d ][d 211=--=+-+ES k ES k S E k t

ES (2) ][][][0ES E E -= (3) 将方程(2)代入(1)得:

][]][[][1

210S k k k S E ES ++=++- 当反应初始时刻,底物[S]>>[E],几乎所有的酶都与底物结合成复合物[ES],因此

[E0]≈[ES],反应速率最大,此时产物的最大合成速率为:

][02max E k V P += ][d ][d 2ES k t

P v P +== ][][][]][[d ][d max

1

2102S K S V S k k k S E k t P v m P P +=++==++-+ 12121++++-+=+=k k K k k k K S m ][02max E k V P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