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家长学校校本教材1

最新家长学校校本教材1

最新家长学校校本教材1
最新家长学校校本教材1

低年级篇(1——2年级)

第一章:给孩子心理“断奶”

一、如何有效做好“幼升小”过渡工作,逐渐完成心理“断奶”

(一)“幼升小”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孩子来说,幼儿园与小学遵循完全不同的“游戏规则”,面对突如其来的改变,孩子会出现诸多适应上的障碍,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心理问题,这些必须引起老师和学校的重视。有专家分析,幼儿园的授课方式以游戏为主,小学的授课方式则以上课为主,课堂上还有时间和纪律的约束。相比幼儿园老师“妈妈式”的悉心照顾,小学老师的要求更严格。这些环境和要求上的变化,对孩子而言不亚于一次心理“断奶”。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问题案例。

1、恐惧学习

案例1:去年开学初,我们看到一个孩子一直掺着妈妈痛苦,妈妈要走她也跟着要走,“她第一次来到学校时,竟然对我说,妈妈我害怕。”家长刘女士说。幼儿园教育强调“呵护”与“照顾”,可是在小学里,“学习”成为了孩子生活的主题,再加上周围的老师同学都发生了变化,女儿在新环境里感到孤独和陌生。

原因分析:幼儿园是一个五颜六色的童话世界,孩子在玩具的天地里生活。他们的床具是卡通样式,桌椅也被布置成圆形,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与同伴做游戏。而当他们来到小学,看到墙壁是统一的白色,整齐的桌椅朝向黑板时,心里会有莫名的焦虑。

在幼儿园阶段,不会有人过分要求孩子成绩的好差。可是一旦他们进入小学,老师和家长都有了新的期望。据统计,69%的家长希望孩子的成绩名列前茅,91%的家长想让孩子担任班干部。孩子在幼儿园中玩耍的同伴,现在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

幼儿园不会对孩子进行过多约束,可是进入小学后,严格的制度要求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他们个体的需求也不再被重视,孩子必须摆脱任性的习惯,在集体中重新认识自己,否则将会被同伴排斥在外。

2、不懂学习

案例2:我们见过这样一个小孩,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都在外企工作,没时间管教他,平时就让爷爷奶奶照看抚养,这让他养成了自由散漫的性格。刚入学时,他座位周围总会有纸屑和小本子,上课时常常斜着身体躺在椅子上,有一次老师让他回答问题,可鹏鹏根本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

分析:“他们想学习就学习,不想学习就不学。”很多新生不能正确认识学习,认为学习与幼儿园里的游戏是一回事,经常学一会玩一会,边学边玩,上课时,注意力一点都不集中。

与此同时,孩子还没有形成对待作业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把作业当成学习的组成部分,有时候甚至因为贪玩而忘记作业。这些都需要老师和我们的家长共同教育和引导,必要时,应该采取规定的方式来帮助他们养成习惯。

3、交往障碍

案例3:小刘是个内向的男生,上课时,别的孩子看着老师,只有他低着头,手里不停地转铅笔。老师让他回答问题,他就一声不吭,两只眼睛呆呆地看着书桌。上课做游戏时,他也躲在后面,不愿意参加。下课之后,有小朋友找他一起玩,他从来都是拒绝,一个人趴在桌子上不讲话。

分析: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情感非常丰富,但是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受到某个具体的刺激,就很容易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这时往往表现为两个极端:易冲动、好攻击或者不合群、孤僻等。久而久之,会影响他们与同伴交往。

此外,初入学儿童的思维大部分还停留在“自我中心思维阶段”,他们考虑问题,或者与同伴相处,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强烈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认为“顺从自己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如果他们把这种情绪带到学校里,就会影响同伴交往。

(二)如何解决

1、激发学习愿望。“开学前,家长首先要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从我们的教学经验来看,一般来说,入学愿望强烈的孩子,入学后学习比较主动,表现也比较好。所以,在这段时间,家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孩子的入学愿

望。如带孩子参观小学校园,给他讲少先队的故事,使孩子对学校和少先队充满向往,激发孩子上学的愿望。

2、调整好作息习惯。“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也很重要。”相对幼儿园来说,小学对孩子的要求又严格了许多。如早上上学比幼儿园早(学校8:10分就开始做早操),到学校后,不能像在幼儿园那样可以先吃早饭、玩游戏。而是一进入学校就可能早读,上课的时候不能随便离开座位,需要遵守课堂纪律,学习要有一定的目的性等。这对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这些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在开学的前10天,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识灌输给孩子,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睡觉、早睡早起,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等),教育孩子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

3、学会交往。“要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环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家长要教会孩子结交新朋友。”进入小学后,有的小朋友很可能班里一个同学也不认识。要让孩子早点融入这个集体,家长可以这样帮助孩子结交新朋友:如在报到的第一天,让孩子把周围同学的名字记住,然后慢慢地把其他同学的名字记住,并主动邀请同学一起玩。过段时间后,家长可以邀请一些小朋友来家里做客。

第二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为什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是指比较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将有利于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身体健康,同时还有助于家长减轻负担,促进家庭教育效益的提高。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上课专心听讲,课前预习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等方面。当孩子坐在课堂上专心地听讲时,大脑皮层相当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与当时智力活动有关的优势兴奋中心,这就是注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孩子学习效率就高,反之就会事倍而功半。

