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小抄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小抄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小抄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的小抄

1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一种其它资源所没有的特性:具有协调、整合、判断和想象的能力。”“作为一种资源,人力能为企业所…使用?,然而作为…人?,惟有这个人本身才能充分自我利用,发挥所长。”——彼得·德鲁克

2人力资本指人们以某种代价获得的并能够为其使用者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各种知识、技能等的集合。涵义:A 人力资本并非指劳动者本身,而是指其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体力等。B人力资本的获取或存量的增加,必须经由有意识地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才能形成。C人力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持久性收入来源的能力,即人力资本作为资本具有生产性。

3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组织通过各种政策、制度、技术和管理实践,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和科学管理,从而影响雇员的态度、行为和绩效,以期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活动。

4人力资源管理职能:①吸引:a、确认企业中的工作要求;b、确定任职者数量及资格;c、对有资格的申请者提供均等的选择机会。②录用:据工作需要定最合适人选的过程。③保持:a、保持员工有效工作的积极性;b、保持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④发展:提高员工KASOS以保持和增强其竞争性。⑤评价:即对工作、工作表现以及人事政策的服从情况等作观察和鉴定。⑥调整:试图让员工保持所要求达到的绩效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5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1954年,企业的目的:创造顾客。企业的主要功能:营销与创新。管理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个经典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未来的管理者?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1966年,管理者:泛指知识工作者、经理和专业人员,由于其职位和知识,他们必须在工作中做影响整体绩效和成果的决策。

——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修炼:A、掌握自己的时间;B、注意使自己的努力产生成果,重视贡献(以服务对象为中心);C、利用优势作贡献;D、要事优先;E、善于做有效决策。

6企业竞争力:⑴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的、持续的生存能力和盈利能力(张维迎《竞争力与企业成长》)。⑵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企业内部积累的互补性知识;企业的信誉。⑶基本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成本领先、差别化、重点集中。

7企业的核心能力: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如:联想集团。核心能力的特点:价值性、独特性、难模仿性、组织化。来源: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有二:一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产,尤其是互补性知识资产;二是企业信誉(企业唯一的价值)。

8人力资源管理发展:①科学管理前阶段:亦即工业革命以前的时期。②科学管理阶段:“科学管理之父”——泰罗。③人际关系运动阶段:梅奥:“霍桑实验”。④从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新趋势:人口是基础,人力资源是关键,人才资源是核心,人才是结果。关键:激励。

9.职位分析:是一种应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务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它是对某特定的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并确定完成这一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责任等资格条件的过程。内容:①职位界定。对工作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界定;再对岗位活动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岗位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关系等。②任职者资格要求。知识、经验、道德、心理、身体等。③成果表述。按规定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形式,制定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职位分析的最终目的:实现人—职匹配;促进人—组织匹配。

10KSAOs:①Knowledge 知识:指对信息,尤其是客观的、程序性的事物本质的理解,这种理解有助于成功地完成工作任务。②Skill 技能: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时,表现出的个体的熟练性和资格的级别。③Ability 能力:更通用的概念,表示在开始完成一项任务时体现的持久的特性或工作能力,例如完成一项体力的或智力功能的能力。④其它个性特点(other Personalities):包括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动机。

11职位分析的成果表现:⑴职位说明书:①工作描述(职位描述):规范职位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的描述性文件。②工作规范(任职者资格)::与工作绩效高度相关的一系列人员特征。任职资格的最低要求。显性、隐性。⑵职位分析报告:内容泛,主要阐述职位分析过程中所发现的组织管理的问题、矛盾及解决方法。

12职位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程序:准备阶段、调查阶段、分析阶段、总结完成阶段、运用修订阶段。方法:①通用方法:访谈法、问卷法、主题专家会议法(SMEs)、文献分析法、工作日志法、观察法;以人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以工作为基础的系统性职位分析方法;传统方法。

13职位评价:⑴概念::职位评价是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所设岗位的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等相对价值的多少进行评价。⑵特点:①评价中心是“事”“物”,而不是“人”②对各类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衡量的过程③对同类不同层级岗位相对价值衡量评比⑶原则:

对岗不对人;参与原则;结果公开。⑷基本功能:①为实现薪酬管理的内部公平公正提供依据;②定性分析,定量测评工作岗位的综合特征;③使各岗位在客观衡量自身价值量的基础上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显示各岗位地位和作用;④为岗位归级列等奠定基础。⑸职位评价方法:①非解析法(排列法、分类法):整个岗位的内容和其他岗位相比较并以比较的结果来确定该岗位在岗位序列中的位置。②解析法(因素比较法、评分法):把一个工作岗位的内容划分为基本要素,进行要素之间的相互比较。然后汇总把各部分比较结果来排列该岗位的名次。排列法(适合规模小、生产单一、岗位少):简单排列法(序列法),选择排列法(交替排列法),成对比较法(两两配对比较);分类法——排列法的改进(适合岗位差别明显企业)。因素比较法——评分法的改进(适合有薪酬调查企业);评分法——点数法(适合大中型企业)。

14人力资源规划:①广义: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及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筹划和安排的过程。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②狭义:对可能的人员需求、供给情况作出预测,并据此储备、调整或减少相应的人力资源。根本目的:寻求人力资源供需动态平衡。

15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因素:①内部因素:企业目标的变化;员工素质的变化;组织形式的变化;企业最高领导层的理念。②外部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政府相关政策、法律的变化;行业发展状况变化。

16迈克尔·波特:“钻石体系”。影响宏观竞争优势的五个方面关键要素:生产要素,人为要素比自然条件重要;需求条件(产业冲刺动力),主要国内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即企业战略、结构、竞争;政府,致力于干预与放任的平衡,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17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①战略规划,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关键性规划。②组织规划,整体框架。

③制度规划,重要保证。④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HR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⑤费用规划,人工成本和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控制。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人力资源数量规划、人力资源结构规划、人力资源素质规划。具体表现:总规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分配计划;人员接替和提升计划;教育培训计划;工资激励计划;劳动关系计划;退休解聘计划。

18人力资源规划程序:三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总体规划与分析阶段;制订与实施计划阶段。七步骤:①明确战略对HR规划的要求、HR规划对战略的支持;②现有人力资源盘点;③人力资源需求预测;④人力资源供给预测;⑤制订人力资源战略规划;⑥执行并监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⑦评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9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层次:①企业层次(“一把手”亲自参与)::基于经营战略,确定指导方针、政策。②跨部门层次(副总参与):对各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协调、监督、效果评估。③部门层次:a.HRM部门:专家、制订者、指导者、销售者;b.其他部门:部门经理应参与规划制定。

20人力资源规划的执行者:专职部门推动执行,各级管理者合作。有三种方式:HR部门负责,其他部门配合;某个具有部分人事职能的部门与人力资源部门协同负责;由各部门选出代表组成跨职能团队。

21HR规划的系统推进:①与招聘的关联性:招聘应在其指导下,形成合理人才梯队。②与绩效评估关联性:完善的评估提供企业各员工平衡发展的信息。评估结果体现在规划上,提高人员配置适应性和规划科学性。③与薪酬管

理的关联性:规划中的人工成本,体现薪酬管理策略。④与培训的关联性:规划中涉及员工能力需求与现状差距分析,为现有员工培训指明目标与方向。

22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人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素质是判断一下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素质构成要素:①动机是推动个体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的内驱力;②个性是个体对外部环境及各种信息等的反应方式、倾向与特性;

③自我形象是指个体对其自身的看法与评价;④社会角色是个体对其所属社会群体或组织接受并认为是恰当的一套行为准则的认识;⑤态度是个体的自我形象、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综合作用外化的结果;⑥知识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⑦技能是个体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

