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锡青铜(特点、分类)

2.锡青铜(特点、分类)

2.锡青铜(特点、分类)
2.锡青铜(特点、分类)

锡青铜

创建时间:2008-08-02

锡青铜(tinbronze)

以锡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青铜。具有较高的强度、耐蚀性和优良的铸造性能,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中。

状态图铜锡系状态图如图示。工业用锡青铜的锡含量一般在3%~14%之间,但变形锡青铜的锡含量不超过8%。

特点锡青铜的凝固范围大,枝晶偏析严重;凝固时不易形成集中缩孔,体积收缩很小;铸锭中易出现锡的逆偏析,严重时铸锭表面可见到白色斑点(8相析出),甚至出现富锡颗粒,一般称为锡汗(tin sweat),改进铸造方法和工艺条件可减轻逆偏析程度;液态合金中,锡易生成硬脆的夹杂物SnO2,熔炼要充分脱氧,防止由于夹杂物引起的合金力学性能的降低;对过热和气体的敏感性很小,能很好地焊接和钎焊;冲击时不发生火花,无磁性、耐寒,并有极高的耐磨性。

工业锡青铜锡青铜是工业上使用的重要铜合金。为改善其铸造、力学和耐磨性能,以及节约锡,在锡青铜中加入磷、锌、铅等合金元素。因而可把锡青铜分为锡磷青铜、锡锌青铜和锡锌铅青铜三类。常用的中国牌号变形锡青铜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见表。变形锡青铜的主要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

(1)锡磷青铜。磷是铜合金的良好脱氧剂,可增加合金的流动性,改善锡青铜的工艺和力学性能,但加大逆偏析程度。锡青铜中磷的极限溶解度为0.15%,过多时将形成a+δ+Cu3P三元共晶,熔点为628℃,热轧时易产生热脆性,只能冷加工。因此,变形锡青铜中含磷量不应大于o.5%,热加工时,磷应小于o.25%。含磷锡青铜是有名的弹性材料,在加工时,控制冷加工前的晶粒大小和加工后的低温退火很有必要。细晶粒加工材的强度、弹性模量和疲劳强度比其粗晶粒加工材为高,但塑性较低。冷加工材在200~260℃经1~2h低温退火、产生退火硬化效应,可进一步提高制品的强度、塑性、弹性极限和弹性模量,并增加弹性的稳定性。现已列入中国国家标准中的含磷锡青铜共4个牌号。锡×其中QSn6.5-0.1合金主要制作弹性元件特别是电导性好的弹簧接触片,仪器仪表中的耐磨零件和抗磁元件等;Qsn6.5一O.4合金主要用于造纸、化工和食品等工业制造金属网,也用于制造耐磨和弹簧零件;QSn7-0.2合金用于在中等的载荷和滑动速度下承受摩擦的零件,如轴承、轴套、涡轮等,亦可制造弹性元件和其他机械电气零件;QSn4-0.3合金用于生产压力表中的各种管材,作敏感元件,有压力表青铜之称。

(2)锡锌青铜。锌大量溶解于铜锡合金中,在变形锡青铜中锌的加入量一般不大于4%。锌能改善合

金的流动性,缩小结晶温度范围,减轻逆偏析。列入现行中国国家标准中的锡锌青铜牌号为QSn4-3,具有

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和抗磁性,可在冷态和热态下压力加工,易于焊接和钎焊,切削性较好,在大气和淡水、海水中抗蚀性良好,用于各种弹性元件以及管配件、化工器械、耐磨零件和抗磁零件等。

(3)锡锌铅青铜。铅实际不固溶于铜锡合金中,它以单相、呈黑色夹杂物分布在枝晶间。铸锭中铅分布不易均匀,通常加入少量镍可改善其分布,并细化组织。铅降低锡青铜的摩擦系数,改善耐磨性和切削性,但略降低力学性能。在铜锡铅合金中常加入3%~5%的锌,以再提高力学性能。加入0.02%~0.1%锆或0.02%~0.1%硼,特别是加入0.02%~0.2%稀土元素能细化铅质点,使之分布均匀,以改善含铅锡青铜的组织、铸造和力学性能。列入现行中国国家标准的锡锌铅青铜有QSn4-4-2.5和QSn4-4-4两个牌号,具有高的耐磨性、易切削加工,主要以板、带材形式用于汽车、拖拉机、航空和机械工业,制造轴套和轴承衬垫,有汽车青铜之称。

铸造锡青铜的主要特性和应用举例

资讯来源:互联网 | 发布时间:2008-6-23 9:32:00

意识状态的分类

意识状态的分类: 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 回答。 2.嗜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 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 脑病等。 (1)嗜睡(somnolence):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和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抑制达到皮层。 (4)中昏迷: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

青铜器分类

青铜器分类 1,食器 鼎:相当于如今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如今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2,酒器 爵: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角:饮酒器。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有的有盖。 斝:(jiǎ) 温酒器。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

