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海文化读本(2)

江海文化读本(2)

天补中心小学

“补天神韵江海文化”读本

(中年级)

2012年2月

江海文化

海门建县历经千年,文化源远流长。明清时期,人文荟萃。由于几经江潮摧毁迁徙,著作存世甚少,仅有少数诗文散见于刻本。然口头文学却非常丰富。民间故事及其传说就是其中的一系支脉,她并没有被时代风云和江潮的涛声所淹没,却生生不息一代又一代地在这块土地上横溢、流淌。这是海门人民永不熄灭的文化遗产。

海门地域临江靠海,世代居民常与海、水交往,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水,祖辈恩受它的惠泽,造就了这块乐土,也在不同时期吞没、卷走了无数的家园。民间故事、传说借故、自然天象、海神龙王一类虚幻飘渺、形象生动的故事或传说,反映他们对宇宙的认知程度和安详生活的渴求与向往。“沙里”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祖上又是江南移民,民风淳朴,又加上受吴文化浸染和通东风俗相溶的影响,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涌现了不少趣味性的民间故事。它们大多数没有文字脚本,口授心传,不受制约,漫无边际地传扬,所以经常有张冠李戴的讹传,但大致的情节和主题等要素还是互为认同的。其中“乌女婿”的故事“版本”最多,妇孺皆知。“曹秀珍”和“杨圣岩”的故事分别流传北部和南部地区。“曹秀珍”源于通东流传的“曹瘦脸儿”;“杨圣岩”和“徐文长”的人物故事由崇明传入海门。故事充满着智慧过人的传奇色彩,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百听不厌。有关地名来历的传说,民俗民风的典故,烙印着海门沧桑更迭的变迁和风土人情。其中,“乌女婿”、“杨圣岩”、“曹秀珍”、包公七十二宗无头案”等属大宗的系列化故事。人物故事“王奴奴火烧金陵荡”、“王春贵拔木头”、“袁才抗倭”、“胡长龄”、“杨梅汀”、“朱元璋骑白马”、“乾隆皇帝下江南”、“大力士严进入”、“杨皇状”、“田状元刘旦诞”、“孝子范士华”、“陆云清”、“沈举人教子”、“金圣叹”、“王老四”、“甘露”、“芦孕秀才”、“张四先生”……等亦广为流传。

传奇故事更多,有“悔恨”、“桃花源”、“媒婆杀媳妇”、“杀子报”、“九斤姑娘”、“一笑姻缘”、“吹牛大王”、“小方卿落难”、“张三拐子李黑心”、“小癞子做皇帝”、“三十六个儿子”、“千里眼”、“顺风耳朵”、“陆海山算命”、“三姑智斗地头蛇”等。

笑话故事有“懒娘子”、“乌女婿”、“吃活食”、“三女婿”、“卖香屁”、“怕老婆”、“吃白食”、“缠说话”、“粮户与伙计”、“三连襟”、“小媳妇放屁”、“王小三对诗”等。动物故事有:“蛤蜊”、“蛎岈”、“江山鸭”、“石鱼”、“风吹抖抖”、“公鸡与蜈蚣”、“鼠牛比大”、“毛脚姑娘”、“母鸡生蛋”、“蟋蟀”、“蚊子叮苍蝇”、“老虎学本事”等。此外还有神话故事、典故以及地名来历的传说。地名来历的传说有东凤城、木桩港、占回、寿丰桥、天补镇、海神庙等。

众多纷纭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丰富了海门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它们或

启迪民智,或鼓励勤奋,或张扬气节,抑或劝人为善,敬孝长辈,传承品德,衍生的故事栩栩如生,催人泪下,发人深思,滋养了海门人学有所养,行有德铭的人文品性。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我信以为真,因为故事是从信仰中提炼出来的。

借求雨斥责庸官吏

1922年夏天,南通地区旱情严重,僧道们登坛求雨,连官吏都亲自出马,可久久不见效果。于是又人去找张謇,请他来祭祷神灵。张謇居然应允,并为此还撰写了一篇祭文。

说来也怪,张謇在这万千官民参加的求雨仪式上宣读祭文刚完,空中就乌云汇集,大雨霈然而下。原来,张謇在求雨之前,已经得到军山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参加者仪式不过是虚应罢了。他作祭文,借此对那些只拿俸禄而不为民办事的庸碌官吏鞭挞。张謇在祭文中直言:“神人者,各有应尽之事,应尽之义务也。人而徒食粟,无益于乡,无益于国,不得谓尽乎人;神而徒享祀,无益于事,无益于民,不得谓乎神……”直让在场的官吏们汗颜!

