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4、熟悉初中常见物质的俗称,将其俗称的来源弄懂,并与其学名,化学式

及所属类别联系起来记忆。

5、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要抓住“原子守恒、元素守恒和质量守恒”这个核

心。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表示为:

6、主动关心与化学有关的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

件,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例题精析

例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

A、Fe

B、N

2

C、CO

D、H+

分析:化学式在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及物质的组成,微观上由分子构成的

物质表示一个分子及分子的构成。元素符号从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

示一个原子。对单原子的单质,元素符号还表示这种物质。

答案:A

例2、已知溴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图)问:

①x的值为_________。

②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填序号)

A B

C

③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④溴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酸,该酸的名称是_________。

分析:①由原子呈电中性,即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得出答案:x=35

②因为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Br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应该

与Cl即B的化学性质相似。

③书写化学式时应该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氢为+1价,而溴的最外层有7

个电子,化合价应为-1价;再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溴化氢的化学式应

为HBr,或由②中可提示,氯化氢化学式为HCl,氯与溴的化学性质相似,则溴

化氢应为HBr。

④由无氧酸的命名规律或HCl的命名可知答案为氢溴酸。

例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组成或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③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

④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物质组成的

⑤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⑥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⑦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⑧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

A、①⑤⑦⑧

B、①③⑤⑧

C、①⑥⑦⑧

D、③⑤⑥⑦

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用来表示单质、化合物的宏观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是用来表示物质微观构成的,解答本题的方法是先对所述各项分别分析判断,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选项①正确:从宏观上看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选项②错误:元素是只论种类,不论个数。

选项③错误:因为纯净物的分子中不能再含其他物质的分子。

选项④错误:纯净物中只能由一种物质组成,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不能由碳和氧气组成。

选项⑤正确: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物质。

选项⑥错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能说由原子直接构成。

选项⑦⑧都正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当分子说个数时,构成这一分子的原子个数也要说,当分子个数没有说时,原子个数也不说。

答案:A。

例4、对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为盐和水,则该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和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分析: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反应,而酸性氧化物与碱溶液,碱性氧化物与酸之间的反应均可生成盐和水;可溶性碱[Ba(OH)

2

]与可溶性盐

(CuSO

4)反应可生成两种沉淀[BaSO

4

和Cu(OH)

2

];酸性氧化物(CO

2

)与碱溶液

(NaOH)反应就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可知正确答案为B。

答案:B

例4、由

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种可能得到物质的化学式:

(1)碱性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氧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理解“碱性氧化物、碱、含氧酸、盐”的概念和各自的组成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其解题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各类物质的组成,从题中所给的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利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的原则,写出符合要求的化学式。具体解法如下:

(1)碱性氧化物的组成是:“金属元素+氧元素”应由Na 与O 组成,化学式为Na 2O 。

(2)碱的组成是:“金属离子+OH -”应由Na 、H 、O 组成,化学式为NaOH 。

(3)含氧酸是:“H ++含氧酸根”应由H 、O 、C 组成,化学式为H 2CO 3。 (4)盐是:“金属离子+酸根离子”应由Na 、C 、O 组成,化学式为Na 2CO 3。

答案:(1)Na 2O ;(2)NaOH (3)H 2CO 3(4)Na 2CO 3

例5、填写下表(类别指:酸、氧化物、碱、盐、单质、有机物)

分析:

本题地考查

物质的分类和命名,在

分类时,一定要按照题

目的要求答题,如P 2O 3只需答属氧化物即可,不要再分为酸性氧化物。

答案:

中考热身:

(一)

选择题

1、在一小组的报

告里使用了如下化学符号,其中错误的是()

A 、镁离子:Mg 2+

B 、两个氮原子:2N 2

C 、五氧化二磷:P 2O 5

D 、氯化钾:KCl

2、下列各组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都相同的一组是() A 、KMnO 4、K 2MnO 4 B 、NH 4Cl 、HNO 3 C 、P 2O 5、、Ca 3(PO4)2 D 、Cl 2、CaCl 2