棱作为装饰。 勺:取酒器。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3,水器 罍:(léi)盛酒或盛水器。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盛酒或盛水器。 盘:盛水或承接水。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4,乐器 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打击乐器(宫廷雅乐)。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5,兵器

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 6,礼器 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着特点。 扩展资料 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 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

青铜器分类大全

青铜器的分类 铜器主要可以分为鼎、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 鼎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柏树坟园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非常雄伟,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考古上也是最大的青铜器。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酒器 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爵、角、斝均为饮器,但形制有区别。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没有流和尾。商末周初,出现觯,与爵组合一起,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至于作为饮器的杯、樽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 储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壶等。尊、卣相配套使用。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有人认为尊贵之“尊”是因此而来的。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锺,也是一种酒器。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禁也可称之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长方台座。 食器 青铜食具也是礼器,因为用什么样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不同的等级。真正意义的食器有簋、簠、敦、豆等,簋是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其形制分为有盖、无盖、有耳、无耳之别。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这是由于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于取食。簋有器形很大的,如周历王簋,高59厘米,重60公斤。簋与鼎相配,为偶数,如八簋、六簋、四簋,二簋可代表不同的贵族等级。春秋中期后,出现了敦这种食器,渐次流行。春秋时代的敦圆体加盖,到战国时代,敦演变成盖器同形,全体呈卵圆形,俗称“西瓜鼎”。盨簋,敦同簋一样,呈偶数组合。 食器的另一类是豆。青铜豆有深腹的,有平盘的。战国时代有一种方体的豆,应叫“琦”。平盘的豆,自名为“铺”,可能即古文献中的笾,用以盛放干果肉脯之类。 水器 水器之中,最常见的是盘,匜。在西周中叶以前,盘不是与匜相配而是同有管状流的盉相配合,西周晚期才被匜所取代。

自我意识和特点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规律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的分析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和同年龄的青年有相同之处,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教育环境和知识背景,他们饿自我意识又与一般青年有一些不同。 首先,大学生强烈关心自己的发展。大学生不象普通青年直接进入社会,而是有四-五年的知识技能的准备时间。在这段缓冲时间里,他们围绕个人发展、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主动积极的探索自我。回经常独思,反省“我聪明吗?我风度如何?我性格怎样?我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如何实现自我价值?等一系列问题。会自觉的把自己的命运和集体、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经常考虑如何为社会服务。 第二、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提高。有与各类知识增多,生活经验扩大,感性和理性趋于成熟,大多数学上对自己的分析、评价逐渐边的客观、全面。王登峰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自我和显现实自我之间的相关比较高, 第三、大学生自我体验丰富复杂。一般说来,大学生自我体验的情绪情感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大学生对别人的言行和态度极为敏感,愿把自己的情感体验闭锁于心。内心体验起伏较大,取得成绩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遇到挫折时又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有明显的两极情绪。第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有很大提高,其自觉性、坚持性独立性和稳定性显著发展。 第五、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高,但不同年纪的大学生在自我发展方面纯在明显差异,而且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趋势与期心理障碍的表现趋势似乎存在某中对应关系。大学一、二、四年级的学生自我意识随年纪升高而发展,而三年级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最低,内心矛盾冲突最尖锐、思想斗争最激烈、回顾与展望最多的时期。他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相对稳定阶段中的不稳定期,但是也是依次新的上升期,因此也友人称之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扎的转折期。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大学生自我意识杂大学阶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逐步协调一致。但在自我意识逐步成熟、确立这一过程中,大学生也品尝了酸甜苦辣,付出了艰难的代价,并为解决内心的矛盾冲突进行了不懈努力。 1、自我意识的分化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原来完整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2个我:主观的我(I)和客观的我(ME),既大学射干内即使观察者又是被观察者。伴随着主我和客我的分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开始分化。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自我明显的分化,使大学生主动、迅速的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产生了新的认识、体验,同时,由此而来的种种激动不安、焦虑、喜悦增加,自我沉思增多起来,要求有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和世界,渴望被理解、被关怀。 2、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大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呈现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加剧。自我冲突加剧,自我不能统一、自我形象不能确立、自我概念不能形成,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开始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是矛盾的,对自我的态度常常是波动的,对自我的控制常常是不果断的。归纳起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方面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1)主观我和客观我的矛盾由于生活范围窄,社会交往多限于老师、同学、父母,比较简单、直接,因此,对自我的认识参照点少,局限

