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全方位发展经济,我国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予以了一定的支持。由此一批中小企业集群在经济发达地区形成了初具的规模。但其总体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十分弱。本文将对中国小企业集群化所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化建设促进其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化问题研究

为了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国家把目光纷纷投入到中小企业的发展上,在政策、资金、技术及信息等多方面中小企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并由此涌现出了一批国际著名的中小企业集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发展本国经济,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掀起了一股热潮。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抗风险能力较差。因此,还需对中小企业集群化的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其未来发展道路。

一、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集群,指的是在某领域相互关联,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的一些中小企业,在一定的地域内这些企业及机构集中连片,形成了结构完整及外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的有机体系。目前,在我国的沿海城市、沿江以及内陆地区,已形成各种不同类型中小企业集群,这些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及竞争协作中,共同发展,不但推动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11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问题研究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而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我旗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吹响了新型城镇化的号角。充分利用县域地理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值得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科左后旗城镇化建设以建设蒙古族生态旅游城镇为目标,坚持南移东扩的发展格局,抓规划、绘蓝图,抓建设、强基础,抓管理、上档次,抓美化、变面貌,各项基础工作整体上不断加强,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科左后旗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县域工业集群化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着力提升县城规划和建设水平,加大城中村、城边村的改造力度,做大县城、做精集镇,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甘旗卡镇建城区面积13.24

平方公里,城镇居民人口近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万人)。老城区三街六路总长29.12公里,新城区道路为九街五路,目前已完成铺设20公里。完成的重点工程有:(1)城市道路工程。重点建设了博王大街、潮海街、巴彦路延伸、团结路延伸、建设路延伸及南工业园区路网工程。(2)市政工程。通过实施亮化改造,镇区路灯总数已到3000盏,亮灯率达95%以上。新建、改造高标准公厕100余座,人行路彩砖硬化面积30万平方米,更新、扶正路边石8万延长米,新铺和改造雨水管网100公里。(3)园林绿化工程,每年自繁自育在各街路栽植各类花卉30万株。镇区绿化覆盖率26%,人均绿地达到24平方米。(4)集中供热工程,目前供热面积已经达到120万平方米。(5)垃圾处理场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即将竣工。(6)污水处理工程。日处理能力近期1.5万吨/日,远期3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已正式运行。此外建筑开发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五年来共完成各类房屋建设工程271项,面积146.83万平方米,投资14.73亿元。 (一)科学规划管理,拓展城镇空间。科左后旗投资135万元,聘请北京、沈阳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新一轮《甘旗卡镇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金宝屯镇城市总体规划》、《甘旗卡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甘旗卡镇区 5.44平方公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了甘旗卡镇37平方公里和金宝屯镇18平方公里的地形图测绘工作,构筑了甘旗卡镇“东

最新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研究 摘要:随着个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集群现象越来越多,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和内陆地区。中小企业集群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和规模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的发展。本文将针对中小企业集群现象的影响进行阐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集群现象;应对措施 在上个世纪中期以前,经济学界有一种说法影响着企业的规模选择,那就是认为大企业才有大收益,规模是创造利润的主要途径。企业大型化、规模化发展成为当时的时代潮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在现代的生产经营领域,企业的主力军已经逐渐转变为中小企业,他们并没有在预言中消失,反而是以一种新的面貌在业界站的更稳,那就是企业集群现象的出现。 一、中小企业集群概述 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或某特定领域内大量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区域空间内的集合。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基础是集聚经济理论,最早由阿尔

弗雷德?韦伯在《区位纯粹理论》中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研究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集合,或者这些企业间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或者分散的经济合理性问题的研究。早在19世纪末的时候,马歇尔也提出了以外部经济概念为特点的企业经济集群概念。而在1909年,韦伯在其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书中,把区位因素区分为地域因素和集聚因素,也提到了企业集群的概念。 二、企业集群的积极影响 (一)企业集群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 企业集群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空间上的集中,地理位置的相连大大缩短了运输和劳动力流通的成本费用。企业集群内部的大多企业是业务相关企业,主要是建立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的上、下游关系的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的比邻,使得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甚至是劳动力的流通都大大缩短了空间和时间成本。大大减少了企业间的采购、销售、库存成本,而且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供货及时。最后,由于企业间大多是业务相关,分工协作的关系,因此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信息的共享,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二)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源整合力度,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企业集群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充分利用集群内部的各企业内部的私有资源,打破了原来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

