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

1.

2.间歇吸附和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和N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N值?

答:间歇吸附指定量的吸附剂和定量的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接触而达到平衡。间歇吸附平衡的测定方法有:(1)保持气相的压力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测定气体容积减少值的容量法;(2)吸附剂和气体充分接触,测定吸附剂重量增加值的重量法

2.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

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内,吸附作用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某一个值时,去除率的增大不再明显,我对活性炭吸附的意见是:找到那个转折点,尽可能的保障投入有效。

实验二混凝实验

1.

2.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沉淀水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

答:在一定范围内,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剂量时,效果反而减小。

2.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区别?如何改进?

答:(1)水环境的温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需多设一个因素(2)水平梯度跨越过大,可能最佳条件在梯度中间值。可在两个最佳条件范围内再设细分梯度,进行试验(3)实际环境中污水的污染物质种类多样,不单单是土壤颗粒,所以最好的水样,应该取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前的水。

实验三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1.

2.气浮法与沉淀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1)两者都是污水初期处理的物理方法。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2)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沉淀法是通过悬浮颗粒的自由沉淀和絮凝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沉入下层。

实验四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1.

2.试比较不同的曝气方式,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答:

3.

4.比较数据整理方法,哪一种误差小些?

答:

5.

6.Cs值偏大或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何?

答:Cs值偏大或者偏小,实验结束的时间与实质上的时间不一样,氧的总传递系数会有误差,设备的充氧能力有偏差。

实验五

1.滤层内有空气时对过滤,冲洗有什么影响?

答:滤层有气泡减小了滤层的空隙率,使水头损失加大,过滤周期延长,滤层截污容量减小。反冲洗时有大量气泡冒出,俗称气阻。使滤池水头损失增加过快,缩短工作周期。还可能使滤层产生裂缝,产生水流短路,降低出水质量,或导致漏沙。

2.

3.当原水浊度一定时,采取哪些措施,能降低处滤水的出水浊度?

答:浊度主要是水中的杂质以及悬浮物颗粒多的缘故,因此如果水的浊度大,则投加絮凝剂明矾、聚合铝、聚合物等,然后沉淀过滤到要求的浊度;若浊度小,则通过用活性炭过滤或者超滤等方法降低浊度。降低过滤材料粒径,降低过滤流速。加入混凝剂,延长沉淀时间。

4.

5.冲洗强度为何不宜过大?

答:反冲冼强度过大,滤层膨胀过高,会减少单位体积流化床内的滤料颗粒数,使碰撞机会减少,反洗效果变差,此外,还会造成滤料流失和冲洗水的浪费。所以不宜过大。

实验六自由沉淀实验

1.

2.自由沉淀中颗粒沉速与絮凝沉淀中颗粒沉速有何区别。

答:自由沉淀和絮凝沉淀的沉淀条件不同,以致他们的沉速存在区别。自由沉淀过程中,颗

粒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匀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且沉淀过程颗粒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间隔等)不发生改变。絮凝沉淀过程中,颗粒由于相互接触絮凝而改变大小、形状和密度,沉淀过程中轨迹呈曲线。

2.绘制自由沉淀静沉曲线的方法及意义。

答:(1)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沉淀时间所对应的悬浮物浓度和沉淀柱高度,算出每个沉淀时间所对应的颗粒沉速u 和未被去除颗粒百分比P ,绘制P-u 关系曲线图。由P-u 关系曲线图算出积分,再通过公式求出悬浮物去除率E ,从而可以绘制E-u, E-t 关系曲线图

(2)通过绘制自由沉降曲线,可以了解颗粒自由沉淀的自由沉淀规律和特点,沉淀效果,认识颗粒自由沉淀过程中沉淀时间、颗粒沉速及悬浮物去除率之间的关系,为实际工程应用中沉淀池的设计作理论指导。

3.

4.沉淀柱高分别为H=1.2m,H=0.9m,两组实验成果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沉淀柱高不同时,计算的数值不同,不过得到的曲线趋势是相同的,也就是它们代表着相同的反应过程。因此,两组实验成果也是一样的。

5.

6.利用上述实验资料,按:%1000

0?-=C C C E i 计算不同沉淀时间t 的沉淀效率E ,绘制E-t ,E-u 静沉曲线,并和上述整理结果加以对照与分析,指出上述两种整理方法结果的适用条件。

答:由图可知,利用该题中的计算公式所得的去除率E'都比实验中计算所得的去除率E 小,这是因为该题中的公式忽略了沉速小于u 中但仍能沉淀的那部分颗粒.该题中的公式适用于沉降颗粒大小比较均匀的情况,而实验中所用的计算公式则能适用于沉降颗粒大小不均匀的情况,其所算得的去除率比该题中的公式精确。

实验七 氢离子交换树脂主要性能的测定实验

1.

2.测定树脂的湿视密度和湿真密度,在生产中这两项指标均有什么意义?

答:

实验八 沉降污泥比和污泥指数的测定实验

1.

