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说明书

院系:地球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0-1班

学号:2010300877

学生姓名:王海迪

指导教师:葛建华

2013 年12 月20 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设计原则 (4)

三计算公式 (5)

四氧化沟计算 (6)

4.1参数的选取 (6)

4.2设计计算 (6)

1)设计流量与计算要求 (6)

2)污泥龄 (7)

3)碱度平衡计算 (7)

4)硝化容积 (8)

5)反硝化容积 (9)

6)氧化沟尺寸 (9)

7)污泥负荷校核 (9)

8)出水堰 (10)

9)需氧量 (10)

10)回流污泥量及剩余污泥量 (11)

五教师评语 (12)

一概述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也可以是长方形、圆形等。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进行不断的循环流动,因此又被称为“环形曝气池”,“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在氧化沟系统中,通过转刷(转盘或其他曝气设备),使泥水混合物在环状的渠内循环流动,依靠转刷推动废水混合液流动并进行曝气。混合液通过转刷后,DO浓度提高,在渠内流动过程中又逐渐降低。通过设置进水与出水位置、污泥回流位置、曝气设备位置可以使氧化沟完成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如主要去除BOD5或进行硝化,进水点通常设置在靠近转刷的位置(上游),出水点设在进水点上。

氧化沟的特征:

1. 水流混合特征

在环形沟渠中完成一个循环约需1~30min。由于此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40h,因此可知污水在其整个停留时间内要完成20—120个不等的循环,这就赋予了氧化沟一种独特的水流特征,即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点。

2. 水力混合特征

如果着眼于整个氧化沟,并以较长的时间间隔为观察基础,可以认为氧化沟是一个完全混合曝气池,其中的浓度变化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进水将迅速得到稀释,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如果着眼于氧化沟中的某一段,即以较短的时间间隔为观察基础,就可以发现沿沟长存在着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在曝气器下游溶解氧浓度较高,但随着与曝气器距离的增加,溶解氧浓度将不断降低,呈现出由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的交替变化。

氧化沟的这种特征,使沟渠中相继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过程,达到脱氮的效果,同时使出水中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3. 工艺方面的特征

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方便,简化了剩余污泥的后处理工艺。

由于活性污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很长,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

因此只需进行浓缩和脱水处理,而不需要进行厌氧硝化处理,从而省去了污泥消化池。通过采用一定形式的氧化沟系统,还可将二沉池与曝气池合建,省去了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从而使处理流程更为简单。

2)曝气设备和构造形式的多样化、运行灵活

常用的曝气设备有转刷、转盘、表面曝气和射流曝气等。不同的构造形式和运行方式,多种多样的构造形式赋予了氧化沟灵活的运行方式,使它能结合其他的工艺单元,满足不同的出水水质要求。

3)处理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并可实现脱氨

就脱氮效果而言,一般的氧化沟能使污水中的氨氮达到95%~99%的硝化程度,设计恰当、运行良好的氧化沟可以实现脱氮。

4)基建投资省、运行费用低

当处理厂的规模较小时,其运行费用也较省。如处理规模3785m3/d时,其年运行费用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77%,为接触氧化法的66%。

此外,当氧化沟处理出水有氨氮指标的要求时,一般不需增加很多投资和运行费用,而其他处理方法则不同,由此可显示出氧化沟的优越性。

5)污泥产量少,污泥性质稳定

由于氧化沟所采用的污泥龄一般长达20—30d,污泥在沟内得到了好氧稳定,污泥生产量也较少,因此使污泥后处理大大简化,节省处理厂运行费用,且便于管理。

6)能承受水量、水质冲击负荷,对高浓度工业废水有很大的稀释能力

氧化沟内其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龄较长,沟中水流不断循环等特点,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有较大的适应性,能承受冲击负荷而不致影响处理性能。当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时,进水能受到很大的稀释,对活性污泥细菌的抑制作用能减弱。二设计原则

1.目前采用较多的氧化沟形式有Carrousel型氧化沟和三沟式Orbal型氧化沟,其工艺均按推流式普通活性污泥法计算。本设计采用Carrousel型氧化沟。

)根据去除对象的不同选择。参见表2-1

2.污泥龄(

c

3.充氧的曝气设备与水深采用转刷曝气器时,水深为2.5~3m;采用曝气转盘曝气时,水深为3.5m;采用垂直轴表面曝气器时,水深为4~

4.5m。

4.氧化沟的设计需氧量:D O =去除有机物需氧量+氨氮硝化需氧量-反硝化释放氧量-排放剩余污泥氧当量

表2-1 氧化沟设计参数 项 目

数 值

污泥负荷率???????=d kgMLSS kgBOD N s 0.03~0.10

水力停留时间 10 ~ 30

污泥浓度??

? ??L m gMLSS X

2000~5000

污泥回流比%R 50~100 污泥龄

d

c

θ

取值范值4~48d

去除c 5θ时,BOD =5~8d 。污泥产率系数Y=0.6;要求去除有机碳氧化和氨的硝化时=c θ10~20d ,Y=0.5~0.55;去除5BOD 加脱氮时=c θ30d ,Y=0.48

三 计算公式 氧化沟设计计算主要内容及公式见表3-1 表3-1 氧化沟计算公式表 项 目

公 式

符号说明

氧化沟容积

去除有机物及硝化所需容积: ()c

d v c

e K X L L YQ V θθ+-=1)(013

m

反硝化所需容积:()t dn V N

q X W V =

23m 氧化沟总容积:V=21V V +3m

-e L L ,0进出水5BOD 浓度,L mg /

r L —去除的5BOD 浓度,

e r L L L L mg -=0,/ Y —污泥产率系数

Q —污水设计流量,

d m /3 污泥负荷

V

e s VX L L Q N )

