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解析.pdf

2017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解析.pdf

2017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解析.pdf
2017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解析.pdf

2017年高考浙江卷英语试题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 2.5分,满分25分)

A

Benjamin West,the father of American painting,showed his talent for art when he was only six years of age.But he did not know about brushes before a visitor told him he needed one.In

hair.There were no camels nearby.Benjamin decided those days,a brush was made from camel’s

that cat hair would work instead.He cut some fur from the family cat to make a brush.

The brush did not last long.Soon Benjamin needed more fur.Before long,the cat began to look ragged(蓬乱).His father said that the cat must be sick.Benjamin was forced to admit what he had been doing.

cousins,Mr.Pennington, The cat’s

lot was about to improve.That year,one of Benjamin’s

drawings.When he went home,he sent came to visit.He was impressed with Benjamin’s

Benjamin a box of paint and some brushes.He also sent six engravings(版画)by an artist. These were the first pictures and first real paint and brushes Benjamin had ever seen.In1747, when Benjamin was nine years old,Mr.Pennington returned for another visit.He was amazed at what Benjamin had done with his gift.He asked Benjamin’s

parents if he might take the boy to Philadelphia for a visit.

In the city,Mr.Pennington gave Benjamin materials for creating oil paintings.The boy began a landscape(风景)painting.William Williams,a well-known painter,came to seehim work. Williams was impressed with Benjamin and gave him two classic books on painting to take home. The books were long and dull.Benjamin could read only a little,having been a poor student.But he later said,"Those two books were my companions by day,and under my pillow at night."While it is likely that he understood very little of the books,they were his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paintings.The nine-year-old boy decided then that he would be an artist.

21.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visit to Philadelphia.

A.Benjamin’s

influence on Benjamin.

B.Williams’

life as an artist.

C.The beginning of Benjamin’s

D.The friendship between Benjamin and Pennington.

22.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in paragraph3suggest?

A.The cat would be closely watched.

B.The cat would get some medical care.

C.Benjamin would leave his home shortly.

D.Benjamin would have real brushes soon.

23.What did Pennington do to help Benjamin develop his talent?

A.He took him to seepainting exhibitions.

B.He provided him with painting materials.

C.He sent him to a school in Philadelphia.

D.He taught him how to make engravings.

two books helped Benjamin to________.

24.Williams’

A.master the use of paints

B.appreciate landscape paintings

C.get to know other painters

D.make up his mind to be a painter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属于记叙文,主要讲了美国绘画之父Benjamin在决定要成为一名画家之前

的经历。

24.D【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最后一段"While it is likely that he understood very little of

the books,they were his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paintings.The nine-year-old boy decided then that he would be an artist"可知:这两本书帮助Benjamin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画

家的决心,故选D。

【深化拓展】

本文后两个小题考查了细节题。在完成细节题时,要特别注意排除干扰项。如23题中的D项"He taught him how to make engravings"属于"偷梁换柱"类干扰项,根据第三段第

五句"He also sent six engravings by an artist"可知"这些版画是Pennington送给Benjamin 的",并非是Pennington教Benjamin如何画版画,说明D项明显错误。

干扰项的设置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张冠李戴。命题者把文章作者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混淆起来,题干问的是作者的观点,

选项中出现的却是他人的观点,或者题干问的是他人的观点,选项中出现的却是作者的观

点。

2.偷梁换柱。干扰项用了与原文相似的句型结构和大部分相似的词汇,却在不易引人注意

的地方换了几个词汇,造成句意的改变。

3.无中生有。干扰项往往是生活的基本常识和普遍接受的观点,但在原文中并无相关的信

息支持点,这种选项的设置往往与设问毫不相干。

4.以偏概全。考生在做猜测文章中心思想、给文章添加标题或推理判断题时,往往会犯以

偏概全的错误。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是考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或考虑不周,以局部代替整

体。其具体表现为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不合理关

联就是表层理解与深层理解相混淆。表层理解是对文章中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往往是

文章中直接表述的结论;深层理解则是对文章中的客观事实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后

得出的结论。不准确概括是指不能准确地按题目要求概括或提取文中的表层或深层信息。

考点:考查记叙文阅读

B

Getting less sleep has become a bad habit for most American kids.According to a new survey(调查)by the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51%of kids aged10to18go to bed at10pm or later on school nights,even though they have to get up https://www.doczj.com/doc/173683996.html,st year the Foundation reported that nearly60%of7-to12-year-olds said they felt tired during the day,and15%said they had fallen asleep at school.

How much sleep you need depends a lot on your age.Babies need a lot of rest:most of them sleep about18hours a day!Adults need about eight hours.For most school-age children,ten hours is ideal(理想的).But the new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survey found that35%of10-to

12-year-olds get only seven or eight hours.And guess what almost half of the surveyed kids said they do before bedtime?Watch TV.

"More children are going to bed with TVs on,and there are more opportunities(机会)to stay awake,with more homework,the Internet and the phone,"says Dr.Mary Carskadon,a sleep researcher at Brown University Medical School.She says these activities at bedtime can get kids all excited and make it hard for them to calm down and sleep.Other experts say part of the problem is chemical.Changing levels of body chemicals called hormones not only make bodies develop adult characteristics,but also make it hard for teenagers to fall asleep teenagers’

before11pm.