意识状态分类描述

意识状态分类描述 嗜睡:患者处于睡眠状态,语音和轻度刺激可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的回答问题,反应迟钝 意识模糊:患者嗜睡较深,语言不连贯,对时间、人物、地点发生部分或全部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谵语。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压眶及摇动身体可唤醒,醒后回答模糊/答非所问,随后即可进入熟睡状态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压眶有痛苦表情及躲避,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四肢呈迟缓状态,深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危重患者病情观察要点 风湿:疼痛,皮肤,肢体活动, 骨科:伤口情况,皮肤,牵引,石膏,末梢循环,感觉,睡眠,肢体活动,肌力分级 神经内科: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肌力,肢体活动和皮肤状态 心内科:心率,心律、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水肿,皮肤,心功能分级 肾内科:胸闷、气短、水肿、皮肤 意识状态一般描述:清醒,嗜睡,谵妄,意识模糊,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吸氧:单位是升/分,(L/min),记录在相应的表格里,并且记录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鼻塞) 皮肤情况:正常“√”,出现异常以“X”表示(压疮,破损,水肿等)在病情观察栏中填写 皮肤颜色:苍白,巩膜黄染及周身皮肤黄染(轻,中,重)潮湿,干燥,无汗,周身大汗,末梢紫绀,四肢湿冷, 转归:出院转出死亡好转

管路护理:在“管路”这项理填写(静脉置管,导尿管,引流管等)正常“√”,出现异常以“X”表示并在病情观察栏中描述 记录出入量: 入量:单位ml,(静脉输注、输全血,输红细胞悬液,输血小板,各种口服液体及鼻饲或场内输注的营养液,食物和饮食) 出量:包括(尿量,大便,呕吐物,引流量)在病情栏内也需要记录颜色,性状 总结:在护理记录单上书写,以12小时液体出入量为例子,例如于2018年3月25日7时—2018年3月25日19时出入量为:总入量2500ML,输液量为1500ml,饮食水量为1000ml,出量为2000ml,尿量为1500ml呈淡黄色,呕吐量为200ml,为胃内容物呈?颜色,术区引流量为300ml,并用红笔双线标示,然后在体温单上标示记录。 液体颜色描述:淡黄色,深黄色,黄绿色,酱油色,褐色,血性液,黑色,柏油样,暗红色,咖啡色,鲜红色 手术患者记录书写:记录麻醉方式,手术名称,入手术室时间,返回病室的时间,及患者状况,伤口,引流,各管路情况,及与骨科相关的病情观察项目

夏商周青铜器如何分类

夏商周青铜器如何分类?艺术演进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崭露头角的夏青铜器;商代前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初步发展时期,青铜器也渐趋繁盛;商代后期是先秦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商代后期青铜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商代前期更广更发达;西周奴隶制继续发展,不但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而且完善了礼乐制度,由于礼乐制度及社会经济的发展,使青铜器在西周的时候全面鼎盛。 夏商周青铜器繁多,为了清楚地区别性质和作用,按照用途和形制特征大致分为五代类:具有宗教礼乐性质的容器、乐器和实用工具、兵器、装饰品。 礼制性质的青铜容器主要有食器和酒器两大类,五个器类酒器爵、角、盉食器鼎。 一、食器。包括炊煮器、盛食器和取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盨、簠、敦、豆、匕等。 鼎:古代炊器,有烹煮肉食或盛放鱼肉的用途。鼎是青铜礼器中的主要食器,在古代社会中它被当作“明尊卑,别上下”,即统治阶级等级制度和权力的象征。 二、酒器。饮酒器、盛酒器和提取酒的器皿统称酒器。包括爵、角、斝、觚、觯、尊、 觥、卣、盉、方彝、罍、壶、勺等。 三、水器。水器中绝大部分用于盥洗,故亦称之为盥器,大致可分为承水器、注水器、 盛水器和挹水器四种,包括盘、匜、盂、鉴、缶(fou)、瓿(bu)等。 四、乐器。包括铙、钟、钲、鼓等。 五、兵器。包括戈、矛、戟、镞等。 六、杂器。包括生活用具、车马器、货币、玺印等。 艺术演进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时期和转变期。 一、形成期古文献上纪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 二、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三、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11级美术非师班 林建清 1114040127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轴承的选择及校核 变速器轴承常采用圆柱滚子轴承,球轴承,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滑动轴套等。至于何处应当采用何种轴承,是受结构限制并随所承受的载荷特点不同而不同。 汽车变速器结构紧凑,尺寸小,采用尺寸大些的轴承受结构限制,常在布置上有困难。变速器第一轴,第二周的轴承以及中间轴前后轴承,按直径系列一般选用中系列球轴承或圆柱滚子轴承。轴承的直径根据变速器中心距确定,并要保证壳体后壁两轴承孔之间的距离不小于6~20mm ,,下限适用于轻型车和轿车。 滚针轴承,滑动轴套主要用在齿轮与轴不是固定连接,并要求两者有相对运动的地方。滚针轴承有滚动摩擦损失小,传动效率高,径向配合间隙小,定位及运转精度高,有利于齿轮啮合等优点。滑动轴套的径向配合间隙大,易磨损,间隙增大后影响齿轮的定位和运转精度并使工作噪声怎几啊。滑动轴套的优点时制造容易,成本低。 根据变速箱结构,轴的支撑形式及所受载荷性质,初步确定所采用的轴承形式以后,硬验算轴承的寿命是否符合要求。在计算之前,首先应确定轴承上所受外力,亦即算出轴的支反力。 轴承寿命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εθ ??? ? ??=d d P C L 式中:L------轴承寿命,以(6 10)转作为计量单位; d C ------额定动载荷,根据轴承型号,由手册查的; d P ------当量动载荷;按如下公式计算; αYF XF P r d +=