(0-=)/(5kgMLSS

kgBOD

需氧量

h kgO W c N b N b QL a O X D r r D /2''''--+=

-c θ污泥龄,d X —混合液污泥浓度,mMLSS/L

-V X 混合液挥发性污泥浓度,L mgMLVSS /

d K —污泥自身氧化率

-N W 去除的硝酸盐氮量

-''',,c b a 分别为BO 5D ,N NH -3和活性污泥的氧当量,其数值分别为1.47 4.6 和1.42

曝气时间

h Q

V t = 剩余污泥量

d

/)1(1'干污泥kg Q

X Q X K f YQL W e c d r

X -++=

θ

污泥回流比

%100?-=

X

X X

R R %

四 氧化沟的计算 4.1 参数的选取

考虑污泥稳定化,取污泥产率系数Y=0.48,污泥龄c θ=20d ;污泥浓度X=4000mg L MLSS /,L mgMLVSS X X V /28007.0==,内源代谢系数(污泥自身氧化率)d K =0.051-d ,取污泥脱氮率05.0)20(=dn q )/()(3d kgMLSS N NO kg ?-。 4.2 设计计算

1)设计流量及水质要求

设计处理流量4500 m 3/d 系数1.22 d Q =5490d m /3 污水流量变化系数 K Z =

=08

.172.2d

Q 1.74 =max Q 9552.6d m /3

项 目 进水水质 出水水质 COD mg/L 180 50 BOD 5 =S e mg/L

102

10

2)污泥龄

设计的出水5BOD 为10 mg/L ,则出水中溶解性:

5B O D =10-0.7×10×1.42×(1-e

-0.23×5

)=3.2 mg/L 采用污泥龄20d ,则日产泥量为:

4.257)

2006.01(1000)

2.3102(6.95526.01=?+?-??=+m r bt aQS kg/d

式中

Q —氧化沟设计流量 m 3/s ;

a---污泥增长系数,一般为0.5~0.7,这里取0.6; b---污泥自身氧化率,一般为0.04~0.1,这里取0.06;

r S ---去除的5BOD 浓度 mg/L ;r S =0L -e L

m t --污泥龄 d ;

0L ---进水5BOD 浓度 mg/L ; e L ---出水溶解性5BOD 浓度 mg/L ;

设其中有12.4%为氮,近似等于TKN 中用于合成部分为:

0.124?257.4=31.9kg/d 即:TKN 中有

34.36

.95521000

9.31=?mg/L 用于合成。

需用于氧化的NH 3-N =30.5-3.34-5=22.16 mg/L 需用于还原的NO 3-N =22.16-11=11.16 mg/L 3)碱度平衡计算

已知产生0.1mg/L 碱度 /除去1mg BOD 5,且设进水中碱度为250mg/L ,所需碱度一般为7.1mg 碱度/mg NH3-N 氧化,还原为硝酸盐; 氮所产生碱度3.0m g 碱度/ mgN03一N 还原。

剩余碱度=250-7.1×22.16+3.0×11.16+0.1×(102-3.2)=136 mg/L>100 mg/L 计算所得剩余碱度以C a CO 3计,此值可使PH ≥7.2 mg/L

SS mg/L 304 10 NH 3-N mg/L

30.5

5

4)硝化区容积计算: 硝化速率为 ()

[

]

???

?????+???????+?=--22

158.105.015098.021047.0O K O N N e

O T T n μ ()[]

??

?

???+???????+?=-?-23.121055

47.0158.11505.01515098.0e =0.264 d -1

式中:

n μ---硝化菌的生长率(1d -)

max )(n μ---硝化菌的最大生长率(1d -)

N---出水中N NH -+

4的浓度(mg/L ) 5 mg/L

n K ---硝化的半速常数

T---温度(取15℃)

2O ---氧化沟中溶解氧浓度(mg/L )取2.0 mg/L 2Ko ---氧的半速常数(mg/L )取1.3 mg/L

故泥龄:8.3264

.01

1

==

=

n

w t μ d

采用安全系数为2.5,故设计污泥龄为:2.5?3.8=9.5d 原假定污泥龄为20d ,则硝化速率为: 05.020

1

==n μd -1 单位基质利用率:

2.06

.007

.005.0=+=

+=

a

b

u n μkg 5BOD /kgMLVSS.d

MLVSS=f×MLSS=0.7?4000=2800 mg/L

所需的MLVSS 总量=

kg 47191000

2.06

.9552)2.3102(=??-

硝化容积: 4.168510002800

4719

=?=

n V m 3

水力停留时间:2.4246

.95524

.1685=?=n t h 5)反硝化区容积: 12℃时,反硝化速率为:

()20029.0)(03.0-??

?

???+=T dn M F q θ

()201208.1029.0)24164000102

(03.0-?????????????+?

?=

=0.016kgNO 3-N/kgMLVSS.d

还原NO 3-N 的总量=

3.1066.9552100016

.11=?kg/d 脱氮所需MLVSS=

75.6643016

.03

.106=kg 脱氮所需池容:8.23721000280075

.6643=?=

dn V m 3 水力停留时间:6246

.95528

.2372=?=

dn t h (4)氧化沟的总容积: 总水力停留时间:

2.1062.4=+=+=dn n t t t h(符合10-24小时之间)

总容积:

2.40588.23724.1685=+=+=dn n V V V m

6)氧化沟的尺寸:

氧化沟采用4廊道式卡鲁塞尔氧化沟,取池深3.5m ,超高0.5m ,总高H=4m ,宽8m ,则氧化沟总长:m 8.126842.4058=?。其中好氧段长度为m 7.528

44

.1685=?,缺氧段长度为

m 2.748

48

.2372=?。 弯道处长度:m 4.7524224

283==?+??πππ 则单个直道长:

m 4.174

4

.75145=- (取18m) 故氧化沟总池长=18+8+16=40m ,总池宽=8?4=32m (未计池壁厚)。 7)实际污泥负荷校核:

d kgMLSS kgBOD XV QS N a s ?=??==

/06.02

.40584000102

6.9552 符合要求 8)出水堰: 根据BLv=max Q

B: 跌水高度 L :堰长 v :水流速度 取V=0.28 m/s ,max Q =0.11m 3/s ,令B=0.3m 得L=

32.13

.028.011

.0=?m ,取L=1.5m

9)需氧量计算:

采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326.26.4)/(NO N MLSS B S A d kg O r r ?-?+?+?=

其中:第一项为合成污泥需氧量,第二项为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需氧量,第三项为硝化污泥需氧量,第四项为反硝化污泥需氧量。 经验系数:A=0.5 B=0.1 需要硝化的氧量:

N r =22.16?9552.6?10-3=211.7kg/d R=0.5?9552.6?(0.102-0.0032)+0.1?1685.4?2.7 +4.6?211.7-2.6?211.7 =3026.5kg/d=126.1kg/h

