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应用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8
引种驯化的原则和方法说实话引种驯化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就想把外地的一些植物引到我们这儿来种,觉得这样说不定能种出啥稀罕玩意呢。
我试过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必须得考虑引种地和原产地的气候相似性。
比如说,我之前想把热带的一种花引种到我们温带地区。
我当时也没多想,就直接弄了些种子种下去了。
那结果可惨了,就跟把热带鱼直接扔到冷水里一样,根本没法长。
所以气候相似很重要,像温度、湿度、光照这些,那得有一定的相近度才行。
我还发现,土壤也很关键。
我有次引种一种灌木,原产地的土壤是比较疏松、酸碱度偏酸的。
我把它种到我们这儿比较黏重、偏碱的土壤里,这植物就萎靡不振的。
这就好像你让一个习惯吃米饭的人突然天天吃面,肯定不习惯。
对于引种驯化的方法呢,我试过逐步引种的办法。
就像驯化小动物一样,得慢慢来。
先把植物放到跟原产地有点相似的环境里过渡一下。
比如说,我引种的一种植物,先放在温室里,调节温室里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一点点朝着我所在地区的正常环境去调整。
这个过程可不能着急,我一开始就是太心急了,看到植物有点活的迹象就直接挪到外面正常环境,结果很多都没熬过去。
还有呢,关于植物的繁殖材料选择。
有一次我在引种一种植物的时候就纠结是用种子还是苗木好呢。
种子相对便宜而且数量多,可有些植物种子不容易保存和发芽。
苗木呢,引种成本高,但是能够很快知道长得好不好。
这时候我就更不确定了,后来我就两种都试了试。
我才发现对于那种对环境适应能力稍微强一点的植物,种子好像也能行,但是那些比较娇贵的,还是苗木比较靠谱。
另外,我觉得在引种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
不能光看那个植物漂亮或者有用就引种。
比如说我之前就没做好调查,引进了一种植物,结果发现它可能对本地的生态有潜在危害,把它引进来可能会像侵略者一样,侵占本地植物的生存空间。
还好发现得早,终止了引种计划。
总之呢,引种驯化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每一步都得小心谨慎。
这也是我摸索这么久总结出来的一些门道了。
浅析园林植物引种驯化.doc
《浅析园林植物引种驯化》是一篇学术论文,主要讨论园林植物
引种和驯化的过程和方法。
文章首先介绍了园林植物引种的意义,指出引种可以丰富园林植
物的种类和形态,增加景观的多样性。
同时,引种还可以改善植
物的适应性,增加其对环境的抵抗力。
接着,文章详细讨论了园林植物引种的驯化过程。
驯化是指人类
通过选择和培育,使野生植物逐渐适应人类的需求和环境。
在引
种过程中,人们可以选择具有较好性状的品种进行繁育,从而提
高植物的品质和适应性。
驯化过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改良,以达到理想的结果。
文章还介绍了园林植物引种的方法。
常见的引种方法包括种子播种、扦插和移栽等。
种子播种是最常见的引种方法,通过选择合
适的条件和培育方法,可以促进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扦插和移栽
则适用于一些木本植物的引种,可以快速繁殖和定植。
最后,文章总结了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选择
合适的原材料是引种的基础,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质和适应性的种
子或苗木。
其次,驯化过程需要耐心和时间,往往需要多年甚至
几十年的时间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
再次,引种的方法和条件也
非常重要,要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结起来,《浅析园林植物引种驯化》详细介绍了园林植物引种
和驯化的过程和方法,强调了选择合适的原材料、耐心和时间以
及合适的方法和条件等关键点。
该文章对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研
究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园林植物的引种与驯化作者:巴奎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12期植物引种与驯化可以扩大植物的栽培范围和引种资源,同时,改善当地植物品种,最终达到提高当地生物多样性和改良植物特性的作用。
当前我国园林行业发展迅速,对于园林植物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局势下,研究园林植物的引种与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植物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关于植物引种与驯化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然而大多数学者都基本认同植物引种与驯化是通过人工干预,使野生植物发展为栽培植物,将其引入到新的环境下生产繁殖。
