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隐性知识_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隐性知识_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隐性知识_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隐性知识_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 周治金,杨文娇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通过程序化、自动化、组块化等方式,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隐性知识,这种转化一方面有利于个体充分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加工更多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使已转化为长时工作记忆的信息被迅速准确地提取,而被用于创造活动之中。隐性知识对创造活动的作用,主要通过问题意识、直觉、酝酿效应、灵感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例如,一些特定线索可以激活语义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引导思维指向某种假设,获得直觉,或以类比推理形成对问题的深层结构的认识等等。创造性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内隐认知和隐性知识。

关键词:隐性知识;内隐认知;直觉;酝酿效应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7023(2007)022*******作者简介:周治金(1964-),男,湖北汉川人,心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杨文娇(1978-),女,湖北赤壁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

收稿日期:2006205219

知识对创造力的作用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无论是强调知识为创造力的基础,认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创造;还是认为拥有中等程度的知识更有利于创造,都承认知识在创造活动中所起的作用。知识的种类繁多,按照知识能否言表,可以将知识划分为显性知识(exp licit know ledge)与隐性知识(tacit know ledge)。虽然波兰尼(Po lanyi)于上世纪50年代末就指出了隐性知识在科学创造性中的重要性,但是隐性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并没有多少实验研究的证据。随着认知心理学在内隐认知(I m p licit cogn iti on)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隐性知识在科学创造活动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

一、隐性知识与内隐学习

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知识,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而显性知识则是指能够以一种系统的方法表达的、正式而规范的知识。显性知识是客观的有形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等结构化的形式存储的,并且表现为产品外观、文件、数据库、说明书、公式和计算机程序等形式[1]。从知识的表征水平来看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一个很好的视角。Kar m iloff-Sm ith认为,知识的表征可以区分为四个不同的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内隐的I,这一水平的表征是对外界环境中的刺激材料进行分析和反应,信息以程序方式编码,呈内隐状态,且相互独立,这种表征能使个体掌握行为。第二个水平为E1,这时的表征已是外显的,它的组成成分可以作为认知操作的材料,较具灵活性,但它还没有通达意识,还不能用言语报告。第三和第四个水平分别是E2和E3,这时表征已通达意识,并能用言语加以报告,而且与其他领域的知识发生了联结[2]。前两个表征水平的知识为隐性知识,后两个表征水平的知识为显性知识。

严格意义上的隐性知识没有通达意识,难以言表。实际上,大多数学者所讨论的隐性知识并没有这么严格,学者们目前讨论的隐性知识,其表征水平为E1或处于E1与E2之间。本文取

大多数学者的看法,在较为宽泛的涵义上讨论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有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情感方面的隐性知识、言语理解方面的隐性知识、身体方面的隐性知识、组织文化与社会习俗方面的隐性知识,以及专家的专业隐性知识等。本文主要讨论与科学创造关系密切的专业方面的隐性知识及其对创造力的作用机制。

一般来说,隐性知识是通过内隐学习而获得。所谓内隐学习(i m p licit learn ing)是指个体无意识地获得了刺激环境中的复杂知识。进一步说,个体虽然意识不到环境刺激的潜在结构,但在一些认知操作上,表现出个体认识并学到了这种潜在结构。认知心理学主要采用人工语法学习、复杂结构、序列学习和非显著协变关系等研究范式来研究内隐学习的特性及机制。这里以人工语法和复杂结构的内隐学习为例来说明隐性知识的获得过程。

人工语法学习范式首先由R eber提出[3]。所谓人工语法是指一套极端复杂的关于组成字母集的规则。人工语法实验分为学习和测验两个阶段。在学习阶段,要求被试单纯识记所呈现的字符(字母)串,而不探究字符串间的内在联系或规则。在后续的测验中,告知被试,刚才学习的材料是有规律的,并要求他们判断测验阶段的材料是否符合该规律。结果表明,被试有内隐学习,即被试判断字符串是否符合规则的正确率,显著地高于机率水平,但是被试却难以用语言陈述自己判断的依据。也就是说被试获得了有关人工语法中复杂规则方面的隐性知识。

复杂结构范式由B roadben t提出,是一种以复杂问题解决为核心的系统控制任务[4]。该范式模拟生产和社会情境,如糖生产任务和城市交通系统。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可以学会对这些复杂系统的控制行为,但却无法用语言回答有关如何控制系统的一些问题。这个研究范式与人工语法范式的区别在于,被试在学习阶段对规律的寻找是主动的和有意识的。虽然如此,被试仍然觉察不到他们已经掌握的规律, B roadben t等人将这种有目的、充分注意的,但自己却觉察不到的学习称为非选择性学习。总之,被试虽然掌握了系统控制任务中潜藏的复杂规律,但是这些知识或技能无法到达意识层面,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另外,隐性知识还可由显性知识通过程序化、自动化与组块化等方式转化而来,这种隐性化的知识,其表征更灵活,提取更加准确迅速。所谓知识的程序化是指个体的认知加工,由依赖于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 ledge)转化为依赖于程序性(p rocedu ral know ledge)知识①。所谓知识的自动化是指个体经过大量的练习,其程序性知识达到自动化。程序化和自动化的知识还可以整合成更大的知识单元,即组块化,并储存在长时工作记忆中。显性知识的这种转化对于创造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由于人类的认知资源有限,而对隐性知识的加工基本上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所以,个体得以充分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加工更多的信息,而不会出现信息的超载。另一方面,长时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可以被迅速准确地提取出来,有利于将这些信息应用在当前的创造活动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个体获得的大量知识,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一般都储存在长时记忆中,提取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显性知识,需要利用有效的提取线索,这不仅要消耗心理资源,而且容易出现错误的提取;而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隐性知识,一般不能被有意识地提取,只有受到特定情境刺激才能被触发,并在某种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这种由显性知识转化而来的隐性知识,应该属于高一级螺旋循环的隐性知识。通过这种知识的隐性化,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认知加工所需要的心理资源,从而使工作记忆的有限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当然,隐性知识也可以转化为显性知识,经过多次的学习与反复的表征重述(rep resen tati onal redescri p ti on),隐性知识的表征可以达到E2或E3水平,从而转化为显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任何复杂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知觉、记忆、学习与思维等多种认知成分的积极参与,而且同时包括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活动,科学创造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①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或者“是什么”的知识,是显性知识,处于个体的意识范围内;程序性知识是关于行动

的知识,或者“怎么做”的知识,通常表现为内隐性质,不在个体的意识范围内。

是如此。内隐认知是指个体意识不到的认知活动。它主要包括内隐知觉、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和内隐思维等。虽然内隐思维的概念还没有被学者们普遍接受,但是像直觉、酝酿效应、顿悟等心理现象都以无意识加工为主,可以归类为内隐思维。另外,内隐知觉、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和内隐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它们的共同活动,有助于个体完成创造性工作。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创造性过程主要包括发现问题,新颖观念的产生与合成,观念的选择与评价等几个综合过程(图1所示是创造过程的简化模式图)。其中,第一个过程包括形成问题意识、发现问题、明确问题以及重新定义

