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学笔记

行政管理学笔记

行政管理学笔记
行政管理学笔记

名词解释

行政管理学: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如何科学规范和有效的运用国家和人民赋予的权利依法管理一定的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

行政权利:国家行政机关赖以管理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执行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行政职能的一种强制力量。

行政责任:行政行为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利过程中所承担的一定形式的职责和后果

行政领导: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级领导者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带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实现行政目标,共同作用于客观对象的活动过程。行政领导者决策:行政领导者根据主客观条件,结合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在科学的预测分析基础上,制定和选择组织目标以及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行政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贯彻落实决策机构制定的决策、指令,实现决策目标的全部执行活动过程

人事行政: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公务人员等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狭义):国家行政机关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通过政府人事管理机构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通过对国家公务人员的录用、考核、奖惩、更新、工资福利等基础性事务管理,不断的开发和有效的使用行政人才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行政职能:也就是政府只能,是指行政主体根据社会需求,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等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任务。

行政管理学特点:

1.政治性

2.综合性

3.应用性和实践性

4.规范性和创新性

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一、坚定的政治素质:1必须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 2.必须具备高尚的政治品质 3.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二、广博的知识素质:1.基础知识 2.专业知识 3经验和阅历

三、科学敏捷的思维

四、优良的作风:1。工作作风 2民主作风 3生活作风

五、强健的身体素质

行政执行的手段(基本方法)

一、行政方法:1行政命令方法 2行政指导方法 3行政责任方法

二、教育激励方法:1.思想教育2行为教育

三、经济方法

四、法律方法

人事行政的地位作用:1在政治方面,人事行政是统治阶级实现政治统治、推行其政治主张的保障,是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2在行政管理方面,人事行政的作用体现在培养和选拔优秀行政管理人才,提高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保障行政管理的高效优质和廉洁

行政权力的特征:1服务性2执行性3统一性4权威性

行政领导的特征:1行政领导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2行政领导是率领和指引的过程3行政领导是较高层次的社会管理活动4领导就是服务行政决策的基本程序:1认识问题、界定问题、找出差距2确定决策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word版本

《新公共行政》读书 笔记

《新公共行政》读书笔记 弗雷德里克森个人简介 H·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国当代著名的公共行政学家、西方新公共行政学派的旗帜性人物。他曾先后执教于雪城大学、南加州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马里兰大学,还是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公共行政专业特聘教授。在学术职务方面他曾担任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长、美国著名公共行政学术期刊杂志《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主编。在行政职务方面曾担任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密苏里大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同时,也是《新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的精神》、《公共行政与社会正义》等多部享有盛誉的公共行政学专著的作者。基于弗雷德里克森在公共行政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于1990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全美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联合会颁发的特别研究奖,于1992年荣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颁发的德怀特·沃尔多奖。 《新公共行政》是弗雷德里克森的扛鼎之作,这部著作最大的特色在于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新公共行政思想进行总结和评价。20世纪60年代,在动荡不安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科学,也面临着时代的挑战,学者们都在反思传统的公共行政,研究公共行政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远景,谋求变革与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弗氏在新公共行政的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的作用,他于1980年在总结了自己数十年对公共行政的思考的基础上,出版了《新公共行政》一书。书中系统的阐述了新公共行政的理论,将一些新的理念和观点引入到公共行政中,其中社会公平就是新公共行政的一个核心理念。弗氏的《新公共行政》对于建立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与理论借鉴意义。 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理论的核心观点 (一)社会公平复合理论 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弗氏新公共行政思想的重要内容,他以社会个体的公平问题作为理论原点,进而从更为广阔的视野进一步阐释公平理论。弗氏认为社会公平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分部化的公平、集团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和代际之间的公平。单纯的个人公平强调的是社会个体之间的公平问题,即所有的社会成员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影响而拥有平等的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任何人不得僭越这一原则而凌驾于他人之上。分部化的公平是正视不平等现实而采取的一种调节手段,即不同人群之间予以区别化对待,同等人群之间予以平等化对待。这种公平价值观比较适用于实行劳动分工的复杂社会,其行为貌似不公平,实质却是在促进公平目标的实现。集团之间的公平主要涉及群体或者次群体之间的公平,如种族公平和性别公平等。机会公平包括目标预期的机会公平以及实现目标所采用手段的机会公平。代际之间的公平是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公平,主张留给子孙后代充裕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由于公平的内容复杂多样,而且变化多端,故而不可能用简单的列举方法涵盖所有的公平范围,那也是没有意义的。社会公平复合理论是一个由定义和概念组成的复杂结构,其重要价值就在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二)基于公共行政的治理观

