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阿培南在血液病患者重度感染临床应用的评价

比阿培南在血液病患者重度感染临床应用的评价

比阿培南在血液病患者重度感染临床应用的评价
比阿培南在血液病患者重度感染临床应用的评价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比阿培南在血液病患者重度感染临床应用的评价

作者:何斌, 顾健, 孙梅, 陈沛帅, 孙爱红, 姜扬文, 管俊, 殷杰, 王方方作者单位:225001,江苏省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血液科

刊名:

临床内科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linical Internal Medicine

年,卷(期):2013,30(9)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717659841.html,/Periodical_lcnkzz201309018.aspx

院内感染病例讨论

院内感染病历讨论记录: 1月份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研究生汇报本月院内感染病历:本月院内感染病人1例,吴风伦住院号777158,患者因颈椎过伸性损伤并截瘫及齿状突骨折入院,后施行了颈椎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经过积极痰培养(培养菌为一般细菌)和针对敏感药物治疗,治愈出院。分析:以上两病人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为颈椎损伤手术的常见并发,尤其容易出现在上颈椎损伤的患者当中,对这类病人的严密监控治疗尤为重要。 讨论结果:1.重视院内感染:积极参加有关省市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学习班并组织全科培训。护士长带头,总住院医师或医师,担任感染监控员,由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他们每年进行1~2次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每年1~2次。对实习护士来科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2.加强对颈椎损伤病人术后的重点监护及病房的隔离消毒等措施。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24例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24例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作者:傅晨晓周合冰闫树旭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恶性血液病患者经过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使得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更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针对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种类、抗感染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治疗方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为我院血液肿瘤科的住院病人,男14例,女10例,年龄19?7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3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非霍杰金淋巴瘤2例,按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提出的诊断标准作为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24例住院病人中,1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5例,败血症3例,泌尿道感染2

例,肛周感染2例。 1.2治疗方法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多采用现今提倡的抗感染降阶梯治疗,即在开始时使用强有力的足量的广谱抗生素来覆盖所有的致病菌,使感染在早期即可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感染迅速进展;随后根据微生物学的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使治疗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如果治疗有效,则持续治疗至体温正常,体温正常 3 d后停药。对于非重症感染者,如果在初次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并且伴随体温高而不降者,仍采用降阶梯治疗法,具体的药物使用量及方法与重症感染者相同。患者再次化疗后,如果出现中度以上发热,则应选用头孢咲辛钠 3.0 g,左氧氟沙星0.2 g,2次/d ;如果疗效不佳则可选用更高效的抗生素。合并真菌感染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X 2检验。 2结果 2.1感染部位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多数为呼吸道感染,本组24例中有12例(50%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5例(20.83%), 败血症3例(12.5%),泌尿道感染2例(8.33%),肛周感染2例 (8.33%)。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分析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细菌分布特点。方法对近两年(2012年1月~2014年2月)我院诊治的恶性血液病住院患者118例院内感染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组成(74株,占62.7%),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氏菌(41株,占34.7%)和肺炎克雷伯菌(19株,占16.1%)。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为呼吸道感染为主,总共87例(占73.8%),其次为血流感染(12例,占10.2%)。结论通过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细菌的培养、分离,了解这些细菌的分布特点以及易感部位,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正确的诊疗及宣教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标签: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细菌分布 恶性血液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及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患者在当前医疗环境下的各种治疗方案在血液科逐渐开展,难治或复发类型的患者则会使用各种二线药物组成的强烈化疗方案,为进一步行根治甚至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故出现重症感染是恶性血液病的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了解地市级区域性医院血液科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细菌分布状况、特点以及细菌的易感部位,为临床医护人员制定正确的诊疗、宣教制度及病房设置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此,我们对我院近2年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采集的标本所分离的细菌菌株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感染菌株来源109株细菌均来源于我院血液科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住院患者的血液、痰液、尿液、分泌物、咽拭子等进行培养分离所得,118株细菌病例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1]。 1.2细菌培养及检测方法将采集到的菌株,采用梅内埃公司BACT/ALERT3D型血培养仪及配套的培养瓶。待机器报警时及时取样做革兰染色并做分离培养,用德灵公司的Microscan Walkaway 96微生物鉴定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分析,并且以最低抑菌浓度(MIC)法行药物敏感试验,所需试剂亦购置于德灵公司。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推荐的药敏纸片确证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使用30ug/片头孢西丁检测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的检测,结果按照CLSI2010年M100-S20标准判断。 1.3数据分析检测结果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医院感染管理会议记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让区医院 2015年

