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教案23-24-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认知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教案23-24-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认知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教案23-24-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认知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教案23-24-新能源汽车电源系统认知

教学设计

组织教学 (师生问候)

清点人数,填写教学薄;介绍成绩评价、课程内容

导入新课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是电池保护和管理的核心部件,它的作用要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的使用,控制动力电池组的充放电,并向VCU上报动力电池系统的基本参数及故障信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是集监测、控制与管理为一体的、复杂的电气测控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品化、实用化的关键。

新授知识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与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时刻检测,同时还进行漏电检测、热管理、电池均衡管理、报警提醒,计算剩余容量、放电功率,报告SOC(State Of Charge荷电状态)、SOH(State Of Health性能状态,也称健康状态),还根据动力电池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用算法控制最大输出功率以获得最大行驶里程,以及用算法控制充电机进行最佳电流的充电,通过CAN总线接口与车载,控制器、电动机控制器、能量控制系统、车载显示系统等进行实时通信。

(1)数据采集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所有功能的基础,需要采集的数据信息有电池组总电压、电流、电池模块电压和温度。

(2)电池状态估计包括SOC估计和SOH估计,SOC提供电池剩余电量的信息,SOH提供电池健康状态的信息,目前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都实现了SOC估计功能,SOH估计技术尚不成熟。

(3)热管理是指BMS根据热管理控制策略进行工作,以使电池组处于最优工作温度范围。

(4)数据通信是指电池管理系统与整车控制器、电

动机控制器等车载设备及上位机等非车载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功能。

(5)安全管理是指电池管理系统在电池组的电压、电流、温度、SOC等出现不安全状态时给予及时报警并进行断路等紧急处理。

(6)能量管理是指对电池组充放电过程的控制,其中包括对电池组内单体或模块进行电量均衡;故障诊断是指使用相关技术及时发现电池组内出现故障的单体或模块。

课堂小结

1. 动力电池系统的构成和基本功能

2. 动力电池组的构成和功能

布置作业

一、填空题

1. 电动汽车()是指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用于驱动车轮运动的电机。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交流异步电机优点: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靠性好()

三、问答题

1、1.驱动电机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_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一)

《—新能源汽车技术》试题 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课程名称:汽车新能源技术满分:10 0.0 1.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1.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14、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5、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6、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17、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1.18、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19、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20、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第 2 部分:判断题((每小题 1.5 分,共30 分)) 2.1、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2、 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 2.3、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4、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5、 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 2.6、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7、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8、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9、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0、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1、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2、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3、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4、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5、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6、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7、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2.18、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2.19、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解析: 2.20、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doc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烟台职业学院 2013年7月

目录 一、专业信息 (1)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1) 三、毕业条件 (2) 四、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 (2) 五、典型工作任务 (3)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3) 七、课程描述 (6)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10) 九、考核评价 (10) 十、教学条件保障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信息 1.专业代码:580420 2.学历层次及学制:专科三年 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高职毕业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素质健康; (2)具有良好的适应企业或行业要求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知识要求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要求 (1)职业能力 A.职业核心能力 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姜娥)

《新能源汽车技术》 课程标准 教学单位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 所属专业汽车电子 使用教材《新能源汽车技术》 编制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 教务处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技 术 课程编码:授课对象:10级汽电专业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学时:30 学分:4 前导课程:汽车电工电子 基础、汽车电器设备检测 与维修、汽车构造后续课程:汽车单片机 编制人:姜娥胡道刚编制时间:2011.4 审定人及审定时间: 教研室主任:王军年月日 教务科长:夏章健年月日 教学单位负责人:年月日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标准》课程是汽车电子专业一门介绍标准的专业选修课,收录了截止至2009年4月1日我国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专项检验标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零部件、安全要求、性能实验、定型实验等领域的国家及行业专项检验标准,为今后的专业生涯打下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 (二)课程设计理念 ⑴课程采取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⑵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教育; ⑶推进基于工作工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推进项目教学法; ⑷加强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操作训练过程中,使学生会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的检验、安装;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的检验、安装及新能源汽车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和新能源汽车系统的生产工艺文件制定。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将对应的技能训练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课堂操作示范。课堂上示范讲解。 (二)课堂模仿操作:学生模仿老师的操作方法,进行现场测量。 (三)学生课外作业:由教师提出一个作业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果。 (五)作业展示结果:分小组展示作业结果,,学生和教师共同评价结果。 三、课程目标 对于汽车电子专业的学生,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汽车电类课程的延伸课程,要求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新能源纯电动