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趋势

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趋势 近年来,我国部分产业在通过连续升级后,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如物流领域的中远、中外运、中储等纷纷高调出击,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物流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进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定结果,是物流产业全球化的一个直截了当表现。而关于我国物流企业来讲,在国际化过程中,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体会,又要综合考虑我国实际情形和企业自身情形,充分评估国际化的障碍和风险。 一、物流企业的国际化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各国间经济进展的依靠程度日益加深,企业间的竞争也在全球范畴内展开,而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全球配置资源,这就使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而物流的国际化服务,其差不多因素一方面在于经济全球化制造了庞大的国际物流市场,另一方面在于科学技术的进展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的产生。以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物流设施设备为前提,国际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将客户企业的全球外包和内向物流模块,与本土的仓储、配送系统整合起来,实现了供应链两极的衔接,从而满足国际化物流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物流本身全球化产业的特点也日益明显。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物流企业能够获得多方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从而使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在战略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更具国际化

倾向:(1)企业的规模经济。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治理体制的不断改进,物流企业达到经济性经营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其服务能力可能超过所在国的市场规模。(2)网络的规模优势。通过构建和进展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功能配套、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能够使企业服务能力呈几何级增长。(3)网络的经营优势。通过进展物流网络,能够使业务保持统一的流程和规范,保证物资安全,完成一票到底的服务。(4)物流服务的可移动性。物流企业的服务往往具有移动性特点,移动性使物流企业开创和爱护组织机构以及开发专有技术的固定成本在各国家市场分担。 纵观世界上要紧物流企业,均不同程度地涉足了国际物流市场,具有明显的国际化特点。 二、国际化战略的选择 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对目标市场、进入方式、目标企业进行慎重选择和做出选择,需要对文化经济进展状况、治理体制和消费适应、气候等因素差异造成的障碍进行充分评估,还需要对收购后的业务整合、引入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制定具体的方案;而对物流企业来讲,总结成功体会、把握目标市场的特点尤为重要。 1.国际化的进入方式 物流企业国际化包括主动进入和追随进入两种方式。出于占据新兴区域市场、完善业务网络的考虑,主动进入往往是跨国物流企业采取的方法。作为第三产业,物流产业的市场规模取决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进展水平,这使经济获得快速进展的地区成为了争夺的市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是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文明大提升的战略举措,对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建设小康xx,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己成为我县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近期,本人就我县城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调研,对xx城镇化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一、我县城镇发展概况及特点 二、我县城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缺乏聚集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差,绿化覆盖率较低;自来水普及率不高,断头路多;环卫及消防设施不足,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滞后,公共服务设施还不能满足城市的需要。产业基础总体薄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低,南部乡镇和北部乡镇发展不平衡。城镇文化气息不浓,大多特色不鲜明,城镇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辐射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产业缺乏拉动力。近年来,在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县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七个一”支柱产业,但受科技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品牌不响、实力不强、行业恶性竞争等因素影响,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真正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不能

有效带动相关一、三产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同时,城镇产业用地布局分散,各类性质用地区别不明显,工业用地偏少,不能形成一定规模的服务需求,影响到第三产业发展。 3、规划缺乏制约力。在建设规划上投入较少,规划编制资金短缺,规划内容深度不够,科学性不强,没有把城镇规划与区域规划、产业规划、经济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区域性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城镇间、城乡间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结构趋同、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效应。一些城镇规划约束力弱,建设随意性大,市场寄生于道路,沿主干道线型排列,形成只见新街、不见新镇的现象。建筑形体空间缺乏艺术效果,风貌趋同的问题比较突出。 4、政策缺乏推动力。一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没能适时完善,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一是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合理流动。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现象普遍。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没有享受到城镇就业人员在就业、创业上的优惠政策,没有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三是现行的土

中小企业发展论文

山西晋城市中小企业生存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这些中小型企业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由于中小企业存在资金少、规模小,融资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整个国家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为了维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解决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山西晋城市调查研究,分析中小企业生存现状特点和作用,以及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会有更大的信心去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字:中小企业生存现状问题解决途径