填表说明: 1、本手册内容作为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考核依据,必须按时如实认真记录和填写。 2、有关数据要将原始资料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3、本手册按年度编制,每年一册,已填写的手册由科室妥善保存备查。 4、如遇医院感染管理特殊情况需记录,可另加附页。 5、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自查存在的问题,要在下次社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上做出小结,并提出整改措施。 6、社区组织的相关学习,要有讲义。 7、社区组织的考试要有试卷和成绩登记。

社区感染管理小组组长: 副组长: 监控医生: 监控护士:

社区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社区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即时讨论,降低本社区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三、监督本社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四、组织本社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五、督促本社区人员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六、做好对卫生员、陪护、探视者的管理。 七、做好紫外线、物表、空气等消毒本登记。 八、按时参加医院组织召开的医院感染管理会议。

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一、负责本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制度贯彻落实。 二、负责监督本社区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个人防护。 三、负责组织本社区医护人员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四、社区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要及时督促主管医生填报登记卡,在24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督促进行病原学检查,并做好登记工作。 五、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立即向科主任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汇报,积极协助调查医院感染发病原囚,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并积极投人控制工作。 六、负责组织对本社区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记录完善。 八、监督和指导本社区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2.何为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3.何谓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有何异同点?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院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5.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施 可以得到控制? 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源性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爆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以为时即可发生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源性感染还难以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的风险。 6.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机体免疫机能的疾病如血液病、癌症病人的化疗、器官移植时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均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引起医院感染。 (3)侵袭性操作: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疗法被广泛引进和应用,如各种导管、插管、各种呼吸治疗仪、窥镜及血液透析等,在使用后难以清洗,缺少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4)交叉感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发生的多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均为交叉感染所致。 (5)血液制品、药物被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整理)培南原料药生产GMP认证可行研究报告

培南原料药生产GMP认证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比阿培南原料药生产及GMP认证 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1.3.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单位及技术负责人 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单位 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震 1.4.编制依据 1.5.编制范围和内容 按化工部可研报告要求内容编制。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7.项目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第二章产品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1、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比阿培南 英文名称Biapenem 化学名(-)-6-[(4R,5S,6S)-2-羧基-6-[(R)-1-羟基乙基]-4-甲基-7-氧代-1-氮杂二环[3.2.0]庚-2-烯-3-基]硫基-6,7-二氢-5H-吡唑[1,2-a][1,2,4]三唑-4-鎓内盐(-)-6-[(4R,5S,6S)-2-carboxy-6-[(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l-azabicyclo[3.2 .0]hept-2-ene-3-yl]thio-6,7-dihydro-5H-pyrazolo[1,2-a][1,2,4]triazol-4-ium inner salt 分子式 C15H18N4O4S

