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藏南邦布大型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藏南邦布大型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藏南邦布大型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藏南邦布大型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和成矿机制

江西金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年第$期 第#$卷!""#年#"月%&’()*+)(,-.)/(,*’01(-+-12总第3$4 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4期江西金矿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5 万大理 6江西有色地勘局7江西南昌88"""#9摘要:论述江西省内有代表性意义的金山式剪切带型;氵吴村式微细粒型;银峰尖式火山 岩型三大类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7指导该区找矿< 关键词:剪切带型金矿=微细粒型金矿=火山岩型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中图分类号:>?!!@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86!""#9"$A"B C !A"3 #金山式剪切带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 #@#矿床地质概况 金山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分布在江西德兴市某地7矿区内出露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下亚群第三岩组7含金韧性剪切带是在第三岩组8个岩性段内变质变形发育而成7剪切带呈’((向蛇状展布7向’;’’D 向缓倾延伸<金矿体主要发育在韧性剪切带构造岩类的超糜棱岩; 糜棱岩;千糜棱岩等岩性中<矿床周边未见与成矿有成因联系的岩浆侵入体< #@!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分散流异常及其指示意义 矿床处在#E!F $万化探分散流*G ;*H ;/G ;>I ;J K ;*L 等高背景地球化学场中7 分散流有*G 异常伴*H 异常7组合异常面积B $M N !<*G 以B "O#"A P 圈定的四级浓度异常7反映含金韧性剪切带7以#?"O#"A P 圈定的高浓度带异常反映矿床金矿体部位< #@!@!矿床次生晕异常及其指示意义 #E!万次生晕工作7在矿床上呈现#!M N !的*G 异常7 呈长轴状与含金韧性剪切带呈吻合分布7其它还有零星状*H ;,I ;D ;J K ;%Q ;R S 等弱小异常相伴<*G 以#"T8"O#"A P 圈定的#T!级浓度异常指示含金韧性剪切带7*G 以P "O#"A P 圈定的三级浓度异常反映金矿体赋存部位<#@!@8矿床原生晕异常及元素地化行为 在矿床重点部位采原生晕样测试分析了*G ;*L ;*H ;,I ;/G ;>I ;J K ;D ;%Q ;R S ;/Q ;’S #!个元素7显异常的只有*G ;*H ;,I ;J K ;D $个元素7 见图#<由图可知矿床内主要为*G 异常7其它异常弱呈伴生性7且无明显元素分带现象7只有*G 异 常浓度分带明显7*G 异常浓度分带性与矿床中蚀变矿化的关系为:*G 以! $O #"A P 圈定的一级浓度异常6根据各蚀变矿化带测定结果7该浓度级异常9主要反映矿床的蚀变矿化I # 带7为含碳千枚岩;绿泥石;方解石;绢云母化带=*G 以$"O#"A P 圈定的三级浓度异常7主要反映矿床的I ! 带7为初!C B 5收稿日期:!""#A"8A!?作者简介:万大理6#P $"A 97男7工程师7长期从事找矿研究<  万方数据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赞比亚16151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简介 文章通过对赞比亚16151金矿床区域地质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简要介绍,并通过已有资料对该矿床进行简单成矿分析。预测该矿床具有一定成矿潜力。 标签: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潜力 1 矿区地理位置 赞比亚16151矿床位于赞比亚中不卢萨卡省Kafue地区与南方省Mazabuka 地区,矿权区交通发达,西侧及南侧分别有赞比亚国家干线公路T1,T2相连,坦赞铁路贯穿矿区腹地,矿权区内各类可通汽车行驶道路纵横交错。距首都卢萨卡仅40公里。 2 工作区矿产地质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层 不同地层的岩石类型及特征描述如下:(1)砂岩。砂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北侧、西南侧、西侧及北侧,露头连续。主要分为粉红色及红褐色砂岩。风化面呈灰白色,褐色;新鲜面呈暗红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砂岩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2)砾岩。砾岩主要出露于探矿权区西南部。露头出露连续。风化面灰黑色,灰褐色,新鲜面杂色,砾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分复杂,砾石的成分主要有石英、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花岗细晶岩、绿片岩、硅质岩及各种蚀变岩石。砾石大小从1-2cm到30cm不等,个别可达50cm。主要为硅质胶结,少量铁质胶结。(3)白云岩。白云岩主要分布在矿权区北侧向中部延伸,呈北西向、进南北向延展。露头不连续。一种沉积型碳酸盐岩,滴酸起泡。风化面呈灰褐色,有刀砍痕,新鲜面呈灰白色。细粒-中粒结构,块状-砾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方解石及粘土矿。 2.1.2 区域构造 根据不同区域构造组合特征及相关资料分析,赞比亚全境大致可划分成三个断块区和五个断褶带,即班戈韦卢断块区、津巴布韦断块区、巴鲁特斯断块区和赞比西断褶带、伊鲁米德断褶带、克巴伦断褶带、卢班底安断褶带、卢弗里安断褶带。 上述断块区、断褶带相互嵌合,共同构成赞比亚现今的总体构造格局。从各构造单元的沉积建造、构造组合以及不同时期岩浆岩的分布、岩性组合特征分析,大致可区分出赞比亚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所经历的三次规模较大构造岩浆活动,依次为基巴尔安、加丹加及之后晚古生代-中生代的构造运动。