目录 1 引言 (3)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1.1.1 研究目的 (3) 1.1.2 研究意义 (4) 1.2 研究背景 (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1 国内研究现状 (4) 1.3.2 国外研究现状 (5) 1.4 研究方法 (5) 2 中小企业的生存现状特点 (5) 2.1 数量多,分布广 (6) 2.2 规模小,相对集中 (6) 2.3 经营灵活、多样 (6) 2.4 大部分是家族企业,一般是一家一户自主经营 (6) 2.5 成长快,发展迅速 (7) 2.6 资金少,竞争压力大 (7) 3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作用 (7) 3.1 中小企业已成为发展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 (7) 3.2 中小企业对大型企业具有补充作用 (7) 3.3 对于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发挥重要作用 (8) 3.4 中小企业能推动社会科学技术创新 (8) 3.5 缓解就业压力,降低金融风险 (9) 4 山西晋城市中小企业生存所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9) 4.1 中小企业流动现金缺乏 (9) 4.2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10) 4.3 环境和基础设施不完备 (11) 4.4 生产成本高而利润空间小 (12) 4.5 市场开拓和人才引进难 (13) 4.6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缺少专利发明 (14) 5 山西晋城市中小企业生存问题的解决途径 (14) 5.1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14) 5.2 改善人才引进机制 (15) 5.3 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5)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6)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的经营活动从20世纪60年代 末至80年代中期的国际化过渡到世界化,且日益表现出加剧的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转轨的过程中,国内经济正在逐渐与世界经济接轨,国内市场已经成 为国际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一个国家的进口 和出口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被称为该国 的外贸依存度)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8%上升到2003年底的60.2%,标 志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水准在持续增大。广东民营企业数量 众多,在经济世界化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正视自身优势和不足,参与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摆在广东中小企业面前的新课题,而选择适 合的国际化经营道路则至关重要。本文将在对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经 营中的优势、经营过程中的障碍、经营战略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 改善经营的建议。 一、广东民营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优势分析 2007年,广东民营企业的出口旺盛,1月和4月、5月、6月,其出 口额均超过了国有企业,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上半年,私营企业出口294.8亿美元,比国有企业多出口41.4亿美元,同比增长46.6%,占出口总额的17.8%;国有企业出口253.4亿美元,增长14.4%;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042.6亿美元,增长24.4%;集体 企业出口60.1亿美元,增长28.6%;个体工商户出口7.9亿美元,增长1倍1。 1.市场营销优势,有一定的国际化经验广东民营企业机动灵活、市场 适合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 等优势。另外,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其产品具有相当高 的专业性和独特性。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增强和因特网的发展,逐步 打开了民营企业了解世界的窗口,一批中小企业逐步开始通过各种方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我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 目前,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已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调研和统计分析表明,群内企业与集群存在着协整关系、产业集聚效应普遍存在。但由于产业集聚程度偏低、产业集群数量偏少、自主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产业集群效应的发挥和集群风险的控制;因此,有针对性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联姻结盟,促进产业集团发展;加快融资体系建设等将是产业集群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建设 一、产业集群的界定与研究现状中文的集群一词来源于英文的cluster。根据牛津词典(1979年)的解释,集群(cluster)是一组在一起发育的相似的事物。[1]美国商学院波特教授在1990年《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s)概念。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迈克尔·波特, 2003)。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扎堆,它们往往联系密切(如投入产出联系、迁回生产方式联系等等),并能够产生联合行动效应,一些相关支撑机构在此也得到有效集聚。 胡珑瑛、蒋樟生(2007)认为,产业集聚是一个含有各种企业网络协作活动的庞大复杂系统。[2]为了使产业集聚更好地

适应环境的变化,他把分形理论应用于产业集聚的研究和实践,分析产业集聚的分形特征,建立基于分形维数的产业集聚规模结构评价模型,定量分析产业集聚区内的大、中、小企业规模结构,拓展产业集聚的研究视角。 方慧姝、吴永林(2007)认为,产业集聚作为产业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地缘现象,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3]并就高技术产业集聚现象,提出并构造了高技术产业集群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28个省市的高技术产业集群度进行评价,并据此提出了建议。 吕靖烨(2007)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的特点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在信息时代这种新型的产业聚集带来的经济效应,[4]并指出要发展我国的高科技产业,就必须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刘爱雄(2008)在剖析了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构建了以定量指标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试图为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的扩散效果提供一种方法。[5] 吴歆、方志耕、阮爱清(2007)针对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相互存在着联系和影响,基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动态竞争力的概念并测算了江苏、上海、广东和浙江的竞争力,然后利用产业集聚的概念测算了这四省市

