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施工工法

(企业工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在钢筋混凝土工程中热轧带肋钢筋的应用十分普遍。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造中,钢筋连接施工技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进入八十年代末以来,采用机械连接方法在钢筋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据有关资料介绍,国内已在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特种结构中成功使用。由于机械挤压连接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建设部1997年4月1日发布了JGJ107-96《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国家科委已将该技术列为“八五”、“九五”重点推广项目。

为了使该项技术成果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根据上述有关规程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以及我们试点应用情况,制定本工法,供总公司范围内各单位参照使用。

二、特点:

挤压连接属于机械连接。它是运用不同规格的特制套筒在相应规格钢筋的接头之处,使用专门的机具进行径向冷挤压,从而使钢筋连接起来。它能很方便在施工现场进行钢筋的接长,满足

运输及施工的需要,其最大的特点是安全可靠,不削弱钢筋的强度,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它与传统的绑扎搭接和焊接相比有如下优点:

1、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对钢筋无可焊性要求;

2、功效可快10倍;

3、使用动力仅1~3KW,不受现场电源容量的限制,体积小、轻巧灵

活,能多台设备同时使用;

4、无易燃易爆气体生产,无火灾隐患,不受风雨、寒冷气候的影响;

5、能缓解钢筋搭接处的拥挤现象;

6、操作简单方便,连接质量不随操作者不同而波动;

7、可与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直径差≤5mm);

8、节省因搭接接头而增加的钢筋用量。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及一般构筑物和对接头的可靠性与塑性要求较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为16~40的II 、III级带肋钢筋的径向挤压连接。

四、工艺原理:

挤压连接是在带肋钢筋需要连接的部位安装特制的套筒通过径向

冷挤压的机械咬合作用,通过套筒将一根钢筋的力传递至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经挤压的接头,套筒与母材互相咬合成一体,严密无间隙。

五、 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二)、操作工艺说明:

1、检查设备后,挤压机空载全行程往返2~3次,排除缸内空气以免使

用时抖动;

2、压模、套筒、钢筋应配套使用,使用前应检查压模型号与被连接钢

筋是否一致;

3、把压接机安装在支座垫板上;

4、安装压接模;

5、把作好长度标记的钢筋插入套筒内(钢筋端面离套筒长度中心不大

于6mm);

6、根据套筒上的标记,放套筒于下模上,定好位置,钢筋的另一端应

用滚动支撑保持水平状态;

7、旋转钢筋使肋面朝上,压接机与钢筋轴线应保持垂直;

8、根据挤压工艺参数及套筒上的标记,从内向外进行挤压;

9、在高空进行压接操作,应保持压接机摆放平稳;

10、可进行直径相差不超过二个级别的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但要

注意更换压接模,其压接参数应另行与套筒和设备生产厂家联系。

六、机具设备及材料:

1、LYJ800—40压接机由千斤顶、撑脚、压接模三部分组成,可压接

Φ18~40的钢筋。

2、电动油泵一台,型号2YBZ—80。

3、LYJ800—40压接机挤压工艺参数:

4、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压接设备进行标定:

a、新设备投入使用前;

b、旧设备大修后;

c、油压表受损或强烈振动后;

d、套筒压痕异常且查不出其它原因;

e、设备使用或停用超过一年;

f、挤压接头数超过5000个;

5、采用挤压连接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

筋》(GB1499)及《钢筋混凝土用热处理钢筋》(GB13014)的要求。

套筒材料应选用压延加工的材料,其实测力学性能应符合:

屈服强度225~350N/mm2

抗拉强度375~500 N/mm2

延伸率≥20%

硬度60~80HRB

七、劳动力组织:

在实际操作中,每台挤压设备配备劳动力三人,一人操作油泵,两人做辅工,挤压一个接头仅3~5分钟,一小时可完成挤压连接接头12个以上。

八、安全质量控制:

1、压接的接头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接头位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的要求。

2、施工前应先作试件压接,并送检用以检验压接工艺参数是否与实际

相符;

3、操作人员应经压接机生产厂家和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的培训合

格后上岗;操作人员应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更换岗位。

4、钢筋端部的锈皮、泥砂、油污等杂物应清理干净;

5、对套筒进行外观检查;

6、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标记,确保钢筋伸入套筒内的有效长度;

7、在高空进行挤压操作,必须遵守《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80的规定;

8、施工用电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的规

定。

9、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与验收:

9.1挤压接头的外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9.1.1外型尺寸: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长度的1.1~1.5倍;或压痕处套筒外径波动范围为原套筒外径的0.8~0.9倍;

9.1.2挤压接头的压痕道数应符合生产厂家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9.1.3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

9.1.4挤压后的接头不得有肉眼可见的裂缝。

9.2 挤压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次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取同一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的接头,以500个为一验收批次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次。

9.3每一验收批次中应随机抽样10%的挤压接头作外观质量检验,如果外观质量不合格数少于抽检数的10%,则该批次挤压接头外观质量评为合格。当不合格数超过抽检数的10%,应对该批挤压接头逐个进行复验,对外观不合格的挤压接头采取补救措施;不能补救的挤压接头应作标记,在外观不合格的接头中抽取六个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值,则该批外观不合格的挤压接头,应会同设计、监理等单位商定处理,并记录存档。

9.4钢筋连接工程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钢筋进行积压连接工艺检验,工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9.4.1每种规格的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少于三根;

9.4.2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

9.4.3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

通用技术规程》(JGJ107)表3.0.5中的强度要求。

九、经济效益分析

以Φ25钢筋在施工现场就位连接为例,测算直接费如下表: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手工电弧焊表面上造价较低,但工作量较大时,焊接设备增多,占用工地电源容量增大,对深层位钢筋的焊接操作困难,因此综合经济效益不好。手工电弧焊接头只宜适用于接头数量较少的施工场合。因此,对于接头数量较大的工程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

十、工程实例

1999年6月在广州市淘金坑高层住宅B栋二层楼面梁和转换层工程中,对Φ22、Φ25和Φ28钢筋采用了套筒挤压连接技术,共计1960个接头。其中Φ22挤压接头200个,Φ25挤压接头1250个,Φ28挤

压接头510个。因其具有操作简便、质量稳定可靠、效率高等优点,并能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深受施工现场人员的欢迎。从挤压接头试验情况可以看出,没有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全部都是母材呈塑性状态断裂,符合A级接头标准。因此,挤压连接施工技术值得推广。

编写:广铁工总六公司

黄锡光王金海庄泽游荣

初稿:2000年9月

修订稿:2001年6月

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规范》GBJ10—89

《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50524—92

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