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下)之麻将馆经济学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下)之麻将馆经济学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下)之麻将馆经济学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下)之麻将馆经济学

白云先生:文明史上最大的骗局(下)之麻将馆经济学

元首的愤怒一、严复论自由自由一词,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和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它所被赋予的内涵,有天壤之别。中国人说的自由,指的是解除世俗的负累与束缚。比如庄子的逍遥,陶渊明的田园诗生活,这都是中国人所理解的自由。这种自由,是文明社会里,人们对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或许,自由一词,可能会为庄子陶渊明这样的高人雅士所不齿,他们可能会觉得,适性自然,自在逍遥才是他们的境界,而所谓的自由,不过就是粗人撒欢子罢了。而西方则不然,西方人对自由的理解,是指摆脱奴隶身份和被奴役的生存状态,成为自由人。在早期的西方社会,他们用来指谓自由的词,和用来指解放的词,是同一个词。西方的这种自由,是在人和人互相奴役的野蛮人的奴隶社会中,为摆脱奴隶身份而对奴隶主表现出的一种抗争态度。因为中国社会,从炎黄部落开始,就是一个以自耕农劳动为主的文明社会,早早的就走出了奴隶社会,所以西方人对自由的理解,在中国人看来,大概类似于动物园里被关着的动物,迫切想逃出动物园那种向往和追求。这种把自由和奴役相对应的观念,可能会让很多中国人无法获得代入感。中国人通常是把自由和负累相对应起来,而不是奴役。西方人真正的结束他们的奴隶制社会状态,不是古罗马之后,而是近代林肯发起

的废奴运动后的事。他们在奴隶制里面呆的太漫长,而我们在奴隶制里面呆的又太短。所以,当西方人的自由概念,传入中国之后,严复把它翻译成了“群己界限”。因为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实在无法把要么奴隶要么自由人,这种非此即彼的原始人观念,和庄子陶渊明们的超然旷达联系起来。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认为,人的行为具有外部性和公众性,所以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人只要生存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中,总要遵守这样或者那样的规范才行。比穆勒稍微早点的康德,则说,自由即自律。他们两个,是对西方人的原始人习性和观念,反思比较深刻的人。但是,他们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解答,个人和社会的界限在哪里,个人对社会让步多少算是处于被奴役状态,社会对个人解放多少,算是给了他自由,他们都没有给出解答。这个问题,在中国文化中来说,根本不是一个问题。中国的传统是,从个人到社会,是一个多层体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层层向外部扩展。个人与社会,对中国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二选一。以身观身,这是讲个人性。以家观家,开始有了小范围的公众性。一直到最后的治国平天下,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个人行为的公众性,放大到了最高。严复所说的群己极限,就是这多层之间的分界,一层一层的,在什么层做什么层的事,不要越位和失范。因为中国几千年以来都是文明社会,我们没当过奴隶,所以我们不懂为什么西方

人老把个人和社会对立起来看待。在过去的中国,失去耕地的人,会沦为流民,但流民不仅不是奴隶,流民还可以通过造反把皇帝赶下台自己当皇帝。西方人里面,像康德和穆勒这种多少有点教养和想法的人,毕竟凤毛麟角。他们绝大多数人,骨子里都还是原始人的那套观念。他们更倾向于把个人行为的公众性和外部性,降低到最小,把个人放大到极致。他们的这种想法,在中国的文化里,对应的词应该是任性妄为。这种原始人式的自由,就不要说如何能与庄子陶渊明们联系到一起了。受这种自由即任性的原始人思想的影响,中国也出现了一群看起来挺奇怪的人,他们管自己叫自由主义者。言论和行为,看上去都特别的任性,可能他们认为,自由就是任性吧。实际上,西方人这种因为祖上做过几千年的奴隶,才根深蒂固的对自由的理解,对任公众性何束缚和外部性的拒斥,是他们特定历史和文化的产物。而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给人看上去很诡异,跨文化语境的强行带入感,怎么看都是在东施效颦。这种新原始主义思想,贯彻到了西方社会的方方面面,他们的文化,政治,经济,金融,等等,都是如此。这种新原始主义,正是造成频繁的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一次大萧条的根本原因。经济一词,在中国文化里,指的是经世济民,衡量它的一个指标则是,天下是不是太平,百姓是不是安康。个体性与公众性的和谐统一,这是文明人对经济的理解。而西方人呢,他们对经济的理解,

则是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个体竞争,拒斥经济行为的外部性和公众性,只要自己过好了,管他洪水滔天。这是原始人对经济学的理解。新原始主义经济学,第一个版本,便是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英国人的全球统治,以自由放任为纲纪,却以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大萧条而惨淡收场。二、麻将馆与大萧条在农业文明社会时期,人们造反,多数是因为吃不上饭。而在工业文明社会,一国内部社会动乱,国际上,世界性大规模战争,最深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商品卖不出去。农业文明时期,社会崩溃是因为不足,工业文明社会,反过来了,而是因为过剩。过剩就会降价,降价企业就要亏损,亏损就要破产,企业破产,劳动者就要失业,失业就会没收入,大家都没钱消费了,社会总需求进一步锐减,商品更加过剩。一步步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就是靠战争来算总账,把存在竞争的其他国家的产能都摧毁。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有一家麻将馆,里面很多赌客,在刚开始,所有的赌客,筹码都一样多。输光的人,出局。赢钱的人,麻将馆抽头子。赌局一开始,便不停的有人输光出局,给定足够长的时间,那么麻将馆最后只会剩下一个优胜者,而其他人的则都输光出局。这个最后的优胜者,就叫他老王好了。显然到了这时候,麻将馆就无法再经营下去了。因为供需结构崩溃了。这个模型,就是亚当·斯密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麻将馆,只负责提供场地和抽头子,