取T=30℃,查表得α=0.8,β=0.9,氧的饱和度)30(?s C =7.63 mg/L ,)20(?s C =

9.17 mg/L

采用表面机械曝气时,20℃时脱氧清水的充氧量为: []()

20)()

20(0024.1-??-=

T T s s C C RC R βρα

[]()h

kg /3.234024.1263.719.080.017

.91.1022030=?-????=

-

查手册,选用DY325型倒伞型叶轮表面曝气机,直径Ф=3.5m,电机功率N =55kW,单台每小时最大充氧能力为125kgO 2/h ,每座氧化沟所需数量为n,则 取n=2台 10)回流污泥量和剩余污泥量 可由公式X

X X

R r -=

求得。

式中:X=MLSS=4.0g/L ,回流污泥浓度r X 取10g/L 。则:

66.04

104

=-=

R (50%~100%,实际取70%) 回流污泥量:R Q =RQ=0.66?9552.6=6368.4m 3/d 剩余污泥量:1000

max Q SS f Q w ?+=进水日产泥量

d kg Q w /2.4636.95521000

11.03.03047.04.257=???+=

如由池底排除,二沉池排泥浓度为10g/L ,则每个氧化沟产泥量为:

d m /3.4610

2

.4633

六教师评语

学生姓名:王海迪学号:2010300877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0-1班课程设计题目:氧化沟设计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及工艺设计.pdf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及工艺设计 温汝青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天津,300074) 起源于南非,发展于美国的奥贝尔氧化沟是具有除磷脱氮功能的新工艺之一,因其在技术和经济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我国在八十年代就引进了这门技术,但真正被广泛使用是在近几年。在我国最早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处理工艺的污水处理厂为北京燕山石化公司牛口峪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6×104 m3/d,主要处理乙烯生产过程所排放的废水和居民区排放的生活污水,其全套技术由美国引进,部分配套产品为国内产品。于1994年12月建成投产。随着我国给排水工作者对其技术和设备的深入研究以及关键设备的国产化,使其近几年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青岛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是国内最早独立完成工程设计、设备完全国产化的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污水处理厂之一,设计规模4×104 m3/d,主要处理市政污水,于1998年12月建成投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目前全世界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达600多座。 1 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 ①处理流程简单,构筑物少; ②特有的外、中、内沟道0-1-2溶解氧分布形式创造了一个极好的脱氮条件。能达到较高的脱氮效果,总氮的去除率高达90%以上; ③对高浓度污染物耐冲击负荷性能强; ④处理效果好而且稳定,不但对一般污染物有较高的去除率,而且具有良好、稳定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功能; ⑤采用的设备种类和数量少,建设投资省,运行管理简单。 2 工艺方案的选择及工艺设计 以青岛莱西市污水处理厂为例,介绍奥贝尔氧化沟工艺的工程设计。莱西市是青岛市的卫星城市,青岛市70%的水源地来自莱西市。由于莱西市污水的直接排放造成青岛市的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其中NH3-N超标15倍。为解决水污染问题,青岛市政府和莱西市政府决定自筹资金建设莱西市污水处理厂。本工程1998年3月立项,1998年12月建成投产,创造了国内当年立项当年建成通水的先河。 2.1 设计规模 根据莱西市环保局对主要排放口的水质、水量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和预测确定莱西市污水处理厂的近期设计规模4×104 m3/d。为节省建设投资,采用分期实施的工程方案,一期工程2×104 m3/d,二期工程增至4×104 m3/d。 2.2 进、出水水质 根据莱西市环保局对主要排放口的水质、水量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和预测,及青岛市环保局对排放水体大沽河的水质规划以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确定莱西市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见表1。

电缆沟顶管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市金城寨街(伊洛路-站前西路)新建工程电缆沟顶管施工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金城寨街新建电缆沟顶管工程,南侧与现状钢筋混凝土电缆沟(位于东侧人行道处)接通,向北与现状砖砌电缆沟接通,再经过金城寨街中央绿化带,向北穿越伊洛路至对面金城寨街中央绿化带。管材采用钢承口d2000Ⅲ级管,全长共187.36m。现状沿线道路已经通车,施工前还需对工作井施工围进行围挡。 二、编制原则 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检验标准、施工图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实际,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抓住关键,全面合理地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证工期。 2、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做到机械化作业和标准化作业。 3、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工序监控,做到事前预防,确保工程达到优良标准。 4、调配组织管理能力强、施工生产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技术管理人员组建项目部,建立项目部负责制的管理、质保、安全保证体系,严格管理,优化配置。 5、搞好安全文明施工,按规定实行围挡作业,为居民提供方便。 三、编制依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 4、《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 5、工程施工合同文件、设计文件、规要求及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6、我公司在同类型工程中施工所积累的经验、技术。 四、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①施工前做好“四通一平”,做好工程施工前的“水通、电通、路通、通

讯通”和场地平整等施工准备工作。 ②施工机械配备已到位,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③临时用水、用电设施等其它设施合理布置,全面满足施工工作的要求。 2、技术准备: ①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施工图纸,并进行自审,对图纸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汇总,做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讨论并编制施工方案,对施工要点、难点部位,进行研讨,制定措施,并进行岗位培训工作、技术安全交底等工作,将施工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操作人头上。 ②材料进场前必须按规定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材料报审表,并附有材料质量合格证明、技术说明书、试验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合格同意后进场,材料进场经检查验收并见证取样合格后使用在工程上。 ③导线及水准复测已经完成,测量成果满足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要求,并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使用测量成果。 3、材料准备: 按照施工设计图相关容做好有关材料的采购准备工作,并按质量保证体系对合格材料供应方进行评价,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保证物质材料按使用计划供应,满足正常施工需要。 五、施工方法 顶管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高程及轴线→工作井开挖及支护→导轨、后背、设备安装→下管和顶进→注浆→拆除顶进设备→检查井施工→回填。 1、工作井的开挖和支护 首先测量人员放样出工作井开挖线,开挖前用白灰划线来控制,在工作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检查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工作井开挖接近工作井设计底标高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基底稳定性、基坑侧壁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基底处理。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前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不应回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事实,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与方法,其中包括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与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收获甚多,为日后的学习与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与工艺平面图、高程图。在此,还要对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

