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1篇】

活动目标:

1、学念古诗《夜宿山寺》,了解古诗大意。

2、大胆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掌握基本的表演礼仪。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会念古诗《夜宿山寺》,基本掌握大意。

根据图片内容,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表述古诗内容。

活动准备:

古诗相关内容大图、水果贴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堂开始前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看到了什么?”,让孩子闭上小眼睛,然后一二三,看到了什么?刚开始会出现我们学过的秋

天的水果图片,最后展示的是图片《夜宿山寺》,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二、古诗大意

幼儿根据图片,表达出来的内容是零散的,不全面的,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够把图片中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组成一首古诗的内容。

(可以让孩子么再次复述古诗内容,加深理解)

三、学念古诗

逐句学念的同时,让孩子们养成逐字看书的习惯,手指点着字跟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重复跟读几次,可以采取游戏的方式加深记忆)

四、古诗表演

本环节的设定的目的:1、是巩固练习,加深对古诗的记忆;2、学习表演的基本礼仪,问好、自我介绍、谢幕等(表演是幼儿园活动乃至学校活动的常用形式,学会基本的表演礼仪,增强孩子的表现力);

3、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标:

1、会读“宿、寺”等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字。

2、学习古诗,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古诗,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的意思。

3、体会山寺的雄伟、高耸入云的特点,知道诗人李白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山寺的雄伟。

教学难点:体会山寺的高耸入云,明白诗人站在高楼上不敢说话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由寺的图片

预习要求: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读正确,读流畅,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读懂课题

1、同学们,在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李白,相信大家很熟悉,大家背过李白的诗吗?谁来背一背李白写的诗?

学生背诵李白的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古诗,题目叫《夜宿山寺》。

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3、读准平舌音“宿、寺”,这两个字是生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读准字音。

理解“宿”的意思“住”。

4、全班交流题目《夜宿山寺》的意思。

“夜宿山寺”的意思是一天夜里,诗人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

教师小结:据说,李白夜里借宿在深山里的一个寺庙中,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他登上去凭栏远眺,只见天空星光闪烁,诗人李

白诗兴大发,写下了《夜宿山寺》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

2、指生朗读,注意字音。

“辰”是前鼻音,第二声。

“惊”是后鼻音。

3、出示古诗,标好朗读的节奏,引导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注意读准节奏。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古诗的节奏。

三、理解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每句诗的大概意思。

2、出示第一、二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理解“危”的意思。

学生说一说“危”的意思,教师小结:“危”的本意是指人在山巅或者高崖,因此,“危”的意思是高,“危楼”的意思就是高楼。

(2)这座楼有多高呢?(有百尺高。)

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危楼之高。

(3)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高百尺”只是一个夸张的写法,形容楼非常的高,而不是说这座楼有一百尺高。以前我们也学过类似的句子,比如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话中的“三千尺”并不是说

就是三千尺,而是指瀑布非常非常的长。

(4)作者为了说明这座楼非常高,还写了一句“手可摘星辰”。引导学生说一说“手可摘星辰”的大概意思。(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5)是不是真的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但是在这里却形象的表现出了这座楼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高到一伸手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6)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的前两句,体会山寺之高。

3、过渡:站在这么美妙的地方,这么高的地方,诗人本应该高声的吟诵一番,可是他却——

(1)出示古诗的第三、四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的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

(2)全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站在高楼之上,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天上的神仙。

(3)教师引导:李白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里住着许多神仙,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

(4)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第三、四两句,引导学生读这两句话的时候,要读得轻一点,把作者“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情读出来。

(5)学生练习有感情的朗读第三、四两句。

四、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教师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站在高楼之上之所见,借助大胆的想象,把一座高百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形象的写出了山寺楼阁的雄伟。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出示这首诗要求书写的“危、敢、惊”三个生字。

2、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这三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全班交流讨论:

“敢”是左右结构,左右宽窄相当,左低右高。右边是反文旁,四画,不能写成三画。

“惊”也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竖心旁的笔顺是点、点、竖。

3、教师示范书写“敢、惊”两个字,边书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4、学生练习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5、展示学生书写的作品,交流评价。

六、课后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2、抄写本节课学习的三个生字,每个生字加上拼音抄写四遍。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3篇】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4个生字,3个认读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过程: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一首《静夜思》,你们还会背么?