r F ------作用在轴承上的径向载荷: a F ------作用在轴承上的轴向载荷 X,Y------折算系数,由手册查的; ε------轴承的寿命指数,为试验值。对球轴承,ε=3;对于滚子轴承,ε=10/3。 (1)变速箱挂不同的档位时,变速箱各轴的承受所受的载荷亦不同。因此,为了综合考虑变速箱各个挡工作时间的比例,不同档位时轴承转速和所承受载荷亦不同这样一些影响,需要确定一个换算的当量载荷m P 来代替上式中的d P 。 (2)为了计算换算的当量载荷m P ,就需要知道各个档位占总工作时间的百分比,这可以由调查研究确定。 已知时间比例系数,可按下式计算换算的当量载荷m P : d d d m m t n P t n P t n P t n P t n P t n P n P εεεεεεε +++++=555444333222111(1 式中:·1P ·d P ,1n ·d n ,1t ·d t ,分别表示1,2·倒档的轴承载荷,转速和时间比例系数; m n ————平均转速,可按下式计算: ) (2211δd d m t n t n t n n +?????+= 再设计总通常按轴承寿命为5000小时计算动载荷d C ,并选用轴承;或者按选定轴承的额定动载荷验算轴承的工作寿命小时h L ,这时可用下列转换公式计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调适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调适 作者:向延梅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十五中学 刊名: 当代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年,卷(期):2009(8) 参考文献(6条) 1.李铮普通心理学 1995 2.林崇德学校心理学 2002 3.姚俯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期刊论文]-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3(01) 4.徐光兴临床心理学 2001 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2002 6.章志光社会心理学 199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周红浅析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7(11) 2.戴风明.陈锦秀关于中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认识与实践[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4(11) 3.彭以松.聂衍刚.蒋佩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期刊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10) 4.陈家麟.张忠.CHEN Jia-lin.ZHANG Zhong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述评[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0(5) 5.宋坤强谈谈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其获得[期刊论文]-教育探索2001(9) 6.施加平.SHI Jia-ping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5) 7.贾晓波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期刊论文]-体育教学2007(2) 8.韩国栋浅议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期刊论文]-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1) 9.田凤娟.Tian Fengjuan重视自我意识特点,促进初中生自我教育[期刊论文]-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4) 10.朱新筱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氛围与欺负的关系[学位论文]20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72006334.html,/Periodical_ddjylt200908009.aspx

轴承种类及特点

轴承分类,常见轴承的类型及其特点 1、深沟球轴承: 用途广泛,最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可接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高速旋转及要求低噪声、低振动的场所带钢板防尘盖或橡胶密封圈的密封型轴承内预先充填了适量的润滑脂,外圈带止动环或凸缘的轴承,即容易轴向定位,又便于外壳内的装置。最大负荷型轴承的尺寸与标准轴承相同,但内外圈有一处装填槽,增加了装球数,提高了额定负荷。 2、调心球轴承: 装配有鼓形滚子的轴承。外圈滚道面的曲率中心与轴承中心一致,调心滚子轴承在有二条滚道的内圈和滚道为球面的外圈之间。所以具有与自动调心球轴承同样的调心功能。轴、外壳出现挠曲时,可以自动调荷及二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径向负荷能力大,适用于有重负荷、冲击负荷的情况。内圈内径是锥孔的轴承,可直接安装。或使用紧定套、装配筒安装在圆柱轴上。坚持架使用钢板冲压保持架、聚酰胺成形坚持架及铜合金车制保持架。 3、滚针轴承: 实体型滚针轴承 但由于采用滚针,有内圈轴承的基本结构与NU 型圆柱滚子轴承相同。体积可以缩小,并可接受大径向负荷无内圈轴承要把具有合适精度和硬度的轴的装置面作为滚道面使用。 推力滚针轴承 可与冲压加工的薄型滚道圈(W 或切制加工的厚型滚道圈(WS 任意组合。非分离型轴承是由经精密冲压加工的滚道圈与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构成的整体型轴承。可接受单向轴向负荷该类轴承。占用空间小,分离型轴承由滚道圈与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构成。有利于机械的紧凑设计,大多仅采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而把轴及外壳的装置面作为滚道面使用。 滚子由内圈大挡边引导。设计上使得内圈滚道面、外圈滚道面以及滚子滚动面的各圆锥面的顶点相交于轴承中心线上的一点。单列轴承可接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圆锥滚子轴承该类轴承装有圆台形滚子。双列轴承可接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承受重负荷与冲击负荷。 圆柱滚子轴承可分为单列、双列和多列圆柱滚子轴承。其中应用较多的有保持架的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此外,圆柱滚子轴承根据轴承装用滚动体的列数不同。还有单列或双列满装滚子等其它结构的圆柱滚子轴承。 根据套圈挡边的结构也可承受一定的单向或双向轴向负荷。NN 型和NNU 型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结构紧凑,单列圆柱滚子轴承根据套圈挡边的不同分为N 型、NU 型、NJ 型、NF 型和NUP 型等。圆柱滚子轴承承受的径向负荷能力大。刚性强,承载能力大,受载荷后变形小,大多用于机床主轴的支承。FC FCD FCDP 型四列圆柱滚子轴承可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多用于轧机等重型机械上.

