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搅拌站简介与组织机构

1、建站目的

中铁三局集团为了保证武广客运专线XXTJIV标段工程的工期与质量,尤其是混凝土的内在质量与供应能力,特组建专供该工程的混凝土搅拌站。

2、概况

搅拌站位于衡阳东外环路边。占地面积18亩。周围无居民。3、生产能力

根据混凝土需求的总方量,设100立方/小时全自动电脑控制搅拌站一套为主要生产线。

4、人员配备

配有五年以上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5人,技术职称中级以上。搅拌站配操作手2人,中技以上,懂电脑和混凝土技术,有五年以上操作经验。

5、质量控制

有专业技术人员和工程试验室的硬件管理,还有规范、混凝土生产程序制度、质量控制措施、配合比使用制度等管理制度的约束。6、程序运行方式

严格质量标准;确保安全运行;精心操作维护;搞好文明施工;呵护城市环境。

7、组织机构

8、职责分工

站长:负责搅拌站的全面工作

主管技术:负责搅拌站技术全面工作。质量负责人:负责站内质量与安全。搅拌班:主操作、电器、维修。

运输班:主上料、运输、配合

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

搅拌站即将投入使用,为确保混凝土生产质量的规范化管理,特制订搅拌站混凝土生产的技术标准。与混凝土生产质量相关的部门必须遵照执行。

一、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

1、水泥

1.1选用水泥时,应注意其特性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是否有不利影响

1.2选用水泥时,应以能使用所配置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收缩水、和易性好和节约水泥为原则。

1.3水泥应条例现行国家标准,并附有制造厂的水泥品质试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水泥进场后,应按其品种、强度、证明文件以及出厂时间等情况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所用水泥应进行复查试验。为快速鉴定水泥现在的强度,也可用促凝压蒸进行复验。

1.4散装水泥的储存,采用水泥罐贮存。

1.5水泥如受潮或存放时间超过3个月,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其结果使用。

2、粗、细骨料

2.1.粗、细骨料的规格

2.1.1粗骨料:CFG桩采用5~25mm连续级配;梁采用5~25mm连续级配(二级级配组成:5~10mm和10~20mm);其它高性能混凝土采

用5~31.5mm连续级配(二级级配组成:5~16mm和16~31.5mm)。

2.1.2细骨料:所有混凝土用细骨料均采用耒河中砂,不得采用湘江砂。

2.2粗、细骨料的检验

2.2.1型式检验

对于新选原料产地、同产地更换矿山或连续使用同一产地达两年的粗、细骨料应作型式检验。检验内容应包括:⑴粗骨料: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岩石抗压强度、吸水率、压碎指标、坚固性、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1-含量、有机物含量(碎卵石)、碱活性;⑵细骨料: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空隙率、吸水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C1-含量、碱活性、石粉含量(机制砂)、压碎指标(机制砂)。

2.2.2常规检验

对选定的粗、细骨料应按批作常规检验,以连续进场(厂)数量不超过400m3(或600t)为1批。检验内容应为:⑴粗骨料: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紧密空隙率、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⑵细骨料:细度模数、表观密度、堆积(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每三个月检验一次)、有机物含量、石粉含量(机制砂)、压碎指标(机制砂)。

2.3.技术指标

2.3.1粗骨料级配要求

根据《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的规定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应采用二级或多级级配,所以将我总队用于高性能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定为二级级配。梁:5~25mm连续级配碎石定为5~10mm碎石(连续级配)与10~20mm碎石(单粒级配)混合组成;其它高性能混凝土用粗骨料:5~31.5mm连续级配碎石定为5~16mm碎石(连续级配)与16~31.5mm碎石(单粒级配)混合组成。

注:1.累计筛余按重量计(%);

2.公称粒径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2.3.2技术要求

两种级配按试验比例(根据两种碎石的颗粒级配范围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掺和后要求达到5~25mm 或5~31.5mm连续级配,掺合后其松散堆积密度应大于1500kg/m3,紧密空隙率小于40%,吸水

率应小于1%。

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2.4细骨料

2.4 .1级配要求:细骨料应选用级配合理、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的洁净天然河砂,细度模数控制在2.3~

