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练习题带答案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森林)里,靠(打猎)获得食物。

2、古人类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3、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群居)生活。

4、我国古代有(女娲造人)的传说,西方国家则有(上帝造人)的传说。

5、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查阅资料)、(参观)、(采访)和(调查)等。

二、判断

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错)

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错)

3、人类的祖先为了遮丑学会了用树叶遮体。(错)

4、古人类为了方便学会了直立行走。(错)

5、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对)

6、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错)

三、选择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近亲,有共同的(C)

A、长相

B、生活习性

C、祖先

2、人类的祖先在劳动实践中逐渐学会了(B)

A、打铁

B、打猎

C、治病

3、(B)的假设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没有根据

B、合理

C、任意

4、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

A、都能说话

B、都有耳廓和四肢

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

四、简答

1、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针对上述的问题,我的猜想是:

(1)人类是由古猿演变而来的;(2)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直立行走。

2、你知道怎样来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相符吗?

答:这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在搜集事实与证据之前,必须先进行计划与组织,充分做好专题研究的准备工作。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是:要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

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在我国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3、(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4、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火)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

5、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树林里生活着许多古猿。后来,

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减少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手使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

6.我国古生物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中华曙猿化石),由此推测人类祖先更可能起源(中国)

二、判断

1、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老家在亚洲地区。(错)

2、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年前。(错)

3、长臂猿生活在东南亚。(错)

4、北京人发现地在北京市西南郊的半坡龙骨山(错)

5、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也会变成人类。(错)

三、选择

1、(C)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A、外星人

B、古猿

C、现代类人猿

2、下列(A)是现在还存活的类人猿

A、非洲的黑猩猩

B、古猿

C、长尾猴

3、19世纪后期,(C)国的海克尔提出,人类起源于亚洲,他推测东南

亚是人类的诞生地》。

A、美

B、英

C、德

四、简答

1、请你简述由猿到人的进化过程。

答:距今大约1500万年前,非洲的原始树林里生活着许多古猿。后来,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森林减少,其中一些古猿被迫从树上下来,开始直立行走,并用手使用石块、树枝等天然工具获取食物和防御敌人。在运用这些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简单的工具,久而久之逐渐产生了语言、思想意识,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演变成人。

2、比较人类祖先、古代人、现代人的生活,说说什么原因了生活的引起变化?

人类祖先:最初使用天然火,用石块、木棒作为劳动工具,吃野果、生肉。穿树叶、兽皮,住洞穴。直立行走。

古代人:用锄头、镰刀等作为劳动工具,吃熟食,穿手工缝制的衣服,住草房,步行,骑马。

现代人:使用机器制造,吃精制的食品,穿机器加工的漂亮衣服,住楼房,交通工具为汽车、飞机、轮船等。

因为生活需要,人的大脑的进化,生产力的提髙,人类生存环境发生变化等原因引起这些变化。

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一、填空

1、我国着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2、从世界人种分布地图上我们发现,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那里靠近赤道,干燥而炎热;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那里光照较少;黄种人主要居住在(亚洲),那里光照适中。

3、人类皮肤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

4、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5、从人体形体上分析可知,美洲土着人在形态上与西伯利亚和其他东亚地

区的黄种人(非常一致)。

6、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二、判断

1、进化论是德国人达尔文提出来的。(错)

2、人类的肤色与他们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尤其与光照有关系。到现代,这些因素已经不足以影响人类了。(错)

3、古人类化石可以帮助我似了解一些人类祖先的秘密。(对)

4、—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低级生物长期发展来的(错)

三、选择

1、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的思想记载在他的巨着(C)中。

A、《昆虫记》

B、《本草纲目》

C、《物种起源》

2、科学研究发现,美洲大陆是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B)。

A、铁器

B、尖状器

C、石器

3、主要居住在欧洲的是(C)种人

A、黑

B、黄

C、白

4、查阅资料要(B)

A、随意

B、有针对性

C、依靠别人

四、简答

1、我国有哪些古人类遗址?请简单说说。

答: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半坡遗址和四川的大汶口遗址。

2、你知识“连中三元”的其指的是什么?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1936年,我国着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镇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用“连中三元”来说明此次考古的幸运。