读书笔记《行政学研究》(威尔逊)doc资料

《行政学研究》(威尔逊)读书笔记 初作为跨专业的学生,理论上的不足是制约我对此专业进行研究学习的一大因素。读研选择行政管理专业,是出于我对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管理社会事务的好奇。究竟行政管理是什么,行政管理的对象又是哪些人,行政管理有哪些内容,这门学科有什么现实意义和作用,都是我在今后希望研究和学习的地方。威尔逊在此文中,并没有解答出我全部的困惑,而且由于知识的专业性和翻译问题,有很多生涩难解的部分需要我反复阅读体会他们的含义,但威尔逊这篇行政学开山之作确实打开了我对行政管理学认知的大门,对今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助益。经过阅读文章、查阅资料,我学习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一、行政学研究的历史背景 威尔逊在文中提到“行政科学是已在两千两百年前开始出现的政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它在本世纪,几乎就是我们这一代的产物。”行政机关是政府中最明显、最显露的部分,它的历程也和政府一样悠久。威尔逊说“我们正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行政科学”,原因在于垄断资本急剧扩张,政府难以驾驭;政治和社会其他各方面工作中的困难不断增多,行政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正在积累到顶点;1883年,美国确立了近代文官制度,把立法和政治决策的权力归结为政党或政务类公务员的行为和活动,而把执行法律和政治决策作为文官的职责。文官制度改革运动将政府机构的组织和方法问题推向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威尔逊认为,行政学并不是在美国成长起来的,当时的行政学的博士几乎都产自欧洲,它是由法国和德国的教授们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在美国本土应用这门科学,必须要使它美国化,以适应美国政府行政科学化的需要。文中列举了法国、德国、英国行政实践方面的成果,并与美国之间做了比照。

[VIP专享]《公共行政学英文经典》读书笔记

《公共行政学》读书笔记 阅读了这本英语书籍,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第1课和第29课,前者因为作者不仅是一位美国总统,有着优美的文笔,而且还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的先河;后者是因为《重塑政府》一书对于中国目前的国情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第一次将行政管理从政治学研究中剥离,可谓行政管理的开山之作,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他指出行政学的研究目标在于两点:一是政府能够做什么;二是政府怎样有效率地做。行政学受到重视首先是在以法国和德国为主的欧洲大陆,他们试着促进政府的合理化、亲民化来避免群众推翻自己,从而建立新的民主主义政权。这种以国王为权力中心建立起来的有效率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政府的新形态,同时由于权力集中这一优势,也便于开展有效率的政府工作。而英美,尤其是美国,其政府形态是三权分立,互相监督,政府对数以万计的民众负责,权力分散于各个投票的民众,因此在促进政府效率这一块,有一定的困难。基于这一困难,威尔逊分析美国的实际情况,认为文官制度改革是基础措施之一,威尔逊说“建立民主制度,必须对文职人员进行竞争性考试”。其次要区别宪法问题和行政管理问题,宪法问题更具有自由性,是对宏观理念的研究,行政问题是研究政府执行中的具体细节。最后要建立安全有效的行政监督——公众舆论。最后一部分,威尔逊提出了研究行政学最恰当的方法是,将不同政治形态的行政机构加以对比研究,以客观的角度分析美国行政管理

的优势和劣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自身所用。 本文就以下四个方面,以个人感悟为主对《行政学研究》一文展开讨论。 一、主要内容 文章主要从行政学研究的主要目标、行政学研究的历史、特殊困难、行政的实质、行政管理中的任务和行政学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来阐述行政学这个新的学科。 威尔逊 二、写作顺序 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由浅入深,从行政学的历史开始,逐渐深入到行政学的实质及其困难,进而针对困难提出解决策略,最后纵观整个行政学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 三、精彩语句感悟 1、如何研究一门学科。 “但是,我们在进入这种研究之前,需要做到下列几点:(l)考虑其他人在此领域中所做过的研究。即是说,考虑这种研究的历史。(2)确定这种研究的课题是什么。(3)断定发展这种研究所需要的最佳方法以及我们用来进行这种研究所需要的最清楚的政治概念。如果不了解这些问题,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好像是离开了图表或指南针而去出发远航。” 这段话,简单明了地说明要了解一门学科,首先要从它的历史入手,其次要考虑这门学科究竟研究什么,最后要学会这门学科最佳的学习方法。 刚刚开始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生生涯,对作为一个跨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这挑战机遇和危险并存。学习得好,可以将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内容融会贯通;稍不认真,就很容易掉队。读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第一个收获便是这个简明扼要的学习经验。 2、政治课程的意义。 “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任何时代的哲学“都只不过是抽象思维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的精神。而政治哲学也和其它任何种类的哲学一样,只不过是举起了反映当代事务的一面镜子。” 这段话,让我若有所思,似乎有点理解了政治课的意义。课本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一种抽象思维,它所反映的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和事务。因此,我对这门稍显抽象的课程多了一份好感,至少理解了它存在的意义。 3、知识怎样“为我所用” “如果我们要应用这种科学,我们必须使之美国化,不只是从形式上或仅仅从语言上美国化,而是必须在思想、原则和目标方面从根本上加以美国化。它必须从内心深处认识我们的制度,必须把官僚主义的热病从血管中加以排除,必须多多吸入美国的自由空气。” “只要我们能够从根本原则上认识其在环境条件方面的全部根本差别,我们就能够完全和有益地引进他们的行政科学。我们仅需要用我们的宪法把它加以过滤,只需要把它放在批判的文火上烘烤,把其中的外国气体蒸馏掉。” 这两段话是阐述怎样将国外优秀的行政科学吸收并运用于美国行政体系中。通过这段话,我感悟到知识应该怎样“为我所用”——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而是要将它的思想本质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多篇)

