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向板 计算步骤

单向板 计算步骤

单向板 计算步骤
单向板 计算步骤

LB-1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2000 mm; Ly = 60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Ec=2.80×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4.1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简支/简支/固定/固定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40=60 mm

六、配筋计算(ly/lx=6000/2000=3.000>2.000,所以选择多边支撑单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配筋

1) 确定X向底板弯距

Mx = (γG*qgk+γQ*qqk)*Lo2/24

= (1.200*4.100+1.400*2.000)*22/24

= 1.287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1.287×106/(1.00*11.9*1000*60*60)

= 0.03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30) = 0.030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30/360

= 60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60/(1000*100) = 0.060%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6) 计算纵跨分布钢筋面积

不宜小于横跨板底钢筋面积的15%,所以面积为:

As1 = As*0.015 = 200.00*0.15 = 30.00mm2

不宜小于该方向截面面积的0.15%,所以面积为:

As1 = h*b*0.0015 = 100*1000*0.0015 = 150.00mm2

取二者中较大值,所以分布钢筋面积As = 150mm2

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2.X向左端支座钢筋

1) 确定左端支座弯距

M o x = (γG*qgk+γQ*qqk)*Lo2/12

= (1.200*4.100+1.400*2.000)*22/12

= 2.573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 o x/(α1*fc*b*ho*ho)

= 1.00*2.573×106/(1.00*11.9*1000*60*60)

= 0.06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0) = 0.06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62/360

= 123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23/(1000*100) = 0.123%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3.X向右端支座钢筋

1) 确定右端支座弯距

M o x = (γG*qgk+γQ*qqk)*Lo2/12

= (1.200*4.100+1.400*2.000)*22/12

= 2.573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 o x/(α1*fc*b*ho*ho)

= 1.00*2.573×106/(1.00*11.9*1000*60*60)

= 0.060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0) = 0.06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1.9*1000*60*0.062/360

= 123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123/(1000*100) = 0.123%

ρ<ρmin = 0.2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

4.上边支座配筋

1) 构造上边钢筋面积

构造钢筋面积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mm2

用户选择了单向板上部板边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

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所以:

面积s = 纵跨板底钢筋面积/3 = 50 mm2

我们去其中两个值较大者,所以构造钢筋面积为200 mm2

5.下边支座配筋

1) 构造下边钢筋面积

钢筋面积As = ρmin*b*h = 0.200%*1000*100 = 200

用户选择了单向板下部板边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

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所以:

面积s = 纵跨板底钢筋面积/3 = 50 mm2

我们去其中两个值较大者,所以构造钢筋面积为200 mm2

七、跨中挠度计算:

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

1.计算标准组合弯距值M k:

Mk = M gk+M qk = (qgk+qqk)*Lo2/24

= (4.100+2.000)*22/24

= 1.017 kN*m

2.计算准永久组合弯距值M q:

Mq = M gk+ψq*M qk = (qgk+ψq*qqk)*Lo2/24

= (4.100+1.0*2.000)*22/24

= 1.017 kN*m

3.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

1) 计算按荷载荷载效应的两种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σsk = Mk/(0.87*ho*As) 混规(7.1.4-3)

= 1.017×106/(0.87*60*251) = 77.595 N/mm

σsq = Mq/(0.87*ho*As) 混规(7.1.4-3)

= 1.017×106/(0.87*60*251) = 77.595 N/mm

2)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积: Ate = 0.5*b*h = 0.5*1000*100= 50000mm2

ρte = As/Ate 混规(7.1.2-4)

= 251/50000 = 0.502%

3)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ψk = 1.1-0.65*ftk/(ρte*σsk) 混规(7.1.2-2)

= 1.1-0.65*1.78/(0.502%*77.595) = -1.870

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0.2,所以取ψk = 0.2

ψq = 1.1-0.65*ftk/(ρte*σsq) 混规(7.1.2-2)

= 1.1-0.65*1.78/(0.502%*77.595) = -1.870

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0.2,所以取ψq = 0.2

4) 计算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

αE = Es/Ec = 2.0×105/2.80×104 = 7.143

5) 计算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

矩形截面,γf=0

6) 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

ρ = As/(b*ho)= 251/(1000*60) = 0.418%

7) 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s

Bsk = Es*As*ho2/[1.15ψk+0.2+6*αE*ρ/(1+ 3.5γf')](混规(7.2.3-1)) = 2.0×105*251*602/[1.15*-1.870+0.2+6*7.143*0.418%/(1+3.5*0.0)]

= 2.966×102 kN*m2

Bsq = Es*As*ho2/[1.15ψq+0.2+6*αE*ρ/(1+ 3.5γf')](混规(7.2.3-1)) = 2.0×105*251*602/[1.15*-1.870+0.2+6*7.143*0.418%/(1+3.5*0.0)]