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的人类有着(共同)的祖先。

2、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他还写出了科学巨着《物种起源》。

3、达尔文发现,热带地区(雌)鸵鸟集中蛋,(雄)鸵鸟孵蛋,是与炎热的气候相适应的。

4、人类发展可炽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阶段。

5、人是从动物分化来的,是(动物)的后代,从猿到人是生物进化史上最大的(飞跃)。

6、“(北京人)”的发现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二、判断

1、恐龙主要出现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这两个地质年代。(错)

2、证明进化论正确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化石。(对)

3、达尔文从化石上发现剑齿兽的身体像大象,牙齿却像老鼠,而眼睛、耳朵和鼻子又像海牛。(对)

4、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观点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改变。(对)

5、云南澄江的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对)三、选择

1、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B)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A、低级

B、单细胞

C、非

2、晚期智人即新人,大约生活在距今4、5万年前,代表有(C)。

A、北京人

B、蓝田人

C、山顶洞人和欧洲的克罗马农人

3、早期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A)万年前。

A、300-150

B、200-150

C、150-100

4、(A)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A、提出问题

B、发现问题

C、解决问题

5、地质年代从古到今依次为(A)

A、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B、中生代、新生代、古生代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

四、简答

你能说说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吗?

答: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

1、现在还存括的类人猿有非洲的(黑提猩)和(大猩猩),东南亚的(猩猩)和我国南方的(长臂猿)。

2、我猜想人是从(古代类人猿)演变而来的。

3、通过观察分析人类祖先的骨骼(化石)以及遗留(痕迹),可以推测猿

人的生活方式。

4、龙骨山被誉为“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5、(黑种人)主要居住在非洲。(白种人)主要居住在欧洲。(黄种人)

主要居住在亚洲东部。

6、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7、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8、雌鸵鸟集中(下蛋),雄舵鸟孵蛋,这种繁育方式是与(炎热)的气候相适应的。

9、人是从(动物)分化来的,是(古猿)的后代。

10、人类发展对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个阶段。

二、判断

1、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教会了人类使用火(错)

2、距今大约50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人工取火。(错)

3、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不能演变成人(对)

4、证明进化论正确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化石(对)

5、达尔文从化石上发现剑齿兽的身体像大象,牙齿却像老鼠,而眼睛、耳朵和鼻子像海牛(对)

6、热带鸵鸟是由雌鸵鸟孵化鸵鸟蛋的(错)

7、云南澄江的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武纪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对)

8、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有些观点会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发生改变(对)

9、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没有什么亲缘关系(错)

10、打猎是人类袓先与生俱来就会的一项劳动技能(错)

三、选择

1、类人猿和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如(B)。

A、都能说话

B、都有毛发

C、都能使用工具劳动

2、黑猩猩生活在(C)

A、我国南方

B、东南亚

C、南美洲

3、“北京人”的发现地在北京市西南郊的龙骨山(A)

A、周口店

B、西城区

C、半坡

4、黄种人主要生活在(C)

A、美洲

B、非洲

C、亚洲东部

5、—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B)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A、低级

B、单细胞

C、非

6、(B)的进化论思想记载在他的巨着《物种起源》中。

A、李时珍

B、达尔文

C、张衡

7、首先提出进化论思想的是(B)

A、伽利略

B、达尔文

C、牛顿

D、亚里士多德

8、证明进化论正确的主要依据是(A)

A、生物化石

B、古籍记载

C、科学猜测

D、实验证明

9、人类按皮肤颜色可以分为(C)

A、黄种人,白种人,红种人

B、红种人,黄种人,蓝种人

C、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10、(B)与人类有许多相似之处。

A、动物

B、古猿

C、现代类人猿

D、外星人

四、连线

1、把着作和作者连起来。

法布尔旧石器时代之艺术

达尔文昆虫记

裴文中物种起源

2、把人种和生栝的地区连起来

白种人非洲、

黑种人亚洲东部

黄种人欧洲

五、简答

1、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古人类遗址?你生活的地区有吗?

答: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半坡遗址,四川的大汶口遗址。六堆峪旧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博爱县城东北10公里,属寨豁乡馒头山村委管辖。有3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迹,动物化石,石斧等。

2、进化论学说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答:—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3、为什么人类的皮肤有各种颜色?