《新教育》读后感(精选多篇) 这两本书看得我心情澎湃,沉睡心底多年的教育激情被唤醒起来,新教育读后感。《我的教育理想》中提到了几个理想: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等等。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堪称是理想的教师呢?《新教育》还提到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育的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每天面对着学生,日复日,年复年地教书,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和评职称,写教案、教学反思、听课小结、教育个案等诸多材料,一边叫苦一边“奋笔疾书”,却忽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回头看自己走过来的15年,再看我的今天,发现我还是一个需要很长的路要走的人,激情真的不能被岁月耗干了,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保尔.柯察金的话:“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个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老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领导,善于调动帮助他生长的各方面因素的老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新教育》中提到的六大行动,其中一个行动是“营造书香校园”,倡导阅读生活。实践证明书籍是聋人世界的导航,有阅读的聋人,就有底气,很从容,很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不惧怕生活和生存的艰难。所以,我要经常阅读,有了阅读的教师,也有底气,也有灵气,不再为教不好学生而犯愁! 六大行动中还提到培养卓越的口才,我作为区聋协副主席,经常参加残联的会议和组织聋协活动,接触了全国各地优秀聋人,发现他们都有极好的口才,思维缜密,侃侃而谈,自信十足,即使周围是健听人,也能落落大方地进行交流,会说话的说话,不会说话的就用笔说,读后感《新教育读后感》。这主要起源于他们丰富的阅读经历和口才的培养,我们聋校教师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口才,口才不只是口语,还有手语,旨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树立自信心,这样的学生不管听力和口语水平怎么样,都能在主流社会上游刃有余。聋校没有普校的升学压力,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师者,不断提升自己,用“心”教学,才能达到“尊师爱生”的教学境地!让我们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生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最初知道“新教育”这个词是在20XX年,在局长和校长带领下,我们去石家庄市新教育实验学校去学习,听了晨诵课、绘本课、还观看了新教育成果展示,

《行政管理》读后感

《管理思想的演变》读后感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年级班级2013级1班 学号201311510131 姓名周子煜

我叫周子煜,就读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1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三上学期,学校开设了《行政管理学》选修课,对我们以后尤其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除了老师每周上课为我们讲解外,我在课后又到图书馆借了一本《管理思想的演变》来学习,这使我对“行政管理学”有了新的认识,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受益匪浅。 综观全书,我们能认识到,管理活动最初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早期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狩猎采集食物的生活过程中就已经有了集体合作。保存至今的古代宏大建筑和劳动分工情况下制作出来的精美的工艺品也表明了早在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管理技能。随着整个社会中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关注,对人和组织关系的深入研究,管理学理论相应发生着以下演变:早期带有蒙昧和残酷色调的关注利润而忽视人的个体的地位理论学说;到工业革命后的关注员工技能、员工效率以及工人罢工冲击下劳资双方关系的改善;到重视非生产性因素,关注人性的心理及情感需要;到对管理的一般理论的提出和总结;到关注个人与组织的和谐关系为主,根据各自的特质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种适合外部环境的组织文化;再到随着其他学科的引入,计量、统筹学直至计算机技术的采用,技术手段的提高越来越不是问题,而是整个管理过程中人际关系的整合,员工思想和学习能力的开发,以及管理过程的各个阶段的有序化、可衡量性及可预测性。管理思想的演变史是一部人类对管理哲学的探索史。过去的实践为未来提供了历史的教训,为未来将要留下的足迹留下了基础和指导。 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对我们今天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西方管理思想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得益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世界上的立,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成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即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这段时期内。其转折点是1973年的世界能源危机,在世界能源危机以后世界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开始萌芽。80年代末由于苏东巨变,经过几年新的调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已定,从原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美苏两国为轴心国,变为多个政治经济强国并立的新格局,也就是说世界由两极转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对自己的政治、外交、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在微观上,各国的企业同样也面临着新的形势。由于新的国际形势由原来的军事竞争转变为经济实力竞争,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企业生存发展尤