西藏墨竹工卡县弄如日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模型(精)

西藏墨竹工卡县弄如日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模 型 围岩蚀变带发育在金矿体的周围,是寻找金矿体和预测隐伏矿体的重要标志和直接标志。研究围岩蚀变带,不仅能提高金矿成矿预测能力,也能通过围 岩蚀变的类型和特征分析,加深对该矿床的成因和成矿作用的认识。西藏墨竹工卡县弄如日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青藏高原南部,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区的南冈底斯构造—复合岩浆带东段中部。研究区内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为中上侏罗—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主要以变质砂岩、板岩、千枚岩为主的浅变质岩石;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强烈,主要表现为酸性岩浆的侵入。区内地质构造复杂, 断裂、劈理、节理极度发育,后期断裂总体上沿近SN向平行展布,叠加在早期东西向构造上,形成本区的基本构造格局。研究表明,近SN向的断裂是该矿床重要的导矿、容矿构造,与金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受断裂控 制明显,基本分布在断裂的附近和两侧,蚀变主要类型有黄铁矿化、绢云母化、 硅化、钠长石化、雄黄化、毒砂化和粘土化、碳酸盐化,其中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雄黄化,发育在矿化体内部,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找矿的重要标志。蚀变带形成与构造有关,由于构造热液多期次活动,蚀变种类不断增多,蚀变强度增强,各类型蚀变常叠加出现,围岩蚀变分带并不明显。金矿化受近SN 向展布的断裂带及花岗斑岩体的控制.通过分析金矿化特征与围岩蚀变特征,认 为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热液蚀变活动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绢云母-石英-黄铁矿阶段、中期的含金-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阶段与含金-石英-辉锑矿-雄(雌)黄阶段、晚期的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金-石英-辉锑矿-雄(雌)黄阶段是矿床 主要的成矿阶段。通过类比周边矿床与国内相似矿床,结合本矿床的金矿化特征、围岩蚀变特征及蚀变矿物组合,认为弄如日金矿成矿流体来自古构造-岩浆 热液,也有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参加;成矿显示中低热液的成矿温度、浅成矿深度 等特征,属于典型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床形成与喜马拉雅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岩浆热液不仅是金矿床的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也为金矿床的形成提 供部分热动力条件。随之而来的近南北向构造运动,一方面形成热液上升通道, 另一方面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热液流体,在热力和构造动力驱动下,沿有利的 断裂不断的上升,通过扩散、渗透交代,不断萃取活化成矿物质,随着温度、压力等因素的改变,含矿溶液的性质发生改变,最终在适宜的物理化学环境下沉淀富 集成矿。 同主题文章 [1]. 黄瀚霄,李光明,刘波,董随亮,张晖,张丽. 西藏弄如日金矿围岩蚀变特征与成矿机理' [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9.(03) [2]. 罗建刚. 河南省嵩县万岭金矿床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 [J]. 现代矿业. 2009.(08) [3]. 张庆辉. 西藏:凛冽的梦境与精神的突围' [J]. 百科知识. 2001.(06)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综述 摘要:新矿床的发现往往可以带出大批相似矿床,从而建立新的矿床模型,为今后的找矿工作指导。造山型金矿是变质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增生造山作用会从时间与空间上对其产生影响。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对造山型金矿床的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成矿物质来源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的研究既是我们今后进行成矿分析的向导(基础),又是成矿分析的结晶,它对预测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矿床模型造山型金矿床成矿规律指导作用 一、造山型金矿的定义与矿床地质特征 造山型金矿是各个时代的地体中受构造控制的脉状后生金矿床,与增生造山作用有关的金矿床。金矿床一般呈脉状或似层状产出,主要产于石英脉或者蚀变岩中,或作为交代体产于脉体与剪切带周围的蚀变岩中,或者作为两种类型的结合体。造山型金矿的概念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韧性剪切带型等金矿床,通常在地壳绿片岩相环境中比较多见。造山型金矿矿床地质特征表现如下:增生型造山作用会对成矿产生影响;通常重要超岩石圈构造附近比较多;造山作用在多个外来地体不断拼贴增生的造山带可持续较不时间,且成矿时间范围相对较大,不过与赋矿地体的峰期变质作用相比相对滞后或同步;在一些复杂的、大型地质构造单元中,矿床分布比较多;通常产于绿片岩相变质地体;受构造控制影响,矿床产于超岩石圈断裂带的二级或更次级的断层羽中,赋矿构造表现为高角度斜向走滑带、逆掩推覆带等;绿片岩相域的蚀变矿物组合主要为石英、云母、绿泥石以及黄铁矿;成矿流体多为富碳水溶液,盐度较低;在韧-脆生剪切带内,流体压力逐渐由超静岩下降至低于静岩;尽管矿区范围内有成矿元素分带性,不过单个矿床或矿脉系统有较大的垂直延伸,且不存在垂向分带现象,有明显的侧向分带[1]。 二、典型矿床实例综合分析 以柴北缘一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为例。 造山型金矿都产于汇聚板片的边缘、靠近深断裂的部位,与晚加里东或晚华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流体包裹体研究进展 1.流体包裹体的分类及区分 流体包裹体是成岩成矿流体(含气液的流体或硅酸盐熔融体)在矿物结晶生长过程中,至今尚在主矿物中封存并与主矿物有着明显的相边界的那一部分物质。 1.1流体包裹体的分类 流体包裹体成分复杂且成因多样,其分类研究多年来一直是随着测试手段的改进和研究内容的深化而变化。早期的分类研究主要是以定性描述为主,随着流体包裹体研究水平额度不断发展,出现了以成因、成分、相态和不同包裹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主要依据的各种分类。具有代表性的包括: (1)1953-1976年:最有代表性的是1969年Ermakov提出的分类方案,他根据包裹体的成分和成因,建立了21个类型,并且根据相的相对比例,建立了一种应用很广的分类。另外一些人也建立了不同的分类方案,例如,许多分类方案是根据仍宜选用的气液比而划分的,然而气液比由于其连续变化而不易精确测定,限定了其广泛应用。 (2)1985-2003年:最有代表的芮宗瑶的分类方案,他根据捕获时的流体特征将包裹 体分为由均一体系形成的和由非均一体系形成的。其中,均一体系形成的包裹体又分为原生包裹体、次生包裹体、假次生包裹体和出溶包裹体;非均一体系形成的包裹体包括液相+固相、液体+气体或液体+蒸气、两种不混溶流体3类。 (3)2003年至今:有些学者在著作及文献中阐述了一些流体包裹体类型的划分方案,多以流体包裹体的物理状态、成因、形成期次等指标为划分依据。其中,卢焕章等根据包裹体相数的不同,将流体包裹体分为纯液体包裹体、纯气体包裹体、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含液体CO2包裹体、含有机质包裹体和油气包裹体等8类。 1.2流体包裹体的区分 在流体包裹体的诸多分类中,按捕获时间与主晶矿物形成时间的关系可分为原生和次生流体包裹体。原生包裹体是矿物形成时包裹周围的流体而形成的,而次生包裹体的形成晚于主晶矿物,一般与后期主晶矿物的改造事件有关。二者由于形成时间和方式不同而携带了不同的信息。原生包裹体指示了主晶矿物形成时的流体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次生包裹体则指示了主晶矿物后期被改造事件中的流体环境、构造特征以及物化条件。 一般,原生和次生包裹体区分可应用以下两条准则:一是根据包裹体的形状和分布特征判别,即原生包裹体的形状往往是规则的,常呈孤立状或沿主晶矿物某一结晶方位或生长环带分布,次生包裹体的外形一般是不规则的,多沿愈合裂隙分布;二是同一成因的包裹体密度、均一温度、盐度和成分是近似的,可与已知包裹体类比归类。 2.流体包裹体研究的技术方法 2.1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 以显微热台、冷热台以及爆裂以为代表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现已达到成熟,实际应用中多采用均一法和爆裂法相结合的方法。 (1)均一法是将流体包裹体放在冷热台上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液两相逐步复原为一个均一相,此时的温度为包裹体均一温度。这是包裹体测温的基本方法,其特点是可直接观察到包裹体相态随温度的变化,也能测得各相的体积,所测数据直观可信。具有针对性且便于区分原生和次生包裹体,因此在流体包裹体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种方法测温速度慢,且只适用于透明和半透明矿物。 (2)爆裂法是将流体包裹体加热,使得包裹体内压升高,当内压大于主矿物强度及外压时,流体包裹体就会爆破而发出响声,用仪器收集、放大、记录其爆裂声响,从而来测定爆裂温度。这种方法适用性广,适用于透明和不透明矿物,且测温速度快。缺点是肉眼无法观察到所研究对象的特征,测定结果受主矿物的物理性质与位置、流体成分、流体包裹体形态

