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08.12.29)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乐段的和声的布局格式,显示出欧洲古典音乐的规范结构形式,上句停止在半终止,下句结束于全终止,上下、主属遥相呼应。同样,这种和声进行的功能结构关系也是不可逆转的。

3.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

答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变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4.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第二段后句的写法。第二段后句的写法延续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就是对比二段式,如果第二段后句隔时再现第一段的材料则是再现二段式。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三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三段式的分类。主要取决于中段写法的不同类型

三段式中段的写法十分多样,但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别:

(1)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可称之为引伸型;

(2)以新主题材料写成,称之为并置型;

(3)兼用呈示段主题及新材料写成,可称之为综合型

四、将下例乐段划分出乐句、乐节、乐汇(10分)。

答案

4小节一句,共4句,每句两个乐节(2+2);

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分为两个乐节,三个乐汇(1+1+2)

第三句分为两个乐节,四个乐汇(1+1+1+1)

五、分析题(共1题,共45分)

答题要求:1.判断曲式结构;2.写出结构图示;3.作相应的作曲技术说明

答案:

1.该乐曲是无再现二段式。(10分)

2.图示如下:(26分)

结构:引子 A B 完全重复一次尾声(8分)

乐句:a+a+b+b (4分)

小节:9 4+4+4+4 12 7 (4分)

调:a小A大a小(8分)

3.说明(11分)

(1)引子与尾声( 4分)

(2)第一段( 4分)

(3)第二段( 3分)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b卷)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乐段)。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成的音组,它往往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其节奏、音型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特点。

3.什么是呈示型乐段结构?

答:呈示型乐段结构是指按照稳定性的音乐陈述语言构成的乐段结构,它有三个基本特点:(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4.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在哪几各方面?

答: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主题材料的变换或派生性的进一步展开的关系;

(2)和声、调性的对置;

(3)音乐织体、节奏以及和声的结构陈述方式的相异;

(4)体裁的不同;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作品中从属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答:作品中的从属部分基本部分外部扩展所附加的结构部分,如前奏,具有某种引入的功能;尾声,体现出补充性和结束性的陈述;间奏,起连接过渡的作用。

前奏的写法常表现出以下特点:对乐曲的主要材料作概括性的陈述,或提出主题材料中某些有特征的音调或节奏,暗示音乐的主要性格,并引入主题部分;和声上强调属和弦或属功能和弦,形成期待感。尾声则强调和声的主功能方面,常给出完整的和声完全终止,显示出某种应答的意味;尾声的材料一般也来自于乐曲的主题,但引向结尾,体现出收束的特点。前奏与尾声常形成一种远距离的遥相呼应的关系。

前奏、尾声和间奏的主要结构功能,在于加强全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它们是乐段的外部扩展,不会改编乐段的基本结构性质。

四、将下例乐段划分出乐句、乐节、乐汇(10分)。

五、分析题(共1小题,共25分)

答题要求:1.判断曲式结构;2.写出结构图示;3.作相应的作曲技术说明。

1

音乐考试题目及答案中考

音乐考试题目及答案中考 音乐考试是中考中的一项重要科目,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理解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本文将为大家搜集整理一些中考音乐考试的题目及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第一部分:听力测试 听力测试是音乐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力测试可以考察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下面是一些例题及答案: 题目一:请辨别下列音乐曲目的类型。 1. (播放音乐曲目A) 2. (播放音乐曲目B) 3. (播放音乐曲目C) 答案:1. 古典音乐 2. 流行音乐 3. 摇滚音乐 题目二:请辨别下列音乐节拍的种类。 1. (播放音乐节拍A) 2. (播放音乐节拍B) 3. (播放音乐节拍C)