突破官僚制读书笔记

突破官僚制读书笔记 【篇一:《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参考书】 年版 2. 《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美]B.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1年版 3. 《公共选择理论》,缪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罗森布鲁姆,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著,谭功荣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版 7. 《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美]珍妮特?v?登哈特, [美]罗伯特?b? 登哈特著,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和 惠特克著,宋安喜、 任睿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 格莱德著,刘启君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 《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美]卖克尔.巴泽雷著,孔宪遂等译,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 《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第三版)》,[美]迈克尔.L.瓦休等著,刘铮等译,经 济科学出版社2004 出版社2002年版 【篇二:《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教学大纲】 公共行政学经典著作研读 上课时间:周六下午8-10节,地点:艺术中心402室 任课教师: 陈瑞莲教授、84036693 倪星教授、84038593 郭小聪教授、84034978 蔡立辉教授、34251601 对象: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 教学目的: 自从公共行政学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的时间内,产生了许多具有代 表性的论著和学说,它们拓宽了公共行政学的研究视野,并直接奠 定了当代公共行政学研究的知识基础。本课程将对公共行政学发展 史中的经典著作进行系统介绍,通过剖析经典著作的方法来学习和 研究各种公共行政学的理论流派,并对之进行批判性的选择和拓展,从而为本学科的知识增长做出贡献。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博士研究生阅读文献和课堂研讨等方法, 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各种理论流派和经典著作中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弄清各种理论流派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学

教育的读书笔记4篇_其他范文

教育的读书笔记4篇 在学校的书柜里,《写在新教育的边上》这本书吸引了我,吸引我的是“新教育”这个提法,什么是新教育?难道又有了什么新的教育思想?为了不使自己落后,再加上作者也姓“朱”,所以毅然决定看这本书。这本书是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好象在向他的父亲汇报自己的工作,以慰他的父亲再天之灵。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不由得让我佩服。 1、一个和父亲有着相同追求的孝子 其实作者是一个大孝子,并不是因为他不能天天服侍在父亲周围而不孝,作者在第一辑《父亲,一路走好》中,记录了作者作为儿子“忠孝不能两全”的苦痛,记录着作者对父亲的一种纪念与哀思。第一辑看似与“新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读完这一辑我才明白,他的父亲也是小学教师,是特殊学校的书记,对教育的追求是他们两代人的追求。父亲对教育的追求影响着作者,也成了作者对教育的追求的动力,因此,敬业地工作,在教育事业上做翻成绩成了作者对父亲的最大的汇报,同时也是作者的父亲最想看到的,他在走他父亲未走完的路。 2、一位静下心来潜心做教育的智者 第二辑《春天的约会》从“新教育初进京”写到“明年两会再相见”,记录下的是两会期间,作为市长和两会委员的他在开会之余为1 / 11

新教育而进行的奔走与呼喊。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他在全国两会上的提案大多都得到了通过,例全面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义务教育经费的财政分担机制的政策,教科书循环使用等,他还提倡建立国家阅读节,在高中要取消文理分科等提案,虽然没有被通过,但是他决心一定要将“阅读进行到底”。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一个市长,小可以很小,大可以很大,可以影响全天下,希望能做到好的极致,成为人民心中的好市长,也希望能够借两会的机会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多么感人的话语,他的形象给了我们教师和百姓以希望,有了这样静下心来潜心做教育的智者,我们的教育希望会越大。 3、一位身兼数职的大忙人 作者担任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政协全国常委,作为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他却这么忘我地做教育,值得敬佩。书中作者的随笔大多都是写于临晨,特别是第三辑《寻找教育的风景》记录的是作者的日本、北欧之行,在本书的《自序》中,作者就这样写道:“其实,我出国访问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这些文基本上是在公务之余的深夜或者清晨完成的,在国外我每天从来没有6个小时以上的睡眠。”读着这样的文,怎能不让人感动?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童话的故乡寻找教育的诗意。”在这里,我读到的是他在考察之余对教育、对文化的思考,他对新教育这种执著的工作热情时时感动着我。 2 / 11

行政学研究读书笔记

时代背景下的行政学研究 《行政学研究》读书笔记 引言: 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在美国《政治科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的论文,第一次将行政管理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单独的学问来研究。毫无疑问,这篇文章是公共行政这门学科产生的标志性文献,也是当时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思想之所以会产生,跟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以至于在整个20世纪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行政学研究》一文提出的基本思想都是离不开的主题。作为工业社会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政治文明,虽然在后期的社会发展中会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但它开辟的从行政学的角度研究政府管理的思想,以及在公共行政学科创建和理论奠基方面的贡献依旧是无可替代的。 接下来,我将主要从伍德罗威尔逊简单的个人经历和大的历史背景方向阐释行政学研究产生的历史必要性,并简单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最后我想结合当代行政管理的研究,在威尔逊的基础上,提出两个问题进行尝试性的研究,从传统视角切换到更为全面,开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视角中去看问题。 背景介绍