湖南省金矿成矿规律

湖南省金矿成矿规律 付胜云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长沙410116) 摘要:金是湖南的重要矿种之一,找矿潜力巨大。为满足国内外对金矿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研究湖南省金矿的控矿因素和富集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湖南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资源特征、控矿因素及矿石类型,结合实际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湖南省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时空分布特征,划分了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湖南金矿成矿规律。 关键词:金矿;成矿地质特征;时空分布;湖南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 in Hunan Province Fu Sheng Yun Hunan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Changsha 410116, China Abstract: go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ineral resources in Hunan, the potential for prospecting. In order to meet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old mine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enrichment rules of Hunan gold min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resource characteristics, ore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ore types,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geological data,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division of metallogenic series of ore deposits, summed up the Hunan gol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Key words: gold deposit;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Hunan 湖南金矿勘探开采历史悠久,长期为地质学者所重视[1-16]。金矿程度较高的勘查工作主要集中在上世纪60至90年代,但成矿规律研究程度低。 1成矿地质背景 湖南地跨扬子和华夏古陆块之间,大致在文家市-永兴-郴州一线形成一条俯冲碰撞型拼贴带,其北西侧属于扬子被动陆缘,南东侧为华夏陆块活动陆缘。 湖南岩浆活动主要分布在基底隆起带,侵入岩发育,以重熔型花岗岩为主体。 石英脉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中元古代冷家溪群,砂岩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新元古代板溪群,侵入岩体型金矿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纪至二叠纪。砂页岩建造与层控热液型金矿有关,砂岩建造与微细浸染型金矿有关。 区域变质岩中Au丰度高,在温度、压力梯度变化带,多有相关金矿产形成。动力变质岩往往成为有用矿物载体而构成矿石,或者其间的后期裂隙成为矿液的通道和沉淀场所,如剪切带型金矿。 2资源特征 至2015年底,全省共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97处,其中大型10处,中型10处,小型77处(图1)。全省累计查明金资源储量506.07吨,其中岩金矿占93.19%(石英脉型占63.49%,蚀变破碎带型占26.44%,矽卡岩型占3.94%),砂金矿占6.81%。 除永州、湘潭、张家界三市外,其他11个市(州)均有不等的金矿资源分布。查明金矿资源储量居前三位的是怀化市、岳阳市、衡阳市,占64.51%。 3.控矿因素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4074901:DD20160346) 作者简介:付胜云(1965-),男,高级工程师,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矿产勘查、湖南省矿产地质与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等工作。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邓军,王庆飞,杨立强等,《地学前缘》2004.4)