目录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目的及任务 (2) 三.设计原始资料 (2) 四.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2) 4.1污水厂选址 (2) 4.2工艺流程 (3) 五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4) 5.1设计流量的确定 (4) 5.2格栅设计计算 (4) 5.3.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6) 5.4.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7) 5.5.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9) 5.6.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11) 5.7.普通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6) 5.8.消毒 (18) 六.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19) 6.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19) 6.2污泥消化系统设计计算 (20) 6.3贮泥池设计计算 (21) 6.4脱水机选择 (21) 七.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2) 八.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2) 8.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2) 8.1.1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2)

电缆沟验收标准

电缆管沟验收质量标准 一、电缆隧道(井)结构本体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有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内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横平竖直。 2、隧道(井)底板平整,隧道(井)内无建筑垃圾,无积水、渗水。 3、砖砌电缆隧道(井)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裂缝;钢筋混凝土现浇隧道(井)壁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电缆隧道(井)壁不得存在渗水。 4、预制隧道(井)盖板内底面干净平整、板缝宽度不大于1.5CM,抹缝密实均匀,墙体压顶坐浆均匀厚实,不得存在渗水现象;混凝土现浇隧道(井)顶板底面干净平整,无蜂窝麻面,不得存在渗水现象。 5、检查井口内壁抹面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无渗水现象。井口内按设计要求安装爬梯。按设计要求做好集水井、通风口等附属设施。 6、电力井盖标识符合国网公司规范要求;电力井盖标高必须与其所处地面标高保持一致,开启方向必须垂直于电缆管沟走径方向。井盖加固必须符合市政要求,位于车行道下必须使用加重型电力井盖,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 7、电缆沟(井)回填应按照设计要求及市政有关文件标准执行。 二、电缆支架 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安装预埋件及电缆支架。 2、支架角钢(槽钢、矩形钢管)下料应平直,各断口无卷边、毛刺,下料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误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电缆支架必须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焊缝无焊渣、无气孔、焊缝高度不小于6MM。电缆支架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 3、电缆支架横撑间距、水平净距必须符合设计图纸,其偏差必须控制在5MM范围内。 4、电缆支架全长必须有良好镀锌处理。热镀锌件应先进行除锈处理,镀锌表面光洁、均匀,镀锌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无残渣和漏镀锌部位。热浸塑件应先进行镀锌处理后进行热浸塑处理,浸塑层不脱落、不易燃,无破损、气孔、鼓包等缺陷。 5、支架上下横撑与电缆隧道(井)顶、电缆隧道(井)底净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6、电缆支架与电缆隧道(井)壁连接牢固,固定件宜采用品质良好的镀锌螺栓,如设计为预埋件结构,应焊接牢固,所有焊缝满焊,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三、接地极与接地带 1、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数量和位置布置接地极与接地带,规格及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内接地带与电缆支架、内接地带与外接地带及外接地带与接地极之间必须焊接牢固。接地带搭接长度不小于十公分,三面焊缝满焊,接地带与接地极、支架搭接,搭接部位两面或三面焊缝必须满焊;焊缝高度不小于6MM,无焊渣,无气孔,按设计图纸要求做好防腐处理。 3、接地极应按设计要求埋入地下,如遇到岩石等地质条件,必须联系设计调整接地系统设计方案。 4、接地极与外接地带埋设完成后必须进行接地电阻测量,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卡鲁塞尔氧化沟毕业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前言 (1) 2.设计总则 (1) 2.1设计原则 (1) 2.2 设计依据 (1) 2.3设计的主要容和围 (1) 2.4 污水处理各工艺比较 (1) 2.5方案论证 (1) 2.5方案论证 (1) 2.6设计资料 (1) 2.7工艺流程 (1) 3.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1) 3.1格栅设计说明及计算 (1) 3.2集水池设计说明及计算 (1) 3.3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说明及计算 (1) 3.4卡鲁塞尔氧化沟的设计说明及计算 (1) 3.5二沉池设计说明及计算 (1) 3.6 接触消毒池设计说明及计算 (1) 4.污泥处理设备 (1) 4.1污泥浓缩池设计说明及计算 (1) 5.污水处理厂的布置 (1) 5.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1) 5.2污水处理厂的高程布置 (1) 6.工程预算投资 (1) 6.1一次性投资 (1) 6.2运行费用 (1) 结论 (1) 总结与体会 (1) 致 (1) 参考文献 (1) 摘要 这次设计项目是市大足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设计。

设计废水处理规模为日处理能力30000m3/d,通过设计以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为处理核心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后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的特点、处理效果、使用围及优缺点进行探讨,对污水处理厂的组成、构造及工艺流程等要素进行设计,对构筑物、建筑物进行尺寸计算及方位布置。在设计中将进行方案论证、各主要构筑物及附属建筑物的设计计算、设备的选型、相关工程图纸的绘制等相关工作,最终完成本次设计。 关键词:污水处理卡鲁塞尔氧化沟 Abstract The project is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design of Chongqing Dazu industrial park . With the design of 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which treat 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process as the core of it,I will investigate the feature,treatment effect,range of usage and advantage and advantage of the crafts,calculate and arrange the structures and buildings. The scale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for daily processing capacity of 30000 m3/d. the designed water is expected to reach (GB18918-2002)level 1 A standard. To calculate the principal structures and outbuildings,to select equipment, to draw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other related work will be on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Keywords: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Carrousel oxidation ditch. 1前言 工业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围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常用电缆沟设计选型方案比较