3.0。

注:累计筛余按重量计。

2.4.2技术要求

采用天然河砂配制混凝土时,砂中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2.5粗、细骨料的取样及检验

严格按标准要求取样,高性能混凝土用二级粗骨料进行颗粒级配试验,根据筛分结果计算混合比例(达到连续级配)。对混合后的连续级配碎石进行其它项目的检验。

3、搅拌用水

3.1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有害杂质或油脂、糖类及游离酸类。

3.2污水、PH值小于5的酸性水及含硫酸盐量按SO42计超过水的质量0.27mg/cm3的水不得使用。

3.3供饮用的水,一般能满足上述条件,使用时可不经试验。

4、外加剂

4.1应根据外加剂的特点,结合使用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品种。如果使用一种以上的外加剂,必须经过配比设计,并按要求加入到混凝土搅和物中。在外加剂的品种确定后,掺量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变化进行调整。

4.2所用外加剂,必须是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并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其质量应符合现行《混凝土外加剂》(GB8076)规定,使用前应复验基效果,使用时应符全产品说明及本规定关于混凝土配合比、拌制、浇注等各项规定以及外加剂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不同品种的外加剂应分别存储,作好标记,在运输与存储时不得混入杂物和遭受污染。

5、混合材料

5.1混合材料包括粉煤灰等。应由生产单位专门加工,进行产品检验并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其技术条件应分别条例《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标准的规定。

5.2混合材料在运输与存储中,应有明显标志,严禁与水泥等其他状材料混淆。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

1、混凝土的配合比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以质量比计,并应通过设计而后试配选定。试配时应使用施工实际采用的材料,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施工技术条件,制成的混凝土应符合强度、耐久性(抗

冻、抗渗、抗浸蚀)等质量要求。

2、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可参照现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的试配强度,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考虑施工条件差异和变化以及材料质量可能的波动。

3、凝土坍落度

3.1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混凝土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3.2当工程需要较大的坍落度时,可在不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影响混凝土的情况下,适当掺加外加剂。

4、水胶比和水泥用量

混凝土的最大胶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1、表中的水泥用量包括外掺混合用料。

2、混凝土的最大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m/m3,大体混凝土不宜超过350km/m3

5、外加剂

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5.1在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用氯化钙、氯化纳等氯盐。

5.2无筋混凝土的氯化钙、氯化纳掺量,以干质量计,不得超过水泥用量的3%。

5.3掺入外加剂的混凝土含气量宜为3.5%---5.5%

5.4对由外加剂带入混凝土的碱含量应进行控制。

5.4粉煤灰等混合材料作为水泥代替材料或混凝土拌和物的填充材料掺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或其他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拌和物中时,其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6、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6.1骨料最大料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应符合前述规定。通过31.5mm 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砂率易控制夺40%---50%。

6.2最小水泥用量300 kg/m3(输送管直径100—150mm),(应为300kg/m3)。

6.3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宜为80—180mm,并根据泵送高度、温度和坍度损失值调整。

6.4宜掺用适量的外加剂或混合材料。

7、混凝土配合比的使用

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应填写试配报告单,提交监理工程师或有关方面批准。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调整、报批。

三、混凝土的拌制

1、配料计量

1.1混凝土配料时,各种衡器应保持准确。对骨料的含水率应经常检测,雨天施工应增加测定次数,据以调整骨料和水的用量。配料数量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1.2放入拌和机内的第一盘混凝土材料应含有适量的水泥、砂和水,以覆盖拌筒的内壁而不降低拌和物所需的含浆量。每一工作经大修、中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也应进行检定。

2、混凝土的搅拌

2.1混凝土应使用机械搅拌。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至开始出料的最短搅拌时间应按设备出厂说明书的规定,并经试验确定。

2.2对于在施工现场集中搅拌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

2.3混凝土拌和物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2.4检查混凝土拌和物均匀性时,应在搅拌机的卸料过程中,从卸料流的1/4至3/4之间部位,采取试样,进行试验,其检测结果应符合以下规定:

2.4.1混凝土中砂浆密度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0.8%。2.4.2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粗骨料含量两次测值的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

2.4.3混凝土搅拌完毕后按要求检测混凝土拌和物的各项性能。2.4.4掺用高效减水剂或速凝剂且运距较运时,可运至浇筑地点再掺入重拌。

四、混凝土的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

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适用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使浇筑工作不间断并使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时仍保持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本工程拟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

