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作业参考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作业参考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作业参考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计算机专业作业参考复习资料

《计算机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C 3. A 4. D 5. C 6. B

7. D 8. D 9. C 10.D 11.A 12.D

13.C 14.A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21.B 22.B 23.D 24. D

25 B 26 C 27A 28 D 29 D 30 D

31 C 32 D 33 A 34 A 35 D 36 C

二、填空题

1.综合性、独立性、实践性、发展性

2.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小结

3.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

4.基本组织形式与辅助组织形式

5.认识的主体、学习环境和学习目标

6.学期的教学目标、所任班级学生的情况分析、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进度表、课外活动的安排。

7.讲述法、讲解法和讲演法

8.文献法、观察法和调查法

9.教学目标最优化、教学策略最优化、教学控制最优化、教学评价最优化

10.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11.教育传播学、教育控制学、教育系统学

12.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理论、计算机的教材、计算机教学法

13.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

14.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力和发展个性

15.硬件、软件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四、简答题

1.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教学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有秩序地进行教学的必须条件。计划是否符合实际,目标要求是否恰当,措施是否得力合理,都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所以必须了解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才能制定出符合要求、切实可行的好计划。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1)要依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是对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总的看

法和态度;教学原则是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总结。

(2)要依据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对教学的要求,它是制定教学计划的重要依据。

(3)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是制定教学计划的具体依据。课本是根据《指导纲要》的要求编写的,它是《指导纲要》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学参考书是指导教师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有对教材的分析,重点、难点的处理和时间的分配,教学方法建议等。

(4)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制定教学计划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答:信息是知识的源泉,也是解开自然之迷的向导。未来社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出会产生和利用信息的人,信息社会的教育亦可称之为信息能力教育,这种能力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2)培养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检索与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方面:

(1)要适合课题的教学目的任务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服务的。因此,必须适合课题教学目的任务的要求。

(2)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教学目的由教学内容来体现,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目的的要求,就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匹配。

(3)要与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知识储备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4)要考虑学校的设备条件

(5)要适合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风格

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不同。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6)要按规定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同样数量的知识所耗费的时间是不同的。

4.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是什么?

答:中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计算机学科特征所决定的。而学校的培养目标又是依据国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方针政策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的。所以,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培养文化科学素质的目的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及科学态度和科学工作方法方面的内容;

(2)培养心理素质的目的要求,包括培养情感、意志及个性品质的内容;

(3)培养思想品德素质的目的要求,包括世界观、方法论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5.简述中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特点?

答:中学计算机学习是根据《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学生获得计算机知识经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本技能而引起的行为变化过程,它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中学计算机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过程。

计算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计算机知识、形成计算机技能、发展

智力的过程。它是以计算机教材为媒介,以完成计算机教学目的要求为目标的学习活动。

(2)中学计算机学习内容存在着地区差异。

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学“硬件”的支持。目前,我国尚属发展中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因而在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3)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更加强调在理解基础之上的知识记忆。

中学计算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是间接知识,而且其中最主要的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并不在于他们当前的社会生活实践的直接需要,而是为未来参加社会作准备。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一个知识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包含两层意义:其一是知识的记忆与记忆基础上的理解;其二是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

(4)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

中学计算机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过程。首先,中学计算机的学习需要以计算机的操作为基本条件,开关机、键盘;其次,计算机学习的目的是学会使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并能应用这一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中学计算机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记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

6.简述在中学开展计算机教学科研工作的意义?

答:开展中学计算机教学科研的意义在于:

(1)教学科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学和教学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教学是教学科研的基础,为教学科研提供思想和素材;另一方面,教学科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及时推广好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工作又可起到促进作用。

(2)教学科研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而教学科研则是这一再创造过程的进一步深入。

(3)教学科研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推广和应用:教学科研是对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思想方法的理论总结。因此,教学科研的成果具有广泛的社会属性。这对于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以及教学经验的积累、推广和应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7.什么是计算机教育学?

答:计算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计算机教育规律及其应用的新兴学科,它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形成的。计算机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涉及计算机科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计算机教育史、计算机思想史和计算机教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它有如下几个特性:综合性、独立性、实践性和发展性。

8.列举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有哪些?

答: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操作与练习模式

(2)个别讲授模式

(3)对话模式

(4)模拟模式

(5)游戏模式

(6)问题求解模式

9.简述对中学计算机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要求?

答:对于中学计算机教师而言,其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的要求包括: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