2.根据测定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浓度(MLSS ),计算污泥指数(SVI ) 答:

)/()/(1min 301;10)(3L g MLSS L mL SV g L ml L SVI V B A MLSS ==?-=))中悬浮固体干重(混合液()积(静沉形成的活性污泥容)混合液( MLSS (g/L ); A (污泥+滤纸+称量瓶质量g );B (滤纸+称量瓶质量g );V (混合液100ml )

2.污泥指数(SVI)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正常活性污泥SVI 介于50~150,SVI 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含量高,缺乏活性;SVI 过高,说明沉降性能不好,并且已有产生污泥膨胀的可能。

3.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指数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1)区别:污泥沉降比是看污泥的沉淀情况,他比较粗糙,会受污泥浓度等影响。而污泥指数是一克干污泥所占体积,他不受淤泥浓度的影响。(2)联系:见1.公式。

4.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答:首先絮凝沉淀是两个过程,只不过絮凝相对于沉淀时间短;絮凝这一过程指絮凝剂加入水中并和水完全接触,沉淀是细小絮凝体沉降过程中形成大的絮凝颗粒的过程。絮凝沉淀的悬浮颗粒浓度不高,但沉淀过程中悬浮颗粒之间有互相絮凝作用,颗粒因互相聚集增大而加快沉降。沉淀过程中,颗粒的质量、形状和沉速是变化的,实际沉速很难用理论公式计算,需通过试验测定。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建筑中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摘要:针对项目用地紧张、处理后出水用作冲厕、绿化浇洒等特点,提出一种结构紧凑的二级生物接触氧化加物化法处理的中水处理工艺。介绍了其工艺流程、设计参数、设计总结等,可为类似工程项目的中水处理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水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建筑中水 abstract: the tight project site, the treated water used for flushing and poured green features, provide a compact two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lus the physico-chemical treatment in 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 describes the process, design parameters, design summary, etc., design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 in water treatment.key words: water treatment;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construction of water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量的增加, 城市的日益扩展,特别是世界人口急剧增多,加之人类活动失控, 水资源消费量急剧增加,造成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及浪费严重,采用建筑中水系统,使污水处理后回用于建筑物和建筑小区供生活杂用,既可减少污染排放,使污水无害化,又可增加可利用的水 资源从而节省水资源,是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缓解水资源不

水处理实验问答题

实验一活性炭吸附实验 1. 2.间歇吸附和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q和N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N值? 答:间歇吸附指定量的吸附剂和定量的溶液经过长时间的充分接触而达到平衡。间歇吸附平衡的测定方法有:(1)保持气相的压力不变,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测定气体容积减少值的容量法;(2)吸附剂和气体充分接触,测定吸附剂重量增加值的重量法 2.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 答: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程度内,吸附作用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的增加而增大,当到达某一个值时,去除率的增大不再明显,我对活性炭吸附的意见是:找到那个转折点,尽可能的保障投入有效。 实验二混凝实验 1. 2.根据最佳投药量实验曲线,分析沉淀水浊度与混凝剂加注量的关系 答:在一定范围内,混凝效果随混凝剂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超过一定剂量时,效果反而减小。 2.本实验与水处理实际情况有哪些区别?如何改进? 答:(1)水环境的温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需多设一个因素(2)水平梯度跨越过大,可能最佳条件在梯度中间值。可在两个最佳条件范围内再设细分梯度,进行试验(3)实际环境中污水的污染物质种类多样,不单单是土壤颗粒,所以最好的水样,应该取自污水处理厂处理前的水。 实验三压力溶气气浮实验 1. 2.气浮法与沉淀法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1)两者都是污水初期处理的物理方法。用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2)气浮法通过向池内鼓气,使憎水的悬浮颗粒与气泡相吸附结合,使其整体密度变小,上浮,再通过刮渣机除去。沉淀法是通过悬浮颗粒的自由沉淀和絮凝作用,在重力作用下下沉。从而与水分离,沉入下层。 实验四曝气设备充氧能力的测定 1.

水处理实验技术教学大纲

水处理实验技术教案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水处理实验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编号: 课程性质:实践教案环节(专业核心课) 课程学时和学分:实验学时:,学分: 适用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水分析化学、水力学、环境生物学、水质工程学等 二、本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本课程是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修课,是水处理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需的课程。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所学知识既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又为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本课程教案总的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必选课,加深学生对水处理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水处理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水处理实验的一般技能及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与处理数据的基本能力。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实验目的、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结论,掌握一般水处理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方法;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五、实验项目基本要求 ()活性炭吸附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加深理解吸附原理,掌握活性炭吸附常熟确定方法。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活性炭吸附装置使用,掌握活性炭吸附工艺处理污水确定设计参数的方法。 ()离子交换软化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加深对离子交换容量的理解,掌握测定离子交换容量的方法,掌握离子交换柱的运行。 实验要求:学会使用离子交换设备使用方法,能测定离子交换容量。 ()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学习了解曝气设备充氧能力测定的实验方法,加深对曝气充氧机理的认识。 实验要求:掌握曝气设备充氧性能的测定方法,熟悉曝气设备氧总转系数及其他各项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 ()混凝实验(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水样混凝的最佳投药量确定方法,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及混凝沉淀

中水处理工艺及选择

一、中水处理的工艺及选择。 1、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为了将污水处理成符合中水水质标准的水,一般要进行三个阶段的处理: (1)预处理该阶段主要有格栅和调节池两个处理单元,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均匀水质。 (2)主处理该阶段是中水回用处理的关键,主要作用是去除污水的溶解性有机物。 (3)后处理该阶段主要以消毒处理为主,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保证出水达到中水水标准。 2、主处理的方法按目前已被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 (1)生物处理法利用水中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包括好氧和厌氧微生物处理,一般以好氧处理较多。 (2)物理化学处理法以混凝沉淀(气浮)技术及活性炭吸附相结合为基本方式,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提高了水质,但运行费用较高。 (3)膜处理采用超滤(微滤)或反渗透膜处理,其优点是S 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积与传统的二级处理相比,减少了很多。但目前对此工艺在实际应用上还存有一定争议。 3、工艺流程的选择 工艺流程的选择需确定工艺流程时必须掌握中水原水的水量、水质和中水的使用要求,应根据上述条件选择经济合理、运行可靠的处理工艺;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考虑装置所占的面积和周围环境的限制以及噪声和臭气对周围环境带来的影响;中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目前大多数以生物处理为主处理方法;在工艺流程中消毒灭菌工艺必不可少,一般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中水处理的工艺流程主要取决于中水水源和中水的用途,中水水源不仅影响处理工艺的选择,而且影响处理成本,因此,中水水源的选择十分关键;目前,我国主要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所处理的中水主要用于浇花、冲厕、洗车等。当以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物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调节池--->过滤池--->消毒池--->储水池 --->排放当以小区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生化+消毒工艺,具体如下: 源水--->水力筛--->调节池--->生化池--->过滤池 --->消毒池--->储水池--->排放上述工艺设施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设计成地上式或地埋式结构。 一体化中水回用设备是将中水回用处理的几个单元集中在一台设备内进行,其特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一般的处理量小于1500