答: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不同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人类皮肤的多样性。如:非洲靠近赤道,那里干燥而炎热,因此,那里的人是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少,在那里居住的人是白种人;亚洲东部气候适宜,居住在那里的人是黄种人。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微小世界单元 一、放大镜 1、判断题。 (1)√(2)√(3)√(4)×(5)×(6)√2、选择题。 (1)C(2)C、D 3、小制作。(略)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判断题。 (1)√(2)√(3)×(4)√(5)×(6)√2、观察小报告。(略)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填空题。 (1)晶体(2)矿物晶体(3)规则 2、判断题。 (1)√(2)√(3)×(4)√(5)× 3、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1)A(2)B(3)C 四、怎样放得更大 1、填写观察记录。(略) 2、判断题。 (1)√(2)√(3)√(4)×(5)√ 3、选择题。 (1)A(2)B(3)B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1、填图题。 BEDAC 2、判断题。 (1)×(2)√(3)×(4)×(5)√(6)√3、连线题。

2、小制作。(略) 单元练习 1、填空题。 (1)厚、薄(2)细毛、足、复(3)晶体、规则(4)触角(5)细胞2、判断题。 (1)×(2)√(3)×(4)√(5)√(6)√(7)√(8)× 3、选择题。

(1)A(2)C(3)A(4)C(5)B、C(6)A(7)C(8)A 4、排序。 2、4、 3、5、1、6、7 物质的变化单元 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1、判断题。 (1)×(2)√(3)×(4)√(5)√(6)√ 2、简答题。 (1)自然界中的岩石,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具体表现在大小、形状、成份等都会发生变化。 (2)火柴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燃烧后火柴变成了灰烬;木条折断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选择题。 (1)A(2)A(3)C(4)A(5)B 2、观察记录。(略)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实验记录。(略) 2、判断题。 (1)√(2)√(3)×(4)×(5)×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选择题。 (1)C(2)A、C(3)B(4)C(5)B(6)A 2、简答题。 答: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有以下特点:无色透明,比空气重,能火焰熄灭。 五、铁生锈了 1、填图。 铁的特点:B、C、F、H、I、L 铁锈的特点:A、D、E、G、J、K 2、填表。(略)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选择题。 (1)C(2)B、C(3)B 2、连线题。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最新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部教案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形式和方法。 2.培养同学们的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展现春天的图片、儿歌、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天在哪里 目标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和参与观察活动,激起对春天的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作好准备。 2.引导初步了解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一、提出问题 1.引入:春天是怎样的?你们能在我们校园里找到春天的影子吗?…… 2.师:关于春天,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填写在“问题银行”里。 3.师:我们可以选择什么方式来讲述春天的故事呢?(提示:诗歌、绘画、童话剧、调查报告等。) 二、表达与交流 (一)故事与绘画 1.出示图片。这是美丽的春天图,图上有什么?(太阳、云、树、草地) 看着这张图可以讲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先讲图上有的东西,然后再讲图上没有的和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边看图边思考。(提示:想象屋子里、树下或草地上有一些什么动物,正在干什么?) 2.请一同学们讲述,可以和老师说的不同,但要有次序地说清楚。评价同学们的讲述,启发同学们大胆地展开想象。 (二)童话剧

1.在教室里开辟表演区,让提前布置的同学戴上头饰,表演《小公鸡找春天》。 2.播放歌曲“春雨沙沙”,讨论下春雨的情景。组织同学们演唱并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 3.观察图片说出种子的发芽过程,并做动作表现春雨中的事物。 三、布置作业 初步思考寻找春天的计划。 第二课时寻找春天 目标 1. 体验表达与交流的常用方式和基本方法。 2. 认识春季的一些特点,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一、讲述目标 本课制定“寻找春天”的计划,确定展现春天特色的表达方式,并开始实施。 二、制订计划 1. 选择研究春天的合适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比如:春天有哪些正在发生的变化?春天的气温怎样变化?春天的种子怎样发芽?等等。 调查、实验、种植、观测等,都是比较实用的方法。儿歌、绘画、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等都可以利用。 有部分小组的主题可能不适合探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为可行的活动。 2.填写书面计划 ①结合教材上的表格,教师指导学生绘制计划表。 ②填写具体的行动步骤。 3. 分工

【精选】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题集(含答案)

