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2016~2017学年第2 学期

学院名称:机械学院

授课专业:16级机械全部专业

14五年机械全部专业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主讲教师:王琳琳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备注:

一、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2.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3.讲稿与教案,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4.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和能力开发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观点的浓缩或延伸;教案篇幅较短。

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总学时:48

其中:

讲课:41学时

实验实训:3学时课程性质A:理论课()B:(理论+实践)课(√)C:实践课()

授课对象机械工程学院16级全部专业,14五年一贯全部专业

授课时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综合楼

教材《工程力学(第六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蒙晓影李聚霞主编

主要参考资料《工程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张百新主编

《工程实验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计欣华、邓宗白、鲁阳主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沈养中主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力学基础理论知识;

2.初步运用这些力学知识对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问题进行分析、科学的抽象,进而予以解决;

3.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材料强度指标的能力了;

4.掌握等直杆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并学会分析应力和应变;

5.掌握压杆稳定的计算及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6.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以及进行施工实践、结构设计及职业岗位能力打好力学基础,也为终身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力学基础。

能力(技能)目标

(专业能力、方法

能力、社会能力)

1.能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

2.能熟练的进行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矩、力偶的计算;

3.熟悉平面力系的合成结果及平衡条件、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条件

求解结构的反力;熟悉内力、应力、应变、变形等概念;

4.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具有测试材料强度指标的初步能力;

5. 能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情况下横截面上的应力, 熟练地进行杆件强度验算及截面设计;能对复杂构件作强度验算;

6.根据专业需要继续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7.即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等。 素质目标

1. 树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应有职业道德、敬业务实精神;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具

有环保意识和开拓精神;

3. 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行业标准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进行沟通与表达训练,学会团队工作。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的重点:静力平衡概念

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重心概念及理论应用

应力分布概念

弯曲概念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截面惯性矩的概念

梁变形与截面惯性矩的关系

梁正应力与截面惯性矩的关系等理论及其应用

剪切、扭转概念

弯曲剪应力、扭转剪应力的理论和应用

教学的难点:取分离体和画受力图

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决办法:讲清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多个应用例题和模型演示试验,加深了解;及时总结,对比;反复训练,多讲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目的地布置作业进行课外训练。

主要教学

方法(手段)

1.讲授法;

2.实验法;

3.启发讨论教学法;

4.小组讨论法;

5.案例教学法

课程教学设计

在分析职业能力的基础上,以力学知识的应用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学习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学习过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情境、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五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课时教案

讲授人王琳琳授课时间周课时 3

教学内容课题:

课程总论

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力的投影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工程力学的任务、地位、作用;

2.掌握平衡、刚体和力的概念和静力学的基本公理;

3.掌握合力投影定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力学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静力学问题。

3.培养学生学习力学的方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静力学基本公理

难点:

静力学基本公理

解决方法:

借助工程实例并联系实际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通过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并巩固静力学基本公理。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准备与辅导员及上学期任课教师沟通,了解班级学生学习情况;需找力学应用的图片和视频供课上讲解使用。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附页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本课程课堂约定1.老师自我介绍

2.老师提出本课程课堂约定

(1)按时上课,因故不能上课必须出示由辅导员签字

的请假条

(2)遵守课堂记录,上课时不能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如睡觉、玩手机、看小说等),上课时手机调为静音

或振动模式

(3)本课程无故旷课4次,取消考试资格

(4)老师不能无故调停课,不能迟到早退,上课期间

不接电话,请同学们监督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

的约定,考虑,如无异议,

约定成立

5min

课程介绍1.什么是工程力学

2.工程力学的内容、地位和学习方法

3.本课程的考试形式

5min

新课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从古至今中外力学的应用领域,问学

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力学?

通过展示图片和问

答互动引出这节课要学

习的基本内容。

5min

学科简介1.工程力学发展史

2.通过图片展示和文字介绍力学发展、特点及应用领

域,使学生了解力学这门学科的由来和产生发展情况。

通过图片展示和文

字介绍,学生可以对工程

力学的发展情况进行简

单描述

10min

物体的理想模型-

刚体

理想模型是对实际问题或过程的合理抽象与理想

化,与学生以前学过的力学知识相结合,提出理想模型:

刚体,是指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大小和形

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静力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刚

体,所以又称之为刚体静力学。

学生认识刚体的概

念并可以区分刚体和变

形体

15min

静力学中的基本概

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

机械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使物体产生变形。力使物体

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效应称为外效应,而使物体发生

变形的效应称为内效应。

2.列举实例

力在工程、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体现。

3.质点的概念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

从课本上找到力的定义,

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身

边力的体现,如:用手提

重物,脚踩踏板,手捏物

体。

25min

质点是指具有一定质量而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4.力系的概念

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5.平衡的概念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力学公

理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

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

公理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公理四作用与反作用公理

在讲公理的过程中

涉及到学生高中物理中

的部分知识要加以联系,

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

推论证明。

40min

力的投影1.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2.合力投影定理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推

导出:

cos

sin

x

y

F F

F F

α

α

=

=

引导学生总结出合力投

影定理:

12

1

....

n

x x x nx ix

i

R F F F F

=

=++=∑

12

1

...

n

y y y ny iy

i

R F F F Y

=

=+++=∑

25min

小结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的科学。主要讨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系的简化和

平衡两大问题。其中刚体和静力学公里时静力学的基础,后续的讲课与例题中都会

应用到。

作业:课后习题1.2、1.3

5min

教学反思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附页板书:

一、课程总论

1、工程力学课程简介

2、工程力学的学科简介

二、静力学基础

1、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1)理想模型——刚体

(2)力的概念、三要素、质点、力系、平衡

2、静力学公理

1、四个公理:

2、两个推论:

三、小结

四、作业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课时教案

讲授人王琳琳授课时间周课时 3

教学内容课题:

力对点之距

力偶

约束与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熟悉力和力偶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能熟练的计算平面问题中力对点之矩;掌握合力距定理;

2.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及性质;

3.掌握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

4.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方法,并画出受力图是求解静力学的关键。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力学问题的能力;

2.学会进行受力分析。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具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1.合力矩定理;

2.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

难点:

1.合力矩定理;

2.物体的受力分析的方法,正确地选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解决方法:

借助工程实例并联系实际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通过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并巩固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准备需找受力分析的例题和力偶的实例图片和视频供课上讲解使用。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附页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时间分

回顾引新课 1.对上次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提问

力和力系的概念

质点的概念

2.导入:同学们用过扳手吗?怎样才能更

加轻松的把螺母拧下来呢?

对旧知识进行总结巩固,为掌握新

知识做好铺垫。

10min

力对点之矩 1.力矩的概念

mo(F)=±Fd

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方向转动时,

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的性质

2.合力矩定理

合力对某点的矩等于各个分力对该点矩的

代数和

学生已经学过力矩的概念,所以对

力矩不陌生,在联系生活实际中用扳手

操作这一实例,很快就能掌握力矩的概

念和表示方法。从而掌握力矩的性质。

35min

力偶 1.力偶,力偶矩

在力学中把这样一对等值、反向而不共线

的平行力称为力偶,用符号 ( F ,F′)表示。

让学生联系实际,开车的时候,拧

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力偶的存在,引出

力偶的概念。

20min

2.力偶的性质

推论 1 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和

转动,而不会改变它对物体的效应。

推论 2 只要保持力偶矩不变,可同时改

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度,而不会

改变它对物体的作用效应。

约束力

与约束

反力

1.柔性约束

2.光滑接触面约束

3.光滑铰链约束

4.固定铰支座

5.辊轴支座

通过对生活中的实力比如小鸟、飞

机、汽车、火车等让学生分清楚什么是

自由体,什么是非自由体,从而知道非

自由体是受到了约束。引出新内容,并

让学生联系画各种情况的约束反力。

30min

6.链杆约束

7.固定端约束

物体的

受力分

析与受

力图

静力学问题大多是受一定约束的非自

由刚体的平衡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

找出主动力与约束反力之间的关系。

因此,必须对物体的受力情况作全面的

分析,即物体的受力分析,它是力学计算的

前提和关键。物体的受力分析包含两个步

骤:一是把该物体从与它相联系的周围物体

中分离出来,解除全部约束,单独画出该物

体的图形,称为取分离体。二是在分离体上

画出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称为画受力

图。

例题1-4到1-7。

结合学生高中物理中的受力分析

让学生自己先进行受力分析,然后讲

解。

35min

小结

本节课我们掌握力矩的概念和合力矩定理,掌握力偶和力偶矩的概念及性质,

学习各种约束反力的画法,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碍的物体的运动或运

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的作用点就在约束与被约束的物体的接触点,大小可以通过

计算求得。

作业1.5、1.6、1.7

5min

教学反思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附页板书:

一、力对点之矩

1、力矩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合力矩定理

二、力偶

1、力偶、力偶矩

2、力偶的性质与推论

三、约束与约束力

1、自由体与非自由体

2、工程实际中常见的几种约束类型及其约束反力:

柔性约束

光滑接触面约束

铰链约束

固定端约束

四、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1、受力分析包含两个步骤:

(1)取分离体

(2)在分离体上画全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

2、例题讲解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讲授人王琳琳授课时间周课时 3

教学内容课题: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偶系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和解析法;

3.理解力在直角坐标系的投影,能熟练计算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4.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能计算平面力系的主失和主矩。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平面力系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简化力系;

3.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

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难点:

1.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解决方法;

2.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解决办法:

借助工程实例并联系实际使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通过课堂例题和课后作业使学生掌握并巩固力系平衡方程的计算以及力系的简化。

课 时 教 案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附页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分配

回顾

引新课

1.对上次课学过的知识进行提问 约束和约束反力的概念; 几种约束的性质和约束力的画法;

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的步骤。

2.导入:同学们观察上节课我们做的这个受

力分析图(课件展示),所有的力延长作用线后会怎样呢? 对旧知识进行总结巩固,为掌握新知识做好铺垫。

观察课件上的图,得出平面汇交力系的概念。

10min

平面汇

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1.平面汇交力系

??

?

=±==±=βαcos cos F ab Y F ab X

首先给学生画图左边的图,让学生

自己求解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这是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能求出。

根据高中知识,学生知道力平衡的

条件就是合力为0,不难知道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也是合力为0

35min

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 板书、多媒体

教学准备 需找平面力系的的例题供课上讲解使用。

???

?

?=

+=

F X Y X F αcos 22

2.合力投影定理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

?

??