某大学中水处理设计实例

某大学中水处理设计实例 摘要随着水资源匮乏的日益突出,合理利用水资源及科学有效的节约用水已 为人们所关注,建筑中水利用在业内一直被认为是节水的较好方式,特别是对于有丰富优质杂排水的建筑小区来说,节水效果及经济意义就更为显着. 关键词优质杂排水水量平衡工艺流程最大出水负荷反冲洗水量调节容积投药一.工程概况:某大学学生宿舍区北临校园 体育场,西面为食堂,南接现有学生宿舍区,东侧为校园休闲山体.建筑呈行列式布置. 宿舍分一类宿舍和三类宿舍二大类,均为六层建筑,其中1#.2#.3#楼为一类宿舍,其内设单独的卫生间,1#宿舍建筑面积,2#宿 舍,3#宿舍,总建筑面积,共按2544人入住设计;4#.5#.6#楼为三类宿舍,其内设公共盥 洗室和淋浴室,每栋建筑面积均为,总建筑 面积16343m2,共按2736人入住设计.食堂面

向宿舍区,东面设置餐厅出入口,食堂共分 四层,建筑面积为因本工程位于某市郊区, 周围为自然山体,市政给水资源不是很丰富,本着节约水资源出发,本工程考虑收集1~6 号宿舍楼的淋浴废水和盥洗废水(并考虑与前.后期生活废水合并)作为中水源水,经中水处理站处理后用于小区内冲厕用水. 二.水量平衡计算: 水量平衡计算表 序号建筑物人数无中水冲厕用水定额日用 水量(m3/d)中水冲厕用水定额中水用水量(m3/d)淋浴用水定额盥洗用水定额优质杂 排水量(m3/d)中水原水量(m3/d)11号楼912200L/人.天/人.天/人.天30L/人.天号 楼912200L/人.天/人.天/人.天30L/人.天号楼720200L/人.天14460L/人.天/人.天 30L/人.天号楼912130L/人.天/人.天/人. 天25L/人.天号楼912130L/人.天/人.天/人.天25L/人.天号楼912130L/人.天/人.天/人.天25L/人.天总计5280 水量平衡图水量平衡图 由上表及图所示,本工程选用优质杂排水作

中水处理站设置原则

3.1.中水处理站设置原则 酒店内需设置中水系统,酒店管理公司要求有此设置来满足申报绿色运营酒店的相关要求。 3.2.水源 3.2.1洗手盆及淋浴排水 3.2.2客房空调系统冷凝水 3.2.3泳池及其机房排废水 3.3.原水排水系统 酒店内采用完全污、废分流系统。 店内地上全部及地下洗衣房排水与员工淋浴区排水系统采用污废分流体系粪便污水及含油污水通过污水系统直接排出室外化粪池或隔油池,洗浴类优质杂排水经过废水管网收集后重力排入酒店内污水处理站内原水储水池,同时设置事故阶段排入中水站的废水采用重力直接排向室外的排水管和转换阀。(分流、溢流、超越措施)地下室员工淋浴及洗衣房内排水设置集水坑及提升泵,采用局部提升的方式排入中水原水储水池,同时应设置事故排水出户管,并设置转换阀。(分流、溢流、超越措施) 洗衣房的排水须增设棉织纤维过滤网。 3.4.中水量平衡 原水收集率按相应回收项的给水量的80%进行设计。 处理系统按间歇运行方式设计调节水池等储水设施的储水容积。原水调节水池及水处理池采用土建结构的方式。 3.5.处理方式 生物膜处理方式,水质达到如下用水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杂用水水质标准》 3.6.中水用水区域 酒店内中水用于如下区域: 3.6.1全楼冲厕 3.6.2屋顶绿化浇水 3.6.3地下车库冲洗 用水 3.6.4室外景

观绿化浇水 3.7.中水供水系统 3.7.1设置中水储水水箱储存处理后达水质标准的中水。中水供水系统采用水箱+变频供水 泵组的方式联合供水。 3.7.2水箱材质采用304不锈钢。 3.7.3水箱容积按一天的平均处理水量进行设置。同时,设置有中水系统的酒店内,生活市 政自来水按照导则进行计算后的储水水箱容积,应除去中水储水箱容积。 3.7.4中水供水系统末端压力范围为0.1~0.45MPa。 3.7.5中水系统分区同给水系统。 3.8.中水供水系统计量 3.8.1进水处理机房的原水系统设计计量水表。 3.8.2各分区供水系统设置总计量水表。 3.9.中水供水管道材质