新能源汽车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803515018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 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n clean energy vehicles 总学时: 36 讲课学时: 36 学分:2 适用对象: 18级汽修,汽配 先修课程: 新能源汽车导论、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理论、电力电子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池及控制方面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原理、理论和设计,掌握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构造,电驱动系统,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能量存储系统,再生制动,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以及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等,为以后从事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检测、服务、科研等方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电动汽车构造,了解电驱动系统组成。 (2)掌握串联式、并联式和轻度混合动力电驱动的设计方法。 (3)掌握能量存储系统,了解车辆再生制动。 (4)掌握燃料电池及其在车辆中的应用,了解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设计。 教学内容及要求 共分八章教学内容,对每章内容均要求作了解和掌握。第一章环境影响与现代交通运输的历史 第一章 1.1新能源汽车的概述(定义及分类)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意义

1.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了解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 熟知新能与汽车的关键技术。 第二章 2.新能源汽车高压与防护 掌握新能源高压系统的结构; 熟知新能源汽车高压隐患部位; 掌握新能源汽车高压安全操作规范。 第三章 3.1储能装置概述 了解电池的类型; 掌握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知道电动汽车对电池的要求 3.2蓄电池 熟知蓄电池的类型的特点; 了解电池的充电方法; 知道蓄电池的测试内容及方法。 3.3燃料电池 了解燃料电池的发展情况; 了解燃料电池的类型,熟知燃料电池的优缺点; 了解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 3.4超级电容及飞轮电池 简单了解的太阳电池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掌握超级电容的类型原理和优缺点及应用情况; 了解飞轮电池的原理和应用。 3.5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熟悉燃料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组成; 了解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能量管理系系统。 3.6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 熟悉燃料能量回收系统的方法和类型; 掌握电动汽车能量回收系统的组成; 了解典型的能量回收系统。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教案47-48-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认知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一、二、三、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起立,师生问好。 导课部分: 作为一名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人员,你知道纯电动汽车、混 合动力汽车制动系统于传涛的汽车制动系统有什么区别吗? 新授部分: 1.混动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电源开关打开后,蓄电池想控制器供电,控制器开始工作, 此时Emb信号灯显示系统应正常工作。驾驶员进行制动操作 时,首先由电子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弹指驾驶员的制动意图, 把这一信息传给ECU。ECU汇集轮转速传感器、制动踏板行 程传感器等各路信号。根据车辆行驶状态计算出每个车轮的 最大值动力,在发出指令给执行器,让其执行哥车轮的制动, 电动机械制动器能快速而精确的提供车轮所需制动力,从而 保证最佳的整车减速和车辆的制动效果 2.制动能量回收系统 制动能量回收是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重要技术之一, 也 是它们的重要特点。在普通内燃机汽车上,当车辆减速、制动 时,车辆的运动能量通过制动系统而转变为热能,并向大气中 释放。而在电动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上,这种被浪费掉的运动 能量已可通过制动能量回收。 3.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原理 一般情况下,在车辆非紧急制动的普通制动场合,约1/5的能量 可以通过制动回收。制动能量回收按照混合动力的工作方式 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发动机气门不停止工作场合,减速时能够 回收的能量约是车辆运动能的1/3。通过智能气门正时与升程 控制系统使气门停止工作,发动机本身的机械摩擦(含泵气损 失)能够减少约70%。回收能量增加到车辆运动能量的2/3。 班长报告出勤人数、 事由 学生进行回答 多媒体课件、动画演 示,制冷系统各部件 的作用。 2分 5分 15分 15分 15分 15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规范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一个知识领域可以包括若干个知识单元,一个知识单元又包含若干个知识点。知识领域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高层次,代表一个特定的学科子域。每个知识领域用字母表示,如A1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部分,A2表示电动汽车用电动机,A3表示纯电动汽车, A4表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A5表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A6表示其他新能源汽车。知识单元是知识体系结构的中间层次,表示知识领域中独立的主题。每个知识单元用该知识领域名称后加一个字母表示,如A1a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分类、性能指标和要求,A1b表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之铅酸蓄电池。知识单元分为核心知识单元和选修知识单元。核心知识单元是最基本的、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知识单元,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学习部分选修知识单元。知识点是知识体系结构的最底层,表示知识单元中的某个具体问题。 汽车构造知识体系由6个知识领域和32个知识单元构成,其中核心知识单元28个,选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一、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也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宗旨。虽然每个高职院校针对各个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都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但从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上来看,高职层次的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才培养归根结底要落实到课程之中,而课程的开发要从企业来到企业去,做到这一点,单纯依靠高职院校的教师和专家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由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关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国内外有着非常多的研究和实践,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1.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意愿上来看,校企双方的最大利益不能结合导致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受教育规律约束的高职院校和受快速获取效益约束的企业在合作的出发点上就存在不对等性,具体而言,在合作的人员、周期、实施、管理、成本和满意度上等方面都存在不对等性。这些不对等性很难使校企双方的最大利益找到一个结合点,从而导致主动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即使有合作也是停留在“纸面”上。 2.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过程上来看,校企双方没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导致课程开发实施效率低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双向的,这个双向的合作是一个系统的动态过程,需要很强的技术性,各个环节相互关联,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双向合作面临着诸如课程开发的意愿、主体、人员的地位、能力要求、职责要求、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整合和实施保障机制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校企双方没有一个有效的互动协调机制使合作过程障碍重重,阻力不断,从未导致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施效率低。 3. 从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结果上来看,校企双方没有对课程开发的成果进行有效的追踪评价导致课程开发不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有效的完成为企业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这个任务,所以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不单是课程开发前期的开发设计和中期的开发的实施,更重要的后期的课程开发评价与改进。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汽车专业的课程开发都是简单的停留在课程开发成果上,对课程开发的成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这个很难说清楚,归根结底就是没有课程开发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 二、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合作机制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学院 2013年7月

