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浅谈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培养

(完整版)浅谈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初中学生化学阅读能力培养

黄梅县新开镇一中胡冬记

摘要: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启蒙阶段,学生阅读教材存在着层层障碍。不少学生只知死

记硬背,或表面理解,学习效果必然欠佳,本文介绍几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旨在为学生终

生学习打下坚定基础。

关键词:

阅读指导能力培养

正文:

阅读能力是学生学好文化科学知识的基本条件,毋容置疑,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中化学教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各种基本概念、原理,图、表、数据、曲线、化学用语以及各种化学实验的操作顺序和装置,为初学化学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阅读内容。教师在化学启蒙教学中,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化学教材的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基本要领和基本理论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谈谈自己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几点作法。

一、教学中概念的阅读指导

在初中化学教材中,化学基本概念繁多,都有它的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对于这类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了阅读:

1、注重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认识新问题,通过联想、讨论、推理来启发学生提出问题与讨论结果。例如:讲“离

子化合物”这一概念时,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

a. 钠、氯原子属于何种类原子,它们的最外层有几个电子?

b. 钠、氯原子形成稳定结构的最佳方式是什么?形成稳定结构之后,微粒有什么特

点?

c. 氯化钠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们通过读书、提问、答疑,就能导出推论,从而进入具体的描述阶段,理解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方式及其概念。

2、关注化学基本概念的文字阅读着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字和词、概

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概念用语几个方面的阅读。

⑴ 化学概念中关键的字和词,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读,要让学生明白概念 有它自己的严密性和准确性,不得任意删改,只能深入地理解它,明确其中的化 学涵义,实质上是要了解概念产生的条件与要求,如:溶解度的定义的阅读,就 必须掌握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a. 条件:一定温度;

b.标准:100克溶剂;

c.状态:达到饱和状态

d. 质量: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单位:g );

e.指明溶质和溶剂。

以上五个要素,缺一不可。

⑵ 概念之间的区别。对于一些容易混淆不清的问题,可以通过阅读内容,提出 问题,让学生自学讨论,进行比较,加以判断。有些概念往往罗列在一起,只有通过 比较,才能弄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也只有对化学概念进行类比,才能加深对化学概念 的认识。例如:单质与化合物,是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其元素的 组成形式来认识。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异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还可以从它们是否能发生分解反应来加以区别。单质一般不能发生分解反应,而 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分解反应。再如:原子和离子,我们可以通过其结构特 点、化学性质来加以认识。这些问题的类比,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对比、归纳、总结的 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对化学基本概念严密性的认识。

⑶概念用语。化学用语,书写都有严格的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 严格训

练,注意读法的规范,通过阅读加深认识。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 学方程式的读法就有以下几种:

a. 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气体;

b. 在相同条件下,1个体积的氢气能与1个体积的氯气反应,生成2个体积 的氯化氢

气体;

c. 每2份质量的氢气可以与71份质量的氯气反应,生成73份质量的氯化氢 气体;

d. 每个氢分子与一个氯分子反应,生成二个氯化氢分子。

从以上可以看出,多层面引导学生阅读,可以加深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 同时我们

还可以列举一些错误的化学用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是错误的。例如:实

验室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下列几种情况为什么都是错误的?

从以上几个式子可以看出,它们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没有以事实作为依据。 类似于这

MnO? ■ KCIO 3 KCI 3O

MnO° 2KCIO3—2KCI 302

KCIO 3怛 KCI KO 。3 丝 2KCI O 3 O 2 KCIO MnO ? 3

二 KCI O 2

样从正反两个方面去体会概念用语的正确书写,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二、教学中图形的阅读指导

初三化学教材中图形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用途图示、理论图、实验图、座标图、曲线图等,读阅方法各不相同。

1、物质用途图示的阅读教材中介绍物质用途时,多处用了图示。指导学生阅读好图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抓住学生兴奋点,使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可使学生学习欲望增强。例如:在阅读“氧气的用途图示”

时,可以进行二次阅读:一是引入新课时阅读以便提高兴趣;学完氧气性质之后阅读,以便找到氧气用途的依据,巩固所学知识。

2、理论图的阅读教材中理论图,使理论形象化,能增强感性认识, 便于理解,但学生难以觉察。在引导学生阅读时,着重强调与概念密切相关的部分,阅读的注意点应有多方面。例如:原子一节教材中,为了说明原子的特点,