水处理实验报告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 环境工程教研室

实验一活性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活性污泥菌胶团和原生动物,掌握用形态学的方法来判别菌胶团 的形态、结构,并据此判别污泥的形态; 2、掌握识别原生动物的种属以及用原生动物来间接评定活性污泥质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的 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活性污泥法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由各种微生物组成混合体——菌胶团,细菌是菌胶团的主体,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和菌胶团的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 活性污泥菌胶团的微生物中除细菌外,还有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等多种微生物群体,当运行条件和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原生动物种类和形态亦随之变化。若游泳型或固着型的纤毛类大量出现时,说明处理系统运行正常。因此,原生动物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用来指示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处理效果。通过菌胶团的形状、颜色、密度以及有无丝状菌存在还可以判断有无污泥膨胀的倾向等。因此用显微镜观察菌胶团是监测处理系统运行的一项重要手段。 三、实验步骤 1、调试显微镜。 2、取活性污泥法曝气池混合液一小滴,放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少,可 待其沉淀后.取沉淀的活性污泥一小滴放在载玻片上;如混合液中污泥较多.则应稀释后进行观察)。 3、盖上盖玻片,即制成活性污泥压片标本。在加盖玻片时,要先使盖玻片的一边接触水 滴,然后轻轻放下,否则会形成气泡、影响观察。 4、把载玻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将标本放在圆孔正中央,转动调节器,对准焦距, 进行观察。 5、观察生物相全貌,注意污泥絮粒的大小、结构的松紧程度、菌胶团和丝状菌必立即生 长情况,并加以记录和必要的描述,观察微型动物的种类、活动状况。进一步观察微型动物的结构特征。如纤毛虫的运动情况、菌胶团细菌的胶原薄厚及色泽、丝状菌菌丝的生长情况等,画出所见原生动物和菌胶团等微生物形态草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记录观察所取污泥的形状、结构、有无丝状菌、原生动物的情况。 2、分析环境因素对污泥形态及生物相的影响。

《水处理工程》第一篇习题集2010

《水处理工程》 第一篇水和废水物化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1.水圈的概念?指出其上界和下界。 2.试概述我国水资源的主要特点。 3.什么叫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矛盾?水环境保护和水处理工程的 主要任务是什么? 4.地下水和地面水的性质有哪些主要差别? 5.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简述各类杂质的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6.简述水污染的概念和分类。分别列举2个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7.简要介绍污水中主要污染物类型和对人体的危害。 8.常用的污水水质指标有哪些?选择你认为重要的解释其含义。 9.工业废水一般具有哪些特点?请列举4种工业废水的来源并简述性质。 10.试比较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特征。 11.试讨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战略、对策与途径。 12.对于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水质主要有哪些要求? 13.给水处理有哪些基本方法?其基本流程如何? 14.目前我国饮用水水源的主要污染特征是什么? 15.对于微污染水源,应采用什么样的饮用水处理工艺? 16.对于以富营养化湖泊水为水源的饮用水处理,应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流程? 17.简述废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和城市污水的一般处理流程。 18.简述废水处理技术的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19.试举例说明废水处理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者之间的主要区别。 20.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考虑哪些因素? 21.试讨论饮用水处理系统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22.试讨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和技术的发展方向。

第二章混凝 1.简述胶体的动电现象、双电层与ζ电位。并试用胶粒间相互作用势能曲线说明胶体稳定性原因。 2.试比较憎水胶体和亲水胶体的特点。 3.混凝过程中,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有何区别?简述硫酸铝的混凝作用机理及其与水 的pH值的关系。 4.概述影响混凝效果的几个因素。 5.目前我国常用的混凝剂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今后的发展方向? 6.高分子混凝剂投量过多时,为什么混凝效果反而不好? 7.“助凝”的作用是什么?什么物质可以作为助凝剂? 8.为什么有时需要将PAM在碱化条件下水解成HPAM?PAM水解度是何涵义?一般要求水解度 为多少? 9.同向絮凝和异向絮凝的差别何在?两者的凝聚速率(或碰撞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10.混凝控制指标有哪几种?你认为合理的控制指标应如何确定? 11.混凝过程中,G值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沿用已久的G值和GT值的数值范围存在什么缺陷?请 写出机械絮凝池和水力絮凝池的G值公式。 12.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有何不同?为什么? 13.设计规范中对反应池只规定水流速度与停留时间,它们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14.根据反应器原理,什么形式的絮凝池效果较好?折板絮凝池混凝效果为什么优于隔板絮凝池? 15.采用机械絮凝池时,为什么要采用3~4档搅拌机且各档之间需用隔墙分开? 16.如何在工程设备上实现混凝混合阶段和絮凝阶段对水力条件的要求? 17.试述给水混凝与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混凝各自的特点。 18.何谓混凝剂“最佳剂量”?如何确定最佳剂量并实施自动控制? 19.某粗制硫酸铝含Al2O315%、不溶解杂质30%,问:(1)商品里面Al2(SO4)3和溶解杂质各占的百 分数;(2)如果水中加1克这种商品,计算在水中产生的Al(OH)3、不溶解杂质和溶解的杂质分别重多少? 20.河水总碱度0.15mmol/L (按CaO计)。硫酸铝(含Al2O3为15%)投加量为25mg/L,问是否需要 投加石灰以保证硫酸铝顺利水解?设水厂每日生产水量60000m3,试问水厂每天约需要多少千克石灰(石灰纯度按50%计)。 21.下面是某河水的水质分析结果。如果投加30.00mg/L的FeCl3去除浊度,残留的碱度是多少? 忽略磷的副反应,假设所有的碱度都是HCO3-。 成分计量标准 mg/L 总硬度 CaCO3 164.0 钙硬度 CaCO3 108.0 镁硬度 CaCO3 56.0