= 2.966×102 kN*m2

4.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

1) 确定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

当ρ'=0时,θ=2.0 混规(7.2.5)

2) 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

Bk = Mk/(Mq*(θ-1)+Mk)*Bs (混规(7.2.2-1))

= 1.017/(1.017*(2.0-1)+1.017)*2.966×102

= 1.483×102 kN*m2

Bq = Bsq/θ (混规(7.2.2-2))

= 2.966×102/2.0

= 1.483×102 kN*m2

B = min(Bk,Bq)

= min(148.305,148.305)

= 148.305

5.计算受弯构件挠度

f max = (q gk+q qk)*Lo4/(384*B)

= (4.100+2.000)*24/(384*1.483×102)

= (4.100+2.000)*24/(384*1.483×102)

= 1.714mm

6.验算挠度

挠度限值fo=Lo/200=2000/200=10.000mm

fmax=1.714mm≤fo=10.000mm,满足规范要求!

八、裂缝宽度验算:

1.跨中X方向裂缝

1) 计算荷载效应

Mx = (qgk+ψq*qqk)*Lo2/24

= (4.100+1.0*2.000)*22/24

= 1.017 kN*m

2) 光面钢筋,所以取值v i=0.7

3) 因为C > 65,所以取C = 65

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σsq=Mq/(0.87*ho*As) 混规(7.1.4-3)

=1.017×106/(0.87*60*251)

=77.595N/mm

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00=50000 mm2

ρte=As/Ate 混规(7.1.2-4)

=251/50000 = 0.0050

因为ρte=0.0050 < 0.01,所以让ρte=0.01

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7.1.2-2)

=1.1-0.65*1.780/(0.0100*77.595)

=-0.391

因为ψ=-0.391 < 0.2,所以让ψ=0.2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

n=1000/dist = 1000/200

=5

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

d eq= (∑n i*d i2)/(∑n i*v i*d i)

=5*8*8/(5*0.7*8)=11

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

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7.1.2-1) =1.9*0.200*77.595/2.0×105*(1.9*20+0.08*11/0.0100)

=0.0191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

2.左端支座跨中裂缝

1) 计算荷载效应

M o x = (qgk+ψq*qqk)*Lo2/12

= (4.100+1.0*2.000)*22/12

= 2.033 kN*m

2) 光面钢筋,所以取值v i=0.7

3) 因为C > 65,所以取C = 65

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σsq=Mq/(0.87*ho*As) 混规(7.1.4-3)

=2.033×106/(0.87*60*251)

=155.190N/mm

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00=50000 mm2

ρte=As/Ate 混规(7.1.2-4)

=251/50000 = 0.0050

因为ρte=0.0050 < 0.01,所以让ρte=0.01

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7.1.2-2)

=1.1-0.65*1.780/(0.0100*155.190)

=0.354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

n=1000/dist = 1000/200

=5

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

d eq= (∑n i*d i2)/(∑n i*v i*d i)

=5*8*8/(5*0.7*8)=11

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

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7.1.2-1) =1.9*0.354*155.190/2.0×105*(1.9*20+0.08*11/0.0100)

=0.0676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

3.右端支座跨中裂缝

1) 计算荷载效应

M o x = (qgk+ψq*qqk)*Lo2/12

= (4.100+1.0*2.000)*22/12

= 2033333.333 kN*m

2) 光面钢筋,所以取值v i=0.7

3) 因为C > 65,所以取C = 65

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

σsq=Mq/(0.87*ho*As) 混规(7.1.4-3)

=2.033×106/(0.87*60*251)

=155.190N/mm

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00=50000 mm2

ρte=As/Ate 混规(7.1.2-4)

=251/50000 = 0.0050

因为ρte=0.0050 < 0.01,所以让ρte=0.01

6) 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

ψ=1.1-0.65*ftk/(ρte*σsq) 混规(7.1.2-2)

=1.1-0.65*1.780/(0.0100*155.190)

=0.354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

n=1000/dist = 1000/200

=5

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

d eq= (∑n i*d i2)/(∑n i*v i*d i)

=5*8*8/(5*0.7*8)=11

9) 计算最大裂缝宽度

ωmax=αcr*ψ*σsq/Es*(1.9*C+0.08*Deq/ρte) (混规(7.1.2-1) =1.9*0.354*155.190/2.0×105*(1.9*20+0.08*11/0.0100)

=0.0676mm ≤ 0.30, 满足规范要求

后张法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大件码头引桥工程设计阶段施工图专业:路桥 计算内容大件码头引桥工程计算书 计算页数:14 计算日期:2010-12-21 计算:校核: 复校:审核: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技术标准 (1) 3 主要材料 (1) 4 设计依据 (2) 5 技术规范 (3) 6 桥梁总体布置 (3) 7 结构计算 (4) 7.1 横向分布系数计算 (4) 7.2 结构计算 (5) 7.2.1 简支板梁中板结构计算 (5) 7.2.2 简支板梁边板结构计算 (9) 7.2.3 简支小箱梁结构计算 (13) 7.3 桩基础竖向承载力验算 (17)