Because sleepiness is such a problem for teenagers,some school districts have decided to start high school classeslater than they used to.Three years ago,schools in Edina,Minnesota,changed the start time from7:25am to8:30am.Students,parents and teachersare pleased with the results.

25.What is the new 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 survey on?

sleeping habits. B.Teenagers’

sleep-related diseases.

A.American kids’

C.Activities to prevent sleeplessness.

D.Learning problems and lack of sleep.

26.How many hours of sleep do11-year-olds need every day?

A.7hours.

B.8hours.

C.10hours.

D.18hours.

27.Why do teenagers go to sleep late according to Carskadon?

A.They are affected by certain body chemicals.

B.They tend to do things that excite them.

examples.

C.They follow their parents’

needto go to school early.

D.They don’t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属于议论文,首先用数据告诉我们美国孩子的睡眠状况堪忧,接着告诉我

们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需要的睡眠时间不同,然后分析了孩子晚睡的原因,最后介绍了一些

学校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睡眠时间而推迟了上课的时间。

27.B【解析】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She says these activities at bedtime can get kids all

excited and make it hard for them to calm down and sleep"可知她认为孩子们睡觉晚的

原因是他们会在睡前做一些让他们兴奋的活动,故选B。

【深化拓展】

本文属于议论类短文,所考查的三道题均为细节题中的直接理解题。细节事实理解题主

要考查考生对文章中某一些特定细节或文章的重要事实的理解能力。它一般包括直接理解

题和语义理解题两种。直接理解题的答案与原文直接挂钩,从阅读材料中可以找到。这种

题难度低,只要学生读懂文章,就能得分,属于低层次题。

在阅读中可以使用定位法与跳读法解决直接理解题。定位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

信息直接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即定位),然后和选项进行比较和分析(尤其要注意一些

同义转换),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跳读法即根据题干和选项所提供的信息跳读原文,并找到

相关的句子(有时可能是几个句子)或段落,然后进行分析和推理等找出正确答案。

以本文26题为例,我们根据题干中"How many hours of sleep do11-year-olds need every day"(1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多少小时的睡眠时间)直接定位到第二段第四句For most school-age children,ten hours is ideal(理想的),由此可知上学的孩子的理想睡眠时间是10个小时,故选择C项。

考点:考查议论文阅读

C

Cojochru feels hurt.The Moldovan has lived here seven years FLORENCE,Italy—Svetlana

had to prove her language skills as a caregiver to Italian kids and elderly,but in order to stay she’s

by taking a test which requires her to write a postcard to an imaginary friend and answer a fictional job ad.

Italy is the latest Western European country trying to control a growing immigrant(移民) population by demanding language skills in exchange for work permits,or in some cases, citizenship.

Some immigrant advocates worry that as hard financial times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natives to keep jobs,such measures will become more a vehicle for intolerance than integration(融合). Others say it’s

only natural that newcomers learn the language of their host nation,seeing it as a condition to ensure they can contribute to society.

Other European countries laid down a similar requirement for immigrants,and some terms are

even tougher.The governments argue that this will help foreigners better join the society and promote understanding across cultures.

Italy,which has a much weaker tradition of immigration,has witnessed a sharp increase in immigration in recent years.In1990,immigrants numbered some1.14million out of Italy’s

then

56.7million people,or about2percent.At the start of this year,foreigners living in Italy amounted to4.56million of a total population of60.6million,or7.5percent,with immigrants’children accounting for an ever larger percentage of births in Italy.

Cojochru,the Moldovan caregiver,hoped obtaining permanent residence(居住权)would help

her bring her two children to Italy;they live with her sister in Moldova,where salaries are among

the lowest in Europe.She was skeptical that the language requirement would encourage integration.

stayed in the Italians always"see me as a foreigner,"an outsider,even though she’s

country for years and can speak the local language fluently,she said.

28.Why doesCojochru have to take a language test?

A.To continue to stay in Italy.

B.To teach her children Italian.

C.To find a better job in Italy.

D.To better mix with the Italians.

29.Some people worry that the new language requirement may________.

A.reduce Italy’s

population quickly B.cause conflicts among people

C.lead t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D.put pressureon schools

30.What do we know about Cojochru?

A.She lives with her sister now in Italy.

B.She enjoys learning the Italian language.

C.She speaks Italian well enough for her job.

D.She wishes to go back to her home country.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属于夹叙夹议文,首先叙述了一个叫Svetlana Cojochru的摩尔多瓦人移民

到意大利,但为了能够继续留在意大利,她必须进行语言测试;接着向我们阐述对外来人

进行语言测试的原因以及对此的不同声音,然后介绍了意大利的移民史,最后告诉我们

Cojochru的居住现状:工资水平很低,而且虽然在意大利生活多年,但意大利本地居民仍

会把她当作外国人来看。

【深化拓展】

本文29题属于推理判断题,根据题干"Some people worry that the new language requirement may…",抓住关键词worry,可以从文中第三段第一句话Some immigrant advocates worry that as hard financial times make it more difficult for natives to keep jobs,such measures will become a more vehicle for intolerance than integration(融合).进行推断。根据关键信息intolerance可判断对语言的要求会造成外来居民和本地居民的不融合,即矛盾,从而选出

正确答案。

推理判断题是历届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因为此类题不仅要求考生理解具体事实细节,也

要理解抽象含义。推理判断题的解题方法有:

1.抓住特定的信息进行逆向或正向推理:善于抓住某一段话中的关键信息,即某些关键

词或短语去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或正向推理,从而推断出这句话所隐藏的深层含义。

(29小题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结合全文(段)进行推断:做推理题时,需要在弄懂全文意思的基础上,整合与题目

相关的有用信息,综合起来进行推理判断,从而确定最佳结论。

3.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得出结论:逻辑结论是指严格根据文章中所陈述的事实、论

点、例证等一系列论据材料进行推理,从而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所以要把握作者的

写作思路,预测下文可能的内容。文章可按照事件发展的经过描写,也可按照因果关

系、对比关系来描写。

4.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推断:知识推断是根据文章中所阐述的细节,运用自己掌握

的基础知识进行推敲,从而得出答案,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社会基础知识,以及充分

理解细节和有关背景知识。

考点:考查夹叙夹议文阅读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

余选项。

How to Do Man-on-the-Street Interviews

The man-on-the-street interview is an interview in which a reporter hits the streets with a cameraman to interview people on the spot.31But with these tips,your first man-on-the-street interview experience can be easy.

●When your boss or professor sends you out to do man-on-the-street interviews for a story, think about the topic and develop a list of about ten general questions relating to it.For example,if your topic is abou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America,you might ask,"Why do you think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important in America?"32

●Hit t he streets with confidence.33Say,"Excuse me,I work for XYZ News, and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share your opinion about this topic."This is a quick way to get people to warm up to you.

●Move on to the next person if someone tells you she is not interested in talking on camera.

get discouraged.

Don’t

be longer than ten

●34Each interview that you get on the street shouldn’t

minutes.As soon as you get the answer you need,move on to the next person.Make sure that as you go from interview to interview,you are getting a variety of answers.If everyone is giving you

be able to use it.A safe number of interviews to conduct is about six the same answer,you won’t

to ten.35

●If y our news station or school requires interviewees to sign release forms to appear on the

leave work without them.

air,don’t

A.Limit your time.

B.As you approach people,be polite.

own a camera,you can buy one.

C.If you don’t

D.For new reporters,this can seemlike a challenging task.

E.To get good and useful results,ask them the same question.

F.That number of interviews should give you all the answers you need.

G.With a question like this,you will get more than a"Yes"or"No"reply.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主要讲了进行街道随机采访的若干技巧。

31.D【解析】根据空格后一句中的"your first man-on-street interview experience can be

easy"可知这是对于记者新人所提出的建议,而选项D中的"new reporters"正好与其相承接,故选D。

35.F【解析】空格前一句是"A safe number of interviews to conduct is about six to ten",而

选项F中"That number of interviews…"正好与其相呼应,故选F。

【深化拓展】

本文34题属于七选五阅读中最常见的设空在段首,那么选择的通常是段落主题句。认

真阅读后文内容,根据段落一致性原则,查找同义词或其他相关的词,推断出主题句。本

be longer than ten 题我们根据空格后一句"Each interview that you get on the street shouldn’t

minutes."可知这段要求我们采访时要限制时间。故A项为本段主题句。

当七选五阅读设空在句首时,还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属于段落间的过渡句。这时要前瞻后望找启示,即阅读上一段结尾部分,通常正确

答案与上一段结尾有机地衔接起来,并结合下一段内容,看所选的答案是否将两段内容连

贯起来。

2.与后文是并列、转折、因果关系等。着重阅读后文第一、二句,锁定线索信号词,

然后在选项中查找相关特征词。通常正确答案的最后一句与空白后的第一句在意思上是紧

密衔接的,因此这两句间会有某种衔接手段,尤其当选项是几句话时。比如,如果选项中

出现时间年代时,往往要注意与原文中年代的前后对应关系。

考点:考查说明文阅读

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

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Alia Baker is a librarian in Iraq.Her library used to be a36place for all who loved books and liked to share knowledge.They37various matters all over the world.When the war was near,Alia was38that the fires of war would destroy the books,which are more39to her than mountains of gold.The books are in every language—new books,ancient books,40a book on the history of Iraq that is seven hundred years old.

She had asked the government for41to move the books to a42place,but they refused.So Alia took matters into her own hands.43,she brought books home every night, 44her car late after work.Her friends came to45her when the war broke out.Anis who owned a restaurant46to hide some books.All through the47,Alia,Anis,his brothers and neighbours took the books from the library,48them over the seven-foot wall and49them in the restaurant.The books stayed hidden as the war50.Then nine days later,a fire burned the51to the ground.

One day,the bombing stopped and the52left.But the war was not over yet.Alia knew that if the books were to be safe,they must be53again while the city was54.So she hired a truck to bring all the books to the housesof friends in the suburbs(郊区).Now Alia waited for the war to end and55peace and a new library.