水处理工程中的曝气系统

水处理工程中的曝气系统 一、曝气系统的作用 曝气系统是通过曝气设备搅动污水加快空气中的氧气转移到污水中的速度,进而提高污水中氧气的含量,氧化、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曝气是水处理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提高水处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 二、曝气系统的工作原理 曝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向待处理的水中灌注氧气,确保池内微生物供氧充分。普通曝气系统主要是由1个浮体、多组曝气装置和控制器组成的。在工作过程中,将曝气装置组放置在浮体上,汲水后,将汲取的水流从另一个方向喷出、雾化或曝气。控制器是控制这一类曝气装置的终端,它能够产生第一推力,促使曝气设备朝对应的方向靠拢。对曝气设备而言,其性能特征主要表现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搅拌均匀、施工成本低、能耗小,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并且不会产生噪声或引发其他公害。 三、曝气设备的常见类型 曝气设备主要有鼓风曝气设备、表面曝气设备和潜水射流曝气设备三种。 1、鼓风曝气设备 鼓风曝气设备采用的工具是具有一定风量和压力的曝气风机,其将空气强制加入到污水中是通过扩散曝气器并连接输送管道完成的,该设备能够使池内液体与空气充分接触。鼓风曝气设备系统是由曝气装置、鼓风机以及连贯的管道组成的,其中通过一系列管道将空气输送到安装在生化池底部的曝气装置就是鼓风机,空气经过曝气装置时会形成不同尺寸的气泡,气泡经过上升与流动最后在液面处破裂,这一过程是氧向混合液转移的作用。 空气洗港器进油啮

2、表面曝气设备 表面曝气设备是利用马达来直接带动轴流式叶轮运作,同时由导管经导水板将废水向四周喷出,喷出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片薄薄的水幕,在空气中会与空气接触并形成水滴,水滴在落下撞击液面时产生的乱流以及大量的气泡会使水中的含氧量增加。表面曝气设备与鼓风曝气相比有一定的优越性,不需要修建鼓风机房以及大量的布气管道和曝气头,同时表面曝气设备的设施简单、集中,因此其可以节约成本投入。 下图为立式倒伞曝气机外形简图: 3、潜水射流曝气设备 潜水射流曝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水流会通过连接于泵出口的喷嘴座快速地输送到混气室中,进气导管引导空气进入混气室并与水流结合,最后由扩散管排 出。深水自吸式潜水射流曝气机是潜水射流曝气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由WQ型潜水排污泵、扩散管、进气管以及消音器等所组成,由潜水电泵产生的水流在经过喷嘴座时,速度会发生变化,形成高速水流,同时在喷嘴座周围形成负压,以使进气管吸入空气,空气会与水流结合形成液气混合流,最后高速喷射而出,其中会夹带大量的气泡,在较大面积和深度的水域里涡旋搅拌,完成曝气。 下图为潜水射流曝气机简图: 四、曝气设备的应用及选用鼓风曝气设备、表面曝气设备、潜水射流曝气设备可 应用于SBR、A/O、 A/A/O、氧化沟、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池等污水处理工艺。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很多的数据中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我们在选择曝气设备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曝气设备的参数的不同,会影响着水处理工程的效率和质量。在分析水处理工程曝气设备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有所体会,确定水处理工程中曝气应用的相关系数和测定水处理工程中曝气应用的性能对于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来说非常的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曝气设备的性能问题,更加影响了水处理的效果。通过对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的分析,我们可以充分地认识到现今我们的水处理工程中曝气设备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改进这些问题,最后逐步地提高水处理工程的质量。

[全考点]G3锅炉水处理作业模拟考试含答案

G3锅炉水处理作业模拟考试 1、【判断题】化学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乘积成正比,称为质量守恒定律。(×) 2、【判断题】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通常放在玻璃瓶中保存。(×) 3、【判断题】顺列管的传热系数要比错列管的传热系数大。(×) 4、【判断题】《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A级锅炉的省煤器进口、锅筒、饱和蒸汽引出管、过热器、再热器等部位,配置水汽取样器。(√) 5、【判断题】除氧水、给水的取样管,应尽量采用不锈钢管制造。()(√) 6、【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7、【判断题】被溶剂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8、【判断题】PH值等于氢离子浓度的对数。(×) 9、【判断题】除氧水、给水、锅水和疏水的取样装置,必须安装冷却器,取样冷却器应有足够的冷却面积,并接在能够连续供给足够冷却水量的水源上。()(√) 10、【判断题】《锅炉水(介)质处理监督管理规则》中规定,锅炉水处理作业人员考核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要求内容进行。(×)

11、【判断题】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详细测试是为评价工业锅炉在实际运行参数下能效状况或者进行节能诊断而进行的热效率测试。(√) 12、【判断题】汽、水取样地点,应有良好的照明。取样时应戴手套。()(√) 13、【判断题】锅炉燃烧时,过剩空气系数越大说明越易燃烧,经济性越高。(×) 14、【判断题】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5、【判断题】酸的水溶液能使酚酞指示剂变为红色。()(×) 16、【判断题】溶液的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17、【判断题】除碳器内部检查的重点是:除碳风机的风压、风量以及转向是否符合要求。()(×) 18、【判断题】打碎大块苛性碱时,可先用废布包住,以免细块飞出。()(√) 19、【单选题】锅炉受热面中最易结生坚硬水垢的部位是()。(C ) A、省煤器; B、汽包; C、水冷壁管; D、下降管