23素质行为绩效的驱动关系:适合的素质+有效的行为=高绩效。

24素质模型:定义:承担某一特定职位角色所应具备的素质要素总和。三要素:素质名称;素质定义:界定素质的关键性要素;行为指标等级:行为表现差异。主要素质模型:①麦克利兰的素质模型:素质词典:三级:行为的强度与完整性(核心)、影响范围大小、主动程度。6个具体的素质族。21项素质要项。②管理类通用素质模型:影响力,成就导向,培养人才,自信,团队合作。③领导力胜任模型

25员工素质模型建立:(1)建立流程:①准备阶段:明确企业战略与目标职位②素质研究与开发—五步骤:A选定研究职位。关键职位。方法:组织图、战略计划执行记录;高层访谈。B明确绩优标准。C任务要项分析。分解绩优标准为具体任务。D行为事件访谈。寻找绩效差异关键特征。E信息整理与归类编码。③素质模型的评估与确认

④素质模型的应用

(2)构建方法A行为事件访谈:①开发者:麦克利兰②实施步骤(5步骤):a访谈准备——了解被访者、准备访谈提纲及设备、安排地点等;b访谈内容介绍说明;c梳理工作职责;d进行访谈,4-6个关键事件;e提炼与描述工作所需素质特征;f访谈资料整理与分析。③STAR工具—情境、任务、行为、结果④案例B主题分析C专家小组、评价中心、问卷调查:最常用、效果最佳:行为事件访谈法评价中心技术:是依据素质模型综合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包括公文处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测评出相关人员素质水平的过程,通常必须由经过专业训练、熟悉整个潜能评价工作的专业人员设计并实施。评价中心不是一个实体,而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包括心理测验,公文处理法,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26招聘的含义:①招聘。指为企事业组织中空缺的职位寻找合适人选予以录用的管理过程。②招募。指组织确定工作需要,根据需要吸引候选人来填补空缺岗位的活动。③甄选。指从所有来应聘组织中空缺岗位的候选人中按一定标准进行选择的活动。④录用。依据选拔结果作出录用决策并进行安置的活动。招聘主要活动:(1)定义需求:前提:HR规划、工作说明书、素质模型。HR规划中的净需求预测决定拟招聘职位与部门,数量,时限,类型等因素。工作说明书为录用提供主要的参考依据,也为应聘者提供了关于该工作的详细信息。素质模型界定某绩效目标的应聘者要求。(2)招募候选人:发布招募信息、评估候选人、确定是否需要外部机构介入(3)甄选候选人。

27人员招募:(1)招募含义:指组织确定工作需要,根据需要吸引候选人来填补空缺岗位的活动。(2)招募三决策:A人事政策(影响工作的类型):①内部招募和外部招募;②薪酬水平;③发展机会;④保障性等。B招募来源(影响应聘者的类型)C招募者的特征与行为:招募者的工作是吸引求职者,其特征和行为影响求职者对发布职位的关注程度、认为自己与工作之间、组织之间的匹配程度。①招募者的职能范围。由人力资源专家、工作专家,两者谁更受求职者欢迎?②招募者的特征:热心(亲和)、信息提供性(正负信息如何管制?)、年龄、性别、长相、仪表等。同时具备热心和提供信息的招募者会使求职者有积极反应。③增强招募者的影响力:培训招募者,统一思想、规范言行;向求职者提供及时反馈;避免作出可能导致求职者对组织产生错误印象的行为;以团队方式招募(直线人员、人力资源专家应参与)。(3)招募来源:A内部招聘:①来源:布告法;推荐法;档案法。②具体做法:提升;平行调用、轮岗;内部公开招聘;重新聘用或召回以前的雇员。B外部招聘:发布广告,校园招募,网络招募,推荐或自荐,借助中介(人才交流中心、招聘洽谈会、猎头公司),其他(使用临时工或短期员工、员工租赁等、非正式招聘)。

28人员甄选:定义:指按一定标准,从所有来应聘组织中空缺岗位的候选人中进行选择的活动。人员甄选技术:(1)考试:专业知识,综合知识,相关知识(2)测试:身体能力、心理测验(个性、智力)、职业性向等。(3)管理评价中心(情景模拟) (4)面试。

29甄选方法的科学性标准:①信度—可靠性程度:指一种测试手段不受随机误差干扰的程度,即通过某项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②效度—有效性或准确性:指测试结果与实际工作绩效间的相关程度。③普遍适用性:指在特定背景下建立的人员选拔方法的效度同样适用于其他情况的程度。④效用:甄选方法的成本与组织收益的相对大小。⑤合法性录用决策:人员录用最关键内容是做好录用决策。主要的录用决策或策略:①多重淘汰式(依次淘汰、通过者按得分排名、择优录用)②补偿式(成绩互补、设定权数、择优录用)③结合式(先通过淘汰式测试再进行他项测试)[注意事项]录用决策:a尽量使用全面衡量方法;b减少作出录用决策的人员;c不能求全责备。30招聘效果评估:(1)成本效益评估(先调查核实,后对照预算评价):①招聘成本②成本效用评估(招聘成本产生的效果)③招聘收益成本比(经济性、有效性评价)(2)数量与质量评估(3)信度与效度评估:①信度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②郊度评估(有效性和精确性)。

31成功面试:⑴择业定位:①自身因素。个人背景、个性和价值观与组织文化、价值观等的符合性。②工作本身相关因素。工作性质和特点、企业、行业特点等。如,企业吸引力(薪酬、提升和发展机会)、工作吸引力(工作性质、工作安排、工作自由度)、替代性工作机会(数量和吸引力)。③招聘活动。招聘人态度、仪表,回复申请的速度、招聘方式、甄选的严谨度。④亲朋因素。⑤其它。宏观因素、择业竞争态势。⑵制作简历并投送:①写简历前先决定你的求职方向。简历基本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联系办法或性别);职业目标、教育背景、所受奖励;校园及课外活动、兼职工作经验;培训、实习及专业认证、兴趣特长。简历前附一封简短求职信,有时会有出奇效果。②有效表达个人信息。简历的基本守则:A求职目标清晰明确;B突出你的过人之处;C、用事实和数字说明你的强项;D、自信但不自夸;E、适当表达对招聘单位的关注及兴趣。③包装。目的:让你从成堆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吸引对方的好奇、兴趣、好感。程序:封面、自荐信、内容、附件。忌讳:脏、乱、有折叠、潦草、错字等。

⑶成功面试:①准备赢得这份工作:自我介绍,中英文。求职动机。自我认知、评价、定位:最喜欢从事的事业是什么,及你最后(或正在)从事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强调你的最高和最低要求。你最擅长的是什么。选出和你要应聘工作最为接近的一个特长,并举例说明以体现其真实性。你的弱点是什么?有关行业、企业、竞争者的信息。②成功面试技巧: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认真耐心地倾听问题;尽早询问或核实职位要求;说明你如何能满足这个要求;用故事来支持你的观点;在结束时获得招聘者对你看法;处理不利因素;发现事实。评估工作机会和公司情况。

⑷恰当沟通:确定沟通目的;确定沟通对象;确定沟通方式、时机;确定沟通内容、时间;设法留下继续沟通机会。▲与应聘方电话沟通要点:①确定沟通目的和对象②时机和时间③通话时间④通话内容:推销1-2个优点,简明扼要;措辞要精心组织,结束时给下次联系打下基础;思考:如何结束交谈?⑤尊称的语气和礼貌用语的使用。