分子量350.41 CAS 120410-24-4 结构式 制剂粉针剂 规格150mg/支、300mg/支 原研单位日本Lederle公司,美国氰胺公司 类别化学药品3.1类 【适应症】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适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肺炎、肺化脓症、肾盂肾炎、复杂性膀胱炎、腹膜炎及子宫附件炎 【知识产权状况】专利及行政保护检索表明,在我国开发本品不存在专利问题。 2、随着细菌耐药性问题的日益严重,近年来国外从典型的β-内酰胺抗生素研究领域正向非典型的β-内酰胺抗生素研究领域转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药物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力强、结构简单、给药方便,与其它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疗效价格比高等优势,因而愈来愈受到各国的重视,成为竞相生产和应用的热点药品。一些疗效好而又副作用小的研究品种不断涌现,已应用于临床的有亚胺培南(imipenem,IPM)、美罗培南(meropenem) 以及帕尼培南(panipenem) 等,经临床应用证明这些药物对各种细菌感染疗效优异,毒副反应少。比阿培南(Biapenem)是最新一个注射用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比阿培南对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 (包括耐药的绿脓杆菌)、厌氧菌等均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DHP-1的稳定性较亚胺培南强。与其他已上市的碳青霉烯类品种相比,比阿培南肾毒性几乎为零,具有能单独给药、并且无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不会诱发癫痫发作的特点,且能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本品最显著的特点是在

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资料

医院感染管理记录本 ⅹⅹⅹ科 2013年 医院感染管理目录 1、ⅹⅹ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ⅹⅹ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3、ⅹⅹ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控制制度 4、ⅹⅹⅹ医务人员职业接触防护制度 5、ⅹⅹⅹ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 6、ⅹⅹⅹ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7、ⅹⅹⅹ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医师职责 8、ⅹⅹⅹ医院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职责 9、ⅹⅹⅹ医院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责 10、ⅹⅹⅹ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11、ⅹⅹⅹ科医院感染管理例会记录 12、ⅹⅹⅹ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记录 13、ⅹⅹ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培训记录 14、ⅹⅹⅹ科月院感办检查反馈记录 15、ⅹⅹⅹ科月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自查记录 16、ⅹⅹⅹ科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 17、ⅹⅹⅹ科抗生素使用登记表 18、ⅹⅹⅹ科职业暴露登记表 19、ⅹⅹⅹ科医院感染信息年汇总表 20、ⅹⅹⅹ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例登记表 21、ⅹⅹⅹ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22、ⅹⅹⅹ医院感染监测流程图 23、ⅹⅹⅹ医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24、ⅹⅹⅹ医院乙型肝炎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25、ⅹⅹⅹ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OP) ⅹⅹ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㈠医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感染管理是院长重要的职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 ㈡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与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有应急管理程序与措施。 ㈢医院要制定和实施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确定临床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重点管理项目,并作为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 ㈣将对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技术操作定期考核与医院感染管理指标的完成情况,纳入定期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范围,并定期向医务人员与管理部门通报。 ㈤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的在职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与教育。 ㈥医院须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要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产房、内窥镜室、血液透析室、导管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 ㈦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 ㈧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ⅹⅹⅹ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与报告制度 1、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必须对本科室住院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2、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完善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检测,争取感染病例的病原微生物送检率达50%以上,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1)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三大要素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何谓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答:指在医院某一科室病区短时间内出现多数的同类感染,病人之间有相互联系,有共同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7、医院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答: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均≤20%。 8、医院感染的高危区指哪些? 答:高危区指手术室、重危病室、监护室、供应室、透析室、导管室、新生儿室、血液病和肿瘤病室及器官移植室。

9、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什么? 答:最简单、最直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是清洁、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 10、医院感染三级管理组织应包括哪些? 答:(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2)医院感染科和专职人员。(3)各科室病房的医院感染监控医生和护士。 11、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的目的是什么? 答:(1)保护健康人免受细菌的侵扰。(2)帮助某些患者免受继发性细菌感染。 12、外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主要范围是什么? 五、简答题 1、以类目为特点的隔离系统,又称为A系统,可分为哪七类? 答:包括7类:严密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隔离、结核菌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 2、医院感染的特点是什么? 答:(1)大多数由病人自身正常菌群引起。(2)这些菌群往往是耐药性的细菌。(3)可发生流行。 3、医院感染的形式有几种? 答:有5种形式: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 4、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5、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三大要素是什么?