∑==∑+∑=+=R

R R F X F X Y X Y X F αcos )()(2222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即FR =0。要使FR =0,须有 ΣX=0,

ΣY=0 力系中各力在力系所在平面内两个相交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同时为零。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m1=F1?d1, m2=F2?d2, m3=-F3?d3,

M =m1+m2+…+mn =Σm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平面力偶系中所有各力偶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

Σm =0

根据之前学过的平衡条件下合力为0,合力矩为0,可以得到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是合力偶矩为0

30min

平面任意力系

1.力的平移定理

学生已经学过力偶的概念,所以对力的平移定理理解起来更容易,力的平

的简化

应该注意,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刚

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并且只能在同一刚

体上平行移动。

2.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

RO=F1′+ F2′+…+Fn′=F1 +F2 +…+Fn

=ΣF=R′,R′称为该力系的主矢,它等

于原力系各力的矢量和,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无关。

MO=mO1+mO2+…+ mOn=

mo(F1)+mo(F2) +…mo(Fn)=ΣmO(F)

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

简化,可得一力和一个力偶(图5-4c)。

这个力的作用线过简化中心,其力矢等于原

力系的主矢;这个力偶的矩等于原力系对简

化中心的主矩。

3.合力矩定理

移定理表明,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一个

力和一个力偶;反过来,也可以将同一

平面内一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合成为一

个力。

45min

小结

在平面力系中,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平面汇交力系。

工程中多用解析法来求解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解析法是以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为基础的。

力的平移定理表明,可以将一个力分解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反过来,也可以

将同一平面内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合成为一个力。应该注意,力的平移定理只适用于

刚体,而不适用于变形体,并且只能在同一刚体上平行移动。

作业:2.2 2.3 2.6 2.8

10min

教学反思

工程力学教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力学包括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三部分,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 规律,静力学主要讨论以下问题: 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等效.与简化; 3. 力系的平衡问题。 第1讲§ 1 - 1静力学的基本概念§1-2静力学公理 【目的与要求】 1 、使学生对静力学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并掌握静力学公理及应用范围。 2、会利用静力学静力学公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力、刚体、平衡等概念; 2、正确理解静力学公理。 一、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1、力和力系的概念 一)力的概念 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 (举例理解相互作用) 2)力的效应: ○1外效应(运动效应):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举例) ○2内效应(变形效应):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举例)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定位矢量 4)力的表示: ○1图示○2符号:字母+箭头如:F 二)力系的概念 1)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举例) 2)力系的分类

○ 1按力的的作用线现在空间分布的形式: A 汇交力系 b 平行力系 c 一般力系 ○ 2按力的的作用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A 平面力系 B 空间力系 3)等效力系与合力 A 等效力系 ——两个不同力系,对同一物体产生相同的外效应,则称之 B 合力——若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则这个力称为合力 2.刚体的概念: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其大小和形状不发生变化。 2)理解:刚体为一力学模型。 3.平衡的概念: 1)平衡——物体相对惯性参考系(如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 2)平衡力系——作用在刚体上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 3平衡条件——平衡力系应满足的条件。 二.静力学公里 公理一:二力平衡公里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使刚体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 二力构件:在两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的物体。 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厡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推理1 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沿着它的作用线移到刚体内任意一点,并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是滑动矢量,力的三要素为大小、方向和作用线. 12 F F = -

工程力学教案 (详细讲稿)

理论力学教案1

本次讲稿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结构是由若干构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例如:支承渡槽槽身的排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刚架结构,如图1-1a所示;单层厂房结构由屋顶、楼板和吊车梁、柱等构件组成,如图1-1b所示。结构受荷载作用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图1-1ab 结构按其几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1)杆系结构:由杆件组成的结构。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2)薄壁结构:由薄板或薄壳组成。薄板或薄壳的几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小于另两个方向的尺寸。 (3)实体结构:由块体构成。其几何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基本为同一数量级。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系结构。 第二节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工程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以及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研究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为结构设计合理的形式,其目的是保证结构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并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使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求在受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使各构

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以确保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几何形状不发生发变。 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强度是指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指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满足稳定性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突然改变原有平衡状态,以免因变形过大而破坏。 按教学要求,工程力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静力学基础。这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等刚体静力学基础理论。 (2)杆件的承载能力计算。这部分是计算结构承载能力计算的实质。包括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分析和强度、刚度计算,压杆稳定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3)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这部分是静定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和超静定结构计算的基础。包括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等。 (4)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超静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的基础。包括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和矩阵位移法等求解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刚体和理想变形固体。 刚体是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都不改变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受力的作用后都发生一定的变形,但在一些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一因素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对其影响甚微,这时可将物体视为刚体,从而使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理想变形固体是对实际变形固体的材料理想化,作出以下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物体的材料结构是密实的,物体内材料是无空隙的连续分布。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均匀的,从物体上任取或大或小一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质均相同。 (3)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沿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而各方向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本教材中仅研究各向同性材料。 按照上述假设理想化的一般变形固体称为理想变形固体。刚体和变形固体都是工程力学中必不可少的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变形固体受荷载作用时将产生变形。当荷载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在多数工程问题中,要求构件只

工程力学教案(很经典)汇编

工程力学教案 第一章 物体的受力分析 静力学: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规律的科学。 主要问题:力系的简化; 建立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 本章将介绍静力学公理,工程中常见的典型约束,以及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力学公理是静力学理论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是力学中重要的基本技能。 §1.1 力的概念与静力学公理 一、力的概念 力的概念是人们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例如:人用手推小车,小车就从静止开始运动;落锤锻压工件时,工件就会产生变形。 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使物体的机械运动发生变化,称为力的外效应; 使物体产生变形,称为力的内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取决于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 点。 力是矢量,常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N)或千牛顿(KN)。 二、静力学公理 公理1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点仍在该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确定。其矢量表达式为 FR =F1+F2 根据公理1求合力时,通常只须画出半个平行四边形就可以了。如图1-2b、c所示,这样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就演变为力的三角形法则。