基于此,有学者提出,植物引种与驯化的定义应是为了满足当地人们所需,将外地优良植物品种引入本地,从而达到扩大植物品种种植范围的目的。
对于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来说,就是将外地的优良园林植物品种引入本地,从而增加本地优良园林植物品种数量[1]。
2 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方法在进行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时,要根据城市绿化发展的要求,同时,结合气候相似性理论来进行。
尽量引入相似气候带或气候条件地区的园林植物,引种方法主要包括:近缘引种、种子引种、分不同年龄阶段引种、“南树分阶段北引逐步过渡”等。
驯化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引入种子进行栽培驯化法、嫁接法、逐步锻炼法、延长在圃培育年限以及采用引入地已引种过渡的植株做母株繁育新株体等[2]。
3 园林植物引种与驯化建议3.1 重点引入乡土园林植物乡土园林植物是植物适应环境的典范,不但可以显著体现出地方特色,植物的适应性和成活率也远远高于其它植物,且管理成本也相对较低。
在推广乡土园林植物时,要重点做好如下几点工作:做好工程设计工作,提升乡土园林植物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科研力度,提升对乡土园林植物的认知;制定推广乡土园林植物的政策;提升苗木的级别和质量,提高乡土园林植物的推广效果;结合进行引种驯化和乡土园林植物推广工作。
3.2 大力推广园林植物优选及无性繁殖方式所谓园林植物优选指的是从同一种园林植物中选取表现优秀的植株,继而利用该植株进行繁殖和育苗,最终将该植株的优势基因传递下去,培育出更好的品种。
引种驯化法1气候相似论气候相似理论认为树木引进时,引进地和原产地的气候必须相似,引进的树木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这一理论明确了气候对树木引种驯化的制约作用,对树木引种驯化的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不失为现代树木引种驯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成功的引种例证。
如杭州植物园从气候相近或相同的天目山、黄山、九华山等地引进大量树种,成活率较高;而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其引种范围则没有浙江、江西等地广,很多常绿树种受到气候的限制,在南京不能安全越冬。
2生态历史分析法这一方法是前苏联总植物园在试验了3000多种植物后总结出来的,并由库里基阿索夫于1953年提出。
其理论基础是根据某一植物区系成分起源的分析和揭露这些成分的生态历史,在引种工作中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外来的区系成分,把它们迁回原来生存过的生态条件下,这些植物不但极容易引种成功而且生产率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最着名的事例是天山苜蓿,它不是天山植物区系的成分,当将其从天山的旱生条件引种至湿生条件下时,它的生长状态比在天山好,而且其后代的植物体结构和功能也由旱生类型迅速地变回湿生类型。
许多孑遗植物的推广种植成功是对生态历史分析法强有力的支持,比如,水杉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广布种,但由于冰川的袭击其分布范围变得十分狭窄,目前该种在很大范围内的推广栽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目前此方法对于自然区系植物的引种工作具有特殊的价值。
3米丘林学说米丘林的引种驯化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之上的,因而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并把植物引种驯化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个理论的基础是有机体与环境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改变环境和遗传育种两条途径能够改造植物的本性,创造新的类型,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这一理论的提出,米丘林主要是依据他在果树园艺方面的引种驯化经验,所创造的一套研究方法和他所揭示的一系列规律,对于各类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
例如,他确定的实生苗法、斯巴达式锻炼法、定向培育法、逐级驯化法、亲本选择法、远缘杂交法(包括营养体接近法、混合花粉授粉法、媒介法、杂种培育法及蒙导法)等都是我们现在还在应用的方法。
引种驯化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引种驯化这档子事儿呀!这引种驯化可太有意思啦,就好比把一个外地来的“客人”请到咱家里,还得让它舒舒服服地住下来,为咱“干活”呢!你想想看,要是能把那些在别的地方长得特别好的植物或者动物弄到咱这儿来,让它们也能在咱这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那多棒呀!这意义可老大了呢!比如说,能丰富咱的物种资源呀,让咱有更多的选择,就像咱的餐桌上能多出几道美味佳肴一样。
