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 设计指标表

10 设计指标表

10 设计指标表
10 设计指标表

记录编号

填表人:填写日期:年月日

说明:

1、本表用于各期详细规划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

2、各期详细规划设计阶段首次填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记录编号:

填表人:填写日期:年月日

说明:

1、本表用于各期详细规划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

2、各期详细规划设计阶段首次填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记录编号:

填表人:填写日期:年月日

说明:

1、本表用于各期详细规划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

2、各期详细规划设计阶段首次填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3、对设有工人房的户型,工人房不计入房间数。

4、住宅分类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

会所详细指标表

记录编号:

填表人:填写日期:年月日

说明:

1、本表用于各期详细规划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

2、各期详细规划设计阶段首次填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停车场详细指标表

记录编号:

填表人:填写日期:年月日

说明:

1、本表用于各期详细规划设计、户型单体设计阶段

2、各期详细规划设计阶段首次填写,随着设计的深入,户型单体及技术方案确认、立面方案确认阶段补充完善

3、本表中各项目面积计入容积率则用“▲”表示;如不计入容积率则用“△”表示。

4、本表中各项目面积可售则用“▲”表示;如不可售则用“△”表示。

5、方案设计任务书内的停车详细指标表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简化。

6、如项目只有一期,则只填“总体”部分。

限额设计指标与措施

“重机项目”设计阶段投资、进度控制内容与措施(初稿)设计管理主要分为三大块: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限额设计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重机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应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态度上一定要重视)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我国多年来的项目开发实践表明,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规划阶段,项目设计的时间占总开发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却高达七成。在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后,就算现场控制措施再得力,施工技术再先进,也只能减少20%左右的成本。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对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要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经济的思想,片面的追求设计标准,不考虑经济性。实际上,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二、设计阶段应遵守的原则 1、首先是节约原则。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影响最大,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事前控制,制定有关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起来就困难了。 2、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召集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碰头、讨论,让每个与项目相关的设计人员都参与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内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要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权责结合。对于成本管理中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真正有效。项目总设计师要对项目的总体投资控制负责。各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投资控制负责。 项目总设计师是项目投资控制第一责任人,要管控整个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定期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制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以及限额设计指标。 管理公司应分阶段审核由设计院提交的投资分析材料和限额设计指标。应结合西安当地市场的价格对于有可能超出投资预算的分项应及时提醒建设方,对投资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和纠偏。 建设方对于已经确定而且无法更改,但是又很有可能超出预算支付

城市规划设计规范指标大全

规划设计规范常用指标 居住区教育配套建筑指标: 居民量幼儿园小学中学 4000居民以上●● 8000居民● 配比数量40名/千人80名/千人80名/千人 最低面积配比(平方米) 幼儿园班数4班6班9班12班 用地面积1800 平方米2700 平方米3700 平方米4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 平方米1800 平方米2500 平方米3200 平方米 小学班数12班18班24班30班用地面积9700 11800 13600 15700 建筑面积2900 4300 5100 6200 班数18班24班30班36班用地面积15500 18100 31700 37000 建筑面积6300 8200 9100 11700 居住区人口分区控制规模: 居住区小区组团 户数10000-15000 2000-4000 300-700 人数30000-50000 7000-15000 1000-3000

居住区用地平衡控制指标(%) 用地构成居住区小区组团 1 住宅用地(R01)50-60 55-65 70-80 2 公建用地(R02)15-25 12-22 6-12 3 道路用地(R03)10-18 9-17 7-15 4 公共绿地(R04)7.5-18 5-1 5 3- 6 居住区用地(R)100 100 100 停车位配置比例 名称单位自行车机动车公共中心车位/100㎡建筑面积7.5 0.3 商业中心车位/100㎡营业面积7.5 0.3 集贸市场车位/100㎡营业场地7.5 --- 饮食店车位/100㎡营业面积 3.6 1.7 医院、门诊所车位/100㎡建筑面积 1.5 0.2 居住区用地指标 项目平均每居民用地(平方米) 小区用地14.5-22.0 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5-2.0 居住区级道路用地 1.5-2.0 居住区级公共绿地 1.0-2.0 其它用地 1.0 合计19.5-29.0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汇总(完整)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汇总 目录 一、各种建筑造价分析表 (3) 1、全现浇结构住宅楼: (3) 2、全现浇结构板式小高层住宅楼: (3) 3、全现浇结构板式住宅楼: (4) 4、全现浇结构塔楼: (4) 5、框剪结构住宅楼: (4) 6、框剪结构商住楼: (5) 7、混合结构住宅楼: (5) 二、房地产建筑成本(按建筑平方米算) (6) 1、桩基工程(如有): (6) 2、钢筋: (6) 3、砼: (6) 4、砌体工程: (6) 5、抹灰工程: (6) 6、外墙工程(包括保温): (6) 7、室内水电安装工程(含消防): (7) 8、屋面工程: (7) 9、门窗工程(不含进户门): (7) 10、土方、进户门、烟道及公共部位装饰工程: (7) 11、地下室(如有): (7) 12、电梯工程(如有): (7) 13、人工费: (8) 14、室外配套工程: (8) 15、模板、支撑、脚手架工程(成本): (8)

