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D 太阳能热水系统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E 太阳能热水系统水压试验与冲洗检验记录

附录F 太阳能热水系统调试记录

续表

附录G 太阳能热水系统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H 太阳能热水系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J 太阳能热水系统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太阳能热水系统结构设计计算书

太阳能热水系统结构设计计算书 1、每块太阳能设备恒载计算 不利恒载考虑2.5kN ,有利恒载考虑0.3kN 。 2、每块太阳能设备风荷载计算 210 1.0 2.0 1.230.350.86k gz s z w w kN m βμμ-==???=?(风吸) 太阳能集热器表面积A=22 m 所以,每块太阳能设备风吸力=0.86x2=1.72kN ,分解为水平力=0.77kN ,竖向力=1.55kN (吸) 3、每块太阳能设备地震作用计算 采用质点法计算每块太阳能设备的地震作用 重力荷载代表值eq G =不利恒载,1α=0.08,则地震作用=2.5x0.08=0.2kN 。 4、弹性连接件的计算 太阳能设备与主体连接的节点设计采用弹性连接件来避免主体结构过大侧移影响。 每块太阳能设备产生剪力计算: 1)风荷载起控制作用=1.4x0.77=1.08kN 2)地震作用起控制作用=1.3x0.2+0.2x1.4x0.77=0.48kN 所以,太阳能设备与主体连接的节点产生最大剪力设计值=1.08/4=0.27kN (→) 太阳能设备与主体连接的节点产生最大吸力设计值=(1.55x1.4-0.3)/4=0.47kN (↑) 太阳能设备与主体连接的节点产生最大压力设计值=(2.5x1.2)/4=0.75kN (↓) 单个M12螺栓(B 级5.6级)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243k 0.27k 4b b v v v d N n f N N π== >,即螺栓抗剪满足要求。 单个M12螺栓(B 级5.6级)的受拉承载力设计值217.5k 0.47k 4b b e t t d N f N N π== >,即螺栓抗拉满足要求。 普槽14b 不利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9.5x100x125=119kN >0.75kN ,满足要求。 5、结论 太阳能设备采用弹性连接件与主体结构连接。其中,重力等效为屋面活荷载0.5 2kN m -?(标准值)参与主体结构计算,连接节点处考虑重力、风荷载、地震作用效应,抗承载力均有较大余量,满足规范要求。

太阳能热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山东鲁南地温能开发示范基地9#楼 太阳能热水工程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济宁华龙房屋建设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6年4月5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标准、规范 (1) 第一节:编制依据........................ 1 第二节:: 采用标准、规范第二章编制基本原则.................................................. .2第三章工程概况. (3) 第四章工程实施总体部署规划 (4) 第一节. 项目系统管理工作任务安排 (4) 第二节. 项目协调管理的主要内容 (6) 第五章施工方案 (10) 第一节. 施工程序 (10) 第二节. 施工方法 (11)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 (26) 第一节.安全措施 (26) 第二节. 文明施工措施 (28) 第三节. 环境保护措施 (30) 第七章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32)

太阳能热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标准、规范 第一节: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为山东鲁南地温能开发示范基地9#楼施工图纸以及国家有关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图集、质量评定标准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采用标准、规范 GB50242-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工艺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5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完整版)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施工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施工技术、工艺 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支座架安装→热水器设备组装→配水管路安装→管路系统试压→管路系统冲洗或吹洗→温控仪表安装→管道防腐→系统调试运行 (1)安装准备: 1)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2)清理现场,画线定位。 (2)支座架安装: 支座架制作安装,应根据设计详图配制,一般为成品现场组装。其支座架地脚盘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3)热水器设备组装: 1)管板式集热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集热器,与贮热水箱配合使用,倾斜安装。集热器玻璃安装宜顺水搭接或框式连接。 2)集热器安装方位:在北半球,集热器的最佳方位是朝向正南,最大偏移角度不得大于15℃。 3)集热器安装倾角:最佳倾角应根据使用季节和当地纬度确定。 A)在春、夏、秋三季使用时,倾角设备采用当地纬度。 B)仅在夏季使用时,倾角设置比当地纬度小10°。 C)全年使用或仅在冬季使用时,倾角比当地纬度大10°。 4)直接加热的贮热水箱制做安装: A)给水应引至水箱底部,可采用补给水箱或漏斗配水方式。 B)热水应从水箱上部流出,接管高度一般比上循环管进口低50至100mm,为保证水箱内的水能全部使用,应从水箱底部接出管与上部热水管并联。 C)上循环管接至水箱上部,一般比水箱顶低200mm左右,但要保证正常循环时淹没在水面以下,并使浮球阀安装后工作正常。 D)下循环管接自水箱下部,为防止水箱沉积物进入集热器,出水口宜高出水箱底50mm以上。 E)由集热器上、下集管接往热水箱的循环管道,应有不小于0.005的坡度。 F)水箱应设有泄水管、透气管、溢流管和需要的仪表装置。 G)贮热水箱安装要保证正常循环,贮热水箱底部必须高出集热器最高点