院内感染病例讨论资料

院内感染病历讨论记录: 1 月份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研究生汇报本月院内感染病历:本月院内感染病人1 例,吴风伦住院号777158,患者因颈椎过伸性损伤并截瘫及齿状突骨折入院,后施行了颈椎后路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经过积极痰培养(培养菌为一般细菌)和针对敏感药物治疗,治愈出院。分析:以上两病人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为颈椎损伤手术的常见并发,尤其容易出现在上颈椎损伤的患者当中,对这类病人的严密监控治疗尤为重要。 讨论结果:1. 重视院内感染:积极参加有关省市级卫生部门组织的有关院内感染的学习班并组织全科培训。护士长带头,总住院医师或医师,担任感染监控员,由感染办公室专职人员对他们每年进行1~2 次的业务指导及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院内感染和消毒隔离工作的培训,每年1~2 次。对实习护士 来科实习,要进行医院内感染方面的有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内感染的控制及预防,医院内感染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消毒、隔离、灭菌等。对护士重点培训隔离、消毒方面的有关问题。对卫生员培训有关病房卫生清扫、隔离消毒的基本知识、各种消毒液的使用浓度及配制方法。 2. 加强对颈椎损伤病人术后的重点监护及病房的隔离消毒等措施。 研究生汇报院内感染病历:陈建国住院号775540 因颈椎骨折并颈髓损伤截瘫入院,入院施行颈椎前路C6 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后转入ICU 治疗,经痰培养(细菌为鲍氏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及相关治疗,好转。 关于多重耐药细菌: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是指有多重耐药性 2 月份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急性白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自身抵抗力不足,随着长期化疗、放疗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等,极易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生后,不但影响患者健康,增加患者痛苦,还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增加,经济负担加重。为了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直接经济损失情况,作者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医院某血液病房的3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实行了病例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入住医院血液病房患者362例,其中男184例、女178例,年龄18~75岁,平均(42.94±16.92)岁。采用1∶1方法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181例。配对条件:住院科室、急性白血病类型、住院期间化疗与否、疾病严重水准、性别、年龄、付费方式等相同及入院日期相近。 1.2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登记表”及“急性白血病患者医院感染直接经济学损失调查表”,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医院感染资料。 1.3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实行统计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构成比等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感染组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为34394元,非感染组患者为14049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总费用差值(医院感染直接经济损失)为20345元,比值为2.45,秩和检验发现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总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5~75d,平均21d;非感染组患者住院天数3~62d,平均10d。两组患者