16、塔吊、人货电梯、升降机等各型施工机械(约为总造价的5~8%): (8) 17、临时设施: (8) 18、检测、试验、手续、交通、交际等费用: (8) 19、承包商管理费、资料、劳保、利润等各种费用(约为10%): (8) 20、上交国家各种税费: (9) 21、设计费(含前期设计概念期间费用): (9) 22、监理费: (9) 23、广告、策划、销售代理费: (9) 24、土地费: (9) 25、土地税费与前期费: (10) 三、工程造价单方指标参考 (11) 1、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 (11) 2、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 (12) 3、施工功效: (12) 4、基础数据: (13) 四、工程成本测算方法 (13) 1、计算工程量: (13) 2、组综合单价: (13) 3、测算综合单价: (14) 4、混凝土: (14) 5、钢筋: (15) 6、外架: (15) 7、模板(措施费): (16) 8、地砖: (16) 9、外墙干挂: (16) 10、粉刷: (16) 11、门窗工程: (17) 五、工程预付款及其计算 (17) 1.预付备料款的限额: (17) 2.备料款的扣回: (17)

限额设计指标与措施

“重机项目”设计阶段投资、进度控制内容与措施(初稿) 设计管理主要分为三大块: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而限额设计又是最重要的一环。 在“重机项目”的设计管理中应着重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设计阶段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态度上一定要重视) 项目的成本控制是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我国多年来的项目开发实践表明,对项目成本影响最大的就是设计规划阶段,项目设计的时间占总开发的时间的三分之一,但是其对项目成本的影响却高达七成。在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后,就算现场控制措施再得力,施工技术再先进,也只能减少20%左右的成本。因此,在设计阶段就对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投资控制的成败,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这就要求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必须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要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经济的思想,片面的追求设计标准,不考虑经济性。实际上,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存在的技术问题、费用问题都很难解决,因此必须重视方案和施工图设计,以避免“先天不足”。 二、设计阶段应遵守的原则 1、首先是节约原则。成本的事前控制对于总体成本的控制影响最大,因此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事前控制,制定有关预防成本失控的技术、组织和经济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先天不足,后天弥补起来就困难了。 2、其次是全面性原则。在设计阶段,建设单位应该召集所有部门的相关人员碰头、讨论,让每个与项目相关的设计人员都参与到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中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内达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3、要做到各部门分工明确,权责结合。对于成本管理中各个相关部门,应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贯彻执行经济责任制,使成本控制真正有效。项目总设计师要对项目的总体投资控制负责。各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的投资控制负责。 项目总设计师是项目投资控制第一责任人,要管控整个项目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定期组织各专业负责人制定各个设计阶段的投资控制计划以及限额设计指标。 管理公司应分阶段审核由设计院提交的投资分析材料和限额设计指标。应结合西安当地市场的价格对于有可能超出投资预算的分项应及时提醒建设方,对投资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和纠偏。 建设方对于已经确定而且无法更改,但是又很有可能超出预算支付的方案应形成文字材料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于投资风险大、投资比例大的专项方案在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进行分析和评审。 4、最后还要遵循目标管理原则。项目的各项经济支出都要遵循目标成本,建设单位要在各个方面都做到支出合理,以获得最大利润。 三、项目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具体方法与措施 1、项目设总应组建一个好的设计团队,设计人员的搭配要合理。 在方案阶段,设计师应与造价师应采用“一对一”的配置。设计师应与造价师多交流,多沟通,确保限额设计的顺利实施。对于待定的方案不仅要进行技术分析,同时要进行经济分析。通过方案的不同分析比较,从中选择既符合政府的硬性指标(比如在建设规模、绿地率、容积率等经济指标),又能够充分的体现设计特色又能保证收益最大化的设计。 2、建立一个专业的投资决策队伍。前期投资决策是一项系统和专业的工作,要求设计院应建立一支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的人员,在投资决策时利用该单位所有的有关资源,配合建设方制定出一个准确的投资决策,并下达限额设计指标。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完整版