伍德罗威尔逊是美国的第28任总统,连任31和32届(1913-1921),曾获霍普金斯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是美国“学术地位最高”的一位总统,是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出生于牧师家庭的他对和平更加向往,这也对他担任总统之后的外交政策有所影响。威尔逊的父母在1851年移居南方,并认同南部联邦。威尔逊的整个童年算是在教会中度过,后来甚至担任过美国长老会的首任常任秘书,并在1879年担任过一年的会议主席。整体来说威尔逊10岁之后才开始奋发图强,进入名牌大学学习,和大部份行政管理领域的名人一样,他并没有拿到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反而是依靠丰富的个人经历和演讲才能,再加之勤奋刻苦和博览群书才最终取得成功。由此可见,对于行政管理领域而言,往往实践出真知,不能够纸上谈兵。只有经历过真正的管理过程并深入其中细致观察才能够体会其弊病与可取之处。当然,以上有点题外话的意味,如果要谈及《行政学研究》的产生背景,我想先要从美国的内战讲起才行。 由于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和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矛盾,大部分的黑人奴隶被押送到美国的南方,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内战结束之后,美国为了拓宽疆土掀起了西进运动,这期间在位的林肯总统修了大量的铁路,为之后的移民涌入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但同时,大量涌入的移民也改变了美国城市人口的构成,使得穷人更加贫穷,富人更加奢靡,财富分配的两极化日趋严重。官商勾结的腐败行径层出不穷,官员利用手中权力与商人进行权钱交易。上至国会下至市政府,都成了贪污腐败分子聚会的场所。城市脏乱差的治理、治安的维持,工人工作效率的提高、资本

《公共行政学 管理 政治和法律的途径》读书笔记

读《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所想由于要办相关手续、准备考试的关系,没有能够仔细的精度此书,只是在大概通读的情况下,加上一些课程学习及参考阅读的一些相关文献所想的一些东西,在行文上可能推敲不足,望老师批评指正。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是一本经典的行政管理书籍,作者从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描述、阐述和分析公共行政,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深刻、全面理解公共行政的分析框架,内容涉及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管理的职能、公共组织、公共人事管理、公共预算、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与民主宪政以及公共行政的未来等。作者集中指出看待公共行政要有三种视角,即管理视角、政治视角及法律视角。所以接下来的一些思考也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提出。此外,个人一向认为要了解一个人就需要了解他写的东西,同样了解一本书就必须了解他的作者,所以首先是对作者罗森布鲁姆的认识。 戴维·H·罗森布鲁姆是美国着名行政学家,现为美国华盛顿特区的美洲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学教授、美国国家行政科学研究院院士。曾获美国政治学会约翰·高斯奖和公共行政学会德怀特·瓦尔多奖。他曾是美国行政学会主席和美国《行政学评论》主编,并曾担任克林顿总统的人事顾问。《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之作,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 罗森布鲁姆认为:“公共行政的确包含着有计划的活动,它关注政治和政策制定,主要集中于政府的行政部门,它不同于私营部门的行政,它主要关心法律的执行。”因此,他把“公共行政”界定为:“公共行政乃是运用管理、政治以及法律的理论和过程来实现立法、行政以及司法部门的指令,为整个社会或者社会的局部提供所需的管制与服务功能。基于对公共行政的这一定义,在本书中,罗森布鲁姆指出看待公共行政应该有管理()、政治和法律三种视角,并且从组织结构、对个人的观点、认知途径、预算、决策、行政责任与行政伦理等诸方面分别对公共行政研究的管理途径、政治途径和法律途径进行了阐述,进而相应地提出了公共行政研究应该对政治、管理和法律这三种不同的途径进行整合。 一、关于管理视角的公共行政 在管理视角下,其实作者又有将其分为两个方面,即传统管理途径和新公共管理途径。

新教育读书笔记doc

《新教育》读书笔记 以前听说过“新教育”,但没看过;也听说过朱永新这个人,但不了解他。这次南京学习,很庆幸导师给了我最新版《新教育》(修订本),才让我对“新教育”有了全面的认识。 何谓新教育?新教育认为,教育应该面向未来,更应该直面当下,教育就是生活,是促进人们过美好的生活,因而凡是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都应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试想,现在有多少莘莘学子深受应试教育之害,身负沉沉的功课负担,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时间,使教育变成了受苦;有多少教师受考试的指挥棒控制,不得不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加班加点,指挥学生机械地标准化操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温着“昨天的故事”,甚至于当每接到升学指标任务不由自主心惊胆跳,没有欢乐,何来幸福!也难怪有人要摇旗擂鼓“为教育呐喊”。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似乎是一种理想,是的,《新教育》就是因为它唤醒了教师的教育理想和信念,点燃了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干劲,才受到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怀揣着理想上路,永远憧憬明天,生活才赋予生命的意义,有意义有梦想的生活,当然才算得是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新在哪里?这种“新”不在全盘否定旧教育,“新”在于不断地新陈代谢推陈出新,不断地向前进化,是顺应时代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面向未来的教育。它有两个

基本特征:一、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二、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新教育实验主张回归教育的原点,主张让教师和学生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强调教育应该培养美好的人性,让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从而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是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应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校长、教师和家长常常关注的是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是否听话、行为是否规范等等。忽视心灵的成长,人性的引导,丧失教育的本质。 新教育实验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这是《新教育》反复陈述的观点,它认为: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师不能每天用心去发现他的教育世界,那么教育始终有一种缺陷。的确,我认为作为学校管理者就应该全心全意地为教师服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学生放在第二位;而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教师工作中的位置应当是第一位;领导者是通过教师管理学生,直接管理学生那就是越俎代庖,其实也是在帮助教师的管理,还不如直接管理教师。为教师创造优质的教育生态环境是领导者应尽的职责,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公共管理学读书笔记5000手抄