3、X 元素的原子外电子层有1个电子,Y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由X 、Y 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 、XY

B 、XY 2

C 、X 2Y

D 、XY 3

4、酒后驾车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章行为,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呼出的气体以判断他是否饮酒。司机呼出的乙醇分子能在硫酸存在的条

件下,使红色的三氧化铬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

2(SO

4

)

3

]中Cr元素的化

合价为()

A、+3

B、+5

C、+6

D、+7

5、下列各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氢氧化钠、纯碱、Na

2CO

3

B、氢氯酸、盐酸、HCl

C、硫酸铜晶体、胆矾、CuSO

4

D、碳酸钙、生石灰、Ca(OH)

2

6、下列离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想一想:Na

2O(固)、P

2

O

5

(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与这两种物质

可归为同一类的是()

A、浓H

2SO

4

B、KNO

3

C、CaO

D、碱石灰

8、下列各组中,与其他三组表现出的规律有所不同的是()

A、缓慢氧化、氧化反应

B、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C、无氧酸、酸

D、纯净物、有机物

9、由1H、2H、3H和16O、17O、18O可形成的水分子有()

A、3种

B、6种

C、9种

D、18种

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石蜡熔化

B、食物腐败、干冰升华

C、工业制氧、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钢铁生锈

11、下列物品不属于危险品,允许旅客带上客车的是()

A、浓核酸

B、汽油

C、纯碱

D、白磷

12、(本题有2个正确答案)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有益

B、本饮品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防龋齿

D、含碘食品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

13、固体物质受热变成气体,这种变化()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14、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充入a个CO分子和b个O

2

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碳原子数与氧原子数之比为()

A、a/(a+2b)

B、a/2(a+b)

C、a/b

D、a/2b↑

15、已知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3(NH

4)

2

SO

4

=XNH

3

+3SO

2↑+N

2

↑+6H

2

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上式中X的值是()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6、请你结合下列备选答案,填写此题题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B、爆炸

C、盐酸中滴入紫色石蕊

D、两种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发生

17、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铜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u+2H

2SO

4

(浓)=CuSO

4

+X↑+2H

2

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

18、在CO和CO

2

混合气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取此混合气5g,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________克。

19、大棚种植蔬菜,在冬季需要补充二氧化碳。某同学在自己家的大棚内设计了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将工业废硫酸用水稀释后,盛放在塑料桶内悬挂

在高处。每天向桶内加适量的碳酸氢铵(NH

4HCO

3

),它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

铵、水和二氧化碳。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将塑料桶悬挂在高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生成的硫酸铵在农村可用作________________。

20、点燃的镁条可以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继续剧烈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化学方程式中你可获得哪些化学信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21、(1)最新科技报道,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氢

元素的一种新粒子,它的组成可用H

3+表示,1个H

3

+粒子中含有_________个质

子,_________个电子。

(2)新兴大脑营养学发现,大脑生长发育与不饱和脂肪酸有关。从深海鱼

油中提取出来的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脑黄金”它的化学式C

26H

40

O

2

,它是

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

22、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熔点是。苯的化

学式是C

6H

6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2)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3)苯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3、有四组物质:①MgO、CaO、CO

2、Fe

2

O

3

②Zn、Al、Fe、Cu③H

3

PO

4

、H

2

O、

H 2SO

4

、HNO

3

④NO、CO、O

2

、CO

2

上述各组中均有一种物质在性质、类别等方面与

众不同,这四种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相互反应可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有①液氧②洁净的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MnO

2⑤KClO

3

⑥水银⑦冰水混

合物⑧氯化钾。其中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有________,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有________。(填序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A

5、B

6、C

7、C

8、D

9、D

10、B

11、C

12、CD

13、C

14、A

15、D

(二)填空题

16、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或下列变化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17、SO