《城市规划规范大全》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JJ 57-94 [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附条文说明] 防洪标准GB 50201-94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80-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附条文说明)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 46-91 公园设计规范CJJ 48-92(附条文说明)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GJJ83-99(附条文说明)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 50293-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 50331-2002(附条文说明)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附条文说明)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附条文说明) 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 34-2002(附条文说明) 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 65-95(附条文说明)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 67-95(附条文说明)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容貌标准CJT 12-1999 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CJJT87-2000(附条文说明) 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附条文说明) 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附条文说明)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附条文说明]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钢筋混凝土限额设计指标

结构限额指标一览表 部位分类条件 钢筋 (kg/㎡) 混凝土 (m3/㎡) 备注 地下 车库 二 层 覆土厚 度≤ 1.2m 非人防105 0.90 1.计算面积:车库(有覆土)平面范围内的 面积,包括底板。 2.人防等级为:核6级,若人防指标为5 级,则人防指标增加30 kg/㎡和0.2m3/ ㎡。 3. 若采用桩承台基础,钢筋指标减10kg/ ㎡。 4. 抗浮水位按在底板底以下考虑,若抗浮 水位高于底板底2米及以上时,抗浮水位每 再增加0.5米,则抗浮区域指标增加1kg/ ㎡和0.01m3/㎡。 纯人防130 1.10 一 层 覆土厚 度≤ 1.2m 非人防130 1.25 纯人防160 1.50 楼座投 影下方 一层 ~三 层 上部结 构为高 层(80 ≤H≤ 130m) 非人防150 1.50 1.计算面积:楼座平面范围内±0.000(含) 以下面积,包括底板。 2. 人防等级为核6级,“有人防”指标为 综合考虑人防与非人防部分含量的限额指 标,若人防指标为5级,则人防指标增 加30 kg/㎡和0.2m3/㎡。 3. 若采用桩承台基础,钢筋指标减15kg/ ㎡。 4.设备及非机动车库夹层的面积及工程量 计到地下。 有人防170 1.60 地上 标准层 高层公寓及住 宅(80≤H≤ 100m) 8度设防57 0.42 1.计量范围:自±0.000(不含)至大屋面 (含)。 2.层高: 3.1m为基准。 3.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高层公寓及住 宅(80≤H≤ 100m) 8度设防59 0.41 1.计量范围:自±0.000(不含)至大屋面 (含)。 2.层高: 3.1m为基准。 3.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 高层公寓及住 宅(80≤H≤ 100m) 8度设防56 0.41 1.计量范围:自±0.000(不含)至大屋面 (含)。 2.层高: 2.9m为基准。 3.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 小商业 二层 及以 下 有地下 室 8度设防51 0.33 1.计量范围:±0.000(不含)至屋面(含), 不含地下室,并与高层塔楼设抗震缝。 2.地下室指标按车库。 三层 及以 上 有地下 室 8度设防53 0.35 1.计量范围:±0.000(不含)至屋面(含), 不含地下室,并与高层塔楼设抗震缝。 2.地下室指标按车库。 综合体 商业 五层 有地下 室 8度设防66 0.36 1.计量范围:±0.000(不含)至屋面(含), 不含地下室,并与高层塔楼设抗震缝。 2.地下室指标按车库。 备注: 1、以上限额指标一览表指标按无转换考虑,若有转换,则转换构件的钢筋和混凝土量不 计入; 2、若后续通过各方专业之间的配合降低了建筑层高时,则以上限额指标不作调整。 3、地上部分指标计量说明: (a)分子-钢筋混凝土用量:楼板、楼梯、空调板、梁、墙、柱、女儿墙等结构施工图所体现的结构构件的钢筋混凝土用量(不含搭接);不含二次结构中的