1 工程概况 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码头引桥全桥长度为380m。跨径布置为4×2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梁桥+12×2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桥。桥面宽度为11m。桥梁起点桥面高程为+8.885m,前80m纵坡为1.39%,后300m不设纵坡,引桥与码头变宽段引桥桥面接点高程为+10.0m。 2 技术标准 (1)桥梁设计基准期:100年 (2)桥梁设计荷载:大件荷载,按双排双列平板车荷载布置(见下图),最大轴重720KN(包括自重),轴距1.6m,共12根轴。 3 主要材料 (1)混凝土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板梁和小箱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桥台、盖梁、承台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桥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公路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的要求。 (2)主要钢材 箱梁所有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九股钢驰,弹性模量为1.95绞线d=15.2mm,标准强度fpk=1860MPa,低松驰,弹性模量为1.95×105Mpa,每股钢绞线公称截面积139mm2,公称重量1.101kg/m。 锚具:锚具采用OVM夹片锚具,其质量应符合GB/T14370-93的要求。 普通钢筋:采用热轧R235、必须符合GB13013-1991的规定;采用热轧HRB335钢筋,必须符合GB1499-1998的规定。 所用钢板均为符合GB700-79规定的普通碳素结构钢(A3钢)。 波纹管:预应力钢束均采用塑料波纹管配真空辅助灌浆施工工艺。塑料波纹管质量要求应满足JT/T529-2004的要求。 4 设计依据 (1)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 (2)我院2010年5月出版的"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工程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 (3)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盐城分局和扬州分局2010年4月1:2000 地形测图。 (4)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盐城港大丰港区大件码头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前提资料(建设用地地形图、建设用地坐 标、规划红线图、规划设计要求、建设用地周边道路标高等)。报告》 (2010.5)。 (6)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大丰港二期工程码头、引桥等相关施工图" (2009); (7)盐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大丰港二期工程引堤施工图"(2009);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图1-32 楼盖做法详图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 1.设计资料 (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10kN/m2。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 =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γ =17kN/m3)。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33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 57.5mm 2300/40 l/40 h= ≥ ≥,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mm h80 ≥,所以板厚取 80mm h=。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mm l l h550 ~ 367 12 / ~ 18 /= =,取550mm h=,截面宽h b)3/1 ~ 2/1( = ,取 mm b250 =。

222 2/2.16/186.16/133.110/186.32.1655.2m kN m kN g q m kN q m kN g ,近似取荷载总设计值:活荷载设计值:恒荷载设计值:=+=?==?= (2)、计算简图 取1m 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34(a )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mm 250,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mm 120,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mm l l mm l mm a l mm h l l n n n 20502502300209521152120)22501202300(220952 80 )22501202300(2/010101=-====+--=+=+--=+=中跨所以边跨板的计算取确定: 边跨按以下二项较小值

双向板计算步骤

LB-1 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 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3000 mm; Ly = 4600 mm 板厚: h = 120 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 ft=1.27N/mm ftk=1.78N/mm 42 Ec=2.80 X 104N/mm 钢筋种类:HRB400 fy = 360 N/mm 2 Es = 2.0 X 105 N/mm2 最小配筋率:p =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 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丫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丫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如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q gk = 4.100kN/m

可变荷载标准值q qk = 2.000kN/m

4. 计算方法: 弹性板 5. 边界条件(上端/ 下端/ 左端/ 右端): 固定/ 简支/ 简支/ 简支 6. 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丫o = 1.00 泊松比:卩=0.200 五、计算参数: 1. 计算板的跨度: Lo = 3000 mm 2. 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20-40=80 mm 六、配筋计算(lx/ly=3000/4600=0.652<2.000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 1. X 向底板钢筋 1)确定X 向板底弯矩 2 Mx = 表中系数(丫G*q gk+丫Q*q qk)*Lo = (0.0634+0.0307*0.200)*(1.200*4.100+1.400*2.000)*3 = 4.829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a s = 丫o*Mx/( a 1*fc*b*ho*ho) 6 =1.00*4.829 X 10 /(1.00*11.9*1000*80*80) = 0.063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E = 1 -sqrt(1- 2* a s) = 1 -sqrt(1-2*0.063) = 0.066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a 1*fc*b*ho* E /fy = 1.000*11.9*1000*80*0.066/360 = 173mm 2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摩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因此,必须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 1、表6-2-2及表6-2-3确定。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6-2-3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表6-2-1一般通风系统中常用空气流速(m/s) 支室内xx空干管 管进风口回风口气入口6~2~1.5~2.5~ 5.5~薄钢1483.53.5 工业建筑机6.5板、混凝土 械通讯 4~2~1.5~2.0~ 砖等