科学六年级上册复习题 第一部分:填空 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 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空气、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活动方案:(1)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2)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3)把实验方案写下来,进行推敲和修改。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受阳光的影响),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根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灯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对于可受光照的植物来说,光照(充足)的植物生长较好。 8、植物的茎和叶的生长都有(向光性,根和生长有(向水)性和(向地生长)的特性。 9、由于(“喜好”)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都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10、影响植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温度)、(水)、(肥料)等。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 1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1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14、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导纤维, 15、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用这个特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6、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它光则被它吸收了。 17、三棱镜分解白光。1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9、背阴房间采光问题设计了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美国研制开发了“太阳能窗”。 德国建筑师塞多·特霍尔建造了一座能跟踪阳光的太阳能房屋。 20、不同的物体对不同的色光产生不同的(吸收)和(反射)作用。 21、表面光滑的物体比表面粗糙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强)一些。颜色浅的物体比颜色深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弱)一些。 22、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 23、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 24、编钟: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古琴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25、1977年8月22日,我国古代名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 26、常见的管弦乐器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小号)和打击乐器(如木琴)但并不是所有的乐器都可以归入这三类乐器,如口琴。 27、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 28、制作乐器,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改进已有的乐器,还可以自己发明一种乐器。 29、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色。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 30、改变声音大小的关键是改变声音的高低。 31、每一首乐曲,都是由许多不同音高的音符组成的。 32、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发声原理是: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33、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如:悠扬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乐曲之中,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帮助驱除烦闷,减轻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 34、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能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刘存保)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刘存保)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一、填空题。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 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出生后的一年内,第二个高峰期是进入青春期后 5、时期年龄(岁) 乳儿期0—1 婴儿期1—3 幼儿期3—6、7 童年期6、7—11、12 少年期(危险期)11、12—14、15 青年期14、15—17、18 成年期20~25 中年期40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学龄期6、7—12、13 6、我们现在所处的生命周期是少年而不是成年。 7、测量身高时,我们应该脱鞋,身体站直,目视前方. 8、测量体重时,衣物越少,测量结果越准确。 9、人刚站在体重称上时,体重称的指针会不断变化,所以应该等体重称指针稳定后读数。 10、成长的标志有很多,比如:身高和体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懂事了、鞋子变得挤脚了。 二、判断。 1、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2、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3、体重并非每年匀速增长。(√) 4、我们的成长就是指身高和体重的增加。(×) 5、测量身高时,必须脱掉衣服。(×) 三、简答。 1、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答: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身高和体重有明显的变化,除此之外,大脑、心脏等各个器官也有很大的变化。 2、你在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 答:①以前的衣服现在穿不上了。 ②与以前照片上的人相比,现在长大了。 ③体重与身高都比以前增加了。 ④我们的心理变得更加成熟了。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五年级下册科学(大象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温度高达48.7℃。《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 12121或96121。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话(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1、电池都有正、负两极,一般用+、-符号表示,电流是有方向的,从电池里流出电流方向是一直不变的,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而发电机里流出的电流方向是在不停地改变。 2、磁铁有南、北两个极,分别用字母S、N表示,磁铁同极之间互相排斥,异极之间互相吸引。 3、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电磁铁也有两个极,并且两级磁力最强。中间最弱。 4、电磁铁与磁铁比较起来各有特性: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具有磁性,都能吸引其铁质物体;但是电磁铁需要通电后才具有磁性;电磁铁和磁铁也都有南北极,但电磁铁的南北极会改变,而普通磁铁的南北极是固定的。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池数量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电池数量越多磁力越大;反之,磁力越小 7、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而且磁性大小和磁极方向都可以控制。因此,电磁铁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等。 8、电磁铁可以利用电产生磁性,从而使铁质物体或磁铁产生运动,这是利用电能的一种重要方式。 9、电动玩具里都有一个小电机,它通过导线和电池一起组成一个电路。有的电动玩具能发光、发声,这是因为这些玩具里安装了灯泡、喇叭,它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和声音等。 10、电动机由外部的磁铁和内部的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1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2、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3、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如电炉可以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绿色植物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食物中的能量。14、发电就是通过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知识瞭望; 1、人类的祖先是怎样演变成人的? 2、人类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一、填空 1、我们的祖先生活在[ ]里.靠[ ]获得食物。 2、古人类为了有效地防御敌害.选择了[ ]生活。 3、我国古代有[ ]的传说。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研究人类祖先可根据[ ] A、化石 B、文物 C、资料 D、以上都对 3、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三、判断 1、类人猿是通过上帝演变成人的。[ ] 2、人类的祖先独居生活.相互之间并不联系。[ ] 3、人类的祖先在劳动中学会了语言。[ ] 四、简答 对于人类的祖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的猜想是什么?请简单说一说。 答;