第11卷第4期2004年10月 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E a r t hS c i e n c e F r o n t i e r s (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V o l .11N o .4 O c t .2004 胶西北金矿集区成矿作用发生的地质背景 邓 军, 王庆飞, 杨立强, 王建平, 高帮飞, 刘 琰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摘 要:通过矿集区赋存的地质背景,包括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壳幔结构、深断裂及浅层断裂系的导流性、区域流体活动、地层建造及岩浆侵入事件等研究,建立了矿集区形成与演化框架,并提出了形成的必备因素。成矿诸因素间彼此关联、耦合为大型矿集区的形成提供了必备而优越的条件。地质演化历史中构造体制转换事件是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的基础,其引起的区域壳幔物质交换、岩浆活动等系列事件及耦合作用为区域成矿作用提供了充足成矿物质、良好导流网络、丰富成矿流体、持续成矿能量等必备条件,最终导致矿集区的形成。 关键词:胶西北金矿集区;壳幔结构;构造体制转换;成矿流体 中图分类号:P 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2321(2004)0405277收稿日期:20040529;修订日期:20040730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01037,036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172036);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1999043206 )作者简介:邓 军(1958-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专业,主要从事区域构造、成矿流体及成矿动力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胶西北矿集区是中国重要的金产地, 研究历史悠久。矿集区发生的区域地质条件、演化过程及构造体制转换岩浆活动成矿作用间的内在联系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查清矿集区赋存的宏观地质背景(如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壳幔结构、深断裂及浅层断裂系的导流性、区域流体活动、地层建造及岩浆侵入事件等)基础上,建立了矿集区形成与演化框架, 并进一步讨论了矿集区发生的必备因素及其多因耦合机制。 1 区域成矿背景 1.1大地构造背景与深断裂 胶西北矿集区位于胶东地体西北部(即胶北隆起西部),郯庐断裂沂沭段为其西部边界,苏鲁超高压带在该区北部展布(图1)。在胶北隆起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岩石圈断裂与地壳断裂较为发育。区域主要深断裂,如郯庐断裂、牟平-即墨断裂、五莲-荣成断裂、招平剪切带、艾山剪切带以及胶西北隆起

浅谈某地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浅谈某地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某金矿床范围比较小,但是在成矿规律上对于当地来说却有着比较突出的意义。所以,我们对于该地的金矿床做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目的有两个,①为了推进对于此地区地质的研究勘察工作,②为了在此地区中找到其它相同金矿床而不断研究开发线索思路。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标签:金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1研究区地质背景 对于研究区的大地主要构造是有两个特点地形组成的,分别是隆起区和坳陷区。主要的构造位置位于凌云的隆起区西侧和右江再生地槽西林的北端。 从最早的泥盆纪开始,整个的广西桂林西部就相应的形成了两种不一样的地质沉积构造和沉积环境。对于研究地区中的隆起区地质主要是由碳酸盐岩沉积地层构成的,其中分别包括①泥盆系的地层,②石炭系的地层,③二叠系的地层。相较于隆起区,坳陷区的主要地质构造为硅质岩和碎屑岩以及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层构成的,这其中分别是二叠系地层和三叠系地层组成。对于隆起区和坳陷区的主要特点:隆起区的主要位置是呈现零星的孤岛状分布在大面积的坳陷区的内部或者边缘,隆起区的地区的特点主要是地形的这种比较宽相互之间变化不大呈箱子形状,因为受到受到隆起形态的影响导致背轴比较的短斜,有断裂处的地方大多是横着的,且比较的小。相较于隆起区坳陷区的位置和特点是:大多都是负理石的构造,柔性比较大,容易发生变形。 2研究区的地质特征 2.1研究区的地层特点 对于研究地区的主要地层特征分别为;在下二叠包括四大组,上二叠包括薅组,中三叠有百逢组,下三叠有石炮组。其中的上二叠中的薅组主要分布在利周的主轴的中心部和两端。是火山碎屑岩,其特点是呈现灰黑或青灰色,厚度在369m以上,下二叠的四部分主要分布在背轴的核心部位,是深灰色的块状的粉晶灰岩,还有夹角灰岩,厚度在310m以上。对于上二叠的岩石大都具有黄铁矿化,部分具有毒砂矿化和硅化,是比较主要的含矿岩层。还有下三叠和中三叠中的石炮组和百逢组分别位于背轴的两端,其主要的岩性为泥灰岩和碎屑岩。 2.2金矿床的地质特征 研究区中主要的含金矿化带分布在围岩接触破碎带和辉绿岩以及周围的围岩断裂破碎带,受到断层控制围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蚀变辉绿岩和沉凝灰岩。区内金矿蚀变早期以中低温热液蚀变为主,成矿中期以毒砂矿化,硅化,碳酸盐化