5~61263.03.0 工业辅助及 民用建筑 0.5 0.50.2~~0.7 自然通风~1.01.0类别 机械通风5~8 52~ 2~4风管 材料 表6-2-2空调系统低速风管内的空气流速部位 新风xx 总管和总干管 无送、回风口的支管 有送、回风口的支管频率为1000Hz时室内允许声压级(dB)<40~60>60 3.5~ 4.04.0~4.5 5.0~ 6.0 6.0~8.06.0~8.0 7.0~12.0 3.0~ 4.0 5.0~7.0 6.0~8.0 2.0~ 3.03.0~5.03.0~6.0表6-2-3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m/s)粉尘类

空心板设计计算(终结版)

设计计算说明书 解:1、计算内力设计值 按极限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内力组合计算值如下所示 跨中截面:m kN M l d .26.105817.614.18.082.3384.150.4292.12 /,=??+?+?= kN V l d 94.8310.54.18.088.454.102.12/,=??+?+?= 1/4跨截面:m kN M l d .95.79388.454.18.030.2544.112.3222.14 /,=??+?+?= 支点截面 :kN V d 08.36056.264.18.024.1134.116.1432.10 ,=??+?+?= 2、截面转化 根据面积、惯性矩不变的原则,将空心板圆孔折算成k k h b ?的矩形孔, 则有 k k h b = ()2 370 4 ?π ① ()4 3 37064 12 1?= π k k h b ② 解得 mm b k 335= mm h k 370= 转化为工字梁为: 上翼板厚度 mm h f 1052/320265'=-= 下翼板厚度 mm h f 1252/320285=-= 腹板厚度 mm b 53033521200=?-= 3、跨中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计算 1)T 形截面梁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 mm L b f 42003/126003/' 1=== mm b f 1200'2= mm h c b b f f 1790105120530122' '3=?++=++= 故取受压翼板的有效宽度mm b f 1200'= 2)跨中截面配筋计算及截面复核

(1)界面设计 ①判定T 形截面种类 设mm a s 50=,则截面有效高度mm a h h s 500505500 =-=-= () ()2/10550010512008.132/' 0' ' -???=-f f f cd h h h b f m kN .11.778=<).26.1058(m kN M = 故属于第二类T 形截面 ②求受压区高度 由公式()()()2 /2/' 0' ' 0f f f cd cd h h h b b f x h bx f M --+-= 解方程的合适解为mm x 218=>) 105('mm h f = mm 25

单向板设计例题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本设计为一工业车间楼盖,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楼盖梁格布置如图T-01所示,柱的高度取9m,柱子截面为400mrK400mm (1)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20mm厚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8kN/m2。 (3)恒载分项系数为;活荷载分项系数为(因为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kN/m2) (4)材料选用: 混凝土: 钢筋:梁中架立钢筋、箍筋、板中全部钢筋采用HPB235(几审) 其余采用HRB335(儿“」」) 2 ?板的计算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6450 板的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T-02所示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 二53 取。次梁截面高度取 图 T-01 h —呂曲诙> - 2150 15

(1) 荷载: 恒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二二-;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 ? 20mm 混合砂浆顶棚抹灰 : :4 ; 恒载标准值: 恒载设计值 二?一; - -■; 活荷载设计值:=「’ ^; 合计 即每米板宽 _ ' ' ' : 1 "J O (2)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GO LI 2150 im 2150 图 T-02 图 T-03

^2 15-0,12-^22?.^ 边跨 中间跨1- ' 1 __ ' ' ' 11“ ; 跨度差-■■1|:■ '■- ,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其计算简图如图T-03所示。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Q-O1。 (3)截面承载力计算:

中间板带②?⑤轴线间,其各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中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其弯矩降低 20%。 3.次梁的计算。 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h= 700 朋!觀 3 空? = 538 取主梁的梁高,梁宽-- -1- 荷载: 恒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3;二:1「- m ■■.; 次梁自重设计值^ 梁侧抹灰自重设计值' ...... 厶. 恒载设计值: 7 活荷载设计值: 由板传来:f | 一::::''; 合计:7 (1)内力计算: 计算跨度: 1=L -F—= 6 18-1----- = 6 珈 边跨:"2 2 中间跨:如=/H=6 45-030 = . 跨度差:(6.3-6.15)/6.15=2.4% <10% . 7 说明可以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次梁弯矩和剪力见表Q-03及表Q-04。 (2)截面承载力计算:

毕业设计手算计算书基本步骤模板1

1 建筑设计 1.1 建筑方案的比选与确定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参观了一些办公大楼的基础上,我先后做出了三个方案,经过初选,摈弃方案三,现将方案一与方案二做一比较,以此确定最终的建筑设计方案。 1.1.1建筑功能比较 由于此保险公司办公楼要求有营业大厅,故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营业大厅单独设置在一边,即采用裙楼的方式,主楼办公区8层,裙楼2层,这样功能划分明确,且建筑物有错落感,外形美观,但结构布置和计算麻烦些;另一种则用对称的柱网,一楼设置营业大厅,与办公区2-8层的布置不同,这样主要的问题就是底层的功能划分了,考虑方便,美观,防火等,此方案绘图和计算相对容易些,考虑到是初次设计完整的一栋框架结构,主要目的是掌握思想方法,故采用方案2,柱网完全采用对称布置。关于底层平面的布置的问题又有如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建筑底层平面布置完全对称,这样有利于引导人流,且外形较好,里面效果好,现浇整体布局较为紧凑,便于设计计算和施工;由于底层有大型的营业大厅,而且要求与办公区隔离,该方案楼梯布置比较困难,若分两边布置,则使建筑无门厅主楼梯,不利于交通组织,将其因为对称布局带来的优势丧失,且将对电梯的布置带来问题;若于中门厅处布置一部主楼梯,则为了防火需要(以防形成“袋形走廊”),要在建筑两侧加设防火楼梯与防火出口,造成不经济,且将楼梯置于建筑两头不利于抗震设计。 方案二建筑底层平面非对称布置,可能导致交通组织不明确,但在设置两个入口后问题得到解决,营业大厅不布置在中间,而是放在最右边,有其单独的入口,中间用一道门即可与办公区的门厅隔离,达到设计要求。该方案楼梯布置较为合理,于门厅布置主楼梯一部,通向楼顶,设置防火卷门,即起到消防楼梯的作用,引导人流且同两部电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一、基本设计资料 1、跨度和桥面宽度 (1)标准跨径:12m (墩中心距)。 (2)计算跨径:11.6m 。 (3)桥面宽度:净7m+2×1.5m (人行道)。 2、技术标准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行道和栏杆自重线密度按照单侧8KN/m 计算,人群荷载取3KN/㎡。 环境标准:Ⅰ类环境。 设计安全等级:二级。 3、主要材料:混凝土空心简支板和铰接缝采用C40混凝土;桥面铺装上层采用0.03m 沥青混凝土,下层为0.06厚C40混凝土。沥青混凝土重度按23KN/m 3计算,混凝土重度按24KN/m 3计。 中板截面构造及尺寸(单位:cm ) 一、计算空心板截面几何特性 1、毛截面面积计算 ()2111124702162555505503586307.32222A cm π?? =?+??-???++?+??+??=???? 2、毛截面重心位置

全截面对12板高处的静矩为: 12 31 1111255(355)555(3555)250(351550)2 32231285351053758.3323h S cm ?=????-?+??-?-???--????? ?-???--?= ????? 铰缝的面积为: ()22 20.5555550.53500.558765j A cm cm =???+?+??+??=毛截面重心离12板高的距离为:123758.33 0.66307.32 h S d cm A === 铰缝重心到12板高的距离为:123758.33 4.913765 h j j S d cm A === 3、毛截面惯性矩计算 铰缝对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为: 333324 555035855576522 4.91339726.0436*******j I cm ????????=??++++?=?? ? ???? 空心板截面对其重心轴的惯性矩为: ()342224 64 1247032124700.62160.6219863.02765 4.9130.612642.295010I cm cm ππ??????=+??-?+??-?-?+?? ????? =? 空心板截面的抗扭刚度可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箱型截面进行近似计算

双向板 计算步骤

LB-1矩形板计算 一、构件编号: LB-1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3000 mm; Ly = 4600 mm 板厚: h = 12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25 fc=11.9N/mm2 ft=1.27N/mm2 ftk=1.78N/mm2 Ec=2.80×104N/mm2 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2.0×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2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40mm 保护层厚度: c = 2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 1.200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 G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 = 1.400 Q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4.1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固定/简支/简支/简支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3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20-40=80 mm 六、配筋计算(lx/ly=3000/4600=0.652<2.000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钢筋 1) 确定X向板底弯矩 Mx =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 (0.0634+0.0307*0.200)*(1.200*4.100+1.400*2.000)*32 = 4.829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o*ho) = 1.00*4.829×106/(1.00*11.9*1000*80*80) = 0.063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63) = 0.066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桥梁预应力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预应力空心板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1.跨径:标准跨径:??=16.00m;计算跨径l =15.56m 2.桥面净空:2X0.5m+9m 3.设计荷载:公路-?极荷载; 4.材料: 预应力钢筋:采用1×7 钢绞线,公称直径12.7mm;公称截面积98.7 mm 2 , f pk =1860Mpa,f pd =1260Mpa,E p =1.95×10 5 Mpa, 预应力钢绞线沿板跨长直线布置; 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335, f sk =335Mpa, f sd =280Mpa;R235, f sk =235Mpa, f sd =195Mpa; 混凝土:空心板块混凝土采用C50,f ck =26.8MPa,f cd =18.4Mpa,f tk =2.65Mpa,f td =1.65Mpa。绞缝为C30 细集料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C30 沥青混凝土;栏杆为C25 混凝土。 5、设计要求: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 -2004)》要求,按A 类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此梁。 7、设计依据与参考书 《结构设计原理》叶见曙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计算示例集》(梁桥)易建国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桥梁工程》(1985)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构造与尺寸 50 900/2 2% 图1-1 桥梁横断面