中水处理方法

1.几种中水处理技术简介 中水回用的处理技术按其机理可分为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和物化生化组合法等。通常回用技术需多种污水处理技术的合理组合,即各种水处理方法结合起来深度处理污水,这是因为单一的某种水处理方法一般很难达到回用水水质的要求。发展到目前,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有:生物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简称生化法)利用自然界存生的各种细菌微生物,将废水中有机物分解转化成无害物质,使废水得以净化。原水→格栅→调节池→接触氧化池→沉淀地→过滤→消毒→出水。 ●生物化学法 生物化学法可以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生物氧化塔、土地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法等方法。 1、活性污泥法(1)鼓风曝气:即排流式曝气,将压缩空气不断地鼓入废水中,保证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氧,以维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水中有机物,以达到净化污水效果。(2)机械曝气:即表面曝气,利用装在曝气池内的机械叶轮转动,剧烈搅动水面,使空气中的氧溶于水中,供微生物生命活动,进行生化作用以达到净化污水效果。(3)纯氧曝气:它是按鼓风曝气方法向水中吹入纯氧,以提高充氧效率,从而加快污水净化速度。(4)深井曝气:般用直径为0.5~6.0m,深度50~60m的曝气装置,利用水压来提高水中氧的转移速率,以提高其净化效率。 2、生物膜法(1)生物滤池:使废水流过生长在滤料表面的生物膜,通过两面间的物质交换及生化作用,使废水中有机物降解,达到净化目的。(2)生物转盘:由固定在一横轴上的若干间距很近的圆盘组成,不断旋转的圆盘面上生长一层生物膜,以净化废水。(3)生物接触氧化:供微生物栖附的填料全部浸于废水中,并采用机械设备向废水中充入空气,使废水中有机物降解,以净化废水。 3、生物氧化塔:利用水中微生物的藻类、水生植物等对废水进行好氧或厌氧生物处理的天然或人工塘。 4、土地处理系统(1)土地渗滤:利用土壤膜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过滤、吸附、微生物分解等)来处理生活污水,同时利用污水中的水、肥来促进农作物、牧草、树木生长。(2)污水灌溉:主要目的为灌溉,以充分利用净化后的污水。 5、厌氧生物处理法:利用厌氧微生物(如甲烷微生物等)分解污水中有机物,达到净化水目的,同时产生甲烷气、CO2等气体。厌氧生化处理主要用于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及污泥硝化处理。 ●物理化学法 原水→格栅→调节池→絮凝沉淀池→超滤膜→消毒→出水。运用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通常是指由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组成的废水处理系统,或指包括物理过

水处理实验技术

1.指标:在实验中用来衡量实验效果好坏所采用的标准。 2.水平:因素在实验中所处的不同状态,可能引起指标变化,因素变化的各种状态叫作因素的水平。 3.因素:对实验有影响的条件。 4.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数值时,误差的数值保持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的误差。 5.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测量值总是有稍许变化且变化不定,误差时大、时小、时正、时负,其来源可能是:人的感官分辨能力不同,环境干扰等等。 6.过失误差:由于实验时使用的仪器不合理或粗心大意、精力不集中、记错数据而引起的。 7.加权平均值:即将各数值乘以相应的单位数,然后加总求和得到总体值,再除以总的单位数。 8.离群数据:通常我们将个别偏差大的、不是来自同一个发布总体的,对实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的测量数据称为离群数据。 9.相关分析:在一元线性回归会分析中,引进相关系数γ,是解决线性关系能否真正反映两个变量间的客观规律的数学方法。 10.时间混合水样:指在同一日,同一工作时间或一个相对较长周期内,平均情况按照流量的大小比例取水样的量,所取水样均匀混合,观察平均浓度最宜。 11.可疑数据:可能影响实验结果,但尚未证明确定的离群数据的测量数据。 12.显著性水平:统计检验中给定的很小的概率α,它表示要否定一个假设所犯错误的概率有多大。13.实验设计:根据实验中不同问题,在实验前利用数学原理科学合理编排实验的过程,以求迅速找到最佳实验条件,揭示出事物内在规律,达到节省人力、财力的目的。 14.精密度概念及其表示方法?答:在控制条件下用一个均匀试样反复试验,所测得数据之间重复的(一致的)程度。反映分析方法或分析测量系统的偶然误差的大小;精密度常用极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5.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三个具体过程及其内容是什么?答:误差分析,目的在于确定实验直接测量值和间接测量值误差的大小,数据可靠性的大小,从而判断数据准确度是否符合工程实践要求;数据处理,根据误差分析理论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剔除极个别不合理的数据,保证原始数据的可靠性,以供下一步数据处理之用;数据分析,是将上述整理所得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知识,分析数据特点及各变量主次,确定供变量间的关系,并用图形、表格或经验公式表达。 16.正交实验设计中正交表L9(3)4的各符号,数字及其实验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答:“L”代表,“9”表示横行数,即要做实验的次数,“4”表示表中的直列数即最多允许安排的因素个数,“3”表示表中每列的数字,即因素的水平数,L9(3)4 的含义是做9次实验,最多可参考4个3水平的因素。 17.极差R值概念及其意义?答:极差就是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极差R是一个最简单的分散特征参数,是一组实验数据中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可以度量数据波动的大小,他具有计算简便的优点,但由于他没有充分利用全部数据提供的信息,而是过于依赖个别实验数据,故代表性较差,反映实验情况的精度较差。 18.标准误差及其表达式和含义?答:标准误差是反映实验数据与均值之间的平均差距的特征数,这个差距越大,表明实验所取数据越分散,反之则表明越集中。表达式:指各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差值的平方和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意义:标准误差对测试中的较大误差和较小误差比较灵敏,故是表示精密度比较好的方法,是表明实验数据分散程度的特征参数。小s = √(1/n-1)∑i=1(xi -x ˉ)= √大S/n-1 19.简述最小二乘法?答:最小二乘法——要求n个数据的绝对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即选择适当的a与b值,使Q=最小值(yi 上的∧表示是计算值的估计值),即用求极值的方法求出a与b值,并建立方程。b称回归系数,a称截距。 20.简述用于一组测量值的离群数据的检验方法---3σ法则?答:实验数据的总体是正态分布(一般实验数据多为此分布)时,先计算出数列标准误差,求其极限误差Kσ=3σ,此时测量数据落于x-±3σ范围内的可能性为99.7%,也就是说,落于此区间外的数据只有0.3%的可能性,这在一般测量次数不多的实验中是不易出现的,若出现了这种情况则可认为是由于某种错误造成的,因此这些特殊点的误差超过极限误差后,可以舍弃。一般把依次进行可疑数据取舍的方法。

