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浅谈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文精神的内涵,作为教师应改变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教师不仅仅是教书,更主要的是育人,是帮助学生成长,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

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42-02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根据人文精神的特定蕴藏及其历史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精神教育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在当今知识经济的进程中,我们不得不深谙和把握人的主体创造特质而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人的创造精神,把重视人的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起来。

(2)创新精神教育。信息时代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而人的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是创新。创新意识、创新情感、创新思维等构成的创新人格及创新能力,应成为新世纪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超越性的精神境界。

(3)道德意识教育。道德意识还包括人口道德、环境道德、资源道德等。人是社会的人,人必然存在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之中,要实现群体指向和个人意识,就必须确立某种准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只有创新,社会才能发展。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而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科学,与实际联系紧密,在创新教育方面应该首当其冲。要实现物理教学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教师首先要强化创新意识,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幻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鼓励独创性与多样性;要帮助学生克服创新的心理障碍,如胆怯感、神秘感、顺从感。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 一、遵循认知规律,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对中学生来说,头脑中旧的表象很少,展现书本知识发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实验、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重视在教学中再现前人是如何创造、发明的,让学生在前人走过的轨迹上,经历失败和成功的磨砺,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改革实验教学,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当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简单的操作练习,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实验教学。 三、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欲望。 1、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人们对问题的探究,往往从好奇开始的,正是由于好奇心,引导着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去探索、去创造。玛丽·居里假如没有对放射性现象的好奇心,不可能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进

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 浙江永嘉城关中学刘志有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全面的推进,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弘扬人文精神成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只有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大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精神;培养 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长期实践的指导思想,同时,又是《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包括历史和人文地理)的核心精神,在其指导下新课程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人性的发展。关于人文精神以及与人文精神密切相关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的讨论,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众说纷纭,还没有较统一的标准和观点。综合他们的看法,可以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是以对人自身的关注为内在规定,以人类共同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为最高准则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类有史以来不断形成、积淀、丰富的精神文化的总和。人文精神通过人文素质、人文素养显现出来,而人文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滋润着人文精神的完善。随着内在气质、性格、价值观念、个性的积淀和形成,人文素质、人文素养逐渐升华为人文精神。 一、重建失去的精神家园,充分认识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一)培养人文精神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我国教育正在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过程是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人文精神不断塑造的过程。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重视学生个性的张扬,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教育主导上的偏颇,使历史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被淡化,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历史的人文性被浓烈的功利色彩所掩盖。《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学科,培养人文素质责无旁贷。因此,深化素质教育,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已是刻不容缓。 (二)培养人文精神是新课程改革深化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教学局限于学科知识的讲授,注重教学目的的实现,偏重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人文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应大力培养人文精神。把人文素质作为学生发展的一项新的要求,这既符合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又体现了《历史与社会》学科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时代的人文精神。只有树立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才能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创新、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使教师更好地认识、理解、接受、落实新课程,把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 (三)培养人文精神是学生终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人文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以前的历史课程过于注重“双基”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应试,注重意识形态的教育,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缺乏实事求是的态度,缺乏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怀。这种教育模式难以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合格人

物理教学类论文题目

附录:物理各类毕业论文题目 二、实验类 1、复摆实验仪的研究 2、杨摸量实验仪研究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0、镜像声波演示装置的设计与制作11、静电起电盘电荷收集装置的研制 12、非平衡电桥在非电量测量中的应用13、载流圆线圈平面内任意一点磁场的测试与理论分析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21、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四波混频特性的实验研究22、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23、如何做好学生分组实验24、如何测定弹簧的有效质量25、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26、固体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分析 27、光学谐振腔的优化设计28、对大学物理改革的思考:用电脑模拟实验过程29、理想实验在物理学中的作用30、物理学中的科学研究方法31、光电效应伏安曲线研究32、物理实验对学生科学好奇心的培养33、大学物理实验专题课件研究34、激光全息实验分析 35、设计性实验研究 36、物理模型与中学物理教学37、CCD技术及其应用38、考研对我院物理本科教学的影响及对策39、塞曼效应实验研究40、H-D原子光谱实验的误差分析及其优化41、如何实现电机的变速42、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43、计算机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三、教法类 1、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 2、谈谈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3、兴趣——学生学习物理最好的老师 4、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探讨 5、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6、高中“课题研究”教学案例总结 7、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分析8、论物理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9、新的中学物理课程目标分析(择其某一项)10、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素材研究 11、物理教学中的创造人格培养12、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探究 13、试论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14、对高考“理科综合”科目的改革的思考 15、未来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结构之设想16、现行物理教学大纲及教材的有关评价 17、对高中某一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学,光学方面)18、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思考 19、高一物理新教材的比较与评价20、论非智力品质在物理学习中的形成与作用 21、中学物理光电实验如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22、中学物理教学中互动作用的深入探讨23、用FLASH制作自由落体运动的课件及在教学中的应用24、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在物理教学中Powerpoint应用经验及技巧26、如何用Authware互动性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7、中学物理兴趣培养初探28、在中学中开展设计性实验可行性初探 29、用Flash制作课件效果评析30、Powerpoint物理课件实用性与演示实验剖析 31、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的结构分析32、物理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其改进策略