36.A.meeting B.working C.personal D.religious

37.A.raised B.handled C.reported D.discussed

38.A.worried B.angry C.doubtful D.curious

39.A.practical B.precious C.reliable D.expensive

40.A.then B.still C.even D.rather

41.A.permission B.confirmation C.explan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173683996.html,rm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173683996.html,rge B.public C.distant D.safe

43.A.Fortunately B.Surprisingly C.Seriously D.Secretly

44.A.starting B.parking C.filling D.testing

45.A.stop B.help C.warn D.rescue

46.A.intended B.pretended C.happened D.agreed

47.A.war B.night C.building D.way

48.A.put B.opened C.passed D.threw

49.A.hid B.exchanged C.burnt D.distributed

50.A.approached B.erupted C.continued D.ended

51.A.restaurant B.library C.city D.wall

52.A.neighbours B.soldiers C.friends D.customers

53.A.sold B.read C.saved D.moved

54.A.occupied B.bombed C.quiet D.busy

55.A.dreamed of B.believed in C.cared about D.looked for

【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Alia Baker是伊拉克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当伊拉克爆发战争时,Alia Baker害怕战争会破坏图书,于是向政府求助,在遭到拒

绝后,Alia Baker就自己动手,最后在朋友和邻居的帮助下,Alia Baker成功地将书转移到

了安全的地方。

36.A【解析】考查定语。根据后文"for all who loved books and liked to shareknowledge"

可知,图书馆是那些喜爱书、喜欢分享知识的人集会、碰面(meeting)的地方。故选

A。

39.B【解析】考查形容词。 A.practical实践的; B.precious珍贵的;C.reliable可靠的; D.

expensive昂贵的。根据后文"which are more39to her than mountains of gold"可知,是将书与金山作比较,指书对她来说比金山更珍贵。故选B。

40.C【解析】考查副词。 A.then然后;B.still仍然;C.even甚至;D.rather稍微。甚至

一本关于伊拉克历史的书已经七百年了,与前面的"new books,ancient books"是一种层次上的递进关系。故选C。

41.A【解析】考查名词。 A.permission许可;B.confirmation确认;C.explanation解释;

https://www.doczj.com/doc/173683996.html,rmation信息。根据"She had asked the government for41to move the

books to a42place"可知,她想获得政府的许可,将书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故

选A。

42.D【解析】考查形容词。参见上题解析。 https://www.doczj.com/doc/173683996.html,rge大的;B.public公共的; C.distant遥

远的;D.safe安全的。故选D。

43.D【解析】考查副词。 A.Fortunately幸运地; B.Surprisingly惊奇地; C.Seriously严重

地;D.Secretly秘密地。根据"she brought books home every night"可知,她是在秘

密地转移书籍。故选D。

44.C【解析】考查动词。 A.starting开始; B.parking停车; C.filling装满; D.testing测

试。根据"44her car late after work"可知,下班很晚后,她的车都装满了书。

故选C。

45.B【解析】考查动词。 A.stop停止;B.help帮助;C.warn警告;D.rescue营救。根据

后文"Anis who owned a restaurant46to hide some books."可知,她的朋友们

都过来帮她转移书。故选B。

46.D【解析】考查动词。 A.intended打算;B.pretended假装;C.happened发生;D.agreed

同意。根据"Anis who owned a restaurant46to hide some books"可知,Anis同意把一些书藏在他的饭店里面。故选D。

47.B【解析】考查名词。 A.war战争;B.night夜晚; C.building建筑物; D.way方

法。根据前文"she brought books home every night"可知,他们每天晚上都去图书

馆搬书,故选B。

48.C【解析】考查动词。 A.put放;B.opened打开;C.passed通过;D.threw扔。根

据"over the seven-foot wall"可知,他们是越过(passover)七英尺高的墙搬的书。

故选C。

49.A【解析】考查动词。 A.hid隐藏; B.exchanged交换; C.burnt燃烧;D.distributed

分发。根据上文中的"Anis who owned a restaurant agreed to hide some books."可知,把书藏在Anis的饭店。故选A。

50.C【解析】考查动词。 A.approached接近; B.erupted爆发; C.continued继续; D.

ended结束。由后文"Then nine days later,a fire burned the51to the ground."可知,战争仍在继续。故选C。

54.C【解析】考查形容词。 A.occupied占据;B.bombed轰炸;C.quiet安静的;D.busy

忙的。根据"the bombing stopped and the soldiers left"可知,战争结束了,士兵们也

离开了,因此城市应该很安静。

55.A【解析】考查动词词组。 A.dreamed of梦想;B.believed in相信; C.cared about关

心;D.looked for寻找。根据"Now Alia waited for the war to end and55peace

and a new library."可知,她梦想和平的到来。故选A。

【深化拓展】

本篇完形填空很好地体现出重在考查语篇理解能力,且不在情节上、词汇考查大做文章

的趋势。逐渐侧重于对语篇复现的考查。如47题,根据前文"she brought books home every night,"可知"All through the__47_,Alia,Anis,his brothers and neighbours took the books from the library"他们选择晚上转移书籍,故选B。

语篇复现的信息包括原词复现、同义词和反义词复现、上义词和下义词复现、概括词复

现和代词复现等。语篇中有词汇和结构同现的现象,如与语篇话题相关、意义相关的词汇

同时出现、结构同现、同义同现、修饰同现、因果同现等。因此,利用上下文寻找解题信

息,确定正确答案。

考点:考查记叙文阅读。

第三部分语言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15分)

Last October,while tending her garden in Mora,Sweden,Lena Pahlssonpulled out a handful of small56(carrot)and was about to throw them away.But something made her look closer,and she noticed a57(shine)object.Yes,there beneath the leafy top of one tiny carrot was her long-lost wedding ring.

Pahlsson screamed58loudly that her daughter came running from the house."She thought I had hurt59(I),"says Pahlsson.