3、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总结和战略制定要点

中国企业国际化模式总结和战略制定要点 作者:兰涛 九十年代末,当中国企业“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走向海外时,中国商品在世界上已经创下了“质量低劣”“价格杀手”“抄袭copycat”“规则破坏者”“资源掠夺者”的名声。以华为、联想、三一为代表的中国TMT、制造类企业,在海外屡败屡战、艰难突围,总结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以上海自贸区和深圳创新科技为引擎,近年掀起了新一波国际化高潮,涌现出了新的国际化模式。其中,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实现国际化的捷径。2015年11月CCG与社科院发布的《企业国际化蓝皮书:中国企业全球化报告(2015)》指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成功率是40%,高于全球25%的平均水平。而2013年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投资企业30%有收益,70%还在过程中,形势很严峻。其中,海外并购的成功率仅为14%。从数据上看,这两年的进步是巨大的,也许中国企业从过去的教训和经验中,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超过60%的不成功率,仍然值得中国企业警惕!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表明:海外项目在谈判前和谈判中的失败率分别为30%和17%,而在执行和整合阶段失败的可能性则高达53%。可见,协议签字并不代表项目成功。通过我们的持续跟踪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国际化过去主要有内生式、收购兼并式、从OEM/ODM到自有品牌的升级转型式、海外建厂等四种模式,最近出现了以上海为代表的PE 股权投资国际化模式和深圳为代表的创新科技国际化模式等。企业国际化不管采用哪种模式,管理的精髓是一致的。其国际化战略制定、关键路径选择和执行措施、公司的国际化治理和本土化策略,都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和成功的概率。 1、他山之石——国际化的典型成功模式 ●内生模式:代表企业华为。以内部成长为主,收购“空降”为辅。这种渐进方式见效 慢,但持久长效。同时,国际化倒逼企业实现了管理改进的第二次飞跃,今天华为的全球化运营已经超过了普通意义上的国际化。 ●收购兼并模式:代表企业联想。以并购和“空降”为主,财务合并后收入表现见效快。 但要达到真正盈利和整合成功,组织管理能力是考验。这就是柳传志在收购IBM PC 业务6年后,才说“这次收购是成功的”的原因。从联想后续不断收购(近期收购IBM 服务器和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以及业务增长和布局看,这笔学费是值得的。 ●海外建厂模式:代表企业三一。从国际贸易→本地建厂→核心能力建立,走过了从见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特征_问题及对策研究_郭连强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特征、问题 及对策研究 郭连强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吉林 长春 130033) 摘 要: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小企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一般特征,阐明了中小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并对发展中小企业集群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2153(2003)05 - 0012 - 05 收稿日期:2003-08-10 作者简介:郭连强(1971-),男,吉林梨树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经济纵横杂志社采编室主任。