中水处理工程施工方案

中水处理工程 XX工程公司

XX坐落在XX风景区内,由于其供水水源依靠地表水,而XX景区地带主要为岩面,蓄水能力差,现有水库(池)等容积无法满足枯水期供水要求。水资源问题一直困扰和制约着它的发展,加之改扩建后XX增加了50多个房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原污水处理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有负荷要求,且因年久失修已停止运行,污水处理设施需进行彻底改造,趁本次污水处理改造工程实施的同时增加中水处理回用工程,在不增加给水量的情况下解决了该宾馆的供水矛盾。 1 现有给水系统 XX现主要利用XX分部三索上站贮水池贮水做水源,容量3000m3,其它零星小水池合计1000m3,共计约4000m3。其供水是利用泵将水送至主楼后山坡的蓄水池内(约100m3),再通过重力流管道送至各用水点,主要用水点有某楼主楼餐厅、XX宾馆、XX别墅(待建)及旅游公厕用水。 2 用水量分析 某楼用水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沐浴、盥洗用水,餐饮用水及冲厕用水。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本工程中建筑物各部分常用水量及所占百分比见表1。 表1 常用水量 根据表1可知日常总用水量为109.5m3/d。其中沐浴、盥洗用水50.09m3/d,餐饮及冲厕等用水59.41m3/d。中水处理以沐浴,盥洗排水为原水,处理能力需达到 40.09m3/d,考虑不可预见水量,取3.0m3/h(两班制),污水处理能力取5.0m3/h(两班制)。

3 污水处理 污水处理出水执行 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4 中水处理 中水经处理后,水质需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中水[1]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中水处理全过程采用PLC系统自动控制。 5 水量平衡 某楼中水及污水处理水量平衡见图1。

全国水处理工程公司排名

全国水处理工程公司排名 (一)、水务工程最具社会责任企业 1、北京中科博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金州恒基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备注:最具社会责任企业考量年度社会责任事件作为参考,包括股东回报、员工关怀、遵纪守法、企业自律、环保公益、慈善捐赠、社区活动等。) (二)、水务工程最活跃企业 1、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扬州澄露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4、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威立雅水务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6、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 7、深圳市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8、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9、北京建工金源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10、武汉都市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1、江苏天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12、安徽国祯环保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江苏鹏鹞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14、首创爱华(天津)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5、浦华控股有限公司 16、中科成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德和威(北京)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8、标准水务有限公司 19、福建新大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浙江欧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21、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22、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23、广东新大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备注:最活跃企业考量年度签约数量,签约额,参股、控股、独资企业情况等。) (三)、水务工程最具创新企业 1、得利满水处理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2、西门子(天津)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3、金科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4、帕克环保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5、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6、北京清大国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7、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 8、阿科凌中国有限公司 9、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 10、北京佳瑞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11、威士邦膜(厦门)科技有限公司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水处理实验技术/The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实验总学时数:16 适用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承担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水处理方法与原理 包括废水处理方法分类、废水处理方法与原理简介、给水处理方法及原理等。 2. 水处理实验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搞清本次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以及本次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弄清实验装置的构造和尺寸,了解有关仪器的 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教师许可,才能动用。 (3)实验时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自行检查全部实验记录,再经指导老师审 阅后,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做完实验后,应将所用玻璃器皿和设备等擦洗干净,如不 慎损坏实验室物品,应向教师报告并登记,酌情处理。 (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三、每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一)混凝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混凝工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混凝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浊度的测定方法。要求熟悉掌握混凝搅拌机的操作,学会选择适当的混合搅拌转速,掌握光电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方法。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定时变速搅拌机,光电浊度仪,秒表,1000毫升烧杯,125毫升水样瓶,10毫升、1毫升移液管,0—50℃温度计,50毫升、100毫升量筒,浓度为1%和10%的硫酸铝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或浓度为0.5%聚合氯化铝溶液,浓度为10%的化学纯盐酸,浓度为10%的化学纯氢氧化钠 (二)絮凝沉淀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沉淀工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絮凝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浊度的测定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絮凝沉淀实验的步骤与测试方法,学习绘制去除百分数等值线并计算沉淀后的总去除率。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静置沉淀筒(附搅拌器),光电浊度仪,秒表,125毫升水样瓶,混凝剂溶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2009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武汉理工大学土建学院市政工程系 二零零七年三月

目录 目录 (1) 实验要求 (2) 实验一混凝实验 (3) 实验二絮凝沉淀实验 (9) 实验三滤料筛分析实验 (12) 实验四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14) 实验五清水充氧实验 (17) 实验六活性污泥性能测定实验 (21) 实验七成层沉淀实验 (24) 实验八水处理模型实验 (27)