【说明】:1.FR=F1+F2表示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分力的代数和 2.两力夹角为α,用余弦定理求合力的大小,正弦定理求方向 3.可分解力:(1) 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求两分力的大小 (2)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大小和方向 4.该公理既适用于刚体,又适用于变形体,对刚体不需两力共点 公理2二力平衡公理 刚体仅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如图1-3所示。即 F1=-F2

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2016~2017学年第2 学期 学院名称:机械学院 授课专业:16级机械全部专业 14五年机械全部专业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主讲教师:王琳琳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备注: 一、教案和讲稿的区别 1.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2.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3.讲稿与教案,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4.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和能力开发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观点的浓缩或延伸;教案篇幅较短。 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总学时:48 其中: 讲课:41学时 实验实训:3学时课程性质A:理论课()B:(理论+实践)课(√)C:实践课() 授课对象机械工程学院16级全部专业,14五年一贯全部专业 授课时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授课地点综合楼 教材《工程力学(第六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蒙晓影李聚霞主编 主要参考资料《工程力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张百新主编 《工程实验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计欣华、邓宗白、鲁阳主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沈养中主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力学基础理论知识; 2.初步运用这些力学知识对简单的工程技术问题问题进行分析、科学的抽象,进而予以解决; 3.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材料强度指标的能力了; 4.掌握等直杆的四种基本变形形式,并学会分析应力和应变; 5.掌握压杆稳定的计算及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6.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以及进行施工实践、结构设计及职业岗位能力打好力学基础,也为终身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力学基础。

《工程力学》整体教学设计

《工程力学》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 学分:4 学时:60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一年级第一学期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道路工程制图、建筑材料 后修课程:、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土力学、基础工程等 学生情况分析: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应届职高毕业生,文理科生都有,交流表达能力较好,愿意动手,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多数学生数理基础差,学习习惯差,自我控制力差,团队合作意识欠缺,职业素养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差。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职业岗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真实工作任务或土建工程结构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程案例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培养学生在工程施工中必备的力学素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目标分为职业能力目标和关键能力目标两个方面。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 职业能力目标关键能力目标 静定结构受力分析能力 力系平衡条件的应用能力 梁、柱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能力基本的力学实验操作能力 工程结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学习能力 工作能力 数字逻辑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能力 合作协调能力 创新能力 2、课程内容设计 重构内容体系:为适应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产业”系企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为指导思想,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标准要求、工作任务要求、职业素质要求和前后续课程的衔接。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遴选,重新构建了适应施工岗位工作的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的内容体系,以梁、轴和柱等结构件为载体,形成模块化的课程内容结构(见表2、表3)。 实践内容设计:为了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强化学生能力培养,本课程精心设计了与理论知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研究建立虚拟力学实验室,设计验证性实验的模拟实验软件。在校办企业试验检测中心建立仿真力学试验室,与企业工程师合作开发出真实的力学试验项目(见表2、表3)。

工程力学教案

绪 论 一、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结构是由若干构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例如:支承渡槽槽身的排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刚架结构,如图1-1a 所示;单层厂房结构由屋顶、楼板和吊车梁、柱等构件组成,如图1-1b 所示。结构受荷载作用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结构按其几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1)杆系结构:由杆件组成的结构。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2)薄壁结构:由薄板或薄壳组成。薄板或薄壳的几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小于另两个方向的尺寸。 (3)实体结构:由块体构成。其几何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基本为同一数量级。 (a ) (b ) 图0-1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系结构。 二、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工程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以及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研究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为结构设计合理的形式,其目的是保证结构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并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使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求在受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使各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以确保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几何形状不发生发变。 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强度是指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指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满足稳定性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突然改变原有平衡状态,以免因变形过大而破坏。 按教学要求,工程力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静力学基础。这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等刚体静力学基础理论。 (2)杆件的承载能力计算。这部分是计算结构承载能力计算的实质。包括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分析和强度、刚度计算,压杆稳定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3)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这部分是静定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和超静定结构计算的基础。包括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等。 (4)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超静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的基础。包括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和矩阵位移法等求解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基本方法。 三、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刚体和理想变形固体。 刚体是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都不改变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受力的作用后都发生一定的变形,但在一些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一因素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对其影响甚微,这时可将物体视为刚体,从而使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理想变形固体是对实际变形固体的材料理想化,作出以下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物体的材料结构是密实的,物体内材料是无空隙的连续分布。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均匀的,从物体上任取或大或小一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质均相同。 (3)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沿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而各方向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本教材中仅研究各向同性材料。 按照上述假设理想化的一般变形固体称为理想变形固体。刚体和变形固体都是工程力学中必不可少的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变形固体受荷载作用时将产生变形。当荷载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在多数工程问题中,要求构件只发生弹性变形。工程中,大多数构件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若与其原始尺寸相比很微小,称为小变形。小变形构件的计算,可采取变形前的原始尺寸并可略去某些高阶无穷小量,可大大简化计算。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把所研究的结构和构件看作是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的理想变形固体,在弹性范围内和小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载能力。

