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试卷试题(附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试卷试题(附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试卷试题(附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试卷试题(附答案)

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有正截面受弯破坏、 斜截面受剪破坏 。

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最大弯矩值处的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支座附近(该处剪力较大),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正截面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斜截面破坏。

3、梁内配置了足够的抗弯受力纵筋和足够的抗剪箍筋、弯起筋后,该梁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还有可能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支座锚固不足;支座负纵筋的截断位置不合理;这些都需要通过绘制材料图,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来加以解决。

4、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复合主拉应力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5、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斜压 、 剪压 、 斜拉 ,其中属于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是 斜拉 、 斜压 。

6、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 。

7、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形态有3种,其中,以 剪压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8、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提高 。

9、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提高 。

10、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001.750.7; 1.0t t f bh f bh λ????+??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 min ,S S d d ≤≥;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001.75[;(0.24)]1.0

t t f bh f bh λ++ 时,仍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 min ,S S d d ≤≥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

V ≥0[t f bh 01.75(

0.24)]1.0t f bh λ++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1、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斜拉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斜压 。

12、对于T 形、工字形、倒T 形截面梁,当梁上作用着集中荷载时,需要考虑剪跨比影响的截面梁是 倒T 形截面梁 。

13、纵筋配筋率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

14、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承担剪力、承担支座负弯矩 。

15、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梁上作用的剪力应满足:

00.25c c V f bh β≤ ,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梁内配置的箍筋应满足 max min min

,,sv sv S S d d ρρ≤≥≥ 。 16、梁内需设置多排弯起筋时,第二排弯起筋计算用的剪力值应取前排弯起筋受拉区弯起点处对应的剪力值,当满足V ≤ cs V 时,可不必设置弯起筋。

17、当梁内的配筋情况为 全部纵筋伸入支座 时,则不需绘制材料图。

18、弯起筋应同时满足斜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 ,当设置弯起筋仅用于充当支座负弯矩时,弯起筋应同时满足斜截面抗弯、正截面抗弯,当允许弯起的跨中纵筋不足以承担支座负弯矩时,应增设支座负直筋。

19、当梁内的纵筋全部伸入支座 时,材料图为一条直线。

20、材料图与该梁的弯矩图 越贴近 ,说明材料的充分利用程度越好。

21、绘制材料图时,要弯起 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排放在材料图的最外层, 伸入支座 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应排放在材料图的最内层。

22、确定弯起筋位置时,为了防止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应满足 /2(S h S ≥)指该弯起筋的弯起点距其充分利用点的距离。

23、通常梁内的跨中纵筋不宜截断,而支座负纵筋可以截断,其截断位置应根据材料图确定,从其理论断点处向外伸长一个长度。

24、梁内设置鸭筋的目的是 承担剪力 ,它不能承担弯矩。

二、判断题

1、无腹梁承受集中荷载时,梁的剪切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2、有腹筋梁承受集中力时,梁的剪切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增大。(×)

3、有腹筋梁的力学模型可假设为图示的桁架模型,箍筋相当于受拉腹杆。因此,它们只起拉杆作用,对周围混凝土没有约束作用。(×)

4、在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中,V SV 项前的系数1.25是指斜截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为1.25h 0。(×)

5、梁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的可能是钢筋弯起位置有误。(√)

6、在梁的斜截面抗剪计算中,位于受压区的T 形截面翼缘可以忽略不计(√)

7、承受以集中荷载为主的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 形截面梁,在斜截面抗剪计算中不考虑剪跨比λ的影响。(√)

8、剪跨比对有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影响比对无腹筋梁的影响小。(×)

9、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中,要考虑剪跨比λ的梁是以受集中荷载为主的简支梁。(×)

10、梁内的腹筋和吊筋都为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而设。(×)

11、在λ=M/Vh 0相同时,承受集中力的连续梁抗剪能力比相同条件的简支

梁低。(×)

12、当梁的配箍量不变时,在满足构造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直径、较小间距的箍筋有利于减小斜裂缝宽度。(√)

三、选择题

1、梁受弯矩、剪力的作用要产生斜向裂缝是因为主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

A、轴心抗拉强度;

B、抗剪强度;

C、拉压复合受力时的抗拉强度;

D、压剪复合受力时的抗剪强度。(C)