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让赌客们自由竞争,并且,如果麻将馆连抽头子都不要抽,那就更好了。而那个所谓的看不见的手,就是大家都想赢钱,都不想输钱的心理。而理性人假设,指的是每个赌客深信自己可以想赢就能赢,想不输就能不输。在这个思想实验里,麻将馆相当于政府,抽头子相当于税收。麻将馆不想歇业,还想继续营业,那就得把崩溃的需求再制造出来。这时候,亚当·斯密那一套原始人经济学1.0版就行不通了。需要进一步升级。麻将馆要重新经营,唯一的办法,就是让那些已经输光的人手里,重新再获得筹码和老王继续赌。麻将馆需要怎么做呢,让那些已经输光的人,给麻将馆做点差事,麻将馆从抽头子中获得的筹码,再作为酬劳付给那些输光的赌客。如果抽头子的钱太少,麻将馆还可以向老王借钱,实行财政赤字政策,来支付给那些亏货。这个叫扩大政府开支,刺激经济。原始人经济学2.0版,就升级好了,这个版本叫凯恩斯主义。亏货们拿到钱之后,给定足够长的时间,他们的筹码又被老王赢光了。然后反复的一轮又一轮,亏货们的钱依然都被老王赢光了。在凯恩斯主义模型中,亏货们其实已经成了傀儡,本质上,变成了麻将馆和老王之间在赌。在古典自由主义模型中,麻将馆抽头子赚的钱,和老王赢的钱,都不会全部流入市场,这是一个需求递减的供需结构。而在凯恩斯主义模型中,麻将馆抽头子的钱,老王赢的钱,都抛向了市场,表现为筹码总投放量增

加,但会出现一个极限,老王把这些扩张出去的筹码都赢光之后,他就不可能再继续赢得比总筹码供应量更多的钱。需求无法进一步扩张,这时候,经济就出现了滞胀。原始人经济学2.0版,凯恩斯主义,又不灵了。怎么办呢,麻将馆还得要想办法经营下去。在凯恩斯主义模型里,老王的内心应该是很崩溃的。弄了半天都是在跟麻将馆老板玩过家家。于是,很多人认为,之所以出现滞胀,是因为政府干预的太多。大家一致认为,麻将馆老板可以去歇歇了。但是这个游戏要继续下去,必须得想办法,让亏货们手里有筹码。老王说,要不这样吧,你们这群亏货,我每次赢光你们的钱,再返还给你们一部分。老王每次赢一百个筹码,就交给麻将馆五十,让麻将馆把这五十个筹码分给那些亏货们。这就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原始人经济学3.0版出现了,这个版本叫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再加上一些周边理论,它还有一个比较花哨的艺名,叫华盛顿共识。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中,有个很红的偶像巨星,伦敦学派的哈耶克。他大多数观点,都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凯恩斯是坏蛋,麻将馆老板最讨厌,老王我爱你。但对于怎么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他并给出有价值的解答。解决这么个复杂的难题,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和才智。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偶像派呢。不过偶像派也有偶像派的好处,到哪里都能不费吹灰之力圈一堆的小白粉。再来看看实力派,芝加哥学派的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比以上这些人脑

洞都大的多,他认为老是出现需求不足,根本原因是应该提高总筹码的供应量,所谓货币创造需求。他反对麻将馆进行财政扩张刺激经济,而主张在筹码供应量上做文章。亏货们又被老王赢光了,弗里德曼对亏货们说,你们可以利用信用消费继续赌嘛。于是亏货们纷纷借了钱接着赌。这样就意味着,筹码投放量增加了,需求也增加了。但是亏货们借的钱,总得要还的吧,明显没有偿还能力的人,为了扩张货币和需求,依然还会有人继续借钱给他们赌。借钱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这里面风险很大,所以贷款人会买信用违约掉期。把亏货们不还钱的风险,卖出给保险公司,意思就是,如果亏货们违约了不还钱,保险公司替亏货们还。而当大规模的亏货们,都无法还钱选择违约,那么保险公司赔不起了只能宣布破产,贷款收不回来,接着引发作为贷款人的银行破产。美国08年金融海啸,次贷危机爆发了。在原始人经济学中,无论它升级到了哪一个版本,只要它无法解决麻将馆魔咒,那么经济危机早晚都会来,只是或早或晚,或强或弱的区别。从根本上讲,先有文化上的欧洲中心论,鼓吹古希腊文明这种原始人文化,然后是政治上的民主和极端个人主义,再上升到经济层,就是自由放任的原始人经济学。三、元首的愤怒马克思对原始人经济学,最喜欢用的一个评语是庸俗。这个评价和希特勒相比,还是比较高的。希特勒对这些原始人经济学的评价,他喜欢用的一个评语是废物。在希特勒看来,