2

18、15

19、A、①2NH

4HCO

3

+H

2

SO

4

=(NH

4

)

2

SO

4

+2H

2

O+2CO

2

②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③化肥(氮肥)

20、

①该反应中镁、二氧化碳、碳、氧化镁

四种物质的质量之比为12︰11︰3︰28

②镁的化学性质比碳活泼

③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镁着火不能用CO

2

灭火

⑤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⑥镁在这个反应中是还原剂。

21、(1)3、2(2)3、384

22、(1)没有颜色;有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沸点是;熔点是。(2)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

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3)2C

6H

6

+15O

2

=12CO

2

+6H

2

O

12、CO

2、、Cu、H

2

O、O

2

、2Cu+O

2

+H

2

O+CO

2

=Cu

2

(OH)

2

CO

3

17、①⑥;④⑦;①③④⑤⑥⑦⑧;②;③④⑤⑦⑧;①②;③④⑤⑦

中考化学溶液专题

甲 乙 0 20 30 温度/℃ 2溶解度/g 2009年中考试题汇编——溶液 41.【2009·河南】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50 g 水可以溶解 g 甲物质; (2)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 方法是 (只填一种); (3)将20℃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 度升高到30℃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答案:(1) (2)升温 (3)甲大于乙 42.【2009·济宁】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小华同学实验中发现:把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放入同样一杯水中,有的溶解快,有的溶解多,有的溶解又快又多。是哪些因素影响着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多少呢 请你参考下表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以硝酸钾为例,选择一种可能影响硝酸钾溶解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 溶解度(g) 110 138 1 68 ①影响因素: ②实施方案: ③通过实验得出 。实验中, 控制不变的因素是 。 答案:① 温度 ②取两只小煤球杯,分别加入2克硝酸钾;在其中一只烧杯中倒入10ml 冷水,另一只烧杯中倒入10ml 热水 ③硝酸钾在热水溶解快,在冷水中溶解慢 硝酸钾和水(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3.【2009·济宁】向20℃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CaO )粉末,至充分反应(化学议程式为:CaO +H 2O===Ca(OH)2+热量)。请结合题目信息回答: ⑴加入氧化钙粉末后,溶液的温度将 (升高、降低或不变); ⑵反应后溶液的质量跟原石灰水相比将会 (增加、减少或不变); ⑶反应后溶液温度恢复至20℃,跟原石灰水相比,溶质质量分数 (增加、减小或不变)。 答案:⑴ 升高 ⑵ 减少 ⑶ 不变 44.【2009·南昌】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 .硬水 B .油水 C .泥水 D .蒸馏水 答案:A 45.【2009·南昌】氯化钾和硝酸钾晶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1) 30℃时KNO 3的溶解度为 ; (2)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右图中能表示KCl 溶解度曲线的是 。

函数的概念学案

函数的概念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丰富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习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进一步巩固初中常见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定义域、值域 3、理解区间的概念,能准确地利用区间表示数集 4、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函数概念的活动,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函数的概念、符号y=f(x)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问题1、在初中,甚至在小学我们就接触过函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函数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请大家举出以前学习过的几个具体的函数 问题2、请大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函数 二、结合刚才的问题,阅读课本实例(1)、(2)、(3),进一步体会函数的概念问题3、在实例(1)、(2)中是怎样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你能仿照描述一下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年)之间的关系吗? 问题4、分析、归纳上述三个实例,对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有什么共同点呢? 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设、是,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使对于集合中的一个数,在集合中都有和它对应,那么就称为从集合到集合的一个函数,记作其中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与的值相对应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 问题5、在实例(2)中,按照图中的曲线,从集合B到集合A能不能构成一个函数呢?请说明理由 练习1、 1、在下列从集合到集合的对应关系中,不可以确定是的函数的是()(1),对应关系 (2),对应关系 (3),对应关系 (4),对应关系 2、下图中,可表示函数的图像只能是() 三、区间的概念