浅读《改革政府》 吴昀 (管理学院公管专业,学号:L16301144) 有幸拜读美国行政学者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的著作《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两位学者深入考察美国政府改革实践,写出了《改革政府》一书,提出这样的主张:“不争论政府的大小而力求政府的效率,不强求政府做什么而着眼于政府怎么做,不纠缠征税多少花钱多少而讲究适当征税花钱得体,不辩论政府办事的动机而着重政府办事的后果。”他们描绘出一幅“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的蓝图。 百度搜索上对两位学者的介绍是:戴维·奥斯本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重要咨询机构“进步政策研究所”的成员,写过著名的《民主的实验室》一书,长期致力于有效政府的建设与宣传。特德·盖布勒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市和俄亥俄州万达利亚市的城市经理,亲自主持、参与过这两个城市政府的改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思想既是他参与改革实践的现身说法,也是他对政府改革的一种理性探索与总结。 特德·盖布勒曾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维塞利亚市和俄亥俄州万达利亚市的城市经理并且亲自主持、参与过这两个城市政府的改革,这些经验与戴维·奥斯本的理论知识相结合终于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论突破点——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模式的政府改革,即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顾客驱动型政府组织模式,强调运用企业化的管理主义模式改革政府运作方式,最终建成“企业化政府”。克林顿上台后的美国“重塑政府”运动更进一步反映出该理论的重大现实意义。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更好的指导实践,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最好的例证。 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思想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兴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戴维·奥斯本与特德·盖布勒将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包含的内容概括为10个方面: 1.起催化作用的政府:“掌舵”而不是“划桨”,即政府不是提供公共服务(划桨),而应是向各类非政府组织提供催化剂,引导社会前进,政府要积极扶持能发挥掌舵作用的新组织,向它们提供政策,援助资金,进行业绩评估。 2.社区拥有的政府:授权而不是服务,即政府把公共管理控制权从官僚机构转

行政监督读书笔记

8行政监督的概念 “监者,临下也、领也、察也、视也。督者,监察也。”在我国,监督一词首见于《后汉书·荀彧传》:“古之遣将,上设监督之重,下建副二之任,所以尊严国命而鲜过者也。”在英文中,监督一词supervision是super(在上)与vision (观察)组成的。由此可见,不论在中文里还是英文中,监督一词的意思都是上级对下级的督察、督导。但理论界对行政监督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归纳起来有三种: 一、行政监督是指行政对行政的监督 第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监督是指行政对行政的监督,即指行政管理体系中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内部的专门监督机关对其他行政机关的监督。 张国庆认为所谓行政监督,是指行政组织内部的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了解、协助、指导或控制。在多数情况下,行政监督表现为行政上级或行政主管对下级工作状况的监督。行政监督由一般监督、职能监督、主管监督和特种监督四种基本的监督部类。① 竺乾威认为行政学所指的行政监督通常是指狭义的行政监督,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所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即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②吴春华认为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作为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实施检查、督促和纠偏,即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③应松年认为,在国家行政管理中,依监督的主体划分为行政监督和行政管理的监督。行政监督是行政机关的一种行政行为,是指以行政机关为监督的主体,依行政管理职权,对管理对象及所管理的事务实施的监督检查活动。在现代国家,行政监督通常都是法律授权的机构,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行为。行政管理的监督是以国家行政机关为被监督对象,来自行政系统以外的监督。④ 李金龙认为行政监督是一种行政权力监督现象,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上一级行政主体运用行政权力对下一级行政权力运行状况的监督(当然也包括执掌行政权力的下级行政主体对上级主管行政权运作状况的监督)。⑤ 杨寅认为行政监督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监督主体,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机关自身的组织和行为以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进行监督

新教育读后感

《中国新教育》读后感 初听新教育,心里有些排斥:你是新教育,难道我们进行的是因循守旧的教育?拿到书,仔细研读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品味的好书,给如何开展素质教育迷茫的我们指明了方向,给在受到社会怀疑的教育人以新的希望。它是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多么美好的愿景,它让我知道了原来自己从事的工作竟然可以如此诗意,如此浪漫。 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学习新教育,开展“营造书香校园,塑造儒雅少年”读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面结合活动开展谈谈自己对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新教育给予了我们教育激情和梦想。 新教育实验为我们勾画了美好的教育理想,我们需要充分利用这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和载体,合力打造和优化教育这一师生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新教育在各地寻找“尺码相同的人”,寻找榜样,追求职业认同感。新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存发展,也关注我们教师自己的生存发展,甚至关注学生家长,让我们备受感动。而新教育的“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让我们赞同和信任。 二、晨诵、午读、暮醒是最有意义的课程。 本学期,我们调整了课表和作息时间,全面开展儿童阶梯阅读课程晨诵、午读、暮醒。我认为,这是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同时也是对学科设置上一些漏洞的补充。新教育是重视仪式的,仪式不同于形式,暮鼓晨钟,晨诵暮省,能够给孩子们心灵的震撼,从每一次晨诵中领略诗歌之美,音乐之魂。通过培训和观摩活动,我们的晨诵课有了固定模式:伴随着优美舒缓的音乐,全体起立,调整呼吸,师生们预备了用最动听的声音开启美妙