工程力学教案-2模板复习过程

教学课题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第三节约束与约束反力第四节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 1、掌握约束的概念; 2、掌握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概念; 3、了解常见的约束类型; 4,掌握受力图的画法。 (二)、能力训练 1、培养学生运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 1、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勤学好问、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优秀品质。 教学方法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宜采用讲授法。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约束的概念;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概念;受力图的画法。 (二)、难点 受力图的画法 (三)、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的办法。 (1)、从概念上讲清约束的概念。

(2)、用图示的方法弄清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的概念。 (3)、用举例法阐述受力图的画法。 2、难点解决的办法 用实例和做图的方法使学生弄懂受力图的画法。 教学准备 工程力学(武汉大学出版社)教案挂图ppt等其他教学工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学中标量和矢量的概念→力的表达方式→力学四大公理。复习旧课 所谓刚体,是指在任何外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静力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刚体,所以又称之为刚体静力学。 所谓公理就是无需证明就为大家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所公认的真理。静力学公理是静力学全部理论的基础。 导入新课 工程上所遇到的物体通常分两种:可以在空间作任意运动的物体称为自由体,如飞机、火箭等;受到其它物体的限制,沿着某些方向不能运动的物体称为非自由体。如悬挂的重物,因为受到绳索的限制,使其在某些方向不能运动而成为非自由体,这种阻碍物体运动的限制称为约束。约束通常是通过物体间的直接接触形成的。 讲授新课 第三节约束与约束反力 既然约束阻碍物体沿某些方向运动,那么当物体沿着约束所阻碍的运动方向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约束对其必然有力的作用,以限制其运动,这种力称为约束反力。简称反力。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碍的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它的作用点就在约束与被约束的物体的接触点,大小可以通过计算求得。 工程上通常把能使物体主动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如重力、风力、水压力等。通常主动力是已知的,约束反力是未知的,它不仅与主动力的情况有关,同时也与约

工程力学

第一章物体受力分析 §1.1基本概念与公理 1、三个基本概念: (1)平衡的概念 (2)刚体的概念 (3)力的概念 2、四个公理: (1)二力平衡公理 (2)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3)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3、两个推论 (1)力的可传性原理 (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这些概念和公理是我们画受力图的基础,但这还不够,要画受力图,还必须学习约束与约束反力。 §1.2约束与约束反力 1、在力学中通常把物体分成两类: (1)自由体——物体能在空间做任意运动,他们的位移不受任何限制。如天空中飞行的飞机、鸟等。 (2)非自由体——物体总是以一定的形式与周围其他物体相互联系,即物体的位移要受到周围其他物体的限制。如用绳悬挂的灯可向上、前、后、左、右运动,但不能向下运动,转轴要受到轴承的限制。 2、约束——这种对非自由体的某些位移起限制作用的周围其他物体称为约束。如绳是灯的约束,轴承就是转轴的约束。

既然约束限制了物体的某些运动,所以一定有约束力作用于物体上。 3、约束力——这种约束对物体的作用力称为约束力。约束力也叫约束反力。 4、工程实际中将物体所受的力分为两类: (1)一类是主动力——这种能使物体产生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称为主动力,主动力有时也叫载荷;如重力,一般大小、方向往往已知。 (2)另一类是约束反力,它是由主动力引起的,是一种被动力,是未知力。静力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定未知的约束反力大小、方向。 四种常见约束类型的约束反力 工程中约束的种类很多,对于一些常见的约束,根据其特性可归纳为下列四种基本类型。 一、柔性约束(柔索) 1、组成:由柔性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柔性物体构成。 2、约束特点:只能受拉,不能受压。 3、约束反力方向: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沿着柔体的中心线背离物体。通常用FT表示。见图1-8 二、光滑面约束(刚性约束) 1、组成:由光滑接触面构成的约束。当两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可将接触面视为理想光滑的约束。

工程力学教案课程

绪 论 课题 第1讲——绪论 学时 1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工程力学的任务、地位、作用和学习方法,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杆件变形的形式。 2.理解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杆件)的几何特征,使学生对工程力学这门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有一个全面的概念。 3.了解工程的发展简史和学习本课程的方法。 主要内容 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 重点难点 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教学方法 和手段 以讲授为主,使用电子教案 课后作业练习 预习: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建筑物中承受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称为结构。结构是由若干构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组成结构的各单独部分称为构件。例如:支承渡槽槽身的排架是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刚架结构,如图1-1a 所示;单层厂房结构由屋顶、楼板和吊车梁、柱等构件组成,如图1-1b 所示。结构受荷载作用时,如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变形,其几何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改变。 结构按其几何特征分为三种类型: (1)杆系结构:由杆件组成的结构。杆件的几何特征是其长度远远大于横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2)薄壁结构:由薄板或薄壳组成。薄板或薄壳的几何特征是其厚度远远小于另两个方向的尺寸。 (3)实体结构:由块体构成。其几何特征是三个方向的尺寸基本为同一数量级。 (a ) (b ) 图0-1