(完整版)初三化学习题精选(溶液的浓度)习题与答案

初三化学习题精选(溶液的浓度) 1、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叫做溶液的_______。 A. 浓度 B. 密度 C. 溶解度 D. 溶解性 2、往100 g 20%的食盐溶液中加入100 g水,则稀释前后________。 A. 溶剂的质量不变 B. 溶液的质量不变 C. 溶质的质量不变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溶解度是S g/100g水。从数值上看,A与S的关系是A____S (填“>”、“=”或“<”=。 4、矿泉水和蒸馏水在外观上都是无色、透明的,但矿泉水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按分散体系分类,矿泉水 属于_______。 A. 悬浊液 B. 溶液 C. 纯净物 D. 化合物 5、某研究小组对本地区河流的水质情况进行调查,取水样后先进行过滤,其目的是___。 A. 除去水样中的其它物质 B. 除去水样中的难溶性固体物质 C. 使水样变为纯净水 D. 对水样进行消毒处理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 在t℃时,90 g水中溶解10 g氯酸钾时达到饱和,所以氯酸钾在t℃时的溶解度是10 g/100 g水 B. 硝酸钾在60℃的溶解度是110 g/100g水,110 g硝酸钾溶解在90 g水里,可得到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 200 g C. 在100 g水里最多溶解A物质36 g,则A物质的溶解度是36 g/100g水 D. 在10℃时,50 g水里溶解10.5 g硝酸钾就不能再溶解,则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是21 g/100 g水 7、可乐等饮料中溶解有一定的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会冒出许多气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______,导致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__ ____。当气泡逸出后,瓶内的液体_____(填“是”或“不是”)二氧化碳的饱和溶液。 8、40℃时,A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40%,B物质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将两种溶液在温度不变的情 况下蒸发等质量的溶剂,析出的晶体的质量________。 A. A>B B. A

信号与系统基础知识

第1章 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 1.1 引言 系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指由多个元件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我们学习过“电路分析原理”的课程,电路是典型的系统,由电阻、电容、电感和电源等元件组成。我们还熟悉汽车在路面运动的过程,汽车、路面、空气组成一个力学系统。更为复杂一些的系统如电力系统,它包括若干发电厂、变电站、输电网和电力用户等,大的电网可以跨越数千公里。 我们在观察、分析和描述一个系统时,总要借助于对系统中一些元件状态的观测和分析。例如,在分析一个电路时,会计算或测量电路中一些位置的电压和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在分析一个汽车的运动时,会计算或观测驱动力、阻力、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状态变量随时间的变化。系统状态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称为信号,包含了系统变化的信息。 很多实际系统的状态变量是非电的,我们经常使用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把非电的状态变量转换为电的变量,得到便于测量的电信号。 隐去不同信号所代表的具体物理意义,信号就可以抽象为函数,即变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信号用函数表示,可以是数学表达式,或是波形,或是数据列表。在本课程中,信号和函数的表述经常不加区分。 信号和系统分析的最基本的任务是获得信号的特点和系统的特性。系统的分析和描述借助于建立系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关系,因此信号分析和系统分析是密切相关的。 系统的特性千变万化,其中最重要的区别是线性和非线性、时不变和时变。这些区别导致分析方法的重要差别。本课程的内容限于线性时不变系统。 我们最熟悉的信号和系统分析方法是时域分析,即分析信号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例如,对于一个电压测量系统,要判断测量的准确度,可以直接分析比较被测的电压波形)(in t v (测量系统输入信号)和测量得到的波形)(out t v (测量系统输出信号),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为了充分地和规范地描述测量系统的特性,经常给系统输入一个阶跃电压信号,得到系统的阶跃响应,图1-1是典型的波形,通过阶跃响应的电压上升时间(电压从10%上升至90%的时间)和过冲(百分比)等特征量,表述测量系统的特性,上升时间和过冲越小,系统特性越好。其中电压上升时间反映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小的上升时间对应快的响应速度。如果被测电压快速变化,而测量系统的响应特性相对较慢,则必然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 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另一种方法是频域分析。信号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把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三角信号的叠加,观察信号所包含的各频率分量的幅值和相位,得到信号的频谱特性。图1-2是从时域和频域观察一个周期矩形波信号的示意图,由此可以看到信号频域和时域的关系。系统的频域分析是观察系统对不同频率激励信号的响应,得到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频域分析的重要优点包括:(1)对信号变化的快慢和系统的响应速度给出定量的描述。例如,当我们要用一个示波器观察一个信号时,需要了解信号的频谱特性和示波器的模拟带宽,当示波器的模拟带宽能够覆盖被测信号的频率范围时,可以保证测量的准确。(2)