32培训:培训是对员工提供(改进)工作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社会行为的过程。开发是指企业帮助员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而开发自身潜能的各种活动。培训是指“提供和开发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以满足需求的过程”。分类:①按培训对象划分:管理人员培训,技术人员培训,行政事务人员培训,业务人员培训等。②按在职时间划分:新员工培训和在职员工培训。③按是否脱产划分: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④按培训内容划分:知识培训,技能培训,价值观与态度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

33培训系统:①确定培训需求:为什么培训、培训什么、培训谁②确定培训目标:a知识目标:培训后受训者将知道什么;b行为目标:受训者将在工作中做什么;c结果目标:通过培训获得什么最终结果③拟定培训方案④实施培训⑤培训成果转化⑥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方法:直接传授;视听技术法;讨论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自学法;互动小组法(敏感训练法);企业内部电脑网络培训法(或INTER-NET)。

34培训效果评估:是指企业按一定组织形式和目的要求,对所进行的培训活动,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审查和评估培训是否达到即定目标的过程。包括对受训者的评估和对培训工作本身的评估两方面内容。培训效果评估程序:培训需求评估;确定评估目标;制定评估方案;实施评估和反馈;撰写评估报告;健全评估信息系统。四个层次的评估:反应、知识、行为、绩效。收集信息方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直接观察、测验和模拟、档案记录分析。

35绩效管理:绩效:①绩效。业绩、成效等,指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产生的成绩和成果。②员工绩效。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工作态度与工作结果之和,它体现了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大小、价值大小。③组织绩效。组织经营管理活动效率和效果。两者最大区别:前者着重于员工的产出和行为,后者侧重于组织的产出与行为。绩效评价(绩效考核):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时间和衡量标准,考察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绩效管理(员工):管理者为了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及产出能够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过程。——雷蒙德·A·诺伊。绩效管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绩效的界定、绩效评价(衡量)和绩效反馈。——雷蒙德·A·诺伊。绩效管理,是通过管理者和个人经过沟通,制定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以促进员工业绩持续提高,并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一种管理过程。主旨:系统思考和持续改进。

36绩效管理的目的:(1)战略目的: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2)管理目的:组织多项管理决策中都要使用绩效管理信息:薪酬、晋升、奖惩、保留/解雇/临时解雇和对个人绩效的承认等。

(3)可持续发展目的(根本):是为了持续改善个人和组织的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目标。

37绩效管理的流程: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评价;绩效反馈。

38绩效评价:是一个按照事先确定工作目标,工作时间和衡量标准,考察员工实际完成的绩效情况的过程。员工绩效评价的内容:①工作能力:包括体能,知识,智能和技能等内容。②工作业绩:工作业绩是指员工的工作成果和效率。③工作态度:主要指纪律性,积极性,服从,归属,敬业和团队精神等。绩效评估方法:(1)品质主导型:考评重点潜质,“德”“能”“人怎么样”操作性、信度和效度较差;(2)行为主导型:重点工作方式和行为“勤”着眼于“干什么、如何干”,操作性较强重过程,适合管理性、事务性(服务员)工作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关键事件▲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3)效果主导型:着眼于“做了什么”“绩”重点考评员工或组织组织工作效果,操作性强。重结果(产出与贡献),适合:生产性、操作性、成果可量化工作。

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主观评价法(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比较法);客观评价法(关键事件、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①目标管理法②绩效标准法:它采用更直接的工作绩效衡量的指标,适用于非管理岗位的员工。优点:为下属提供了清晰准确的努力方向,对员工具有更加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缺点:占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较高的管理成本。③直接指标法④成绩记录法。

39关键绩效指标体系:(1)概念:是将组织宏观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KPI反映策略执行效果,强调战略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2)演进过程:成本绩效评价时期(19-20世纪初),财务绩效评价时期(20世纪初-90年代),经营绩效评价创新时期(90年代后)。(3)平衡计分卡:提出者:罗伯特和戴维,1992年,概念:它是把组织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四个维度:财务方面:其目标是解决“股东如何看待我们?”顾客方面:其目标是解决“顾客如何看待我们?”内部过程方面:其目标是解决“我们擅长什么?”学习和创新方面:解决“我们是在进步吗?”最大特点: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它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什么?外部计量和内部计量之间的平衡;所要求的成果和成果的执行动因之间的平衡;定量衡量和定性衡量之间的平衡;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应用步骤:1建立公司的远景与战略。简明业绩指标。2在企业的高层管理层中对公司的远景及战略达成共识。成立平衡计分卡小组或委员会3为四方面具体目标确定业绩衡量指标。4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教育。知晓指标。5确定每年、每季、每月业绩衡量指标值,与公司的计划和预算相结合。6将每年的报酬奖励制度与平衡计分卡挂钩。7定期检查与改进。常采用员工意见修正平衡计分卡衡量指标并改进公司战略。

40薪酬:概念:指员工从事企业所需要的劳动,而得到的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所表现的补偿,是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指雇员从组织中获得的基于劳动付出的各种补偿,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补偿。薪金(水)、工资、报酬、收入、福利。薪酬实质上是一种交换或交易。构成:(1)经济的:①直接:基础绩效、奖金、股权、红利、津贴;②间接:保险、补助、优惠、服务、带薪休息。(2)非经济的:①工作本身:挑战性、责任感、成就感、趣味感、个人成长、自我实现;②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时间、管理制度、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

③组织特征:组织、文化、业界、声望、管理水平、地位前景。

41影响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①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地区和行业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产品的需求弹性;工会的力量;企业的薪酬策略。②员工个人薪酬水平:劳动绩效;职务或或岗位;综合素质与技能;工作条件;年龄与工龄。

42薪酬管理:概念: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企业内外因素的影响,确定其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其目的在于吸引和留住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各种潜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内容:1、薪酬水平指企业内部各类职位和人员平均薪酬的高低状况,反映薪酬的外部竞争性。2、薪酬结构指企业内部各类职位和人员之间薪酬的相互关系,反映薪酬的内部一致性。3、薪酬形式则是员工和企业总体的薪酬中,不同类型的薪酬的组合方式。4、薪酬调整使企业根据各因素的变化,对薪酬水平、结构和形式进行相应的变动。5、薪酬控制是指企业对支付的薪酬总额进行测算和监控,以维持正常的薪酬成本,避免为企业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薪酬管理的四个方面内容:1、员工工资总额管理:包括工资总额的计划与控制、调整的计划与控制。工资总额=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工资。工资总额管理方法:(1)确定合理的工资总额需要考虑的因素(2)计算合理的工资总额。2、薪酬水平的控制:(1)界定各类员工的薪酬水平是薪酬管理重要内容,考虑影响薪酬水平的整体和个人因素。正确做法:根据员工贡献决定薪酬水平。(2)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和社会消费水平对总体薪酬水平适时调整。对内对外公平。

3、薪酬制度设计与完善:(1)工资结构设计完善:薪酬项目构成及比例(2)工资等级标准设计(3)薪酬支付形式设计:确定薪酬按时间、定额、业绩等;支付方式和时间。关键: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及实际相适应

4、日常薪酬管理工作(五方面):(1)开展薪酬的市场调查(2)制定薪酬激励计划(3)了解员工薪酬状况,满意度调查(4)人工成本核算,检查人工成本计划执行(5)薪酬调整。

43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策略:薪酬水平策略:市场领先;市场跟随;成本导向;混合薪酬。薪酬结构策略:高弹性薪酬模式;高稳定薪酬模式;调和型薪酬模式。