. 目录 一、专业信息 (1)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1) 三、毕业条件 (2) 四、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 (2) 五、典型工作任务 (3) 六、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 (3) 七、课程描述 (6) 八、各类课程学时学分比例 (10) 九、考核评价 (10) 十、教学条件保障 (11)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信息 1.专业代码:580420 2.学历层次及学制:专科三年 3.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对口高职毕业生 二、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身心素质健康; (2)具有良好的适应企业或行业要求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2.知识要求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要求 (1)职业能力 A.职业核心能力 ①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新技术。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系统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重点介绍额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对天然气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甲醇燃料汽车、乙醇燃料汽车、二甲醚燃料汽车、氢燃料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的特点、发展现状及趋势也进行了介绍。本课程授予学生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等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原理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奠定基础,对于适应地方经济建

设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

的分类、基本结构、组成和原理,,并对新能源汽车用的电动电池、电动机等各部分的有机联系有清楚的认识。了解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提高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发展本专业的能力,提高和专业有关的工作适应性。 (2)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较强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学习作风,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知识体系 新能源汽车技术包括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用电动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共六大部分。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定稿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 才培养方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6707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

识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诊断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胜任汽车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7)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资料收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代码 (一)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 (二)专业代码:5606707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通过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办法,在2-6年内完成学业。 四、职业面向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方向,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现代汽车理论知识以及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工艺、设备和管理知识;具有新能源汽车维护、检测、诊断和维修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拓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职业生涯发展基础,能胜任汽车技术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责任心、进取心,积极应对工作中的困难;