常用电缆沟设计选型方案比较 发表时间:2019-01-03T15:48:09.9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鲁露[导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电缆沟、砖砌电缆沟以及预制电缆沟等几种形式在变电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并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选取适用本地区的方案。 江苏省南通电力设计院江苏南通 226006摘要:本文介绍了现浇混凝土电缆沟、砖砌电缆沟以及预制电缆沟等几种形式在变电工程中的应用特点,并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选取适用本地区的方案。 关键词:电缆沟综合比选设计方案电缆沟是变电站中主要构筑物,作为变电站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优化其设计方案,关系到整个变电站的设计水平。 目前,变电站内电缆敷设一般采用明沟方式,包括砖砌、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成品复合沟等多种形式,智能化变电站工程中也有采用电缆槽盒来代替电缆沟的方案。站内电缆敷设方式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电气专业要求,做到施工方便、经济可靠。 以下就常用的几种方式进行比较,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进行方案选择。 1现浇混凝土电缆沟现浇混凝土电缆沟是整体在地面以下。沟道高出地面约150mm左右。开挖沟槽后支模、排管、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沟道侧边回填。结构形式见图1-1。 地面电缆明沟在常规变电站工程中广泛应用,运行方便,易于检修,但施工工期稍长。 图1-1 普通混凝土电缆明沟构造图 图2-1 普通砌体电缆明沟构造图 2砖砌电缆沟 冻深小于0.5m、地下水位低于1.0m的地区采用砌体明沟(过道路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暗沟)。并设置钢筋混凝土底板和压顶梁,结构形式见图2-1。 砖砌电缆沟投资少,施工方便,但在地面以下部分沟壁因干、湿、冻融、机械力等反复作用下容易损坏、粉刷层面极易剥落。本地区已经较少见应用该方案。 3预制电缆沟 预制电缆沟分为无机复合材料电缆沟(槽盒)、混凝土预制电缆沟(槽盒)及U型成品电缆沟三类。 3.1无机复合材料电缆沟(槽盒) 无机复合材料电缆槽盒在工程预制,运至现场组装,安装工序少,无需现场湿作业,施工工期短,运行检修方便,其最显著的特点为阻燃性能好,防火达到国家A级标准,同时节约了大量电缆支架及接地件材料。槽盒置于地面之上,检修方便。但接口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变电站美观。

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设计计算

给水排水工程技术 毕业课程设计 乌鲁木齐市某地区排水工程 施工图预算 学年学期 班级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新疆学院 设备工程系

目录内容摘要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任务书 三、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 四、污水处理程度的要求 五、设计内容 六、氧化沟的工艺流程图 七、设计计算 八、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 九、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图

内容摘要 本设计为策勒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工艺设计,污水处理厂规模为30240 m3,污水主要来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主要采用氧化塘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96) 一、设计题目 新疆策勒县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 二、设计任务书 1、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毕业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设计制图水平及使用各种技能资料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排水工程设计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掌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设计说明、计算书的编制方法、施工图的绘制方法。 2、设计简介 本设计为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专科毕业设计,是大学三年教学计划规定的最后一个实践性环节。本设计题目为策勒县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3、设计内容 (1)、处理工艺流程选择 (2)、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 (3)、污水处理工艺施工图初步设计的绘制 4、设计依据 本设计根据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任务指导书、《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水处理手册》《水处理设计手册》《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1册》《给水排水常用数据手册(第二版)》《水处理工程技术》《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排水工程(第二版)》(下册)等进行设计。 设计原始资料

改良型氧化沟设计计算

3.5改良型氧化沟 3.5.1改良型氧化沟的设计说明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改良和发展,曝气池呈封闭渠道形,污水和活性污泥循环水流的作用下混合接触,完成有机物的净化过程,又称循环曝气池。氧化沟在流态上介于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之间,局部流态为推流式整体为完全混合状态,同时具有这两种混合方式的某些特点[16]。在氧化沟中,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外加动力的作用下,不停的循环流动,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该工艺对水温、水质和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龄长、剩余污泥少。对于城市污水,氧化沟系统通常的预处理采用粗细格栅和沉淀池,一般不设初沉池。混合液在沟内的循环速度为0.25~0.35m/s,以确保混合液呈悬浮状态。氧化沟污泥回流比采用60%~200%,涉及污泥浓度为1500~5000mg MLSS/L,氧化沟中的氧转移效率为1.5~2.1kg/(kw·h)[4]。 氧化沟工艺的重要设计参数及相应取值如下: 1、厌氧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0.5~1.0h。 2、氧化沟的设计泥龄范围为4~48d,通常的泥龄取值为10~30d;氧化沟常用的设计有机负荷取值为0.16~0.35 BOD5kg/(m3·d);污泥负荷为0.03~0.10 BOD5kg/(kgMLSS·d)。 3、对于城市污水,水力停留时间采用的数值为6~30h.。 4、进水和回流污泥点宜设在缺氧区首端,出水点宜设在充氧器后的好氧区。氧化沟的超高与选用的曝气设备类型有关,当采用转刷、转碟时,宜为0.5m;当采用竖轴表曝机时,宜为0.6~0.8m,其设备平台宜高出设计水面0.8~1.2m。 5、氧化沟的有效水深与曝气、混合和推流设备的性能有关,宜采用 3.5~4.5m。 6、根据氧化沟渠宽度,弯道处可设置一道或多道导流墙;氧化沟的隔流墙和导流墙宜高出设计水位0.2~0.3m。 7、氧化沟内的平均流速宜大于0.25m/s,混合液在渠内流v=0.4~0.5m/s. 本设计中选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按近期规模2.0万m3/d建成,远期再扩建,设计中取两座改良型氧化沟,则每座的设计流量为10000 m3/d。 3.5.2厌氧池的设计计算 水力停留时间:T=2h

氧化沟设计

氧化沟设计说明书 院系:地球与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0-1班 学号:2010300877 学生姓名:王海迪 指导教师:葛建华 2013 年12 月20 日

目录 一概述 (3) 二设计原则 (4) 三计算公式 (5) 四氧化沟计算 (6) 4.1参数的选取 (6) 4.2设计计算 (6) 1)设计流量与计算要求 (6) 2)污泥龄 (7) 3)碱度平衡计算 (7) 4)硝化容积 (8) 5)反硝化容积 (9) 6)氧化沟尺寸 (9) 7)污泥负荷校核 (9) 8)出水堰 (10) 9)需氧量 (10) 10)回流污泥量及剩余污泥量 (11) 五教师评语 (12)

