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题型巩固练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题型巩固练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题型巩固练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重点题型巩固练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海南高考)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2.关于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食物网中包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只有生产者依赖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能量只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3.在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属于()

A.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B.第一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C.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D.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4.(2015天津高考)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5.下列哪一组生态学名词的排列顺序是从简单到复杂的()

A.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B.生物体、类群、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

C.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D.种群、类群、群落、生物圈、生态系统

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两类

7.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A.生产者B.分解者C.初级消费者D.次级消费者

8.(2015福建高考)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

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

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9.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则稻田生态系统中()

A.水稻害虫密度将下降

B.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C.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D.物种多样性上升

10.下面的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

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

时刻,此时可适当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

2

捕获

二、非选择题

1.根据下面南极地区海域食物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________属于三级消费者。

(3)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2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简图,图中甲~庚代表各种不同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作为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

(2)生物甲和己的关系是_____。

(3)该生态系统只表示了部分生物,图中未表示的成分有________。

3.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鸟、昆虫、猫头鹰、蟾蜍、鼠、蛇等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捕捉蛇、鼠、鸟;②昆虫、鸟及鼠以植物为食;③蟾蜍和鸟捕食昆虫;④蛇吞食蟾蜍和鼠。请回答:(1)画出上述生物所能形成的最复杂的食物网。

(2)此生态系统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3)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共有________营养级。

(4)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5)若鼠大量减少,则猫头鹰的数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

4.回答下列与生态学有关的问题:

(1)某人将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引起这种不良后果的原因是本地原有物种和外来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关系。

(2)某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已知水中的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

种群甲乙丙丁戊

重金属含量(ug/kg鲜重)0.00370.00370.0350.0350.34

根据表中数据会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5.图A为小岛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有人向小岛引入一定数量的卷尾鬣蜥(主要以沙氏变色蜥和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为食),跟踪调查该生态系统及其对照组的变化,发现沙氏变色蜥和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较大(见图B),而其

它生物数量变化相对较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沙氏变色蜥处于第_____________营养级,其与卷尾鬣蜥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2)引入卷尾鬣蜥后,沙氏变色蜥的变要活动范围从树基部向上转移,而网蜘蛛的织网位置略有下降,此现象表明生态因素的改变,可使生物群落的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引入卷尾鬣蜥后,网蜘蛛的数量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其它生物的数量变化信息可以看出,小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______能力。

【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B

【解析】由于一棵栎树可以为较大数量的昆虫提供食物,而第三营养级的每个个体都以大量昆虫为食,一只蛇也需要以较多第三营养级个体为食,故数量金字塔中第二营养级大于第一、三营养级,第三营养级大于第四营养级,B符合。

2【答案】A

【解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离不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生产者吸收无机物、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费者与分解者利用氧气等。故A项正确、C项错误。食物网中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项错误。光能用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热能可用于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

3【答案】C

4【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丙、丁分别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围绕K值上下波动,群落包含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受无机环境的影响。

5【答案】A

【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一切生物个体的总和。而生态系统是由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可分为很多个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等。

6【答案】C

【解析】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动物中有的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

养级,但有的动物是分解者,蚯蚓等;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为生态系统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细菌中有分解者即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有消费者,如寄生细菌、共生细菌,也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

7【答案】D

【解析】题目考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特定的营养关系,在一条食物链中,各生物间一环扣一环,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发生巨大变化,那么紧接在这一营养

级之后的生物马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其他营养级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题所包含的食物链中,鼠为初级

消费者,它的灭绝直接使下一营养级生物,即次级消费者的食物来源锐减,食物的短缺会使次级消费者数量在短期内锐减。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生态系统相关知识,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鲈鱼是第五营养级吗,该食物网第一和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为两者同化量的比值,(4200+3780)、31920=25%。

9【答案】C

【解析】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减少杂草对阳光的争夺,使水稻可以得到更多的光照,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增加。

10【答案】C

【解析】题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一个营养级,而不是一个种群。调查图1中的戊(植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庚(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食物充足,没有天敌(营养级最高),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J”型曲线)。图2中b点(K/2)对应的是图3中的t1时刻,种群数量增长率最大,可适当捕获。

二、非选择题:

1【答案】(1)5(2)企鹅、海豹、虎鲸(3)海豹、虎鲸

2【答案】

(1)戊甲、乙、丁

(2)捕食和竞争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解析】

(1)本食物网由四条食物链组成,其第一营养级为戊,第三营养级分别为甲、乙、丁。

=

(3)应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全面审视这一问题。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还应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3【答案】(1)见下图。

(2)5 (3)草类→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5 个 (4)鸟、蛇、猫头鹰 (5)数量变化不大

【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可形成 5 条食物链。这 5 条食物链,彼此连接成食物网。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共有5 个营养级。鸟类既吃昆虫又吃草类,蛇既吃鼠类,又吃蟾蜍占两个营养级,猫头鹰能吃其中的多种生物,它占有 多个营养级:因此,即便是鼠数量减少。也会由其他生物部分替代因鼠减少而带来的食物匮乏状况,猫头鹰的数 量变化不大。

4【答案】

(1)竞争 寄生 捕食(顺序可以换)

(2)

甲 丙

【解析】

(1)由题目“未经检疫的外来鱼类和水草大量引进某水域生态系统后,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可知属于外来物 种入侵,外来物种进入新环境后无环境阻力,易迅速占据入侵地,并与当地生物发生竞争、捕食、寄生等关系,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重金属在生物体内出现富集现象,其明显特点是营养级越高积累越多。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丙=丁<戊, 根据重金属含量数据可知甲、乙为同一营养级,丙、丁为同一营养级,综合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1)三或第四 竞争和捕食 (2)垂直结构(3)先增加后减少,最终达到平衡 一定的自动调节 【解析】

(1)据食物网,沙氏变色蜥处于第三、第四营养级。卷尾鬣蜥捕食沙氏变色蜥,同时卷尾鬣蜥与沙氏变色蜥都 捕食较大的地面节肢动物,因此二者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2)沙氏变色蜥向上、网蜘蛛活动区域下降,说明群落垂直结构变化了。

(3)由坐标图可知,有卷尾鬣蜥跟无卷尾鬣蜥比较,网蜘蛛数量先增多,后减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 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