规划设计方案中技术指标计算

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有关规范计算 (1)单层、多层及以上建筑物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等)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3)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逢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4)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R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二层以上建筑物出挑形成走廊、檐廊的按上述原则计算,未形成的不计算。 (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或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两个建筑物间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8)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投影面积计算;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9)室外楼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 以下部分不计入建筑占地面积: (1)无顶盖的花架等建筑小品不计算。 (2)亭、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建、构筑物不计算。 (3)城市公共通道不计算。 (4)骑楼不计算。 2、建筑面积计算: 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划计算: (1)对高度为2.2m以下(含2.2m)的设备层不计算建筑面积。对设备层兼作避难层的,其高度可适当放宽,由福州市城市规划局核定 (2)根据福州市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高度为2.5m以下(含2.5m)的架空层(作为停车库等用途的),可不计算建筑面积。 (3)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规划常用用地指标

规划常用用地指标 2010-05-12 12:43:46| 分类:土地科学|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城乡居住用地指标 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1年)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级 级别一二三四 人均建设用地指标(m2/人)>60.1 ≤75 >75.1 ≤90 >90.1 ≤105 >105.1 ≤120 现有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平方米/ 人) 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 允许调整幅度 (平方米/人)指 标 级 别 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平方米/人) ≤60.0Ⅰ60.1~75.0+0.1~+25.0 60.1~75.0 Ⅰ60.1~75.0>0 Ⅱ75.1~90.0+0.1~+20.0 75.1~90.0 Ⅱ75.1~90.0不限 Ⅲ90.1~105.0+0.1~+15.0 90.1~105.0 Ⅱ75.1~90.0-15~0 Ⅲ90.1~105.0不限

Ⅳ105.1~120.0+0.1~+15.0 105.1~120.0 Ⅲ90.1~105.0-20.0~0 Ⅳ105.1~120.0不限 >120.0 Ⅲ90.1~105.0<0 Ⅳ105.1~120.0<0 现有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根据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按表I.1的规定确定。所采用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同时符合表中指标级别和允许调整幅度双因子的限制要求。调整幅度是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比现状人均建设用地增加或减少的幅度。 人均耕地面积小于1亩的地区,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允许采用的规划指标等级中,只能采用最低一级。 新建城镇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Ⅲ级内确定,当城镇的发展用地偏紧时,可在第Ⅱ级内确定。 首都和经济特区城市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宜在第Ⅳ级内确定;经济特区城市人均耕地小于1亩的,可在第Ⅲ级内确定。 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地多人少的城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但不得大于150.0平方米/人。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 类别名称 用地指标 (平方米/人) 居住用地18.0~28.0 工业用地10.0~25.0 道路广场用地7.0~15.0 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9.0≥7.0 规划建设用地结构

结构限额设计控制指标

—、总则 编制目的: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使用说明: 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施工图预算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 技术措施》,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地产集团研发中心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O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OO11-2O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 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 料(包含梁、板、柱及女儿墙、拉板、凸窗板、空调板等(除构造柱、过梁、砌体拉筋、室外楼梯等二次构造)的钢筋(G)和混凝土(V)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M, 即钢筋用量指标二G/M (kg/m2),混凝土用量指标二V/M (m3/m2。 2. 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建筑面积”为成本计算方式采用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为准,其与建筑设计计算方式的规划面积主要差异处如下: 3?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

算规则为:结构钢材用量二[G+(8?10kg/m2)*M7]/ (M+M7 4. 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6mn钢筋统一采用HPB3O0直径5、7、9mm钢筋统一采用CRB550直径8、10mm及以上钢筋统一采用HRB4O0也可以全部采用HRB40(钢筋。 5. 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士0.000(不包括)以上的部分,其余部分如浅基础、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士0.000 (包括)以下的墙、柱等计入“基础”范围。 6.2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不含顶板);“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内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其余部分如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基础梁、桩等计入“基础”部分。 6.3基础部分按照单方造价来控制,用整栋建筑物的基础造价(Y)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M,即基础造价指标二Y/M (元/m2); 7. 各公司在进行基础选型时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好地质勘察和岩土试验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多方案比较,选择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形式。