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知识瞭望; 1、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接连发现三具“北京人”的头盖骨.被称为“连中三元”的奇迹。 2、衡量我们的猜想与事实需要用大量的事实与证据来证实。 一、填空 1、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2、早期猿人发现.闪电有时会把灌木丛点燃.于是他们开始摸索并逐渐学会用[ ]烤熟食物。大约30万-5万年前.人类的祖先已经从用天然火过渡到[ ]。 3、在我国北京[ ]猿人遗址发现了早期猿人用火的遗迹。 二、选择 1、验证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的途径是[ ] A、找事实 B、找证据 C、找理论依据 D、以上都对 2、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与[ ]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A、古代类人猿 B、现代类人猿 C、猴子 D、猩猩 3、传说中[ ]造了人类。 A、女娲 B、后羿 C、精卫 D、刑天 三、判断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四五十年前。[ ] 2、现在的黑猩猩将来也会变成人类。[ ] 3、只有化石才可研究人类祖先。[ ] 4、长臂猿生活在东南亚。[ ] 5、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祖先的老家在亚洲地区。[ ] 四、简答 古猿是在什么情况下开始直立行走的?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说明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课放大镜 一、填空题 1、放大镜也叫。镜片中间,边缘。 2、人类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3、放大镜具有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 4、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看是由组成。 二、选择题 1、放大镜是用来()的工具。 A观察B照明C计量 2、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A反射B折射C不变 3、根据下列放大镜的图形描绘情况,放大倍数最大的一个是()。 A B C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 5、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三、问答题 1、能放大物体的器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把物体放大的原理是什么? 2、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 四、实验探究 请介绍一种自制放大镜的方法。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A眼睛B鼻子C脚 2、蟋蟀的耳朵长在()。 A头部B足侧C腹部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足。 A.2 B.3 C.4 4、蝴蝶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A细毛B触角C花纹 5、蝇的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叫做()。 A单眼B复眼C双眼 二、连线题 将下列昆虫与它们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棒状 天牛丝状 蝴蝶鞭状 蚂蚁羽状 蝗虫膝状 三、简答题 1、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昆虫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昆虫的复眼有什么作用?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题 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 3、晶体的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 ,有的像。 4、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形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春天的故事 1春天在哪里(2 页) 知识瞭望 1、沙尘暴是怎么样发生的? 2、风筝靠什么力量飞上天? 3、春季的夜空有哪些主要星座? 一、填空题 1、春天,有时还会有。 2、测量春季的气温,可以画,看看有什么。 3 、撰写、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 。 4、春天青蛙、蛇就要结束,开始。 二、选择题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气温比较寒冷 B、春天气温较炎热 C、春天气温比较适中 2、春天的雨和风,说法正确的是()。 A、雨量较小,风也小 B、雨量大,风较小 C、雨量大,风也大 D、雨量小,风较大

3、(),向日葵开始结果。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4、下面不符合春天实际情况的是()。 A、燕子飞回来了 B、野花开了 C、草发芽了 D、小麦成熟了 5、下面哪个词不是形容春天的()。 A、万紫千红 B、硕果累累 C、白雪皑皑 D、烈日炎炎 6、立春是哪一天()。 A、6.22 B、3.21 C、9.23 D、12.22 三、判断题 1、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是四季分明。() 2、动物都是春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3、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时,只要清楚地写出全过程就可以了。() 4、春天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树儿也长出了果实。() 5、立春标志着正式进入了春天。() 四、简答题 1.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主要包含哪些内容? 2.我们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有哪些?

2探访春天(2 页) 知识瞭望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一、填空题 1、春天的风,;春天的树木,;冬眠的小动物到春天,。春天的小草,。春天的雨,、。 2、植树造林可以预防的发生。 3、春天大雁从方飞回。 二、选择题 1、春天()。 A、果实累累 B、百花盛开 C、烈日当空 D、大雁南飞 2、()容易发生沙尘暴。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3、()不是春天的景象。 A、莺歌燕舞 B、桃花盛开 C、种瓜种豆 D、瓢泼大雨 4、沙尘暴一般在()经常发生。 A、沙漠地区 B、我国南方 C、森林地区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作业 第一课我们在成长 1. 回想一下,由于自己太小过去做不了而现在能做的事情有哪些? 答: 2. 我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3.如果按照出生后一年内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答:人体在出生后一年内,身体大约增长50%,如果按照这个生长速度,以出生时50厘米计算,到12岁时大约会增高80多倍。 第二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1.什么是青春期?从何时开始? 答: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到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