能把经济搞崩溃的学说,实在是废物,而对这些废物学说深信不疑的人,更是蠢的不可饶恕的大废物。在希特勒眼里,天下的废物太多了,这点让他忍无可忍,所以他总是看上去很容易愤怒。因为一战战败,德国欠下了巨额的战争赔款债务。而头脑简单的魏玛共政府,为了偿还战争债务,选择了印钞票来还钱。这样导致了马克的信用崩溃,国民经济全面陷入瘫痪,恶性通胀毁灭了一切正常经济活动。掌握了德国货币发行权的犹太人,在这次经济灾难中,发了大财。发了财的犹太人,用很低廉的价格,恶意收购了大量的德国企业,他们要把投机生意,从金融资产延伸到实业界。而另一边,因为经济崩溃,民不聊生,共产主义运动在德国开展的如火如荼,在一个群体性绝望的社会中,它很受欢迎。对德国的大资本家们来说,犹太人和共产主义分子,都是会要他们命的敌人,前者的手段是恶意收购和投机,后者是得势后没收他们的资产。他们无法再后退,只能选择战斗。希特勒就这样的被他们选中了,这些大资本家们说,希特勒就是德国文明最后的堡垒。只有他才能带领德国战胜德国人面临的三大敌人:一战仇敌英法俄,投机分子犹太人,共产主义分子。当然,也更要挽救已经水深火热的德国经济。希特勒要接手的德国,是一个烂的不能再烂的烂摊子。希特勒上台后,任用了一大批经济和金融领域里的高手,其中最卓越的就是他的经济部长沙赫特。沙赫特是驰骋华尔街的金融天才,他之

前的背景是为摩根集团服务。希特勒和沙赫特两个人,算是一对珠联璧合的黄金搭档。他们先是废除了信用已经破产的旧马克,又以土地作为储备,发行了新马克,重建了德国的信用体系。同时,他们也成功狙击了犹太人的索命般的投机活动。但对于犹太人这个金融动物一样的民族来说,只要他们一息尚存,他们依然还是锐不可当的投机狂魔,沙赫特可以一时挫败他们,但是无法让他们永远停止投机。能让一个金融动物般的民族停止投机的,除了死亡,没有其他办法。希特勒要一劳永逸的消除犹太人的投机活动,以防止基于新马克而建立起来的新经济受到损害,只有一条路可选:杀光所有的犹太人。挫败了犹太人的投机活动,希特勒开始着手对付他的第二个敌人,共产主义分子。利用国会纵火案,德共的力量被击溃,一蹶不振。面对民众,希特勒竞选的时候,承诺他们五年内每家人餐桌上都会有牛奶和面包。另外,它还承诺要洗刷德国在一战中的屈辱。希特勒看懂了那个麻将馆魔咒,自由放任的经济,经济行为就会表现出极端的私人性,而压抑它的公众性和外部性,最终导致需求窒息,经济停滞。要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让经济全面的转向公众性和外部性。希特勒新政策的经济效率,十分的惊人,他只用了三年,就兑现了对选民的承诺,牛奶和面包都有了。五年之后,德国经济就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海峡对岸的丘吉尔,看的目瞪口呆,一下子成了希特勒的脑残粉,

花痴粉。元首阁下,我是丘吉尔,我是跪着看你搞经济的,请收下我的膝盖。同样在大萧条里挣扎的英国经济,怎么治都治不好,自己觉得是个比登天还难的难题,人家希特勒,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在丘吉尔眼里,希特勒是一个经济和金融的天才,甚至是一个伟人。而希特勒的野心,却并不止于经济和金融上的成功。犹太人和共产主义分子都被消灭了,一切都准备好了,现在他要为德国人做第三件事:复仇。希特勒认为,英法那两帮人,显然都是废物,能把经济搞崩溃,搞崩溃了还治不好,不是废物是什么。所以他断定,即便他公然傲慢的撕毁凡尔赛条约,英法这两头废物,也不敢吭声。果然,他判断的没错,英法的确是废物,没敢吱声。二战爆发,战争打响后,英法联军,不到6个星期就被德军击败。又一次验证了希特勒认为英法是废物的判断。西线的两个废物收拾妥了。希特勒开始把复仇的目光投向了东边的仇人苏联。他在判断,苏联是不是一个和英法一样的废物。而恰巧这节骨眼上,苏联和芬兰打了一仗,苏联红军在芬兰的表现,在希特勒看来,只能配得上垃圾二字。希特勒做出苏联也是一个废物的判断后,它便在东线打响了战争。如果不是苏联在苏芬战争中的废物级表现,希特勒不会那么早就进攻苏联。希特勒能在上台十年之内,不仅迅速走出大萧条,还能把德国经济从低谷里拉出来,在总量上翻几番,随后横扫整个欧洲,根本原因在于,他看穿了那些原始人的废物经

济学一点用都没有。他走向了极端的反面,把经济的公众性推向最高值,私人性降低到零。在这个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废物都不配生存,不仅国内的废物不配生存,英法俄的那些废物也不配生存。任何非公众性的私人性存在都是废物,经济行为的彻底公众性,导致出现大屠杀,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四、进击的斯大林在希特勒眼里,别人都是废物。而在斯大林眼里,其他人则都是等着接受他审判的,已经失败或者未来即将失败的失败者。他本名不叫斯大林,后来自己改名才叫的斯大林。因为斯大林这个名字,是钢铁的意思。他认为自己是钢铁侠,他的人生格言是:只有胜利者才能不被审判。列宁对他的评价是,斯大林这个人很粗暴,要是哪天我不在了,同志们你们可得小心点。钢铁侠斯大林,虽然身高只有162,但是却是一副真正的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身子。他得过天花,后来靠百毒不侵的体格自己痊愈了,不过脸上留下了一些麻子。又来又得过致命的败血症,又靠着钢铁一般的体格自愈了,只是左边的胳膊因此而变短了一截。在革命的初期,因为经费紧张,他经常冒死去抢劫运钞车和银行。抢的钱全部交给组织,自己一分都不留。后来苏联工业的傻大黑粗,钢铁洪流的画风,也全是斯大林个人风格主导国家意志的产物。斯大林上台之后,就废除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因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在他看来,效率还是太低下。这种经济模式,虽然兼顾了经济行为的私人性和公众性,