2、相同的梁,由于剪跨比不同,斜截面破坏形态会不同。其中剪切承载力最大的破坏形态是:A、斜压破坏形态;B、剪压破坏形态;C、斜拉破坏形态(A)

3、无腹筋梁的抗剪承载力随剪跨比的增大而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B)

4、梁斜截面破坏有多种形态均属脆性破坏,相比较下脆性稍小一些的破坏形态是: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其中脆性最严重的是:A、斜压破坏;B、剪压破坏;C、斜拉破坏。BC

5、无腹筋简支梁,主要通过下列哪种方式传力:A、纵筋的销栓力;B、混凝土骨料的啮合力;C、混凝土与拉筋形成的拱。C

6、无腹筋梁随着剪跨比由小到大,其斜截面的破坏形态将由A、斜拉转变为剪压,再转变为斜压;B、斜拉转变为斜压,再转变为剪压;C、剪压转变为斜压,再转变为斜拉;D、斜压转变为剪压,再转变为斜拉。D

7、出现腹剪裂缝的梁,一般A、剪跨比较大;B、腹筋配置较多;C、腹板较薄;D、剪跨比较小,并且腹板较薄或腹筋较多。D

ρ及剪跨比λ值的大小。示意图

8、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取决于配箍率

SV

中I、II、III区依次表示可能发生的破坏形态是:A、斜压、剪压、斜拉;B、剪压、斜压、斜拉;C、剪压、斜拉、斜压;D、斜拉、剪压、斜压。(A)

9、板通常不配置箍筋,因为A、板很薄,没法设置箍筋;B、板内剪力较小,通常混凝土本身就足以承担;C、设计时不计算剪切承载力;D、板内有拱作用,剪力由拱直接传给支座。B

10、梁斜截面弯曲破坏与剪切破坏的根本区别在于A 、斜截面弯曲破坏时,梁受力纵筋在斜缝处受拉屈服而剪切破坏时纵筋不屈服。B 、斜截面弯曲破坏是由弯矩引起的,而剪切破坏是弯矩剪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 、剪跨比较大时发生斜截面弯曲破坏,较小时发生剪切破坏。A

11、适当提高梁的配箍率(SV,min SV SV,max ρρρ≤≤)可以A 、显著提高斜裂缝开裂荷载;B 、防止斜压破坏的出现;C 、显著提高抗剪承载力;D 、使斜压破坏转化为剪压破坏,从而改善斜截面破坏的脆性。C

12、当V>0.25fcbh 0时,应A 、增加配箍;B 、增大截面积;C 、减少弯筋;

D 、增大剪跨比。B

13、梁在抗剪计算中要满足最小截面尺寸要求,其目的是A 、防止斜裂缝过宽;B 、防止出现斜压破坏;C 、防止出现斜拉破坏;D 、防止出现剪压破坏(B)

14、梁在斜截面设计中,要求箍筋间矩max S S ≤其目的是:A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B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C 、保证箍筋发挥作用;D 、避免斜裂缝过宽(C)

15、梁中决定箍筋最小直径的因素是:A 、截面宽度b ;B 、截面高度h ;C 、剪力V ;D 、混凝土强度fc 。B

16、梁中决定箍筋间距最大值的因素是:A 、混凝土强度与截面高度;B 、混凝土强度与剪力大小;C 、截面高度与剪力大小;D 、混凝土强度、截面高度以及剪力大小。(C)

17、配箍强弱对梁斜截面开裂的影响:A 、很大;B 很小;C 、没有影响。(提示斜截面的抗裂)(B )

18、梁内配置箍筋后,抗剪承载力明显提高其原因是箍筋使得:A 、纵筋销拴力增大;B 、骨料啮合力增大;C 、混凝土剪压区抗剪能力增大;D 、箍筋本身承担相当一部分的剪力;E 、以上各种抗力都增加。E

19、梁的抗剪钢筋通常有箍筋和弯起钢筋,在实际工程中往往首先选用:A 、垂直箍筋;B 、沿主拉应力方向放置的斜向箍筋;C 、弯起钢筋。(A)

20梁内弯起钢筋的剪切承载力为0.8y sb f A Sin α式中0.8是用来考虑:A 、弯筋易引起梁内混凝土劈裂,从而降低抗剪承载力;B 、弯筋与临界斜裂缝的交点有可能靠近剪压区致使弯筋在斜截面破坏时达不到屈服C 、弯筋的施工误差(B)