指导读生字“诗”。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出示李白的图片。介绍:李白一生游览过许多名山大川,也写了许多赞美祖国山河的诗句,他的诗有的十分夸张,充满想象力,有的充满豪情,故此,人们称他诗仙。

2、揭示课题

⑴这一天,李白来到一座大山前,这是一座高高的山,云雾缭绕,山上有一座寺庙。李白要去山上的寺庙,山实在太高了,爬了一天才到

山顶,于是他就住在寺庙里,用一首诗歌写出了自己心中的感受,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夜宿山寺》。

⑵读准字音,读准题意

《夜宿山寺》中“宿”,就是住的意思。‘寺’就是庙宇,和尚住的地方。‘夜宿山寺’是什么意思呢?”(晚上住宿在山中的寺庙里。)

读通古诗,认识生字。

1、过渡:他登上了楼台的最高层,看到皓月当空、群星璀璨,写下了怎样优美、浪漫的诗句呢?

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词语、读古诗,在读中学习生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三、理解字词、了解诗意。

(过渡:朗读这首诗,你对这座山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1、这首诗描写的是山寺的高大,请你小声读读古诗,你从哪句话看出山寺很高?(教师指出“危楼”指高楼,“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星辰”是星的总称)

(1)想像一下,作者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是什么感受呢?

(2)结合实际说一说你站在最高的地方是什么感受?

李白所在的楼高高的,可能都想想不到的高,那你读出这样的感觉和语气。

(3)这山寺高的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星辰,一起连起来再读读。

真是太高了,让我们在读读这句。

(4)你要是上了这么高的楼,会是什么感受?——那你再读读

(5)李白怎么想的?(恐惊天上人)

“天上人”指的是谁呢?

为什么诗人不敢大声说话?

是啊,李白想:神仙在干什么呢?我是一个普通人,可别吓着神仙,该怎么读?

(6)四句连起来读一读。

2、再读古诗,读准字音。

3、还可以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四、背诵古诗。

填诗背诵

夜宿山寺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2)指名背诵

四、指导书写生字:辰寺诗尺

指导书写“诗、寺”两个生字。

笔顺跟随,看清笔顺、间架结构。

交流书写生字中应该注意的地方,“寺”,由两的熟字“土”和“寸”组成。“土”要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上,两个“横”,起笔低,收笔高,都向右上方倾斜,第2个“横”贯穿左右,是这个字的3个横中最长的笔画,决定整个字的宽窄。“寸”的“竖钩”在竖中线的右边。

“尺、辰”两个生字,字形相似,学生比较他们的共同点:都有舒展的捺和撇。

描红(注意起笔、收笔、占格位置。)

教师范写。

独立写一个。

展示、评议。

再独立写一个。

五、作业:

1、抄写生字各3个

2、把这首古诗背给家长听。

3、选做:搜集李白的诗,读一读,背一背。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诗

——高

《夜宿山寺》教案(完美版)部编1

《夜宿山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1篇】 一、说教材 《夜宿山寺》位于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本单元以“想象”为主题,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之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教学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编排了三篇课文《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 《夜宿山寺》是《古诗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夸张的手法和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是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之美的极好范文,对于后面课文的学习起了引领作用。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并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能力不够成熟,不容易将文字内容想象成具体可感的画面。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引导和语言直观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容和作者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危、寺、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四、说教学重难点 只有明确了教学重难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因此, 我的教学重点为: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为: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法上,我通过朗读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教法引路,用学法践行。在学法上,依据教材及学生年龄特点,主要通过“看、听、说、想、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去观察、想象、积累并且运用语言,感受古诗韵律之美和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之美。 六、说教学过程 这一部分,我用三个部分进行课堂。 (一)诗人导入,理解诗题 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同学们,我写一个名字,如果你非常了解他,就请举手说给大家听(板书:李白)他是哪个朝代的人?(板书:唐)李白最喜欢做的事情呀,就是游玩祖国的大山名川。他去过庐山,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到过天门山,写下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一天,他到了一座风景秀丽的山脚下(板书:山),于是,他便爬上了这座山,可是山太高了,等到他爬到山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怎么办呢?我晚上应该住在什么地方呢?正当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他看到山顶上有一座寺庙,于是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优秀教案