08辅导班基本概念学案

专题一、基本概念学案 一、化学基本概念考点及例题分析 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 了解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例题1]:下列广告用语在科学性上没有错误的是 ( ) A、这种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这种蒸馏水绝对纯净,其中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含丰富的氮、磷、锌等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 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例题2]: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通过探针拨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变化 B.在上述操作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C.在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D.此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例题3」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①导电②爆炸③缓慢氧化④变色⑤无水硫酸铜吸水⑥工业制氧气⑦白磷转变成红磷⑧久置浓硝酸变黄⑨丁达尔现象⑩发光 A、①④⑨ B、⑥⑧⑩ C、②⑥⑦ D、③⑤⑦⑧ (3) 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例题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后两种是纯净物的是 A、蓝矾玻璃无色的刚玉 B、汽油液氯醋酸 C、石蜡纯盐酸王水 D、干冰铝热剂铁触媒 (4) 了解同位素等概念。 [例题5]: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He B.He C .He D .He (5)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例题6]: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2. 化学用语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中考化学专题讲座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专题讲座一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考点剖析: 1、化学用语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语言工具,熟悉并熟练应用化学用语,是初中学生应该具有的化学学科基本素质之一,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学用语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其基本要求是能够理解其意义并能正确书写。 2、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分类 重点掌握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会判断物质的类别并掌握各类物质的读法、写法。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重点掌握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基本概念,并运用这些概念对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进行判别。 4、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 中考热点预测 1、元素符号和化学式 用化学用语表示微粒或元素化合价,根据物质名称或指定物质类别书写化学式是较典型的题。近年来联系最新科技信息的题目渐多,一般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化学式说明新物质的元素组成或分子构成情况。 2、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分子、原子、离子定义及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等内容是本部分考查的重点,联系环保、化工等问题,考查物质的类别、组成或构成及隶属关系。在介绍一种新物质或有关环保、毒品或中毒的事件后,要求考生根据题给信息进行讨论和判断,是较新潮的题型。 3、化学方程式 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等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对化学反应类型的考查多与书写方程式相揉和,特别是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是必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理论解释是本部分的基础,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各地中考题中的常见题型,如: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化学反应之中某物质的质量变化、求某物质的化学式或推断物质的组成。 说明:本部分内容在各省市中考题中都有,常常作为中考试题的开篇题,考核率为100%,命题的形式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形式。 复习技巧点拨 1、掌握规律,把好记忆关,在记忆过程中注意总结,增强应变能力和迁移能力。 2、复习时要有所侧重,在中考中,化合价与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是必考知识点,对于这样的精品知识,复习时要重点突破。 3、抓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