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国家集体化大生产的优势

和效率。在斯大林的主导下,他把苏联的经济,从混合性质,全面转向了公众性经济。三个五年计划之后,苏联的钢产量增加了200多倍。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工业大国。经济行为的全面公众性,那么私人性就会受到压制和清除。这种经济在德国导致了大屠杀,在苏联也一样导致了大屠杀。这并不是那种社会制度好不好的问题,而是由这样的经济制度所必然导致出来的后果。眼看着德国那边,有个疯子上台了,德国的经济像打了鸡血一样蒸蒸日上,钢铁侠开始感受到了战争即将爆发前的血腥味。为了给苏联和德国之间,制造更多的战略缓冲区,斯大林入侵了波兰和芬兰。将国土向西推进了几百公里,尽管这样,他还是没有安全感,因为他知道,德国的那个疯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嗅觉告诉他,战争不可避免,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响。钢铁侠开始分秒必争的进行积极的军备生产和战前部署。只是他漏算了一步,没想到希特勒会从苏联在芬兰的拙劣表现,而判定他斯大林是个像丘吉尔们一样的废物。东线战争的提前打响,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德国闪电侠,和苏联钢铁侠,终于迎来了人生的终极一战。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火星碰地球的一战,一开始,闪电侠真的把钢铁侠打的像废物一样,不过好在俄罗斯神奇的寒冬到来了,寒冬让钢铁侠的护甲一下子变得坚不可摧。剧情大逆转,钢铁侠又反推了闪电侠,赢得了最后的胜

利。就像斯大林的人生格言那样,他审判了作为失败者的闪电侠和他的人民。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做法,对治疗经济危机和大萧条,可以说是特效药。人类经济史上,最突飞猛进的经济增长,就来自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时期,还有斯大林的前三个五年计划。而不是像原始人经济学的信众所宣扬的那样,唯有自由市场经济,才会带来增长。原始人经济学,对集体主义,对经济行为的公众性,恐惧到了病态的地步,甚至把经济学从政治这个更底层的结构中剥离和独立出来,从政治经济学,变成了单纯的经济学,脱离政治的经济学,便成了一门形而上学和神学。脱离底层结构,讨论价格均衡,其实和讨论一个针尖上能站多少天使,本质上是一样的问题。因为即便能发现价格均衡,只要社会财富出现分布失衡,需求就会递减,那么麻将馆魔咒,马上就会出现,又要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危机。但是,闪电侠和钢铁侠经济学的代价,也是和大萧条一样的让人难以承受。先是原始人经济学,导致了经济崩溃,出现了大萧条这种经济之癌。为了治愈这种癌症,又催生出来了希特勒和斯大林这种猛烈的化疗经济学,像烈火一样的把所有的经济行为中的私人性,不分好坏全部杀灭。可见,大萧条,大屠杀,究其根本,失控的第一个环节和链条,还是在经济行为的极端的私人性。而之所以会有这种经济学思想,是因为更底层的政治思想,源自那种古希腊的,和古罗马式的原始人思维。把私人性和公众性对

立起来,并势同水火。再往前推,欧洲人之所以出现古希腊化,古罗马化的政治思想,则源自他们基于欧洲中心论,而炮制出来的那个古希腊文明的通话,他们把古希腊人这种蛮族的一套原始人观念,崇高化并神圣化了。六、进退维谷或者新纳粹重生的欧洲欧洲现在的问题,最根本的矛盾是,他们经济上一体化了,现代化了,但是在政治上,还是古希腊古罗马化的那一套原始人模式。只要欧洲在政治上没有一体化,只统一央行,不统一财政,那么欧债问题,就无法实质性的解决,欧元也永远不可能获得和美元分庭抗礼的地位。在这个关口,欧洲向旧版本回滚,那么欧盟就会解体,欧猪各国,会纷纷的被踢出欧盟。甚至,德国的保守势力,会主张德国退出欧盟,重启德国马克,甩掉那群穷亲戚。这种选择,是逆历史周期的,会把一体化的欧洲经济,再次罗马化,碎片化,制造出来更无穷多的问题和麻烦。只要还是理智战胜了短见,德国人不会选择这个选项。如果向前进一步,那么首先得找到解决欧债危机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政治一体化,但这样,会遭到很多古希腊罗马化的欧洲原始人的反对和抵制。欧洲在政治上统一的可能性,其实比欧盟再次分裂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即便希腊人同意并入德国,西班牙人同意并入德国,但是英国人不答应。一个统一的欧洲大陆,不符合英国这个万年搅屎棍的地缘利益。所以英国人显然会一直制造噪音来阻挠欧洲政治上的统一。英国最近在闹退