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杆系结构。 二、工程力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工程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以及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和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研究平面杆系结构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为结构设计合理的形式,其目的是保证结构按设计要求正常工作,并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使设计的结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 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求在受力分析基础上,进行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使各构件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结构,以确保在荷载的作用下结构几何形状不发生发变。 结构正常工作必须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 强度是指抵抗破坏的能力。满足强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发生破坏。 刚度是指抵抗变形的能力。满足刚度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产生的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的平衡状态的能力。满足稳定性要求就是要求结构的构件在正常工作时不突然改变原有平衡状态,以免因变形过大而破坏。 按教学要求,工程力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1)静力学基础。这是工程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与平衡等刚体静力学基础理论。 (2)杆件的承载能力计算。这部分是计算结构承载能力计算的实质。包括基本变形杆件的内力分析和强度、刚度计算,压杆稳定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3)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这部分是静定结构承载能力计算和超静定结构计算的基础。包括研究结构的组成规律、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等。 (4)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是超静定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问题的基础。包括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和矩阵位移法等求解超静定结构内力的基本方法。 三、刚体、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设 工程力学中将物体抽象化为两种计算模型:刚体和理想变形固体。 刚体是在外力作用下形状和尺寸都不改变的物体。实际上,任何物体受力的作用后都发生一定的变形,但在一些力学问题中,物体变形这一因素与所研究的问题无关或对其影响甚微,这时可将物体视为刚体,从而使研究的问题得到简化。 理想变形固体是对实际变形固体的材料理想化,作出以下假设: (1)连续性假设。认为物体的材料结构是密实的,物体内材料是无空隙的连续分布。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均匀的,从物体上任取或大或小一部分,材料的力学性质均相同。 (3)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的力学性质是各向同性的,材料沿不同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而各方向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称为各向异性材料。本教材中仅研究各向同性材料。 按照上述假设理想化的一般变形固体称为理想变形固体。刚体和变形固体都是工程力学中必不可少的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变形固体受荷载作用时将产生变形。当荷载撤去后,可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在多数工程问题中,要求构件只发生弹性变形。工程中,大多数构件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量若与其原始尺寸相比很微小,称为小变形。小变形构件的计算,可采取变形前的原始尺寸并可略去某些高阶无穷小量,可大大简化计算。 综上所述,工程力学把所研究的结构和构件看作是连续、均匀、各向同性的理想变形固体,在弹性范围内和小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载能力。

工 程 力 学 教 案-圆轴扭转

工程力学教案 【理、工科】

§4-1 扭转的概念和实例 工程上的轴是承受扭转变形的典型构件,如图4-1所示的攻丝丝锥,图4-2所示的桥式起重机的传动轴以及齿轮轴等。扭转有如下特点: 1. 受力特点: 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扭转力偶。其相应内力分量称为扭矩。 2. 变形特点 横截面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出现扭转变形。若杆件横截面上只存在扭矩这一个内力分量则这种受力形式称为纯扭转。 §4-2 扭矩扭矩图 1.外力偶矩 如图4-3所示的传动机构,通常外力偶矩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通过轴所传递的功率和转速n计算得到的。 如轴在m作用下匀速转动角,则力偶做功为,由功率定义

角速度(单位:弧度/秒,rad/s)与转速n(单位:转/分,r/min)的关系为。 因此功率N的单位用千瓦(KW)时有关系,即 (4-1a) 式中:-传递功率(千瓦,KW),-转速(r/min) 如果功率单位是马力(PS),由于1KW =1000 N·m/s =1.36 PS,式(4-1a)成为 (4-1b) 式中:-传递功率(马力,PS) -转速(r/min) 2. 扭矩 求出外力偶矩后,可进而用截面法求扭转内力--扭矩。如图4-4所示圆轴,由,从而可得A-A截面上扭矩T , 称为截面A-A上的扭矩;扭矩的正负号规定为:按右手螺旋法则,矢量离开截面为正,指向截面为负。或矢量与横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例4-4】传动轴如图4-5a所示,主动轮A输入功率马力,从动轮B、C、D输出功率分别为马力,马力,轴的转速为 。试画出轴的扭矩图。 【解】按外力偶矩公式计算出各轮上的外力偶矩 从受力情况看出,轴在BC,CA,AD三段内的扭矩各不相等。现在用截面法,根据平衡方程计算各段内的扭矩。 在BC段内,以表示截面I-I上的扭矩,并任意地把的方向假设为如图4-5b所示。

工程力学教案2

课时授课计划(第2讲) 课题名称:§1-1静力学公理; §1-2力、力矩、力偶。 教学目的:理解并掌握静力学公理的基本内容;理解力、力矩、力偶的基本概念;并比较力、力矩、力偶三个物理量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①静力学公理②力、力矩、力偶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①力矩②力偶 教学方法: 作业及要求: 思考题:①“合力一定大于分力”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明原因。②用手拔钉子拔不出来,为什么用钉锤能拔出来?③试比较力矩和力偶的异同。 习题:1-4 1-5

对构件进行外力分析,主要是研究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规律。 平衡状态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构件相对于空间惯性参考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在一般的工程实际问题中,通常把固连于地球的参考系视为惯性参考系,这样,就使所得结果能够很好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实际构件在受力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但由于工程实际中的这种变形非常微小,对我们所研究的平衡问题几乎不产生影响,因此,在本篇所研究的问题中,忽略构件所发生的变形, 即把构件简化为刚体,从而使问题的研究得到简化。 本篇着重研究如下几个问题: (1) 物体的受力分析。 (2) 力系的简化。 (3) 建立各种不同力系的平衡方程。