专题八 溶液 1.牛牛同学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下图),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B 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A 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A .食盐和水 B .硝酸铵和水 C .镁和稀盐酸 D .铜和稀硫酸 2.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 .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 .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 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 .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 4.现有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 2 ℃时a 、c 两物质溶解度相等 B .将c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可以转化为饱和溶液; C .t 1℃时a 、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将t 3℃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 1 时, a 物质析 出最多,无c 物质析出。 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t 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5 C .t 2℃时,甲、乙的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将等质量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由t 3℃降温至t 2℃,析出甲 的质量一定比析出乙的质量大 7.(10分)下图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将气体A 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蓝色,气体A 是 (填化学式), (2)步骤③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填写“过滤”、“加热”之一)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原理是32234NaCl NH CO H O NaHCO NH Cl +++=↓+,过程中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选填字母) a .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课时数列的基本概念学案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第1课时 数列的基本概念学案 【课本导读】 1.数列的概念 按 排成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2.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a n }的 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a n =f (n )来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已知S n ,则a n =? ???? n =, n 3.数列与函数 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 (或它的有限子集{1,2,…,n })的函数,当自变量 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它的图像是 . 4.数列的分类 (1)根据数列的项数可分为 、 . (2)按照数列的每一项随序号变化的情况可分为: ①递增数列;②递减数列;③摆动数列;④常数列. 5.递推公式 如果已知数列{a n }的第1项(或前几项),任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 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教材回归】 1.(课本习题改编)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n 2 -5n -14,n ∈N +,则: (1)这个数列的第4项是__________; (2)52是这个数列的第__________项; (3)这个数列的第__________项最小; (4)这个数列前__________项的和最小. 2.已知数列{a n }的前4项为1,3,7,15,写出数列{a n }的一个通项公式a n =__________. 3.(2014·高考调研原创题)已知数列{a n }的首项a 1=2,若?n ∈N * ,a n ·a n +1=-2,则a n =________. 4.设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 ,则a 7+a 8的值为______. 5.观察下列各图,并阅读图形下面的文字.像这样,10条直线相交,交点的个数最多是( ) A .40个 B .45个 C .50个 D .55个 【授人以渔】 题型一 归纳通项公式 例1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7,-13,19,… (2)0.8,0.88,0.888,… (3)1,0,13,0,15,0,17,0,… (4)32,1,710,9 17 ,…

中考初三化学水和常见的溶液专题

1.“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混合物 B .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 .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 B 、X 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 、步骤Ⅲ可杀菌、消毒 D 、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3.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 ) A.水分子间隔变大 B. 水分子体积变大 C.水分子数目增多 D. 水分子质量变大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 . 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 C . 均一、稳定液体都是溶液 D . 溶液都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5.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物质可能 是( ) A .氯化钠 B .氢氧化钠 C .硝酸铵 D .蔗糖 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 . 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 .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 .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7.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 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D. 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8.KCl 与KNO 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丸KNO 3比KCl 的溶解度大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间 C .在20℃时,10g 水中加入5gKCl 可得到 33.3% 的KCl 溶液 D .在50℃时,两物质各5g 分别加入l0g 水中, 充分溶解,均有固体剩余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 3 21g 31g 45g 65g 88g

中考复习基本概念梳理

第一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传声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 3.声音速度: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340m/s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中传播又比气体快。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 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加强(t≥2×17/340 t≥0.1秒)。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vt, 其中时间t是声音单程传播的时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音色:不同乐器、不同人之间他们的音色不同 6.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30~40dB 是较理想的环境,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20 分贝。 6. 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中减弱; (3)在接收处减弱。 7. 人耳所能听见的声波频率:20Hz~2×104Hz; 次声波频率:f≤20Hz; 超声波频率f≥2×104Hz。 超声波的应用:测距、测速、成像、清洗、焊接、碎石等