21、梁内配置的箍筋若满足最大间距有最小直径的要求,则该箍筋满足最小配箍率要求是:A 、肯定的;B 、不一定的;C 、肯定不满足的。(B)

22、在斜截面剪切承载力计算中,要考虑剪跨比λ影响的梁是:A 、矩形截面简支梁;B 、受集中荷载为主的梁;C 、受集中荷载为主的矩形截面独立梁;D 、受集中荷载为主的T 形独立梁。(C)

23、图示一矩形截面梁,当计算CD 段斜截面剪切承载力并确定是否要考虑

剪跨比λ影响时,应依据V/V0.75

总荷载

集中荷载来判断,式中V

集中荷载

、V

总荷载

指的

截面是:A、A支座中心;B、A支座边缘;C、C左截面;D、C右截面。B

24、图示某梁跨中截面。该梁要做2道弯起钢筋,每道2根,正确的起弯次序应是:A、先②、后③;B、先①、后②;C、先③、后①;D、先③、后②;

E、先①、后③。(D)

25、在斜截面设计中,要考虑梁腹板的厚度,用腹板高度h w与腹板厚度b 的比值h w/b来衡量。对于T形截面梁h w是指:A、h w=h0;B、h w= h0-

f

h';C、

h w= h-

f

h';D、h w= h。(B)

26、图示弯筋正确的做法是图A、①;B、②;C、③。(B)

27、梁的抵抗弯矩图要求包围设计弯矩图,其目的是保证:A、正截面抗弯强度;B、斜截面抗弯强度;C、斜截面抗剪强度。(A)

28、梁内多排弯筋相邻上下弯点间距要求S≤Smax,其目的是保证:A、正截面抗弯强度;B、斜截面抗弯强度;C、斜截面抗剪强度。C

29、图中,弯起钢筋的锚固长度的起算点是:A、①;B、②;C、③;D、

④;C

30、图示纵向弯起钢筋在边支座处的锚固,长度L1应为:A、L1≥10d;B、L1≥20d;C、L1≥30d。A

31、悬臂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产生斜裂缝,斜裂缝位置正确的图是:A、图

①;B、图②;C、图③;D、图④。A

32、由于所处的应力状态不同。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L 1、延伸长度L d 与最小锚固长度L a 之间的大小顺序应为:A 、L 1≥L d ≥L a ;B 、L d ≥L a ≥L 1;C 、L a ≥L 1≥L d ;

D 、L d ≥L 1≥L a 。(D)

33、板内受力钢筋在简支支座处的锚固长度Las :A 、≥5d ;B 、≥10d ;C 、≥12d ;

D 、应根据剪力设计值V 是否大于0.7f t bh 0确定。(A)

34、对于支座附近负弯矩区段内的纵向受拉钢筋,常采用截断的方式来减少纵筋的数量。钢筋切断点至理论断点(强度不需要点)的长度为L w ,至强度充分利用点的长度为L d 。则:①L w ≥ A 、La ;B 、1.2 La ;C 、20d ;D 、依据钢筋外形及剪力V 大小确定。②L d ≥ A 、La ;B 、La+h 0;C 、1.2 La ;D 、依据剪力设计值V 大小确定。(C)(D)

四、简答题

1、梁的斜截面破坏状态有几种?破坏性质如何?

答:斜截面破坏形态有: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它们均属于脆性破坏。

2、为何梁一般在跨中产生垂直裂缝而在支座处产生斜裂缝?

答:在跨中最大弯矩值处,产生正应力值最大,该处剪力为零,则弯矩产生的正应力σ即为主拉应力,方向与梁轴平行,所以在跨中发生的是与梁轴垂直的裂缝,而在支座附近存在着较大的剪力和较小的弯矩,在它们产生的剪应力τ和正应力σ共同作用下,生成与梁轴有一定的夹角的主拉应力,当主拉应力pt σ超

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即发生与主拉应力方向垂直的斜裂缝。

3、箍筋的作用有哪些?其主要构造要求有哪些?

答:梁内设置箍筋的主要作用有:保证形成良好的钢筋骨架,保证钢筋的正

确位置,满足斜截面抗剪,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2箍筋的构造要求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箍筋间距、箍筋直径、最小配箍率,箍筋的肢数、箍筋的封闭形式等。

4、什么是剪跨比?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剪跨比的影响?