Sixteen years60(early),Pahlsson had removed the diamond ring61(cook)a meal.When she wanted to put the ring back on later,it was gone.She suspected that one of her three daughters—then ten,eight,and six—had picked it up,but the girls said they hadn’t. Pahlsson and her husband62(search)the kitchen,checking every corner,but turned up nothing."I gave up hope of finding my ring again,"she says.She never replaced it.

Pahlsson and her husband now think the ring probably got63(sweep)into a pile of

leafy top kitchen rubbish and was spread over the garden,64it remained until the carrot’saccidentally sprouted(生长)through it.For Pahlsson,its return was65wonder.

【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Lena Pahlsson在花园里拔胡萝卜时,找

到了丢失已久的结婚戒指的故事。

56.carrots【解析】考查名词。根据"a handful of"可知要用carrot的复数形式,故填carrots。

57.shiny/shining【解析】考查形容词。a为冠词,object为名词,横线处应填写形容词。

故填shiny或shining。

61.to cook【解析】考查动词不定式。一个句子不能出现双重谓语,所以此处要用不定式

作目的状语。故填to cook。

【深化拓展】

在语法填空中,我们要特别注意词性转换题。如本文的57题,"she noticed a57 (shine)object",句中a为冠词,object为名词,横线处应填写形容词。故填shiny或shining。

词类转换题要先确定所要填的单词在句中的成分。

技巧1:作表语、定语或补语,通常用形容词形式。

技巧2:作主语,或在及物动词或介词后作宾语,用名词形式。

技巧3: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作状语,用副词形式。

技巧4:括号中所给词为动词时,也不一定是考动词的时态语态或非谓语动词,有可能考词类转换;若是形容词或副词,有可能考查其比较级或最高级。

技巧5:词义转换题。词类不一定要变,主要是考查具有与词根意义相反的派生词,需根

据句子意思及前后逻辑关系,在词根前加un-,im-,il-,ir-,in-,non-,dis-等,在词根后加-less 等。

考点:考查语法填空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应用文写作(满分15分)

假定你是李华,计划组织一次郊游,请给你的英国朋友Chris写封邮件邀请他参加。内容包括:

1.参加者;

2.时间、地点;

3.活动:登山、野餐等。

最新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了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秘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 个意义上,欧洲开启 ..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只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 ..我们 的使命。[乙]不管 ..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 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 ....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奋发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题最新点评和试题详细解析

2016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最新点评与试题详细解析 【坊主综述】今年浙江的高考语文卷说得直接一点,真的是乏善可陈;说得冠冕一点,依然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说得严肃一点,也就是政治气候把握得十分精准;说得逗逼一点,那就是徘徊于厅堂和厨房之间,不尴不尬……从整份试卷来看,今年的核心主题当为“新”与“旧”的迎和守。大阅读《母亲》和作文“虚拟与现实”皆如此。文言文选了篇张岱的《琅嬛福地记》,一篇近似《桃花源记》的小品文。张岱是浙江绍兴人,《琅嬛福地记》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张华的博学之人偶然误入琅嬛福地这个藏书圣地的神奇故事。浙江是个好地方啊,人杰地灵,琅嬛福地,天下文化包容交会,刚好G20要来杭州嘛。G20主题是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再看古诗词选的啥,南宋刘克庄的两首爱国诗,传统文化经典赏读选的是墨子的“为政”思想:兼爱、非攻、节约。嗯嗯嗯,有人说,文史不分家,考语文跟考历史差不多。哈哈哈,今年感觉有点像考政治。“时尚外衣,严肃面孔。”今年的试卷大抵如此吧。至于作文嘛,有人说是在歧视农村孩子,我就呵呵吧。反正这题目我得皱着眉头想半天,倒不是不能写,而是寻思怎么写才能迎合出题者的初衷。当然,我不是高考生,但也为那些随时扑街的高考生们捏一把汗。依我之见,辩证肯定要辩证,但是呢,迎新的戏码还是得足,要不然怎么配合G20这个大背景呢?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浙江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煲汤(bāo)恫吓(dòng)脐带血(jì)整齐划一(huà) B.古刹(chà)衣钵(bō)挑大梁(tiǎo)言为心声(wèi) C.掣肘(chè)卤味(lǔ)处女座(chǔ)寅吃卯粮(yín) D.笃定(dǔ)痤疮(cuó)病恹恹(yāng)血气方刚(xuè)【答案】C 【解析】A脐(qí)带血,B言为(wéi)心声,D病恹恹(yā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当前,文艺创作最突出的问题是浮燥,急功近利,粗制滥造,不仅是对文艺的 一种伤害,也是对社会精神生活的一种伤害。