答案:1. 3/4拍 2. 4/4拍 3. 6/8拍 第二部分:乐理知识 乐理知识是音乐考试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乐理知识的考察可以了解学生对音乐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下面是一些例题及答案:题目一:音乐中的五线谱上有五条线和四个间隔,请问这四个间隔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案:从上到下分别是:空格、线下一间、线下二间、线下三间。 题目二:请给下列音符标出它们的音阶位置。 1. 高音谱号上的D音符 2. 低音谱号上的A音符 3. 中央谱号上的F音符 答案:1. 高音谱号上的D音符位于第二线上。 2. 低音谱号上的A音符位于第三间。 3. 中央谱号上的F音符位于第四线上。 第三部分:音乐分析

音乐分析是音乐考试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学生对音乐形式、结构和风格的理解。下面是一些例题及答案:题目一:请分析下列乐曲的曲式结构。 1. (播放音乐曲目A) 2. (播放音乐曲目B) 3. (播放音乐曲目C) 答案:1. 音乐曲目A的曲式结构为A-B-A。 2. 音乐曲目B的曲式结构为A-A-B-A。 3. 音乐曲目C的曲式结构为A-B-A-Coda。 题目二:请描述下列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1. 贝多芬的交响乐《第五交响曲》 2.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3.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 答案:1. 贝多芬的交响乐《第五交响曲》具有激昂、豪放的风格特点。 2. 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具有优美、叙事性强的风格特点。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曲式学试题标准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由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或同或异的音乐事件在一个有起讫的时间过程中按一定的(逻辑)加以分布、组合而成的整体(结构)关系,便是音乐作品的(曲式)。 2、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曲式的各组成部分中,担负着揭示及展开主要乐思的段落,称为曲式的(基本)部分。而在其之间或前后出现的段落,称为曲式的(从属)部分,其中包括(引子);(间奏)和(尾声)。 4、一个音乐段落,如果用它的主调性的和声来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相反,如果用不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称为(开放)性结构。 5、曲式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呼应原则)2.(对比原则)3.(起承转合原则)4.(三部性原则)5.(变奏原则)6.(并列原则)7.(分章组合原则)8.(回旋原则)9.(奏鸣原则)。 6、音乐的陈述类型,最概括可分为(稳定)的陈述类型与(非稳定)的陈述类型两大类;后者又可分为(展开)型与(过渡)型两种类型。 7、乐段的分类通常是1.(以乐段内部乐句的数量)为依据;2.(以乐段内部乐句间的材料的不同组合关系)为依据;3.(以乐段外部的结构形态)为依据;4.(以和声调性的功能逻辑)为依据;5.(以音乐结构陈述功能)为依据;由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一段)曲式。

8、乐段内部结构可划分为(乐句);(乐节)及(乐汇)等结构部件。 9、三段式也称为(单三部)曲式,它依据中段的不同写法主要划分为(引申型);(并置型);(综合型)三种。 10、二段曲式也称为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a或b));没有再现的二段式的结构图式常见形式为(A(a+b)+B(c+d))。 11、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的中部主要有(呈示型)和(展开型)两种类型。 12、奏鸣曲式的三个基本部分的表现意义分别是:1.矛盾的(发生)2.矛盾的(发展)3.矛盾的(解决)。 二、(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曲式学? 答:研究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的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调性布局的系统阐述,称之为曲式学。2、学习曲式学的意义? 答:其意义在于掌握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曲式结构原则以及历史形成的具有规范意义的各种曲式类型。 3、学习曲式学的目的? 答:其目的在于更深入的掌握音乐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并将所掌握的基本方法用于更为广泛的作品分析和音乐创作的实践中去。 4、什么是奏鸣曲式? 答:奏鸣曲式是一种具有明显的三部性和富于辨证性的结构,主要由呈示部、

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

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民族调式曲式分析题目「篇一」 第八章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和认识五声调式的概念,了解七声调式、中古调式;掌握同宫音系统,运用民族调式分析各种歌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音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室、钢琴 教学时数: 18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讲五声调式(2课时) 找个学生演唱民歌《茉莉花》,让同学聆听民族歌曲的特点,感受民族歌曲的调式,导入本课五声调式。一、五声调式 1、概念:由五个音按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排列起来的“1、5、 2、6、 3、7、4”组成的。也可以说由五个音组成的各音级间没有小二度音程关系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 讨论民歌《茉莉花》的音阶,调式、从而引出五声调式的各个音,1、2、3、5、6、在五声调式中叫做“宫、商、角、徵、羽”。