2、采用泵送混凝土的规定

2.1混凝土的供应必须保证输送混凝土的泵能连续工作。

2.2输送管线宜直,转弯宜缓,接头应严密,如管道向下倾斜,应防止混入空气,产生阻塞。

2.3泵送前应先用适量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润滑输送管内壁。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应立即用压力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

2.4在泵送过程中,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气产生阻塞。

3、混凝土运输

用搅拌动输车运输已拌成的混凝土时,途中应以2-4r/min的慢速进行搅动,混凝土的装载量约为搅拌筒几何容量的2/3。

4、二次搅拌

混凝土运到浇筑地点后发生离析、来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

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和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不得使用。

五、热期、雨期混凝土施工

1、热期混凝土施工

热期混凝土施工应制定在高温条件下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应符合如下要求:

1.1混凝土配制和搅拌

1.1.1材料要求

A、拌和用水采用冷却装置,对水管及水箱加遮和隔热设施。在拌和水中加碎冰作为拌和水的一部分。

B、水泥、砂、石料应遮阴防晒,以降低骨温度,可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

1.1.2配合比设计应考虑坍落度损失。

1.1.3可掺加减水剂以减少水泥用量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1.1.4掺用活性材料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1.1.5拌和站料斗、储水器、皮带运输机、拌和楼都要尽可能遮阴。尽量缩短拌和时间。经常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满足施工所必须的坍落度。

1.2混凝土的运输浇筑

1.2.1运输时尽量缩短时间,宜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中应慢速搅拌。并不得在运输中加水搅拌。

1.2.2热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有全面的组织设计,准备工作充分,施工设备有足够的条件,保证连续进行,从搅拌机到入仓的传递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尽快养护。

1.2.3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宜选在一天温度较低的时间内进行。

1.2.4浇筑场地应遮阴,以降低模板、钢筋的温度和改善工作条件,也可在模板、钢筋和地基上喷水以降温,但在浇筑时不能有附着水。

1.2.5应加快混凝土的修整速度,修整时可用喷雾剂洒少量的水,防止表面裂纹,但不准直接往混凝土表面洒水。

2、雨季施工时应注意:

2.1搅拌站原材料要采取覆盖措施,场地排水畅通。

2.2试验室及时检测原材料的含水率,根据含水率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2.3搅拌站计量系统应有防雨措施。

六、高强度混凝土

1、配制用的材料

1、1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选择高强度水泥,可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规定。

1.2配制用的细骨料,除符合规定外,尚应满足如下要求: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细度模数不小于2.6,含泥量应小于2%。

1.3配制用的粗骨料,除符合规定外,尚应满足如下要求:应

使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碎石,骨料的抗压强度应比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50%以上,含泥量应小于1%,针状颗料含量应小于5%,骨料的最大粒径家小于25mm。

1.4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必须使用高效减水剂,并根据不同要求辅以外加剂配制,其掺量应根据试验确定,外加性能必须符合规定。

1.5外掺的混全材料为磨细粉煤灰,基掺量根据试验确定。

1.6高强度混凝土汇总的氯离子含量,对于位于温暖寒冷地区、无侵蚀物质影响及与土直接连接接触的桥梁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2%,对于位于严寒和海水区域、受侵蚀环境,使用除冰盐的桥涵,不应超过水泥重量的0.1%。

2、配合比

2.1高强度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以上的规定。当无可靠的强度统计数据及标准差数值时,混凝土的施工配制强度(平均值)对于C50-C6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对于C70-C80应不低于强度等级的1.15倍。

2.2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宜符合如下要求:

2.2.1所有水胶比(水与胶结材料的重量比,后者包括水泥及混合材料的重量)宜控制在0.24-0.38的范围内。

2.2.2用水泥重量不宜超过500kg/m3,水泥与混合材料的总量不超过550-660 kg/m3。粉煤灰掺时不宜超过胶结料重量的30%,沸数量,必须经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确定。