44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要求:1、体现保障、激励和调节三大功能;2、体现劳动的三种形态: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和凝固形态;3、体现岗位的差别:技能、责任、强度和条件;4、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决定机制;5、合理确定薪资水平,处理好薪资关系;6、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结构,对人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7、构建相应的支持系统。4方面:用工系统、绩效考核系统、技能开发系统、晋升调配系统。

45制定薪酬管理制度基本依据:1、薪酬调查。了解市场薪酬水平的25%、50%、75%处。2、岗位分析与评价。3、明确掌握企业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关系4、明确掌握竞争对手的人工成本状况5、明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的要求6、明确企业的使命、价值观和经营理念7、掌握企业的财力状况8、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员工特点——劳动密集和知识密集的区别。

46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内部一致性(与岗位贡献一致)(二)外部竞争性(整体薪酬定位)(三)激励性(业绩、薪酬差距)(四)管理可行性(有效运行)—成本控制。国内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行为准则。

47衡量薪酬制度的标准:(一)员工的认可度:体现多数,90%以上员工接受(二)员工的感知度:明确简化的原则(三)员工的满足度:等价交换的原则(四)合法性

48工资奖金调整:(一)工资调整的几种方式:1、奖励性调整。依功行赏2、生活指数调整。避免因通货膨胀而导致实际收入的无形减少3、工龄工资调整。4、特殊调整。对有特殊贡献或属于市稀缺的岗位人才采取特殊工资奖金政策。(二)奖金体系的设计形式(方式):1、组织奖励(1)依据——组织整体绩效,衡量方法:关键绩效指标(平衡计分卡)(2)对象和分配方式(非全员、非平均):基于参与者的职位评价点数;基于参与者的基础工资;基于参与者的职位等级;基于参与者的绩效水平。2、团队奖励(两种模式):(1)利润分享计划。关键:确定利润分享额。总体利润为基数,按比例分享;超额利润分享;累进分享比例。(2)收益分享计划。成本节约的分享:斯坎伦计划;拉克计划;分享生产率计划。3、个人奖励与综合奖励计划:个人、团队、组织三位一体

49福利:(一)福利的本质——补充性报酬。(二)形式(非货币形式):以服务或者实物形式支付给员工。1、全员性福利。针对针对所有员工。2、特殊福利。如按级别给报费用3、困难补助。福利管理主要内容:1、确定福利总额。在应付工资中核算,福利费用在工资总额基础上按14%计提。2、明确实施福利的目标。3、确定福利支付形式和对象。4、评价福利措施的实施效果。

50社会保障:(一)三个基本要素:1、经济福利性。受益者的所得一定大于支出2、社会化行为。官方机构或社会团体来实施3、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二)三个层次:1、经济保障。通过现金给付或援助的方式实现。2、服务保障。安老服务、康复服务。3、精神保障。文化、伦理、心理慰藉,层次高。(三)构成:1、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2、社会救济:贫困户、残疾人、灾民3、社会福利:公共设施、财政补贴、居民住房、生活补贴、集体福利4、社会优抚:退伍军人安置、军人烈属抚恤、其他。

按有关法律条款,缴费基数一般为个人工资。养老保险:单位是基数的20%,个人是8%;医疗保险:单位是基数的10%,个人是2%+3;失业保险:单位是基数的1.5%,个人是0.5%;工伤0.5%和生育险0.8%,个人不交,单位交。

51职业生涯(职业经历):指个人职业生活的发展和变化历程。职业生涯管理:是个人和组织对职业历程的设计、职业发展的促进等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包含职业生涯决策、设计和开发。1、个人的职业生涯管理:是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管理来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2、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为目的,它是通过个人发展愿望与组织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实来体现企业的发展。

52职业生涯自我规划五步法:1、我是谁?2、我想做什么?3、我会做什么?4、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做什么?5、我的职业与生活规划是什么?

53自我管理:(一)自我管理中的自我含义: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施事(行为主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潜意识活动的自我(ego) ,一种是作为对象或客体(object ) 具有反身意识性质的自我或自身( self ) 。前者是精神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后者则是非精神分析理论意义上的自我。主要研究后者。自我管理的含义:1、Berger(2003)。认知、情感、行为管理。2、Mezo(2005)。自我的监控、评价、强化。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量表(SCMS)。3、王益明等(2002)。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4、张国礼等(09)。监控、评价、强化、时间(1)自我监控:自我定位、目标设定(2)自我评价:情绪稳定、情绪调节(3)自我强化:学习行为、日常行为(4)时间管理:学习时间、休息时间。

54彼得·圣吉的观点—《第五项修炼》: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体学习5、系统思考。德鲁克的自我管理(1999年)—《21世纪的管理挑战》,自我管理是人事上的革命:1、了解自身的长处。反馈分析法2、懂得自己该如何做事。倾听、阅读?3、了解自己的价值观。镜像检验法4、了解自己的归属。5、了解自己应该作出的贡献。6、对关系负责。人际沟通7、管理自己的下半生。

55自我管理四维度:⑴自我思想管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集体观、荣誉观、金钱观、责任观、管理观;职业观、岗位观、友情观、爱情观、家庭观。⑵自我心理管理—心理保健与心理调节:①自我认知:a心理现象;b自我诊断:你属于何种气质类型?c个体行为模式;d自我认知结构②情绪良好③应对挫折④人际和谐

⑶自我行为管理:规范言行,仪态大方;提高执行力;培育高绩效团队⑷自我形象管理:法则赏析;利用社会知觉效应;塑造个人品牌形成良好形象。★团队建设八招:1、欢迎新人;2、提供帮助;3、请求帮助;4、平等互利;

5、信息畅通;

6、有效沟通;

7、尊重事实;

8、保持幽默。

56劳动关系:一、劳动关系的含义: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劳动付给与工资支付而产生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经济关系。实质:冲突与合作。关系主体:企业和劳动者是享有经济主权市场主体。(一)狭义1、雇员、雇员团体(主要形式:工会)2、雇主、雇主组织(主要形式:雇主协会)(二)广义(包括:政府)

57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一)劳动法律法规(二)劳动合同(三)集体合同(四)民主管理制度(五)企业内部劳动规则(六)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七)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58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一)含义: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二)劳动关系转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1、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2、存在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三)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一次调整:运用劳动法的各种调整方式将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第二次调整:劳动关系转化为劳动法律关系后,对其运行出现障碍(违约、侵权)的继续进行调整。2、劳动法律关系是双务关系。雇主、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之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互为对价关系。3、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构成要素:1、主体:雇主和雇员。工会是团体劳动法律关系的形式主体。2、内容: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义务。3、客体: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即劳动法律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结果。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

59劳动合同:1、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2、订立目的:建立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当事双方权利义务。3、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意志。4、主要条款:(《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3)劳动合同期限;(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6)劳动报酬;(7)社会保险;(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60集体合同:1、概念:是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2、签订双方: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没工会的由上级工会指导推举的代表与企业签。3、基本特点:体现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的意志。4订立原则:1、合法原则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61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一)集体合同(制度)的概念: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第五十一条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通过。”(二)特征:1、一般特征:主体平等性;意思表示一致性、合法性和法律约束性。2、自身特点:规定劳动关系;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企业签订;定期书面合同,其生效需经特定程序。