18 古诗两首——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宿、寺、危、辰、恐、惊。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宿”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 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4)全班配乐齐读。 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 (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 (2)指名配乐读; (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 六、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 七、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说课稿第【1】篇〗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位置、文本解读、教育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位置:《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榜首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重视,一是夸大方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明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幻想的运用。如摘星斗、惊天人……这些独特的幻想,美丽的画面,体现了诗人愉悦、豪宕、心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育价值:《夜宿山寺》的教育价值在于幻想画面,感触山寺之高,开始感触诗人愉悦、豪宕、心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育方针的树立奠定了根底。 二、说教育方针与重难点 教育方针的树立,需求树立在对文本解读的根底上,也需求细心考虑单元方针和编写目的。本课归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幻想”,教育要点是“打开幻想,取得开始的情感领会”。一起,新课标指出古诗教育要“打开幻想,取得开始的情感领会,感触言语的美丽。”

根据以上的剖析,我把本课的教育方针树立为: 1.知道“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幻想画面,感触山寺之高,开始感触诗人愉悦、豪宕、心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育要点 识字、写字,幻想画面,感触山寺之高。 教育难点 幻想画面,感触诗人愉悦、豪宕、心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育进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从教育方针和重难点的根底上,我预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预备带着学生怎样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何需求这么学。 榜首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画,顺带简介李白,再回想从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了解。我将经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解说来破解此问题。 【规划目的】李白是学生了解的诗人,一年级从前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动身,回忆旧知,引出新课。 第二板块: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先让学生听读,后自在读诗,目的是为了读准字音。后出示本课

部编版《夜宿山寺》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18《古诗两首》《夜宿山寺》人教 (部编版) 《夜宿山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环节,我将从本课的教材地位、文本解读、教学价值三方面来说。 教材地位:《夜宿山寺》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二首》里的第一首古诗。 文本解读:《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本诗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夸张手法的运用。本诗借用“百尺”极言山寺之高。其实,借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这样的用法,在李白的诗中很常见。这一用法要让学生了解。二是想象的运用。如摘星辰、惊天人……这些奇特的想象,美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价值:《夜宿山寺》的教学价值在于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这一环节,为教学目标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确立,需要建立在对文本解读的基础上,也需要考虑单元目标和编写意图。本课属于第七单元,单元主题是“想象”,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同时,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书写“危、敢、惊”3个字。 2.了解诗句的意思,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初步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教学难点 想象画面,感受诗人愉悦、豪放、可爱与率直的情感。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法学法 在遵循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础上,我准备在这一环节说清两个问题:一是准备带着学生怎么学这首古诗;二是说清为什么要这么学。 第一板块: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先出示李白图像,顺带简介李白,再回忆以前学过他的诗作,后引出课题《夜宿山寺》。然后,引领学生读准课题,理解题意。 这一板块里,课题中的“宿”字,学生可能会不理解。我将通过出示甲骨文“宿”字作,对其进行形象化的讲解来破解此问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学生熟悉的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第二板块: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先让学生听读,后自由读诗,目的是为了读准字音。后出示本课的生字读音:宿、寺、危、辰、敢、恐、惊,再把这些字送入诗中读。最后,要求学生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用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如男生读、女生读、个读、齐读等。 第三板块:体会楼高,感受情感 先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出自己感受到山之高,然后在诗中找相应的句子“危楼高百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问题:本首诗是如何写楼高的?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我将从以下几点做突破: 1.分析“危”字体会楼之高。危楼即高楼; 2.借数字“百尺”体会楼之高。顺带补充李白善用数字百、千、万表示事物之高、深的创作习惯; 3.让学生做摘星辰的动作,进一步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轻松、愉悦的情感; 4.闭眼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画面,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豪放的情感。 5.分析“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心理,体会楼之高,感受诗人可爱、率真的情感。