规划设计方案中技术指标计算

规划设计方案中技术指标计算

1、建筑占地面积计算: 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和有关规范计算 (1)单层、多层及以上建筑物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2)地下室、半地下室等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等)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 (3)有柱雨篷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独立柱的雨逢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4)有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柱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R单排柱、独立柱的车棚、货棚、站台等按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 (5)建筑物墙外有顶盖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边线水平面积计算,无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二层以上建筑物出挑形成走廊、檐廊的按上述原则计算,未形成的不计算。(6)穿过建筑物的通道或两个建筑物间有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7)两个建筑物间无顶盖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8)有柱或有围护结构的门廊,按其柱或围护结构外围投影面积计算;突出墙外的门斗按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9)室外楼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 以下部分不计入建筑占地面积: (1)无顶盖的花架等建筑小品不计算。

(2)亭、独立烟囱、烟道、油罐、水塔、贮油(水)池、贮仓、圆库等建、构筑物不计算。 (3)城市公共通道不计算。 (4)骑楼不计算。 2、建筑面积计算: 按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划计算: (1)对高度为2.2m以下(含2.2m)的设备层不计算建筑面积。对设备层兼作避难层的,其高度可适当放宽,由福州市城市规划局核定 (2)根据福州市实际情况,参照国家有关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高度为2.5m以下(含2.5m)的架空层(作为停车库等用途的),可不计算建筑面积。 (3)封闭阳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凹阳台、挑阳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3、建筑容积率计算: (1)在计算容积率时,地下室的建筑面积不计;但地下室作为商场或其它营业性公共场所的,应计算建筑面积,并计入容积率。屋面层建筑面积不超过标准层建筑面积1/8的不计;用作开放空间的建筑面积不计;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不超过1m的不计。 (2)半地下室在室外地面以上部分的高度超过1m的,按下式计算建筑面积:

结构限额设计控制指标(版)

地产集团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 一、总则 编制目的: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 编制时间:2015年4月 主编单位:地产集团研发中心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施工图预算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A)的要求统 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 经集团工程、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地产集团研发中心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及女儿墙、 拉板、凸窗板、空调板等(除构造柱、过梁、砌体拉筋、室外楼梯等二次构造)的钢筋(G)和混凝土(V))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建筑面积”(M),即钢筋用量指标=G/M(kg/m2),混凝土用量指标=V/M(m3/m2)。 2.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建筑面积”为成本计算方式采用的《建筑工程建筑面积 计算规范》GB/T50353-2013为准,其与建筑设计计算方式的规划面积主要差异处如下: 3.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最新整理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doc

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20xx年水平) 20xx年3月5日,由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编制的20xx年《火电工程限额设计参考造价指标》和《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送审稿审查会在北京召开。 来自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有关网(省)电力公司以及部分电力设计院等单位的近70多名电力技术经济专家参加了会议。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编制组对火电、电网“限额设计指标”编制工作的介绍,并分组进行了详细认真讨论,一致认为,“限额造价指标”是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电力建设和谐发展的需要,对电力工程概算的编制以及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国家核准电力工程项目及确定标杆电价的重要参考意见之一。本年度“限额造价指标”编制依据充分,设备、材料价格符合市场实际,技术方案能够代表当前电力行业先进水平,工程量清单市场参考价格真实反映市场招投标成果,“限额设计指标”比去年略有降低符合市场预期,目前电力工程造价水平合理,同意两项指标通过审查。 据参与此次造价指标编制工作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技术经济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宗孝磊介绍,自19xx年以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已连续xxxx 价指标”编制工作,“限额造价指标”包括年度电力工程造价指标、结算性造价指数、装置性材料实际综合价格、设备参考价格、技术组合方案、调整模块等。该指标的编制一直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在指标编制过程中给予了多方面指导和积极配合。今年指标的主导思想依然是尽可能的采用市场招标价格,使设备材料价格更贴近市场,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使指标更方便各投资主体、综合管理部门使用。 火电工程参考造价指标(20xx年版)