浙江省高考语文(2010-2017)诗歌鉴赏高考题汇编

高考真题诗歌鉴赏专题训练 班级:: 一、2010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6分) 定林①〔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3分) 二、2011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2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省金华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如果说知识改变命运,那老师就是命运的指南针,带领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如果说做事首先要做人,那老师就是灵魂的铸造师,把一个个毛坯(pēi)整饬得 晶莹剔(tī)透。 B.明代真可法师被逮(dài)捕后,依旧气宇轩昂,烙守正道,因此备受拷讯,惨遭刑杖。当时的御史曹学程因敬重他赶往狱中瞻仰,却发现法师己经坐化了,涅槃前还 念了一首偈(jì)子。 C.住了几日,鲁智深见李忠、周通都不是慷慨之人,作事悭(qiān)吝,就要下山。 既然这样,那俩个家伙究竟是如何对待这个“饿得干瘪(biě)了”的和尚呢? D.当历史变成权力的工具时,真正的历史反而被刻意湮(yān)没了,因而我们医乏“真实的历史”。尽管如此,长着一撮(cuō)胡子的霍布斯鲍姆,仍认为历史是对 现实失败者的一种补偿和慰藉。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那些以晶莹姿态舒展的青春情感,最终如同投错了地址的信笺,’落在一个荒芜的 地方。但轻吟起聂鲁达《我记得你往日的样子》时,仍然觉得应该感谢你曾给以 ..我美好的往日。 B.乔布斯说,推脱 ..责任就是你人生走向贬值的开始。一个人的成长应该从学会承担责任、消灭借口开始,承担责任就是在创造你的个人品牌。 C.特朗普确实是一位企业家,但因此就说他不懂外交,显然是一种牵强附会 ....的说法。 在美国懂外交的总统当得又怎么样?关键在于那一批辅佐的大臣和师爷会怎么做。 D.古代那些记录“旅游路线”的书籍不仅起到了旅行指南的作用,更诱发出许多人出 游的热情和决心。明末文学家王思任读了张肃的《台游草》,立刻投袂而起 ....,收拾好行李坐船揽胜去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庆云县退休教师杨连印退休后没有享受一天的安逸生活,而是倾尽他自己四十多年工作获得的所有积蓄,在自家创办了家庭课外辅导站,把家园变成了“校园”。 B.与会业者呼吁当局尽快拿出方案提振台湾的观光产业和旅游消费水平,并指出如果台湾社会充斥不欢迎言论,也会影响大陆游客的来台意愿。 C.有一家骗子医药公司打着“京奥”公司的名义,在多地举办只让老年人参加的推销会。他们凭借代办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药费为手段,向老人推销价格奇高的保健

新步步高2017届浙江高三语文大一轮3读3练:第12周周1Word版含解析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好过——潘采夫虚拟采访鲁迅 潘采夫 潘采夫:先生,今天是您诞辰130周年,离开这么久,您的感觉怎样? 鲁迅:我还从来没有过如此的远游。所谓激动,是没有的,不过看到街市依旧太平,中国还是那个中国,而内里还是我生活过的,欣慰还是有的。 潘采夫:听说先生门下吃鲁学饭的食客有两万以上。 鲁迅:哪里,愧不如曹雪芹,他吃的是草,却用奶汁抚养了全国一半的人口。 潘采夫:先生去世75年了,后来的人给了先生很高的评价,您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鲁迅:让他们赞美去,我一个都不宽恕。 潘采夫:这些年,读经运动如火如荼,儿童读经成了时尚潮流,上海还曾开办了孟母堂。 鲁迅:尊孔,崇儒,专经,复古,由来已经很久了。皇帝和大臣们,向来总要取其一端,或者“以孝治天下”,或者“以忠诏天下”。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古书实在是太多,倘不是笨牛,读一点就可以知道,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十四年的读经》) 潘采夫:韩医申遗成功了,中医也跃跃欲试。您有句话让中医的感情很受伤…… 鲁迅:我是曾经说过,“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如果因为这句话误了他们的申遗,我感到抱歉。如果中医可以,则气功、金钟罩、点穴也都可以申遗的。(《呐喊》序言) 潘采夫:现在有人把批评家叫作表扬家,先生对韩寒、王朔怎么评价?有人说他们继承了先生的衣钵。 鲁迅:凡批评家对于文人,或文人们的相互评论,各各“指其所短,扬其所长”固可,即“掩其所短,称其所长”亦无不可。然而那一面一定得有所长,这一面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假使被文人相轻这个恶名吓倒,对于充风流的富儿,装古雅的恶少,销淫书的瘪三,无不“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一律拱手低眉,不敢说或不屑说,那么,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版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 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了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风靡( m 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 通,成为城市“烂疮(chu āng )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 .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 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 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秘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 é)。 C .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 ú) 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 ìn )潸然泪下。 D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 ī)毒战 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 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 2-3 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 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 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 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只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 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 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 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开启 B .付与 C .不管 D .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国产大飞机 C919 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奋发努力把大型客机 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A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 . . . . . . . . .. .. .. ....

2017年历史高考试题答案及解析-浙江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读】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gCYST5o6Gm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答案】A 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gCYST5o6Gm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读】根据“同姓不婚”,鲁国是姬姓封国,晋两国不可通婚,可知①正确;燕国是姬姓封国,因此晋燕两国不可以通婚,可知②不正确;宋国不是姬姓封

国,晋宋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③正确;秦国不是姬姓封国,秦燕两国可以通婚,可知④正确。gCYST5o6Gm 【答案】C 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gCYST5o6Gm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 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 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读】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樊氏的庄园里,实行了农、林、牧、渔多种经营,生产经营活动广泛;“资至百万”说明樊氏庄园经济力量强大;“闭门成市”反映自给自足程度很高;草市是在乡村、城外交通便利处自发形成的商品交易场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gCYST5o6Gm 【答案】C 1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gCYST5o6Gm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解读】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获得丰富的史料就更能接近真相。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诗歌是特定的时期社会风貌在文学领域的反映。它可以作为研究的史料,A不准确;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这样的