一些。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1)不要穿高跟鞋。 (2)女生要注意月经期的卫生,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卫生巾;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3)男生不要拔胡须。 (4)要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 (5)不吸烟、不酗酒。 3,。判断题。 (1)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2)我们长大了,可以抽烟、喝酒了。() (3)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要自觉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第三课人生之旅 一、选择题。

1. 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 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 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 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二、连线。 呀呀学语老年期 十月怀胎婴幼儿期 颐养天年胎儿期 抚育后代青年期 勤奋求学成年期 生长迅速学龄期 努力工作青春期 三、人的一生应怎样划分? 答: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期、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也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

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第四课踏上健康之路 一、判断。 1.睡觉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健康。() 2.吸烟和酗酒是少年健康的大敌。() 3不同的少年,生长发育情况是不一样的。() 4.价钱越贵的食品,营养价值越高。() 二、选择 1.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2.下列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行为不包括() A. 勤洗澡 B.勤洗手 C.勤挖鼻孔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大象版六年级 科学

一、我会填(1×14=14分) l、( ) 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实验方案时,要根据( ) ,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2、植物是通过( )吸收水分,并由()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 蒸发到空气中。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 ) 外,还发明( ) 、( ) 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 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4、放大镜又称( ) ,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 ) 、( ) 等。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 ) 和( ) 的过程。 二、我会判(2×6=12分) 1、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 2、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 3、光的三原色指的是红色、黄色和蓝色。( ) 4、乐音的三个要素指的是响度、音高和音色。( ) 5、人的神经系统包括脑、心脏和神经。( ) 6、我国古曲《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 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 三、我会选(1×10=10分) l、在光的传导器装置中,( )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 A、光导纤维 B、接收器 C、散射器 2、( )属于弦乐器,( )属于管乐器,( )属于打击乐器。 A、木琴 B、小号 C、小提琴 3、用木棒敲打鼓会发出声音,我认为是( )振动发出了声音。 A、木棒 B、鼓皮 C、鼓箱 D、鼓里的空气 4、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巾,禁止汽车鸣笛是在( )控制。… A、接收处 B、声源处 C、传声途径上 5、喜伤( ),怒伤( ),忧伤( ),思伤( )。 A、脾 B、肺 C、心 D、肝 四、我会排(6分) 请按顺序写出探究过程的6个主要步骤。 A猜想与假设B事实与证据C观察与提问D计划与组织E表达与交流F模型与解释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

大象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回顾1、为什么子女有的地方长得像爸爸?有的地方长得像妈妈?有的地方既不像爸爸又不像妈妈? 答:因为生物既有遗传又有变异。长得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遗传.长得不像父母的地方是因为变异。 2、对比实验每次只能设置(1)个变量。 3、小麦的生长不仅受到(阳光、水、空气、温度、肥料)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4、窗台边的花草悄悄地把头探向窗外.对此我们可以做出哪些科学方面的猜想?至少说四种。 答:⑴可能是窗外有阳光。⑵可能是土壤中的肥料分布不均。⑶可能浇水的时候偏在了一侧。⑷可能是相吸收更多的露水。 5、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6、在做植物根吸水实验时.要在液面加一层(植物油).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分蒸发)。 7、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 合作用;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8、本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 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做了完整的记载。 9、物体之所以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沿直 线传播)。 10、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11、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 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12、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发现.光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 现发明了(光导纤维).这个发明在(医疗)、(通讯)等行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3、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焦到一个点 上。人们用它的这一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14、普通的白色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 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色的花朵只能反射红色的光.蓝色的布料只能反射蓝色的光。总之.我们看到它呈哪种颜色.就说明它反射哪种色光.而其他色光都被它(吸收)了。 15、若用三棱镜做分解太阳光实验.照在白墙上能看到(七种颜色);照在绿墙 上能看到(绿色).照在蓝墙上能看到(蓝色)。 16、雨后的天空中为什么会出现彩虹?彩虹为什么只有七种颜色? 答:因为雨后的天空中有许多小水滴.它们可以像三棱镜一样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色光.于是就形成了彩虹。彩虹只有七种颜色是因为太阳光由七种色光组成。 17、(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其他色光都是由 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电)正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8、有一种安装在屋顶的能自动调节房间采光的传导器.它由三部分组成.一是 安装在楼顶的(阳光接收器).它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二是用来传输光的(光导纤维);三是安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散射器)。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室内(花卉栽培)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