有一示意图: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得到氧原子和汞原子。

O + O ----------- ' OO

该图可以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每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构成的(明确分子由原子构成的事实)。氧化汞受热分解,每个氧化汞分子分解得到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氧原子、汞原子重新组合: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

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构成氧气(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许多汞原子

独立聚集成金属汞(明确有的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此说明原子和分子不同,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得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

的最小微粒”的结论。在学习完质量守恒定律后,再一次引导学生阅读此图,得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要变,物质的种类一定要变” 等规律,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3、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图的阅读:要着重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整体感知,全面细致地观察。弓I导学生阅读以下几个内容:⑴实验内容;⑵实验所需要的仪器和药品;⑶实验装置图的原理;⑷实验要求的条件;⑸推测实验时的正确现象。并回答:⑴化学实验的原理;⑵实验的结论;⑶对实验中各种化学现象的解释。当然,有关实验图的阅读必须要与实验的操作结合起来,要把阅读教材与观察实验现象紧密结合起来。初三学生由于开始接触化学,往往把描述现象和结论混为一谈,他们往往只注意理论,而忽视实验,我们要指导他们勤于观察,提高他们观察的能力,特别是要使他们能迅速而敏锐地注意到有关事物的各种极不显著,但非常重要的细节和特征。例如: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图,要指出以下几点:

a. 试管夹应夹在离管口1/3的地方;

b. 酒精灯应用外焰加热;

c. 盛装反应物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d. 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e. 伸入反应试管里的导气管离塞子的距离要短。

也就是说,要分析正确的实验装置的原理,阅读正确的实验图,同时也要正确判断各种装置的错误。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阅读时容易忽视的方面,而它又是从事化学基本操作所必须的工具,我觉得:通过反复多次的引导阅读可以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养成思考问题、不断发现问题的习惯。

4、座标、曲线图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弄清楚在每一条曲线中,纵横座标、点、线、面所代表的化学意义,其次还要学生学会用曲线图解决问题。例如:溶液解度曲线图的阅读,在知道它代表的化学意义的基础上,还要学会下列应用:

a. 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大小;

b.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温度时溶解度大小;

c. 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的趋势;

d. 如何通过改变温度和溶质或溶剂的质量实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e. 如何通过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

f. 确定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根据需要,教师还可以设计出更多的曲线图让学生阅读。例如:向1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中滴加19克质量分数为10%勺氢氧化钡溶液,就可以设计出如下变化关系曲线图:

a. 溶质的质量与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图;

b. 溶液导电性与时间变化关系曲线图;

c. 溶液的PH值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钡质量变化关系曲线图。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思考,让学生学会数学座标的应用,学会用曲线图反映化学反应的规律,进一步体会各学科知识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久而久之,也为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中数据的阅读指导:

化学教材中的数据分为说明某一概念或物质特征的数据和表格性数据等,这些数据都是科学家积累而得出来的。指导学生阅读时,着重引导理解数据说明的化学意义,培养学生用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出事物的个性与共性,分辨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

1、阅读数据来源,明确它们的化学意义。女口: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相对原子质量、溶解度、PH值、元素的化合价、离子的电荷数等,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从理解概念的本身入手,了解数据产生的条件和要求,导出数字的意义。

2、阅读数据之间的异同,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阅读时, 要求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去分析数据,找出差异,得出结论。例如:教材中介绍的几种原子构成的数据,如下表:

通过对表中数据纵、横两个方面的阅读、观察,得出结论:

a. 原子种类的不同,核内质子数不同;

b. 有的原子中没有中子;

c. 原子中,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二核电荷数;

d. 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e. 原子中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阅读数据变化规律,寻找内在联系。阅读时,将同类数据进行

罗列归类,观察同类数据的特点和变化趋向;对于不同类数据,要比较它们产生的条件,通过类比、推理得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

a. 阅读原子结构图,可以看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合价、离子所带的电

荷数之间的联系。

b. 阅读化学方程式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各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c. 阅读固体溶解度的有关数据,就可以知道各种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

化的情况。

d. 阅读元素化合价,就可以找出元素化合价与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之间关系。

阅读数据的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数据中看差别,看相互联系,进而加深对概念的认识,为今后各科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化学教学中还有有关表格的阅读,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种条件的阅读,实验现象的描述阅读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在此不作一一叙述了。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观察、分析、对比、类比、联想、推理、归纳、辩证思维和知识迁移等能力,去挖掘教材中的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