而且呀,还可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呢,说不定就能搞出个大产业来,那可就发啦,哈哈!不过呢,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就像你请个朋友来家里住,也得考虑好多问题不是?这引种驯化也有好多注意事项呢!咱得先了解清楚这个“客人”的脾气秉性吧,它喜欢啥样的环境呀,对温度、湿度有啥要求呀。
要是不搞清楚这些,那不是瞎折腾嘛!就好像你把一个喜欢温暖的家伙放到冰天雪地的地方,那它不得冻得直哆嗦呀!还有呀,咱还得小心别让它“水土不服”。
这就跟人到了新地方可能会不舒服一样,植物和动物也可能会这样哦。
咱得好好照顾它们,给它们适应的时间和条件。
可不能操之过急,不然就可能好心办坏事啦!另外呢,咱也得注意别让它们“撒野”。
万一它们在咱这儿长得太好,到处乱跑乱长,那不就乱套啦!就像有些外来物种,要是不控制好,可能会把咱本地的物种都给挤兑了呢,那可不行呀!咱可得把引种驯化这件事儿当成一件大事来对待,要认真、细心、有耐心。
就跟照顾咱自己的宝贝一样,用心去呵护它们。
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客人”在咱这儿安居乐业,为咱带来好处呀!总之呢,引种驯化这事既有意义又有挑战。
咱不能马虎,要好好去做,让它为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让我们一起加油,把引种驯化这件事儿做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吧!。
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嘿,咱今儿就来说说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这事儿。
你想啊,这园林树木就好比是咱家里养的宝贝宠物。
咱把它从别的地儿弄过来,那可得好好照顾着,让它能舒舒服服地在咱这儿扎根、成长。
那怎么才算是成功驯化了呢?首先啊,这树得能活下来吧!不能咱辛辛苦苦弄过来,没几天就耷拉脑袋不行了,那可不行!就像人到了新环境,得慢慢适应,树也一样啊。
它得能挺过各种气候变化、土壤差异啥的,这就好比人得适应新地方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节奏一样。
要是它连活都活不下来,还谈啥成功驯化呀!然后呢,它还得长得好呀!不能只是勉强活着,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
就像咱人,不仅要活着,还得活得有精神头,对吧?这树得能开花结果,该有的美都得展现出来。
要是光活着却长得歪瓜裂枣的,那也不算是成功呀!再一个,它得能融入咱这园林的大环境呀!不能显得格格不入。
就好像一个人到了新集体,得和大家相处融洽。
这树得和周围的其他植物、景观搭配得恰到好处,形成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
不然孤零零地杵在那儿,多别扭呀!还有啊,它还得能繁衍后代呢!不能光自己长得好,还得能把优良的基因传下去呀。
这就跟咱人类要生孩子延续香火一个道理。
要是它自己都没法繁衍,那等它老了、没了,不就又得重新引种了嘛,那多麻烦呀!你想想,要是咱引种的树都能达到这些标准,那咱的园林得多漂亮呀!走在里面,就像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那些树木就像是一群可爱的小精灵,给咱带来无尽的欢乐和美好。
咱可得用心对待这些树木呀,就像对待咱的好朋友一样。
给它们提供合适的土壤、水分、阳光,关心它们的点点滴滴。
只有这样,它们才能真正成为咱园林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才能算是引种驯化成功啦!咱也才能骄傲地说:“看,这是咱驯化的宝贝树!”这不就是咱所追求的嘛,对吧?所以呀,让咱一起努力,让园林树木在咱这儿茁壮成长,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和现状昌阳洋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学生公寓8#521 450002[摘要]:植物引种驯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世界上丰盛的谷类,甜香的果树,嫩绿的蔬菜,挺秀的树木以及许多形形式式的奇花异草都是从引种驯化开始的,虽然我国的原产观赏植物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但在我国城市绿化中,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
植物材料单调、雷同,造成千城一面的状况,这与植物资源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
所以我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充分了解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和现状,争取将植物引种驯化应用到更广泛的植物培养中去,为丰富我国的植物材料做贡献。
这里只是对植物引种驯化有个大概的了解,只是很肤浅的,若是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就需要找一些更深层次的介绍植物引种驯化的书去了解!关键词:植物引种驯化生态学原理遗传学原理现状前景植物的引种驯化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把外地植物的品种引入到新的地区,扩大其分布范围的时间活动。