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教案部编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夜宿山寺》精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 是谁?(李白)对了。(出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 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摘、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夜宿山寺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夜宿山寺公开课一等奖创 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夜宿山寺》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9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用夸张的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前两句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学生古诗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进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又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尽量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句的节奏,体悟古诗的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最终达到课标对第一学段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学情分析: 小学生很喜欢古诗,因为其短小,读起来朗朗上口,他们很快就能背下来,但对于诗的意思、意境,还不能领会。教学时,重点就应该放在对古诗意境的理解上,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恐、危、辰、惊、敢"7个生字,正确书写“危”。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积累。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理解古诗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想象画面大致理解诗意。 2.难点:在入情入境的诵读中体会山寺的高。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品味感悟法。

学法:诵读法,想象法,图文对照法。 教学过程: 一、知作者,解诗题 1.猜诗人知作者,导入新课。 2.解诗题 (1)字理识记“寺",查字典识记“宿”,并理解意思。 (2)理解题意:谁能用“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猜诗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进一步了解诗人李白并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通诗文,诵诗韵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这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逐句检查朗读,认识生字“宿、寺、恐、危、辰、惊、敢”。 3.把诗句连起来读一读,把整首诗读正确。 4.老师范读、学生再读,读出诗的节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力求通过朗读自己体悟古诗的节奏,感受古诗的节奏。】 三、知诗意,悟诗情 (一)学习第一、二句。 1.字理识字“危":危的上面是一个人,中间是一个山崖,本义是人站在山崖上心里很害怕。 2.指导书写“危”。 3.学习古诗第一二句。 (1)结合插图理解“高百尺":这座楼真的有百尺高吗?百尺是夸张的写法,形容这座楼很高很高。 (2)理解“星辰”:通过图片理解“辰"就是太阳、月亮、星星的总称。进而理解“星辰”就是星星。 (3)指导朗读:此时,我们站在这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多么美的夜空呀!多么高耸入云的高楼呀!请问你此时的心情怎么样?读出你此时的心情吧!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带着动作读一读这两句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吟诵,字字思考,推敲诗文的意思;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 2.指导吟诵,要求在吟诵中传达出对诗意的理解,对诗境的感悟。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课前,老师特别想展示一下我新学到的一首古诗,想听吗?(老师用华调吟诵《古朗月行》)。好听吗?这首诗你们都很熟悉,但这种读法你可能是第一次听到,这就是古人的读书方式,叫吟诵。今天我们就用这种读书方式走进古诗《夜宿山寺》,体会诗人的感受。 1.出示课题。启发学生从课题确定这首诗所写的时间、地点和事情,

并推想人物。教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月亮、星星、山峦、寺庙;此时,只简画一座寺庙,没有楼;为了显示高度,在山腰上端横一笔云。同时出示“宿”“寺”卡片,正音、释义。 2.让学生观察板画,再观赏插图,然后要求他们用一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师在学生提出的词中选取“高”,并板书。告诉学生: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自己夜宿山寺的亲身感受;全诗四行诗句,都是围绕着“高”来写的。 3.教师:按照老师下面告诉大家的方法,自学这首诗。 (1)反复朗读全诗每行诗句、读准每个字音(行行朗读); (2)认真想想每个字的意思(字字思考); (3)然后根据诗句的内容,想象出一幅图画(处处想象)。 二、交流切磋,朗读感悟 1.教师:让我们逐行研究,看诗句中哪些字表达“高”,哪些景象说明“高”。先看第一行。

学生找出“高”和“百尺”。教师指出“百尺”表示很高,但不是实数。 教师:(出示“危楼”卡片)危楼是什么样的楼?“危”字怎么解释? 学生查《新华字典》,危:①险;②损害;③高。从三个义项中找出一个合适的解释。 教师:诗人站在高山上寺庙里的高楼中(教师给黑板画的庙加层楼),眺望窗外,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想象后)高极了,真高啊,好像站到了天边一样…… 师:第一行先写楼高,这样写—— 学生齐读:“危楼高百尺”。 教师:要读出楼的高。我们可以把第一句第二字“楼”读的长长的,教师示范。高也可以适当拖长,因为是五言诗的第三字,突出楼的高。 学生提高嗓音模范朗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导学案第1篇】 一、导入 背古诗比赛:你们会背哪些古诗? 今天要学的古诗《夜宿山寺》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刚才背的有哪些是李白写的? 二、理解诗题。 诗题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理解每一个词,再把意思连起来。相机学习生字:宿寺 三、理解诗意。 照着理解诗题的方法,理解诗意。不懂的词语可以猜一猜,问同桌,问老师。 自己练说。 同桌互说。 指名说。你懂了一句就说一句,全部懂了可以全部说。 学生:你认为他解释得怎么样? 相机强调:危高百尺星辰恐 百尺:桃花潭水深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白发三千丈 相机学习生字:危百尺惊。重点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组词。记