(p rob lem redefin iti on )问题等;第二个过程包

括知识提取,观念的联想、合并、转换,直觉与类比推理等内隐认知加工在此时起着重要作用,酝酿效应、顿悟、灵感等现象就出现在此过程中;第三个过程是对前一个加工过程产物的合适性(app rop riateness )、新颖性以及价值高低的评价,然后决定什么观念将被采用,以及怎样将这些观念组合在一起。前两个过程同时包括内隐认知和外显认知加工过程,最后一个加工过程主要是外显认知加工。另外,后一个加工过程对前一个加工过程也会产生影响

图1 隐性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如图1所示,个体的隐性知识,尤其是专业研究方面的隐性知识对创造活动的前两个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专业隐性知识对第三个加工过程的作用不明显,所以图中用虚线表示。个体专业方面的隐性知识,除了上述由显性知识转化而来的那些隐性知识外,还包括大量的由内隐学习获得的隐性知识。例如,个体的科学信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研经验、科研技巧、对专业领域内重要问题的无意识认知、对有研究价值问题的敏感性、对当前研究方法合理性的直觉判断和对研究结果价值的预感等等。这些专业方面的隐性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作用,

主要通过问题意识、直觉、酝酿效应、灵感等认知活动表现出来。下面分别讨论直觉与酝酿效应的加工机制,以及隐性知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1.直觉

直觉是不经过逻辑的、有意识的推理而识别或了解事物的能力,它有多种不同的表现方式。直觉有时表现为一种推理式思维,它利用少量的信息却常常能够正确地做出判断或预测;此时直觉同归纳推理有类似之处,不同之处是归纳推理需要足够的证据支持,而直觉凭借部分信息便可做出决策,如企业家、管理者在投资方面的早期判断,军事家在战场上对敌方作战意图的直觉判断。直觉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无意识知觉,将当前的知觉模式与存贮在长时记忆中的模式进行无意识匹配;此时直觉是对知觉模式的意义、结构、连贯性等信息的一种预知,例如,对某人、某物或某个环境的熟悉感。直觉也可以表现为某种预感(hunch o r gu t feeling ),它预感到当前刺激情境中有问题存在,即意识到有问题,但还不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这就是问题意识。直觉出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时,可以表现为将问题的解决引向有望成功的一种模糊的预知。下面着重阐述后两种直觉形式。

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始于问题;而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需要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当个体无意识地觉察到当前刺激情境存在着某种不同寻常的因素,或者当前问题中存在着矛盾、不协调、不和谐状况,或对某些不正常的情况、某些因素的缺乏有所预知;问题意识就产生了。此时,个体虽然认识到有问题存在,但还不清楚问题的关键在哪里。问题意识产生后,个体的认知

处于不平衡状态,为了达到认知平衡状态,个体就会动员更多的认知资源,提取记忆中有关知识经验,认真地分析问题情境,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的性质,重新评价过去对问题的假设等等,从而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进而定义问题与表征问题。

除了受个体的好奇心、质疑精神等人格特征的影响外,个体的知识经验,特别是隐性知识对问题意识的产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里可以将个体的知识形象地描述为一个同心球体,个体处于球体中心,球体的内层是个体的显性知识,球体的外层是隐性知识。球体越大,与未知的信息世界的接触面就越大,就有越多未解决的问题存在。问题意识的敏锐程度,取决于隐

 2007年第2期 

性知识层的大小,隐性知识层越大,问题意识就越敏锐。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直觉,可以表现为理论上的预感(theo retical hunches)、对问题的最初的比喻性说明、一些解决问题的混沌的草案、或对问题方案的模糊预知等等。这些直觉形成了对问题的初步表征,并对其后创造性研究工作的方向、范围和研究计划都会产生影响。许多创造者在开始着手某项研究时,对其最终的成果常有一种直觉。例如,Gruber分析达尔文的笔记本时发现,达尔文关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已经隐约可见。虽然达尔文称自己发现进化论思想的灵感来自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但Gruber认为,其进化论想法在阅读《人口论》之前就曾以不同形式出现在他的笔记里。尽管达尔文还没有意识到他的那些基于直觉的想法的出现,也没有将这些想法以连贯的方式表达出来,但那些想法确实已经在他的头脑中萌发了[5]。达尔文关于进化论直觉想法的出现,离不开他长时间从事科学考查的实践活动,以及通过实践积累起来的大量隐性知识与经验。

创造活动中的直觉也得到心理学实验研究的检验。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对创造性问题解决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特定的线索可以激活语义记忆中的相关信息,并引导思维指向某种假设,或者获得有关问题连贯性的直觉。例如, Bow ers等人采用“三词一组”(dyads of triads, DO T)的测验任务来研究直觉[6]。实验向被试呈现两集由三个词组成的一组刺激(DO T),其中一集DO T具有内在的语义连贯性,另一集DO T 在语义上不具有连贯性。实验要求被试首先给出DO T的答案,如果被试答不出来,进而要求被试判断哪一个DO T具有连贯性,并进行信心评定。实验结果发现,即使被试不能给出某些DO T的答案,他们仍然能够区分哪一个DO T 具有连贯性;回答的准确率与信心评定的等级相一致。Bow ers等人认为,被试的选择是一种基于一定信息的猜测(info r m ed guess),而长时记忆中储存的大量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是这种直觉猜测的基础。他们还进一步研究了问题解决时,线索的积累对问题解决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能够逐渐从这些积累的线索中获得信息,从而猜到答案。实验还发现,高直觉者与低直觉者之间在完成任务时都利用了关于问题性质的隐性知识,只不过低直觉者需要更多的线索帮助来获得这些隐性知识。

2.酝酿效应

所谓酝酿效应(Incubati on effect)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暂时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将困难的问题搁置一旁,经过一段时间后,却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现象。许多著名科学家在其创造活动中都经历过酝酿效应。例如,彭加斯(Po incaré)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未能解决富克斯函数,当他到乡下去旅行时突然想到一种设想,他用来定义富克斯函数的变换方法同非欧几何的变换方法是完全一样的。阿基米德为了测定王冠含金的纯度,废寝忘食的思索却苦无所得,而他在洗澡时却突然领悟到“浮力定理”可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的酝酿期,个体往往处于放松状态,如散步、赏花、观光、洗澡,其有意识认知活动趋于沉寂,无意识加工却处于活跃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曾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酝酿期的突破、灵感的获得是学者不畏劳苦,孜孜以求的结果。而学者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研究经验是获得灵感的基础。在上述两个例子中,类比推理(A nalogical reason ing)对问题解决起着重要作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类比推理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之一[7]。类比推理的过程是先发现两类信息或问题结构具有相似性,然后从一个问题情景迁移到另一个问题情景,或者说将生疏的问题转换为熟悉的问题。发现两个问题情景深层结构的相似性是类比推理的基础,而对问题深层结构的认识离不开对问题结构的内隐认知和有关问题结构的隐性知识。