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项目组织机构 (2) 第三章、工期打算及保证措施 (5) 第四章、HSE治理措施 (5) 第五章、施工预备 (6)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7) 第七章、技术方案 (15) 第八章、检验设备及检验方案 (16) 第九章、技术支持及售后服务条件 (20) 1 / 1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煤业有限公司宋新庄煤矿太阳能电辅热自动操纵洗浴系统,原集中供热热源与现有系统进行局部改造,新建太阳能电辅热以及操纵系统。要紧工作内容包括太阳能电辅热自动操纵洗浴系统的土建施工、太阳能热水系统设备、电辅助设备及配电设备、配电电缆、其它配套水泵等设备采购、设备设施运输和装卸、安装、系统检测、调试、验收、仪表检验、培训及其它技术服务、保修、售后服务等内容。项目工程施工完成后具备运行条件,项目为交钥匙工程,效能达到设计参数要求。具体包括以下 1、土建工程:包括电辅助锅炉配电电源缆线管沟的开挖、电缆缆线的敷设;太阳能安装各种管线中墙面、屋面、屋顶的开孔,安装完成后孔洞的封堵、防水及需墙面的恢复,要求达到原设计使用效果;及其它与本工程相关的所有土建工程。 2、设备采购:真空管集热器;电辅助锅炉;各种配套水泵;配套电力电缆;配套操纵缆线;配套操纵配电箱及电源柜、箱;各种计量装置;所需的自动装置、各种配套阀门等,与本工程相关的所有设备采购。 1 / 1

3、安装辅材采购:工程所需的各种管材、管线、管件;水箱保温材料;硅磷晶水处理药剂保证2年使用需求等,与本工程相关的所有安装辅材的采购。 4、安装工程:包括太阳能集热器、电辅热、供配电系统、供水系统、循环系统、操纵系统、监测系统的安装;新设计32吨集热水箱、24吨恒温水箱的设备制作及安装;对4楼原有水箱保温处理;电伴热带的安装;水处理系统的安装;各种管材、管线的安装;各种操纵水泵的安装;各种仪器仪表的安装、检测等工程;包括安装后所有设备、设施、系统的调试、检测等工作。以及与本工程有关的所有安装工程。 5、负责对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安装屋面的设计布置,并依照联建建筑图对负载进行核定,确保太阳能真空管集热器布置合理,并符合建筑承载设计能力。 6、保修及售后:负责本工程竣工验收后二年内的保修,安装后系统调试和技术服务工作;保修期后的售后服务工作,能在24小时内到达现场及时处理解决问题。 第二章组织机构 1 / 1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1.项目设计原则 太阳能集热器设计项目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原则,科学设计太阳热水系统,使其达到合理、可靠、先进。 (1)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太阳能、给排水、采暖和土建等专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2)综合考虑产品、系统的技术先进性、运行可靠性、经济性、使用便利性和使用寿命等各方面因素,选择实用、经济的方案。 (3)系统设计应安全可靠,内置加热系统必须带有保证使用安全的装置,并根据不同地区采取防冻、防结露、防过热、防雷、防雹、抗风、抗震等技术措施。(4)安装在建筑上或直接构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太阳能集热器,应有防止热水渗漏的安全保障措施;应设置防止太阳能集热器损坏后部件坠落伤人的安全防护设施;集热器不应跨越建筑变形缝设置。 (5)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水应对超过有关标准的原水做水质软化处理。 (6)安装在建筑上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不得影响该部位的建筑功能,并应与建筑协调一致,保持建筑统一和谐的外观;应避免集热器的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引起的光污染。 (7)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管线应有组织布置,做到安全、隐蔽、易于检修;为减少热损及循环阻力,循环管路尤其热水循环管路应尽量短而少弯;为了达到流量平衡和减少管路热损,绕行的管路应是冷水管或低温水管;管路的通径面积应与并联的集热器或集热器组管路通径面积的总和相适应。 (8)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结构设计应为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埋设预埋件或其他连接件;轻质填充墙不应作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支承结构。储水箱和集热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其在满载情况下分别满足建筑物上其所处部位的承载要求,必要时应请建筑结构专业人员复核建筑载荷。 2.项目设计要求 鉴于该项目为连云港地区太阳能工程项目,并采用电辅助能源热水系统用于日常生活使用的特点,我认为,该项目设计要求有以下几点: (1)根据图纸的要求,在不影响楼房外观的情况下,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布置方式、色彩等应尽可能做到与建筑相协调。 (2)系统采用楼面太阳能集中集热方式,春、夏、秋、冬晴天以太阳能制热为主,以电辅助加热为辅。要求24小时热水供应,打开龙头既有热水。 (3)系统应备有超压保护、低温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 (4)系统应保证全天供应热水,并考虑在高峰用水情况下,确保热水供应问题,循环供水方式打开淋浴头进出热水。