设计阶段控方案--关键指标的限额设计

控方案:关键指标的限额控制 如果要求企业对所有指标进行限额控制,管理成本过高,因此有必要对设计阶段的各类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指标进行限额控制。 某大型房地产项目做方案设计阶段的盈利分析报告时,发现新一期的盈利指标水平比刚开发完成的前一期好不了多少,而该期的各种条件及市场状况要比前一期好得多。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呢?是计算错误?成本估算指标偏高?还是售价预测过于保守?经反复核查均不是,最后发现某个综合面积指标异常——可售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偏低(仅为76%)。遂追根溯源,显示地下室面积比例过大。 于是公司责成相关部门尽快进行方案优化,新方案在满足当时项目各种规划要点及档次要求的前提下,比原方案减少了约1万平方米的地下室。若按当时的造价水平1600元/平方米计算,直接成本将节约1600万元,这还不包括减少土石方、基坑处理等直接费用及节约工期带来的间接受益。 房地产设计环节是实现成本“事前控制”的关键,尽管设计费占建筑工程全过程费用中比例不大,一般只占总成本的1.5%-3%,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深远,合理科目的设计,可大幅降低房地产工程造价。 当前设计单位普通“重技术、轻经济”,注重设计效果,往往忽视成本;而成本人员又缺乏设计背景,不清楚设计方案中哪些技术经

济指标会对成本造成决定性影响,应该限额多少才是合理的,因而难以向设计单位提出反向要求,导致项目成本控制难以达到目标。 那么,在满足客户需要、尊重设计的前提下,能否提炼一些“关键技术经济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限额控制,跨越专业管理边界,实现项目成本无接缝管理? 一、确定成本限额控制的关键技术经济指标 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指的是描述项目设计方案特征的一系列度量指标。比如:标准层钢筋含量、标准层混凝土含量、窗地比、地下室层高等。(如表1)

第四代产品设计限额、成本限额标准(2013版修订3_15)修改

钢筋(kg/m 2) 砼(m 3 /m 2) 钢筋(kg/m 2) 砼 (m 3 /m 2) 前期成本 桩基 围护土方结构及粗 装 结构及粗装 外立面 (外立面面积) 建筑水电 电梯消防 弱电智能化通风空调泛光照明 一层大堂 公共区域及电梯厅合计套内精装 社区管网小配 套 景观合计 设计、规费、咨询费 造价指标±0.00以上造价指标±0.00以下 含窗、外保温、装饰、 栏杆 含室外含室外装修面积装修面积 单体建安成本 套内面积室外给排水、电、煤、电话网络 景观面积建安成本 一1 独栋别墅≤3层 标准层高:3.2m 结构形式:钢混框架44 0.31 105 1.101500/5012702013638100-1225---2238-2988 2独栋别墅≤3层标准层高:3.2m 结构形式:异型框架460.32105 1.121500/5013352043638100-1225---2294-3044 3联排别墅 标准层高:3.2m 结构形式:异型框架410.32--1500/501200-590100-1225---1935-2685 4多层≤6层标准层高:2.9m 结构形式:框架430.30--150100815-385100-2020-1508-2170 5多层≤6层标准层高:2.9m 结构形式:异型框架 450.3090 1.001501008751950385100-2020- 1721-2384 6 7-12层小高层标准层高:2.9m 结构形式:框剪、纯 剪470.33130 1.251505098022403331308025255 1793-2324 713-18层小高层 标准层高:2.9m 结构形式:框剪、纯剪 500.35140 1.35150801000226033315080252551849-2380 819-33层高层H ≤100m 标准层高:2.9m 结构形式:纯剪非转换层结构530.37145 1.5015016011002525309180805025102070-2552 933层~36层高层 H >100m 标准层高:2.9m 结构形式:纯剪非转换层结构 560.40160 1.65150160120026503091801206530102228-2698 二1013-18层小高层 标准层高:3.6m 结构形式:框剪、纯剪 530.36145 1.351501001140227530416050553015 2023 3354 11 19-33层高层H ≤100m 标准层高:3.6m 结构形式:纯剪非转换层结构 570.39150 1.5015016012002575304180506030152179 3460 三 12 商业街(独立 商铺)≤4层 标准层高:4.2m 结构形式:框架 柱网≥60m2470.33--150501050-360~80085-5520- 30(B 级)40(A 级) 1790- 2313 13城市广场(MALL )≤4层 标准层高:首层5.2m ,二-四层5.0m , 结构形式:框架 500.33145 1.201501001025220010001801009050380 30(B 级)40(A 级) 2890- 3334 350(C 级)450(B 级)550(A 级) 上海、天津:400江苏片区:300福建、重庆:280河南、山东:250 上海、天津:400 江苏片区:300 福建、重庆:280 河南、山东:250 含量指标±0.00以下 业态类别序号结构基本参数 -6(普通)8(舒适)10(高档) 1500(普通)2000(舒适)3000(高档) 400(普通)500(舒适)700(高档) 酒店式公寓、公寓式办公1000(普通) 1200(舒适) 1500(高档) 350(C 级)450(B 级)550(A 级) 上海、天津:400江苏片区:300福建、重庆:280河南、山东:250 350(B 级)500(A 级) 1500(B 级)2500(A 级) 成本指标标准(元/m 2) 设计限额标准 8(普通)10(舒适)12(高档)1500(普通)2000(舒适)3000(高档) 500(普通)600(舒适)700(高档) 住宅项目含量指标±0.00以上 商业项目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全)