对于酝酿期的认知加工性质,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多数学者持无意识加工观。这一观点认为,虽然个体早期的努力没有解决问题,但是他已经触及到问题的答案,只不过问题的答案或与之相关的概念激活水平低,没有达到意识阈限,个体意识活动还不能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在酝酿期,内隐认知在不断地寻求问题解决方案,此时,适当的外在环境线索,可以让个体对问题答案或者相关概念变得非常敏感,并且提高了记忆中的有关信息的激活水平,达到或超过意识阈限,问题的答案就被意识到了。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或者是,个体早期的努力只触及问题答案的部分信息,在酝酿期,当个体碰到有价值的外在刺激,并对这些刺激进行适当的编码,同时激活记忆中有用的信息,这时个体再次尝试解决问题,他利用记忆中与问题有关的大量的隐性和显性知识,对问题进行重新表征,对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或进行类比推理等,这才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案。总之,先前解决问题时留下的记忆痕迹与环境中适当线索的交互作用是问题解决的关键。

也有学者认为,在酝酿期,记忆中有价值的信息可以自发激活。这就是说,记忆中信息可以不需要外在的线索,也可与外在刺激环境无关,其激活水平随时间而变化。在某一时间点,当激活水平达到最高时,问题就得到解决。交互激活和自发激活的观点都有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例如,M edn ick在实验中先要求被试完成远距离联想测验(R em o te A ssociati on T est,RA T)任务[8],其后,对那些未曾解决的问题再次进行测试。被试被分为三组:立即重测组,延迟(24小时)重测但无额外线索组、延迟重测且获额外线索组。结果发现:延迟重测但无额外线索组被试的成绩好于立即重测组,这为自动激活提供了证据;获得额外线索组的成绩好于无额外线索组,这为交互激活提供了证据。不管是自动激活,还是交互激活,记忆中信息的激活、观念的重组等为顿悟的产生提供了契机。

我们应注意到,隐性知识有时也会给创造活动带来负面的影响。专家的知识经验有时使专家的认知适应能力下降,使其思维陷于某种定势之中而不易摆脱,从而妨碍创造性。内隐认知一般不受元认知的监控与调节,而且内隐认知的作用往往需要特定的条件、环境刺激或适当线索的触发,所以内隐认知具有相当的被动性。虽然心理学家对创造活动中隐性知识与内隐认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是还存在大量的困难与问题,如隐性知识的迁移特点与机制、隐性知识向显性转化的条件与机制,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创造性活动等等,仍有待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赵士英,洪晓楠.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辩证关系[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10):20223.

[2]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M].缪小春,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R eber A S,Kassin S M,L ew is S,Canto r G W.O n

the relati onsh i p betw een i m p licit and exp licit modes in the learning of a comp lex rule structure[J].Journal of Experi m ental P sycho logy:H um an L earning and M emo ry,1980,6:4922502.

[4]B roadbent D E.L evels h ierarch ies and the locus of

contro l[J].T he Q 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 m ental P sycho logy,1977,29:1812201.

[5]Gruber H.D ar w in on m an[M].Ch icago:Ch icago

U niversity p ress,1981:1182120.

[6]Bow ers K S,R egeh r G,B lthazard C.Intuiti on in

context of discovery[J].Cognitive P sycho logy, 1990,22:722110.

[7]Ch ristensen B T,Schunn C D.Spontaneous A ccess

and A nalogical Incubati on Effects[J].C reativity R esearch Journal,2005,17(2)&3:2072220.

[8]M ednick K T,M ednick S A.Incubati on of creative

perfo r m ance and specific associative p ri m ing[J].

Journal of A bno r m al and Social P sycho logy,1964, 69:84288.

Tac it Knowledge,I m pl ic it Cogn ition and Sc ien tif ic Crea tiv ity

ZHOU Zh i2jin,YAN G W en2jiao

(Institu te of E d uca tiona l S tud ies,H U S T,W uhan430074,Ch ina)

Abstract:In th is article,the difference and relati on sh i p betw een tacit know ledge and exp licit know ledge w as analyzed first.Second,it w as stated that exp licit know ledge can be tran sfo r m ed in to tacit know ledge th rough p rocessing and chunk ing exp licit know ledge.T h ird,a b rief creative p rocess m odel w as p ropo sed to exp lain the influence of tacit know ledge on creativity.F inally the m echan is m of in tu iti on and incubati on effect w as illu strated.

Key words:tacit know ledge;i m p licit cogn iti on;in tu iti on;incubati on effect

责任编辑 蔡虹 2007年第2期 

脑与认知科学

脑与认知科学的区别 脑科学和认知科学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建立脑模型,揭示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 一.本质上的区别 脑科学是智能科学的本质基础。大脑是人类的核心,是人类高级于其他物种的本质所在,是人类智能的发源地。众所周知,人们的一切思维、行为都受到了脑的控制。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使用大脑,让它来支配我们完成各种事务。脑科学的研究是为了赋予机器与人类相近的智能系统,所以要想让机器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我们必须要着手于大脑的探究。? 认知科学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中间体。诺贝尔奖的得主弗兰西斯?克里克在其著作《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中提出“人的精神活动完全由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的行为和构成及影响它们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所决定”。因此建立认知科学的激励的一个更深刻的原因是,人们要深入研究人自己的大脑和精神世界。顾名思义,认知科学是研究人认识和适应周围世界的过程以及与认知过程有关的神经系统及大脑的机理,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作为智能科学的中间体,它以脑科学研究为基础,同时也反作用于脑科学,并未智能科学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研究内容的区别

人类从三个不同层面全面的研究大脑。第一个层面是生物学家和精神网络专家的战场,第二个层面是脑波技术专家和系统论专家的战场,第三个层面是哲学家和物理学家的战场。脑科学涉及的研究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脑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神经网络复杂构建中的单 个元件神经元以及神经元通信问题的研究。 2.脑科学对有关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 机制的研究。 3.发育神经生物学的研究是脑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4.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感觉整合与认知的形成机 理;脑高级功能的功能定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与机理;大 脑神经网络功能连接属性及其动态分析等。 5.脑科学的研究是实现超极人工智能的必要前提。脑科学从 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和整体水平对脑功能和疾 病进行综合研究,并从脑的发育过程了解脑的构造和工作 原理。 认知科学研究目标旨在探索智力和智能本质,建立认知科学和新型智能系统的计算理论,解决对认知科学和信息科学具有重大意义的若干理论基础和智能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问题。 下面对认知科学的研究方面进行总结。 1.学习与记忆过程的信息处理 2.思维、语言认知问题

认知科学的评比.