太阳能热水施工方案

指挥调度中心 太 阳 能 热 水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批人: 2015年9月10日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施工说明 一)、编制依据 二)、系统运行原理简介 三)、热水系统配置设计思路 四)、主要设备材料配置表 三、施工组织设计 一)、项目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配备情况表 二)、施工工具和设备配备情况表 三)、施工技术标准 四)、施工进度计划表 五)、总体组织措施 六)、保证质量措施 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制度 八)、特殊状态的施工措施和与其它工程施工发生干涉时的施工措施四、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 二)、管路安装 三)、集热器安装 四)、水箱安装 五)、泵站、膨胀罐和温控器安装 六)、管路检漏和传热工质灌装 七)、电气连接和系统初次运行 八)、收尾工作 一、项目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总建筑面积33762.85㎡,结构类型为现浇框架结构。 分号1——分号4太阳能工程 二、施工说明 一)、编制依据: 1、国家气象局发布的气象数据; 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2003; 3、《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4、《家用太阳热水系统安装、运行维护技术规范》NY/T651-2002; 5、《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18713-2002; 6、《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2002;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原理简介: 1、集热循环:每日太阳辐射达到一定强度时,集热器温度T1开始上升,当集热器温度达到控制器的设定温度(T1≥60℃),且集热器出口与集热器进口的温差T1-T2≥10℃,时,集热器循环水泵开始启动,集热器内的高温热水均匀的输送到每个换热盘管,通过换热盘管将热量传递给每个储热水箱;当上述两个条件有一个不能满足时,循环停止。 2、辅助加热:储热水箱上安装2.4kw 电加热管,阴雨天没有太阳时,用户可以像使用电热水器一样使用储热水箱。储热水箱的控制器可以设定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加热温度到60℃,电加热器停止加热。 3、太阳能系统原理图:见见对应图纸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三)、热水系统配置设计思路 设计原则:满足住户每日生活热水供应,体现两个最大化、一个最低化:太阳能利用最大化,热水使用最大化,运行成本最低化。 1、提供洗浴热水温度为55℃±5℃。 2、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控制功能设计确保最大程度使用太阳能。 3、采用吸热效率高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阵列。 4、系统形式:太阳能+燃气壁挂炉辅助加热系统联合供水。 5、太阳能各系统部件精良选材,均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保证100%合格。 6、太阳能热水系统实现安全、可靠、高效的全自动无人值守运行。 设计所需集热器的面积,可以按照下式进行计算: 式中: c A — 直接系统集热器采光面积,m2; M — 日均用水量,L ;考虑日设计产水量,200L ; w C — 水的定压比热容,kJ/(kg ·℃);一般选用4.187kJ/(kg ·℃); end t — 储水箱内水的设计温度,℃;本系统选取55℃; i t — 水的初始温度,℃;按照当地平均水温选取,本系统选取15℃; f — 太阳能保证率,%,根据系统使用期内的太阳辐照、系统经济性及用户要求等因素综 合考虑后确定,宜为65%; T J — 当地集热器采光面上的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取当地纬度斜面上年均日辐照量 15191KJ/m2; cd — 集热器的年平均集热效率,无量纲,按照前式计算得0.636;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的步骤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的步骤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在我们的周围,除了一条条川流不息的马路之外,剩下的大部分的可称之为建筑,我们的房屋,城市里的办公楼,生活住宅,建筑知识很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泛,建筑知识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掌握,不管是在古代的原始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又或者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成功的设计师和一个成功的建筑师对建筑知识必须了解透彻,很好的运用建筑知识,更好的建筑房屋,建筑桥梁。生活措施的安装同样贯穿于建筑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生生措施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时的一些步骤和需要注意的: 一污水和气体的排除 为了保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正常,还应设置排污阀和通气管。排污阀一般安装在系统的最低处,以确保水箱或集热器和管路中的污物及杂质能顺利排出,并在维修和防冻时将水放出。 二管路的连接方法 管路的连接应根据取水方法和安装位置的高低及水压的大小确定。 1.放水法安装 当集热8的安装位置高于用水器具的位置时,则应用放水法管路连接。 2.顶水法管路连接 用水器具高于太阳能集热器时,则应采用顶水法管路连接。 3.综合法管路连接 这种管路的连接就是放水与顶水方法的共同结合。该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自来水压力不稳定地区或安装于屋顶上的集热器。压力过大可采用顶水法,压力较低时,又可采用放水法。 三水位控制方法 水位控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直观法 直观法也就是直接观察的方法,它主要是观看溢流管出水来作为判断的标准。另外,直观法还可通过直接观察水表的流量作为水位的标准。 2.电子控制法 电子控制法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是声响测控法;另一种是灯亮测控法。前者是利用声响感应器件将水位信号转变成为声音的信号来控制水位的方法;后者是利用水满后触点开关将线路连通,信号灯发来控制水位。 家用太阳能集热器安装: 家用太阳能的采光面积通常在0.6—2rr12之间,用户可结合家人口的多少和热水的需用量进行选购。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一般采用10~15mm粗的塑料软管进行连接。集热器采用支座式的应安装在屋顶上;分体壁挂式的可挂在屋檐下。但不论采用哪种形式,均应固定牢固。 1.真空管的安装 真空管集热器的安装顺序首先是安装水箱、支架、输水管道,最后再插玻璃真空集热管。在插真空集热管时,首先检查集热管内的密封橡胶圈的安装质量,橡胶圈上或集热管圆孔边缘上不能粘有聚氨酯或其他污物,密封圈必须放置平整,插集热管前在橡胶圈日上涂抹肥皂水。各集热管插入的深度应一致。