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十分重要。它可使孩子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变被动为主动,还可让孩子发现新课中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使孩子增强自信心,在听课时具有心理优势。在预习中没弄懂的问题会在认真听课、积极思考、询问中找到答案。养成按时完成作业并及时订正的习惯,有利于及时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及时地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促进孩子身体健康

6~12岁,这是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转向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童年期。虽说童年期儿童身体发展相对稳定,但骨骼正在生长发育,骨化过程未完成,小肌肉群的发育还未完成。儿童神经系统发展较快,控制能力差。由于儿童存在以上特点,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防止孩

子精神过度疲劳,都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身体健康。

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让孩子能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地安排好学习时间,使其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使孩子精力充沛地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去。有经验的家长会根据自己孩子的体力、能力和性格差异来安排他的学习时间。一般低年级儿童,家庭学习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而高年级学生可用1小时左右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家庭学习活动,中间可以休息一会儿。家长若发现孩子边学习边开小差,或抓头挠耳,或东摸西摸,眼睛四处张

望,便应及时进行调节,让他休息片刻,看看周围绿色,使身心愉悦。

学习中的读写姿势、用眼习惯也很重要。要坚持做到“三个一”,即写字时手离笔尖一寸,看书时眼离书本一尺,坐在桌边身体离桌有一拳。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姿势正确,腰不弯,背不驼,有利于孩子正常生长。教育孩子走路时不看书,光线昏暗中不看书,躺着或乘车时不看书,阳光强烈时不看书,都能保护孩子的视力,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愿望。为了使孩子学习成绩拔尖,能成为尖子学生,许多家长不惜自己花大量的时间去辅导和“陪读”,弄得筋疲力尽,苦不堪言。还有的家长不惜用重金为孩子选择好的学校,谋求好的老师,真可谓用心良苦。其实,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如同给了孩子一根学习的拐杖。有了拐杖,孩子就能自己攀登知识的高山了。后天培养和教育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从孩子入学起,就注意培养他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都应该由自己来解决。按要求做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后,减轻了父母的负担,使其父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二、如何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哪些学习习惯

俗话说:“命好不如习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人受用一辈子。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有关,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对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孩子跨入校门以后,就开始了有计划、有系统的学校学习生活。每个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可说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是我们的家长光“望”还不行,还得“帮扶”和“培养”。只有悉心培养,孩子才能成“龙”成“凤”。因为刚入学的孩子,知识积累很少,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也尚未形成。学习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体来说,入学以后的孩子应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一般说来有以下10种:

1、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如果做不到这一条,孩子就会常常因为玩耍上了瘾,忘了时间,而来不及写或不写作业,从而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影响孩子的发展。

2、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可以使孩子在课堂上更快地理解老师讲解的内容,复习则可以防止遗忘所学的知识。

3、仔细审题的习惯。仔细审题可以防止不必要的错误。

4、做完作业后重读和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后重读和检查也可查出疏漏和笔误,并能培养孩子认真负责、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5、发现错误后及时订正的习惯。做错作业及时订正才能防止再犯同样的错误。

6、不懂就问的习惯。不懂就问才能不断进步,问题积累得越多,离无知靠得就越近。

7、按时完成作业,讲究学习效率的习惯。要想保证学习效率,就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否则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玩橡皮、玩具,或是遇到难题就放弃,这样怎能保证学习效率呢?经常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欠债”越来越多,离预期的学习目标也就越来越远。

8、每日按课表整理书包的习惯。另外每日按课表整理书包,带齐学习用品也很重要,很多孩子晚上不按课表整理书包,结果第二天上课时连书都没有。经常有小孩说书本没带,有的说是我妈妈没收拾好,有的说是保姆没收拾好,推卸责任。我们应该要让小孩自己学会收拾书包,让他自己承担没有带书本的责任。

9、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上课眼观耳听,知识才能入脑,不专心听讲,哪能学到知识呢。

10、善于总结的习惯。

所以,我们的家长再忙,也应抽出时间来,督促、帮助孩子养成以上10种必备的学习习惯。为此,我们的家长不能“放羊”,不能把孩子一个人放在家里做家庭作业,至少得留一个人在家指导、提醒孩子按以上10条要求去做。等孩子养成了自觉的习惯,再放手就没什么大碍了。但在孩子尚未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之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放手不管,那样就是对孩子前途的放手不管,对孩子发展的放手不管。

(二)让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方式,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家长要注意督促孩子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坚持正面引导,长期外部灌输

为使记忆得到发展,学过的知识得以巩固,就要让孩子养成复习的习惯。当天的学习内容当天复习,做到趁热打铁,这样最有效。在完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复习,不同学科交叉复习能提高复习效率。复习的方法很多,可以按课文后面的练习要求进行逐一复习。也可以有重点地复习词、句,或做一些综合练习。

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家长可选择如下办法:

(1)启发诱导。明知故问,指点途径,让孩子想办法来回答和解决问题。以此唤起孩子求知的欲望。

(2)以身示范。家长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言谈举止上长期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出示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正面引导。对孩子要充分信任,充满希望,引导孩子学习同伴们的长处,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对于孩子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点滴进步,都要加以肯定和鼓励。在孩子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要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端正态度,不断地

磨炼其意志,知难而进。

2.及时纠偏

孩子常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毛病。常听到家长说,我的孩子上课已经听懂了,就是粗心,一做题就错。不是把“+”号看成“-”号,就是容易写错字,真不知怎么办才好!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引导孩子多看,细心观察各种事物,让孩子发现事物的异中有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