实验要求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搞清本次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以及本次实验与实际生产的相互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弄清实验装置的构造和尺寸,了解有关仪器的 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教师许可,才能动用。 3、实验时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种种现象, 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检查各自实验记录,再经指导老师审阅, 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做完实验后,应将所用玻璃器皿和设备等擦洗干净,如不 慎损坏实验室物品,应向教师报告并登记,酌情处理。 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实验一混凝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行原水混凝实验操作,了解混凝的现象,过程及净水作用。 2、确定混凝剂的最佳用量。 3、确定所用混凝剂在混凝时最佳pH值及适用范围(选做)。 二、实验设备 1、DBJ—621型定时变速搅拌机1台 2、GDS—3型光电浊度仪1台 3、秒表1台 4、1000毫升烧杯6个 5、125毫升水样瓶6个 6、10毫升、1毫升移液管各1只 7、0—50℃温度计1只 8、50毫升、100毫升量筒各1个 9、浓度为1%和10%的硫酸铝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或浓度为0.5%聚合氯化铝溶液各1瓶。 10、浓度为10%的化学纯盐酸1瓶 11、浓度为10%的化学纯氢氧化钠1瓶 三、实验原理 硫酸铝加入原水后,产生离解和水解作用,其产物为Al3+、Al(OH)2+、Al(OH)2+、Al(OH)3等,它们一面通过压缩胶团的扩散层降低ξ电位,减小胶粒之间的斥力,从而使胶粒脱稳,互相聚合成大颗粒;另一方面Al(OH)2+、Al(OH)2+、Al(OH)3对于大小胶粒有强烈吸附作用,因此在胶粒之间进行架桥,颗粒逐渐变大形成细矾花,细矾花能粘结悬浮物质吸附溶解杂质,与其他矾花结成粗矾花,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浑水得到澄清。

【污水处理实验室设备和标准】实验室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实验室设备和标准】实验室污水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浊度计、余氯比色计、PH计、色度比色仪细菌培养用;电热恒温培养箱、电热干燥箱、生物显微镜、手提高压灭菌锅、小电炉天平。3、玻璃器材;酒精灯、50 毫升纳氏比色管、 配套比色架、15×150 和18×180 试管、配套试管架、配套硅胶塞、小倒管、各种三角烧瓶、1 和10毫升吸管、烧杯、量筒,纱布、脱脂棉。 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冰箱实验台器皿柜药品柜天平台无菌单人单面操作台(5 万- 10 万) 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 (2009-09-2208:25:10)转载标签: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杂谈分类:技术文章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浊度计、余氯比色计、PH计、色度比色仪细菌培养用;电热恒温培养箱、 电热干燥箱、生物显微镜、手提高压灭菌锅、小电炉天平。3、玻璃器材;酒精灯、50 毫升纳氏比色管、 配套比色架、15×150 和18×180 试管、配套试管架、配套硅胶塞、小倒管、各种三角烧瓶、1 和10毫升吸管、烧杯、量筒,纱布、脱脂棉。 污水处理厂化验室仪器设备冰箱实验台器皿柜药品柜天平台无菌单人单面操作台 5万-10 万) 、合理设置厂级化验室的检验任务一方面依据水源水质变化的情况,除常规项目外,重点监测变化大的、对水处理影响大的分析项目,另一方面根据生产的需要. 设置必要的分析项目:如滤砂含泥量分析、水处理剂投加沉降试验等。另外,根据上级的要求设置分析项目,如节日验毒等。 二、依据厂级化验室的检验任务,合理配备化验仪器、设备实验室所配置的仪器设备能够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水处理实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水处理方法与原理 包括废水处理方法分类、废水处理方法与原理简介、给水处理方法及原理等。 2. 水处理实验 (1)实验前应预习与实验有关的教材内容和实验指导书,搞清本次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要求,以及本次实验与生产实践的相互关系,做到心中有数。 (2)在实验室要首先弄清实验装置的构造和尺寸,了解有关仪器的 特点、性能和使用方法,使用贵重仪器时需得到教师许可,才能动用。 (3)实验时需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细致地观察实验中的各种现象,并作好记录,通过实验,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和培养科学的工作作风。 (4)实验结束时,学生先自行检查全部实验记录,再经指导老师审 阅后,方可结束实验。 (5)学生做完实验后,应将所用玻璃器皿和设备等擦洗干净,如不 慎损坏实验室物品,应向教师报告并登记,酌情处理。 (6)按规定格式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并按期交出。

三、每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一)混凝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混凝工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混凝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浊度的测定方法。要求熟悉掌握混凝搅拌机的操作,学会选择适当的混合搅拌转速,掌握光电浊度仪测定浊度的方法。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定时变速搅拌机,光电浊度仪,秒表,1000毫升烧杯,125毫升水样瓶,10毫升、1毫升移液管,0—50℃温度计,50毫升、100毫升量筒,浓度为1%和10%的硫酸铝溶液或三氯化铁溶液或浓度为0.5%聚合氯化铝溶液,浓度为10%的化学纯盐酸,浓度为10%的化学纯氢氧化钠 (二)絮凝沉淀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沉淀工艺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絮凝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浊度的测定方法。要求熟练掌握絮凝沉淀实验的步骤与测试方法,学习绘制去除百分数等值线并计算沉淀后的总去除率。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静置沉淀筒(附搅拌器),光电浊度仪,秒表,125毫升水样瓶,混凝剂溶液,100毫升量筒2个、10毫升移液管。 (三)滤料筛分析实验 1、内容和要求: 学习滤料筛分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滤料筛分析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掌握选择最佳滤料级配的方法。要求熟悉掌握滤料筛分实验的方法,学会绘制滤料筛分曲线,并根据试验所得筛分曲线进行滤料级配的选用。 2、实验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实验所需主要耗材的品种及数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