欧,就是不想让欧盟好好过日子。尤其关键的是,欧洲要统一,美国人不答应。欧洲人之所以对美国俯首帖耳,唯马首是瞻,正是因为欧洲政治上不统一。无法合成一支强大的力量来抗衡美国。就更不要说军事上的抗衡了。政治上统一的欧洲,不符合美国人的利益。当然,也不符合俄国人的利益。国际政治,大国博弈,说白了就一句话,所有的国家,都希望其他国家越分裂越好,越弱小越好。如果它们不分裂,就想办法让它们分裂。在欧洲无法取得政治上大一统的前提下,那么欧债问题,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了。不仅现有的债务危机无法消除,后面还将会积累更多的债务和经济风险。因为高税收高福利政策,大家干不干都一样,干多干少都一样,上班的和吃救济金的生活水平差不多,很多企业和富有创造力的人才与组织开始外逃。尤其是法国的富人外逃现象,尤其严重。欧洲的企业竞争力还将会进一步下滑,当其他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生产率的提高,追上甚至超越了欧洲企业的优势产业和技术,那么这个高福利政策,就难以为继了。企业经营不好,税收减少,债务进一步恶化。进入恶性循环。生育率过低,老龄化,又导致了移民失控。经济不好,熬过去就行了,但是移民失控这件事,对欧洲人来说,可是要刨祖坟的大灾难。欧洲会卡在目前这种进退维谷的状态,往前也走不动,往后也退不动。只能停在原地,等待社会失序。可能它们的社会问题,会先于经济问题爆发,虽然

经济问题一样的严重。经济的恶化,移民政策的激进和左倾,会导致欧洲的社会问题,矛盾和愤怒转移并倾倒在移民身上,不用太久,可能就会看到新纳粹与弯刀们的捉对厮杀。以前的恐怖袭击,只是排练,大戏可能在后头。欧洲的兴起,源于新原始主义童话,欧洲的衰亡,也同样衰亡于这种童话。这种从文化,传导到政治,再从政治传导到经济的叫做古希腊的病,可能永远也不会痊愈了。五、当尼采哭泣我们当前世界的图景与社会范式,主要的由欧洲近代文化和精神所塑造。这一整套体系,叫做欧洲中心论。这个欧洲中心论,是基于美化神话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些原始社会蛮族而建立。它并非一种真实的历史,而是一种近代的发明。它是关于文化,政治,和经济学的童话。当前几乎所有的问题和困境,也都是因为这套新原始主义童话所导致。从文化层面,传导到政治层面,再由政治层面传导到经济层面,每一层,现在都已经千疮百孔,无药可救。整个世界和人类,都被这种新原始主义粗鄙化与野蛮化了,表现在整个人类文明上,则是碎片化的撕裂力量,大过了合作与团结。黑格尔,卢梭,韦伯,亚当·斯密,马克思,等等,欧洲所有的思想家,都中过这个叫做古希腊文明的毒。它是一种文化鸦片。在这种鸦片的作用下,欧洲的思想家们,把所有近代以前来自文明社会的书籍、知识、科技和智慧,都归集于古希腊文明的这群原始人的名下,尽管那些书,没有一个字是从希腊的土地里挖出

来的。尼采,也和这些思想家一样,也中过古希腊这种毒。虽然他在政治和经济上的一些思想,看上去比较幼稚和浪漫主义,但是他在精神和文化层面上,对西方文明所做的文化溯源运动,是走的最远的。他虽然十分厌恶新约,但是他对旧约是满心赞美的。这说明,他在直觉上,感应到了地中海文明里很多更古老的东西。尼采从驮经民族犹太人的宗教出发,进行文化溯源,这是欧洲人和欧洲精神的骆驼阶段,他激烈的反对基督教,使的欧洲人,彻底的扒掉了闪族人为印欧人量身定做的精神枷锁。他继续往西方文明的源头走,来到了古希腊文明这个地方,这时候的他,处在狮子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作就是《悲剧的诞生》这本书,鼓吹古希腊的原始人蛮族精神,金发猛兽。这个阶段的尼采,和欧洲其他的思想家,一样的庸俗。让他成为真正的精神贵族的是,他并没有停留在古希腊蛮子这里,他看出来了,这只是一群精神分裂的野蛮人,并没有什么文明和教养。他的教养引领着他继续向前溯源,一直走到了拜火教的先知查拉图斯特拉那里。这时候的尼采,已经开始摆脱了古希腊病,从狮子,走向了婴儿。尼采的精神三变,骆驼,狮子和婴儿,让他比其他的欧洲思想家走的更远,他走到了居鲁士大帝停下的那个地方。那里才是印欧人的文明之巅,而古希腊那群蛮子,跟文明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时候的尼采,开始变的柔软。整个欧洲,终于能有人从古希腊童话中醒了过来,出现了一个文

明人。可惜,他来的太早,他又醒的太早。他说自己痊愈了,不仅基督教那个病痊愈了,古希腊的那个病也痊愈了。整个欧洲,唯一的一个从古希腊病里痊愈的人。长期的孤独,让他精神崩溃了。在他清醒的最后时刻,看到街上有人用鞭子抽打一匹马,他便冲上去抱着马的脖子放声大哭。尼采说,我的心弦,奏出一支古老的船曲,有人在听吗?他醒的太早,整个欧洲都还患着古希腊病,没有人会听。当他哭泣的时候,他是在为自己的孤独而哭泣,为欧洲精神的堕落而哭泣,为居鲁士大帝而哭泣,为苏美尔人而哭泣,为地中海文明曾经的伊甸园而哭泣。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高一历史周测试卷(必修二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解析版

