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努力创新,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积极探索

努力创新,积极探索

全力争当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参谋”

辽宁省锦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崔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技推广取得了巨大成效。粮食生产先后迈上了4个台阶,从6089亿斤增加到10000亿斤以上,创造了用仅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的奇迹。多年来,粮食、棉花、蔬菜和水果等主要农产品总产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农民收入由1978年的人均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在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上介绍说,30年来,我国农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而农业技术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农技推广功不可没。

作为一名农技推广人,面对我国农技推广的巨大成就,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但同时也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沉重。目前随着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对科技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满足农民的需求?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做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如何当好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参谋”?是每一位合格的农技推广人员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怎样才能当一名合格的农技人员,我认为主要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农技员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最基础力量,是教育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不可或缺的教员,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后勤”保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如果我们自身没有过硬的文化素质和扎实的农业知识,不能及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又何谈当好广大农民的“教员”?又怎能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理论学习,要有敏锐的触角,要通过网络、书籍、报刊杂志、培训等多种渠道获取尽

可能多的知识,同时要结合实践将知识转化到农业生产中去。

二、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的新模式。针对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运行不畅的现状,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积极献计献策。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场、核心示范田、示范基地等形式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展示给农民看,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农技推广模式。此外,还要联系各地实际情况,依托农民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工程,采用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开展对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同时直接面对示范户,进村入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实用技术指导,增强示范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三、要转变工作作风,提供全程和全方位技术服务。要努力在引导上下功夫,在服务上做文章,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能力。目前,仍有为数不少的农技员处于一种“真空”工作状态,热衷于在办公室里搞研究,在电脑上做文章,在会场上作辅导,说白了,就是蹲在“面”上的时候多,下到“点”上的时候少,缺乏吃苦精神和下基层的热情。尽管偶尔也有农技推广活动,但应景的时候多,或是在街面举行一个送科技下乡仪式,办一堂讲座,来一个培训班,扯上一条横幅,或是发份辅导材料,送盘影像光碟,花架子式的多,理论性的东西多,实际行为的少,加上农民一时很难消化和理解,预期效果也只能是一般。因此,必须要彻底杜绝这种“热在市里,冷在县里,停在镇里,难在户上”的现象,要克服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等不利因素和困难,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要真正做到为农民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广泛传播和普及科技知识,要真正做好农民的“科技保姆”,要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推器”。

四、要转变职能,多方探寻农民致富的有效渠道。要为农民真心服务,就必须转变职能,在信息、技术、农资、运销等方面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系列化的服务。要充分做好产前、

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我们的做法是:每年都根据试验数据结果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推荐意见,针对我地区花生品种杂而乱的情况,为了让农民能够用上纯度高,品质好的良种,我们每年都自主扩繁花生良种。在农作期,我们全程监督指导,及时掌握各地情况,遇到问题总是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为了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我们还积极主动通过多渠道帮助联系销路,上网发布各种农产品信息,进行网上销售,为农民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总之,身为一名农技人员,在农技推广的道路上仍然任重道远,我们要切实肩负起职责和使命,要充分发挥带动作用、业务把关作用、培训示范指导作用、参谋服务作用、集成创新作用和中介桥梁作用,要把田间地头当作人生舞台,及时有效地将农业科技和实用知识播撒到农民心田。同时,还要有甘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努力做一名称职的、有作为的、有责任感的、有事业心的农技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