6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前者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后者的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2、内容不同。前者是关于企业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力和义务为内容。后者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3、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劳动合同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笔记 第一章企业核心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 1、企业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在实践中必然是外部途径与内部途径的统一,即一方面需要进行例行的外部行业选择和对行业竞争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另一方面,又需要依靠不断苦练内功来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只有两者兼备的企业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2、企业核心能力 典型代表 麦肯锡公司:核心能力就是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企业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核心能力由洞察预见能力和一线执行能力构成。(洞察预见能力主要来源于科学技术知识、独有的数据、产品的创造性、卓越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等) 国内的李悠诚等人的观点:核心能力就是无形资产,核心能力的内容包括技术、技能和知识。它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各种技术、技能和知识进行整合获得的能力。 识别某项因素是否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的四个特征: 第一、价值性。(价值=收益/成本) 第二、独特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的差异性,是解释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 第三、难模仿性。 第四、组织化。 核心能力:组织自主拥有的,能够为顾客提供独特价值的,竞争对手在短时间内无法模仿的,各种知识、技能、技术、管理等要素的组合。 3、核心能力的来源————智力资本 智力资本,是指一个公司两种无产自产的经济价值,组织资本和人力资本。 组织资本是组织成员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协同工作而形成的,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的资本形式,它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组织制度、知识管理系统、客户和公共关系系统之中。 人力资本,是指蕴藏于组织中、能够产生价值增值的人力资源所拥有的知识、经验、技能、个性、内驱力、团队意识等各种因素的集合。 4、人力资源管理是依据组织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这一特殊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的机制、制度、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和。(从内涵与外在特征把握其特征) 5、人力资源是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 A、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效性。 a、核心人力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源主要指企业家和企业中的知识工作者) b、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持续性地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理念基础,即企业的使命、追求和核心价值观;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基础,即企业的市场与客户) c、人力资源价值性的其他表现。 B、人力资源的稀缺性与独特性。 稀缺性,主要是指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导致的资源的相对有限性。是独特性的重要前提。 C、人力资源的难以模仿性。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 重点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人力资本:是劳动者身上所具备的两种能力,一种能力是通过先天遗传获得 的,是由个人与生俱来的基因所决定的,另一种能力是后天获得的,是由个人努力经过学习而形成的,而读写能力是任何民族人口的人力资本质量的关键成分。 2、超Y理论:指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 方式和方法,是一种主张权宜应变的经营理论。 3、公平理论:是在社会比较中研究个人所作的贡献与所得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 一种理论,侧重于研究报酬的公平性、合理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 4、溢出效应:.是指根据员工在考核周期以外的表现做出评价,是绩效考核中的误 区之一。 5、职位分析:是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位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位有关的信息 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位的过程。 6、强化理论:是以学习的强化原则为基础的关于理解和修正人的行为的一种学 说。 7、人力资源规划: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在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的指导下 进行人员的供需平衡,以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对人员的要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合质合量的人力资源保证,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利益。

8、招聘:是指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并 决定如何寻找合适的人员来填补这些职位空缺的过程,它的实质是让潜在的合格人员对本企业的相关职位产生兴趣并且前来应聘这些职位。 9、信度:是指测试的可靠程度和客观程度,即测试的一致性。也指测试方法不受 随机误差干扰的程度,简单地说就是指测试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 二、简答题 1、简述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形式: 人力资源的分布和结构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载体的分布和结构,对国家而言,是指劳动力人口的分布和结构,对企业而言,则是指员工的分布与结构。 国家的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 1)年龄构成:指各年龄段的劳动人口在整个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只能用潜在的人力资源的年龄构成来侧面地反映该指标。 2)产业分布:指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在整个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企业的人力资源分布和结构: 1)年龄构成:指企业各个年龄段的员工在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2)学历构成:指各学历层次的员工在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 3)职位分布:指各个职位层次的员工在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4)部门分布:指各个部门的员工在员工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5)素质构成:指企业中各个员工所具备的素质,包括个性、品性、能力、知识、体质等方面。素质构成一般可以通过语言描述和分数描述两种形式加以表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一、问答题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能对财富的创造其贡献作用,成为社会财富的源泉。还能够被组织所利用,这里的“组织”可以大到一个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小到一个企业或作坊。 作用: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人力资源构成社会经济运动的基本前提。从宏观角度看,人力资源不仅在经济管理中必不可少,而且是组合、运用其他各种资源的主体。人力资源是能够推动和促进各种资源实现配置的特殊资源。人力资源把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人力资源的使用量也决定了财富的形成量。 (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知识技能的不断提高,人力资源对价值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进展,主要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投资、开发,使社会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提高,具有较高的运用物质资源的能力。“知识进展”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人力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使用能够充分激活企业的其他物化资源,保证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的。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其功能与目标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获取员工、培训员工、评价绩效和给付报酬的过程,同时也关注劳资关系、工作安全与卫生以及公平事务。 功能: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吸纳功能主要是指吸引并让优秀的人才加入本企业。(基础) 维持功能是指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工作。(保障) 开发功能是指让员工保持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手段) 激励功能是指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核心) 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最终目标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而具体目标要支持最终目标的达成。总的来说,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组建优秀的企业员工队伍,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有效的开发和激励员工潜能,最终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大版第三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 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学家W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提出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3、人力资本的概念:舒尔茨,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或者质量表现 出来的资本,是通过投资才能获得的。 4、人力资源的性质:①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②时效性③增 值性: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而增值④社会性:社会政治文化不同,人力资源质量也不同⑤可变性⑥可开发性 5、人力资源的作用:①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②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 量(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人力资源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作用;人力资源是制约企业管理效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宝贵财富。)③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6、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 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践的管理活动。求人、选人、育人、用人、激励人、留人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①人力资源规划:对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 给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制定出平衡供需的计划②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职位分析(对组织内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给出确定的任职资格)。胜任素质模型(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目标所需要的一系列不同胜任素质的组合)③员工招聘:招募、甄选、录用④绩效管理:对员工工作作出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⑤薪酬管理:确定薪酬的结构和水平,实施职位评价,确定福利待遇⑥培训与开发:建立培训体系,实施,反馈⑦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对自身情况客观分析,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获取职业信息,选择能实现该目标的职业,并制定行动计划和方案⑧员工关系:各主体之间围绕雇佣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8、麦格雷戈X理论-Y理论 (一)X理论:对人性的传统假设: ①大多数人生性懒惰,逃避工作 ②大多数人缺乏上进心责任心,不愿负责任,宁可让别人领导 ③大多数人都是以个人为中心 ④大多数人缺乏理智,不能克制自己 ⑤大多数人欺软怕硬,畏惧强者,安于现状 ⑥大多数人工作时为了钱,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⑦只有少数人能克制自己,原理承担责任 (二)Y理论: ①并不是天性不喜欢工作,工作可能是满足也可能是处罚,执行或逃避视情况而定 ②大多数人愿意对工作、他人负责,人们愿意实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来完成应该完 成的目标 ③人具有自我指导、自我表现控制的愿望 ④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仅会接受职责,还会谋求职责 ⑤所谓的承诺与达到目标后获得的报酬是直接相关的 ⑥人具有独创性,每个人的思维都有独特的合理性 (三)X理论-Y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 1.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一种什么关系联系: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都是以人为基础而产生的概念,研究的对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从这一点看两者是一致的。而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大多都是以为根据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重点内容和基础部分;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的;两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和中的重要作用时产生的。 区别:首先,在与社会财富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两者是不同的。人力资本是由投资形成的,投资的代价可在提高生产力过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因索果的关系。而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劳动者拥有的脑力和体力对价值的创造起了重要的贡献作用,它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应当说是一种由果溯因的关系。 其次,两者研究问题的角度和关注的重点也不同。人力资本强调投资付出的代价及其收回,关注的重点是收益问题,即投资能否带来收益以及带来多少收益的问题。人力资源关注的重点是产出问题,即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多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有多强。 最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计量形式不同,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而人力资本往往与流量核算、存量核算相联系。 2.人力资源的性质 能动性、时效性、增值性、社会性、可变性、可开发性 3.人力资源的作用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第二章 1.激励理论有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什么意义 内容型激励理论: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ERG 理论(生存关系成长需求)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成就激励理论(权利归属成就需求) 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目标理论 强化理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撤销)意义:有指导意义,了解员工的需求与动机,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刺激员工的动机,发挥激励的效果 2.对比内容型激励理论中几个激励理论的异同 马斯洛与ERG同:马斯洛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与ERG勺生存需求类似 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与ERG勺关系需求对应 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及尊重需求与ERG勺成长需求对应 异:第一,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内,有一个层次勺需求是发挥主导作用勺,ERG 理论认为可以同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需求占主导地位;第二,ERG有“挫折-倒退”的机制。如果需求迟迟不能满足,个体会受到挫折,退回较低的层次,并且对较低层次的需求有更强烈的欲望。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试题及答案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含于人口资源中,通常是指18岁至考60岁具备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群体。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人才资源 2.()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的工作是()。 A.进行现有的人力资源盘点,计算供需缺口。 B.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盘点、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等工作 C.对组织在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进行比较,计算出人力资源净需求。 D.根据所确定的人力资源净需求的情况,制定各种相关的具体人力资源规划政策。 4.()是由一个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示。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A.职位 B.职责 C.工作 D.职级 5.内部招聘的优点是()。 A.使组织内对成员的培训投资取得回报。 B.有较广泛的人才来源。 C.避免组织内部那些没有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不团结。 D.可以节省对主管人员的培训费用。 6.职前教育工作由()部门参与实施。 A.人力资源部门 B.用人部门 C.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 D.行政部门 7.以下选项不属于亲验式学习法的是()。 A.结构性练习 B.角色扮演