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O.Williamson)提出,在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制组织之间,存在大量的中间性组织,这种中间性组织是克服市场失灵和科层组织失灵、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根据上述观点,中小企业集群可定义为:中小企业集群是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众多中小企业集合起来的组织,这种组织结构是介于纯市场组织和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它比市场稳定,比层级组织灵活。这一定义是从企业组织形式的角度出发的。 马歇尔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企业集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是由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提供、运输便利以及技术扩散等“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成的“外部经济”促使小企业的集聚从而形成小企业集群。 芮明杰、吴思华、赖士葆、仇保兴都为中小企业集群下过定义。芮明杰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通过信息的共享和人员的相互作用形成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结合,是一种新生的企业和产业组织制度。集群内企业之间连接相对松散但专业化分工关系却很强。吴思华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一群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的成员组合,成员之间具有专业分工、资源互补现象,彼此间维持着长期的非特定合约关系。 赖士葆则将中小企业集群认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个体企业间所建立的长期关系,这种关系不一定以契约来维持,而可通过承诺与信任来进行。仇保兴认为,中小企业集群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 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中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 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 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另外,关于中小企业集群的特征,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也作出了阐释。综合各种观点,一个发展成熟的集群应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从地域分布上看,具有地理上的临近性和空间上的集聚性。(2)从产业联系上看,具有同质性和关联性,即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相似和辅助性的经济活动。(3)从生产经营方式看,通过纵向专业化分工和横向经济协作实现弹性专精的生产和经营活动。(4)从组织结构看,具有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包括贸易网络和非贸易网络,网络中经济活动主体和与之有关的各种机构及组织不仅完备而且功能强大。(5)从社会文化特征看,集群内有一个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即根植性,形成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6)从演化特征看,集群处于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演化之中。(7)从外部联系看,集群是一个与外部环境高度互动的开放系统,而不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主系统。集群形成的网络纳入了全球网络之中,形成全球——地方连结的网络体系。 二、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一般特征 1.集中于充分竞争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分布行业广泛,而且多属于纺织、服装等充分竞争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附加值不高,技术含量较低。如,温州中小企业集群多集中于钮扣等传统产业,东莞中小企业群以生产一般电器配件产品为主,宁波中小企业群以生产服装、服饰产品为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在我国对中小企业发展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的条件下,充分竞争性劳动密集型产业以较低的门槛使中小企业的高速发展成为可能。第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使得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第三,我国传统产业比重较高,分布于传统产业的大、中型企业较多,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那些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密切分工协作的中小企业必然集中于传统产业。 2.集群内企业的组织制度多以家族制为主。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多数是以民营资本为投资主体发展起来的,企业制度以家族企业为主。家族企业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主要是由家族企业固有优势和我国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及现阶段不健全的立法与监督体系不完善所决定的。清晰的产权和良好的激励与监督机制是家族企业成为我国中小企业集群主导力量的制度基础。我国以强调血缘、亲缘为核心的文化环境是家族企业制度在中小企业集群中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渊源。 3.政府推动型的企业集群仍占有一定的比重。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推动主体看,主要有两种发展方式,一是由地方政府推动和引导的;二是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由企业的自主选择、自发形成的。考查我国的具体实践,当前政府推动型的中小企业集群还占有一定的份额,改革以来,我国的科技园区、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 焦点。下面是为大家搜索的一篇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处于社会经济转 型的关键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住城镇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妥善应对种种挑战。城镇化的成功将大力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扬州地区城镇化建 设经历了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低速起步阶段和90年代中后期 的高速发展阶段。然而,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在带来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城乡差距明显,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弊端;近 年来,为了积极响应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号召,扬州开始步入城镇化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早在“十一五”期间,扬州就已经认真贯彻城镇化发展纲要,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扬州市“十二五”发展更是制定了关于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它是“创新扬州、精致扬州、 幸福扬州”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我们要肯定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同时也要分清形势,勇于发现不足,善于抓住机遇,沉着迎接挑战。 本调研报告将分析解读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规划文件, 全面分析扬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挖掘现

行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苏南和浙江等地城镇化建设的优秀案例,最后得出关于扬州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1.1新型城镇化的含义 新型城镇化是我党十八大制定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我国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时期重要的改革发展引擎。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1.2新型城镇化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镇化,我党正确分析传统城镇化的不足,进而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其“新”的内涵在于强调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调四化同步,就是要深入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强调优化布局,就是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强调制度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本次新型城镇化提出了7大原则,即: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将人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四化同步,统筹城乡: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同步发展;优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融资问题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凸显出区域集中化的趋势,形成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产业集群所显示出来的效应越来越受关注,特别是在融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为了更好的发挥产业集群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区别于单个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集群基于其内生的特质性有着独特的融资优势。从洁在《中小企业集群融资优势探析》中提出: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独特的环境增大了企业的守信度;产业集群所结成的价值链减少了企业逃废债务的可能性;减少了银行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郑文骁在《从产业集群视角来提升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中指出,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增强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有利于减少信息不对称,减少逆向选择。黎文化在《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问题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也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集群融资具有信用优势;集群融资具有规模优势;集群融资具有竞争优势这三个方面。虽然各位专家对集群融资的优势分析有所差异,但是基本上提出了集群融资现有的优势。 同时,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有着不同的融资模式。国内外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黎文化在《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问题研究》中提出集群融资的模式,该文章认为我国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集群式融资模式:一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模式;二是大企业担保模式;三是园区融资模式;四是区域主办银行融资模式;五是企业间轮流信用模式;六是企业担保融资模式。文章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了现有集群融资模式的优缺点,充分发挥现有集群式融资的优势。戴鸿丽在《产业集群视角下融资创新》中也提出了集群融资的模式,主要有产业集群与间接融资、产业集群与担保、产业集群与发债这三种模式。虽然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经济大国,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要成为经济强国的路还很长。在2010年的两会期间,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我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已有4000多万户,这批中小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交纳税收与就业人数,分别占全国的58.5%、68.3%、50.2%和75%以上。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所以,在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尽快改变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1 障碍分析 欲改变中小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其障碍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身素质不高,技术创新能力差。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但发展主要集中于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导致其社会信任度低下,经济效益差,企业抗风险能力低。 1.2 不少中小企业总是以自己的小而自卑,其增长模式不是以做强,而是以如何做大为主要奋斗目标,其结果往往不是小而全,就是大而弱。盲目模仿大企业的发展方式,忽视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 1.3 从表面上看问题主要集中于缺乏人材,缺少技术,规模小等等问题,但是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同样存在着大量颇具特色的中小企