的一天。晨诵活动在互致清晨的问候,向亲爱的朋友道早安中开启了。课堂通过学生齐诵、男女生诵、师生同诵、个别朗诵、赠诗等形式多样的朗诵方式中复习旧诗,学习新诗。在轻柔的音乐和优美的插图中,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母语的优美,生活的美好。这样的课程,学生自然是欢喜愉悦的。午读则是鼓励孩子多读书,多好书,一本本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丰盈了他们的心灵,滋润了童年生活。 三、环境熏陶人,活动造就人。 “缔造完美教室”是新教育的一大特色行动。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与大师对话,和名家交流,让师生在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熏陶感悟,不断成长,这是在培育校园书香的同时,也在着力创造校园的文明优美氛围。创造性地实施阅读课程,开设好书推荐课、阅读欣赏课为孩子们指点迷津,组织开展美文美读竞赛、读书笔记展览、名人故事演讲、优秀图书推介、成语故事表演等活动,推动学生边读边写,读写结合。他们的努力,使得学生在读写中丰富了生活,愉悦了身心,升华了情感,提高了修养,同时也发展了人生。 四、致力于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引导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人,为了人的一切。这里的“人”,不仅仅指学生,也包括教师和家长。所以,学生要读书,教师更要读书。因此教师结合自己读书情况,常年坚持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新教育的践行者,成为新教育的尝试者,成为新教育的享受者……我们需要继续坚持务实求真、锐意进取,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在奉献、求真、创新中再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水平。 汉滨区果园小学张芳 2014年5月

《公共行政的精神》读书笔记

公共精神与公共行政 公共管理学院10行政管理刘洁波2010104027 何谓“公共精神”?“公共精神”就是指在公共生活中,涉及公共事务的治理与公共利益的分配,公共管理者与公民在公共行政领域内所形成的信念、价值、和习惯。公共行政是公共精神的表达方式。公共行政需要一种内在精神的支撑,这就是公共精神,这是一种“对于公共服务的召唤以及有效管理公共组织的一种深厚的、持久的承诺”。 在西方社会,公共精神萌发于古典时期的希腊。希腊城邦里生活的公民们近乎直接民主式的治理公共事务,以及他们对于公共生活当中公平、正义、理性、节制等公共精神的追求,对于生活在现在社会当中的人来说,似乎是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我们现在对于一些产生于近代的问题的讨论其实在我们重温古希腊圣贤们那富有洞见性的思想之时,总不免会产生这样的怀疑: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在被提出之前,早已被他们处理过了,并且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已经超越问题本身,永远的留在了人类政治思想进化的基因当中。 到了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功利主义哲学取代了古典希腊人的公共观,开始支配着公共行政的思想和实践。古希腊人对于公共精神的理解强调公平、公正与节制,强调个人的价值需要在参与公共事务的治理当中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而近代启蒙以来,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高度发达,众多经济理论被引入到政治生活中来。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领域诞生后,便被迅速引入政治领域,特别是被更多的用来解释人们集体的政治行为。公共选择理论把功利主义的逻辑和市场规则引入公共行政。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的、理性的成本收益计算成为了解释公共精神与集体行动的理论模型,古典公共精神的内涵受到了挑战。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毕竟在本质上不同于古典希腊时期的城邦国家,使古典公共精神得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已经不复存在,现代性和随之而来的病症已经深入到公民公共生活的各个层面,人们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浮躁麻木的社会心态让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精神无处得以体现,人们不禁要反思:公共精神在现代社会已经丧失了吗?

《新教育》读书心得4篇

《新教育》读书心得 4篇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李青青名师工作室 寒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也思索着。说起朱老师,感觉特别亲切,缘自于《新教育之梦》那独特的亲和力。简单而尊重地道一声“朱老师”,仿佛一下子距离近了许多,读他的书也就更容易融入和沉醉。 我所从教的小学,很多方面已经是循着朱老师的教育之梦在走了。但可能限于探索和尝试 的阶段,我们还无法很深地体味着新教育的甜蜜,而传统的教育观念又时时地不断的冲击,外加现行教育评价系统的不配套,要实现新教育的梦想自然是有着诸多困难,于是咀嚼着 朱老师的文字,回忆和想象着我们的教育现实,不禁有了许多的感慨和欣喜。 很多时候读类似理想化的作品,我总有潜在的一种定性思维,我觉得理想就是所谓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洋洋洒洒说了许多美妙的东西,而真正能够在现实中存活或者构成蓝图的 却零零星星。如今读《新教育之梦》却不尽然,朱老师平静而又睿智的语言,堆积的已不仅仅是一个梦想,他激起了所有教育人的热情,指引了教育人曾经迷茫的方向,更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于是,崇敬、敬佩,更是欣慰。 作者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 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 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我不打算在这里一一复述作者的教育理想,但我要强调说明 的是,作者的这些理想绝不是虚无飘渺的“童话”或“神话”,而是根植于教改现实的理性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作者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 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 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