人文的物理学答案

科学创作是什么 【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本课程要讨论的问题(B)。 A、物理何关人文? B、人文何关我们? C、物理何关我们? D、我们是谁?哪来?哪去? 【单选题】科学的主观体现在(A)。 A、科学被创造的过程 B、科学被印证的过程 C、科学被人接受的过程 D、科学被传播的过程

【判断题】朱光潜认为科学的态度是绝对客观,不含个人情感。√ 物理何关人文(上) 【单选题】人文“Humanity”这个词最早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D) 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中世纪时期 D、文艺复兴时期 【单选题】对当代人类学家说的文化描述不正确的是?(C) A、人类独特的适应性体系 B、社会的传统信仰和行为体系 C、对头脑的耕耘

D、代代相传的东西 【单选题】为什么会形成snow所说的“The two cultures”。(A) A、科学和人文的体系都相对封闭 B、科学和人文的起源不同 C、科学和人文之间本来就没有交集 D、科学和人文是互相矛盾的 【判断题】文化在中国最早是指感化大家,是大家都有礼节,有规矩。√【判断题】西方最早指的文化指的是修养。√ 物理何关人文(下) 【单选题】William James认为人文是( C)。 A、希腊文和拉丁文

B、文学 C、人类各种领域的名著 D、除开自然科学以外的知识 【单选题】薛定谔认为自然科学和别的学科在哪方面是一致的?( A)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都从一开始就期望有很大用处 D、都包罗万象 【单选题】William James认为怎样才能赋予学科以人文价值?( D) A、站在客观的角度 B、站在主观的角度