2、五声调式中的各调式: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都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宫调式: 宫、商、角、徵、羽、宫。 1 1 商调式:商、角、徵、羽、宫、商。 1 2 角调式:角、徵、羽、宫、商、角。 1 2 3 徵调式:徵、羽、宫、商、角、徵。 1 2 3 5 羽调式:羽、宫、商、角、徵、羽。 1 2 3 5 6 课堂练习:写出D商、B徵的五声调式的音阶。 课后作业: 1、写出下列各调式音阶 bG宫调式 #c商调式 E角调式 G徵调式 F羽调式 第二讲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2课时) 1、没有小二度音程。 第二讲五声调式的音阶特点(2课时)一、五声调式的特点: 1、相邻两音级之间的音程有三处是大二度、两处是小三度。 2、只有一处是“大三度音程”(即宫角之间、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以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 3、没有小二度音程。 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二、五声调式的骨干音:Ⅰ、Ⅴ、Ⅵ级。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 参考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 本试卷旨在测试大家的乐理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拍、速度等基本概念。请大家认真阅读试卷,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一半? A. 二分音符 B. 四分音符 C. 八分音符 D. 十六分音符 2、下列哪个节拍是每小节中含有六个八分音符? A. 3/4拍 B. 6/8拍 C. 2/4拍 D. 4/4拍 3、下列哪个速度标记表示慢速? A. Allegro B. Adagio C. Moderato D. Presto 二、填空题 1、音符的时值依次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那么十分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几分之几? 2、在4/4拍的节奏中,每个四分音符的时值是多长时间? 3、音乐中的速度标记通常用意大利文表示,那么“Andante”表示的速度是多少?

三、问答题 1、请简述什么是调式? 2、请解释什么是音程? 3、请说明十二平均律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 四、分析题 请分析贝多芬的《月光曲》中运用了哪些乐理基础知识,并阐述其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二、填空题 1、1/10 2、两拍

3、每分钟60拍 三、问答题 1、调式是指在音乐中由一个主音开始,若干个乐音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音阶。调式对于音乐的色彩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2、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度数和音数来表示。音程在音乐中起到和声、旋律和节奏的作用。 3、十二平均律是指将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的律制。在音乐中,十二平均律使得不同音调的乐器可以和谐共奏,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分析题 《月光曲》是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之一,其运用了丰富的乐理基础知识,为音乐的表现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曲式结构上,该曲采用了三部曲式,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层次感。调式方面,贝多芬运用了丰富的调性转换,如从C-G-D-A的大调转换,使得音乐的色彩和情感得以充分展现。此外,该曲在和声方面也有独特之处,如通过丰富的和弦和转调手法,营造出独特的音响效果和情感氛围。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3.织体 4.旋律 5.曲式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 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 3.《侏儒》冼星海 4.《为什么》贝多芬 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 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 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复习进程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6.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7.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

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

艺术高考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艺术高考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听音辨音 1. 下面是一首巴赫的钢琴曲,请听录音,判断所听乐曲的拍号和调性。 【录音】 答案:4/4拍号,C大调。 解析:根据乐曲的整体感觉,由欢快的旋律和明亮的音色可以判断 出该乐曲的拍号应该是4/4拍号。同时,乐曲运用的音符和和弦音符都符合C大调的音阶,因此可以判断出该乐曲的调性是C大调。 2. 下面是一段小提琴独奏,请听录音,辨别所弹的曲目。 【录音】 答案: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 解析:该段独奏音乐运用了小夜曲的典型旋律,通常以小提琴演奏。同时,乐曲的音调明亮、轻柔,具有莫扎特的典型风格。因此,可以 推断出所听乐曲是莫扎特的G大调小夜曲。 第二节:音乐素材分析 1. 下面是一段钢琴曲的乐谱,请分析该乐谱的调性、拍号和乐曲形式。 【乐谱】