答:集中荷载距支座中心线的距离称为剪跨a ,剪跨与梁的截面有效高度h 0之比称为剪跨比;当矩形截面梁上作用荷载以集中荷载为主(指集中荷载单独作用在该梁上在支座处产生的支座剪力Vj 与全部荷载共同作用在该梁上在支座处产生的支座剪力V 之比≥75%时),需要考虑剪跨比λ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常取0

a h λ=。 5、当V

答:理论上可不必设置抗剪箍筋,混凝土足以抵抗外部剪力,但考虑到一些没有估计到的因素(不均匀沉降、温度收缩应力等)有可能引起脆性破坏,为此应按构造要求设置一定量的箍筋。

6、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时要满足min 00.25sv sv c V f bh ρρ≥≤和,其目的是什么?

答:满足min sv sv ρρ≥,其目的是防止发生斜拉破坏,满足V≤0.250c f bh 其目的是防止发生斜压破坏,这两种破坏都属于脆性破坏,抗剪箍筋未得到充分利用,不经济,所以在进行受弯构件设计时应予以避免。

7、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都属于脆性破坏,为何却以剪压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计算公式?

答:由于斜拉破坏时,斜裂缝一旦出现抗剪腹筋马上屈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接近于无腹筋梁斜裂缝产生时的抗剪承载力,配置的抗剪筋未发挥作用,不经济。斜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抗剪腹筋未屈服,剪压区混凝土先压碎,虽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较高,抗剪筋未得到充分利用,也不经济。剪压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抗剪腹筋先屈服,随后剪压区混凝土压碎,钢筋和混凝土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依据剪压破坏时的受力特征建立更为合理。

8、梁内设置弯起筋抗剪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满足斜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的要求。在绘制材料图时应先满足正截面抗弯和斜截面抗弯,然后再满足斜截面抗剪,当不满足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要求时,应适当加密箍筋或增设鸭筋。

9、为什么弯起筋的设计强度取0.8y f ?

答:弯起筋的受剪承载力公式:0.8sin sb y sb V f A a =,式中:系数0.8为应力不均匀系数,用来考虑靠近剪压区的弯起筋在斜截面破坏时,可能达不到钢筋的抗拉屈服强度设计值。

10、绘制材料图时,支座负弯矩区段的每根纵筋承担的抵抗弯矩,按由外到里的次序如何排放?

答:绘制材料图时,梁的跨中纵筋不弯起的直筋,排放在最内层,梁跨中要弯起的纵筋排放在外层,按先跨中后支座的顺序依次由外向内排放。梁支座负纵筋中,不弯起的负直筋,排放在最内层,要弯起的支座负纵筋排放在外层,按先支座后跨中的顺序依次由外向内排放。

11、受弯构件设计时,何时需要绘制材料图?何时不必绘制材料图?

答:当梁内需要设置弯起筋或支座负纵筋时,需要绘制材料图,确定弯起筋的位置、数量、排数和支座负纵筋的截断长度,以保证纵筋弯起后满足斜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正截面抗弯3大功能的要求。 当梁内不需要设置弯起筋或支座负纵筋时,则不需要绘制材料图。

12、受弯构件设计时,如何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斜拉破坏、剪压破坏?

答:当满足:min max ,,sv sv S S ρρ≥≤min d d ≥以及时可防止发生斜拉破坏;当满足:V 00.25c c f bh β≤时可防止发生斜压破坏。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配置一定量的箍筋可防止发生剪压破坏。

13、如何防止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

答:要防止斜截面受弯破坏,在绘制材料图时,应使该弯起筋的受拉区弯起点距该筋的充分利用点之距满足:00/2S h ≥。

五、计算题

1、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两端支承在砖墙上,净跨度l n=3660mm;截面尺寸b×h=200mm×500mm。该梁承受均布荷载,其中恒荷载标准值

g k=25kN/m(包括自重),荷载分项系数γG=1.2,活荷载标准q k=38kN/m,荷载分项系数γQ=1.4;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f c=9.6N/mm2, f t=1.1N/mm2);箍筋为HPB235钢筋(f yv=210N/mm2),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已选配HRB335钢筋3Φ25为纵向受力钢筋(f y=300N/mm2)。试根据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确定腹筋。