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

辩题:(正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反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正方/四川大学 一辩:张博 新闻专业2000级 二辩:张 数学专业'98级 三辩:常怀颖 考古学专业'98级 四辩:孙甜甜 皮革专业2000级 领队:林红 教练:徐开来 反方/重庆大学 一辩:薛宇 金融学2002级研究生 二辩:姜倩 广电新闻系'99级本科生 三辩:王韧 产业经济学2002级研究生 四辩:彭波 国际经济2000级 领队:居 教练:张邦辉 评委: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点评) 余潇枫浙江大学文化学教授 李琦厦门大学法学教授 将昌健复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要讨论今天的辩题首先就该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又是人文精神。我方认为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主义。它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知道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而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关怀,它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等量齐观、无所偏重。考虑到大学这一特殊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科学精神。 首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促进学生人格朝着完善的方向发展。它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美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真善本身就是美;注重自己的谈吐美、外表美、情趣美;发展自己的主体性人格,“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主体,从 而摆脱权威人格和奴隶依附心理,自主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和人生道路,其核心 在于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使人成为自己生命活动的主导,认识到自我 的价值,用自我内在的尺度引导自我发展”,使学生在正确处理以下六种关系的 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完善发展,从而达到生命质量的巅峰。 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自然是整体,不能加以分割和破坏,要热爱大自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初步认识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积极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使自己逐步能够依自然之理来观察人类社会和人自身,懂得人 对自然关怀的重要性,提高自己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的自觉性,认识到可持续发展 的深刻意义。 正确对待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人文精神。首先是正确认识自己,懂得怎样做人,树立远大理想,但又不脱离现实;树立自己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全面发 展为价值目标的崭新伦理观念;具有开放观念,乐于接受新的经验、思想和行为模式,且有创新精神;敢于迎难而上,具有实现理想的自觉性、自制性和顽强性,经常能自我反省,有对理想坚定不移,并敢于为之做出牺牲的精神,注意维护 自己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其次是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维护自己的尊严与自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与别人交往诚实、守信、具有良心,爱心,同情心;能宽容别人,平等待人,具有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互惠互利、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消除不良交往心理如羞怯、自卑、自傲、报复、偏见、孤僻。 人与社会统一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对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有正确理解,具有 公民与政治参与意识;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 追求个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一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遵循人与 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具有民族自豪感与爱国主义精神(学生具有爱国意识,即使他业务上还有些不足,但如果有爱国主义精神与中国人的傲骨,就能高举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大旗,努力学习,弥补缺陷与不足);让学生具有世界意识,树立“新道德思想”,不仅“对自我、个人、民族有责任感,而且对世界、人类负有责任感”。 正确认识人与神的关系的人文精神。教导学生树立无神论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反对邪教;主张个性的弘扬,把自己作为“主体”的意识形成;让学生做到自主、自强、不言从、不自卑、不依附、不听天由命、不怨天尤人,追求人的自由发展与个性解放,反对以神性压倒人性,以神权代替人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物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物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摘要:本文参考了现有文献,在此基础上对了物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必要性,物理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以及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途径的观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并对其中一些观点补充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字:物理教育人文教育 一、物理教育与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是以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并通过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合格公民,发展社会生产力,改良社会文化的教育。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 人文教育主要指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为主的教育,即通过人类在认识自我、解决物我关系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知识形态,使人具有感悟人生,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自觉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知识能力的教育。人文教育的内容主要价值问题,其实质是人性的教育,要求人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理解人生的意义,并把人生意义升华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1】 二、物理教育应融合人文教育 人文与科学这两种文化从融合、分离到融合的过程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古代,人文与科学是融合的。当时,人文科学比较发达,自然科学尚未形成独立的科学系统,与此相适应,古代教育是比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到近代,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几次史无前例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文明快速前进。这也推动了学科的分化和分工,于是教育业逐步倾向于专业化,自然科学逐步与人文科学分离。[4]正是这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给我们人类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的富裕。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的威胁远不再像以前大。人类的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带来了人口的增加,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生活更加便利。正是自然科学对于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使得各国都历来重视自然学科,而轻视人文学科,这体现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就是关于文理科的划分和普遍的重理轻文的现象。但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并不能同时带来人文精神的高涨,在给人类物质生活创造巨大繁荣的同时也给现代人类造就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战争的频繁与惨烈,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资源枯竭等等。越是对于科学的单独依赖,我们所面对的这些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科学是以物为对象,在追问自然界合理性的理性探索中提升出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对象,在追问人存在的合理性的理性探索中提升出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人文精神强调人的本质,注重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人的权利、价值和人类的命运。其中,人的本质是理解的基点。【2】正是科学忽略了对于人的关怀,所以才导致了今天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而人文教育正是以对人的关怀为中心的,所以我们目前的科学教育与就应与人文教育进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的处理人与物,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物理教育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探讨