(3)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与抗挫折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具备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管理能力和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7)具有一定的信息检索、资料收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8)具有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2.知识 (1)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汽车维修单据、表格处理; (2)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汽车维修成本核算; (3)会使用外语查阅外文汽车维修资料; (4)会阅读和分析汽车电路图,并能拆画部分主要电路; (5)掌握汽车机械部件各个总成的机械原理及工作原理; (6)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电机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的检修,并会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整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3.能力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专业必须的机械、电工电子、电力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 (3)具备正确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 (4)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 (5)掌握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6)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 新能源汽车技术代码:580403 二、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及职业高中毕业生、同等学历者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四、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利用新能源汽车检测设备和工具,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五、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领域: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2.初始工作岗位: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六、人才规格 (一) 综合素质 1.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具有面向基层、服务基层、扎根于群众的思想观点,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职业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在工作中讲求协作,对在竞争中遭遇挫折具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在艰苦的工作中不怕困难,奋力进取,不断激发创造热情。 3. 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文理交融,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索精神,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鲜明、学有所长。 4. 身心素质: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健康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二) 职业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能力: (1) 一般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英语读写说能力。 (2) 专业能力: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使用外语专业资料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机械、电工、电子等技术应用能力;掌握新能源汽车构造及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电气原理和维修诊断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检测、质量管理知识与技能;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3) 拓展能力: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仪的使用能力。 (4) 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能借

汽车电子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团队工作计划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汽车电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学院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并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汽车智能技术专业建设项目为专业发展切入点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本团队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保质保量完成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汽车智能技术专业群双高项目的申报; 2.借助汽车检测技术、汽车营销技术专业团队新能源汽车技术技术专业团队发展,并以课堂为中心,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切实组织好教研活动,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3.扎实推进教学诊断工作。教研活动与教学诊断结合,做到每周开展教研活动1次,其中专题性教学研究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 4.建设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实训室; 5.积极推动教师各种比赛工作。本学期至少组织1次“精彩课堂”活动(微课比赛、信息化手段比赛、多媒体比赛、教学方式比赛等),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开展教学内容研究、评价、考核、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6.利用企业资源组织老师培训,学习最新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使每位教师都能胜任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 7.提高教师科研能力,专业教师平均每人在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力争在国家级中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篇以上,并申报2019年省级课题1项; 8.做好综合实习、协助学院完成顶岗实习工作;

9.加强教风学风的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交流、沟通、表达等综合素质; 10.针对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优化并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1.协助学院完成新校区搬迁级实训室管理工作。 三、工作思路 (一)充分调研分析,做好专业发展规划 从专业现有的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实习实训、科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学生就业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主要服务行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需求形势,认识当前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智能汽车技术专业发展规划。 (二)发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纲领作用 1.引导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规范教学行为。进一步组织本专业教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研讨学习,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规范执行。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讨,及时修正。引导教师课程标准意识,规范教学行为。 2.规范和优化课程教学。对本学期专业课程授课计划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特别是对同一课程由不同教师授课的计划要统一执行相同的授课内容,以确保各门专业课程授课计划符合课程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3.配合教务处、科研处、督导、院部完成评教评学工作,在期初、期中、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中及时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和监督检查。 4、积极推动教师各种比赛工作,本学期至少组织1次“精彩课堂”活动(微课比赛、信息化手段比赛、多媒体比赛、教学方式比赛等),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开展教学内容研究、评价、考核、研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四、工作安排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计划

、课业计划

应能:作与调试;各小组在任务实施用多媒体 1、描述、制作与 2、放大电路制过程中,对照实施资源进行 检测整流电路;作与调试;活动自查任务完成电路原理 2、描述、制作与 3、稳压电路制的准确程度,做好的学习;学检测放大电路;作与调试;过程记录,根据过2.在面包习3、描述、制作与 4、延时电路制程记录,自我评价板上实践任检测稳压电路;作与调试;解决方案的合理操作和电务4、描述、制作与 5、振荡电路制性。脑仿真模2检测延时电路;作与调试; 2.小组评价拟电路中 5、描述、制作与 6、开关电路制(1)小组内部评相结合。电检测振荡电路;作与调试;价; 子6、描述、制作与7、逆变电路制(2)未作业小组对 电检测开关电路;作与调试;作业小组进行监督 路7、描述、制作与8、直流变换电检查,重点检查作 制检测逆变电路;路制作与调试。业的规范程度,并 作&描述、制作与做记录。小组间交 与检测直流变换电叉评价(重点评价 调路;等等。方案的合理性、可 试操作性和经济性) 3.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自评结 果、小组互评结果、 实施过程及完成方 案进行综合评价。