2017年11月浙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消遣.(qiǎn) 教诲.(huì) 荒诞.不经(dàn) B.贮.藏(zhù) 沉吟.(yín) 跬.步千里(guǐ) C.猝.然(cù) 胆怯.(qiè) 不速.之客(sù) D.呜咽.(yàn) 分歧.(qí) 蓊.蓊郁郁(wěng)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篇幅狭隘奏鸣曲 B.簇新摇篮挖墙角 C.烟霭伺侯杀手锏 D.辨论斑驳踢踏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量子通信成功演示启示国人:在创新方面,我们不必妄.自菲薄 ...,也不可妄自尊大。 B.要细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责任清单,对不作为、慢作为的部门和人员予以 ..问责。 C.讲好浙江故事,展示好浙江的人文之美,是建设好文化浙江不可或缺 ....的重要内容。 D.在全运会男子200米决赛中,谢震业打破全国纪录,继百米大战后一再 ..获得金牌。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将为打造金砖国家下一个“金色十年”贡献新倡议,搭建新平台,注入新活力。B.通过特色民俗活动,使大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C.“艾滋病防治宣传校园行”旨在提升公民防艾抗艾意识,改进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D.《战狼Ⅱ》表达的不仅仅是大国崛起的集体共识,而且是国内许多观众的英雄梦想。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对阅读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而不是一个用清晰的思想来观察世界的人。 ①正是由于阅读,才使人的感触从目之所及达到了思之能及 ②阅读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的视野,提升我们思想的格局 ③才让人可能超越时空的局限 ④不阅读,就是躺在书海之中,也只是一个用混浊的眼睛观察世界的人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孩子们的脸,像朝阳下初开的百合花,显得如此的鲜嫩、光洁。(比喻) B.车过故乡,钱塘江隔岸的青山,万笏朝天,渐渐露起头角来了。(借代) C.池塘里,只剩下些残叶,荷花们蜷缩在淤泥里,做着春天的梦。(拟人) D.杨梅有多么奇异的形状,多么可爱的颜色。多么甜美的滋味呀。(排比) 7.下列诗句内容与浙江风景名胜无关的一项是 A.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B.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C.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D.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 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解 析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时期的生产工具非常简单,主要是石斧和骨镰,耧车在西汉时才开始出现,曲柄锄属于铁制生产工具,原始社会没有使用铁器,所以①③符合题目要求,故答案为A。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承袭了秦朝的皇帝制度、郡县制度、丞相制度,封国制度和刺史制度是秦朝所没有的,故A项符合题意。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解析】指南鱼在北宋时开始出现,其前身被称为司南,能同时介绍这两项成就的是《武经总要》,故B项符合题意;《抱朴子》是晋代葛洪所著,当时指南鱼和火药都还没有出现,排除A项;《萍洲可谈》是记述有关典章制度、风土民俗及海上交通贸易的著作,故它不会同时记载相关配方,排除C项;《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然而并没有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故D项错误。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答案】 C 【解析】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绘画强调写意传神,材料中描述了绘画中四季与人关系,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逼真摹写之意,排除A项;材料中也没有花鸟的相关信息,所以不能得出山水画是否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排除B项;绘画中四季与人关系不能说明就是以人为核心,排除D项。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7浙江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有学者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下列的西周诸侯国贵族之间不能通婚的是 A .晋国和秦国B .燕国和宋国 C .鲁国和齐国D .鲁国和燕国 2.“使蒙恬渡河取斑阙、陶(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这一事件最有可能记载于下列哪部历史文献 A.《汉书?武帝纪》 B.《春秋?召公》 C.《战国策?秦》 D.《史记?秦始皇本纪》 3.元朝的中央机构不包括 A.中书省B.门下省 C.枢密院D.宣政院 4.读右图,下列诗句与之无关联的是 A.丝绸茶叶陶瓷萃,商贾僧人行旅偕。 B.朝野交流穿朔漠,中西融合越重洋。 C.羌笛魂断阳关路,南海船沉水晶宫。 D.辟航路欲往东土,至新陆不知何处。 5.汉武帝雄才大略,其在位期间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下列史实属于汉武帝时期的是 A .农业中一牛挽犁的推广B .设五经博士 C .推广“蔡侯纸” D .水力鼓风冶铁装置的出现 6.周山在《中国学术思潮史》中介绍先秦一位思想家,说他“对社会好坏的衡量标准是国家人民之利;他的仁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根据以上介绍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位思想家应该是 A .荀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7.明清以来,一些文人学者认识到空疏的理学是于事无补之学,转而研求农政、刑名、河工、漕运、币制、战守、舆地等学。下列著作不能体现这一治学风格的是 A.《四书集注》B.《日知录》 C.《天下郡国利病书》 D.《海国图志》 8.古代某一时期朝廷设立“军器监”,机构很大,有11个作坊,其中有火药作、火作、猛火油作等。下列朝代最有可能设置该机构的是 A.东晋B.秦代 C.汉代D.宋代 9.“南州千百人中,有王谢功名,兼擅陶朱事业,论文章、论经济、率才望勋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该挽联歌颂的近代实业家是 A .方举赞B .陈启源 C .张謇D .荣宗敬 10.“文明有善果,也有恶果,须要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此成不平等的世界。”这是孙中山发表于《民报》上的讲话,为此,他要突破欧美之恶果的主张表现在 A.推翻清王朝统治,实现民族革命 B.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节制资本,实现社会革命 D.平均分配土地,实现真正的均富 第4题图