认知科学的评比 科学在20世纪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物理科学为代表的,如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后来的混沌。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样本,可以看看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而另一条则是以包括认知科学在内的"意向性科学"(intentional sciences)为代表的。所谓意向性科学指的是涉及到符号、指称和解释如逻辑、认知科学、神经科学、部分生物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20世纪是个伟大的世纪,以物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探索宇观和微观世界过程中,物理学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现在看来,物理学关于"极大"和"极小"这两个世界的知识再过100年,人类恐怕也永不完。与此同时,介于这两个极端的宏观世界以及人类自身却遗留下了大量的尚未解决的问题。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回采",解决我们实际面临的种种问题。在新的世纪中,科学研究的背景将逐渐转换到这个新的层面进行作业,也就是说,以"意向性科学"为线索的探究路线将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进路。 明尼苏达大学认知科学中心于1999年举办了一次《千年项目》(Millieum Project)活动,目的是评选20世纪认知科学中的100部优秀作品。活动开始到1999年12月1日为止,在下面网站上共收到305部学术著作和一部电影的提名。实际上,这类评选活动在一些重要的时间关口总是层出不穷。说有多么权威似乎谈不上。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将此类活动完全视为炒作。尤其是关系到某个学科的评比,尽管会有照应不周全之处,但总还是会有一定道理的。 《千年项目》组由以下专家组成,Apostolos Georgopoulos (神经科学);Jeanette Gundel (通信紊乱);Paul Johnson (卡尔松学院);Dan Kersten (心理学);Chuck Nelson (儿童发育);Bruce Overmier (心理学);Herb Pick (儿童发育);Wade Savage (哲学);Patty Costello (研究生院代表, 认知科学中心)。以下便是该项目组从305部作品中评选出的100部作品。排在第一位的是影响最大的。 20世纪100部最据影响的认知科学作品: 1、《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作者:乔姆斯基(N. Chomsky),The Hague: Mouton)(1957); 2、《视觉:人类视信息的表征和处理的计算探究》(Vision: A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uman Representation and Processing of Visual Information),作者:马尔(D. Marr),San Francisco: W. H.

隐性知识管理

关于呼叫中心隐性知识管理策略 大中小发表时间:2010-6-22 16:55:47 作者:佚名点击数:20 评论数:0 【查看评论】 摘要:知识管理理念已逐步融入到了企业中,很多企业积极推动实施,但从国内目前部署情况来看,知识管理仍不成熟。 本文关键字: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已成为知识创新和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通过呼叫中心业务流程中知识共享存在的障碍分析,集中探讨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呼叫中心员工的业务培训过于重视显性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存在。事实上,员工在工作中所形成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中心技术的经验、判断力和应答技巧等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形成呼叫中心竞争优势关键所在,为此必须加强对呼叫中心隐性知识的管理。 一、隐性知识的内涵 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20 世纪50 年代最早提出隐性知识概念并指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他把这部分知识命名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他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

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和感知,是源于经验的。 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德〃德鲁克(Peter.F.Durcker)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他认为隐性知识是源于经验和技能的。 日本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则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因此很难规范化,也不易传递给他人”。他还认为隐性知识不仅隐含在个人经验中,同时也涉及个人信念、世界观、价值体系等因素。 二、呼叫中心知识共享的障碍 隐性知识很难清楚地表达出来,或者即使表述了也很难让接受者和学习者直接获得,具有内隐的特性,不容易被编码和传播,不易被其他企业仿制或窃取,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但它同样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目前对呼叫中心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障碍。 1.员工激励和业绩考核机制。一个理性的员工,只有认为知识的共享比知识的专有会带来更多的利益时,才会有长久的共享热情。

认知神经科学知识点总结

1、认知科学——是研究智能实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园里的科学。 2、智能实体——是人类、动物和智能机的泛称。 3、研究人类智能的科学有心理学、心里语言学;研究动物智能的有动物心理学 和比较心理学;研究机器智能的科学有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 4、神经科学是一大类学科的总称,这些学科均以“分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揭示各种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在各个水平上阐明其机制,以及预防、诊治神经和精神疾病患”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内容,包括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神经胚胎学。。P2。。。等。这些学科彼此渗透,互相支持,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构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 5、《人治神经科学》一书的主要思想就是阐明组成脑的分子和细胞如何以其可 塑性参与脑结构与功能系统的形成,进而通过结构与功能系统映射的进化,逐渐出现了人类的意识和多层次的精神活动。 6、人治神经科学的基本理论: (1)物理符号论、信息加工学说和特征检测理论 (2)联结理论、并行分布处理和群编码理论 (3)模块论或动功能系统论 (4)基于环境的生态现实理论:认知科学家们一直把认知过程堪称是发生在每个人头脑或智能系统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而环境作用的观点则 认为认知决定于环境,发生在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之中,而不是简单 发生在每个人的头脑之中。 (5)机能定位论:试图为每一种高级功能在脑内找到一个中枢,或一种特意的细胞。到20世纪80年代前后,曾以半讽刺的方式,否定了祖母 细胞是识别熟悉面孔的特意细胞。 7、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包括两大类互补的研究方法:一类是无创性脑功能(认知) 成像技术;另一类是清醒动物认知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前一类方法中又分为脑代谢功能成像和生理功能成像两种;后一类方法中包括单细胞记录、多细胞记录、多维(阵列)电极记录法和其他生理心理学方法(手术法、冷却法、药物法等)。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考研经验

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考研经验 其实做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有一定的原因,尤其是对于考研这件事情,身边的同学可能不全都需要拼命学习的时候,更需要你的强大意志来坚持和自我鼓励。对我来说,我中考成绩很好所以上了一所重点高中,到高考的成绩却不太理想,没能考到梦寐以求的大学,所以上了大学一直觉得很遗憾,但人生必须向前看,很快我就恢复了心情,想着用四年的努力考取研究生继续圆我的梦想,这是我的动力之一。其次,现在的大学本科生越来越多,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越来越高,大学毕业以后工作的寻找很大程度上会有限制,所以我希望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让自己有权利有能力去选择做什么样的工作,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让单位企业和社会生活挑选你,想把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我的动力之二。最后,作为一个标准的理科生,沉浸在做题运算中太多年了,对知识的探索和渴求让我想继续深一步地走下去,大学四年的数学专业,最后选择了心理学,因为一直以来的兴趣,也因为想利用四年的数学知识解决心理学中认知问题,需要用到统计测量,计算机语言,我都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跨专业并不能阻断我的前进,求知欲,这是我的动力之三。 我大三上半学期决定了跨考心理学,从大三下班学期就开始准备考研,因为是跨考,所以买了专业课的书以后还并不是很了解究竟应该如何学好这个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有些偏文的心理学,后来就在网上各种查阅,向同学各种咨询,多番对比以后决定报勤思辅导班,跟着老师一起学习,跟着同学们一起努力,这样最起码在跨考的路上并不觉得那么孤独了,觉得最起码有人和你一起奋斗,有人关心你的进度和成绩,后来老师和学姐也都给了很多建议,越来越了解以后,就开始着手复习,复习了一学期,把心理学统考的基本知识框架熟悉了,后来学期结束我发现三年没有白努力,我的成绩排名很靠前,所以暑假报名参加了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的夏令营,但最后可能由于心理学专业课的知识不是很牢固都没有成功通过,回来以后我就开始系统的一本书一本书的背诵理解,然后每天心理学,英语,政治轮流学习,学习了一个暑假。九月份开学后,我拿到了学校的推免资格,由于北师的推免考试最早,所以最先去了,果然没有辜负我整个暑假的学习,推免考试顺利通过,虽然华东师大也给我了去复试的机会,但由于离家太远而且认为排名不如北师靠前,就放弃了华东选择了北师。 公共课的英语和政治,我认为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决定考研以后,大三下学期开始,最好就每天做阅读练听力背单词,多培养自己的语感和意识,而且贵在坚持,单词量一定要上去,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读懂文章听懂文章,逐渐增加阅读量和缩减时间,如果认为自己的英语基础实在太差,可以报班学习。至于政治,可以从暑假开始看书,先了解政治的考点和思维脉络,主要的大事件和思想体系,把书全都看过以后,再开始根据考点去有目的地背诵,政治我认为报班还是很有用处的。专业课的学习,本专业的同学你们肯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比我的好,我只能说对于非专业的同学,需要先把所有的课本通读一遍,了解所有的知识体系,然后再根据考点去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记忆和理解,再去做题,多巩固,多重复!