答案:A小调,3/4拍号,曲式为三段结构。 解析:根据乐谱的小标题可知,该乐曲使用了A小调。通过乐谱上的节拍线和拍号即可得知该乐谱的拍号为3/4,常见于三拍子曲目。通过乐谱的结构可以分析,该乐曲由三个明显的乐段组成,每个乐段之间有明显的转折和过渡。 2. 下面是一段四声部的合唱曲,请分析该乐谱的声部配置和和声特点。 【乐谱】 答案:S1(女高音)、S2(女中音)、A(女低音)、T(男高音)。 解析:根据乐谱上的谱号和乐谱内容可以得知,该合唱曲共有四个声部,分别是S1(女高音)、S2(女中音)、A(女低音)和T(男高音)。同时,通过乐谱上的音符和和弦符号可以分析出该合唱曲的和声特点,如音程的选择、声部之间的交叉和配合等。 第三节:名曲欣赏 下面将为您播放一段著名的古典音乐,请仔细听,并回答问题。 【录音】 1. 请问这段音乐的曲目和作曲家是谁? 答案: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

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08.12.29)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乐段的和声的布局格式,显示出欧洲古典音乐的规范结构形式,上句停止在半终止,下句结束于全终止,上下、主属遥相呼应。同样,这种和声进行的功能结构关系也是不可逆转的。 3.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 答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变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4.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第二段后句的写法。第二段后句的写法延续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就是对比二段式,如果第二段后句隔时再现第一段的材料则是再现二段式。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三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三段式的分类。主要取决于中段写法的不同类型 三段式中段的写法十分多样,但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别: (1)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可称之为引伸型;

初中音乐乐理试卷和答案分解

初中音乐乐理试卷和答案分解 第一篇:初中音乐乐理试卷和答案分解 七年级音乐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2、《七子之歌------澳门》的曲作者是、词作者是,“七子”指的是、、、、、、. 3、《东方之珠》的词曲作者是。年月 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4、鼓浪屿位于,它与隔海相望 5、《拉德茨基进行曲》是国作曲家创作的,它的儿子叫。 二、判断正误(每题三分,共计24分) 1、《桑塔露琪亚》是美国民歌() 2、《伏尔加船夫曲》是由男高音演唱的() 3、《G大调弦乐小夜曲》是莫扎特创作的() 4、PP叫延长音记号() 5、mp是力度记号,表示中强() 6、《伦敦德里小调》是一首爱尔兰民歌() 7、《蓝色多瑙河》是老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 8、《夜曲》是一首情绪欢快的歌曲() 三、选择题(每空4分,共计16分) 1、下面属于力度记号的有() A、mf B、< C、⌒ D、p 2、《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公木 D、郑律成3、属于铜管乐器的有() A、小号 B、单簧管 C、大管 D、定音鼓 4、∨是几拍的指挥图示 A、2/4 B、4/4 C、3/4 D、2/2 四、用小节线划出正确的拍节(8分) 1=C 4/4 3 4 5 5 4 3 2 1 1 2 3 3.2 2-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1 1-

五、默写歌词《当兵的人》第一段(12分) 答案 一、填空 1、田汉、聂耳 2、李海鹰、闻一多、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3、罗大佑、1997年7月1日 4、厦门、台湾岛 5、奥地利、老约翰.施特劳斯、约翰.施特劳斯 二、判断正误 1、× 2、× 3、√ 4、× 5、√ 6、√ 7、× 8、× 三、选择题 1、AD 2、D 3、A 4、AD 四、用小节划出正确的拍节 1=c4/4 3 4 5 │ 5 4 3 2 │1 1 2 3 │ 3.2 2-│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 2.1 1-│ 初二上音乐考试 一、填空题(每小题两分,共20分) 1.《国歌》的曲作者是,《国歌》又名。 2.《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曲作者是。 3.2/4拍子的意思是说以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拍。