2017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

语文2017年高三2017年浙江卷语文 语文 考试时间:____分钟 题型单选题简答题填空题书面表达总分 得分 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 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 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 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 《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广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诵读的行列。 C.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D. 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简答题(综合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____分,共____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____________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________________【丙】____ (2)文段中加粗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6.(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

2005-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真题散文小说阅读一览表 2005年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李汉荣 人,在人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 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 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 转身彻底离开人群。 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 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 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 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 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 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 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 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 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 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 19.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 。(不超过20个字)(2分) 【答案】人群是欲望的集结,而我们无法泯灭欲望。或:人总在人群里寻找道路、回声、利润、表情。 【解析】这是一道由果探因题,要寻找原因,可以从第一段文字中找,因为这句话是前文的一个总结。也可以从第二段文字中找,因为下一段是这一观点的展开论述。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20.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6分) 【答案】“似乎”一词的含义:①他们行为上远离人群,思想上超越大众;②他们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走出人群,又将丰盛的精神礼物(“思想的星光’“亦可)带回给人类,因而实际上并未远离人群。 作用:①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②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解析】20.本题考查考生对表达技巧运用理解的能力。做第一问,要注意“似乎”一词,“似乎”说明从表面上看是远离人群,而实际又并未远 1

2017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全国卷word版

2017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 ..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 ..我们的 使命。[乙]不管 ..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 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 ....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2019年12月浙江省学考选考浙江省嘉兴市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历史试题嘉兴一模

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教学测试 历史试题卷2019.12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 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 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 继兄为王者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10王。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据此可发现 A.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 B.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 C.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 D.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 2.司马谈在《论六家指要》中有精要的评论:“要曰彊(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 道也。此 ?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材料中的“ ?”最有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 3.读右图。该局部图所指时期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基本奠定 B.中国思想文化进入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 C.灌钢法的应用提高了冶铁业的生产效率 D.井渠的创制大大提升了关中地区农业产量 4.古代某职官初设时“秩六百石,员十三人”, 开朝会时其班序也远在二千石之后,但享有 直接向皇帝面陈奏事的权力,并“代表中央 监制品秩二千石的高官”。该职官是 第3题图 A.中正 B.刺史 C.御史大夫 D.锦衣卫 选考科目教学测试·历史试题卷·第 1 页共 8页

2017浙江卷高考语文试题真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项,风靡mǐ;B项,秘诀;C项,不禁jīn。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 义上,欧洲开启 ..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 ..我们的使 命。【乙】不管 ..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 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 ....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

浙江2017年4月高中历史选考[卷]和参考答案解析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 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 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 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 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 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 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2017浙江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

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越过人类智能综合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启B.付与C.不管D.独一无二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B.乙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业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 C.“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

2017年4月浙江历史选考及其答案

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型”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 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 ②④ 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3、中国古代典籍十分重视技术经验的总结。下列项中,同时介绍指南鱼和火药配方的是 A、《抱朴子》B.《武经总要》 C.《萍洲可谈》 D.《梦溪笔谈》 4、北宋画家论及山水画的创作,提出“春山烟云绵联,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该认识反映的中国山水画的特征是 A注注重对客观自然景物的逼真摹写 B.强调以花鸟为主要描绘内容 C.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D.强调人物为核心的布局构图 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6、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土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A.商人谋求转变社会地位 B.盐商经济实力迅速提高 C.士贵商贱观念已被打破 D.商人得到政府优厚待遇 8.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奄奄一息,颜临灭亡的边缘。”下列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①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②北京东交民巷被侵华列强划为“使馆界” ③美国商品借资本输出完全垄断中国市场 ④侵华列强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10、《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他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2018浙江高考语文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从懵(měng)懂的幼儿到朝气蓬勃的少年,从踌躇满志的青年到成熟的中年,最后步人两鬓(bìng)斑白的老年:有序变化是生命亘古不变的主题。 B. 虽然语言系统有自我净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分层过滤,淘尽渣滓(z ǐ),淬(cuì)炼真金,但是当下网络语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C. 江上一个个漩涡,似乎在仰首倾听清晨雁鸣;那些雉堞(dié)、战车,均已废驰;鸟鸣声穿过山风烟霭,落满了山峦;遍野麦浪,渐成燎(liáo)原之势。 D. 对于那些枉顾道德与法律铤而走险的电商平台,有关部门必须给予相应的惩(chěng)罚,否则难以制止种种薅(hào)顾客羊毛的恶劣行为。 【答案】B 【解析】 A项“鬓”应读作(bìn),故A项错误; C项“废驰”改为“废弛”,故C项错误; D项“枉顾”改为“罔顾”,故D项错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在第55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互通的环境。【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书展上多家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络绎不绝 B. 跃然纸上 C. 关于 D. 观照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甲 B. 乙 C. 丙 2.【答案】C 【解析】应将“关于”改为“对于。因为“对于”引进某种行为、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词结构做状语。“关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题干中“绘本创作者”是对象,所以用“对于”。 3.【答案】A 【解析】应该将冒号改为“。”因为原句中的“:”后面的容并没有解释说明“插图是什么”,所以将冒号改为句号,表示对“什么是插画?”的回答。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