认知科学 实验proposal

权力概念的左右方位的空间隐喻对于权力判断的影响 MG1407038田园 认知科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对于抽象概念的表征。对于概念表征研究的第二次认知科学革命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Lakoff等人为首的认知语言学研究者掀起了一阵具身理论的研究狂潮。不同于传统认知理论,具身理论认为计算并不是理解和建构认知活动的唯一方式,认知活动与人类身体及其所处环境的互动密切相关(叶浩生,2011)。心智依赖于身体的生理、神经结构和活动形式,深植于身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之中。认知具有具身性和情境性(李其维,2008)。 在具身理论研究的大潮中,对于抽象概念的隐喻话研究也应运而生。例如,Meier和Robinson(2004)让被试对随机呈现在计算机屏幕上方和下方的积极词或消极词进行效价判断,结果发现积极词呈现在上方比呈现在下方时被试反应快,而消极词呈现在下方比呈现在上方时被试反应快。他们的结论说明了被试更倾向于把积极词汇与上这个方位进行联系,把消极词汇与下这个方位进行联系。国内有研究者也做过类似的研究(吴念阳,刘慧敏,徐凝婷,2009;张积家,何本炫,陈栩茜,2011),研究结果与Meier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另外,Meier和Robinson(2006)进一步研究发现被试抑郁程度越高(情绪越低落),对呈现在较低视觉空间区域中的探测词的反应就越快"。这些研究都说明了人们总是倾向于将空间方位与抽象概念进行联系,从而建立具象的表征形势。 在这些研究中,对于权力这一抽象概念的表征的相关研究层出不穷。Schubert ( 2005) 的研究首先发现了垂直方位与权力的隐喻传导效应,他将权力词汇分别呈现在屏幕的上方或者下方。结果发现,与下方相比,当高权力词出现在上方时,被试对其权力大小判断更快;而低权力词恰好相反。Giessner 和Schubert ( 2007)发现,对领导权力的判断与垂直空间位置相互影响。当要求把领导者的名称放在图画中时,领导者的权力越大被试就越倾向把他的名称放在更上方的位置。另外,增加图画中领导和员工名称之间的垂直距离,被试觉得领导者更有权力。此外,Zanolie 等人( 2012) 从行为和脑电两个方面发现,权力高低会影响被试对不同垂直方位的注意,当启动高权力时被试对屏幕上方的信息反应更快,而启动低权力时被试对屏幕下方的信息反应更快。总体而言,以上研究结果都表明,人们对于权力的判断会受到垂直领域的影响,且人们更倾向于把上方与高权力进行联系。 然而,垂直方位仅仅是一个维度的空间表征。在其他维度,是否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本次研究中所需要讨论的问题所在。本次研究中,左右方位对于权力表征是否存在影响是需要研究的问题。左”与“右”的基本意义是指示空间方位,在众多语言体系中,人们会将左右与具有与权力有关的抽象概念联系起来,例如,例如,在英语表达中,右(right)往往具有聪敏的意味,而左(left)则象征愚蠢。除语言外,在社会规范、文化习俗中左与右也可以体现出重要的意义。例如,在基督教文化中,右代表神圣,因而人们都以右手宣誓。在古罗马,演说者做手势时不得使用左手。在穆斯林文化中,教徒被要求必须使用右手进行饮食,使用左手从事肮脏的工作。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左与右也寓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左侧空间与右侧空间可以用来反映社会地位的尊卑贵贱,权势体系与社会准则带有强烈的右尊左卑色彩。例如,在古汉语中,“闾左”指称平民,“豪右”指称贵族。贬官称为“左迁”,升官称为“右移”。时至今日,我们使用的“旁门左道”、“无出其右”等成语依然具有屈左尚右的特点。 然而,尚未有实验验证左右与权力表征是否存在上述联系。然而,有关左右方位在其他抽象概念上的表征问题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更加偏爱右侧的刺激物,Wilson 和Nisbett (1978)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者要求被

认知神经的新思考---社会认知与心理理论的脑定位研究翻译稿

认知神经的新思考---社会认知与心理理论的脑定位研究 作者:John S. Bellerose, Miriam H. Beauchamp, and Maryse Lassonde 引言 社会认知指用以知觉和加工社会线索、社会刺激和环境的心理过程。以往,传统研究社会认知是从社会的、发展的以及神经心理的角度,从概念和行为学上加以研究。近年来,社会神经科学以开始讲抽象的社会认知概念于人脑中加以定位,并将这些广泛、特定与深奥的皮层定位结果进行评价和实际验证,尤其是针对进行过外科干预的癫痫与脑肿瘤患者,有关他们的社会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有利于去解释临床实践中患者社会认知受损的机制。进一步,了解那些藏在人类特有的社会技能行为背后的脑区与功能环路知识,能够深化人们对神经生理、病理疾病,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所表现出的社会情感、社会认知受损症状的理解。为了阐明以上几点,本章节将重点关注社会认知的两个中心成分,心理理论和道德推理在人脑中的定位。在谈这两者的发展和神经机制之前,首先开始对这些概念加以定义并与其他的概念相区分。我们也将强调对认知神经有一定影响的外部因素,如文化和性别因素。最后,我们对医疗机构强调这些问题的重要性,我们将会阐明:一系列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条件是如何影响社会认知能力的,这些障碍对于我们理解社会认知又提供了什么含义,例如在神经外科领域,社会认知的知识又能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提示我们。 Scourfield和同事们【27】定义社会认知为:“通过理解和加工个人线索与计划适当的反应,使社会交往顺畅之下的那些高级认知功能。”因此,它包括一个广泛的功能。其中一个最核心的加工是合适的社会和情感功能运作,即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 ,ToM),或“心智化”(mentalizing),是一种将心理状态(信念、意图、欲念、伪装、常识)归属于某人自己或他人,以理解他人具有的心理状态并与自身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早期教育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与早期教育 秦金亮儿童应该学什么?能学什么?何时学?如何才能教学的最好?这是所有教育者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儿童各年龄期发展的水平如何?其发展变化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一直是儿童发展心理学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学科间广泛漏透,儿童发展的研究已超越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传统缰界,“儿童发展领域到目前已成为一个汇聚诸多学科的大熔炉,其知识体系不仅在科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而且在相关的应用领域发挥巨大作用”(Berk,2006,pp 4)虽然学科的视域变的更为宽广,但研究的的问题却仍然聚焦在基本点上,其中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神经机制就是最重要的基点之一。 从儿童发展的本质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的心智全面和谐发展,而心智发展的睛雨表是其神经机制的良性协同发展,即儿童心智的变化都可以在神经机制中找到依据。这正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儿童发展研究中迅猛崛起的重要缘由。 重点介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三种理论即成熟理论、技能学习理论、交互式特化作用理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是当代儿童发展研究走出最坚实的一步,由于研究伦理和研究技术水平的限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仍未全面深入提示儿童心智发展的神经机制,但它已揭示了儿童早期教育的一些方向性问题,指明了当前早期教育中的一些无知举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科学育儿在向前迈进的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对早期教育有如下启示:

1.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在改变过去的“黑箱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 坚实的科学基础。 2.神经发育、生长的可塑性,为早期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位置提供 了科学依据。 3.神经生长发育的主要敏感期在童年早期,应重视早期教育。 4.为促进神经发育和脑发育,应重视适时适宜的教育环境。 5.异常发展的神经机制探讨,为早期特殊教育以及神经康复提供科 学依据。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目前只是生命中的童年,但它的理论立场、思维方式、技术手段筑就了其旺盛的学科生命力。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必将为儿科学临床实践、早期教育实践、儿童社会福祉、儿童看护带来坚实的科学证据和新的儿童发展理念。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最终

自然辩证法概论 课程作业 内容:课程论文 课程教师:孔老师 学生姓名:曹年华 学院:生仪学院 专业班级:生物医学工程2016硕 学号:21615083 2017年4月

浅谈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摘要: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是隐性知识,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在分析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本质差别等关系的基础上, 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视角, 浅谈如何获得隐性知识,以及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两种知识的作用。 关键字: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本质,实践 引言: 高尔基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的,人类的文明史客观上来说更像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知识学习,运用和创新使得人类在大自然中成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关于人类知识的研究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 自古希腊时代以来, 它一直是哲学和知识论的中心问题。而在对知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有些知识说得清,道得明,有些知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即:“ 我们知道的东西要多于我们所能诉说的东西。”[1] 正文: 看得见的是胸围,看不见的是胸怀,那什么知识说得清,道得明,什么知识又说不清,道不明呢?首先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出发,人们对客观存在不间断的探索,认识是在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不断的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以达到揭露客观存在的本来面目,简单来说就是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过程。老子的《道德经》有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通常在人类对某一事物一无所知的时候,往往是被动的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从表面现象逐渐认识到一定深度的奥妙,人类要把观察到的这些奥妙描述出来这就是“名”。通常人类一旦对事物的探索发展到“名”的阶段,人类会把这些支离破碎的“名”组织起来,加以系统归纳就发展到“科学知识”的阶段了。这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也就转化为说得清,道得明的知识。人类用科学知识武装了头脑,就会产生更强烈的探索更深层次自然内在本质的欲望,正是这个欲望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先有物质存在就是“道”,后有意识产生就是“名”,这就是两千年前老子提出的唯物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名和道,都出自同一个事物,一个是客观存在;一个是对存在的认识。这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唯物思想深刻内涵所在。 按照知识的获取和传递的难易程度, 我们可以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与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所谓隐性知识是指高度个体化的、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

神经疗法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neuSCAN实验室

神经疗法·社会认知与情感神经科学(neuSCAN)实验室 2018年度主要论文发表情况 1.Zhao Z, Yao S, Li K, Sindermann C, Zhou F, Zhao W, Li J, Luehrs M, Goebel R, Kendrick K, Becker BCA (2018) Real-tim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based neurofeedback of amygdala-frontal pathways reduces anxiety.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IF=13.1) (in press, DOI: 10.1159/) 2.Qin Li, Benjamin Becker, Jennifer Wernicke, Yuanshu Chen, Yingying Zhang, Rui Li, Jiao Le, Juan Kou, Weihua Zhao#, Keith M Kendrick#. (2018) Foot massage evokes oxytocin release and activation of orbitofrontal cortex and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 Psychoneuroendocrinology(in press) doi: 10.1016/j.psyneuen.2018.11.016 (IF=4.73) 3.Weihua Zhao*, Benjamin Becker*, Shuxia Yao, Xiaole Ma, Juan Kou, Keith M Kendrick. (2018) Oxytocin enhancement of the placebo effect may be a novel therapy for working memory impairments.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in press) (IF=13.122) 4.Jialin Li, Lei Xu, Xiaoxiao Zheng, Meina Fu, Feng Zhou, Xiaolei Xu, Xiaole Ma, Keshuang Li, Keith M. Kendrick#, Benjamin Becker#. (2018) Common and dissociable contributions of alexithymia and autism to domain-specific interoceptive dysregulations - a dimensional neuroimaging approach Psychotherapy and Psychosomatics (in press) (IF=13.122) 5.Fei Xin, Feng Zhou, Xinqi Zhou, Xiaole Ma, Yayuan Geng, Weihua Zhao, Shuxia Yao, Debo Dong, Bharat B. Biswal, Keith M. Kendrick, Benjamin Becker. (2018) Oxytocin modulates the intrinsic dynamics between attention-related large-scale networks. Cerebral Cortex (in press). (IF=6.308) 6.Feng Zhou, Kaeli Zimmermann, Fei Xin, Dirk Scheele, Wolfgang Dau, Markus Banger, Bernd Meber, Rene Hurlemann, Keith M. Kendrick, Benjamin Becker. (2018) Shifted balance of dorsal versus ventral striatal communication with frontal reward and regulatory regions in cannabis-dependent males. Human Brain Mapping, . /10.1002/hbm.24345 (IF=4.927) 7.Scheele D, Lieberz J, Patin A, Engels C, Schneider L, Stoffel-Wagner B, Becker B, Hurlemann, R (2018) Trauma disclosure moderates the effects of