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研究样本

3 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研究 研究和建立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是提高化探异常解释水平, 提高化探找金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实际是一种异常评价标志和找矿预测模式, 是对所研究的地质体的各种地球化学特征, 特别是地球化学分带特征的提炼和概括。研究和建立模式的目的, 是为了提高化探异常的解释水平。研究的思路是以成矿唱成晕作用入手, 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地层、岩浆岩的演化特点, 以及成矿元素、伴生元素、矿化剂元素和控矿元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和在空间上的分带特点, 经过对已知矿床(田)的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包括分散流、次生晕、原生晕的元素组合, 水平和垂直分带特点)的研究概括, 最后建立起模式。模式表示方式有多种, 但常见的是图示法。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图一定要重点突出, 一目了然; 要清楚地反映出异常与矿体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的联系, 其中关键性的问题是异常分带规律(指示元素的浓度分带和组合分带) ; 要反映出对异常评价所需要的标志, 即寻找盲矿和预测矿床剥蚀程度的标志。成矿唱成晕模式是比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更高一级的模式。它是在成矿模式和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要求在模式中清楚地反映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环境, 成矿作用在时间上的演化和矿床在空间上的分带规律, 以及成矿条件( T , P , pH , Eh 等) , 还要能清楚地反映出地球化学异常发育特点和异常的水平和垂直分带。 3.1 典型金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研究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特征, 建立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 对在典型矿区及其外围地球化学异常评价、寻找盲矿和预测金矿剥蚀程度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下面介绍中国勘查地球化学家近年来建立的8 个典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 3.1.1 山东招掖金矿带金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模式招掖金矿带是 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带之一, 其成因为混合岩化热液型。包括有名的焦家式金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和玲珑式金矿(典型石英脉型金矿)。金矿主要产于 混合花岗岩内, 少部分金矿产于新太古界胶东群中。胶东群变质岩系为中—高级变质岩石, 主要为角闪岩相。混合花岗岩为胶东群地层受原地、半原地混合岩化、

山东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山东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王可勇1,张春燕2,樊岳铭2,张晓东 3 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2.山东招远玲珑金矿,山东招远 265400 3.辽宁五龙四道沟金矿,辽宁丹东 118000 摘要:玲珑金矿床第一成矿阶段与含金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气液两相,ò含CO 2三相,óCO 2,?单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测温结果显示:1?a 型包体,气液比10%~15%,均一温度为162.7~235.6e ,w (N aCl)(盐度)为4.65%~7.59%,气相平均摩尔分数为:H 2O 96.48%,CO 22.4%;o?b 型包体,气液比30%~45%,均一温度266.9~349.2e ,w (N aCl)为10.8%~13.4%,气相平均摩尔分数为H 2O 69.75%,CO 224.74%;?ò型含CO 2包体,CO 2相所占比例为20%~90%,其均一温度为193.5~321.6e ,w (N aCl)2.9%~5.3%,CO 2相中,H 2O 的摩尔分数为27.72%,CO 2为70.6%。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测温结果综合研究认为,玲珑金矿成矿过程中存在大气降水热液与地幔来源流体的混合作用,前者与从流体中分离出的富CO 2流体混合,以不同比例被捕获形成ò型包体;而与分异出CO 2后的CO 2不饱和地幔流体混合,被捕获形成?b 型包体。两种流体混合导致的含矿热液物化条件变化对金的沉淀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山东玲珑金矿床;流体混合作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88(2008)02-0194-08 收稿日期:2007-06-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17);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作者简介:王可勇(1965)),男,河北乐亭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矿床学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E -mail:w angky @jlu. https://www.doczj.com/doc/1e8939822.html, 。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re -Forming Fluids of the Linglong Gold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 WANG Ke -yong 1,ZH ANG Chun -y an 2,FAN Yue -m ing 2,ZH ANG Xiao -do ng 3 1.Colleg e of Earth S cie nces ,J ilin Univ er sity ,Ch angch un 130061,China 2.L ing long Gold M ine ,Zhaoyuan,S handong 265400,China 3.Sid aog ou Gold M ine ,Dandong ,L iaoning 118000,China Abstract:Four types of primary fluid inclusions dev elo ped in quartz that inter grow th with gold -bearing pyrite in the Ling long g old deposit,namely,?aqueo us tw o -phase;òcarbon diox ide -bearing three -phase;ócarbon diox ide and ?o nly liquid aqueous phase,respectively.The laser Rom an spec -tro scopic analy sis for com position and the microtherm ometric study o f fluid inclusio ns indicate that:1 ty pe ?a fluid inclusions,in w hich the vapor vo lum es occupy 10%-15%,their homo genization tem pe -rature is 162.7-235.6e ,salinity is 4.65%-7.59%NaCl,the average co mpo sition of vapor phase is 96.48m ol%H 2O and 2.4mo l%CO 2;oty pe ?b fluid inclusio ns,in w hich the v apor volumes occupy 30%-45%,their homog enization temperature is 266.9-349.2e ,salinity is 10.8%-13.4%NaCl,the av er ag e co mpo sition of vapor phase is 69.75m ol%H 2O and 24.74m ol%CO 2;?ty pe òfluid inclu -sions,w ith a w ide rang e o f 20%-90%for the carbo n dio xide vo lum es in fluid inclusio ns,their homo gen-i 第38卷 第2期 2008年3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Jour nal of Jilin U niver sity(Ea rth Science Editio n) Vo l.38 No.2 M ar.2008