第二章物态变化 一、温度计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2.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 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1 ℃。 4.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5.体温计:测量范围是 35 ℃至 42 ℃,每一小格是 0.1 ℃。 6.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温度计液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 平。 二、熔化和凝固 7.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8.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9.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10.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等。 11.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蒸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利用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单元操作称为蒸馏。这种分离操作是通过液相和气相之间的质量传递过程来实现的。 对于均相物系,必须造成一个两相物系才能将均相混合物分离。蒸馏操作采用改变状态参数的办法(如加热和冷却)使混合物系内部产生出第二个物相(气相);吸收操作中则采用从外界引入另一相物质(吸收剂)的办法形成两相系统。 一、两组分溶液的气液平衡 1.拉乌尔定律 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p A=p A0x A p B=p B0x B=p B0(1—x A)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 A=Py A而P=p A+p B 则两组分理想物系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x A=(P—p B0)/(p A0—p B0)———泡点方程 y A=p A0x A/P———露点方程 对于任一理想溶液,利用一定温度下纯组分饱和蒸汽压数据可求得平衡的气液相组成; 反之,已知一相组成,可求得与之平衡的另一相组成和温度(试差法)。 2.用相对挥发度表示气液平衡关系 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可用它在蒸汽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来表示,即v A=p A/x A v B=p B/x B 溶液中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对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之比为相对挥发度。其表达式有: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 对于理想溶液:α=p A0/p B0 气液平衡方程:y=αx/[1+(α—1)x] Α值的大小可用来判断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α愈大,挥发度差异愈大,分离愈易;α=1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3.气液平衡相图 (1)温度—组成(t-x-y)图 该图由饱和蒸汽线(露点线)、饱和液体线(泡点线)组成,饱和液体线以下区域为液相区,饱和蒸汽线上方区域为过热蒸汽区,两曲线之间区域为气液共存区。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若气液两相组成相同,则气相露点温度大于液相泡点温度。 (2)x-y图 x-y图表示液相组成x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y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平衡线位于对角线的上方。平衡线偏离对角线愈远,表示该溶液愈易分离。总压对平衡曲线影响不大。 二、精馏原理 精馏过程是利用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的原理进行的,精馏操作的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精馏塔中各级易挥发组分浓度由上至下逐级降低;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原因之一是: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一

初三化学溶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浓硫酸 2.已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在该温度下将2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 B.28.6%C.31.6%D.40.0% 3.【05佛山】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 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4.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 5.30℃时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水。在此温度下,实验小组为制备饱和的澄清石灰水,称取 5.6g生石灰,放入10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冷却至30℃,过滤得到的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 A、等于5.6g B、大于5.6g C、等于1.6g D、小于5.6g 6.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的不饱和溶液 B、30℃的饱和溶液 C、90℃的不饱和溶液 D、90℃的饱和溶液 7. 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中的上层清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0.1g B、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 B、C、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 8.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能是 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 9.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B. 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11.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 B. 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3.【05青岛】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A.溶解法 B.过滤法 C.结晶法 D.蒸馏法 14.某种饮料由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维生素A、乳酸钙等配制而成。此饮料不含有的营养素是A.糖 类B.维生素C.水D.油脂 15.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 B.加入少量的水 C.降低温度 D.恒温蒸发溶剂 16.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加 热使其充分反应。图1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 关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17.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 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4℃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18.下列关于水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D.工业上用水致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19.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20.右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 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 t1降至t2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2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 加工门窗的铝合金 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2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蒸馏B.吸附沉淀C.过滤D.静置沉淀 23.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1)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第一节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是教育永恒的经典课题。我们都在使用着“课程”这一概念,但每个人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处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范和提升我们的课程实践和课程行为。一、课程涵义的理解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