中学物理教学中创新教育探讨 摘要: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领会教材的实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科学家的事迹、课内外实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 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育学生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创新教育应首先体现在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教科书中,从源头做起,这样才有利于创新教育的进行。初中物理教科书 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利用大量的图片、阅读材料、故事、学生 实验、社会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创新培养和创新发展,整个教材充满着创新教 育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创新型教材。具体表现为: 一、用科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新教材以优秀科学家仔细观察、刻苦钻研的事迹激励每一个学生要努力学习,以科学家研究问题及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勤奋和专心研究是科学家取得创新成就的重要原因。阿基米德为证实皇冠中 是否混有杂质而冥思苦想,当他跨进盛满水的浴缸中洗澡,注意到浴缸里水向外溢,顿时豁然开朗,找到了计算浮力的方法。奥斯特把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上面 通电,磁针发生偏转,他紧紧抓住这个偶然发现不放,通过大量的实验,终于发 现了电与磁之间的关系。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奥秘,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经过反 复的曲折,才可能打开真理之门。新教材介绍的这些真实而感人的事迹无不能激 发学生努力学习,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对事物变 化的细心观察、执着研究、努力实践,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寻求正确解决问题的 方法,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材中许多节的开头有个大问号,问号后面通过故事、现象或实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以本节所要探讨的知识内容为背景,不仅创设了学习情境,集中了学 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能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带着疑问去探索知识的奥秘。 如在学习“运动和静止”这一节知识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情境:“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边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 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 能顺手抓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这个情境既好奇又奥妙,同学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 疑惑去探索其中之谜。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则是对 知识的创新运用。 三、利用物理“观察和实验”的优势,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物理作为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材中对上述理论有充分的体现,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来引导学生观察引起事物变化的原因和条件,掌 握事物变化的过程以及实验表现出来的现象,从而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以此总 结或推理出事物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中,先保持压强计金属盒在水面下3cm处, 金属盒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再将金属盒下沉到水面下6cm处、9cm 处,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向水里加盐并搅拌,观察每次压强计U型管中两边水 柱差的变化,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再通过分析归纳出实验结论:液体内部向各 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压强相等,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人文精神范文

人文精神范文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 __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文化素质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 __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摘要: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科学素养的同时养成良好 的人文素养。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不只是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教授,还包括对学生的 思维进行拓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格,净化学生心灵,完善学生人格,让 学生在物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健康成长。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人文教育 引言: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对事情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是也容易产生比较自 我的情绪。初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严密的逻辑推理, 体会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科的过 程中认为,该学科是比较枯燥的,繁琐的文字信息和公式图形让学生摸不着头脑,久而久之 就对物理产生厌恶,甚至厌学。事实上,初中物理包含了许多人文素养的部分,这就需要初 中物理老师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这一特点,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人文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潮流已经清楚的显示出,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科学教育与人 文教育的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初中物理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初中物理知识的教授,还包括对学生人文素养、审美体验等方面的培养。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初中物理教师 对于学生在物理课程其它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没有真正重视学科教学的渗透能力。初中物 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学科教学里,对学生的美学观念、方法论、哲学思 想和科学精神都有一定的渗透教育。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在物理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成 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率。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人文学科包含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程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基 础方法的有效途径是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人文教育。 (一)物理与艺术结合 科学和艺术本就是相通的,人们对于科学的理解和对于艺术的审美都需要通过智慧来感受,体会其中的情感。科学和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也是人类所追求的最崇高的部分。初中物 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把物理与艺术相融合,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例如:物理和艺术 中都包含对称美的内容,比如艺术里梵高的《向日癸》,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和物理中 电荷的正、负之分,物质的正反之分,这些都具备对称美。教师将艺术融入物理教学,能够 引导学生用美学的思想来看待物理问题,让学生拥有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 (二)将物理与文学相结合 中国的古典文学与物理的思维方式有相通的地方,他们都有和谐的美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在生活中捕捉奇妙的灵感。初中物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古典诗词与物理的密切 联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将古典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物理知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教育;激励;潜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18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今天,创新已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国家兴旺的基石。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要培养勇于创新的综合型人才,在现代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唤起强烈的创新意识 1. 消除创新的神秘感,明确物理学本身发展即创新过程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所表现的创作意向和愿望的意识。创新意识是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基本前提与条件。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欲望和动机,就不可能去进行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活动。因此,创造动机就是学生进

行创新活动的内部原因或内在动力。在创新教育中要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消除对创新的神秘感,树立人人都可发明创造的思想。“无生我才必有用”,创新的关键在于一个“敢”字,教师没讲过的敢想,教师没教过的敢做,只要敢想敢做,也就迈进了创新的大门。但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把创新看得神秘莫测。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学本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故事,介绍物理学家是如何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创造新理论的。例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看到成熟的苹果会自动落向地面,产生疑问:苹果为什么会落向地面而不落向天空?用其他物体进行研究,发现不只是苹果,任何物体抛向天空,最终总要落回地面,于是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通过事例,让学生体会推陈出新的创新过程,这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的创新热情是大有裨益的,为学生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学生的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上的创新,而独立思考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不是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见解、新方法,都是创新。 2. 改进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