房地产智库?2013九舍会 中海地产结构设计限额控制 中海地产建筑结构管理部

目录 一、总则 (2) 二、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3)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说明 (4) 四、附表 (6) 附表A: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 (7) 附表B:各公司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8)

一、总则 编制目的:为加强结构专业设计管理,做好限额设计和成本控制工作。编制时间:20013 年1 月1 日主编单位: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 使用说明:1. 项目结构材料用量指标(包括钢筋和混凝土)均不得大于本限额控制值。各项目完成合约统计后,按《钢筋和混凝土含量统计表》(见附表 A)的要求统计、上报。 2. 在结构方案定案与扩初设计之间,由设计院编写项目《结构统一技术措施》,经集团建筑结 构部或区域、地区公司设计管理部评审后,进行结构限额设计。 3. 本标准由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建筑结构管理部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制订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

二、 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 各公司结构限额指标控制值对照表如下:

三、结构设计限额控制指标使用说明 1. 结构材料用量指标计算规则为:计算范围内相应结构材料(包含梁板柱、构造柱、过梁、女儿墙、拉板等的钢筋(G)和混凝土(V),不含砌体)用量除以计算范围内的“结构成本计算面积”(M),即钢筋用量指标=G/M (kg/m 2 ),混凝土用量指标=V/M(m 3 /m 2 )。 2. 统计结构材料用量指标所用的“结构成本计算面积”计算规则如下: 结构成本计算面积M=M0+M1+M2+M3+M4+M5/2+M6/2,其中: 3. 当项目存在留给装修加层的两层高房间面积(M7)时,钢材用量计算规则为: 结构钢材用量=[G+(8~10kg/m 2 )*M7]/(M+M7) 4. 常规采用钢筋主要包括:直径6mm 钢筋统一采用HPB300,直径8mm 及以上钢筋统一采用HRB400;也可以全部采用HRB400 钢筋。 5. 结构体系包含钢筋混凝土普通框架、异型柱框架、短肢剪力墙结构及剪力墙结构。当结构采用异形柱框架或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时,混凝土用量应取下限甚至更低。 6. “上部结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及“基础”的定义如下: 6.1 当没有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的范围指±0.000(不包括)以上的部分,其余部分 如浅基础、筏板、基础梁、承台、桩和±0.000(包括)以下的墙、柱等计入“基础”范围(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1)。 6.2 当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时,“上部结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顶板以上部分 (不含顶板);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范围指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底板至顶板范围内的部分(含顶板、底板及与底板相连的浅基础、筏板、承台、基础梁等);其余部分如桩等计入“基础”部分(地下部分的统计范围见图2、3、4)。 6.3 在限额控制指标中,基础部分计入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指标。

电力设计指标(来源于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一、规划用电指标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当采用人均用电指标法或横向比较法预测或校核某城市的城市总用电量(不含市辖市、县)时,其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人口规模、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地区动力资源和能源消费结构、电力供应条件、居民生活水平及节能措施等因素,以该城市的人均综合用电量现状水平为基础,对照表1中相应指标分级内的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幅值范围,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比较后,因地制宜选定。 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 (不含市辖市、县) 表1 注:当不含市辖市、县的城市人均综合用电量现状水平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高或最低限值的城市。其规划人均综合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当采用人均用电指标法或横向比较法,预测或校核某城市的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不含市辖市、县)时,其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结合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规模、居民收入、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水平、居住条件、家庭能源消费构成、气候条件、生活习惯、能源供应政策及节能措施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以该城市的现状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水平为基础,对照表2中相应指标分级中的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幅值范围,因地制宜选定。