忆。 如果要你把这首诗画下来,你会画些什么景物? 四、品读诗句 看课件品读。 第一句:读出楼的高。 你登过高楼或高山吗?什么感觉? 回忆:铁塔高,铁塔尖。尖尖铁塔入云天。 第二句:读得轻柔。 为什么诗人写“恐惊天上人”而不是“地上人”? 五、背诵古诗。表演背诵。 六、拓展学习。《登鹳鹊楼》 七、学写生字。 百尺:注意把字写好,占格位置。 摘:注意右边不要写错了。 惊:忄的写法。形声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导学案第2篇】 活动目标: 1、学念古诗《夜宿山寺》,了解古诗大意。 2、大胆对图片内容进行描述,敢于在集体中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掌握基本的表演礼仪。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会念古诗《夜宿山寺》,基本掌握大意。 根据图片内容,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表述古诗内容。 活动准备: 古诗相关内容大图、水果贴图。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堂开始前先进行一个简单的小游戏,“看到了什么?”,让孩子闭上小眼睛,然后一二三,看到了什么?刚开始会出现我们学过的秋天的水果图片,最后展示的是图片《夜宿山寺》,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察图片内容 二、古诗大意 幼儿根据图片,表达出来的内容是零散的,不全面的,只有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够把图片中的个体联系在一起,组成一首古诗的内容。 (可以让孩子么再次复述古诗内容,加深理解)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夜宿山寺》教案三篇[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人云霄。从“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一句能够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体现在我们面前。 [ 教学目标] 1.自学诗中的生字。 2.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的意境。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诗的意境。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

二、初读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理解字的读音。2.学生借 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百、尺、声、语。请同学们 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声”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 4.猜字游戏:老师手中拿了一个生字娃娃。谁来猜猜,老师拿的是哪个生字娃娃? 四、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词: 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 3.指名朗读全诗。 ?相机出 五、借助插图,了解诗意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山寺 在哪里。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 老师配乐范读; (2) 学生试读; (3) 指名读; (4) 全班配乐齐读。

19 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古诗教学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禀承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时力求做到:谈化诗意,精析诵读,多元教学,渲染意境。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将理解的诗意与感受表达,最好的方式就是诵读。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 【教材分析】 本首诗传说李白曾游览湖北蔡山时,逢夜留宿山中寺庙,见其高耸入云,深感巍然、壮观。深夜独自登楼,仰看星空,内心无限思绪,于是便留下了此诗。诗人以“百尺”之数量,“可摘星辰”之夸张,以及唯恐“高声”惊扰了“天上人”之想象,寥寥二十字,塑造了危楼无限高之形象。二年级学生正值感性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因此,通过合适、且富有趣味的引导,自然能让这一学段的学生感受到危楼无限高的形象。 【学情分析】 本诗短小易读,学生容易背诵,然而学生对其诗的意思不能完全理解,对其意境不能完全领会。因此,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6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2.通过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指导教师绘画等方法,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并将想象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山寺