一概述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也可以是长方形、圆形等。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其中进行不断的循环流动,因此又被称为“环形曝气池”,“无终端的曝气系统”。 在氧化沟系统中,通过转刷(转盘或其他曝气设备),使泥水混合物在环状的渠内循环流动,依靠转刷推动废水混合液流动并进行曝气。混合液通过转刷后,DO浓度提高,在渠内流动过程中又逐渐降低。通过设置进水与出水位置、污泥回流位置、曝气设备位置可以使氧化沟完成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如主要去除BOD5或进行硝化,进水点通常设置在靠近转刷的位置(上游),出水点设在进水点上。 氧化沟的特征: 1. 水流混合特征 在环形沟渠中完成一个循环约需1~30min。由于此工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0—40h,因此可知污水在其整个停留时间内要完成20—120个不等的循环,这就赋予了氧化沟一种独特的水流特征,即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的特点。 2. 水力混合特征 如果着眼于整个氧化沟,并以较长的时间间隔为观察基础,可以认为氧化沟是一个完全混合曝气池,其中的浓度变化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进水将迅速得到稀释,因此它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如果着眼于氧化沟中的某一段,即以较短的时间间隔为观察基础,就可以发现沿沟长存在着溶解氧浓度的变化,在曝气器下游溶解氧浓度较高,但随着与曝气器距离的增加,溶解氧浓度将不断降低,呈现出由好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缺氧区——……的交替变化。 氧化沟的这种特征,使沟渠中相继进行硝化和反硝化的过程,达到脱氮的效果,同时使出水中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 3. 工艺方面的特征 1)工艺流程简单,构筑物少,运行方便,简化了剩余污泥的后处理工艺。 由于活性污泥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很长,排出的剩余污泥已得到高度稳定,

A2C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A2C氧化沟的脱氮除磷工艺设计 摘要:对A2/C氧化沟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及说明、池体构造、工艺计算方法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工艺设计。 关键词:A2/C氧化沟除磷脱氮工艺设计 1 前言 在城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工艺设计中必须具备厌氧、缺氧、好氧3个基本条件,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所需的构筑物多、污泥回流量大,从而造成投资大、能耗多、运行管理复杂。A2 /C(卡鲁塞尔)氧化沟将厌氧、缺氧、好氧过程集中在一个池内完成,各部分用隔墙分开自成体系,但彼此又有联系。该工艺充分利用污水在氧化沟内循环流动的特性,把好氧区和缺氧区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无动力回流,节省了去除硝酸盐氮所需混合液回流的能量消耗。 2 工艺流程及说明 A2/C氧化沟的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 城市生活污水与二沉池回流污泥在A2/C氧化沟内设置的圆形混合井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厌氧区Ⅰ。该区分为3格,每格都设有水下搅拌器,以防止污泥沉淀。经厌氧反应后的混合液进入缺氧区Ⅱ,并与由氧化沟Ⅲ经回流通道Ⅳ进入缺氧区的回流液充分混合,进行反硝化脱氮和除磷反应。缺氧区Ⅱ的中间部位设导流隔墙,并在适当位置安装水下搅拌器,使该区具有良好的混合与循环条件。经厌氧、缺氧反应后的混合液流入氧化沟Ⅲ进行氧化、硝化、反硝化反应,氧化沟Ⅲ的充氧机械采用倒伞形曝气叶轮,可根据池内DO测定仪控制调节堰出水、改变曝气叶轮浸水深度以达到调节供氧的目的。处理后的水经排出口Ⅴ进入二沉池沉淀,其出水中氨氮含量≤15mg/L,磷含量≤1.0mg/L,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 3 工艺设计 A2/C(卡鲁塞尔)氧化沟主要由3部分构成,即厌氧区Ⅰ、缺氧区Ⅱ、氧化沟区Ⅲ。其工作原理、计算方法、设计参数、容积大小等因素的确定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电力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电缆沟

浙建监A2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空港新区龙湾滨海工业园区滨海五道(明珠路至滨海二路) 10KV电缆管道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人: 审批人: 市隆尚建设 二0一三年六月二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第三章:现场总平面布置和具体问题处理措施第四章:总进度计划和施工工序安排 第五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 第七章:工期保证措施 第八章:安全保证措施 第九章: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第十章:附表一~附表七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空港新区龙湾滨海工业园区,施工主要容有10KV电缆管道工程,新建线路全长1563米。线路布设在道路东侧人行道下,覆土深度大于0.5米。电缆排管为10KV 16+2孔、10KV 12+2孔、10KV 8+2孔,其中2孔用于通信光缆敷设。除过桥管线采用改性聚丙烯MPP管材,其它位置采用中碱玻璃钢管。管线分别采用(5%)DJB100×5×6000 SN50、DJB175×9×6000 SN50、(3%)MPP100×6×6000 SN24(过桥管线)、(3%)MPP175×12×6000 SN24(过桥管线)。电缆井有砖砌直线井31座、砖砌三通井7座、砖砌四通井3座、现浇四通井1座。电缆导管:25~38cm厚碎石垫层夯实+10cm厚C15基础,C20钢筋砼包玻璃钢管。 第二章施工准备工作 1、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施工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踏勘现场,熟悉地形、地质,及水、电、气象等情况。认真学习了解施工用技术规,了解施工工艺、方案、工序安排。按施工平面图搭设临时办公室,生活设施,制定材料采购计划。 2、解决“三通一平”工作,用水、用电就近接入。 3、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引测临时水准点,并会同监理进行复核。 4、根据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初步放样工作,并形成文件上报监理,请监理进行复核认可。 5、委托试验室作好各种施工用材料的检验试验工作。 6、根据要求办理一切施工许可手续。

氧化沟课程设计

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 (氧化沟工艺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培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在设计、计算、绘图等方面得到锻炼。 针对一座二级处理得城市污水处理厂,要求对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设计计算,确定污水厂的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图和污水处理厂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结构图)。设计深度一般为初步设计的深度。 二污水处理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 已给 2.基本资料 (1)污水水量与水质 污水处理水量:已给 污水水质:COD Cr450mg/L,BOD5 200mg/L,SS 250mg/L,氨氮15mg/L。 (2)处理要求 污水经二级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应符合以下具体要求: COD Cr≤60mg/L,BOD5≤20mg/L,SS≤20mg/L,氨氮≤8mg/L。 (3)处理工艺流程 污水拟采用氧化沟法工艺处理,具体流程如下: 污水→分流闸井→格栅间→污水泵房→出水井→计量槽→ 沉砂池→氧化沟→二沉池→消毒池→出水 ↑回流泵↓→污泥浓缩→污泥脱水 (4)气象与水文资料 风向:多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 气温:最冷月平均为-3.5℃; 最热月平均为32.5℃; 极端气温,最高为41.9℃,最低为-17.6℃, 最大冻土深度为0.18m; 水文:降水量多年平均为每年728mm; 蒸发量多年平均为每年1210mm; 地下水水位,地面下5-6m。 (5)厂区地形 污水厂选址区域海拔标高在64-66m之间,平均地面标高为65.0m。。 3. 设计内容 ①对工艺构筑物选型作说明;