培南原料药生产GMP认证可行研究报告

培南原料药生产GMP认证可行研究报告

培南原料药生产GMP认证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比阿培南原料药生产及GMP认证 1.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负责人 1.3.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单位及技术负责人 编制项目可行性报告单位 项目技术负责人王震 1.4.编制依据 1.5.编制范围和内容 按化工部可研报告要求内容编制。 1.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1.7.项目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药品名称英文名称CAS.NO. 建设规模备注 比阿培南Biapenem 120410-24-4 500KG/Y 粉针剂150/300mg/支法罗培南Faropenem 122547-49-3 300kg/Y 片剂150mg/支 美罗培南Meropenem 96036-03-2 300kg/Y 粉针剂250/500mg/支亚胺培南Imipenem 81129-83-1 100kg/Y 多尼培南Doripenem 148016-81-3 300kg/Y 粉针剂250mg支 第二章产品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1、产品介绍 中文名称比阿培南 英文名称Biapenem 化学名(-)-6-[(4R,5S,6S)-2-羧基-6-[(R)-1-羟基乙基]-4-甲基-7-氧代-1-氮杂二环[3.2.0]庚-2-烯-3-基]硫基-6,7-二氢-5H-吡唑[1,2-a][1,2,4]三唑-4-鎓内盐(-)-6-[(4R,5S,6S)-2-carboxy-6-[(R)-1-hydroxyethyl]-4-methyl-7-oxo-l-azabicyclo[ 3.2.0]hept-2-ene-3-yl]thio-6,7-dihydro-5H-pyrazolo[1,2-a][1,2,4]triazol-4-ium inner salt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x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时间: 地点: 讨论主持人:x 参加讨论者:x 病人姓名: 床号: 诊断: 病情摘要: 患者,男性,60岁,因“发热1周,皮疹4天,肾性高血压”于6月6日收住入院。患者1 月前开始服用嘌呤醇片,。全身遍布皮疹,部分融合,压之褪色,伴咽喉部粘膜糜烂出血。 予头抱唑肟针、热毒宁针抗炎对症处理后皮疹加重,考虑皮疹与药物有关。予甲强龙、DXM 抗炎免疫治疗。雷夫诺尔湿敷。7月4日患者低热,全身皮肤触痛,四肢肿胀明显。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我科。查体:神志清,精神软,四肢躯干融合性瘀斑,背部皮肤松懈样改变,有少量渗出。全身皮肤触痛,四肢肿胀明显,右颈带入临时血透管,局部皮肤新鲜,湿润,左股CVC固定妥,管端血痂残留。 更换敷贴后,左股CVC周围表皮脱落,予纱布包扎。7月4日下午行血液透析治疗,返回后,背部、双肘部、臀部多处表皮脱落。左手心水疱予针筒抽吸。患者全身皮肤触痛明显。 讨论目的: 对大疱松懈性皮炎的护理,特别是导管固定,大片表皮剥脱的处理。 讨论摘要: XXX :该患者属于重症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的同时,做好感染的预防:1、予保护性隔离,最好是单人间。避免与感染性患者接触;2、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操作;3、被服、衣裤,包括毛巾均需高压灭菌后使用。病室消毒每日一次。 XXX :临时血透导管及深静脉置管的固定不能使用黏贴性敷贴,可用无菌纱布外加绷带固

定,同时做好宣教,防止导管滑脱。 XXX :对表皮剥脱处采用暴露疗法,渗液较多时可用NS湿敷。 XXX :该患者还需使用气垫床,平卧侧卧交替,防受压,加强肛周、邻周粘膜的保护。 XXX :该患者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之物。进食后应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可多食水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促进上皮愈合。 小结: 护理重点保护上皮,促进愈合,避免感染。全身皮肤破损处生理盐水清洗,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使用气垫床,床单消毒,平卧侧卧交替,防受压,加强肛周、邻周粘膜的保护;口腔护理到位,NS漱口,每次饭后易可新含漱。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15 859例患者中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5 85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46例,感染率为4.07%。血液科、ICU和肿瘤科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3个科室出院人次仅为全院的6.82%,感染人次占全院的32.66%,感染例次占全院35.1%(244/695)。常见感染部位依次是呼吸道占总感染例次的58.56%(407/695),其次是皮肤软组织感染11.51%(80/695)、泌尿道10.94%(76/695)和胃肠道感染9.78%(68/695)。结论:为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应加强对重点科室患者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道感染的关注,合理使用抗生素,限制创伤性操作,加强营养支持积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外源性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当前,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医院管理学的一大课题。医院感染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也部分地反映了医院的医疗质量。对我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调查对象为我院各科室2006年9月~2007年8月期间出院或死亡的患者15859例。所有感染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均符合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内容,查阅每份病历。感染病例登记表内容,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中,按不同科室、感染部位、危险因素等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1.3 诊断标准:依据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1]和医师、护士的记录及患者的各种化验结果。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计算,超过其常规潜伏期而发生的感染可定为医院感染;对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在入院48 h以后者可定为医院感染。 2 结果

