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_卖油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卖油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文言文卖油翁。板书课题。首先哪位同学能谈谈对作者欧阳修的了解?(学生自由回答)

二、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一遍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词或拿不准的字音可以举手向老师示意。(教师巡视随时解决学生的疑难)

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读给大家听听?谁还想再读读?(对于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字音和节奏方面的错误教师要订正)

四、我们大家一起把课文读一遍。(全体齐读课文)

五、其实我们古文最初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请大家看屏幕,试着读读看。(幻灯出示无标点课文)学生兴趣盎然的读,设计此教学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熟读课文。

谁想展示一下?(学生跃跃欲试)

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咱们再来挑战一下好不好?(幻灯出示小楷书法卖油翁)此教学环节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多种形式的读课文之后,学生对文章的基本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教师顺势提出问题:文章讲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学生马上能回答陈尧咨和卖油翁)陈尧咨何许人也?(学生马上找到课下注释)教师再补充资料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陈尧咨,为下文分析人物形象做好铺垫。卖油翁又是何许人也?这两个人都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文中的原话来概括。(学生经过短暂思考后得出结论陈尧咨善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精酌油沥钱不湿)

八、原来他们两个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着精湛本领的行家高手,但他们两个人的身份地位悬殊如此之大,他们之间又是如何发生故事的呢?

九、思考之后,同位前后位交流一下看法。

十、原来他们之间发生故事的主要根源来源于他们各自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对对方的不同态度和看法。

咱们先来看陈尧咨是如何自我评价的? 以此自矜

卖油翁如何自我评价的? 惟手熟尔

那么对陈尧咨的以此自矜卖油翁是什么态度呢?

卖油翁睨立、微颔、言无他。

一个位高权重,射箭精湛的陈尧咨面对一个普通卖油老头的睨之微颔言无他,他可能淡定的无动于衷吗?陈尧咨是何态度呢?(三句语言描写,揣摩读)

读后 陈尧咨疑之 忿然

当卖油翁向陈尧咨展示了自己的酌油技术之后,陈尧咨

笑遣之

十一、我们无意之中创作了一副对联,很了不起哟,咱们齐读一遍

陈尧咨善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卖油翁睨之微颔言无他。

卖油翁精酌油沥钱不湿惟手熟而,陈尧咨疑之忿然笑遣之。

十二、大家看还缺点什么?横批

天外有天

熟能生巧 学无止境 止于至善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青春期,有求知欲,有好奇心,也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有些疏远,因为他们缺乏认知传统文化的机会,也就少了欣赏传统文化的情趣,而本文很多内容是从儿童的角度叙述和描写的,因此容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课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号召他们重视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效果分析】

一、字词落实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注音、注释、翻译乃为三要素,该文较为浅显,故此项任务不重。

二、要训练思维,重在找思维训练的着眼点。本文讲得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描述的仅是人物的言行表情,如果挖掘人物的心理,理解就多样化了,思维的发散性就会得到锻炼。那么,如何训练思维的深刻性呢?原先的设想是通过课外补充材料使“熟能生巧”的道理具体化,通过具体化达到深刻化在分析材料过程中,教师的思维逐渐走向深入,认识到简单枚举并不能使思维走向深入,因为思维的深入是建立在对事物因果关系的把握之上,也就是说,“熟”为什么能生出“巧”来,这个道理学生领会得越充分,思维就越深入那么,对《卖油翁》及课外材料要从不同角度解读,思维的灵活性才能得到锻炼。

教材分析 《卖油翁》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最后一课是下册教材的第12课本单元收录《阿长与<山海经>》、《老王》、《台阶》和《卖油翁》四课。学习这四篇文章必须抓住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平凡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都是板书 板书 板书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主人翁人物形象的叙事的背后都饱含了作者对文章主人翁的深情。

《卖油翁》是四篇文章中唯一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征

小人物、细节描写、人性光辉和深刻内涵还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华语言的魅力简洁明了、详略得当、内涵隽永等这是本单元前面四课无法媲美的。另外《卖油翁》还将本单元前面三课单纯的个人情感宣泄提升到了对世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以及对学生为人处世方式的教导让读者受益匪浅。

教学目标 1. 了解文意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 2. 掌握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突出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抓住细节把握人物形象 3. 由人及己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熟能生巧做一个谦虚的人。

【评测练习】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公亦以此自矜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3)睨.之(4)但微颔.之(5)但.手熟尔

(6)康肃忿然

..曰(7)尔安.敢轻吾射

(8)徐.以杓酌油沥之(9)以钱覆.其口

(10)笑而遣.之

2.口头下列翻译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公亦以此自矜

(3)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4)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5)无他,但手熟尔。

【课后反思】

立足课内、训练思维的发散的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积极,主要体现在准确性和多样性这两点上如学生回答提问“课文写了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能较快概括出“康肃公射箭,卖油翁沥油”这样的句子“对自己的技巧,这两人的自我感觉如何?主要体现在哪些句子上?”“这两人对对方的态度如何?主要体现在哪四个词语上?”学生基本上能找出“以此自矜”、“惟手熟尔”“睨”、“颔”、“忿”、“笑”等词语要求想见这四个词代表的心理话动时,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但基本上扣住了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景如“睨”的心理“射

箭的道理和我沥油不是一样吗?我倒要看看那小子是否比我高明”“看那副不可一世、当世无双的样子手艺不会好到那里去”“颔”的心理“箭术真的不错! (点头赞许)”“马马虎虎还行! (有限的肯定)”“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技艺娴熟,射箭如此,我沥油亦然!

本文的主题在课堂上研讨的还不够充分,比如: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止于至善等等。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再规范再简洁,成熟稳重大气应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

课标分析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本文主题的确立方面,“不因个人喜好而影响对人、对事的客观公正的判断”的确定是毋庸置疑的,但还可以多角度挖掘。所以最后我决定设计成让学生自己说收获,教师来引导总结。让学生学会“走进来”,还要学会“走出去”。这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和阅读思维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我们提倡探究性学习,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

阅读,在合作之前,让学生静下来独立思考,是不可缺少的。本文很适合学生朗读。

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

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朗读要成为语感教学的手段,不是随性所为,想到了就让学生读一下。朗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如当学生在理解句意上有障碍,可以通过“我们来读读这些句子”化解。或者当品味了一些精妙语句后,可以通过朗读感知其中的妙处或情感,真正做到从读中品悟,在“读”中寻求“有语文味”的课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