图1-2 面构造及尺寸(尺单位:cm) 三、毛截面面积计算(详见图1-2) A h=4688.28cm2 (一)毛截面重心位置 全截面静距:对称部分抵消后对1/2板高静距 S=4854.5cm3 铰面积:A铰=885cm2 毛面积的重心及位置为: d h=1.2cm (向下) 铰重心对1/2板高的距离: d铰=5.5cm (二)毛截面对重心的惯距 面积:A′=2290.2cm2 圆对自身惯距:I=417392.8cm4 由此可得空心板毛截面至重心轴的惯性矩: I=3.07X101om m4 空心板的截面抗扭刚度可简化为图1-3的单箱截面来近似计算 I T=4.35X101omm4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参考例题)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6.6,次梁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m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双向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实例

双向板按弹性方法计算实例 1.楼盖平面布置 双向板肋形楼盖梁板结构布置如图1,钢筋混凝土板厚150h mm =,楼面面层为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320/kN m γ=),板底为15mm 厚石灰砂浆粉刷(317/kN m γ=)活载标准值25.4/k q kN m =,混凝土为35C 级,板中受力筋及分布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梁中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梁中箍筋和架立筋采用HPB300级钢筋。柱距为6900mm ,板的弯矩折减系数为:B1为0.8;B2,B3均为1.0 图1 楼盖平面布置 2.板的荷载计算 恒载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 200.020.4?= KN/2m 15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0.15 3.75?= KN/2m 15mm 石灰砂浆 170.0150.26?=KN/2m

标准值 0.4 3.750.26=4.41k g =++ KN/2m 活载 标准值 5.4k q = KN/2m 可变荷载效应起控制作用, 1.2G γ= 1.3Q γ= 设计值 1.2 4.41 5.292g =?=KN/2m , 设计值 1.3 5.47.02q =?= KN/2m 荷载设计值 5.2927.0212.312p g q =+=+= KN/2m /2 5.2927.02/28.80p g q '=+=+= KN/2m /27.02/2 3.51p q ''±=== KN/2m 3. 板的内力计算及配筋 3.1中间区格板 1 B 计算跨度: 6.9x l m = 6.9y l m = / 1.0x y l l = 单位板宽弯矩(/KN m m ?) 跨中弯矩:荷载按棋盘布 x M =系数(6)2x p l '+系数(1)2x p l '' =( 0.02058.800.0429 3.51?+?) 26.915.76?= y M =系数(6)2x p l '+系数(1)2x p l ''=( 0.02058.800.0429 3.51?+?) 26.915.76?= 支座弯矩:荷载按满布 a 支座a x M =系数(6)2x pl =20.051312.312 6.930.07-??=- b 支座b y M =系数(6)2x pl =20.051312.312 6.930.07-??=- 配筋计算:s γ=0.95,0130x h mm =,0120y h mm =。跨中正弯矩配筋选用HPB300钢, 2270/y f N mm =,min 0.45/0.45 1.57/2700.262%t y f f ρ==?= 2,min min 0.002621000150393s A bh mm ρ==??=

计算方法课程设计

数理学院2014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课程设计 姓名:刘金玉 学号: 3141301240 班级: 1402 成绩:

实验要求 1.应用自己熟悉的算法语言编写程序,使之尽可能具有通用性。2.上机前充分准备,复习有关算法,写出计算步骤,反复检查,调试程序。(注:在练习本上写,不上交) 3.完成计算后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包括:算法步骤叙述,变量说明,程序清单,输出计算结果,结构分析和小结等。(注: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题目的实验报告都包含上述内容!) 4.独立完成,如有雷同,一律判为零分! 5.上机期间不允许做其他任何与课程设计无关的事情,否则被发现一次扣10分,被发现三次判为不及格!非特殊情况,不能请假。旷课3个半天及以上者,直接判为不及格。

目录 一、基本技能训练 (4) 1、误差分析 (4) 2、求解非线性方程 (6) 3、插值 (12) 4、数值积分 (12) 二、提高技能训练 (16) 1、 (16) 2、 (18) 三、本课程设计的心得体会(500字左右) (21)