江西省全南中学2019届高一年级下学期周测历史试卷一 命题人:钟昌渭审题人:高一历史备课组时间2017年2月28日 一、选择题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一书中提及“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方式不同B.宗教信仰不同 C.生活习俗不同D.历史传统不同 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抑商”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 C.“盐铁专卖”的政策D.“精耕细作”的特点 3.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材料主要强调了()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 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 C.农商并重的必要性 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 4.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A.“草市”开始出现 B.“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C.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 D.形成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 5.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它”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里的“它”指的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井渠 D.大运河 6.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主要是指中国实行了什么政策() A.重农抑商 B.重商主义 C.闭关锁国 D.自由放任 7.《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赀(资或财)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蜀地商品交易居全国之首 B.民间私发纸币存在弊端 C.铁钱已基本被纸币所取代 D.“交子”由政府首先发行 8.有学者认为,战国至西汉初农民的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多种经营的收入,可占农家生产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1、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 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利于生产关系的和谐发展。 2、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 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大量生产来满足消费需求,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必须以商品经济为主导,公平、公正的环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保障。 3、商品价值量的含义,单位商品的价值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的量 商品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劳动时间决定的,(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大多数劳动者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成反比! 4、在商品经济中,为什么以价值为尺度进行商品交换 商品的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必须以照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5、实现商品经济的条件,商品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矛盾 含义:以社会分工进行生产,以交换作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称为商品经济 条件; 1)社会分工 2)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化 3)等价交换 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或者说,产品价值是否能转换成为商品价值的矛盾! 6、价值规律、供求规律 第一,价值规律使供求达到平衡性,有效缓解经济危机,并且引导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均衡转移与分配,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资源的浪费,达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二,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 有利于大多数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竞争机制发挥和“优胜劣汰”格局。 第三,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7、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与好处 特征: 第一,本质上是交换经济(通过交换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第二,是开拓型经济(通过社会分工使产品产出达到最大化) 第三,是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经济 (以商品价值为准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获得利润) 第四,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为了获得利润不断生产产品和创造社会财富) 好处: 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需求达到最大化 有利于生产关系和谐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

高中历史古代中国的经济 (考试总分:17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 1、(4分)1405年到1433年,明朝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加强了明朝与周边国家联系。半个世纪后,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渡过大西洋沿美洲大陆绕过南美大陆南端进入太平洋,他的船队于1522返回欧洲。东西方远航反映了 A.经济发展有利于中西远航B.同样的社会需求促进东西交往C.突破传统形态的交流需求D.更多了解世界的梦想推动远航 2、(4分)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其烧制的秘色瓷,是皇家专用之物,但其制作工艺已失传。究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A.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B.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D.传统工艺品市场需求不足3、(4分)《抱朴子·吴失篇》说,东吴大姓“僮仆成军,闭门成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这说明当时东吴 A.地主田庄自给自足B.不注重保护环境 C.士族制度十分腐朽D.农业商品化加强 4、(4分)南朝时期,政府推行一种“土断”制度,即清查大量被“私门”、“大户”吞噬的人口,把他们编入国家户籍。这一制度 A.标志国家户籍制度成熟B.使得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退 C.使得均田制进一步推广D.削弱了士族门阀的经济实力 5、(4分)《徽州府志》载:“凡取矿,先认地脉,租赁他人之山,穿山入穴……既得矿,必先烹炼,然后入炉。煽者、看者、上矿者、炼者、取矿砂者、炼生者,而各有其任。”这表明当时的采矿业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6、(4分)汉武帝元封元年规定:把郡国应贡物连同运输所抵充的财政上缴额,按照当地正常的市价,折合为一定数量的土特产品,直接上缴给国家在该地设置的均输官,然后由均输官像过去商人那样,将这些土特产品运往需要该项物资的其它地区去出售,这一措施A.解决了郡国对中央的威胁B.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C.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体现了政府的垄断政策 7、(4分)清代王应奎在《柳南续笔》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

政治经济学(张维达)知识要点

政治经济学知识要点 一、基本概念 1.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叫做社会生产关系,也叫经 济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三要素与四环节) 2.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就是价 值)。价值体现在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最本质的因素。 3.私人劳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 4.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分工(自然分工的基础上) 5.抽象劳动: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6.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7.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本身价值的价值 8.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 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9.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代售商品数量、商 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10.信用: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1.垄断: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 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与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12.商业资本: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独立发挥资本职能,以获取 商业利润为目的的一种资本形式。它是处于流通领域的商品资本的转化形式。它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13.金融寡头: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之间日益相互渗透并且在人事上实行联合,形成金融 资本。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少数既控制银行又控制工业的最大垄断资本家,即所谓金融寡头。 14.资本积累: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家把从雇佣劳动那里剥削来的剩余价值的一部 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15.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 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16.通货膨胀: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物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政治经济学重点及答案(打"的题是老师认为比较重要的) 导言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V)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V)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 生产的决 定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 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 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与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Ⅲ)试卷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90分) 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苛政猛于虎”(《礼积·檀弓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 A.“仁”的思想 B.“礼”的思想 C.“天行有常”的思想 D.“君轻民贵”的思想 2、历史上有一群儒者,他们讲学的容偏重义理,以性、命、天理为问题中心,强调圣外王。这群儒者所处的朝代是 A.汉朝 B.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 3、我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千姿百态,形式多样。请判断下列书法的种类 王羲之《兰亭序》(唐人摹本)颜真卿《多宝塔碑》怀素《自叙帖》 A.隶书楷书小篆 B.行书隶书草书 C. 行书楷书草书 D.隶书楷书草书 4、宋人《夜行》:“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从该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①宋代科举制度完备,许多人走科举取仕的道路②宋人耿于诗书,忘记了中原的沦陷③宋代教育事 业有了较大的发展④宋代科举制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A.①② B. ①③ C.③④ D. ②④ 5、“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赞誉的是下面哪位诗人的作品? A.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轼 6、与隋唐相比,;两宋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出现的新景象有 ①人们除了创作和欣赏散文、诗外,词也非常流行 ②人们竞相购买阅读小说《三国演义》和《西游记》 ③人们可以欣赏到风俗画 ④人们在瓦肆欣赏滑稽戏、讲唱戏以及杂技武术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元朝杂剧《窦娥冤》:“地也,你不分好歹和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此句体现了关汉卿剧本的特色是 ①反封建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③对受封建压迫的人民的同情④呼吁解放妇女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反映的是哪一中国画的特点? A.工笔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9、“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针灸指南针 B.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 C.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D.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10、仔细阅读下列言论,用发展的观点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尽收外国之羽翼为中国之羽翼,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②“立国之道当以礼仪人心为本……天文算学只为末议,即不讲习,于国家大计也无损。” ③“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个人总结)