感染疾病科常用药物分类汇总表

感染疾病科常用药物分类汇总表 抗病毒(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 1 替比夫定片600mg/片 2 恩替卡韦分散片0.5 mg/片或1 mg/片 3 恩替卡韦片(T)0.5 mg/片 4 恩替卡韦胶囊0. 5 mg/片 5 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 g/粒 6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a1b 10/20/30/40/50/60 ug/支 7 聚乙二醇干扰素a-2a注射液135ug/支或180ug/支 抗肝纤维化类 8 复方鳖甲软肝片0.5g/片 9 鳖甲煎丸 3 g/次3g/次,50g/瓶 10 扶正化瘀片0.4g/片 11 强肝胶囊0.4 g/粒 12 贞芪扶正胶囊 2.1 g/粒 保肝、降酶、退黄类 13 盐酸精氨酸注射液20ml/支 14 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 ml/支 15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钠0.6g/支 16 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20mg/支或80mg/支 17 注射用肝水解肽50mg/支 18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10 ml/支 19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5ml/支 20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28 mg/粒 21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2.5 g/支 22 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3g/袋 23 注射用丁二磺算腺苷蛋氨酸0.5 g/支 24 茵栀黄颗粒 3 g/袋 25 茵栀黄胶囊0.33 g/粒 26 熊去氧胆酸胶囊250m g/粒 27 双环醇片25mg/片或50mg/片 28 六味五灵片0.5g/片 29 草仙乙肝胶囊0.4 g/粒 30 乙肝健片0.26 g/片 31 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40mg/片 32 促肝细胞生长素肠溶胶囊50m g/粒 33 大豆磷脂散7 g/袋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24例

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24例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傅晨晓周合冰闫树旭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恶性血液病患者经过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等使得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受损,更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1〕,成为恶性血液病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针对我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2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体种类、抗感染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均为我院血液肿瘤科的住院病人,男14例,女10例,年龄19~72岁,其中急性白血病13例,多发性骨髓瘤4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非霍杰金淋巴瘤2例,按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监控协调小组提出的诊断标准作为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24例住院病人中,1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5例,败血症3例,泌尿道感染2例,肛周感染2例。

1.2 治疗方法 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多采用现今提倡的抗感染降阶梯治疗,即在开始时使用强有力的足量的广谱抗生素来覆盖所有的致病菌,使感染在早期即可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感染迅速进展;随后根据微生物学的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使治疗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如果治疗有效,则持续治疗至体温正常,体温正常3 d后停药。对于非重症感染者,如果在初次化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并且伴随体温高而不降者,仍采用降阶梯治疗法,具体的药物使用量及方法与重症感染者相同。患者再次化疗后,如果出现中度以上发热,则应选用头孢呋辛钠3.0 g,左氧氟沙星0.2 g,2次/d;如果疗效不佳则可选用更高效的抗生素。合并真菌感染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分析软件,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感染部位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多数为呼吸道感染,本组24例中有12例(50%)发生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5例(20.83%),败血症3例(12.5%),泌尿道感染2例(8.33%),肛周感染2例(8.33%)。 2.2 感染的症状及程度呼吸道感染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严重者甚至高烧不退,并伴有咳嗽、咯痰,胸片多为典型棉花团样阴影;肠道感染以腹痛腹泻为主;肛周感染主要表现为大便疼痛、干燥等。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畴及基本要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畴及基本要求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范畴:入院5-7天不能确诊病例;住院期间不明原因的病情恶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院内感染经积极抢救仍未脱离危险、病情仍不稳定者;病情复杂、涉及多个学科或者疗效极差的疑难杂症;病情危重需要多科协作抢救病例;涉及重大疑难手术或需再次手术治疗病例;住院期间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它需要讨论的病例 讨论会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 二、讨论地点 三、主持人:姓名、职务(或职称) 四、参加人员:人数、具体姓名、职称 五、记录人:姓名、职称 六、议程 (一)主持人宣布开会,说明本例讨论的内容及目的。 (二)主管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报告病历摘要: 1、患者床位、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入院日期 2、主诉、主要现病史、既往病史、个人史 3、阳性体征、实验室报告、影像学及特殊检查(内窥镜、血管介入诊 断)结果。 4、初步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及诊断思路。 5、诊断治疗经过,患者对现行治疗方案的依从性、有效性及存在问题 6、请求与会医师解决的疑难问题何在?即讨论目的是什么? (三)上级医师对于本例的要害部分给予补充或强调,并提出对于所提出问题的初步解决办法或诊治意见。 (四)与会人员共同阅读相关资料如X光片,超声片,并提问。 (五)与会医师发言:就主管医师提出的问题提出诊治思路,要求发言医师能够科学分析,有理有据地提出具体诊治措施,必要时可借鉴文 献或个人临床经验,认真负责地予以回答主管医师的问题。提倡争 论及学术气氛。