C.心理测试 D.案例分析法 8.以下对绩效周期理解错误的是()。 A.绩效考核周期过长,会降低绩效考核的准确性。 B.绩效考核周期过长,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改进。 C.绩效考核周期过短,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的开支。 D.绩效考核周期过短,会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9.有关薪酬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薪酬是员工激励的重要手段。 B.企业薪酬水平越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越高。 C.企业的薪酬管理政策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D.有效的薪酬管理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 10.奖励员工做出的优良工作绩效,鼓励员工继续努力对薪酬进行的调整属于()。 A.奖励性调整 B.工龄调整 C.效益调整 D.生活指数调整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调控和开发。 2.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外部因素主要组织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技术、、政策法规。 3.指的是员工在某一有限的时间段内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所进行的一项活动,是工作分析的基本单位,对工作准则的进一步分解。 4.工作分析相关信息的来源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人员信息。 5.内部征召是指吸引现在正在组织中任职的员工填补组织空缺职位。其方法主要有公告法、、。 6.格林豪斯?凯莱提出了员工职业发展分为职业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阶段。 7.员工的薪酬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8.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招募者在招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例如我们常说的“一俊遮百丑”就是( C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投射效应 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德尔菲法是属于( B ) A、定量预测方法 B、定性预测方法 C、经验预测法

D、工作研究法 3、美国学者斯潘塞博士提出了“胜任力冰山模型”,认为胜任力由“水面上”和“水面下”两部分构成,以下不属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是( D ) A、分析决断力 B、人际洞察力 C、自信 D、知识与技能 4、( C )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A、误差 B、效度 C、信度

D、效标 5、( A )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依据,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各项职能管理活动的方向。 A、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B、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C、招聘与甄选 D、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6、在外部招聘途径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经营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招聘有赖于( B ) A、广告 B、猎头公司 C、就业服务机构

D、校园招聘 7、以下不属于面试优点的是( D ) A、适应性强 B、可进行双向沟通 C、有人情味 D、容易数量化 8、在面试过程中,若面试官提问“你能否谈谈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或“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格式总经理辞职的经过”,这属于面试种类中的 (A ) A、行为面试 B、情景面试

C、结构化面试 D、压力面试 9、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主旨有两个:系统思考和( A ) A、持续改进 B、绩效反馈 C、制定计划 D、自我审查 10、基于标杆的绩效管理中( B )是将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环节为标杆,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超越。 A、内部标杆 B、竞争型标杆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重点(精)

一, 考核项目 课堂作业 20 期末考试 60 考勤 20 二题目 第一章 1. 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 2.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联系和区别。 第二章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有哪些 2.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第三章 1.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的划分主要有哪几种? 2. 谈一下对我国人力资源现状的认识。 第四章 1、人力资源管理者和部门要承担哪些活动? 2、如何来衡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绩效? 第五章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有哪些?

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环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六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 人性假设有哪几种?各种假设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何意义? 2. 简要说明激励理论的类型及其应用。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 第七章职位分析 1. 职位分析的含义是什么? 2. 职位分析的时机 3. 职位分析的作用和意义 第八章人力资源规划 1. 什么是人力资源规划 2. 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方法有哪些?(德尔菲法 3.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第九章招聘录用 1. 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各有何利弊? 2. 选拔录用的原则有哪些? 3. 结构性面试的内容有哪些? 4. 效度的指标有哪些? 第十章培训与开发

1. 培训与开发的分类有哪些? 2. 培训与开发的方法有哪些? 第十一章绩效管理 1. 绩效管理的含义是什么? 2. 绩效考核的作用有哪些? 3. 绩效考核的方法有哪些? 第十二章薪酬管理 1. 报酬、薪酬和福利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 2. 个人激励薪酬的形式(计件制、工时制、绩效工资 3. 经济性福利的形式有哪些? 4.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B 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1、招募者在招募的过程中会不自觉的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 例如我们常说的 俊遮百 丑”就是(C ) 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 、晕轮效应 D 、投射效应 6在外部招聘途径中,高级管理人员、高级经营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招聘有 赖于(B 广告 B 、猎头公司 C 、就业服务机构 D 、校园招聘 适应性强B 、可进行双向沟通 C 、有人情味D 、容易数量化 在面试过程中,若面试官提问“你能否谈谈过去的工作经历与离职的原因” 年级: 层次: 专业: 班别: A 、 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中的德尔菲法是属于( B ) 定量预测方法 B 、定性预测方法 C 、经验预测法 D 、工作研究法 3、 美国学者斯潘塞博士提出了 “胜任力冰山模型”,认为胜任力由“水面上” “水面下”两部分构成,以下不属于“胜任力冰山模型”中“水面下”的是(D A 分析决断力 B 、人际洞察力 C 、自信 D 、知识与技能 4、( C )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程度,也就是说,测量工具能否稳 定地测量到它要测量的事项的程度 A 、误差 B 、效度 C 、信度 D 、效标 5、( A )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的依据,它决定着企业人力资源 各项职能管理活动的方向。 A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B 、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 C 、招聘与甄选 、人力资源供需预测 7、 以下不属于面试优点的是(D ) 8、 “请你谈谈你昨天向你们格式总经理辞职的经过” ,这属于面试种类中的