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178511788.html, 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 作者:王雪玲 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5年第07期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方式,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其核心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外在表现为人的理想、道德、文化修养、思维和行为方式等。 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人文精神包括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必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加快改革与发展,充当好科技发展的“动力源”,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和社会变革的“智囊团”。中职教育不能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那么在中职教学中如何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呢? 一、深化教学改革,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在现代教育中,以振兴人文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构成,是渗透于全部教育内容和环节的导向性因素。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中职教育既要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课堂教学到教材建设、教学评价与考核,从校内活动到校外实践,都要渗透人文教育,甚至学校环境建设也应洋溢浓厚的人文气息。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就是要科学正确地看待学生,相信他们,尊重他们,赋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尊重其人格,平等相待。教师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宰。 二、积极垂范,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常言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作为教育主导者的教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用灵魂才能铸造灵魂,教师的行为示范对学生会起直接的教化作用。因此,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1.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都应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形成自己对生命、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悟。2.敏锐而深邃的时代感悟。教师不仅要有“信息”上的量增,更要有深刻的

粗议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

粗议物理教学中人文素养培养 杜威说过:“离开了人和人的发展,一切美妙的教育计划都无异于海市蜃楼。”传统的学科教 育教学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知识性、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忽视人的发展和人文性的教育。深化物理教育改革要重视为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服务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精神。 笔者就本校正进行的人文素养培养研究并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谈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 人文素养。 一从物理学发展史着手渗透人为素养 爱因斯坦说:“科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 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经历和科学家一样的大致探究过程,了解科学事业的艰辛以 及科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培养出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 人文素养。使学生理解居里夫人的祖国情怀;体会到科学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熟悉了定量、定性、美学等的思维方式;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在科学 研究中兴趣、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对受教育者潜质的开发、诱导,形成自己的“榜样”都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家和科学史对人文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平时教学中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读一读”, 并补充介绍一些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历和过程,分析他们的经验和从中应吸取的教训,帮助 学生解读科学家的人生。 二从物理教材、物理知识本身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物理教材各章节的语言描述、精美图片、段与节的名称选择皆强调了感召力与趣味性。如, 第二章“声现象”:“声音是平凡的,又是奇特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这也许 使它显得平凡;声音在很多方面丰富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又映射出它的奇特。”“物体的 运动”用诗人的语言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图片“各拉丹冬雪山”、“北京天坛回音壁”等令人神往;三峡大坝、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陈跃玲获得第一块田径金牌的飒爽英姿令人自豪。 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水循环、能的开发和利用;讲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水资源及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 机械效率时,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 些科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 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 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在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稳定性所必须的。 三从物理学科特点着手在应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人文素养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受教育者真正独立地接触问题,检验了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物理学科是实验性和实用 性很强的学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课后小实验,也可补充一些学生条件允许的小 实验“做一做”,养成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补充一些“生活中的物理”思考题,学习了磁和能,回答为什么在一定条件下,某处江边、湖边、池塘边的岩石中有“救命”之声发出等。并要求 学生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物品的使用,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学道理,乐于 探究日常生活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形成将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 的意识,激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养成与大自然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人文素养。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实践活动,养成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同时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四从物理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人文精神 体现人文关怀