太阳能热水器的产水量计算

(一)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平衡方程 太阳能热水器实际吸收到的太阳辐射能一部分用来加热水,另一部分用于加热集热器、水箱、管路等其他部分,以及支付系统各部分的热损失。根据能量平衡理论,太阳能热水器的能量平衡方程可表达为 Q A=Q U+Q L+Q S 式中Q A —每天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吸热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kJ或kcal Q U —每天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中工作流体获得的热量,又称有效得热,kJ 或kcal Q L —每天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散失到周围环境的热量,又称热损失,kJ或kcal Q S —太阳能热水器贮存的能量,kJ或kcal 上式Q A =(ta)H T Q U =MC p (t e -t i )或M=Q U /C p (t e -t i ) Q L =U L (T e -T a )Dt Q S = SC c DT 其中 H T —单位面积集热器倾斜面太阳辐射日总量 kJ/ m2或kcal/m2 (ta)—透过吸收率乘积 % t e 、t i 、t a —热水器终止水温、初始水温和环境温度℃ M—单位面积太阳能热水器的产水量kg/ m2 C p —水定压比热kJ/kg℃ 或kcal/kg℃ U L —太阳能热水器总热损系数W/m2℃ 或kcal/ m2℃h Dt—集热器吸收辐射的累计时间s C c —单位面积太阳能热水器各部分的热容 kJ/ m2℃ T f —热水器的平均温度℃ DT—太阳能热水器各部分的温升℃

t—时间 s 各月代表日的选择 计算各月太阳辐射日总量月平均值,按中央气象局有关专家推荐,按下表选择各月代表日以简化计算。 (三)珠海市的太阳辐射资源和气象条件 根据广东省气象局提供的历年统计数据,把珠海地区的气象条件列如表2供分析参考,

太阳能热水施工方案

施工投标文件 工程名称:余政储出(2013)36号地块1#—2#住宅楼、3#商业商务办公楼、地下室项目太阳能热水系统 工程 投标文件内容: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法定代表人或 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投标人:杭州浙大中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盖章)

日期:2017 年5月23 日 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二章工程实施总体部署规划 第三章主要施工、检测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第四章主要材料、设备进场计划 第五章临时用地表(表6) 第六章冬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八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第九章施工准备及现场管理 第十章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架构 第十二章、施工方案 第十三章设备试运行调试 第十四章工程竣工验收 第十五章培训计划 第十六章售后服务承诺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工程概况表(表1) 1.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依据为廉租房施工图纸以及国家有关的施工验收规范、标准图集、质量评定标准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2.采用标准、规范 GB50242-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242-82《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26-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工艺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4-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 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5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第二章工程实施总体部署规划 2.1项目系统管理工作任务安排 根据廉租房、普层、小高层及农村太阳能热水器工程相关的要求、工程工期进度及工作性质,本方案将太阳能热水工程管理工作分为优化系统设计(即二次深化设计)、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管理、工程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及试运行与验收移交。 2.1.1优化系统深化设计 在工程方提供的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及监理要求及系统相关行业规范,结合本公司丰富的实际施工经验将原设计图纸进行细化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设性方案,绘制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施工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验收规范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 技术规范(试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要求及工程验收的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提供生活用及类似用途热水的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的具有液体传热工质的强迫循环太阳热水系统。这些系统根据当地条件单独设计和安装。 2引用标准 GBJ 205——1983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714——2000 桥梁用结构钢 GB/T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eqv IEC335——1:1991) GB/T 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 GB/T 8175——1987 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 GB 8877——1988 家用电器安装、使用、检修安全要求 GB/T 12936——1991 太阳能热利用术语 GB 14536.1——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15513——1995 太阳热水器吸热体、连接管及其配件所用弹性材料的评价方法 GB/T 17581——1998真空管太阳集热器 GB 50057——19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171——1992 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07——19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58——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W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B 4088——1999 日用管状电热元件 3 定义 3.1顶水法 利用水的压力将冷水从储水箱或集热器底部注入系统并将储水箱中的热水从储水箱的上部顶出的取热水方法。 3.2 膨胀罐和泄压阀 系统中,介质预热膨胀,膨胀罐是安装于系统循环管路上为这种体积变化提供空间的容器,泄压阀是保证设备和管道内介质压力在设定压力之下,保护设备和管道,防止发生意外。 4 系统类别与特征 4.1强迫循环系统 强迫循环系统是利用机械设备等外部动力迫使传热工质通过集热器进行循环的太阳热水系统。强迫循环系统通常采用温差控制、定时器控制等方式。4.2 辅助加热