行为面试 B 、情景面试 C 、结构化面试 D 、压力面试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主旨有两个:系统思考和( 持续改进 B 、绩效反馈 C 、制定计划 D 、自我审查 10、基于标杆的绩效管理中( B )是将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环节为标杆, 对企业 的各个环节进行持续改进和超越。 A 、内部标杆 B 、竞争型标杆 C 、功能型标杆 D 、行业标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 分) 1、以下哪些特征是识别某项因素是否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标准 (ABCD 2、彭剑锋等人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 管理的四大机制模型,分别是牵引机制、(ACD ) A 激励机制 B 、保留机制 C 、约束监督机制 D 、竞争淘汰机制 A 工作的外部环境信息 B 、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C 、与任职者相关的信息 D 、与市场相关的信息 5、人力资源获取的渠道多种多样,按照人力资源获取的来源可以分为(AB A 、内部招募 B 、外部招募 C 、校园招募 D 、社会招募 6以下关于关键事件法的优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BC ) A 、简单、快捷,能获得非常真实可靠的材料 B 、所描述的工作行为、建立的工作行为标准更加准确 C 、能更好的确定每一行为的利益和作用 D 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要求不高 7、校园招募目前主要有(ABCD )几种广为使用的途 径 A 高校宣讲会 B 、应届毕业生双选会 C 、网络招募 D 、实习留用 8、人力资源再配置是组 织根据在实际工作中员工与职位匹配程度或是员工个人 因素,对员工重新评价、重新配置的过程。人力资源再配置的方式主要有 9、 A 、 A 、价值性 B 、独特性 C 、难模仿性 D 、组织化 3、职位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有三个方面,分别是( ABC ) 4、在职位说明书中,主要包括两块核心的内容: ( AB ) A 、职位描述 B 、任职资格 C 、职位分析报告 D 、工作技能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doc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1、相关概念: ①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就是管理的成本收益。(选择题) ②效率通常是指某种活动功率的高低、速度的快慢。 ③效益通常指的是某项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生产出的老偶的那个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 ④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就是在增加社会福祉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的投入与 产出比最大化,从而达到组织所期待的目标。P4 ⑤从本源意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P4 ⑥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 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内在本质:招人—六人—育人—用人(核心)P5 ⑦人力资本产权是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

称。(分为所有者产权,归人力资本载体所有;以及经营产权,归企业或使用单位所有。) ⑧人力资资本投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P9 2、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多选题):①自有性②生物性③时效性④创造性⑤能动性⑥连续性 3、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和基本功能: ①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多选) ②基本功能: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发展。(多选) 4、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资源投资为主线,研究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事的相互关系,掌握其基本理念和管理的内在规律,为充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和改善职业生活质量,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管理效益的提高和管理目标的实现。(简答) 5、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传统与现代人事管理)的区别: (1)传统人事管理将事作为重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2)传统人事管理将人视为组织的财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资源作为劳动者自身的财富; (3)传统人事管理的主体是行政部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就是市场运行的主体;

2014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大纲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大纲 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根据近几年出题经验推 断。 卷面: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行距适当大一点,搏印象分。 1、单选:20小题,每题1分 答题技巧:认真看题,几个选项中选出最优答案,参考辅导练习册及历年试题。 2、多选:10小题,每题2分 答题技巧:难度较大,用排除法准确率较高,参考辅导练习册及历年试题。 3、简答题:5小题,每题5分 答题技巧:分段陈述。每个要点居段落首句,每个要点需展开解述一至两句。 4、论述题:5大题,每题10分 答题技巧:分段陈述。每个要点居段落首句,每个要点需展开三至五句。 5、案例分析 1大题,每题15分 答题技巧:教材案例可作参考。其它如论述题。 书本考点 第1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1、人力资源概念:P4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人力资源的内涵至少包括劳动者的体质、智力、知识、经验和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和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目标。 2、人力资源六特点:P4 易考多选

1、自有性 2、生物性 3、时效性 4、创造性 5、能动性 6、连续性3、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10种类型,掌握其内容及例 子):P9-14 易考单选 1、战略目标原理 2、系统优化原理 3、同素异构原理 4、能级 层序原理 5、互补优化原理 6、动态适应原理 7、激励强化原理 8、公平竞争原理 9、信息 激励原理 10、文化凝聚原理 4、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10种,掌握其内容及例 子)P14-18 易考单选 1、晕轮效应 2、投射效应 3、首因效应 4、近因效应 5、偏见 效应 6、马太效应 7、回报心理 8、嫉妒心理 9、戴维心理 10、攀 比心理 第2章微观人力资本投资与管理(不纳入考点) 第3 章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经历的两次重要转变:人事管 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P46 2、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核心:掌握四种阶段 的特点和重点 P48--50 1、初创阶段 2、成长阶段 3、成熟阶段 4、衰退阶段 3、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P51-52 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战略之间的相互匹配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1、企业战略是制定人力资源战略的前提和基础。 2、人力资源战略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信息。 3、人力资源战略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 4、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意义::P54-55 1.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发展战略总规划的核心要件。 2. 人力资源规划是组织管理的重要依据 3. 人力资源规划对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劳动效率,降低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卷试题及答案 (1)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含于人口资源中,通常是指18岁至考60岁具备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群体。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 D.人才资源 2.()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A.经济人 B.社会人 C.自我实现人 D.复杂人 3.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信息收集与处理阶段”主要包括的工作是()。 A.进行现有的人力资源盘点,计算供需缺口。 B.进行人力资源需求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盘点、人力资源供给分析等工作 C.对组织在人力资源数量、质量和结构上存在的不平衡进行比较,计算出人力资源净需求。 D.根据所确定的人力资源净需求的情况,制定各种相关的具体人力资源规划政策。 4.()是由一个人担负的一项或多项任务组成的活动,常用任职者的行动加上行动的目标来加以表示。例如,维护客户关系,以保持和提升公司在客户中的形象。 A.职位 B.职责 C.工作 D.职级 5.内部招聘的优点是()。 A.使组织内对成员的培训投资取得回报。 B.有较广泛的人才来源。 C.避免组织内部那些没有提升到的人的积极性受挫,避免组织内部成员间的不团结。 D.可以节省对主管人员的培训费用。 6.职前教育工作由()部门参与实施。 A.人力资源部门 B.用人部门 C.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 D.行政部门 7.以下选项不属于亲验式学习法的是()。 A.结构性练习 B.角色扮演 C.心理测试 D.案例分析法 8.以下对绩效周期理解错误的是()。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习题和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有哪些特点? 1919年、1921年康芒斯的两本著作最先用了人力资源一词。但和现在的意义不同。 1954年彼得德鲁克管理实践中提出了人力资源概念,指出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必须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开发利用。 从定义上讲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解释;第二类是从人的角度来解释。 人力资源,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或者人力资源是一种以人为载体的资源,是存在于人体中以体能、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行为特征倾向等为具体表现的经济资源。 1、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可以统称为劳动能力。 2、这一能力要对迅的创造起贡献作用,成为财富形成来源。 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 2.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传统人事管理的区别?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3.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最终目标是要有助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人力资源管理只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目标 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3、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 4、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