意识状态的分类

意识状态的分类: 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与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 回答。 2、嗜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反射均存在。 3、意识模糊: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与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与地点定向障碍时,即 称为意识模糊。 4、昏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应。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 5、浅昏迷: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应,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应,浅反射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 (1)嗜睡(somnolence):就是指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意识清醒水平下降,精神萎靡,动作减少。患者持续地处于睡眠状态,能被唤醒,也能正确地回答问题,能够配合身体检查,但刺激停止后又进入睡眠。 (2)昏睡(stupor):就是指意识清醒水平较前者降低,需高声喊叫或较强烈的疼痛刺激方可能唤醒,醒后可见表情茫然,能简单台混与不完全地回答问话,对检查也不 能够合作,刺激停止后立印进人熟睡。 (3)浅昏迷一旦进人昏迷(coma)状态.患者表现为意识丧失,高声喊叫不能唤醒,亦即对第二信号系统完全失去反应。此时强烈的疼痛刺激,如压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可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腹壁反射消失,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腱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抑制达到皮层。 (4)中昏迷:就是指对疼痛的反应消失,自发动作也消失,四肢完全处于瘫痪状态,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与吞咽反射等仍存在,但巳减弱。呼吸与循环功能尚稳定。抑制达到皮层下。 (5)深昏迷:就是指患者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散大,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

十四种轴承的特点、区别和用途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举足轻重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用以降低设备在传动过程中的机械载荷摩擦系数。 轴承按承载方向或公称接触角不同,分为:向心轴承、推力轴承。 按滚动体种类,分为:球轴承,滚子轴承。 按能否调心,分为:调心轴承,非调心轴承(刚性轴承)。 按滚动体的列数,分为:单列轴承,双列轴承,多列轴承。 按部件能否分离,分为:可分离轴承,不可分离轴承。 此外还有按结构形状和尺寸大小的分类。 本文主要分享13种常见轴承的特点、区别和对应的用途。 一、角接触球轴承 套圈与球之间有接触角,标准的接触角为15°、30°和40°,接触角越大轴向负荷能力也越大,接触角越小则越有利于高速旋转,单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结构上为背面组合的两个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共用内圈与外圈,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角接触球轴承 主要用途: 单列:机床主轴、高频马达、燃汽轮机、离心分离机、小型汽车前轮、差速器小齿轮轴。 双列:油泵、罗茨鼓风机、空气压缩机、各类变速器、燃料喷射泵、印刷机械。 二、调心球轴承 双排钢珠,外圈滚道为内球面型,因此可自动调整因轴或外壳的挠曲或不同心引起的轴心不正,圆锥孔轴承通过使用紧固件可方便地安装在轴上,主要承受径向载荷。

调心球轴承 主要用途:木工机械、纺织机械传动轴、立式带座调心轴承。 三、调心滚子轴承 该类轴承在球面滚道外圈与双滚道内圈之间装有球面滚子,按内部结构的不同,分为R、RH、RHA和SR四种型式,由于外圈滚道的圆弧中心与轴承中心一致,具有调心性能,因此可自动调整因轴或外壳的挠曲或不同心引起的轴心不正,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青铜器分类

青铜器分类 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青铜器在2000多年前逐渐由铁器所取代。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1] 青铜器 青铜器 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时代,以商周器物最为精美。最初出现的是小型工具或饰物。夏代始有青铜容器和兵器。商中期,青铜器品种已很丰富,并出现了铭文和精细的花纹。商晚期至西周早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器型多种多样,浑厚凝重,铭文逐渐加长,花纹繁缛富丽。随后,青铜器胎体开始变薄,纹饰逐渐简化。春秋晚期至战国,由于铁器的推广使用,铜制工具越来越少。 秦汉时期,随着瓷器和漆器进入日常生活,铜制容器品种减少,装饰简单,多为素面,胎体也更为轻薄。中国古代铜器,是我们的祖先对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贡献,虽然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