一、基本技能训练 1、误差分析 实验1.3 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实验目的: 研究误差传播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问题提出: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 实验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为 1,22b x a -+= 用求根公式求解下面两个方程: 2210(1)320(2)1010 x x x x +-=-+= 实验要求: (1) 考察单精度计算结果(与真解对比); (2) 若计算结果与真解相差很大,分析其原因,提出新的算法(如先求1x 再 根据根与系数关系求2x )以改进计算结果。 实验步骤: 方程(1): 根据求根公式,写出程序: format long a=1;b=3;c=-2; x1=((-1)*b+sqrt(b^2-4*a*c))/2*a

单向板楼盖设计例题

4.3.2.9 单向板楼盖设计例题第一部分——内力分析 某多层厂房的建筑平面如图4-37所示,环境类别为一类,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楼房内。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8kN/m2,楼盖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试进行设计。其中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图4-37 +5.00建筑平面 (1)设计资料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混合砂浆抹底。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梁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板采用HPB300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对应横向承重方案)。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 2.2m,l02/l01=6.6/2.2=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根据表4-1,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故取板厚h=80mm(注:在民用建筑中,楼板内往往要双向布设电线管,故板厚常不宜小于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的平面布置见下图。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应表示梁、板、柱,墙等所有结构构件的平面位置,截面尺寸、水平构件的竖向位置以及编号,构件编号由代号和序号组成,相同的构件可以用一个序号。 200 图4-38 +4.965结构平面布置图(注:板厚均为80mm)图中柱、主梁、次梁、板的代号分别用“Z”、“KL”、“L”和“B”表示,主、次梁的跨数写在括号内。 (3)板的内力计算 1)荷载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 0.65kN/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m2 20mm混合砂浆 0.02×17=0.34kN/m2小计 2.99 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8.0kN/m2永久荷载分布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见《规范》)。于是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g=2.99×1.2=3.59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q=8×1.3=10.4kN/m2

16m公路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中板设计

16m 公路预应力简支空心板梁桥中板设计 一、 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 本桥设计荷载等级确定为汽车荷载: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2N/m k 。 2.桥面跨径及净宽 标准跨径:k l =16m 。 计算跨径: l =15.6m 。 板 长:1l =15.96m 。 桥梁宽度:7m+2×0.5m 。 板 宽:2l =0.99m 。 3.主要材料 混凝土:主梁板采用C50混凝土,桥面铺装采用10cm 混凝土+柔性防水涂层+10cm 沥青混凝土。预应力筋:采用?s 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pk f =1860MPa ,弹性模量 p E =1.95510MPa ?,普通钢筋:直径大于和等于12mm 的用HRB335级 热轧螺纹钢筋,直径小于12mm 的均用R235级热轧光圆钢筋。锚具、套管、连接件和伸缩缝等根据相关规范选取。 4.施工工艺 先张法施工,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 5.计算方法及理论 极限状态设计法

6.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1) 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 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4) 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GBT14370-93)。 (6) 《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规格条例》(JTT663-2006)。 (7) 《桥梁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等教材。 (8) 计算示例集《混凝土简支梁(板)桥》(第三版),易建国 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9)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梁桥(上)》,徐光辉,胡明义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 构造布置及尺寸 桥面宽度为:净—7m+2?0.5m (防撞护栏),全桥宽采用8块 C50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每块空心板宽99cm (中板),边板99.5cm ,宽62cm ,空心板全长15.96m 。采用先张法施工工艺,预应 力筋采用?s 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 pk f =1860MPa , p E =1.95510MPa ?。pd f =1260MPa ,预应力钢绞线沿板跨长直线布置。 C50混凝土空心板的ck f =32.4MPa ,tk f =2.65MPa ,td f =1.83MPa 。全桥空心板横断面布置如图所示,每块空心板截面及构造尺寸见图2。

单向板配筋

设计单位: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混凝土单向板计算书 设计人:宋世科 审核人:宋世科 学号:130604230 班级:13建筑工程技术2班

目录 一、设计资料 (1) 二、板设计 (1) 2.1荷载计算 (2) 2.2内力计算 (3) 2.3配筋计算 (3) 三、次梁的计算 (4) 3.1荷载计算 (5) 3.2内力计算 (5) 3.3配筋计算 (6) 四、主梁设计 (8) 4.1荷载计算 (9) 4.2内力计算 (9) 4.3配筋计算 (12) 五、附图 (15) 次梁配筋图 (15) 主梁配筋图 (16)

某多层工业厂房的建筑平面图如图1.1所示,楼梯设置在旁边的附属房屋内。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做法:水磨石面层(0.65m KN/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活荷载: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q k=6.0KN/m2,准永久值系数ψq=0.8。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C25;梁内受力钢筋为HRB335级,其他钢筋为HPB300级钢筋。 试对板、次梁和主梁进行设计。 图1.1 楼盖建筑平图