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 (不含市辖市、县) 表2 注:当不含市辖市、县的城市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现状水平高于或低于表中规定的现状指标最高或最低限值的城市,其规划人均居民生活用电量指标的选取,应视其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确定。 城市电力总体规划或电力分区规划,当采用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时,其居住、公共设施、工业三大类建设用地的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三大类建设用地中所包含的建设用地小类类别、数量、负荷特征,并结合所在城市三大类建设用地的单位建设用地用电现状水平和表3规定,经综合分析比较后选定。 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表3 注:1.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和特殊用地八大类。不包括水域和其它用地;2.超出表中三大类建设用地以外的其它各类建设用地的规划单位建设用地负荷指标的选取,可根据所在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 城市电力详细规划阶段的负荷预测,当采用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法时,其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三大类建筑的规划单位建筑面积负荷指标的选取,应根据三大类建筑中所包含的建筑小类类别、数量、建筑面积(或用地面积、容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市规发〔2006〕384号 关于印发《北京市居住公共 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我委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的通知》(京政发〔2002〕22号)中的指标进行修订,重新制定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以下简称《指标》)。 本《指标》是指导规划设计人员编制本市居住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设计方案的技术规范,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的规划设计工作。 本《指标》已于2006年1月25日经市政府专题会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6年6月1日起执行。我委将依据有关规划设计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居住地区规划设计中执行本《指标》情况的监督管理,并请有关部门按照本《指标》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 文本 1 总则 1.1为保证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设置,提供适宜的居住生活环境,不断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指标。 1.2本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特殊地区因地制宜,具体研究。 1.3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使用性质相近或可兼容的公共服务设施尽量综合设置。 1.4居住人口规模和用地范围,应依据城市规划确定。 本指标按居住人口规模(或建设规模)分四级。 每户平均居住人口计算值为2.8人,每户(套)住宅建筑面积按实际建筑面积标准计算。 1.5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水平应当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在符合规定的公共服务设施面积总指标的条件下,可根据城市规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一安排、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 本指标是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最低基本标准。 1.6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和市政公用等八类。 1.7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照附表1、2、3、4设置。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成果及深度要求 (一)规划用地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地理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重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状况。(二)规划用地现状图(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建筑物状况、人口分布状况、巩固屋舍实现转、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 2.人口现状指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辖区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 3.建筑物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 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用地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娱乐等建筑)类型、位置、登记、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的分布情况等。(三)土地使用规划图规划各类用地的界限,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表明市政设施、公用设施的位置、登记、规模,以及主要规划控制指标。(四)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确定道路走乡、线性、横断面、各支路交叉口坐标、标高、停车场和其他交通设施为之机用地界线,各地块室外地坪规划标高;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形、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坡度、

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与用地范围。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为何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度、坡长,标明各地块规划控制标高。(五)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六)工程管线规划图(1:2000)各类工程管网平面布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具体分为给排水、电力电讯、热力燃气、管线综合等。必要时,可分别会址。 1.给水规划图标明规划区供水来源,水厂、加压泵站等供水设施的容量、平面的位置及供水标高,供水管线走向和管径。 2.排水规划图标明规划区雨水泵站的规模和平面为止,雨水管渠的走向、管径及控制标高和出水口位置;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水泵站的规模和平面位置,污水管线的走向、管径、控制标高和出水口的位置。 3.电力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电源来源,各级变电站、变电所、开闭所平面位置和容量规模,高压线走廊平面位置和控制高度。 4.电信规划图标明规划区内电信来源,电信局所的平面位置和容量,电信管道走向、管孔数,确定微波通道的走向、宽度和起始点限高要求。 5.燃气规划图标明规划区气源来源,储配气站的平面位置、容量规模,燃气管道等级、走向、管径。6.供热规划图标明规划区热源来源,供热及转换设施的平面布置,规模容量,供热管网等级、走向、管径。(七)环卫、环保规划图标明各种卫生设施的位置、服务半径、用地、防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