乐理三级考试题及答案

乐理三级考试题及答案 一、音乐基础知识 1. 请简要说明什么是音高和音色,并举例说明。 音高是指音符在乐谱上的位置,代表了不同音符的音调高低。音高愈高,音调愈高,反之亦然。例如,中央C是一个具体的音高,当上升一个八度,便成为高C。 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声源产生的声音特点。不同乐器和声源所产生的声音具有独特的音质和韵味,这就是它们的音色差异。比如,钢琴和小提琴在演奏同一音符时,由于乐器的差异,所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音色。 2. 解释下述乐理术语: (1) 调式 (2) 和声 (3) 节奏 (4) 音程 (1) 调式:调式是指一组具有特定音程关系的音符所构成的音乐音高体系。常见的调式包括大调、小调等,调式决定了音乐的基本的音调色彩。

(2) 和声:和声是指多个声部或多个音符在时间上的和谐组合。通过合理的音程组合和和弦进行,达到和声上的和谐效果。 (3)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时间和强弱的组织形式。它包括音符的长短、音符之间的间隔以及重音的安排等。节奏在音乐中起到了组织和推动的作用。 (4) 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声音距离。根据声音距离的大小,音程可以分为主音程和次音程。主音程包括纯一度、纯五度、纯四度等,次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三度等。 二、乐谱分析 请分析下图所示简谱片段中的音名和时值,并在下方空格中写出你分析的结果。 (此处提供一段简谱音符的图片) 答案: 音名:E G A 时值:1/4 1/4 1/2 三、和声与和弦 1. 解释下述和弦及其含义: (1) C大三和弦 (2) F小三和弦

(1) C大三和弦:由C、E、G组成的和弦。通过同时演奏C、E、G 这三个音,形成C大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2) F小三和弦:由F、Ab、C组成的和弦。通过同时演奏F、Ab、C这三个音,形成F小三和弦的音响效果。 2. 在C大调中,请写出以下和弦的名称: C大三和弦、F大三和弦、G大三和弦、Am小三和弦、Dm小三和弦、Em小三和弦 答案: C大三和弦、F大三和弦、G大三和弦、Am小三和弦、Dm小三和弦、Em小三和弦 四、音阶与曲式 1. 请写出C大调音阶的七个音名。 答案:C D E F G A B 2. 解释下述曲式: (1) 三段式 (2) 圆舞曲 (1) 三段式:三段式是一种常见的音乐曲式,由A部分、B部分和A部分三个段落组成。通常表现为开场段、转折段和再现段的形式。每个段落通常有独立的旋律和和声进行。

校考作曲真题及答案解析

校考作曲真题及答案解析 作曲是音乐学科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有自己的创作能力和音乐结构分析能力。在学习作曲过程中,校考作曲真题及答案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曲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一、校考作曲真题解析 在校考作曲真题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类型的音乐题材,如古典、流行、民谣等。这些题材的选择有助于考察学生对各种风格的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例如,一道校考作曲真题可以给出一段简短的旋律片段或和弦进行,并要求学生基于这个片段来进行发展或续写。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学生需要根据给出的音乐素材,运用自己学到的作曲技巧和表达方式,构思出丰富有趣的音乐作品。 此外,校考作曲真题也可能会要求学生分析已有的音乐作品,包括对曲式结构、和声法或乐器运用等方面的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分析的能力,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为自己的作曲创作提供借鉴。 二、校考作曲答案解析 对于校考作曲的答案解析,关键在于对音乐的理解和创新。学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和技巧,将想法和创意准确地转化为音乐的语言。 在给定的音乐素材基础上,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和声进行、

旋律发展等手法来创作,以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作才华。例如,在给定的和弦进行上增加装饰音或和声衍生;在给定的旋律片段上进行变奏或进行复调处理等。这些创作思路可以丰富音乐的表现力,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对于分析题目,学生应注意对音乐的细节进行观察和分析。曲式结构的分析要注意各个乐章或段落的转换和延续关系,判断出主题和副题的差异。并且,学生还需运用和声学知识,分析和弦的搭配和走向,解析其在音乐表达中的功能和意义。 总之,是提高学生作曲能力和音乐分析能力的关键途径。通过对真题材料的认真学习和分析解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曲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培养自己的作曲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作曲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创新和个性的表达,以实现音乐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对于分析题目,需要学生多加思考和沉淀,学习观察细节,以提高自己的音乐分析能力。 通过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校考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音乐创作和分析能力,为将来在音乐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作曲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一种对音乐世界的理解和创造力的体现。