太阳能热水工程调试方案

X X X 太阳能调试方

太阳能-电热水系统调试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共两处单体设置了太阳能- 电热水器,分别位于宿舍屋顶及控制及应急中心屋面,宿舍太阳能- 电热水器每天需提供60 度的热水24 立方,系统配套两个容积为12 立方的不锈钢水箱,配5 台循环泵。应急控制中心屋面太阳能- 电热水器每天需提供60 度的热水2.5 立方,系统配套一个容积为2.5 立方的不锈钢水箱,配1 台集热循环泵,系统配套一个气压给水装置。 二、太阳能- 电热水器系统调试条件 1、太阳能热水系统正确安装完毕; 2、管路已试压、冲洗完成。 2、系统具有安全的供电电源; 3、系统具有稳定的供水水源,且上水水压达到系统要求; 4、当环境空气温度低于4°C,如果水进入集热器,就可能发生冻结;如果系统不能承受高辐照度下的闷晒条件,当通过集热器的传热工质的流动被阻断时,必须用不透明的材料覆盖集热器;即使系统设计成能够承受高辐照度下的闷晒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当冷水再一次进入集热器时,仍可能产生危险的过压和热应力破坏,当以上情况可能发生时,应在早晨或晚上上满水。 三、调试准备

1、结合现场,认真审阅图纸,熟悉给系统和各类设备制造厂家 的有关技术说明书。 2、认真检查管道安装质量,按系统图核对设备和管道连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进入调试前,对各水泵、水箱、管路及其他附件等进行完整性检 查、加油、清洗,确保设备能投入正常运行,对循环泵应事先做好单机试车,且管道系统水压试验与系统循环清洗工作已经完毕。 4、认真做好调试记录,出具调试报告。 5、认真配合各工种和设备供应商的单机调试。 6、保证调试人力、机具等资源。 四、系统调试方法 1控制器面板 时钟BB:E0 定时时间 B0:SB -定时加热 温度 集热器底水箱 ? 00000 循环上水 OOOOOO 炸集热器顶 循环辅助加热 防冻循环加热 状态显示

太阳能热水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太阳能热水设备及管道安装施工方案 一. 施工准备 (一).材料要求: 1.太阳能热水器的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品应有出产合格证。 2.集热器的材料要求: (1)透明罩要求对短波太阳辐射的透过率高,对长波热辐射的反射和吸 收率高,耐气候性、耐久、耐热性好,质轻并有一定强度。宜采用3~5mm厚的含铁 量少的钢化玻璃。 (2)集热板和集热管表面应为黑色涂料,应具有耐气候性,附着力大, 强度高。 (3)集热管要求导热系数高,内壁光滑,水流摩阻小,不易锈蚀,不污 染水质,强度高,耐久性好,易加工的材料,宜采用铜管和不锈钢管;一般采用镀 锌碳素钢管或合金铝管。筒式集热器可采用厚度2~3mm的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等。 (4)集热板应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久性,不易锈蚀,宜采用铝合金板, 铝板、不锈钢板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板。 (5)集热器应有保温层和外壳,保温层可采用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外壳可采用木材、钢板、玻璃钢等。 3.热水系统的管材与管件宜采用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要求见第二章。 (二).主要机具: 1 .机械:垂直吊运机、套丝机、砂轮锯、电锤、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 2.工具:套丝板、管钳、活扳手、钢锯、压力钳、手锤、煨弯器、电气 焊工具等。 3 .其它用具:钢卷尺、盒尺、直角尺、水平尺、线坠、量角器等。 (三)作业条件:

1.设置在屋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应在屋面做完保护层后安装。 2.屋面结构应能承受新增加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的荷载。 3.位于阳台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应在阳台栏板安装完并有安全防护措施方可进行。 4.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位置,应保证充分的日照强度。 二. 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安装准备→支座架安装→热水器设备组装→配水管路安装→管路系统试压→管路系统冲洗或吹洗温控仪表安装→管道防腐→系统调试运行 (二). 安装准备: 1. 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2. 清理现场,画线定位。 3. 支座架制作安装,应根据设计详图配制,一般为成品现场组装。其支座 架地脚盘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热水器设备组装: (1)管板式集热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集热器,与贮热水箱配合使用,倾斜 安装。集热器玻璃安装宜顺水搭接或框式连接。 (2)集热器安装方位:在北半球,集热器的最佳方位是朝向正南,最大偏 移角度不得大于15°。 (3)集热器安装倾角:最佳倾角应根据使用季节和当地纬度确定。 a.在春、夏、秋三季使用时,倾角设置采用当地纬度。 b. 仅在夏季使用时,倾角设置比当地纬度小10°。 c. 全年使用或仅在冬季使用时,倾角比当地纬度大10°。 (4)直接加热的贮热水箱制做安装: ﹤1﹥给水应引至水箱底部,可采用补给水箱或漏斗配水方式。

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目录 0.总则 (1) 1.基座 (1) 2.支架 (2) 3. 贮水箱 (3) 4.集热器 (6) 5. 管路 (7) 6.检漏、冲洗 (15) 7.防腐与保温 (16) 8.辅助加热设备 (18) 9.电气与自动控制系统 (21) 10. 工程系统安全措施 (28) 11.系统调试 (29) 12.工程质量检验 (31) 13.资料整理与人员培训 (32) 14.工程验收与移交 (32)

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安装与验收规范 0.总则 0.1为规范工程安装与验收,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0.2本规范依据GB 50364-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T 18713-2002《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 20095-2006《太阳热水系统性能评定规范》,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写。 0.3本规范适用于各种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质量检验与验收。 1.基座 1.1 集热器基座 1.1.1 预制水泥墩的集热器基座应满足以下条件: a)水泥墩预埋件应居中设置,水泥墩外观应平整、无质量缺陷; b)水泥墩应摆放整齐、放置平稳,且不应破坏屋面防水层。 1.1.2现场制作的集热器基座应满足以下条件: a)应使基座设置在建筑物的承重位置; b)基础做完后,防水破坏部分应重新做防水处理,且应由专业人员来完成;防水卷材 应粘接牢固,密封严实,不应有皱折、翘皮和鼓泡等缺陷,以确保屋面不渗漏。 1.1.3在轻型屋面上制作集热器基座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并确保基座牢靠稳固。

1.2 贮水箱基座 1.2.1贮水箱基座应由专业施工人员完成,以确保安全。 1.2.2贮水箱基座的设置应满足以下要求: a)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承重墙(梁)上; b)贮水箱基座应加预埋铁,基座没有干固前,应做好保养与防护; c)全部基座应做操平处理; d)基座四周应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 1.3 其它基座 1.3.2基座施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施工规范,确保施工质量。 2.支架 2.1 基本要求 2.2集热器支架 保支架整体满足抗风要求。 2.2.5支架处于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区内时,钢结构支架应与防雷网多点焊接;支架处于建筑物的防雷保护区之外时,应单独制作避雷装置。 2.2.6焊缝应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钢材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2.2.7集热器支架焊接完毕后,应按设计要求做防腐处理,设计图纸没有明确防腐措施的,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solar water heating system of civil buildings GB 50364-200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06 年 1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公告 第 394 号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住宅性能平定技术标准》的公告 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应用技术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364-2005 ,自200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其中,第 3.0.4 、 3.0.5 、 4.3.2 、 4.4.13 、 5.3.3 、 5.3.8 、5.4.2 、 5.4.4 、 5.6.2 、 6.3.4 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5 年 12 月 5 日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 [2003]104 号文和建标标函 [2005]25 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 1 总则; 2 术语; 3 基本规定; 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 5 规划和建筑设计; 6 太阳能热水系统安装; 7 太阳能热水系统验收。 本规范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 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 19号,邮政编码:100044;电话:88361155—112;传真:68302864 ;电子邮件: zhangsj@https://www.doczj.com/doc/175175681.html,) ,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参编单位: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北京清华阳光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皇明太阳能集团有限公司昆明新元阳光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官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北京北方赛尔太阳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九阳实业公司扬州市赛恩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津霸能源环保设备厂 ( 中美合资 )北京恩派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太阳雨太阳能有限公司北京天普太阳能工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华扬太阳能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树君于晓明何梓年李竹光袁莹杨西伟辛萍童悦仲娄乃琳李