业,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小而强。所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不善于利用、开发、整合资源,盲目跟进,企业缺乏从战略角度长远规划发展的思路。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者观念落后。 2 改进途径 2.1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短,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正是缘于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和技术,通过学习、引进,帮助我们尽快发展,减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成本。差距越大,快速发展的空间就越大。在我们国家内部经济发展也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经过长期的磨练,相对比较成熟,这些企业就是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楷模,学习成本低。 2.2 借助虚拟经营模式发展。中小企业其自身规模小,小而全的经营战略将使企业误入歧途。中小企业应该对自己所涉及的产业领域进行分析,通过市场细分,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落脚点,这里,企业发展定位非常重要。发展的重点应该聚焦于建立或强化自身的优势,在产业链中,增加高附加值环节的功能,把其它低附加值环节借助外力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使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经过长期的培育,企业逐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2.3 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战略。比如,企业发展初期,可以采用集中化战略。将自己有限的资金、技术、人材等力量集中于易于发挥优势的领域。通过引进、改进、创新,发挥中小企业市场快速反应的优势,在新产品开发中选择适时的进入时机,规避风险,强占市场;也可以采用市场补缺战略。根据“人无我

本土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本土品牌国际化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的研究领域中,对于国际化的战略步骤、市场运营模式和资源匹配等方面都是研究的焦点。企业国际化战略方案的选择和制定将直接影响到其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资源投入、目标规划等企业运作,也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布局和市场定位,国际化战略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死存亡。因此企业能否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结合自身的客观特点与发展目标,制定完整科学的国际化战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使之能正确为企业国际化进行有效的指导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选取长虹企业为例,探讨本土品牌国际化现状,同时结合相关理论,阐述其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本土品牌国际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本土品牌;国际化进程;现状;问题

目录 摘要................................................................................................................................. I 一、绪论 (1) 二、本土品牌国际化的概念 (1) (一)本文对本土品牌国际化的界定 (1) (二)本土品牌国际化的方式 (1) 1、内向国际化 (1) 2、外向国际化 (2) 三、本土品牌国际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长虹企业为例 (2) (一)长虹企业介绍 (2) (二)长虹企业国际化现状 (2) (三)长虹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 1、产品结构不均衡 (3) 2、跨国经营能力不足 (4) 3、战略管理模式不规范 (4) 四、本土品牌国际化发展策略 (4) (一)OEM 业务发展策略 (4) (二)跨国并购策略 (4) (三)管理模式发展策略 (6)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在我国也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是地区和产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中以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最为集中。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 产业集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一是根据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二是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供给因素驱动形成型与需求因素驱动形成型的产业集群;三是根据产业集群中成品商的市场结构,可分为轮轴式多核式葡萄式与混和式产业集群;四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深度,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产业集群;五是根据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可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产业集群。此外可根据成产品的属性分为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从形成原因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这些集群一般形成了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的小城镇,浙江称之为工业化特色产业区。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产业集群经济主要是一种民间经济,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从全国来看,这类企业集群也为数最多。 二是基于“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集群。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港台地区的制造业正好面临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飞涨、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广东、福建、江苏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机遇,以优惠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邻近港澳、联接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港台制造业的“工厂”。 三是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在山东青岛海尔集团、重庆嘉陵摩托集团、辽宁东北钢琴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附近,都有相关企业繁殖和衍生,进而又促进了配套产业的发展,并在相关行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升级,形成一些企业集群。还出现了基于外资企业配套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亦庄的诺基亚星网工业园。 四是在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市型产业集群。都市型工业园区是特指以大都市独有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发、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能在市中心区生存发展,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增殖快、适应市场快等特点的工业集聚类型。上海都市型工业企业群发展迅速。 五是在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集群。全国目前已有53个高新技术园区。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国家正式批准成立设立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 上述分类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时空演化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逐渐从民间层面进入政府视野,从低技术、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的集聚几乎一统天下发展到高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崭露头角,从东