艺考乐理真题答案大全及解析

艺考乐理真题答案大全及解析 是每年参加艺术类考试的学生都需要面对的一门科目。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对于乐理真题的解析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提供一些常见的乐理真题的答案及解析,供大家参考。 一、音乐基础知识 在解答乐理题目时,首先要掌握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如音符、音程、节奏等。下面是一些常见乐理考题及其解析: 1. 音符有哪些时值?请简单介绍。 答:音符的时值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三十二分音符。全音符的时值最长,为4拍;二分音符为2拍,四分音符为1拍,依此类推。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音符的时值。对于音符的时值要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地分辨不同音符的时值。 2. 什么是音程?请简单介绍一下常见的音程有哪些? 答: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常见的音程包括纯一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六度、七度和八度等。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音程的概念及常见的音程类型。对于音程的了解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分辨不同的音高距离。

二、乐理分析 除了基础知识外,乐理分析也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乐理分析题目及其解析: 1. 请分析下面这段音乐的调性。 (乐曲示例) 答:这段音乐的调性为C大调。因为这段音乐的主题和旋律大多围绕在C音上,且音乐中没有出现其他调性的导向音,所以可以确定这段音乐是C大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乐曲调性的分析。通过分析主题和旋律,以及是否出现其他调性的导向音,可以确定乐曲的调性。 2. 这段音乐的节奏属于哪种拍子?请给出理由。 (乐曲示例) 答:这段音乐的节奏属于4/4拍子。因为这段音乐的每小节有四个拍子,并且每个拍子都有强弱的关系,符合4/4拍子的特点。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乐曲节奏的辨析。通过听音乐时的强弱关系和拍子规律,可以确定乐曲的节奏类型。 三、曲式和和声 在中,曲式和和声分析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曲式和和声题目及其解析:

云南乐理艺考真题答案解析

云南乐理艺考真题答案解析 云南乐理艺考作为音乐专业考试的一部分,一直备受考生关注。云南乐理艺考试卷通常包括乐理基础、视唱练耳、曲式分析等内容,对考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感知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在考前的准备阶段,解析历年的真题是非常有帮助的,下面将对云南乐理艺考真题进行解析。 1.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乐理艺考重要的一部分,对考生的音感和整体音乐素养有较高要求。视唱练耳题目通常分为简易和难度较高的两个部分。 以一道简易的视唱练耳题为例:给出一段简单的旋律,考生需准确地唱出这段旋律,注意音高和时值。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对音乐记忆和音高掌握能力较强。 解析: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事先做好充分的练习,提前熟悉简单旋律的音高和时值。可以通过唱歌、听乐器演奏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准。此外,多听多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于提高视唱练耳能力也有积极的效果。 难度较高的视唱练耳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听辨复杂的旋律、和声、节奏等。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音乐分析能力和对乐谱的理解能力。 2. 乐理基础 乐理基础是考生应当熟练掌握的知识点,包括音名、音程、节奏、

调式等。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填空、判断正误或简答。以下是一道典型的乐理基础题目: 问:下列音程中,不属于纯律音程的是: A. 纯一度 B. 纯二度 C. 纯三度 D. 纯四度 解析:纯律音程是指按照纯律比例构成的音程,纯一度、纯四度都属于纯律音程,因此 A 和 D 选项排除。纯二度和纯三度也是纯律音程,因此 B 和 C 选项也排除。所以该题答案是无法确定。 3. 曲式分析 曲式分析是考察考生对乐曲形式和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一道典型的曲式分析题目如下: 问:请分析一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描述其主题、转换和发展等部分。 解析:曲式分析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察,需要考生在音乐素养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乐曲的主题、转换和发展等部分。在回答此类问题时,考生应根据乐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特点,结合乐曲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 针对曲式分析题目的准备,考生可以多听多分析不同类型的乐曲,