行政法学读书笔记

行政法学读书笔记 【篇一:行政法学读书笔记】 《行政法学》读后感 一、选择这本书的理由 第五章以行政法律责任命名,在本书的第十五章以国家赔偿制度命名。这两章是比较突出从行政过程中行政主体的责任、以及行政主 体对行政相对人造成伤害后需要承担的责任的角度入手,对理解整 个行政法的初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我在通过学习行政法这门课程、阅读这本书籍之后结合个人工作经验的一点感触和理解,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予以批评和纠正。 二、感受之一:法的本质的精神包括平等、自愿、自主、自由、契 约乃至法制。 第一次重大的启发在于我对什么是法以及为什么要创制法这一问题 的思考。法的探源绝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过程,关于法也有很多令 人神往和崇尚的故事。苏格拉底临刑前有朋友曾想劝说和帮助他越 狱出走,苏格拉底认为这是违反公民对城邦和法律的责任和义务的。出于对法的尊重选择了对最后的牺牲。也有人讲法的缘由归结为博弈,认为是公民与国家权力的一种博弈,在一个国家的法的创制中,想必必是凝结了平等、自愿、自主、自由、契约乃至法制等思想在 里面。①譬如,对于平等,民主为其提供保证。只有在一个民主的 法治体制内,才能为全体公民提供一个平等地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 的权力机制,保证公民在立法上和司法上一律平等的法律地位,实 现平等权利。②对于自愿,民主可以为公民提供自愿字表达自己的 志愿和意志的机会,自愿地从事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作为和 不作为的事项,免受外力的强迫以逼使公民自己去干所不愿干的事情。③对于自主,一个体现民主化原则的法律体制可以最大限度地 发现公民以及法人的自主性,充分行使其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 主发展等自主权,使公民和法人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对于 处于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期的我国各类企业事业等市场主体尤其显 得格外重要,充分实现的自主性也是市场经济的要义之一。④对于 自由,民主机制本身便意味着将公民行使自由权利提供保证。没有 民主,便没有自由。没有民主机制的确认和保障,一切自由权利便 要落空。与民主相对应的专制,只能扼杀和窒息自由。⑤对于契约,它天然地就是民主、平等、自主、自愿等的产物。契约是意志自由

新教育读后感范文四篇

新教育读后感范文四篇 导语: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诗意,一项教育行动。新教育实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草根教育行动。下面是为您准备的新教育范文四篇,供您参阅。 我读了新教育之后,深深地被里面的四大精神所感动,它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 __”; 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 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 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 这四个方面是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详细的介绍了这四种精神,并用大量的事实证明这些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在读了这篇文章后,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种精神即“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文中提到:当下有三种人即官人、学人、农人。(官人,就是做官的人。学人,学者,做研究的人。农人,在田间耕作的人。)朱教授说,新教育如果只有官人和学人,永远不能成功,新教育需要农人,需要把两条腿深深扎到泥巴里的人,需要每天深入课堂与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的人。我觉得这个非常重要。现在有些特级教师总喜欢到处讲学、开讲座,但很少有静下心来读书思考,缺少与学生交流的实际经验,缺少的就是这种田野精神。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只有做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老师写随笔、写论文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他不像作家

写文章,需要华丽的词藻,夸张的语气。他还指出:真正教育史上最后写下来的,大部分都是行动家,或者说,他们都是学问家加行动家。所以,新教育必须要有强烈的田野意识,关起门来做研究,高谈阔论来做研究,最后是做不出名堂的。 所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一定要沉下心来,用宁静的心认真地思考每天的教育生活,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种田野精神才是最重要的。 很久没有乘公交车了,今天,摩托车坏了,我又爬上了久违的5路(中医院——农工商)。由于早上起来的早,睡意还没有散去,于是,一路打起瞌睡起来。 “奶奶,坐这儿!”一阵稚嫩的声音让我清醒了过来。汽车已经开到了狮山路口。上来了一老一少,小的八九岁,扎一条马尾,虽然瘦瘦的,但两只眼睛亮亮的。老的五十来岁,背着书包,粉红的书包被有点驼的背背着,显得有点扎眼。 透过车窗的阳光格外的灿烂,小女孩自顾自地玩起了手影游戏,一会儿是展翅高飞的小鸟,一会儿是晃动脑袋的小狗,笑脸和阳光一样灿烂。手臂上别着三条杠,白衬衫格子裙,一看就知道,那是我们海师附小的。奶奶一直背着书包,坐在旁边的凳子上看着孩子乐呵呵的,也是一脸的灿烂。 汽车到站了,奶奶依旧背着书包,小女孩牵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小辫儿一摇一晃,地上的那个影子也快乐地一摇一晃。“小姑娘,你几年级了?”看到自己学校的孩子,总有几分亲切感。“二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