海南白沙地区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海南白沙地区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找矿标志 通过对海南白沙地区金矿床5000余个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样品的6种元素分析数据,对该金矿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建立了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对成矿远景作出评价,为下一步找矿提供地质和地球化学依据。 标签: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找矿标志成矿远景 0引言 工作区地质勘查工作薄弱,研究资料也相对匮乏,只有一些学者对该区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在对大量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的异常成因,并根据其地质特征探讨了金矿勘查的找矿标志。 1区域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海南省南西部,处于中生代白沙盆地南东边缘,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褶皱系五指山褶皱带,北毗邻昌江-琼海构造带,东邻白沙大断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有石炭纪-青天峡组、南好组并层,二叠纪-南龙组,白垩纪-鹿母湾组,其中下石炭统青天峡组是重要的金矿含矿层[1]。 按地质力学观点,海南岛位于我国第四纬向构造带与华夏、新华夏系构造体系及北西向构造体系交汇处。岛上发育几条明显的东西向断裂带和北东向主构造带,并与北西向构造带组成较复杂的复合与联合关系(图1)。其中矿区北部的昌江-琼海构造带是一条规模巨大以断裂带为主的断褶构造带,横贯东方、昌江、白沙、琼中、屯昌和琼海等县市,在其延伸方向上长达200公里以上。在该构造带上还分布有珠碧江、昌江—白沙、昌江—琼海等一系列东西向断裂带,是影响矿区的主要构造带。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分布很广,主要出露的岩性有:印支期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燕山期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 从海南岛金矿成矿远景区划看,矿区位于IV远景区内,成NE-SW向展布,矿源层为下石炭统青天峡组,控矿断裂为白沙断裂。 2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鹿母湾组(K1)和南好组、青天峡组并层(C1)。鹿母湾组(K1l):下部以砂砾岩、含砾长石石英粗砂岩为主,夹泥质铁质粉砂岩、泥岩。上部长石石英细—粉砂岩夹钙质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南好组:石英砂岩与板岩互层,底部砾岩、含砾不等粒石英砂岩;青天峡组并层(C1p):主要为板岩与石英砂岩互层,底部夹灰岩。其中下石炭统青天峡组为区域上重要含矿层,地球化学土壤测量显示,西区青天峡组地层金元素分析值大于东区,且圈出

流体包裹体成因判别

流体包裹体成因判别 芮宗瑶译;张洪涛校 (据Roedder,1976,1979b年的资料修订,不包括出溶包裹体) 一、原生成因判据 1.根据在显示或不显示生长方向或生长环带的某一单晶中的产状。 ①在另一无包裹体的单晶中单独产出(或一个小型三维组合,Roedder,1965b,图10;1972,图版6); ②相对围晶而言,其个体大。例如,其直径≧0.1围晶,特别是出现几个这样的包裹体时; ③远离其它包裹体孤立地产出,其距离约为该包裹体直径的5倍; ④呈遍布晶体的无规律的三维分布产出(Roedder和Coombs,1967,图版4,图A和B); ⑤包裹体周围较规则的位错发生扰动,特别是如果这些位错由包裹体向外呈放射状时(Roedder和Weiblen,1970,图9); ⑥如同主晶中产出的固体包裹体或产出同生相一样,产出的子晶(外来的固体包裹体)。 2.根据显示生长方向的子晶的产状。 ①产在远离(在生长方向上)干扰主晶生长的外来固相(同生相或其他相)处,有时直接产在这种外来固相的前方,而该处主晶尚未完全封闭(由于发育不完全,包裹体可能围着于固体上或离开一定距离,Roedder,1972,图版1); ②产于某早期生长阶段的愈合裂隙之外,原因是该处新晶体生长不完善(Roedder,1965b,图18和19;Roedder等,1966,图15); ③在某一复合晶体的近于平行的两个单元之间产出(Roedder,1972,卷首插图的右上角); ④在几个生长螺旋体的交切面上或在一个在外表面可见到生长螺旋体的中心部位产出; ⑤尤其呈相对较大的扁平状包裹体产出,它们平行于某一外部晶面,并靠近于其中心(也即由于在晶面中心晶体生长发育不良),例如许多“漏斗状盐晶”; ⑥在板状晶体的核心产出(例如绿柱石)。这可能只不过是上述条款的一个极端情况; ⑦尤其沿两晶面的交切边缘成排产出。 3.根据显示生长环带的单晶中的产状(如根据颜色、透明度、成分、X衍射的暗度、捕获的固体包裹体、浸蚀环带和出溶相等标志确定)。 ①产于不规则的三维空间,在临近带中具有不同的富集程度(由于突变的羽毛状的或树枝状的生长);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2007-12-23 15:16:31) 分类:能源矿产与环保 标签: 知识/探索 基金工程: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工程(901020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工程基金资助工程(KZCX210203) 作者简介:苏建平(19702),男,甘肃甘谷人,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区域地 质及环境地质研究. 第9卷第3期 2003年9月 甘肃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区带的划分 苏建平1 ,2,张翔2 ,3 (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21甘肃省地勘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摘要:甘肃地域广阔,北山,祁连,秦岭造山带都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

