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5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体会

45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体会

45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体会

45例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7-02-28T09:40:07.9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朱焕男1 张国兰2 房蕊1 [导读] 通过精心护理,减少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

1.顺义区天竺镇卫生院 101300;

2.北京京顺医院 100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足部的护理,减轻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通过对本院45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收集资料,分析总结。结论:通过精心护理,减少糖尿病足坏疽的发生,提高治疗疗效。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糖尿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合并症较多的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运动量减少,糖尿病的危害也逐年加大。很多患者为糖尿病合并症所困扰。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的末梢神经病变更是潜移默化的发生。本文收集近2年来因为糖尿病足部疾患住院的患者 45例,通过对这些患者的护理谈谈自己队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 2014年 9月至 2016年 9月本院糖尿病患者123 例中45例有足部症状的病人人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 20例,年龄最大的82岁,最小的37岁,患糖尿病(5-15)年。足部症状为足部疼痛,全足或部分红肿、皮肤破损、溃疡或变黑坏死。 1.2 治疗方法全身治疗:①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每天根据血糖情况监测情况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使其逐步达到稳定的状态,血糖控制在 6.8mmolfL以下。②局部抗感染治疗,选择高效的抗菌药物治疗。③应用活血化瘀的药物静脉给药,通过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环达到改善局部循环的目的。

局部治疗:①对于单纯疼痛和知觉障碍的患者,中药浸泡治疗效果较好,每次30分钟或更长时间,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清热凉血的作用。②对足部有溃疡和皮肤破损的患者,要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及时清创换药,无菌纱布覆盖。

2 健康宣教

2.1 病人行动不便,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往往会出现厌世感,护士要及时与病人进行沟通,发现不良情绪耐心进行疏导。要劝慰病人,保持愉快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2.2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基础治疗措施,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部分患者经饮食治疗后血糖可以完全恢复正常。 2.3 运动指导运动可以巩固治疗效果,减轻体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让患者躺在床上,双腿上举,直至脚尖苍白或局部缺血约 1—2分钟,将腿拿下,再将脚垂直至床沿下,直至脚底发热或充血,然后将脚踝部分左右上下活动约 1分钟,使脚踝颜色红润为止。

3 临床护理

3.1 严格控制血糖这是治疗的根本,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血糖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和康复计划,遵循少吃多动的原则,鼓励患者在控制饮食的同时做好体育锻炼,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注射胰岛素等,定期查血糖,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使血糖维持在一个平稳的水平。 3.2 有效的防治感染注意保持足部的清洁卫生。足部破损者,要减少活动,抬高患肢。当有真菌感染时及时治疗,促进伤口的愈合。保持足部皮肤的光滑,无皲裂,不撕皮。 3.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用温水泡脚,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穿柔软舒适的鞋袜,避免过紧过松,防止生脚癣。 3.4 教会患者识别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当出现足部感觉减退、麻木或针刺感时,及时就医。

4 结果

45例患肢中症状明显改善者 39例,显效 4例,无效2例。

5 讨论

糖尿病足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体远端的坏疽,直接导致患者的致残率上升,影响病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坏疽的特点为,创面愈合不良,表层皮肤生长缓慢,以足趾和足跟多见,多为足部受力不均,外伤感染等因素诱发。病因是机体在高糖状态下,糖蛋白含量增加,相继引起下肢血管基膜增厚,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使下肢组织因供养缺乏而受损,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收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不良,毛细血管基膜增生,血栓生成。

总之,在临床工作中,加强糖尿病足的护理和宣教,可以有效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参考文献:

[1]郑金莲,郑金梅.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现代康复,2001,4(2):148.

[2]王方凌.足部护理简要,糖尿病新世界,1999,7(1):20—21.[3]赵丽萍.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l820—18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