记录人应详细地记录每位医师的发言。 (六)主持人总结:综合大家意见进行总括,提出最后的临床诊断(包括合并症、并发症),并对本例的疑难问题给予结论性的意见,补充,或修正现行的诊断及治疗方案。选择新的治疗措施,要提出疗效观 察指标,在执行过程的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何防范等。 初步估计病程及预后。 主持人应从理论与实践层次深入分析本例疑难之缘由。解决疑难问 题措施的依据,做为临床启示,指导下级医师提高水平。 (七)科内疑难讨论会仍不能解决的病例应及时上报医务处,组织全院或请院外专家会诊。 (八)主持人签名: 记录人签名: 参加人员签名: (九)记录日期:年月日

注射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注射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1.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5:1)成人和12岁以上的儿童常 用剂量:每8小时一次,每次1.2克;严重感染者:科增加至每6小时一次,每次1.2克。12岁以下的儿童按体重一次30mg/kg,一日3-4次(新生儿一日2-3次)。一日最大剂量用至4.8g。 2.美洛西林钠粉针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 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成人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 0.3g/kg;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 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3.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针(4:1)成人剂量:每次2.5~3.75g(美洛 西林2.0~3.0g、舒巴坦0.5~0.75g)(每次2~3瓶),每8小时或12小时一次,疗程7~14天。1~14岁儿童及体重超过3Kg的婴儿,每次给药75mg/Kg体重,每日2~3次。体重不足3Kg者,每次75mg/Kg体重,每日2次。每天最高剂量不宜超过15g。 4.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成人每次2.5g或5g(即哌拉西 林2g或4g舒巴坦0.5g或1g),每8小时一次。肾功能不全者酌情调整剂量。疗程:7~14天。最大用量不得超过12克/日(舒巴坦最大推荐剂量4克/日)。 5.注射用萘夫西林钠成人:一般感染,一次2-4g/日;重度感染, 4-6 g/日。儿童: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3-4次。新生儿一