过程就是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植物的表现型是环境影响也就是其生活的生态环境和遗传因数共同决定的。
所以,植物引种驯化的原理包括生态学原理和遗传学原理。
我们先说说遗传学原理吧,因为我认为遗传学原理是根本,因为基因决定植物的性状,其他的都是在基因的层次上进行深一步的了解,探究!变异与适应是植物引种于驯化的重要基础,一切的活动都是以它们为基点发展起来的!引种是植物在其基因型适应范围内迁移。
这种适应范围受到基因型的严格制约。
所谓品种的适应范围,就是这个品种基因型在地区适应性反应的反应规范。
生物体的基因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以表达。
植物的异地栽培是在植物具有潜在的适应基因的条件下获得成功的。
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激活一些基因表达,因此原产地没有表达出来的性状有可能在异地条件下表达出来。
引种是品种在其遗传性适应范围内的迁移。
优良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应用研究
可行性报告
项目名称:优良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应用研究承担单位:葫芦岛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葫芦岛市建设委员会
申报时间:二〇〇六年八月三十日
优良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
应用研究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据统计,全世界现有30万种高等植物中,被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不足1/3,有的物种在未发现以前就被消灭,而且灭绝的树种已越来越多,种质资源大量消失这一严峻的事实,目前已经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
我国树种资源也十分丰富,并有许多单种和少种属的特有树种。
在8000多种乔灌木中,优良用材林和经济林树种1000多种,但开发利用不多,许多珍贵优良树种仍沉睡在深山野岭,未被引种驯化;通过驯化和开展地区间的引种,可以充分发挥我国树种资源丰富的优势,从中选择适应性强和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树种供生产利用,对促进我国林业生产发展和国土绿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保护、繁殖珍稀濒危树种也有极其重要意义葫芦岛建市以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1996年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口号。
2000年又提出“创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沿海开放名城”的目标。
而我市建市时间短,城市绿化基础很薄弱,这就要求城市绿化事业在短期内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建市前,城市绿地率仅为8%,城市绿化植物品种仅有30余种,这就要求我们大量地引进驯化优良的园林观赏植物品种,应用到城市绿化中去。
二、申报单位基本情况
葫芦岛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是股份制的民营企业,成立于1995年6月,是一家立足于葫芦岛,面向我国北方发展的专业从事园林植物引种、栽培、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养护的企业。
现有固定职工54人,专业技术人员32人,其中高级园林工程师3人,工程师9人,助理工程师12人。
有先进的组培室、人工气候室、机械化育苗装置以及各种施工机械30余台件,自有试验苗圃300亩,具备研究开发该项目的优越条件。
自1996年以来,公司一直自立于优良植物引种驯化的应用研究。
现已引种驯化或正在进行栽培试验的植物有国槐、栾树、千头椿、日本黑松、法桐、日本樱花、金钟连翘、胶东卫矛等78个苗种。
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三、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1、我市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是优良园林植物引种驯化的基础。
在我市范围内有多种林业用地61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3%。
在植物区系上,葫芦岛市处于华北植物区系内,同时有长白植物区系和内蒙古植物区系的入侵。
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
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13科507属1097种。
这就给我们引种驯化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葫芦岛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利于优良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