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力分布方法计算,取1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有关尺寸及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设板厚h=80mm。 图2.1 板的计算简图 2.1 荷载计算 水磨石面层:0.65KN/m2 80mm厚钢筋混凝土板:25×0.08=2KN/m2 20mm石灰砂浆抹底:17×0.02=0.34KN/m2 恒载标准值:g k=0.65+2+0.34=2.99KN/m2 活荷载标准值:q k=6KN/m2 转化为线荷载:2.99×1m=2.99KN/m 6×1m=6KN/m 荷载设计值:g+q=1.2×2.99+1.3×6=11.39KN/m

建筑结构设计计算步骤探讨

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SATW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 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 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 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 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 y 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 ,若小于0.9 ,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 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 为止。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得总自由度数。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得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藕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 倍。如果选取的振型组合数已经增加到结构层数的3倍,其有效质量系数仍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再增加振型数,而应认真分析原因,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2)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祥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 度,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3)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上述的计算目的是将这些对全局有控制作用的整体参数先行计算出来,正确设置,否则其后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别很大。 2. 确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 整体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新规范特别强调内容。新规范用于控制结构整体性的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

《混凝土课程设计报告》(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桥设计) 系别: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课程设计时间:2015年1 月4日——2015年1 月10 日)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理论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要求 在学习《桥梁工程》之前,必须掌握《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理论》,它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且是进行桥梁设计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必须能熟练进行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与计算。为了达到这一要求,特安排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使同学能正确运用《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理论》中的理论知识,通过系统地解决桥梁结构中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的设计计算,进一步牢固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方法,以便为以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设计打下可靠的基础。 二、设计题目 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空心板设计。 三、设计资料 环境条件:I类环境条件 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1.某公路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空心板设计结构尺寸。 标准跨径:13.00m; 计算跨径:12.640m; 空心板全长:12.96m;

2.计算内力 (1)使用阶段的内力 13m板2号板 弯矩M(KN.m)剪力V(KN) 1/4截面1/2截面支点截面1/2截面 1 结构自重297.96 396.79 125.93 0 2 汽车荷载217.09 289.20 118.56 47.70 3 人群荷载29.52 39.36 9.8 4 3.28 (表中汽车荷载内力已计入汽车冲击系数) (2)施工阶段的内力 简支空心板在吊装时,其吊点设在距梁端a=500mm处,13m空心板自重在 =190.42k N·m,吊点的剪力标准值V0=71.98kN。跨中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 k ,1/2 3.材料 主筋用HRB335级钢筋 f sd=280N/mm2;f sk=335N/mm2;E s=2.0×105N/mm2。 箍筋用R235级钢筋 f sd=195N/mm2;f sk=235N/mm2;E s=2.1×105N/mm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f cd=13.8N/mm2;f ck=20.1N/mm2;f td=1.39N/mm2; f tk=2.01N/mm2;E c=3.00×104N/mm2。 四、设计内容 1、进行荷载组合,确定计算弯矩,计算剪力 2、采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正截面纵向主钢筋数量 3、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 4、全梁承载力校核 5、短暂状况下应力计算 6、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 7、绘制钢筋配筋图 8、工程数量表的绘制 五、提交成果和设计要求

直墙拱结构的设计计算步骤及实例-原稿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 学号02120714 班级12级土木8班 姓名肖浩汉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要求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在通过学习地下建筑结构相关知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地下工程专业方向的具体特点而进行的一次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课程设计,结合相关的设计要求,掌握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部分设计内容,使学生所学到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培养学生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各种相关的工具书及查找资料。 完成地下建筑结构设计书一份,内容包括设计计算书、内力图和设计截面图。 一、设计题目 某整体式直墙拱形衬砌的计算。 二、设计资料 某隧道埋深85m,围岩为Ⅲ级围岩,RQD=85%,R c=57.4MPa,容重γ0=25 kN/m3,弹性抗力系数5 1.410 K=?kPa。采用整体式直墙拱混凝土衬砌,混凝土标号为C30。顶拱是变厚度的单心圆拱,拱的净矢高f0=3.7m,净跨l0=11.3m。 墙净高按 3.5米算。初步拟定拱顶厚度 0250 d x =+mm,拱脚厚度 n 300 d y =+mm,边墙的厚度为 c n 200 d d =+mm,墙底厚度增加 d 200 d=mm。试进行衬砌内力计算与截面校核。若截面校核不通过,请重新设计衬砌厚度并进行计算与校核。 变量x和y根据个人学号确定,具体方法为:设学号后三位为abc,则max(,) y ab bc =,min(,) x ab bc =。例如:abc=123,则23 y=,12 x=。 三、课程设计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