之高,有感情朗诵或背诵古诗。 3.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体会山寺之高,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 【教学重难点】 1.认识6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通过多种方法,展开想象,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和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观察法,图文对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根据资料,了解李白。 (1)看图猜诗,回顾古诗。了解他喜爱浏览祖国名山大川,一路走来一路写诗,极富有浪漫主义的诗风,被后人称为“诗仙”。 (2)了解李白酷爱饮酒作诗,知悉他洒脱豪爽的性格特点。我们也称他为“酒仙”。 (3)讲述故事,初设情境。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学习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夜宿山寺》。这天,喜欢游玩的李白来到了一座大山前,可是这座山太高了,当他爬上山顶的时候,天都黑了。于是,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他看到山上有一座寺庙,于是他便敲了敲寺庙的门,开门的是一位老和尚,善良的和尚收留了今晚想要借宿在寺庙里的李白,那么在这个夜晚,李白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夜宿山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李白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大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从故事中吸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案与反思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等6个生字,书写“危、惊、敢”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能说出从哪里看出山寺很高。 4.揣摩古诗的意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诗人的感受。 一、谈话导入,破解课题 师:今天呀,我们来猜一个大诗人,他写了很多古诗,被称为“诗仙”。他是谁?(出示李白头像)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另一首诗《夜宿山寺》。 师:请同学们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教师板书)师:注意“宿、寺”平舌音。跟老师读,我读一遍你们第三遍。我们来一起读读课题。 师:“宿”——的意思是“住”。所以有个词是“住宿”。 师:“寺”的意思呢?同学们猜猜,对“寺庙”。 师:连起来说一说诗题的意思。——李白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师:再给你的同桌说说。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这首诗,请同学结合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师:大家读的特别认真,谁来当小诗人给我们读读呢?(请两个孩子) 师:注意“辰”翘舌音,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认识这个字呢? 生:早晨的“晨”去掉“日” 师:你真善于学习。 师:除了“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我们识字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比如“惊”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组词。(抽两个学生说说) 师:同桌相互再读一读这首古诗。 师:你们读地太投入,我都舍不得打扰你们了,我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来配合读好吗?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面的。我们再来换换读。 师:读五言诗的时候,前两个字后面要停一停,诗的节奏美就出来了。 师:在书上画出节奏,试着读一读。 师:读诗就像唱歌一样美啦,我们来拍手读读。小手伸开 师:能不能再加快速度呀,再来! 三、体会诗意,体会“危楼”(楼高) 师:你们读得真好,个个都像小诗人。 师: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李白沿着陡峭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记游写景短诗。它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山巅地非凡气势。前两句“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从视觉感受上以夸张地手法烘托山寺之高,耸入云宵。后两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极言“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诗人发挥大胆而惊人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儿可以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能说出哪儿些诗句哪儿些字词描写了山寺很高,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儿可以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破解课题 1.小朋友,有一位我国古代非常浪漫地诗人今天来到了我们课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出示李白画像)