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运动规律,以实现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 政治经济学:以国家的经济或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经济基础: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 两者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制度或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的三个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生产物质财富的力量, 生产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商品的自然属性,社会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价值的表现形式;(一个商品或一种使用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换时,交换价值是一个随机变量;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交换价值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具有交换价值是因为都凝结着相同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价值是它本身凝结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本身,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或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物品不是由于劳动产生的,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 物品是劳动产品,有使用价值,可以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统一,缺一就不成为商品,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相矛盾的, (3)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抽象劳动,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形成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永恒的,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历史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所耗费的劳动量);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一物质资料得生产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统一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得主要出发点,政治经济学得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得能力。就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得决定因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者三个要素。 劳动对象: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直接加工改造得对象。(一类就是没有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得自然物质;另一类就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过得物质。) 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就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得一切物质资料与物质条件。最重要得就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得发展状况,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得物质标志。 劳动者:具有劳动经验与劳动技能得人。就是生产力构成要素中最重要得决定性得因素。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得各种经济关系。使人们最基本得社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与交换过程中所处得地位与关系;产品得分配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统一,构成物质资料得生产方式。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得不断运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与发展得要求,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得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得矛盾就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得基本动力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得矛盾,就是制约社会生产方式发展得重要因素。 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得综合构成社会得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得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得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放作用于生产力 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生产关系得一门科学。 二物质资料生产与在生产得过程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起点) (中间环节) (终点) 政治经济学得任务:作为一门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得理论经济科学,揭示生产关系及其实现与发展得运动规律就是它得根本任务。 政治经济学得性质: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 政治经济学得方法: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唯物辩证法 政治经济学得意义:社会主义革命得经济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得经济理论依据、 运用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得典范、 财经专业得理论基础与社会科学得重要知识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商品得二因素:商品就是用来交换得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得属性。使用价值总就是构成社会财富得物质内容,就是交换价值得物质承担者。 商品得交换价值: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她商品相交换得属性。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得量得关系或比例。 商品交换价值比例就是由商品价值决定得。价值就是交换价值得基础与内容,交换价值就是价值得表现形式。价值就是商品得社会属性。价值体现人们交换劳动得生产关系,就是一个历史范畴。 价值:凝结在劳动产品中得无差别得一般劳动。价值体现得就是人们交换劳动得生产关系,这就就是价值得实质。她就是商品得本质特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得社会关系。 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矛盾统一:对立:商品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价值与使用价值只能得其一。 统一:商品就是使用价值与价值得统一体。使用价值就是价值得物质承担者,价值就是商品得本质属性。☆劳动得二重性:生产产品得劳动具有二重性,既就是具体劳动,又就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在特定具体形式下进行得千差万别得劳动。创造了商品得使用价值。放映人与自然地关系,具有永恒性》抽象劳动:抽去了具体形式得一般人类劳动。它创造商品得价值。体现商品经济得社会关系。 劳动得二重性同商品二重性得关系:商品得二因素来自于劳动得二重性。(使用价值→生产力;价值→生产关系) 三、商品得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得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得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生产者实际耗费得劳动时间就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得社会正常得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得劳动熟练程度与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得时间。(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获得超额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意味社会生产力得提高与发展。) 价值形式得演变:简单得价值形式、扩大得价值形式、一般得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货币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得特殊商品,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得职能:价值尺、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与要求)商品得价值由生产商品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得价值量进行。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得现象,实质上就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得结果,就是价值规律作用得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得影响自发得围绕价个上下波动

政治经济学考点梳理

政治经济学考点 第一章 1.何为资源?经济学对资源的经典分类如何? 资源:在经济学上称为禀赋和要素,是指人们可资利用,投入利用后能生产出满足人们欲望的经济物品的各类财货。 经典分类: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 2.何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有哪些基本类型?请解释不同的体制类型。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Economic system):从本质上看,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社会的资源占有与配置的方式。具体表现为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它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或者说就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 按照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不同,经济体制可大体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基本不存在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不存在产品过剩或短缺,但生产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由中央计划部门统筹规划,依靠行政命令,自上而下地下达生产指标,完成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方式。有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和交换,因决策失误,会出现产品过剩或短缺,而且因缺乏激励机制而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市场经济:分散的经济主体受利益驱动,自发地响应市场信号,在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指挥下,完成资源配置的经济组织方式。 3.简述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主的市场主体:自由企业制度是自主的市场体系的核心。为保证企业的独立自主性,企业必须具备独立的财产权和自主的决策权。 完备的市场体系:市场体系应该是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和竞争有序的。 健全的法律体系:市场经济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间接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中,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要体现为宏观调控,它是一种间接的、运用经济杠杆实施的总量调控。 必要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支撑系统和安全阀,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 4.何为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 当供求不平衡时,调节供求的方式有两种: 数量调节(供给调节) 价格调节(需求调节) 5.何为同质竞争和异质竞争? 同质竞争—价格竞争/异质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技术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并购竞争等)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体制改革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体制改革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报刊影视互联网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多媒体时代: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5.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6..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7.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政治经济学知识点(详细版)