电缆沟工程施工设计方案(1)

六、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1.1 《市西环线(17号路-226线)电缆沟工程招标文件》 1.2 《市西环线(17号路-226线)电缆沟工程设计方案》 1.3 我单位进一步现场踏勘所掌握的情况和资料; 1.4 招标文件规定的适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施工规; 1.5 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从事道路排水工程建设的经验。 第二节编制原则 2.1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 2.2在施工组织中体现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并有较周密的环保措施。 2.3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设计要求及招标文件要求相符,并力求达到完善。 2.4 施工任务划分合理,施工进度安排符合实际情况。 2.5 采用先进、配套的施工设备和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2.6 针对本工程的地质情况和气候特征,有目的地优选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位置及围 本工程位于市东南片区,此次业主招标的围为市西环线(17号路-226线)电缆沟工程,电缆沟长2899米。 第二节工程施工条件 目前,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尚未进行,场外道路已接通,目前整个施工场地的水、电、交通及通讯条件均需要施工单位自行接通,才能满足施工需求。 第三节主要工程数量表 第四节工程工期 业主要求本工程的总工期为90日历天,但根据本工程的现场实际情况,结合我公司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略思路,将工程按时按量完成。

一、施工准备 为了本工程能够早日开工,缓解工期紧的矛盾,在正式开工前必须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的容包括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工作,搭建临时设施,图纸会审,材料进场等施工工作。 1.1施工现场准备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平面规划,在现场布置管材堆场、库房等临 时设施,敷设场区水、电、临时道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讯设备。 (1)先在施工区域外围搭好围护,清除障碍物。 (2)清走地表建筑垃圾,放好基槽开挖线。 (3)准备好运输车辆,当天挖出土方当天清走。 1.2、机械、材料进场 在正式开工前,应根据前期工程需要,组织劳动力、施工机具及机械、材料进场。 1.3、施工劳动力准备 具体劳动力数量和工种配备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在劳动力使用计划上进行调整,以保证施工中的人、材、物最合理的使用,发挥最好的效能,使工程得以正常、合理、有序的进行。 详见附表三劳动及计划表 1.4生活设施准备 工程正式开工前,施工现场的生活临建布置完毕,并提供满足工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及说明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书 1.项目概况 处理水量Q=5万m 3/d ;进水水质BOD 为150mg/L ;COD 为300 mg/L ;SS 为250mg/L ; L mg TN L mg N NH /30,/304==-+ 。处理要求出水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即 COD ≤60 mg/L ,BOD 5≤20 mg/L ,SS ≤20mg/L ,L mg TN L mg N NH /20,/84≤≤-+ 。 2. 方案对比 三种方案优缺点比较如下表: 本方案设计采用氧化沟,氧化沟分两座,每座处理水量Q=2.5万m3/d 。下面是氧化沟 工艺流程图。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3. 设计计算

3.1设计参数 总污泥龄:20d MLSS=4000mg/L MLVSS/MLSS=0.7 MLVSS=2800mg/L 污泥产率系数(VSS/BOD 5)Y=0.6kg /(kg.d ) 3.2 工艺计算 (1)好氧区容积计算 出水中VSS=0.7SS=0.7×20=14mg/L VSS 所需BOD=1.42×14(排放污泥中VSS 所需得BOD 通常为VSS 的1.42倍) 出水悬浮固体BOD 5=0.7×20×1.42×(1-e -0.23× 5)=13.6 mg/ L 出水中溶解性Se=BOD 5=20-13.6 mg/ L=6.4mg/L %.795%100150 .4 61505=?-= 去除率BOD 好氧区容积:内源代谢系数Kd=0.05 35.77467 .04000)2005.01() 4.6150(25000206.0)1()(m X c Kd c Se So YQ V V =???+-???=+-= θθ好氧 停留时间 h h Q V t 7.442425000 7746.5 =?==好氧 校核: )/(17.05 .77467.0400025000)4.6150()(5d kgMLVSS kgBOD V X Se So Q M F V ?=???--=好氧 满足脱氮除磷的要求。 硝化校核:硝化菌比增长速率 105.020 1 1 -== = d c n θμ n f 为硝化菌在活性污泥中所占比例,原污水中BOD 5/TKN=150/30=5,此时对应n f =0.054 N kgNH kgVSS Y n -=+ 4/1.0(硝化菌产率系数) n q 为单位质量的硝化菌降解N NH -+ 4 的速率:5.01 .005 .0== =n n n Y q μ 实际硝化速率1 027.05.0054.0-=?=?=d q f r n n n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4.4.2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 4.4.2.1基本设计参数 设计污泥龄θc : 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以及增加污泥同步稳定的要求,氧化沟总泥龄取20d 。 θc =20d 污泥产率系数Y : ()()()?? ?????+???--+=--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 ??????+????--+=--151********.12017.01072.12075.017.02.011501606.075.09.0 =0.87 KgSS/kgBOD 查表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X = 4500 mg/L 。 由MLVSS/MLSS=0.75可知,混合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 = 3375 mg/L 进水水质:BOD 5浓度S 0=160mg/l SS=160mg/l TN=32mg/l TP=3mg/l NH 3-N =20mg/l COD Cr =320mg/l 最低水温10摄氏度, 最高水温25摄氏度 出水水质: BOD 5浓度S e =10mg/l SS=10mg/l TN=15mg/l TP=0.5mg/l NH 3-N =5mg/l COD Cr =50mg/l 内源呼吸系数K d =0.055,200C 时脱氮率q dn =0.035kg(还原的NO 3—N/(kgMLVSS ?d) 4.4.2.2 去除BOD 计算 1.氧化沟中BOD 5浓度S )1(42.1523.0?--???-=e TSS TSS VSS S S e = 10-1.42×0.7×10× (523.01?--e ) =3.23mg/l