是啊,他就是我们唐代著名诗人,人称他为“诗仙”,让我们一起和他打个招呼吧! 2.李白地一生漫游祖国大好河山,写了很多著名的诗歌作品,我们耳熟能详地《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李白的诗《夜宿山寺》。 3.理解诗题,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李白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地大诗人,一年级曾经学过他的诗,从孩子们已有的认知出发,回顾旧知,引出新课。) 二、初读古诗,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除了读准字音以外,还应该关注古诗的节奏,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出古诗的节奏。) 三、指导朗读,体会楼高。 1.读古诗,说感受。 这就是那座建在高山之上的寺庙。仔细看图,再想一想刚刚我们读的古诗,你们对这座山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不能用一个字告诉老师(板书:高)。老师和大家的感受一样,你们是从哪句诗或哪个字词感受山寺之高呢? 2.学习“危楼高百尺”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是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诗人李白用平易的语句,绝妙的想象,表达了他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感受。全诗仅20个字,但足以令读者身临其境。教学此诗就要引导学生置身于夜静、星朗、山高、楼危的情景之中,体验诗人的感受。 【学期分析】 本诗浅显易懂,读来非常有画面感,加上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因而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朗诵中感悟诗意。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书写“危”、“敢”、“惊”等字。 2.正确流利地诵读诗歌。 3.体会诗歌意境、诗人的感受。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感受。 【辅助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读懂诗题 1.组织学生齐背学过的李白诗歌《静夜思》和《望庐山瀑布》,导入新课学习。(板贴诗题:夜宿山寺) 2.教师范读诗题,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宿、山、寺”的读音。 3.提问:同学们知道“宿”是什么意思吗?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用“宿舍”一词帮助理解“宿”的意思。 4.出示教材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山寺”。 5.学生说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同一作者的诗歌导入,巩固学过的古诗,激发学习兴趣。借助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和教材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题中的难词。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教师引导:诗人晚上住在山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读古诗,相互正音。 3.教师指名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停顿不当的现象。相机告诉学生:这首古诗每句五个字,一般前两个字后面停顿一下。可以让学生画出停顿线,帮助读好停顿。 5.学生齐读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多种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部编版小学语文《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山上的寺庙楼非常高。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庙里。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学情分析 该古诗浅显易懂,贯穿作者大胆的想象,富有画面感。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字字思考、处处想象和行行朗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想象画面和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会认读“宿、寺、危、辰、恐、惊”六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教师引导和自主思考,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通过诗句想象寺庙之高,体会寺庙屹立于山巅的非凡气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有继续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①会认读“宿、寺、危、辰、恐、惊”六个生字,能正确书写“危、敢、惊”三个生字;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③通过教师引导和自主思考,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通过诗句想象寺庙之高,体会寺庙屹立于山巅的非凡气势。 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资源说课视频,教学设计,希沃课件,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破解课题 1.看图猜诗,引出作者 (1)出示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片里面有什么。 (2)让学生想一想图中的人在干什么,猜猜第一幅图指的是哪首诗。 (3)出示第二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图片里面有什么。 (4)让学生想一想图中的人在干什么,猜一猜第二幅图指的是哪首诗。 (5)提问学生这两首诗的作者是谁,引出作者李白。 2.播放视频介绍作者,板书课题 (1)播放李白趣味简介视频,引出古诗题目:从视频中我们了解到李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诗人,从小就饱读诗书,喜欢写诗。他的诗中充满着大胆的想象,十分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夜宿山寺》。(教师板书课题) (2)教师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3)强调“宿、寺”是平舌音,教师再次范读题目学生跟读三遍 3.解析课题,明题意 (1)教师分别提问“夜”、“宿”和“山寺”是什么意思。 (2)要求学生连起来说一说课题的意思 预设: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 设计意图: 开头用看图猜诗小游戏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通过看图猜诗引出作者李白,以视频的形式简单介绍作者李白很直观形象,加上趣味性的介绍语言更能加深学生对诗人李白的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李白所写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自由读古诗,并提出自读古诗过程中的任务 任务:①读准字音;②给生字注好音;③圈出难写的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

小学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原文、教案及教 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原文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解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危:高。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生怕,可怕。惊:惊动。 译文: 山上寺院好像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生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夜宿山寺》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存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育学生的分析力量。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一样的内容不重复) 二、提醒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山寺》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看,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四周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展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比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沟通学习状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精确的地方准时提示订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构造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留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展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展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排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可怕。 惊:惊动。 语:说话。

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二年级上册《夜宿山寺》教学设计1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走进一段录像。(出示课件1: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看老师怎么写“宿”和“寺”字。(齐读课题) 3、你在哪儿见过“宿”这个字?“寺”字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乱糟糟的,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想想你听懂了什么?(师范读)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古诗,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面三个字。(师生共读) 5、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面三个字。 6、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孩子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同桌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和同学帮忙的吗?(危楼、高百尺、星辰、高声、恐惊、天上人) 3、(出示课件2“危楼”)齐读,并用“危”组词。问:(看图)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楼周围云雾缭绕,直冲云霄;楼上的人很渺小。)(平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板书:楼高。 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行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这是李白在夸楼高。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喜欢用夸张的方法。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示课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如果你是李白,看到寺庙的这座高楼这么高,你会是一种什么感情?(学生练读、指读。)师: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危高)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4、还有哪行诗句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手可摘星辰) “摘”这个字我们认识吗?谁能给它组个词?(摘抄、采摘、摘葡萄)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强调右半边的“古”字) 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感情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近。) (播放视频)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这座山上的一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星星离我们那么近,近在咫尺,似乎我们一伸手可以摘到星星。多美的夜空呀!多么高耸入云的高楼呀!读出李白此时的心情吧! 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齐读、指读) 5、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惊的写法,组词)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站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吗?(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近,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板书:夜静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一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