般不主张用。一日最大剂量用至6g。 6.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中度感染成人一日剂量8g,重症感染或铜 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剂量需增至一日20g,分4次静脉给药;儿童根据病情每日剂量按体重80~300mg/kg,分4次给药。一日最大剂量用至20g。 7.苯唑青霉素针成人每次1-2g,溶于100ml输液中滴注0.5-1h, 每日3-4次。小儿按体重每日50-100mg/kg,分次给予。肌注:每次1g,每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用至8g。 8.苄星青霉素针长效青霉素,主要用以预防风湿热,治疗各期梅 毒,也可用以控制链球菌感染的流行。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临用前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制成混悬液,肌内注射,一次60万U~120万U,2~4周一次。小儿肌注每次30万U~60万U,2~4周一次。 9.五水头孢唑啉钠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淋病和梅毒。成 人常用剂量: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一日最大剂量用至6g。 10.注射用头孢硫脒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小儿按体重一 日50mg-1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大剂量用至8g。 11.头孢呋辛钠针成人:大多数感染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 治疗,每次750mg,每日3次;对于较严重的感染,剂量应增至每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部主任:危重患者的护理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水平,今天我们在外科组织一次疑难病例讨论。特邀请了相关科室的护士长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提高我们对危重患者的护理水平。现在我们开始进行讨论。护士长:最近我们科收入一例截瘫、神经源性肠麻痹患者,病情较重,为了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水平,今天我们在护理部及各位护士长的支持下,进行一次疑难病例讨论,请主管护士汇报病情。 主管护士病例汇报:患者王刚,男,52岁。因乙状结肠代膀胱扩大+双肾输尿管移植+膀胱造瘘术后45天,恶心呕吐5天余,于2011-09-20因呕吐原因待诊、神经源性肠麻痹收入我科。既往史:14年前因车祸伤及颈椎及头部,行去骨瓣减压+颅内血肿清除术,因患者截瘫在北京行颈椎手术,半年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行颅骨修补术及神经血管移植术,12年前因颅骨修补术后修补物翘起再次在我院行颅骨修补术。本次入院查体:患者神自剑突下瘫痪,有轻触觉感,无痛温觉。右下腹部膀胱区叩诊浊音,见一双腔引流管。入院后给予禁饮食,抗炎补液、保护胃黏膜等治疗。患者于2011-10-2122:16出现胸闷、憋气较重不能平卧,双肺呼吸音粗,左肺呼吸音低,腹式呼吸。心率100次/分,呼吸急促,口唇无明显紫绀,腹胀明显,经呼吸内科会诊考虑肺部感染,患者病情危重,通知病危。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测,面罩吸氧5L/分,加用白蛋白及利尿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2g抗炎治疗、奥美拉唑抑酸保护胃肠粘膜、可比特雾化吸入化痰、多索茶碱扩张支气管,抑制哮喘、营养袋维持电解质平衡。现患者神志清,呼吸稍急促,腹式呼吸明显,被动体位,肢体活动受限,大小便失禁。右侧髂嵴发生浅度溃疡期压疮,范围:5×6cm2;右髌骨外侧发生炎性浸润期压疮,范围:1×2cm2。于2011-09-23经右颈外侧行深静脉置管。病例汇报完毕。 护士长:针对该病人有哪些护理诊断? 护士1:该患者的护理诊断如下:1、皮肤受损,有压疮加重及创面感染的危险2、低效型呼吸型态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4、有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危险志清,营养较差,被动体位,腹部膨隆,蛙状腹,5、有造瘘口感染的危险6、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 护士长:针对这位病人,长期卧床,我们应如何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及对已发生压疮的部位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2:1、应用气垫床预防。2、勤翻身,每两小时一次。3、大小便后及时清理,保持清洁。4、保持床单位清洁、平整、干燥、柔软。5、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6、已发生压疮部位局部消毒后给予涂抹压疮膏以利于早期愈合。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护士长:病人出现胸闷、憋气较重,考虑肺部感染,针对此情况,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3:1、床头抬高30°~50°,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吸入引起肺部感染。2、每1-2小时翻身扣背一次,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3、痰液粘稠行雾化吸入,及时给予吸痰。4、饮食管理嘱患者在痰多、黏稠时,一定要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做好心理护理,增强病人的信心,使其提高自身防御能力。 护士长:为了保证病人的营养,每天为病人进行胃肠外营养,即通过静脉输入三升袋,于2011-09-23在局麻下经颈内静脉行深静脉置管术,那么在深静脉置管的护理上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护士护士护士护士4444:1、保持深静脉置管固定,以免脱出。2、保持深静脉置管的通畅,要定时冲管,防止血凝块的形成;避免导管扭曲、打折。3、注意正压封管,封管时用大于10ml的注射器,动作要快,以免时间过长造成管内凝血。4、每周两次深静脉穿刺处换药,输液前常消毒肝素帽;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以预防导管性感染。护士长:患者已行膀胱造瘘术,造瘘口处接无菌引流袋持续引流,针对膀胱造瘘的病人,我们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护士5:1、观察瘘口周围有无漏尿,尿袋应定时排放,保持通畅,观察尿液颜色,尿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