(完整版)人教版初三化学溶液试题以及答案

1.将3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水分后仍然恢复至30℃,则杯底有______________,溶液为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除与溶质和溶剂性质有关外,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20℃时,Cl2的溶解度为2.5,其意义是:在20℃时,压强为____________时,在____________水中,最多可溶解Cl2____________。 3.在溶解性、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三个概念中,与温度无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物质____________的定量表示。要增大Na2SO4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4.将饱和的石灰水变为不饱和的石灰水的三种方法是: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或“=”符号填空。 (1)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__(V1+V2) mL (2)t℃时,NaCl的溶解度为5 g,则t℃时,10 g NaCl饱和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5% (3)同一温度下,分别将100 g KCl饱和溶液和200 g KCl饱和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的晶体质量分别为m g和n g,则m______________n (4)将5 g CuSO4完全溶于95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5% 6.60℃时将36 g硝酸钾溶于204 g水中,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将此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将温度升高到90℃,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取第二份,要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原来增加一倍,需加入硝酸钾固体____________g。 (3)取第三份,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_____g。 7.存放汽水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盛放汽水的玻璃瓶盖必须密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汽车、电动车一般要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1 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 g/cm3)_____________________L,配制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 9.下列物质不可能与水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A.酒精 B.熟石灰 C.二氧化碳 D.硝酸钾 10.下列组成为无色溶液的是() A.白酒 B.牛奶 C.碘酒 D.蒸馏水 1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里,充分搅拌后,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A.面粉 B.植物油 C.高锰酸钾 D.蔗糖 12.在①碘酒②糖水③70%的酒精④稀硫酸等几种溶液中,溶剂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欲将80 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质量分数为10%,需要加水() A.800 g B.80 g C.8 g D.0.8 g 1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①溶质只能是固体;②溶剂一定是水;③一种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④溶液是无色的纯净物。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6.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氯化钠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晶体后,则() A.晶体质量减少 B.晶体质量不变 C.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氯化钠溶解度增大 17.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 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 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8.将t℃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时有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有错误的是() A.溶液质量减少 B.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C.溶质在t℃时的溶解度不变 D.溶液仍为t℃时的饱和溶液 19.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B.在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 C.相应温度下,100 g溶剂里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 D.相应温度下,100 g溶剂里最多能够溶解溶质的质量 20.黄金首饰的纯度用“K”来表示,若24K是纯金,某顾客从商店买了一个质量为10.0 g 的18K金项链,这条项链的含金的质量约为() A.1.8 g B.2.5 g C.10.0 g D.7.5 g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湖北省监利县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1课时三角函数 的基本概念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了解弧度制的概念,能进行角度与弧度的互化. 3.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4.理解三角函数线(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概念及意义. 预习案 【课本导读】 1.角的概念 (1)象限角:角α的终边落在就称α为第几象限的角,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2)终边相同的角:.(3)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 (4)各象限角的集合为 ,, , 2.弧度制 (1)什么叫1度的角: (2)什么叫1弧度的角: (3)1°=弧度;1弧度=度. (4)扇形的半径为r,圆心角的弧度数为α,则此扇形的弧长l=,面积S== .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1)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非顶点)P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sinα=,cosα=,tanα= . (2)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是:

4.三角函数线 如图所示,正弦线为 ;余弦线为 ;正切线为 . 【教材回归】 1.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角α=k π+π3(k ∈Z )是第一象限角 B .若sin α=sin π7,则α=π 7 C .-300°角与60°角的终边相同 D .若A ={α|α=2k π,k ∈Z },B ={α|α=4k π,k ∈Z },则A =B 2.若600°角的终边上有一点P (-4,a ),则a 的值为( ) A .4 3 B .-4 3 C .±4 3 D. 3 3.已知锐角α终边上一点A 的坐标是(2sin π3,2cos π 3),则α弧度数是( ) A .2 B.π3 C.π6 D.2π 3 4.已知圆中一段弧长正好等于该圆的外切正三角形边长,则这段弧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为______. 5.已知角θ的顶点为坐标原点,始边为x 轴的正半轴.若P (4,y )是角θ终边上一点,且sin θ=-25 5,则y =________. 探 究案 题型一: 角的有关概念 例1 设角α1=-350°,α2=860°,β1=35π,β2=-7 3π. (1)将α1,α2用弧度制表示出来,并指出它们各自所在的象限; (2)将β1,β2用角度制表示出来,并在-720°~0°之间找出与它们有相同终边的所有角.

思修 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要点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基本原理要点 1.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p9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2.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p10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3.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p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13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糸的基本内容. 5.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p14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基本概念 1.理想p2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信念P22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共同理想p29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