2.3混凝土的砂率宜控制在28%---34%的范围内。

2.4高效、减水剂的掺量宜为胶结材料的0.5-1. 8%。

七、预应力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用料及配全比应条例规范规定。可掺入适量外加剂,但不得掺入氯化钙、氯化钠等氯盐。从各种组成材料引进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06%。当超过0.06%,宜采育掺加阻锈剂、增加保护层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等防锈措施,对于干燥环境中的小型构件,氯离子含量可提高1倍。

2、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 kg/m3,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50 kg/m3。

3、浇筑混凝土时,宜根据结构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式等振捣器进行振捣。

混凝土供应管理程序

一、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非商品砼自供式搅拌站供应管理。自原材料进厂到砼出厂,但不含运到交货地点后的砼浇筑、振捣及养护。

二、硬件要求

1、各种材料分仓、分类贮存,并且有明显标识。

2、水泥要按生产厂家、品种、强度等级分别贮存,并防止受潮。袋装水泥离地0.3米,离墙1米,每摞不超过10袋。散装水泥必须用专用水泥仓。

3、集料的储存地面应为能排水的硬化地面。贮存应保证集料的均匀性,严禁大水颗粒分离、不同品种混杂、或者受到污染。

4、搅拌站(含试验室)必须有三名具有工程技术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负责技术质量管理,其中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职称。

5、搅拌站设备要符合当进质量监督部门的要求。搅拌机符合GB/T9142规定,计量设备应能连续计量和贮存功能,实时打印小票功能。

6、砼运输车要符合JG/T5094标准,运送时应保持混凝土拌和物的均匀性,不应产生离析现象。砼运输车的数量要求在5台以上。

7、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表中第一项或第二项规定的范围:

8、试验室设备要达到能做本工程项目的所有工程检验的条件和水平。

三、原材料进厂程序

1、水泥、矿物掺和料、集料、外加剂必须具有质量证明文件,并且取样按照有关规定(规范)进行复检,达到要求并请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可进厂。

2、搅拌站进厂的所有原材料的管理,按照《搅拌站物资管理办法》严格执行。

3、拌和用水要经化验,证明对混凝土及钢筋性能无有害影响时,方可使用。

四、生产搅拌程序

1、某工号具备砼浇筑条件时,由主管工程师填写《砼生产通知单》。

1.1砼浇筑条件指该工号已通过质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道路、机具、人员等已组织完毕,领工员和主管工程师已确认。

1.2(砼生产通知单)一式三份,主管工程师留存一份,交试验室和搅拌站一份。样式如下:

砼生产通知单

年月日NO:

2、各工区、单位的负责人(或领工员、技术员)将主管工程师开出的《砼生产通知单》送到试验室,试验室按照要求提供相应砼施工配合比给搅拌站。

3、搅拌站接到《砼生产通知单》和《配合比通知单》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开盘,在半个小时之内由试验室人员实测坍落度后把每一车砼发出。搅拌站遇有两个以上工号同时具备砼浇筑条件时,搅拌站必须和主管工程师、副经理及值班人员勾通,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协调。

4、搅拌站发出和每车砼必须携带〈发货单〉,发货单样式如下:

中铁三局武广客运专线一总队路基一队

自拌混凝土发货单

年月日NO:

5、每车砼到位后,各工区负责人(或指定专人)对砼进行确认签字,保留副页,正页由砼罐车司机带回搅拌站。最后一车的砼数量各工区必须提前通知搅拌站。

五、砼质量控制程序

1、当某工号(或构筑物)具备浇条件时,主管工程师一定要把确认的各项内容填写完全,书面通知搅拌站,不得以口头形式通知搅拌站开盘。

2、主管工程师、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质检站等技术专业人员有权对砼的生产提出要求,试验室和搅拌站等相关部门要尽快落实提出的要求。

3、试验室必须把详细的配合比清单交给搅拌站,并随时调整施工配合比,尤其在频繁进料、连续绕筑、雨天等可能影响集料含水率时。

4、现场收砼时,地实测坍落度。要从砼罐车的1/4至3/4处取样实测坍落度。发现和规定的坍落度值有较大差异时,同主管工程师通知试验室调整配合比,搅拌站按试验室的书面通知改动电脑中的配合比。坍落度允许偏差见下面:

5、砼的含气量与规定值之差不应超过±1.5%。

6、砼搅拌时间,当有砼运输车时,每盘搅拌时间不低于30s;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