太阳能热水系统-标准计算书-2011-11-4

太阳能热水系统计算书 (征求意见稿)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图审查单位: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太阳能热水系统计算书 一、单体建筑太阳能热水计算 栋: 1、本栋标准层有 户 居室,以每户 人计算,人数为 人;(用水人数取值见附表) 户 居室,以每户 人计算,人数为 人; 标准层每层计 人, 本栋共计 人。 2、全年平均每人每天热水用量取50L/(人·天),太阳能热水系统满足 层用户热水需求,则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提供的热水量w Q = L 。 3、屋面实际安装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如下: ) ()(L T J C Q A ηη--= 1f t t cd i end w w c 式中 w Q ——太阳能热水系统供水量 w C ——水的定压比热容,4.1868kJ/(kg· ℃); i end t t -——贮水箱内水的温升,取40℃; f ——太阳能保证率,50%; T J ——深圳地区正南方向、倾角为纬度的平面全年日平均太阳辐照量,取 1.47×104kJ/ (m 2·天); cd η——集热器的年平均集热效率,50%; L η——贮水箱和管路的热损失率,20%。 =-??????=--= ) ()()(%201%471047.1%50451868.454001f t t 4 cd i end w w c L T J C Q A ηη m 2(例) 4、屋面面积 m 2 ,实际可利用面积 m 2 ,太阳能集热器覆盖率是 %。 5、综合上述分析, 栋太阳能满足 层用户需求且满铺屋面。

二、本工程太阳能热水系统汇总表(例) 附表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用水人数

(完整版)太阳能热水系统施工工艺

太阳能热水设备及安装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材料要求 1.1.1太阳能热水器的类型应符合设计要求。成器应有出厂合格证。 1.1.2集热器的材料要求: 1.1. 2.1透明罩要求对短波太阳辐射的透过率高,对长波热辐射的反射和吸收率高,耐气侯性、耐久、耐热性好,质轻并有一定强度。宜采用3~5mm厚的含铁量少的钢化玻璃。 1.1. 2.2集热板和集热管表面应为黑色涂料,应具有耐气候性,附着力大,强度高。 1.1. 2.3集热管要求导热系数高,内壁光滑,水流摩阻小,不易锈蚀,不污染水质,强度高,耐久性好,易加工的材料,宜采用铜管和不锈钢管;一般采用镀锌碳素钢管或合金铝管。筒式集热器可采用厚度2~3mm的塑料管(硬聚氯乙烯)等。 1.1. 2.4集热板应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久性,不易锈蚀,宜采用铝合金板,铝板、不锈钢板或经防腐处理的钢板。 1.1. 2.5集热器应有保温层和外壳,保温层可采用矿棉、玻璃棉、泡沫塑料等,外壳可采用木材、钢板、玻璃钢等。 1.1.3热水系统的管材与管件宜采用镀锌碳素钢管及管件,要求见第二章。 1.2主要机具: 1.2.1机械:垂直吊运机、套丝机、砂轮锯、电锤、电钻、电焊机、电动试压泵等。 1.2.2工具:套丝板、管钳、活扳手、钢锯、压力钳、手锤、煨弯器、电气焊工具等。 1.2.3其它用具:钢卷尺、盒尺、直角尺、水平尺、线坠、量角器等。 1.3作业条件: 1.3.1设置在屋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应在屋面做完保护层后安装。