应能:电路制作与检各小组在任务实施教师讲解 测;过程中,对照实施和操作进 1、描述、制作与 2、PLC编程器电活动自查任务完成行教学;学检测单片机控制路制作与检测。的准确程度,做好学生理论习电路;过程记录,根据过描述和实任2、描述、制作与程记录,自我评价操训练相务检测PLC编程器解决方案的合理结合。 4电路。性。 2.小组评价 电(1)小组内部评 子价; 控(2)未作业小组对 制作业小组进行监督 电检查,重点检查作 路业的规范程度,并 制做记录。小组间交 作叉评价(重点评价 与方案的合理性、可 检操作性和经济性) 测 3.教师评价 根据学生自评结 果、小组互评结果、 实施过程及完成方 案进行综合评价。 三、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实践教学装备标准 四、实施建议 1.建议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2.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挂图、电子元器件手册、电工手册、计算机查询系统等;

《新能源汽车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技术K》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7 课程英文名称: Technology of New Energy Vehicle (K)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 0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9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包括:新能源汽车分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电机、电池及电控)的分类和原理,以及新能源汽车新技术等。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更好的面对汽车未来的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趋势,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结构、原理及关键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蓄电池,燃料电池)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分类、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汽车能量管理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方式,碳纤维、合金材料、控制技术、车载网络等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传统汽车的构造、理论相关知识,结合化学、电学、控制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来学习和理解新能源汽车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对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理论进行讲解,增加实例教学内容,便于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通过课堂讨论或提问的形式,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并增加学生的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课堂的学习效率。 2.教学手段:本课程以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并结合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电子讲义,新能源汽车视频、图片及工作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四)对选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控制工程基础与信号处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对本门课程的重点知识及核心的内容,在课堂安排相应的实例分析以及习题或者思考题,通过对习题或思考题的练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关键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情况等)占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成绩占70%(期末成绩以小论文或者课堂测试的方式进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的方案的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一、专业名称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 二、专业代码 580419 三、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及职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 三年,专科 五、就业面向 1.就业领域: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2.初始工作岗位:新能源汽车机电维修、新能源车辆性能检测、新能源汽车新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3.可升迁的职业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管理,新能源汽车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 六、培养目标及规格 主要培养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性高技能专门人才。 七、职业资格证书 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待开发) 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1、对岗位职业能力的分析 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来自于对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从与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分步分解。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

、课程体系的建立2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职 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拓展(综合能力)课程等三类课程,如下表所示。课程体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学时计算;②不同院校可根据本校实际与地区行业特点适当调整24注:①“24”表示集中整周教学按每周。教学计划安排,每学期学时数控制在300左右(第六学期除外)核心课程的设定3.由专业核并兼顾职业

最新《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新能源汽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表1 新能源汽车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新能源汽车》是一门能力拓展课。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原理和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的基本设计方法,为做好毕业实习报告以及今后从事汽车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电动汽车类型、电动汽车主要组成部分、电动汽车电机、蓄电池、电动汽车维修与包养等内容,同时介绍了国家现行的有关管理法规和政策,有一定的理论深度,是从事汽车行业人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学习和参考的实用教程和资料。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国内相关政策;掌握电动汽车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了解电动汽车常用的动力电池的基本原理与结构、工作特性;了解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的功能;了解电动汽车常用驱动电机的基本结构原理与驱动特性;掌握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的基本计算方法;了解电动汽车保养和维护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课程学习,主要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以及优势。了解行业发展动态,促进职业意识的形成,为学生毕业后择业提供可以借鉴和参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 本课程建议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20学时,实践16学时。 四、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新能源汽车原理与构造知识;

2.熟悉新能源纯电动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3. 熟练掌握新能源混合动力车电气结构基础知识; 4. 新能源汽车电子故障分级与诊断知识; 5. 熟练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维修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2.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的新发展、新成就; 3.掌握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 4.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和纯电动系统安装、检测、调试能力与管理岗位。(三)素质目标 1.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队协作的团队精神; 4.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业务素质和科学创新的意识。 五、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表2 新能源汽车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1.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表3 新能源汽车发展综述