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这也是中国古代铜器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并引起普遍重视的原因之一。 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很漂亮的,是黄金般的土黄色,因为埋在土里生锈才一点一点变成绿色的。由于青铜器完全是由手工制造所以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随着原始社会的发展,鼎由最初的烧煮食物的炊具逐步演变为一种礼器,成为权利与财富的象征。鼎的多少,反映了地位的高低;鼎的轻重,标志着权力的大小。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青铜器形成了独特的造型系列:容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等等。青铜器上市满了饕餮纹,夔纹或人形与兽面结合的纹饰,形成神灵的图纹,反映了人类从原始的愚昧状态向文明的一种过渡。

青铜器的各种分类

青铜器的各种分类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青铜器的各种分类 青铜器的分类,主要是为了清楚地区别青铜器的性质和作用,以利于研究各自形成的器形体系。分类的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青铜器器形的正确认识。 例如,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不能区分敦、彝和簋,这些器往往被混淆在一起。又如在一些着作中,沿用宋人旧说,将椭杯定为礼器的器座,称为舟;这就使得对椭杯的器形和用途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又如,同一器名有不同的用途,应属不同类别。如缶这种器形,在东周时代有容酒的尊缶和容水的盥缶,而在有些着作中均称为罍,这就混淆了它们的类别。正确把握器形和用途的一致性,是青铜器分类工作的基础。 青铜礼器的分类还反映了各时期礼制的不同。工具和兵器的分类则显然与生产的发展和战争、作战的方式有关。 青铜器分类有以用途的性质为标准的,如礼器中分为食器、酒器、水器等等,而各个大类中还可按不同的器形做细分。如酒器类有爵、觚、觯、尊、壶等等。也有的摆脱古代典籍的传统分类,采用现代分类法的,如礼器归入容器一门,工具及兵器归入锋刃器,而其下又可分为若干类。 由于观察器形所取的角度不同,因而分类的标准也不同。例如,鼎是一个大类,全部的商周鼎可分为十数种乃至更多种不同的式样,但是也有将鼎列为三足器或四足器的,那么三足器不仅有鼎,而且也有斝、爵、盉、簋等等。但由于此法混淆了器物的性质,我国的考古界多不采用。较为流行的是按器物的用途分类,这有它的优越性。否则,如圈足簋和具有三足的簋可能会被分为两个类别。 青铜器大的类别可分为兵器、礼器、乐器、盥器(水器)、杂器等等。在大类下面又有细的分类。尽管如此,各家对类别的划分也不尽相同。今以礼器为例: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版)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升入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达到17、18 岁的青年。他们已走过儿童期、青少年期,经历了相当长的学习和生活岁月,他们的身体成长已成熟,心理发展也逐渐定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趋于稳定,自我意识的发展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成熟的水平,其特点如下: 1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大学生刚跨入大学的校门,一个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又一次摆在面前,这就是:"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我可能和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我的条件和前途如何?"" 我一生已经做了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的解 答都涉及大学生的自我认识问题。大学生们总是十分感兴趣而又急迫地思考着这些问题,强烈地期待着一个满意的或比较满意的答案。 自我认识的迫切性在少年期已有明显的表现,但是大学生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具有更高的水平。他们往往主动地把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作比较来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他们往往主动地参照书本上的学者、工程师、经济师、政治家、英雄人物和优秀教师,力图将社会的期望内化为自我的品质,并对自己作出评价。 (2)自我评价更符合实际情况。个人的自我评价在多大程度上是客观的,是与个人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特性是怎样变化的?由于认识对象的不同以及自我评价的方法的不同,很难检验自我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以及符合的程度如何。通常,可以 用两种方法来检验自我评价的客观性。第一种方法,是将个人自我认识中的抱负水平和活动的实际结果(如体育成绩、学习分数、测验得分、科研成果等)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之间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第二种方法,是将个人的自我评价与他人(教师、家长、同学)对被考察对象的评价进行比较,以考察两者之间是否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教师、家长、同学)之间无大的差异。 有一项研究表明,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我评价的客观性最高,其次是四年级,二、三年级最差。那么,这是否说明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发生了倒退呢?或者说,他们对自我的评价越 来越偏离实际了呢? 草率地下结论是容易犯错误的。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刚进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面临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事、陌生的生活方式、陌生的思想观念、陌生的教学模式,这一切都等待着他们去了解、去熟悉、去适应,这样他们就很少有时间来认真地思考自己。因而,他们的自我评价是从中学沿袭下来的,而不是在大学校园里重新形成的。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成人评价的翻版,他们通过将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对自己的议论、评判内化,从而形成自我评价。从实质上看,这种自我评价并不货真价实,因为其中缺乏评判者自己的观点。但是,这样的自我评价往往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它综合了他人的看法,有道是" 旁观者清",因而它更符合实情也就不足为怪了。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学新生的自我评价客观性最高了。 经过一年的适应期,大学生进入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阶段。他们不再把别人的话当作金科玉律,而是真正地开始用自己的眼光来全面剖析自己。因而,这时的自找评价带有较浓的主观色彩,客观性下降,以至跌入低谷。此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又有所回升。 从表面上看,一年级的新生自我评价客观性最高,但这是虚假的。就自我评价能力而言,大一的学生无疑是最稚嫩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看到问题的实质:自我评价的客观性随年级的升迁而增强的。 (3)自我形象结构的变化:a自我形象更趋丰富、完整。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曾对大学生和高中生作过一次比较研究,要求被试者就"你是谁?"这个问题作出20 个不同的回答, 回答每题的时间为20秒。结果发现,82%的大学生能够一字不漏地作出20 个答案,但只有