认知神经科学初步了解

认知神经科学的前世今生:简短版 首先,我们要知道认知神经科学是从哪里来的,具体干什么的,为什么存在这样的一个学科?我想可以简要地这样梳理一下: ? 1. 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 ? 2. 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不同人划分不同,各个阶段并不是单独存在),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而其余的几个阶段分别是:1. 以计算机作为类比的信息加工理论(把大脑比作序列加工的计算机);2. 以神经网络平行加工为基础的联结主义(认为神经网络整体加工是大脑功能的基础,注意,到这里还没有具体的神经科学证据,大多数模型都是基于算法的计算模型);3. 以生态功效为主要思路的具身化思潮(认为人类的认知是根治于环境以及具身化的过程);而目前的阶段就是 4. 认知神经科学(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 ? 3. 我们还要知道,认知心理学本身就是心理学下面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 4. 认知心理学和其他许多心理学分支一样,都起源于哲学,涉及人类了解自身的终极大问:“我是谁?”等等之类的哲学思考。归根到底,就是要认识人类自己本身。 ?关于人类心智的探索,有这样的一段话,可以供读者品玩:“人类需要孜孜不倦地探索两个未知空间,一是人类生存所必须面对的宇宙,是二人类自己的内心;宇宙的无限容量,把一切强大的内存,都变成宇宙自己的内存;心灵的无限向度,给人类自己提供了无限的探索性和可能性;内心与宇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对微观与宏观相匹配的超级感应物;内心的未知空间有多大,宇宙的未知空间就有多大;内心与宇宙之间的排斥与兼容,如同两台不同性能、型号、年代的计算机;它们互相在程序上的试探、破解、沟通与交流,其实就是人类对自我,进而对未知空间的新发现、新拓展和新认知。” 所以,如果把上述的梳理倒过来看,大致可以定位认知神经科学前世今生的大体坐标。必须说明的是,以上是非常简要的介绍,忽略了许多有关学科交叉的事实,例如生物学,生理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等学科对认知科学的推动。 -------------------------------------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现在,可以具体看看认知神经科学有哪些研究领域了,这些研究其实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没有本质的区别,所问的问题都非常相似。然而,人们通常会把神经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混为一谈。其实不然,我想以下的这个回答有利于读者了解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思维和视角: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简而言之,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智能科学与人工智能

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刘晓力 一、认知科学概况 认知科学是以研究人类认知过程、智能和智能系统、大脑和心灵内在运行机制的一门学科。20世纪70年代(50年代?)兴起,是心理学、语言学、神经生理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人类学的交叉学科。 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 认知科学依据不同的问题领域和研究方法划分为不同的研究进路 心理学进路 语言学进路 生物物理学进路 神经生理学进路 人工智能进路 广义进化论进路 复杂性科学进路 认知科学的起源 认知科学起源于不同学科领域,特别是: 图灵机概念的产生 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起 心灵哲学中以普特南(H.Putnam)和福多(J.Fodor)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理论的确立 心理学和语言学乔姆斯基(A.N.Chomsky)等反对激进行为主义的“认知革命” . 认知科学所引发的一些基础问题成为20-21世纪之交涉及领域广泛、争论最为激烈的世界性的科学和哲学的热点问题。认知科学不同的研究进路,决定了关于它的哲学观上的巨大分歧和各种研究范式的激烈竞争。 二、认知科学的几个基础假设 D.Kirsh (1991)提出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的五大问题 1)知识和概念化是人工智能的核心吗? 2)认知能力及其所预设的知识能否脱离其有机体进行研究? 3)认知的知识形态或信息形态的轨迹是否可用类自然语言描述? 4)学习能否与认知相分离加以研究? 5)是否有对于所有认知的统一结构? 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对于心灵哲学中的三个方面问题的困惑和困难 1、意向性问题 2、意识问题 3. 心灵是否是涉身的? Mark Johnson总结30年来认知科学的成就对传统哲学的挑战时说,认知科学的三大发现是:心灵本质上是涉身的; 思想大部分是无意识的;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狄尔泰与现代解释学 在西方解释学的发展过程中,狄尔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不仅充分 认识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而且把解释学由单纯的文 本研究扩展到对现实世界中的人(Mensch)的研究,创造了所谓“生命解释 学”(die Hermeneutik des Lebens)。狄尔泰因此不仅赋予了解释学以方法论 的意义,而且还承认解释学就是哲学的过程,从而使解释学具有了认识论的意义。正是在狄尔泰的努力下,解释学才由传统解释学进展到当代的伽达默尔的 所谓哲学解释学。 一 作为施莱尔马赫的再传弟子,狄尔泰的哲学生涯开始于施莱尔马赫研究。还是 在读书期间,他撰写的《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独特贡献——与以往这门科学 所做的工作之比较》探讨的就是解释学在施莱尔马赫那里的重要意义。在这篇 论文中,狄尔泰第一次注意到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思想,着重研究了施莱尔马 赫用解释学的方法探讨基督教思想的问题。他发现,施莱尔马赫运用了分析和 解释柏拉图的方法去考察基督教的理念,对世界采取浪漫主义的解释,尤其是 在解释新约保罗书信上,这点表现得尤为明显。该论文1860年获得施莱尔马赫 基金会颁发的双倍奖金,狄尔泰不仅借此完成学业,而且从此开始编辑施莱尔 马赫书信集,并且撰写他的早期主要著作《施莱尔马赫传》。对狄尔泰来说, 这篇论文获奖并不是重要的,真正重要的,这是他的哲学生涯的真正开端。他 自己在获奖15年以后曾说过,他就这篇论文所做的工作引导他构造自己的基本思想。 如果说狄尔泰早期对解释学的重视还不是自觉的,那么,从19世纪60年代中 期开始,他在建构自己的精神科学体系时则有意地把解释学当做精神科学的最 重要方法。特别是在他把“体验”、“表达”和“理解”当做精神科学的核心 内容予以诠释时,解释学在他那里就作为全部精神科学的重要方法而得到彰显。这时,“理解”概念获得进一步的阐明,“理解”不只是帮助我们对理应认识 的内容的把握,而且还涉及有关这个内容的普遍有效性。“表达”在他那里也 得到严格的规定,它与生命内容应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狄尔泰以为,正是通 过对这些概念加以规定并形成特定的方法,“解释”作为一门学问才得以确立,并且经过体系化,它在本质上真正成为对“确定的生命表现进行理解的学问”。 ①“解释”这个概念现在不只是解释的艺术,而且还是理解的科学,认识生命 的方法。这样,解释学就是作为“对在文字上固定下来的生命表达进行理解的 技巧学。”②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施莱尔马赫对它的认识。 1900年,狄尔泰受到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之启发,开始了由精神科学到解释 学的“转向”。他在《解释学的兴起》中着重从语文学上讨论解释技巧的历史,同时关注解释过程的本质。他在这里赋予了解释学更加重要的意义。概念和范 畴现在不只是被应用在说明生命事实之中,而且还在这种说明之中反过来对概 念和范畴进行考察;解释不再像它原初那样仅仅是对某个人的个性或某部重要 的历史著作的特点加以挖掘,而是发展为对一切“精神创造”(Schoepfung des Geistes)加以阐释,并且直接深入到人类生命本质。 现在,对狄尔泰来说,原先把解释学当做一种方法去探讨“精神世界”已经过 于狭小了,他主张建立一种“系统组织的解释学”,要把应用于生命理解的概 念和范畴扩展到对它们所包含的整个世界的理解,通过对生命世界的分析和阐