合理。 价值链和目标密切相关,价值源要借助人力资源规划和招聘录用等职能活动来实现;价值创造要借助工作分析和设计、员工调配、培训开发以及员工激励等职能活动来实现;价值分配借助薪酬管理来实现;价值评价要借助于绩效管理来实现。 4.人力资源管理在组织中产生的历史基础是什么? 一、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三大特征机械设备的发展人和机器的联系;需要雇用大量人员的工厂的建立。导致了两个现象,一是劳动专业化的提高;二是工人生产能力的提高。 二、集体谈判的出现 1、1886年美国芝加哥爆发了争取8小时工作日的大罢工; 2、1935年美国颁发了国家劳动工关系法案,规定了工人组织和集会的权利以及和词语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 三、科学管理运动的推动 泰罗,科学管理之父,将工作分为最基本的机械元素并进行分析,再最有效地加以组合;工人体力和脑力应和其工作要求尽可能地匹配;员工应该由主管人员进行训练,以保证其操作动作恰如科学分析所规定的那样精确,并不能于于他们健康;只要工人正确地按规定时间完成了工作,就要示意性相当于工资 30-40的奖金,最初的劳动计件奖励制度。 四、早期工业心理学的实践 1913年雨果芒斯特伯格,用工人的智力主情感要求来分析工作;用研制的实验装置来分析工作。方式采用选择性问答的方式做调查,即问卷调查。 五、公务员服务委员会的成立 现在的名称是美国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1883年,美国政府规定在公共毛坯占领市场匠雇用,要实行严格的测试制度,从而为公平和安全的雇用和录用提供了措施。 六、私营企业对人事管理的态度以及人事专家的出现 这些专家管理诸如雇用、员工福利、工资、、培训及用健康等问题,形成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基础。 七、人际关系运动的发展 1、1923年,芝加哥电气公司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照明会不会影响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人们参和的工作中随着某一种条件的改变,不可能有给其他变量带来影响,但对员工的激励和群体气氛才是影响生产率的主要因素。 2、20世纪30年代初,梅奥继续实验,表明生产率直接和集体合作及协调程度有关,而集体合作和协调程度又和主管人员及研究人员对工作群体的重视程度有关,和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提高生产率的办法相联系,还和为变化过程中的工人提供参和制相联系。 八、行为科学的研究 工业或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组织理论;组织行为学;社会学这些学科对行为科学都有很大影响;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对领导方式进行研究;组织本身对人们的表现起着造就、限制和调整的作用,加之人的行为还受不同职位上的权威、工作及技术影响的要求,组织行为的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对个人的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问答题、论述题、开放题和案例分析题四种题型. 一、问答题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其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所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1.人力资源是财富形成的关键要素。 2.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人力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2.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是什么其功能与目标体现在哪些方面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政策、制度和管理实践,以吸引、保留、激励和开发员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进而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是指它自身所具备或应该具备的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相对于其他事物而言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自身的属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吸纳功能主要是指吸引并让优秀的人才加人本企业;维持功能是指让已经加入的员工继续留在本企业;开发功能是指让员工保待能够满足当前及未来工作需要的技能;激励功能则是指让员工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优良的绩效。 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应当从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来理解。 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整体战略和目标,而具体目标包括: (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 (3)保证员工评价的准确、有效 (4)实现员工分配的公平、合理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1人力资源规划 2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3员工招聘 4绩效管理 5薪酬管理 6培训与开发 7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 8员工关系 人力资源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其他职能的关系: P28 左下 4.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是指它在整个企业中的位置。正确的认识应该是: 1、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9724851963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一章 1.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人力资源,就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并且能够被组织利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关系 第二章 1.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简单地说就是现代的人事管理,它是指组织为了获取、开发、保持和有效利用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通过运用科学、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所进行的各种相关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活动,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管理过程。 2.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和目标有哪些? 功能:吸纳、维持、开发、激励 四大目标:1.保证价值源泉中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2.为价值创造营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环境,3.保证员工价值评价的准确有效,4.实现员工价值分配的公平合理 第三章 1.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有哪几种? (一)、六阶段论 以华盛顿大学的弗伦奇为代表,一些学者从管理的历史背景出发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 (1)第一阶段:科学管理运动阶段 (2)第二阶段:工业福利运动阶段 (3)第三阶段:早期工业心理学阶段 (4)第四阶段:人际关系运动时代 (5)第五阶段:劳工运动阶段 (6)第六阶段:行为科学与组织理论时代 (二)、五阶段论 同样是依据管理发展的历史,以罗兰和费里斯为代表的学者则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 (1)第一阶段:工业革命时代 (2)第二阶段:科学管理时代 (3)第三阶段:工业心理时代 (4)第四阶段:人际关系时代 (5)第五阶段:工作生活质量时代 (三)四阶段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科罗拉多大学的韦恩。卡肖为代表,他们从功能的角度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第一阶段:档案保管阶段 (2)第二阶段:政府职责阶段 (3)第三阶段:组织职责阶段

2018年10月最新整理自考11466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核知识点

2018年10月31日整理 温馨提示:简答题和论述题一定要答,否则阅卷老师爱莫能助!记住一个原则:空白一定无分,写满肯定给分。此原则适用于所有考试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第一、四、十三章以单选和多选为主,第二、六章自己把握 练习册上的选择题都是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以单选、多选为主) 一、核心概念 1、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观念就是管理的成本收益。 2、效率:指某种活动功率的高低、速度快慢,或在一固定时限内完成工作量的多少。 3、效益:某项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即生产出的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之比。 4、效果:是一经济伦理或管理伦理问题,它是人们对经济效益的一种主观评价。 5、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在增加社会福祉的前提下,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使人力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最大化,从而达到组织所期待的的目标。 6、人力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7、人力资源管理:指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管理措施手段,对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保持和运用等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 8、人力资本: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是后天投资形成的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格健康的总和,它反映了劳动力质的差别。 9、人力资本产权: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源所有权及其派生的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等一系列权利的总和,本质是对人们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10、人力资本投资:通过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 二、简答题 1、人力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①自有性②生物性③时效性④创造性⑤能动性⑥连续性 2、人力资源管理基本原理有哪些? ①战略目标原理②系统优化原理③同素异构原理④能级层序原理⑤互补优化原理 ⑥动态适应原理⑦激励强化原理⑧公平竞争原理⑨信息激励原理⑩文化凝聚原理 3、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误区。 ①晕轮效应②投射效应③首因效应④近因效应⑤偏见效应⑥马太效应⑦回报心理⑧嫉妒心理⑨戴维心理⑩攀比心理 4、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发展阶段和基本功能. 发展趋势: 一是在管理原则上同时强调个人和集体 二是管理方法上同时强调理性和感性 三是在领导方式上同时强调权威和民主 四是在考核晋升上同时强调能力与资历 五是在薪资报酬上同时强调即时工资和长远收益 发展阶段: 人事管理特征:①职责范围狭窄②与组织目标联系不紧密③在企业中的地位不高 人力资源管理特征:①重视有关人的管理工作②企业对有关人员的管理方面投资大幅度增长③对人事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④重视管理者和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特征:以人为中心、人本主义管理、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基本功能:获取、整合、保持、评价、发展 5、基本思路:比较突出地运用了人力资源投资及收益的相关论述,并以此作为分析的主线。 6、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有哪些? ①传统人事管理将事作为重心,把人降格为“执行指令的机器”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期末复习整理.doc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指(B ) A.把人当成“上帝”,一切都服从、服务于“上帝” B.把人当成组织屮最具活力、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 C.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见 D.关心员工生活,提高员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深入工作现场,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工作情况”是以卜哪种工作分析法的优点(B ) 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最为 迅速的是(A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 析法和(B ) A.趋势分析法 B.管理者继任模型 C.徳尔菲法 D.冋归预 测法 5.某公司今年离职人员数为30,而今年在职人员的平均数为150,那么,该公司的人员变动率 是(A ) A. 20% B. 10% C. 15% D. 25% 6.我国组织冃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 A.人力资源过剩 B.人力资源浪费 C.人力资源不足 D.人力资源管理不当 7.当职位空缺有许多种, 而口在某一特定地区内又有足够的求职者的情况卜-,应该使用以卜?哪种招募形式 A.报纸 B.广播电视 C.杂志 D.招募现场的宣传资料 &在人员甄选活动中,对一个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检测称Z为(C ) A.能力测试 B.人格测试 C.成就测试 D.兴趣测试 9.在人力资源规划中, 为了保持组织在屮、长期内可能产主的职位空缺而制定的人力资源规划称为(D ) A.人力分配规划 B.调配规划 C.晋升规划 D.招聘规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