一、主要概念: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 5.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生产方式:是指人们谋得社会财富的方式。 7.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主要问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政治经济学是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统一中研究生产方式,其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 (2)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提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即经济规律。 2.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1)生产是指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是指直接生产过程;广义的生产是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统一体。 (2)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中,生产起决定作用,而分配、交换、消费则反作用于生产。具体来说:生产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是由生产提供的,没有生产就没有分配、交换、消费。 第二,生产的发展状况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水平、结构和方式。 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分配、交换、消费是生产的实现,又是生产连续进行的条件, 没有分配、交换、消费,生产既无意义也不能连续进行;第二,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发展有重大影响,如适应生 产的要求则会推动生产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的两个方面。 (2)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劳动力两个因素,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关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狭义的生产关系)和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上人与人的关系,其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4)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 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 生产关系不适合于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4 科学技术与与生产力(结合第九章) 4.经济规律 (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 A.都实行王位世袭制 B.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 C.都由部落联盟发展而 D.都由部落联盟首领担任最高统治者 2.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3. 有人认为,唐代“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型代表,其和谐在政治制度上 的突出表现是 A.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B.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建立了军镇制度D.实行三教并行制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一察举制一九品中正制一科举制”的历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对应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会打洞”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5.苏格拉底案: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抽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 A.10岁雅典男童 B.雅典贵妇 C.40岁雅典男性公民 D.自波斯的商人 6.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新中国在这一外交方针指导下的外交实践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点.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 1,导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基础是劳动价值论)(一) 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理论来源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②物质资料生产包括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马政经研究出发点。④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了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研究 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具体形式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马克思政经的枢纽)(二)★★ ①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②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满足他人需要,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具体劳动创造 ③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抽象劳动创造 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使用价值在交换时进行量比较的基础。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⑤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决定的。 ⑥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3,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二) ①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量。 ②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③价值的量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数量。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④商品的价值量只能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竞争中实现的。⑤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倍加的或自乘的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量 4,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二)★ ①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是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③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二)★★货币之所以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是因为金银的天然特性适合充当货币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②

2021年高一历史教案 经济体制改革 知识要点

2021年高一历史教案经济体制改革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到组,联产到劳。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创办乡镇企业。改革购销体制,允许进入市场、自由买卖。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措施):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基础知识: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从安徽、四川两省开始。 3、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到1987年,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4、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

府。 5、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 6、乡镇企业的创办,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7、1984年,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8、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9、1992年十四大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步伐,由放权让利、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等政策性调整阶段,转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阶段。 10、国企改革中,国家在大中型企业中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对小型企业采取联合、改组等多种形式。

政治经济学重点整理笔记

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四个环节。一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客观的必然联系。 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之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势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Cc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商品经济:以商品交换为目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社会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兵分属不同生产者所有。 商品价值: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历史范畴。 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商品的是由价值与价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1具体劳动是从具体形态来考虑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永恒范畴。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是撇开了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历史范畴。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不能分离。 3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自然属性,永恒范畴。抽象劳动,社会属性,历史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4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转化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 抽象劳动: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在商品生产中表现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进而产生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 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根源——用商品交换解决。 个别劳动时间: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之间的关系:1 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的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实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2 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1第一种含义。 2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3第二种含义。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第一是指价值的决定,第二是指价值的实现。两个也有区别:第一是从社会生产来,第二是从社会需要来。第一是单位商品价值,第二是部门商品的价值。第一涉及劳动消耗,第二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配到各个部门。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的关系: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则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便越小。 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 市场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是最基础的机制。价格机制处于核心地位。 价值形式的发展:简单的偶然的个别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了解每个阶段的具体形式) 商品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价格的变动:既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也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 商品流通W—G—W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一、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东西。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用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商品的价格。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就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它需要现实的货币。 4、金属货币与纸币 纸币是金属货币的代表,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的制作成本低,更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所以,纸币被世界各国普遍使用。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时各应实行什么对策? 通货膨胀对策: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 规模,具体来说A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提高银行贷款利率和提款准备金率,

政治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

政治经济学 注意: 1.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叙述方法(文字组织) 2.紧密联系实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导论 理解三个基本问题: 1.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都属于理论经济学)。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3.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商品与货币 知识要点: 1.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2.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可以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 重点: 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 2.为什么说劳动的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提示: (1)劳动的二重性学说解释了商品的二重性,从而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2)从劳动二重性出发,马克思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揭示了剩余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

造的,从而为剩余价值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 (3)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而提出了资本的有机构成学说。 (4)在前面三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资本积累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剩余价值分配理论,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3.从发展的角度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新认识。 4.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的关系?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什么作用? 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机制”一章来理解,也可以结合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来理解。 提示: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 (2)价值规律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决定、实现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内在关系;而市场机制不过是表现这种关系的外在形式。 思考题: 1.劳动价值论有何现实意义? 提示: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出发点:资源怎么配置和财富怎么分配。 今天的现实问题:我们要搞市场经济,但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的现实经济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存在着很多矛盾,比如收入分配不公等。而按劳分配仍然是我们经济体中的主要收入分配方式。尽管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各要素都参与分配,但问题在于我们目前过于强调资本等要素的分配,而忽略了劳动这一基本要素。 2.马克思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与现实经济中的纸币流通规律有何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