认知神经科学解读

认知神经科学 美国心理学家葛查尼革(M.S.Gazz0aniga)主编,1995年出版。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 《认知神经科学》由170多位国际著名学者撰写。全书由11篇,92章,1400多页,百余张插图和27张彩色图组成。每章作者总结其研究领域的实验成果,概述了其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篇的篇目为: 1 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可塑性(7章),阐明机体对环境反应中的机能和结构的灵活性(flexibility)多变性(Mutability),是知觉,记忆等认知过程的重要基础。 2 神经发育和心理过程的发育(6章),介绍了一些神经生物学研究新技术,用当代脑功能成像成果来说明婴儿脑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 3 感知觉(17章)阐明单一感觉神经元的信息与主观感知觉的变化,神经元间编码和感知觉的多样性,信息加工组合及其对环境制约的关系。 4 运动系统的策略和规划(8章)从神经生物学讨论皮层运动区神经元对不同运动及其阶段的活动规律。 5 注意(8章)阐明各种感觉刺激在心理定向中的作用。 6 记忆(8章)阐明记忆过程和多重记忆系统的脑结构及其作用(包括海马、边缘系统、颞叶和额叶皮层等)。 7 语言(7章)从神经心理学,语言学和语言发展等方面讨论语言的获得,产生和理解的脑机制。 8 思维与表象(7章)从理论上阐明思维与表象的脑功能实时动态规律,在方法上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事件相位电位,脑构像技术和脑损伤病人的神经心理学与动物模型研究的成果。 9 情感(9章)阐明从恐惧到情感及其和意识的各种复杂情况的神经生理学基础,包括杏仁核、脑干、海马、边缘系统和基底神经节的理论。 10 进化理论(7章)讨论心、脑机能结构的进化及其种种理论之间的争论, 11 意识(8章)回顾了意识生理研究的历史,和20世纪60-80年代间的快速眼动睡眠与梦的关系,割裂脑病人和失语症等对意识神经问题研究的多种事实。 原著已于1998年编译成中文出版。为了帮助读者对本书形成这门新学科的整体概念,译者沈政撰写了一篇"总论"(见本书正文前),指出原著"为我们描绘出认知神经科学对基本认识过程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这是"一部高水平的当代前沿科学专著。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及发展趋势 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1991年正式问世),以探讨认知活动的脑机制为其研究任务即研究人脑各组件包括分子、细胞、脑组织各区及全脑如何调用以实现自身的认知活动。认知神经科学本身只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研究取向,即采用神经科学的范式来研究人类的心智。认知心理学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经历了大概四个研究阶段,而认知神经科学范式是第四个阶段,也是目前比较受追捧的研究范式。目前的阶段,从神经科学的视角解读大脑认知的功能,探讨心智和大脑的关系。研究的是人类对外部世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与机制,最核心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就是探索人类智能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为什么人类会成为智慧生物,人类的心智具体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从基础科学到转换科学 1. 基础研究—大脑与心智的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家不会轻易相信身心二元论,相反,这个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心智的基本认识就是“功能起源于结构”,“没有无生理基础的心理活动”。因此,研究者的基本任务就是找到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的基本关系,这个是最基础的。因此,可以把基础类的研究划分: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探索心智与大脑的技术与方法。

1)心智的功能与结构:大脑信息处理过程被看作不同的阶段,从感觉,知觉,到注意,记忆,情绪动机,思维决策,意识和自由意志等等。人多研究者都始于对某个信息加工过程的专研,希望能找到通往心智与大脑关系的钥匙。 2)心智的起源:基因与文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的研究更加基础,研究的层次可大可小。精细的话可以达到细胞分子水平,谈到基因与上述心智过程的关系;宏大的话可以讨论文化对大脑和心智过程的塑造。最近,一个比较有趣的研究探讨了农业生产方式对心理过程的影响,这个研究也应用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范式, 3)探索心智与大脑关系的方法:基础研究的另外一个任务,就是要在方法上创新,推动上述研究话题的发展。目前已近于应用的探测人脑状态的方法有:对大脑状态进行客观观察的技术, 其根本的逻辑是找相关(如单神经元细胞活动记录、EEG/ERP 脑电记录、 MRI/fMRI 大脑核磁成像与大脑功能核磁成像、MEG 大脑磁活动记录、fNIR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Pupil size 瞳孔变 化测量等);对大脑状态进行操控,以寻找大脑活动和心理行为 过程的关系,本质是找因果(如TMS 经颅磁刺激、tDCS/tACS/tRNS 经颅电刺激等)。 2.应用性研究或转换科学—服务于现实 1)临床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发现心智的功能和结构以及它们与大脑的关系,而临床研究就是为了研究部分人的心智发生失常,能否在掌握心智的规律后,通过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认知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

摘要: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从脑神经的层面对认知进行研究的学科,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本文介绍了该学科的发展,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发展脑机制 正文: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是研究认知发展的神经机制、脑发育与行为能力和认知发展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知觉、注意、记忆、言语等认知活动在人生不同时期的特征、以及促使认知发展变化的神经机制。认知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交叉融合渗透到该领域研究内容和方法技术。理论探索和未来趋向等诸多方面。 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出现,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传统认知发展领域相关问题的认识,而且拓展了传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其对异常发展神经机制的研究更为发展异常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主要探讨了大脑结构发育、功能发展与心理行为发展的关系,遗传与环境对个体心理行为发展的交互影响,以及心理行为发展个体差异的神经机制。下面从这四个方面介绍当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研究进展。 1大脑结构发育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 结构是功能的基石,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其心理

行为的发展离不开大脑结构的发展。正常的大脑发育序列是个体心理行为正常发展的基础;反之,异常的脑结构发展可能会导致个体心理行为发育的异常。认识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了解毕生发展进程中大脑发展变化的规律,而且有助于了解人类心智的起源、各种发展障碍的矫治以及认知老化的干预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从一开始就把大脑结构发育与个体心理行为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研究领域。 首先,通过研究活体大脑结构的发育规律,发现大脑发育存在非同步性。研究发现,大脑发育的非同步性首先体现在不同皮层区域上。大脑成熟与老化遵循相反的路径和模式。成熟越晚的脑区似乎却反而老化的越早,而成熟越早的脑区却反而老化的越晚。 其次,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揭示了大脑结构发育的个体差异特点,对提出针对性的促进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发展认知神经科学为认识个体大脑结构发育与其心理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2脑功能发展与个体心理行为的发展 大脑功能发展与个体心理发展紧密相关,大脑功能的模块化、特异化以及相关功能网络的形成是心理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心理发展从不成熟转向成熟的重要体现,也是探讨心智起源以及身心关系的重要参照指标。近年来,发展认知神经科学通过EEG、MEG、fMRI和NIRS等信号的变化以及相关功能网络连接模式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