一、二力平衡公理 刚体只在两个力的作用下而处于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此二力等值、反向、共线。例如,当一条绳子受到沿轴线方向的一对等值反向的压力作用时是不能平衡的。 把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物体叫做二力体或二力构件。 如图1-1所示的起重支架中的CD 杆,在不计自重的情况下,它只在C, D两点受力,是二力体,两力必沿作 用点的连线,且等值、反向。 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刚体上可以任意增加或去掉一 个任意平衡力系,而不会改变刚体原 来的运动状态。这一公理可以用来对 力系进行简化。但应当注意,该公理只适用于刚体,对变形体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去平衡力系,都将改变其受力状态。 三、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在刚体内任一点的力,可在刚体内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会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效果。如图1-2的刚体,在A点受到一个力F 的作用,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可在其作用线上任取一点B,并加一对平衡力系F′、F″,且使F = F′= F″,从另一角度看,则F与F″又可看成一平衡力系,将此力系去掉后就会得到作用于B

机械工程力学教案

绪论 一、机械工程中的力学 提到力学,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中学已经学习了,然而中学所讲的力学只是一般的讨论,具体到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则又分成多和类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力学,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等。对于我们来说 工作原理:电机转动—两皮带轮转动—主轴卡盘工件转动—车刀轴向径向移动—切削零件 这个机器的力学问题就是各部分的受力、运动和承载能力 运动:电机转动、皮带轮转动、主轴转动、卡盘工件转动、车刀移动 各部分运动快慢有一定要求:太慢,切削力小,工作效率低;太快,电机超载, 工人不能操作 怎样把电机的高速转动变成各部分所需要的运动?

这是力学的一方面问题——运动及运动的传递 受力:车刀切削力、卡盘夹紧力、轴承支持力、皮带拉力、电机动力 各部分受力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一定的切削力,夹紧力多大?轴承受力多大?皮带拉力?电机动力? 怎样从一个零件的受力计算其他零件的受力? 是力学问题——受力及力的传递 各构件能否受力: 设疑: 车刀受力之后会不会拆断?轮轴受力之后会不会弯曲?皮带受多大的力会断裂? 解疑: 为了不发生断裂,可以使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但成本太高;或将构件做得又粗又大,但机器笨重 怎样做到既要坚固结实,又要降低成本、节省材料、减轻重量? 是力学问题——构件的承载能力 结论:所以,力学是研究机器各构件的受力及传力,运动及传动,构件的承载能力 二、机械工程力学课程的性质 是专业及后读课的需要

将来的工程材料、机械零件、机械工艺、机械实习课程,都要用到工程力学学过的知识,所以力学课程是一门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三、机械工程力学课程的内容 受力及力的传递——第一篇静力分析静力是指在平衡状态下的受力构件的承载能力——第二篇机械零部件的承载能力 运动及运动的传递——第三篇运动分析与动力分析 四、机械工程力学研究对象的力学模型 五、怎样才能学好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与日常生活的工程实际密切相关,应通过实践观察抽象,概念,归纳,综合。最后提出假设,逻辑推理得出定理和结论。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教材:张定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类别: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师: 班级: 时间:

绪论 1.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 机械运动规律及机械构件强度、刚度、稳定性 2.工程力学的主要内容: 静力学、材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静力学是基础) 3.学习工程力学的目的: 为专业设备的机械运动分析和强度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4.工程力学的学习方法: 1)理解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并能应用所学的定理和公式; 3)演算一定量的习题。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 刚体: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平衡: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一种特殊状态。 力系:作用于被研究物体上的一组力。(平衡力系) 等效力系:若两力系分别作用于同一物体而效应相同,则二者互称等效力系。 合力:若力系与一力等效,则称此力为该力系的合力。 力系的简化:用简单力系等效替代复杂的力系。 第一节力的概念 一、力的定义 力: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力对物体的效应:外效应或运动效应(机械运动状态的变化);内效应或变形效应(物体的变形)。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三、力的单位(N或KN) 四、力的表示方法 1.力的作用线:图1-1(略) (长度--大小;方位和箭头--方向;起点或终点--作用点。)与线段重合的直线称为力的作用线。

2.力F 在坐标轴的投影:图1-2(略) 力的正负:由起点a 到终点b (或a '至b ')的指向与坐标轴正向相同时为正。 力F 在X 轴和Y 轴的投影公式 α αsin cos F F F F y x -== 力F 的大小及方向公式: x y y x F F F F F = +=αtan 22 五、力的性质 1.二力平衡条件 两力必须等值、反向和共线;二力构件。 2.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加或减去任一平衡力系时,作用效应不变。 证明:三力共线大小相等,图1-4(略) *力的可传性:刚体,力可沿其作用线滑移至刚体上的任一位置。 3.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也作用于该点,且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国邻边所作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作用点:同点;合力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图1-5: 21F F F R += 2)平面汇交力系 作用线共面且汇交于同一点之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矢量等于力系各分力的矢量和。 3)合力投影定律 力系的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在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4)三力平衡汇交定律 刚体受三个共面但相互不平行的力作用而平衡时,三力必汇交于一点。 证明:先移两力并得一合力,由平衡知第三力必与合力在同一直线上。 5)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工程力学教案4

课时授课计划(第5讲) 课题名称:§2-1力系的分类;§2-2力系的简化。 教学目的:①了解力系的分类及特征;②掌握平面汇交力和任意力系简化过程; ③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教学重点:掌握平面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教学难点:任意力系简化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 作业及要求: 1.思考题2-2 试用力的平移定理说明用一只手扳丝锥攻螺纹所产生的后果。2-3 力偶可在作用面内任意移转,为什么说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2.习题 2-1; 2-3