葫芦岛地处松岭南翼和燕山余脉地带,依山傍海,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呈阶梯状降低,自然形成西北多低山丘陵,东南沿海为
一狭长平原地带,素有“辽西走廊”之誉。
市区地处近海平原,有连山河、五里河、茨山河三条季节性河流,横贯市区流入辽东湾。
气候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
年平均日照时间2496.4小时,年平均最高气温在14.3—15.1℃之间,年最低气温在2.3—4.0℃。
年均无霜期184天,平均初霜期为10月上旬,终霜期为4月中下旬。
年平均降水量618毫米,蒸发量1193.4毫米。
这些气候地形条件对引种驯化工作均是非常有利的。
3、项目的技术成熟性和可靠性
在林木中生态相似,直接或间接引种成功率高已经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得出的结论。
生态相似引种是指遵循自然规律,从引种国家(地区)的纬度、海拔、气候(温度、降水、日照等)、土壤、病害、栽培相似的自然生态分布区去选择引种对象,这是把握最大且最经济有效的一种引种途径。
它比之气候相似论更加科学全面,不仅有气候因素,而且还有土壤、病害、栽培等因素。
它的意义在于不仅能成功引种,而且还能找出最佳种植区和市场范围,从而形成理想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项目的技术创新性
该项研究所涉及的植物品种有相当一部分是跨植物区系品种,已经是引种的极限。
不仅在葫芦岛市首次试验,在整个东北地区也是首次,更无引种成功的报道。
所以,该项目的成功,对于丰富我市以及整个东北、内蒙古地区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四、推广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
在我公司引种驯化的78个园林植物品种中,重点推广35个优良园林植物品种,它们是在我国北方城市绿化各种绿地中使用频度最高的树种。
在葫芦岛这个中小城市中,每年公共绿化和社会绿化需求的这些苗木就达600余万元。
现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把农村绿化提高一个很重要的高度,需求量也在逐步扩大。
目前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还设有实施系统科学的引种驯化过程,往往是“拿来就用”,成活率极低,有的虽然有一定的成活率,但长势很差,多年发挥不出绿化效益。
现在整个园林绿化行业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搞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成功后进行苗圃育苗,实施“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可以形成新的产业规模,市场可以辐射整个东北和内蒙古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该项目计划三年完成,市计划总投资240万元,其中自筹140万元,需财政扶持100万元。
具体投资情况如下:
投资使用计划表
万
单位:
科技三项费用预算明细表
六、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研究内容
本项研究的园林植物通过两个渠道获取,一是在我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野生观赏植物普查,筛选出具有发展前途的乡土园林观赏树种,进行苗圃栽培驯化,经试验示范应用到园林绿地建设中。
二是遵照“生态相似”的原则,从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大量引进园林观赏植物,经过苗圃驯化、扩繁进行园林绿化应用。
拟设试验苗圃地400亩,进行作业区划,引进的树种先在苗圃地栽培驯化,成功后在各种绿地中进行试验、示范、应用。
试验、示范绿地面积400亩,其中公园绿地15处60亩;交通绿地12处80亩;住宅绿地25处120亩;风景林地10处80亩;单位附属绿地30处60亩。
(二)时间安排
本项目从2007年1月开始,至2009年12月结束,历时三年,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年度:
(1)2007年1月——3月准备阶段,包括方案编制和材料准备,实验地选择及办理租地手续。
(2)2007年3月——5月从北京、河北、山东、吉林等生态相似地区引进试验树木进行苗圃地栽培试验。
(3)2007年5月——8月,进行本地野生观赏园林植物的普查。
筛选有观赏价值的乡土园林植物,进行圃地驯化。
(4)2007年8月——10月,观测试验材料的长势,作好田间记录统计。
(5)2007年10月——12月,进行阶段工作总结。
第二年度:
(1)2008年3月——12月,继续进行2007年(2)、(3)、(4)、(5)项的工作内容。
(2)选择试验驯化成功的园林植物进行绿地应用示范。
第三年度:
(1)2009年3月——9月,继续进行2008年(1)、(2)项的工作内容。
(2)2009年9月——10月,整理材料,完成课题。
葫芦岛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八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