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趋势

中小企业集群的演进趋势 (作者:/杨悦) 中小企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是启动民间智力和资源的重要场所,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拥有的知识存量是知识财富的重要组成,其创新活动是知识财富增加的重要源泉。 理论研究的发展回顾 中小企业集群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谈到的一些分工与小企业集群有关的经济思想,“为了生产极简单的剪刀,矿工、熔铁炉建造者……机械安装工人、铁匠等,必须把他们各种各样的技艺的连结起来。”在18世纪晚期的英国,其专业化主要是产品、工艺和零部件的专业化,是以家庭作坊和手工业工场单位形成的集群,规模很小。当时中小企业集群的优势在现实经济中不明显,没有成为当时经济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一个阐述企业集群理论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他认为外部经济非常重要,“这种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既通常所说的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当某一工业选择某一地方且不会随意搬迁,同行业会彼此从对方获益,促进技术改革和工艺改良,辅助行业随之产生,生产或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着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专门人才、专门机械、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使中小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中小企业集群。 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最早提出集聚经济的概念,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的初级阶段;和通过企业间相互联系而实现地方工业化的高级集聚阶段。一个企业规模的增大能给工厂带来利益或节约成本,而若干个企业集群在一个地点同样也能给各个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或节省更多的成本。克鲁格曼提出新的空间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了集聚经济的观点,其工业集聚模型中假设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有两种经济活动(如农业和制造业),在规模经济和低运输费用、高制造业投入的作用下,地区将会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地区企业集聚。而约瑟夫·熊彼德注意到了创新成群出现的现象,“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它们趋于群集,成簇地发生”,“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是倾向于集中在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正是技术创新及其扩散促使具有产业关联

【完整版毕业论文】11工商管理毕业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小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姓名:付照初 专业:工商管理 学校:西华大学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深入发展,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市场化的基本力量,其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但由于很多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直存在很多障碍。本文在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并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有四类,一是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二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三是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四是中小企业内部管控中存在问题,由此分析了出现上述障碍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相关建议。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 1.2研究意义 1.3 中小企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中小企业概述 2.1 我国对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2.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2.3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义 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面临的主要障碍 3.1 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不足 3 2 中小企业融资难 3.3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 结束语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经济市场化基本力量的中小企业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从数量上讲,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新增就业机会的比例来看,80%来自中小企业,从产出规模上讲,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产值占全国总产值60%。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企业一直比较缺乏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对中小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还缺乏系统和成熟的研究。因此,如何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1.2研究意义 1. 战略是企业发展的一套总体设想,是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蓝图,是从企业全局出发而做出的较长时期的总体性的谋划和活动纲领。 2. 战略是企业成功的向导和成功的边界。君略顾问在对数家客户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取得成功的企业,其运营管理行为均有意无意之间符合其战略意图,且成功度越高的企业,其总体的战略规划的目标则越清晰明了 3. 构建独一无二的核心能力发展体系是企业追求最高境界的战略管理。近年来国内关于竞争力、竞争优势、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等战略术语,可以归根结底一句话,是否拥有核心能力! 1.3 中小企业发展的文献综述 1 基于互联网中小企业国际化对策研究 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 3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 4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及其面临的障碍 5 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6 中小企业集群式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 7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国际化途径分析 8 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9 我国中小服务企业的国际化思考 10 构建跨国战略联盟实现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 11 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探析 12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13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竞争力问题研究 14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