教师资格音乐学科“曲式与作品分析题”解题思路

在音乐教师资格考试中,有很多考生对于曲式与作品分析这类型的题目没有自己的作答思路,感觉无从下手,虽然这类考题属于主观性题目,但仍有一些规律可循,下面以歌曲《剪羊毛》为例为大家总结和分享一些曲式与作品分析这类题型的答题模式。在遇到这类题型的时候大家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分析和写作:1、分析调式调性;2、分析曲式结构;3、音乐要素(包括歌词表达的内容、音区、节奏型、音程关系、终止式等)。 剪羊毛是一首F大调再现单二部曲式,其曲式结构如下: 歌曲是一首节奏欢快的劳动歌曲,表现了澳大利亚人民剪羊毛时的情景。 A乐段(呈示段)是由重复关系的2个乐句组成。其中a乐句由中音区开始,旋律以级进为主,表现出澳大利亚人民剪羊毛时欢快愉悦的心情,最终结束在属和弦的五音上终止乐句。a是前一乐句的同头换尾变化重复,最终结束在主音上完满终止结束A乐段。 B乐段是由对比关系的2个乐句组成。b乐句由高音区开始,将旋律展开,并推向全曲的高潮,给人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意境,最终以相对平缓的节奏与跳进结合终止乐句。a乐句是A乐段中第二句的加花再现。 通过上例我们可以看出,首先分析调式调性,以及曲式结构,是分析乐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作品分析中的第一句话就总结性的叙述该曲的调性与曲式结构,之后通过分析拍号则能分辨出歌曲的总体情绪风格,如3/4拍的节奏一定具有舞曲风格;4/4拍大多为抒情;2/4拍则以突出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为主。之后可以分析歌词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分析《剪羊毛》的排号和歌词内容,我们便得出:歌曲是一首节奏欢快的劳动歌曲,表现了澳大利亚人民剪羊毛时的情景。作品分析的第二段与第三段分别从乐句关系、音乐要素方面入手,叙述音乐的节奏,速度,音区等。 以上就是曲式与作品分析试题的解答思路与答题模式的介绍,希望同学们能够取的好成绩! 以上就是对教师资格音乐学科曲式与作品分析题解题思路的详细讲解,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音乐试题分析题[1]

一、分析“未出壳雏鸡的舞蹈”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 此曲为三段体,大写字母表示段落,小写字母表示乐句:句式结构图:||: A: || B | A’ || ||a b || a’段尾 a b c ab a’尾声 第一段a句的音响效果两音一组、一高一低,尖锐而突兀,有小鸡啄东西的感觉;b句则是由低到高音的连贯走向,有小鸡扭屁股的感觉。第二段abc三句在速度与紧张度上明显具有一句比一句强烈的递进感,似乎是这样一个过程:小鸡先稍慢同时两班轮流的动翅膀;然后中速同时动两边翅膀,最后快速同时动两边翅膀。第三段是第一段的重复。此曲的主题内容:小鸡在壳里努力地想出壳, 先用喙啄壳, 再用屁股顶壳, 然后用翅膀敲壳, 再重复用喙啄壳、用屁股顶壳, 最后尾声的音区下行特征表明小鸡没有出壳, 还得继续努力. 动作说明: A段a的动作:双手握拳,伸出食指放在嘴前表示小鸡的喙,一拍一点头做啄壳动作。 A段b的动作:双手动作不变,二拍扭一次臀部,做拱壳动作。 A段a’的动作:与A段a的动作相同。 A段尾声:作垂头丧气状。 B段a的动作:轮流压左右手肘,二拍一次。 B段b的动作:同时压左右手肘,二拍一次。 B段c的动作:同时压左右手脟,一拍一次。 A’段的动作:重复A段动作。 二、分析“喜洋洋”的曲式结构与再现主题内容。 答:此曲为三段体,原曲结构为ABABA,为了符合幼儿注意时间不宜过长的特点,我们可把此曲简化为ABA’。句式结构图: | A ‖︰ B ︰‖A’ | ▏ a a’ b c 过渡 a b c d a a’ b c 在粮食丰收后的一个晚上,农村男女青年喜气洋洋地敲锣打鼓、跳舞欢庆。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鼓(第一段aa’两句),有几个男青年敲起了钹(第