浅谈新能源汽车电子技术

浅谈汽车电子线束的技术要点 1、HSDLVDS技术 HSDLVDS即低电压差分信号,这种技术的核心是采用极低的电压摆幅高速差动传输数据,可以实现点对点或一点对多点的连接,具有低功耗、低误码率、低串扰和低辐射等特点,其传输介质特制HSDLVDS铜线。HSDLVDS线束在对信号传输的完整性、低抖动、高抗干扰,低噪音,双向且具高速传输等的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HSDLVDS技术用于简单的线路驱动器和接收器物理层器件以及比较复杂的接口通信芯片组。通道链路芯片组多路复用和解多路复用慢速TTL信号线路以提供窄式高速低功耗HSDLVDS 接口。这些芯片组可以大幅节省系统的电缆和连接器成本,并且可以减少连接器所占面积所需的物理空间。HSDLVDS解决方案为设计人员解决高速I/O接口问题提供了新选择。HSDLVDS 为当今和未来的高带宽数据传输应用提供毫瓦每千兆位的方案。 2、新能源汽车连接器 随着科技步伐的创新,人类倡导节约环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已成为全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关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5至10年内将以5%~15%的速度增长甚至更高。目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更新换代的主流,其适用的线束需求量将大增。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石家庄乔氏电子,调整自已的服务战略。结合国内市场推出了新能源汽车专用连接器,为将来的新能源汽车,打造更完善的车内电力系统传输线束。目前汽车市场上所看到的新能源汽车,都配备有高压电路。因此,适用于高压电路的线束及接插件就很重要。比如日本HRS广濑的ZE05系列特种连接器。 一般汽车需要用到的连接器种类有近百种,单一车型所使用的连接器约有数百个之多。随著人们对汽车在安全性、环保性、舒适性、智慧化等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增加,这将使汽车连接器应用数量呈现增长的情形。 产品功能:在汽车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汽车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其主要是由四大基本结构组件组成,分别是:接触件、外壳(视品种而定)、绝缘体、附件。又称作接插件,插座和插头。用于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 3、新能源汽车线束 线束是汽车电气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力传输线束,电线常用规格截面积有2.5、6.0、35、50等平方的电线。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国家大力推进、鼓励新能源车的使用。对汽车线束生产商将产生强烈的刺激。新能源车对高压线束的需求增加,将促使汽车线束生产商的技术研发、改进方面,及早做好技术和生产准备。 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线束与传统汽车线束的要求可谓“截然不同”,一是新能源汽车线束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的环境,而这很容易导致线束发热,因此线束需要设计得更粗一些,以利于散热。二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一般安装在车前位置,而电池一般安装在车后位置,为了汽车的安全性要求线束不能与传统汽车一样安置在车里,而是要求在车外布线,因而其机械防护性很重要,如防湿、防潮、防击穿等。三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等都采用交流电,其干扰非常严重,因而要求线束屏蔽干扰,密封性要好。 (1)高电压线束简介 用于新能源汽车内的电池高压系统线束需要具备超强的耐压、耐温、阻燃、易弯曲,电磁屏蔽、抗击穿等性能。 (2)高电压线束特性 使用温度-40℃~125℃;热塑性弹性体材料具有极佳的柔软性,易于安装使用耐寒、耐磨、耐油;良好的EMI、EMC 抗电磁干扰能力;额定电压1500V,完全适用于1500V 高压条件;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5级) 一、专业与专门化方向 专业名称: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代码580419) 专门化方向: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 二、入学要求与基本学制 入学要求:应届初中毕业生 基本学制:五年一贯制 办学层次:普通专科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新能源汽车售后技术服务和管理企事业单位,在生产、服务一线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能独立学习与职业相关的新技术、新知识,对社会、企业和客户有强烈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职业资格及继续学习专业 (一)职业(岗位)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岗位:新能源汽车维修、新能源车辆质检、新能源汽车技术培训、新能源汽车维修业务接待、新能源汽车销售。 (二)职业资格 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工(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三)继续学习专业 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等本科专业。 五、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 (一)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德。 (2)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文明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科学文化素质 (1)掌握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机械基础、液压与气动基础、工程力学、钳工基础以及汽车文化、汽车结构认识、汽车使用常识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3、专业素质 (1)养成爱岗敬业、遵守纪律、一丝不苟的优良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流能力。 (3)初步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一种外语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 (4)具有获取、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和创新的意识。 4、身心素质 (1)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互助合作精神,能正确评价自我,豁达大度,积极乐观。 (二)职业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