意识状态分类

意识障碍的分类 目前临床上对于意识障碍的描述用词较多。意识内容的障碍和觉醒状态的障碍在临床上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常相互伴随出现。 意识内容的障碍常伴不同程度觉醒障碍,觉醒障碍的早期均有意识内容的障碍,当达到昏迷时意识内容的障碍就不能表现出来了。 通常所说的意识障碍实际上是指人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意识水平障碍的程度 嗜睡——轻度意识障碍 昏睡——中度意识障碍 昏迷——重度意识障碍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嗜睡:是程度最浅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精神萎靡,动作减少,表情淡漠,经常处于睡眠状态,给予较轻微的刺激或呼唤即可被唤醒,醒后意识活动接近正常,能勉强回答问题和配合检查。但对周围环境的鉴别能力较差,反应迟钝,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改变。 昏睡:是较嗜睡更深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范围明显缩小,精神活动极为迟钝,对较强的刺激有反应。在较重的疼痛刺激或较响的声音刺激下方可醒来,醒时能够睁眼,但

缺乏表情,对反复问话仅能够简单而不完全的回答,回答时含混不清,常答非所问,各种反射活动存在。 昏迷: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各种刺激或自身内部的需要不能感知。可有无意识的自发活动,任何刺激均不能被唤醒。 按对刺激的反应及反射活动等可分为三度:即浅昏迷、中昏迷、深昏迷。 浅昏迷:意识丧失、随意活动消失,可有自发动作。对强烈的疼痛刺激可见有痛苦表情、呻吟、防御动作、呼吸加快等,各种生理反射(吞咽、咳嗽、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应等)存在,体温、脉搏、呼吸多无明显改变。 中昏迷:对各种一般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疼痛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眼球无运动,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减慢或增快,脉搏血压也可有改变,大小便潴留或失禁,可伴有或不伴有四肢强直性伸展。 深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强烈的疼痛刺激也不能引出逃避反应。眼球固定、瞳孔显著扩大,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前庭反射、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跖反射等全部消失。病理反射持续存在或消失。可有呼吸不规则、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等。 ?意识内容障碍为主的意识障碍 意识模糊谵妄状态精神错乱朦胧状态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第十一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重点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A.自我认知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 2.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 A.社会自我 B.投射自我 C.生理自我 D.心理自我 3.一般说来,( )是个人追求的目标。 A.社会自我 B.理想自我 C.投射自我 D.心理自我 4.个体的自我意识萌芽发生在( )。 A.出生8个月左右 B.1岁左右 C.1岁以后 D.2岁左右 5.个体社会自我的获得一般是在( )。 A.1岁左右 B.2岁左右 C.2~3岁 D.3岁以后 A.自我矛盾型 B.自我扩张型 C.自我否定型 D.自我萎缩型 8.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 A.丰富性 B.完整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

9.有些大学生在取得成绩时,容易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体验,有时甚至骄傲自满,忘乎所以;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体验,甚至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这说明他们( )。 A.自我体验具有丰富性和波动的特点 B.自我体验具有敏感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C.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D.自我认识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特点 10.下列不属于自我扩张型的自我意识是( )。 A.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高,虚假的理想自我占优势 B.悦纳自我过分,盲目自信、妄自尊大 C.忘记了客观社会现实对自己的约束 D.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缺乏稳定性、确定性 二、填空题 1.自我意识包括个体( )和( )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 )和( )两个特点。 3.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 )、( )和( )。 4.由于意识转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活动为对象,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 ),二是( )。 5.大学生的自我探究包括: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究、以( )为中心的自我探索、以自我的社会价值为中心的探究。 6.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意味着( )、( )和( )的统一,也意味着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统一。 7.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点。表现为政治方面的( )、( )、竞争意识;求知方面的成才意识、( )、( );思想品德方面的道德意识、( );行为方面的( )、社交意识等。