氧化沟设计计算

氧化沟设计计算 1.1功能描述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 )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变形工艺,其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型,污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渠内呈循环流动,提高废水的水力停留时间,同时具有脱氮除磷的功能。目前氧化沟的类型主要有Carrusal2000、orbal 、改良式环型氧化沟等。目前我们主要运用配备射流曝气系统的改良式环型氧化沟。 1.2设计要点 (1) 容积确定V (m 3) f Nw Ne Se Sa Q V ??-?=)( 式中:Q ——设计水量, m 3/d ; Nw ——混合液MLSS 污泥浓度(kg/m 3), 取2.5-4.0 kg/m 3,设计一般为3.0 kg/m 3 Ne ——BOD 5-泥负荷, 0.1-0.2(kgBOD 5/kgMLSS·d),设计一 般为0.12 Sa ——进水BOD 5浓度, mg/L ; Se ——出水BOD 5浓度, mg/L ;

f ——混合液中MLVSS 与总悬浮固体浓 度的比值,一般为0.7-0.8,设计为 0.75。 (2) 氧化沟尺寸 A. 氧化沟高度H (m ) 改良式环型氧化沟设计有效高度H 0为7m ,超高0.6m , 则氧化沟高度H=7.6m ; B. 氧化沟宽度B 、长度L (m ) )4 14.3(2 0B L B H V ?+?= B L ?=2.2 式中:H 0 ——氧化沟的有效高度,m ; B ——氧化沟的宽度(即为圆弧直径),m ; L ——氧化沟的总长度,m 。一般取为氧化 沟宽度的2.2倍。 C. 氧化沟导流墙设计 氧化沟导流墙设置于沟的两头,与氧化沟外墙同心,起 到导流作用,导流墙的直径D=B/2;设置厚度为0.3m ,高度一般超出氧化沟0.2~0.3m ; D. 氧化沟隔流墙设计 隔流墙长度:L 0(m)=L-B (3) 射流曝气系统(FAS-Jet-20型) 射流曝气器数量N 计算,设计每0.5m 布置一套射流曝气器(沿

奥贝尔氧化沟计算说明书

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近年来也有采用局部区域鼓风曝气外加水下推进器的运行方式。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的混合液单向流动。通过曝气或搅拌作用在廊道中形成0.25—0.30m/s的流速,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在这样的廊道流速下,混合液在5—15min完成一次循环,而廊道量的混合液可以稀释进水20—30倍,廊道中水流虽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力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当污水离开曝气区后,溶解氧浓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 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要二沉池,但有些场合可以在廊道进行沉淀以完成泥水分离过程。 1、氧化沟类型选择 本工艺所采用的Orbal氧化沟具有如下工艺特点: 1)采用转碟曝气,混合效率较高,水流在沟的速度最高可达0.6~0.7m/s,水流快速地在外沟道进行有氧、无氧交换,同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和氮的硝化、反硝化,并可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磷。中沟与沟中污水的有机物进一步得到去除降解。出水水质好。 2)供氧量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转碟的旋转方向、转速、浸水深度和转碟安装个数等多种手段来调节工艺系统的供氧能力,使沟溶解氧值保持在最佳值,使系统稳定、经济、可靠地运行。

3)污水进入氧化沟。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出水水质稳定。对于每个沟道来讲,混合液的流态基本上为完全混合式,由于池容较大,缓冲稀释能力强,耐高流量。高浓度的冲击负荷能力强;对于3个沟道来讲,沟道与沟道之间的流态为推流式。有着不同的溶解浓度和污泥负荷,兼有多沟道串联的特征,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并可减少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4)椭圆形沟平面布置有利于利用水流惯性,节约推动水流的能耗。在曝气过程中。串联的沟道水流形成典型的溶解氧浓度变化O ~1~2(mg /L),因而自动控制了系统的生物脱氮过程。外沟溶解氧平均值很低。氧的传递作用在亏氧条件下进行,具有较高的效率,因而起到节能的作用。 5)污泥龄较长,使污泥量较少并趋于好氧稳定,从而简化工艺流程,管理方便其中,采用人工加药后进行机械搅拌。 2、 设计泥龄 与其他氧化沟一样,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更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反硝化泥龄由公式确定 N 0=N-0.05(S 0-S e )-N e =15-0.05(150-20)-5=3.5mg/L K de =N 0/S 0=3.5/150=0.023 查表近似得Vd/v=cd θ/c θ=0.17 总泥龄为θc=10/(1-0.17)=12.1d 其中缺氧泥龄为cd θ=co c θθ-=2.1d

电缆沟的具体设计规范

电缆沟的具体设计规范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电缆沟的具体设计规范 直埋电缆线路工艺标准 一、总则 1.1目的:为使电缆线路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规范化,促进施工技术进步,确保施工质量,制定本施工工艺标准。 1.2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建筑电气分部电缆线路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对于特定场所施工作业有特殊专业要求的应按规定进行。 1.3施工作业条件 1.3.1和分项工程相关的施工技术文件应齐全有效,如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工艺评定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标准图等。 1.3.2参与施工的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资质,需要时应安排对该项施工作业的适应性培训,考核合格者才能准许上岗作业。 1.3.3本项施工作业应使用的机具性能必须满足施工特性需要,且操作安全可靠,用于检测的计量器具量程、精确度应符合测量对象的要求,且在规定的有规检定周期内。 1.3.4施工环境 (1)直埋电缆沟按施工图控好,其深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底砂铺 第 2 页共 2 页

好,沟内无杂物。 (2)电缆敷设宜选择无雨天气下进行,气温宜在0℃以上。 2、操作工艺 2.1工艺流程图 2.2工艺流程细则 2.2.1准备工作 (1)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应与施工图设计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 (2)电缆应进行绝缘电阻检测或耐压试验。 a、1KV及以下电缆,用1000V兆欧表测其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 b、6-10KV电缆应经检测绝缘电阻、直流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c、油纸绝缘电缆,测试不合格者,应检查芯线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锯掉一段再测试,直到合格为止。检查方法是:将芯线绝缘纸剥下一块,用火点着,如发出叭叭声,即电缆已受潮。 d、电缆测试完毕,油纸绝缘电缆应立即用焊料(铅锡合金)将电缆端头封好,其它电缆应用橡塑材料封头。 第 2 页共 2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