曲式分析、歌曲创作与乐器统配试题

曲式分析、歌曲创作与乐器统配 [单项选择题] 1、音乐作品中最小的结构单位是()。 A.乐节 B.乐汇 C.乐段 D.乐句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乐汇是音乐作品中的最小结构单位,乐段是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 [单项选择题] 2、下列选项哪一个是变奏曲式的结构?() A.A+B+C+A+D+A B.A+B+A+C+A+A C.A+B+A+C+A+D+A D.A+A1+A2+A3+A4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变奏曲式是在保持原始音乐主题材料情况下进行变化加工,后面部分属于主题材料的变化重复。 [单项选择题] 3、回旋曲式中插部结构的数目至少不少于()。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曲式中具有首要意义的主题与不同性质、不同结构的若干插部相交替,不止一次地反复出现,在这个原则上构成的曲式称为“回旋曲式”。在实际的音乐作品中,乐段结构的主部居多。各插部的结构规模要与主部的规模相适应,其中主部至少要出现一次,最后又必须在主部上结束,也就是说回旋曲式至少必须包括具有相平衡的五个部分,A+B+A+C+A,其中插部有两个。 [单项选择题] 4、双簧管和长笛同属()。

A.铜管乐器 B.木管乐器 C.打击乐器 D.弓弦乐器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交响乐队中长笛和双簧管都属于木管乐器组。 [单项选择题] 5、弦乐四重奏是由哪些乐器组成?() A.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B.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 C.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D.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弦乐四重奏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 [单项选择题] 6、在电影《英雄》中为了表现出电影的古老韵味,曾在电影中成功使用了古琴这种乐器,古琴属于下列哪一种乐器?() A.拉弦乐 B.吹管乐器 C.弹拨乐器 D.打击乐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主要代表乐器有古琴、筝(古筝和转调筝)、扬琴、琵琶、阮、月琴、柳琴等。 [单项选择题] 7、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的曲式是()。 A.变奏曲式 B.三部曲式 C.回旋曲式 D.奏鸣曲式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单项选择题]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预测试题4(答案解析)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预测试题(答案解析) 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 第壹卷 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 1.下面谱例出自哪一部京剧作品?() A.《海港》 B.《红灯记》 C.《沙家浜》 D.《群英会》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通过对谱例的演唱及歌词的分析,该唱段是《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的《红灯记》。A项,《海港》表现了工人阶级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爱国主义精神。C项,《沙家浜》是现代京剧“八大样板戏”之一,代表剧目有《智斗》等。D项, 《群英会》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的传统京剧。 2.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下列做法能够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是( ) A.演奏旋律片段 B.分析曲式结构 C.学唱主题旋律 D.感受音乐之美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前三个选项体现的是知识与技能目标,选项D体现的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下列选项中,属于D大调的关系小调的是()。

A.小调 B.g小调 C.b小调 D.f小调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也相同的大调与小调,叫作关系大小调.又称平行大小调。计算方法:大调主音下方小三度为其关系小调的主音,二者共用一个调号。D大调主音的下方小三度为b.因此正确答案为C。 4.下列选项中属于表现主义乐派代表人物的是()。 A.勋伯格 B.海顿 C.贝多芬 D.德彪西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20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是古典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5.下列属于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的是()。 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高腔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号称“四大声腔”。中国戏曲四大声腔系统是指皮黄腔、昆腔、梆子腔、高腔。 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 6.欣赏海顿《“惊愕”交响曲》时,老师说:“在平静的音乐中,时不时会出现一声突响,这种突响一共出现了几次?”这一教学活动突出了哪一种音乐要素?() A.力度 B.速度 C.节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