质构造演化,形成了众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不同特征,不同规模的金矿床.甘肃金矿受特定的地层,岩性及岩浆,构造,变质作用的控制,可划分为北山(北山北带和南带成矿带),祁连(带),西秦岭(北秦岭,中秦岭,南秦岭成矿带)和摩天岭4个成矿区7个岩金成矿带. 控矿因素 111 矿源层 甘肃已发现的岩金矿床(点),在元古—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等地层中均 有分布,按其规模和拥有资源量首推南秦岭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和热水溶滤热泉型金矿,赋矿地层分别为早三叠世晚期局限碳酸盐岩台地相高水位体系域及早,中三叠世台地斜坡相低水位体系域类复理石建造与早古生代海槽型含C泥质硅质岩建造和火山沉积建造.前者如南秦岭寒武—志留纪黑色岩系Au2U组合的微细粒金矿,后者如北祁连变质火山岩型,火山沉积变质型铜2金矿点(石居里沟,青羊沟)及火山沉积再造型金 矿(北祁连寒山,鹰咀山,肮脏沟,青分岭和北山地区南金山,马庄山等金矿).其他 如西秦岭地区印支—燕山期深—浅成中酸性岩浆岩外接触带热晕型金矿及北山南带以小西弓金矿为代表的古元古代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等也具一定规模.大陆边缘尤其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活动强烈而广泛,上地幔及中下地壳中的Au及有用组分随火山活动被带到地表(近地表)并富集形成火山沉积型矿床,或分散在火山

构造与成矿(资料汇编)

(一)摘自《论层间滑动断层及其控矿作用》 沈远超 1、层间滑动断裂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通过对位于胶莱盆地北缘的蓬家夼、发云夼、郭城、大庄子等金矿的研究,对受层间滑动断裂控制的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规律总结如下: (1) 地(岩) 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断层-脉岩-矿体时空有序 层间滑动断裂控制了含矿层位,层间滑动断层发生于能干岩性与非能干岩性之间,层间滑动断裂带即为金矿化带,即具有地层-断层-矿层三位一体的特征。同时,闪长岩脉沿断层分布,与矿层呈平行伴生关系。 (2) 成矿系统与构造系统密切相关 区域性层间滑动系统控制了矿带的分布,某一层次的滑动单独构成一个矿床,单一滑动断层控制矿体,不同小构造形式控制不同的矿化类型,如角砾状矿石的分布受构造角砾岩带控制,脉状-网脉状矿化受碎裂岩带控制,从而构成了多级控矿构造系统。 (3) 多层次滑动与多层次成矿 如蓬家夼、大庄子金矿产于盆地基底地层中,发云夼金矿产于盆地盖层中。 (4) 矿体产状缓、规模大,矿化-蚀变具一定的分带性。 (5) 成矿多期次多阶段。 如大庄子金矿体形成期经历了先张后压再剪切的过程。拉张阶段形成碎裂-角砾状矿石和张性断裂,挤压期形成石墨化矿石和透镜状构造,剪切期形成于矿化之后,主要表现为形成斜切矿体的断层和基性脉岩的侵入。 2、层间滑动断裂的控矿作用 层间滑动断裂对金矿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层间滑动断裂为岩浆-流体提供通道,为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容矿空间。 (2) 控制成矿物质的来源 层间滑动断裂为低角度正断层,其上下盘切层断裂及羽裂发育,与大范围的围岩有良好的沟通性,便于热液运移并萃取成矿物质。 (3) 层间滑动过程中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 在层间滑动过程中因构造-化学作用,断裂带中的物质成分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对蓬家夼金矿区蚀变岩的常量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围岩到断裂中心,Si 、Ti 、Ca 有规律地依次递增或递减,K在矿体中含量最低,这与钾化主要发生于矿体外围有关。在断裂带的中心部位,因Ca 、Na 大量逸散,而使Si 、Fe等元素富集。总的来看,从断裂中心向外大致次序为:Si 、Fe 、Mg、Mn、Al 、Ca 、Na 、K,这与孙岩等以韧脆性断裂的成型阶段为例,以元素的离子半径、离子比重为据,将造岩元素稳定顺序归为: Si 、Mg、Mn、Al 、Ca 、Na 和K(1998 ,孙岩) 的情况相一致,这是一种动力分异作用的结果。在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也有一定