张謇仗义救婴儿

1912年初春的一天傍晚,一辆手推木轮车在常乐镇状元府门前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怀抱婴儿的年轻妇女和一位地方名流。

这妇女名叫施建成,住四甲镇附近(金惠才村14组)。她的丈夫陈延露不久前病故,留下一个遗腹子。陈延露生前拥有的一笔地产,使陈氏族中人十分眼红,便合谋害死婴儿,好瓜分这笔地产。情急之中,施建成央求这地方名流引荐张謇先生,请状元公挽救危难。

张謇听完施建成的陈述,轻轻掀开襁褓的一角,见婴儿红扑扑的小脸,高耸的额头,便喜形于色道:“这孩子将来会有饭吃的!”然后问同来的地方名流:“这情况可属实?”得到的答案是:“完全属实。”张謇听了,非常愤怒:“这太不合情理!哪有为地产而加害孩子的?”

接着,张謇稍稍沉思了一会儿,抬头问孩子的母亲:“让孩子寄名给我怎样?”施建成一听,禁不住热泪直流,哽咽着说:“谢谢张状元……救我的孩子!”站在旁边的地方名流也欣喜的接言:“这孩子保住命了,状元公做了让人求之不得的善事!”

顿了顿,张謇说:“我就给孩子取个名吧!”便到客厅东侧的书案边,取出一张红纸,提笔蘸墨,写了两个大字:“幼裔”。张謇解释道:“屈原《离骚》的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其中的‘苗’为幼,‘裔’为子孙。”孩

子母亲连连道谢。等到红纸上的墨迹一干,张謇轻轻折叠起来,交给施建成藏好,嘱他回去给人家看。施建成临走时,天已黑了。张謇吩咐家丁拿出两盏大红灯笼,每盏灯笼上一边贴有“张”字,一边贴着“状元府”字样,送给她挂在回去的车上照明用。并要家丁护送母子俩到铁板洋桥(今永安桥)。

第二天一早,施建成将两盏大红灯笼挂在大门的两旁,并告诉人家,自己的孩子已经寄名给了张状元,还把张謇亲笔题写的“幼裔”名字给大家看。这事很快传开来,陈氏族人,知道有张状元在保护着这孩子,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幼裔”,长大后名叫陈汉章,今年已经97高龄了,然身板硬朗,他还能骑着自行车上四甲镇,耳聪目明,能读书看报。

巧做中保不卖地基

杨圣岩,又作杨瑟严、杨圣严、杨圣庵,其原型的真实姓名为杨舜年,他是生活在清代康乾年间崇明县的机智人物、名讼师。有关他的故事,在崇明岛上几乎家喻户晓,并且广泛流传于江苏南通、海门、启东和上海地区。

孤寡老人张老三,想卖掉镇东的两间房屋,市场价格一百两银;王恶霸只愿出五十两银,说:“不卖也得卖!”张老三无奈,便去找杨讼师出主意。杨要他依顺着,并许诺:“迟早能得一百两银子。”

次日,王恶霸听说张答应卖房,就请来了杨作中保。杨当场写下契约一份:“兹有张老三自愿卖房两间,上卖椽子、桁料和砖瓦,下卖地基。议价五十两银。口说无凭,立下此据为证。”王连声称好,双方签字画押,钱物两清。

四个月后,张老三找到王恶霸,要他拆房,腾出地基。王一听火冒三丈,马上找中保人来作证。杨一到,王拿出契约,理直气壮递给杨。杨右手接过凭据,复又伸手捧着,慢条斯理地念出声来。王一听不对,签约时的“下卖地基”怎么变成了“不卖地基”?夺过契约一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不卖地基。”王哑口无言,只得又付出五十两银子卖下地基。

事后,张老三问杨:“这字怎么会变?”杨笑了笑,伸出左手大拇指。老人才醒悟。原来杨在读契约前,已在左手大拇指指甲涂上浅浅一层墨汁,待到接过凭据,在“下”字上轻轻一按,就变成“不”字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