各类轴承特点和用途

一、深沟球轴承 1、最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用途广泛; 2、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3、适用于高速旋转及要求低噪声、低振动的场合; 4、带钢板防尘盖或橡胶密封圈的密封型轴承内预先充填了适量的润滑脂; 5、外圈带止动环或凸缘的轴承,即容易轴向定位,又便于外壳内的安装; 6、最大负荷型轴承的尺寸与标准轴承相同,但内、外圈有一处装填槽,增加了装球数,提高了额定负荷。 主要适用的保持架: 钢板冲压保持架(波形、冠形…单列;S形…双列)铜合金或酚醛树脂切制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 主要用途: 汽车:后轮、变速器、电气装置部件。 电气:通用电动机、家用电器。 其他:仪表、内燃机、建筑机械、铁路车辆、装卸搬运机械、农业机械、各种产业机械。 二、角接触球轴承 1、套圈与球之间有接触角,标准的接触角为15°、30°和40°; 2、接触角越大轴向负荷能力也越大; 3、接触角越小则越有利于高速旋转; 4、单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单向轴向负荷; 5、DB组合、DF组合及双列轴承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6、DT组合适用单向轴向负荷较大,单个轴承的额定负荷不足的场合; 7、高速用ACH型轴承球径小、球数多,大多用于机床主轴; 8、角接触球轴承适用于高速及高精度旋转;

9、结构上为背面组合的两个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共用内圈与外圈,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10、无装填槽轴承也有密封型。 主要适用的保持架: 钢板冲压保持架(碗形…单列;S形、冠形…双列),铜合金或酚醛树脂切制保持架、合成树脂成形保持架。 主要用途: 单列:机床主轴、高频马达、燃汽轮机、离心分离机、小型汽车前轮、差速器小齿轮轴。 双列:油泵、罗茨鼓风机、空气压缩机、各类变速器、燃料喷射泵、印刷机械。 三、四点接触球轴承 1、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 2、单个轴承可代替正面组合或背面组合的角接触球轴承; 3、适用于承受纯轴向负荷或轴向负荷成份较大的合成负荷; 4、该类轴承承受任何方向的轴向负荷时都能形成其中的一个接触角(α),因此套圈与球总在任一接触线上的两面三刀点接触。 主要适用的保持架: 铜合金切制保持架。 主要用途: 飞机喷气式发动机、燃汽轮机。 四、调心球轴承

轴承的特点及选型

1、角接触球轴承 可同时承受径向负荷和轴向负荷。能在较高的转速下工作。接触角越大,轴向承载能力越高。高精度和高速轴承通常取15 度接触角。其轴向承载能力随接触角的增大而增大,需要成对使用。 角度是轴承受力的方向与垂直线的夹角 角度越小,轴承承受的径向力越大,轴向力越小 常用的15度就是高精度,高转速,主要承受径向力和小部分轴向力的角接触球轴承 25度和30度角承受的径向力相对也大 40度角的轴承承受的轴向力最大,适合于轴向负载大以及设备垂直安装的场合 单列角接触球轴承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在承受径向负荷时,将引起附加轴向力。并且只能限制轴或外壳在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为40度,因此可以承受很大的轴向负荷。角接触球轴承是非分离型的设计,内外圈的两侧的肩部高低不一。为了提高轴承的负载能力,会把其中一侧的肩部加工得较低,从而让轴承可装进更多的钢球。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能承受较大的径向负荷为主的径向和轴向联合负荷和力矩负荷,限制轴的两方面的轴向位移。主要用于限制轴和外壳双向轴向位移的部件中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之间的可倾斜性有限,允许倾斜角取决于轴承的内部间隙、轴承尺寸、内部设计及作用于轴承上的力和力矩,而最大允许倾斜角应保证轴承内不会产生过高的附加应力。若轴承内、外圈之间存在倾斜角,将影响轴承的寿命,同时造成轴承运转精度下降,运转噪声增大。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一般采用尼龙保持架或黄铜实体保持架。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安装时应注意,虽然轴承可承受双向轴向载荷,但若一侧有装球缺口时,则应注意不要让主要轴向载荷通过有缺口的一侧沟边。在轴承使用时应注意使不带装球缺口的一侧滚道承受主要载荷。 2、推力轴承 推力球轴承是一种分离型轴承,极限转速低,轴圈、座圈可以和保持架、钢球的组件分离。轴圈是与轴相配合的套圈,座圈是与轴承座孔相配合的套圈,和轴之间有间隙;推力球轴承只能够承受轴向负荷,单向推力球轴承是只能承受一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双向推力球轴承可以承受两个方向的轴向负荷;推力球轴承不能限制轴的径向位移,极限转速很低,单向推力球轴承可以限制轴和壳体的一个方向的轴向位移,双向轴承可以限制两个方向的轴向位移。 推力滚子轴承用于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径向联合载荷,但径向载荷不得超过轴向载荷的55% 。与其他推力滚子轴承相比,此种轴承摩擦因数较低,转速较高,并具有调心性能。29000 型轴承的棍子为非对称型球面滚子,能减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