结构或构件同时要受到多个力的作用,在进行力学计算之前除需正确地受力分析外,还需根据所受力的特点将各力简化成我们可以处理和计算的形式。 一、力系的概念 1.力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力的集合。 2.等效力系:当不同的两个力系对同一物体的作用效果完全相同时,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力系。 3.平衡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力系称为平衡力系。 求一个力系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而求解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 二、力系的分类 平面力系; 空间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或称为平面一般力系。 空间力系同样也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空间任意力系。 三、力的平移定理

力的平移定理:作用在刚体上某点的力,可以将它平移到刚体上任一新作用点,但必须同时附加一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的矩。用力的平移定理可将一个力平移到另一点,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也可以由一个力 和一个力偶平移后得到一个力。 一、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 1.几何法 设刚体上作用一汇交力系如图所示,汇交点为刚体上的O 点。根据力的可传性原理,将各力沿作用线移至汇交点,成为共点力系,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依次将各力两两合成,求出作用在O 点的合力R 。实际上,也可以连续应用力的多边形法则,逐步将力系的各力合成,求出合力R ,如图2-2所示。 下面,分析图2-2,为求力系 的合力R ,中间求了R 1、R 2、…等, 不难看出,如果不求R 1、R 2、…, 直接将力系中的各力首尾相连,得 到一个多边形,也可以求出力系的 合力,即多边形的封闭边就是 要求的力系的合力。这种求合力 的方法叫力的多边形法则,画出的 多边形叫力的多边形。 2.解析法 ∑=+++=X X X X R n x 21 ∑=+++=Y Y Y Y R n y 21

工程力学实验教案

第1章 工程力学试验的任务和程序 §1-1 基本任务 1、测定材料的力学行为。(如测定σs、σb、E、υ); 2、孕育理论和验证理论(如:胡克定律、泊松关系); 3、了解结构的力学特性—应力特性和变形形态(飞机的整体特性,大型结构的选型和检测)。 §1-2 基本程序

第2章 试验的基本环节 §2-1 实验技术标准

§2-4 试样 试验分为两类: 1、实物试验:一般规模生产的试验(如飞机的整体性能)及大型结构的监测等。 2、模型试验:模型试验又分为实物模型试验和标准试样试验。 实物模型试验主要用于大型结构的可行性设计(大坝、桥梁、核反应堆)。 标准试样试验用以了解材料特性。标准试样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制备。 试验原则:可小不大,可模型不实物。 §2-5 测试与记录 ①每台设备应有专人负责。 ②测试前应检查、标定仪器设备。 ③记录试验现象,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④详尽记录试验数据,包括试验条件、试验方案、试验现象、试验数据。 ⑤试验人员及审核人签字。 §2-6 数值修约规则 一、修约的表达方式 1、指定修约位数的表示方法 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保留两位小数。 2、指定修约间隔的表示方法 如:修约间隔为0.02。其含义是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且是0.02的整数倍。 二、数值修约规则 口诀: 四舍六入五考虑, 五后非零则进一, 五后皆零看奇偶, 五前为偶则舍去, 五前为奇则进一。 例1:将下列数据修约到三位有效数据。 3.426, 5244, 1.14502, 21.450, 21.150 修约后: 3.43, 5.24×103, 1.15, 21.4, 21.2 例2:将数据12.63按0.5单位修约。 修约后数据为12.5。 12.63 25.26 25.0 12.5 ×2÷2 按个位修约注意事项: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0305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学时/学分:96 / 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 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年7月 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2002年8月教材: 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月第二版 《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第四版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 (一)静力学: 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二)运动学: 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 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 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 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4、能正确地运用分解和合成的方法分析点的运动。能熟练运用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熟练地计算 刚体作平面运动时角速度和刚体上点的速度。 5、能正确运用动力学普遍定理求解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6、能熟练地运用达朗伯原理求解简单的动反力问题。

工程力学教学大纲

. 《工程力学》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010208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64/4 适用专业:工程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升本) 开课部门:防灾工程系 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地位: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其内容以在简单构件受力及变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结构受力与变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因此在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总的要求是了解计算简图的意义,对一般的杆件结构能选择计算简图;掌握力的基本性质,力系的合成、平衡条件及其应用;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了解几种典型结构的受力特性,能熟悉计算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后续课:建筑结构,土力学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升本)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其需要的前续知识并不多,只需要掌握常见的数学积分方法和大学物理经典力学知识;学习工程力学可以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汇成一体,形成工程力学的新体系,是学生今后研究结构及构件受力和承载能力问题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 .

绪论 1.教学内容 (1)了解工程力学的任务(重点),荷载的分类 (2)熟悉各种常见的约束性质,掌握结构的计算简图 (3)理解变形固体及其基本假定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强度、刚度、稳定性概念;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难点:刚体及变形固体假定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建筑结构荷载分类,约束形式及简化 (2)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基本概念,基本假定 第1章静力学基础 1.教学内容 (1)静力学基本概念 (2)静力学基本公理 (3)工程常见约束类型、约束及其反力、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4)物体受力分析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静力学公理;常见约束及其约束反力;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 难点: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及其受力图的画法;物体系统平衡问题的解题思路3、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计算力的投影,掌握各种力系的简化方法和简化结果 第2章平面基本力系 1、教学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3)平面力对点的矩 (4)平面力偶系的平衡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平面体系合成与投影定理 难点:力矩合成与平衡定理 3、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主矢和主矩,用各种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 . 第3章平面一般力系 1、教学内容 (1)力向一点平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