某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火山岩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摘要]××金矿床是我省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型金、多金属成矿带中典型矿床之一。本文通过对该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综合分析了矿床成矿地质作用及成矿机理。 [关键词] ××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机理 1 区域地质背景 ××地区位于××褶皱系××优地槽褶皱带××复向斜西北仰起段。区内基底为早古生代长德变质岩系,呈零星残片状分布。盖层有中生代火山~沉积岩系。自晚侏罗世以来随着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斜向俯冲,使板块边缘接触带处于活化阶段,发生了强烈的断裂构造和火山~岩浆作用,形成了以东西向断裂带为主体构造格架的中~新生代盖层构造体系,这个阶段的构造运动以差异性断块远动为主要特点。盖层褶皱发育微弱或局部在断裂中,尤其在燕山期火山~岩浆作用强烈,形成了大量的金.多金属矿产是该区主要成矿时期(图1)。 2 ××金矿床地质特征 2.1 矿床近矿围岩特征 2.1.1 成岩特征 ××矿区火山~次火山岩的岩石组合、矿物特征、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等特征反映其形成于大洋板块俯冲产生的陆源活动带,岩浆形成温度及深度分别为火山岩:1094~1230℃和94Km;次火山岩:1101~1223℃和85Km。根据锶同位素和岩浆形成深度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本区火山~次火山侵入杂岩的源岩区应为石榴二辉橄榄

岩或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即经过壳幔运动改造或地幔交代作用后的强大应力作用下,发生了沿壳断裂带的喷溢或浅成、超浅成相侵入活动。 2.1.2 成岩与成矿关系 成岩与成矿作用都是在地壳地幔运动控制下的漫长地质作用过程。全球性广泛发育的热液脉状金矿床都与一定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而且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幔源岩浆体系和穿透性深断裂有关。××金矿床研究表明,矿体产在次火山岩脉密布的破碎蚀变带中,矿石石英包体块中子活化K~Ar年龄为127.8±0.2Ma,次火山岩脉Rb~Sr 等时线年龄为130Ma,说明矿体与次火山岩脉具有极密切的时间、空间关系。××金矿床的岩石微量元素和同位素(Sr、S、Pb)组成及稀土元素特征的研究证实了其含矿热液与火山~次火山岩来源于地幔岩,同属地幔源。含矿热液是在幔岩部分熔融产生,初始玄武岩浆过程中分离出来的地幔气~液流体和岩浆分异演化过程中,由于[Si —O]体系和[H—O]体系分离而产生的气~液流体的综合。因此可以认为成岩作用控制了矿液的形成和运移。矿液的沉淀和矿体定位主要和成岩后的断裂构造及一定物理化学条件制约的蚀变作用有关。 2.2 控矿构造特征 ××金矿床位于东西向××断裂带的中段南侧。受××北西向断裂与南北向的××断裂交汇控制。矿床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构造,按与成矿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为成矿前断裂构造、成矿期断裂构造、成矿后断裂构造。 2.2.1 成矿前断裂构造

对金矿成矿认识的重新思教学文案

对金矿成矿认识的重 新思

对金矿成矿作用的重新认识 惠德峰1 周乃武2 (1.陕西省黄龙金矿,2.东北大学) 摘要鉴于沉积型金矿床(含砂金矿床)是世界上时、空分布最广的,同时也是储量最 大的金矿床,特别是根据金的地球化学性状的二重性,以及统计分析表明几乎全部的已知金矿 床都与富含碳、铁和硫的沉积沉积岩系或者是火山-沉积岩系有关。因此,可以认为岩金矿床 是同生建造水型热液矿床。 关键词金二重性金矿床含金建造成矿作用 在我国矿产资源开发业已进入一个重要的新的历史时期的时候,有必要就金矿成矿学有关的问题作以重新的思考,并以此提供给正在从事金矿找矿的同行们一些参考。 1 概要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1.1基本认识的概要回顾 浦志伟(1992)〔1〕在《黄金开发史和金矿床成因》(R W Boyle,1981)一书的译著序言中写到:“目前流行的一些有关金矿成因的观点,实际上先辈们在文艺复兴时期、中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就以较为原始的形式提出过;而各种学派又周期性地交替处于主导地位。这充分显示出创造性思维在探索中的能动作用,以及人类对自然认识沿螺旋式轨道不断深化的趋势”。现今依然是水火不容,壳源与幔源各持己见的状态。加之层控理论处于岌岌可危的态势,无力面对含矿岩系中金的丰度作为判别标准的提法和无法回答“大洋中脊”的成矿作用的实际,而出现了在幔源论的强大攻势下的软弱状态。特别是由于金的向心性和亲铁亲硫性,以及金矿床产于各种各样的地质环境中和条件下,似乎各种学派都具有立论的前提和依据。因此,展现出从古至今对金矿成因的反反复复、莫衷一是的认识历史与现状。 1.2问题的提出 笔者认为,几乎涵盖了全部矿床类型的金矿床是导致不同金矿床成因观的表观依据;由于金矿床广布于各种各样成矿“环境”和不同地质地球化学条件,则是造成金矿床成矿物质多源性提出的“证据”。然而人们在观察和思考金矿成矿学时却忽略了一个最最重要的事实,为什么迄今为止所发现的规模最大、储量最丰富的金矿床是南非的含铀砾岩型金矿床或者说是改造型“砂金”矿床,以及在所谓的内生或者称为岩金矿床中,储量最大,分布最广泛的金矿床同样是与沉积作用有关的含碳、铁、硫沉积岩型金矿,如穆龙套金矿、霍姆斯塔克金矿和所谓的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呢?!甚至所谓的与“花岗岩”有关金矿床为什么主要产于接触带呢?!再如,人们曾经提出过为什么巴比顿地盾绿岩带型金矿少且小,而“兰德”砾岩型金矿成为了世界金矿之最?!因此发出十分令人深思的惊叹“不是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