1.3.2屋面结构应能承受新增加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的荷载。 1.3.3屋面结构应能承受新增加太阳能热水器设备的荷载。 1.3.4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的位置,应保证充分的日照强度。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 安装准备→支座架安装→热水器设备组装→配水管路安装→管路系统试压→管路系统冲洗或吹洗→温控仪表安装→管道防腐→系统调试运行 2.2安装准备: 2.2.1根据设计要求开箱核对热水器的规格型号是否正确,配件是否齐全。 2.2.2清理现场,画线定位。 2.3支座架制作安装,应根据设计详图配制,一般为成品现场组装。其支座架地脚盘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 2.4热水器设备组装: 2.4.1管板式集热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集热器,与贮热水箱配合使用,倾斜安装。集热器玻璃安装宜顺水搭接或框式连接。 2.4.2集热器安装方位:在北半球,集热器的最佳方位是朝向正南,最大偏移角度不得大于15℃。 2.4.3集热器安装倾角:最佳倾角应根据使用季节和当地纬度确定。 2.4. 3.1在春、夏、秋三季使用时,倾角设备采用当地纬度。 2.4. 3.2仅在夏季使用时,倾角设置比当地纬度小10°。 2.4. 3.3全年使用或仅在冬季使用时,倾角比当地纬度大10°。 2.4.4直接加热的贮热水箱制做安装: 2.4.4.1给水应引至水箱底部,可采用补给水箱或漏斗配水方式。 2.4.4.2热水应从水箱上部流出,接管高度一般比上循环管进口低50至100mm,为保证水箱内的水能全部使用,应从水箱底部接出管与上部热水管并联。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18-05-31T15:08:08.3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作者:黄贵重 [导读] 太阳能是目前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取暖、供水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528311 摘要:太阳能热水系统已经普遍被运用在住宅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的作用和设计原则,并就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 引言 太阳能是目前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取暖、供水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应用。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资源丰富,既可免费利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又无任何污染。如何合理、有效利用太阳能技术,已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在国家大力提倡低碳环保的前提下,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开始大量应用在新建住宅上面。因此,如何合理进行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和任务。 1太阳能热水系统给排水设计简介 1.1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主要作用 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热水器,将冷水转化成热水,供人们使用的系统。目前,我们常用的是需要放置在屋顶的普通型太阳能热水器。这种热水器采用紧凑型设计,把太阳能集热板和储水箱设计在一起,安装简单方便,成本也低。但是需要较大面积的平屋顶,维护也是各自为政,不便于管理,也很容易对建筑屋面产生破坏。还有就是受天气影响很大,阴雨天气或光照不足时,不能解决全天候供应热水问题。因此,太阳能集中布置,统一管理和增设辅助加热,组成全天候热水供应系统被更多的采用和推广。 (1)减少能源消耗 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型能源,将其运用到给排水工程中,可以起到重要的效果。因为人们广泛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使得煤气等其他能源的消耗逐渐减少。除此之外,还能给人们提供诸多方便,进而降低成本的消耗。在进行给排水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进水管道安装应该秉持就近原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缩减管道应用数量,这样不仅可以节约一定施工时间,降低设备购置成本,同意还能起到节省能源消耗的目的。 (2)降低环境污染 在开展给排水设计工作时,主要把空气能热泵党走主要的辅助加热设施,热水箱容量应该结合设计要求进行建立,从而保证给水环节中水量始终保持充足状态,同时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其进行调整。在一般设计时,因为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部分用户服务不能够得到保证,但是运用空气热泵具备的辅助功能实施加热,可以有效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即使所处的条件环境在恶劣,也可以较好的满足用户要求。这种太阳能热水系统普遍应用在医院以及家庭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的应用,主要因素就是其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并且具备清洁功能,从而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2 设计原则 第一,采用整体设计原则,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设计的整个过程,综合考虑住宅建筑用水的特点、使用工况、集热器规格及性能参数、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使用和维修、节能与安全、经济效益等因素,均应符合工程系统的设计原则。 第二,力求使太阳能与常规能源最佳组合,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限度降低常规能源消耗量,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之目的。 第三,系统设计的先进行、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等综合考虑。 第四,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环保、节能、合理用水等方面全面考虑。 2 给排水设计中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 2.1选择集热器 给排水设计中,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需要合理选择集热器类型,通常集热器分为平板型、金属-玻璃真空管、全玻璃真空管,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从运行期最低温度、集热效率、运行方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符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设备。在安装集热器时,要按照以下要点进行:①安装倾角。尽量和本地纬度相同,若太阳能热水系统多应用于夏季,则安装倾角可以设置为本地纬度减去10°,若多应用于冬季,则安装倾角可以设置为本地纬度加10°。选用水平热管集热器时,可以将安装倾角设置为0°,若选用热管式集热器,则安装倾角要>10°。②安装方位。朝向正南或者南偏东西30°范围内,以确保集中热效果,尽量不将集热器安装在背阴区域,要确保日照时间>4h。③联接方式。可以采取并联或者串联等方式,来连接集热器组,尽量选择并联方式。若为自然循环系统,则可以并联集热器。平板型设备并联,其数目要<16块,各系统全部集热器设备数量要<24块。对于全玻璃真空管,以东西方向设置的集热器设备,在相同斜面上采取多层布置的,集热器采取串联方式,数量要<3块。 2.2 管路设置 在设置管路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冷热水系统压力保持平衡,压差要<0.02MPa。对于管道,需要做好保温措施,以确保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供水温度。对于室外管道,需要做好防冻措施,按照排水方向来设置,以避免管内水滞留,发生管道冻裂问题。合理安排管道方向,室外管线采取隐蔽布设的方式,穿越围护结构的管线,需要做好预埋处理,使用套管做好防护工作。竖向管线尽量布设在竖向管道井内,做好安全隐蔽工作,以便于后期维护与检修。建筑室内的水平管线,采取隐蔽设置的方式,在楼板或者墙体面层中,来布设水平管道沟槽,对于隐蔽工程,要确保管线无接头。值得一提的是,需要合理的选用管材,按照现行标准,从管道工作压力与温度等方面考虑,尽量选择金属管材,做好防腐措施。 2.3 辅助热源加热设备设置 建筑设计中应留有相应的位置,满足其技术要求,确保辅助热源设施安全运行及安全操作、维护。辅助热源应尽量靠近贮热水箱(罐)设置,并应便于操作、维护。 辅助热源启动方式分为手动启动、全日重点启动和定时自动启动三种。启动方式直接关系到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节能效果,应结合不同的热水供水方式、采用适宜的控制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