培养人文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摘要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历史教学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仅仅是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成为有道德感、公民心,既关心自我价值实现,又关心社会甚至人类的前途命运,使学生能成为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能负责的人。 关键词学科历史教学人文素质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为终极目的。所以历史教学应注重人文精神培养,体现人文关怀。那么历史教学中应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呢? 一、加强情感的陶冶 历史教师首先必须对历史教学有情感,对学生有情感,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把情感注入其中,从而使历史课堂不再是那么枯燥乏味和毫无生气。况且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和充满情趣的。 古往今来,众多的历史人物,或让我们敬,或让我们鄙;无数的历史事件,或让我们扼腕长叹,或让我们深深思考……历史本身的无尽沧桑,给我们留下了可供发挥的广阔情感空间和绝好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怎能对如此浩瀚丰富的历史内容、一代代风流人物的神采举止无动于衷,而不带感情色彩地去讲述呢?当我们讲到近代中国百年的屈辱史,怎能不痛恨列强的侵略、清政府的无能?怎能不为民族的悲剧而思考?……以言感人、以情感人,把强烈的情感色彩有机地注入历史课堂教学,怎能不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力,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堂,难道还是枯燥呆板和死气沉沉的吗?教师在这种情感讲述中,必然把历史教育和人文思想无形中注入了教学内容;学生在这种情感碰撞中,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所要传导的知识和理念,以及其中渗透的强烈的人文精神。 二、挖掘教材的内涵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摆脱旧思想的桎梏,不断的追求创新,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有质的飞跃。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下面是 ___给大家推荐的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物理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传统的物理教学一般直接向学生传授现有的结论性物理知识和理论。这样往往会忽略对自然现象观察的重要性,同时也会降低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好奇心及学习热情。所以我们须创新教学方法,将课堂有效时间利用好,是我们当今中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学生 初中物理教学需要教师摆脱旧思想的桎梏,不断的追求创新,逐渐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有质的飞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对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向我们教师提出

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应该进行创新教育。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课本的资源,抓住机遇,创新教学艺术,培养强化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呼唤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在现实教育中,教师学生应共同探讨,教师要不断地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和动机,处处设疑、激疑。例如在教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一节课中,最初是完全开放,自主探究。即创设情境后,由学生观察、讨论、猜想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然后自行设计方案、小组实验,检验自己的猜想是否成立,最终得出成像特点。引导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索动机。 二、吃透原理,创新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在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关键在于老师能否采取有效手段去引导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如果学生们能够发现一些身边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激发,从而陶醉其中。比如在学到液化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观察从冰箱里刚拿出的饮料瓶子外边水珠的现象。然后进行提出问题,即“为什么壶嘴会出现冒白气的现象?”并且让同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期末考试·学期论文 课程名称:科学与人文十三讲 论文题目: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姓名: 所在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班级: 学号: 2011年6月10日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摘要:科学是人类探究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统一。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科学中蕴含着人文,而人文中又体现着科学。两者相互渗透。在高等教育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克服教科书教育的缺陷。 关键词:相互渗透,科学,人文,精神,大学生,培养 一、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科学是人类探究客观世界本质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的统一。科学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的启蒙在东方和西的早期都有发生,人文的启蒙在有人类文明的时候就产生了。现代科学在十六世纪西方文艺复兴之后才正正的产生,人文这个概念的正式确立也是在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真正确立的。 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从人类自我发展的自我完善的意义上说,人文意指人类文化、人类文明。在次,人文的内涵可以在社会群体和独立个体的层面上表现出来:就社会层面而言,人文负载了文化传承的重任,充当了文明进步的先锋;就个体层面而言,人文侧重于个人心智的历练,个人情操的提升。人文还是一类学科的专名,它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并驾齐驱是关于人的本性、特质、才能和未来状况的知识和学问。人文的本质是人文精神,而所谓人文精神,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尺度、高扬人性、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 “人文”其实并不晦涩,在我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人文”在哪里?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又如作家龙应台所言,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气质。 科学是这世界真理的理性表达,人文是这世界真理的感性表达。我认为这两者是互相渗透的。科学中蕴含着人文,而人文中又体现着科学。 人既是一切社会活动的起点,也是它的归宿。科学、人文都是人们自己的事业,是同一个主体的两种要求、两方面表现和两手选择。既然科学是人创造的,科学中必然蕴含着人文。 首先,科学技术不仅改变着世界,更改变着人类自身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人类在认识自然界中获得了系统的科学知识,这是确立正确的自然观、宇宙观、世界观和科学观的基础,由此,才能正确地认识人类自己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例如,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证明了“灵魂不死之说”的虚妄;近代天文学的发现颠覆了“地球中心说”,宣告了上帝的存在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谎言。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把人从繁重、单调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只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才能有可能使人的劳动真正成为自由的活动,成为吸引人的活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的途径,才有可能不断扩大社会交往和社会联系等,使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的普通的人”,才有可能使人拥有充裕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 其次,人文在增进知识,开阔视野,解放思想,升华境界,乃至推动科学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上溯百年,回到那英杰辈出的纷繁年代,回眸一下,那些把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