图1

2、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承受荷载设计值如图所示。其中集中荷载F=92kN,均布荷载g+q=7.5kN/m(包括自重)。梁截面尺寸b×h=250mm×600mm,配有纵筋42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为I级钢筋,试求所需箍筋数量并绘配筋图。

图2

3、伸臂梁设计实例

本例综合运用前述受弯构件承载力的计算和构造知识,对一简支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进行设计,使初学者对梁的设计全貌有较清楚的了解。题中,初步涉及到活荷载的布置及内力包络图的作法,为梁板结构设计打下基础。

图3

(一)设计条件

某支承在370mm厚砖墙上的钢筋混凝土伸臂梁,其跨度l1=7.0m,伸臂长度

l2=1.86m,由楼面传来的永久荷载设计值g1=34.32kN/m,活荷载设计值q1=30kN/m,q2=100kN/m。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25,纵向受力钢筋为HRB335,箍筋和构造钢筋为HPB235。试设计该梁并绘制配筋详图。

幼儿教育学基础试题

10.“染于苍而苍,染于黄而黄。”说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A.颜色 ? B.环境? C.遗传 ? D.物质 11.国外研究表明,3岁儿童如果接受过钢琴训练或合唱练习,那么他们在拼七巧板时,就会比没经过这方面培训的儿童动作更加准确、快捷,这表明()。 A.音乐教育决定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 B.儿童的智力水平依赖于音乐教育的情况? C.美育影响体育 D.美育影响智育 12.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 排教育活动。() 2.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 3.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学龄前儿童实施的教育。() 4.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 儿的智力发展。() 5.陈鹤琴先生提出生活教育,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6.我国最早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 机构是1903年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 7.幼儿德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道德认识。()? 8.我国最早的幼教机构基本上是抄 袭日本的。() 9.全面发展教育就是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0.幼儿美育不仅仅指艺术教育。() 11.智育的任务就是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12.幼儿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实践者。()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教育的主要意义。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3.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有何特 点? 4.简述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涵义。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系统解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三) 专业______,年级_____,班级______, 学号____, 姓名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自由下肢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2.股骨上端朝向内上方球形膨大为_________,其下外侧的狭细部称_________。 3.骨盆由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骨连结; 4.胃的入口称_________,与_________相接;出口为_________,与_________相延 续。 5.十二指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部。 6.十二指肠悬肌(Treitz韧带)的作用是将_________固定于腹后壁,临床上常将 此肌作为识别_________起始端的重要的标志 7.肺的上端钝圆称_________,高出锁骨内侧部约_________cm 8.膀胱底有___________开口,膀胱颈有___________口。 9.膀胱属于___________位器官,空虚时膀胱尖位于___________的后方。

10.输卵管外侧端的开口是___________口,内侧端的开门称___________口。 11.肠系膜上动脉的主要分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12.肠系膜下动脉的分支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3.睾丸动脉起自____________动脉,卵巢动脉起自___________动脉,子宫动脉 起自___________动脉。 14.下肢动脉的主干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 15.外直肌瘫痪时,瞳孔转向___________,上斜肌收缩时,瞳孔转向___________。 16.中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7.躯体感觉中枢位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18.传导深、浅感觉至背侧丘脑腹后核的纤维束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 19.动眼神经的功能成分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20.面神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功能成分。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 ) A.肩关节 B.肘关节 C.髋关节 D.膝关节

《环境工程学》试卷、习题集及答案

《环境工程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COD;2. 厌氧生物处理法;3. 泥龄;4. 好氧硝化;5. A/A/O法; 6. 反电晕; 7. 二次扬尘; 8. 电场荷电; 9. FGD;10. SCR法。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OD是化学性水质指标之一,其含义是()。 A 溶解氧; B 化学需氧量; C 生化需氧量。 2.废水处理方法很多,其中混凝沉淀法可去除废水中的()。 A 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B 不溶性有机物;C悬浮物质。 3.废水二级处理技术属于()。 A 生物方法; B 化学方法;C物理方法。 4.A2/O法产生的污泥量比活性污泥法()。 A 多; B 少; C 一样。 5.下列哪种技术属于废水三级处理技术()? A 臭氧氧化; B 气浮; C 好氧悬浮处理技术。 6.脱硫技术很多,跳汰选煤脱硫技术属于()。 A 炉前脱硫技术; B 炉内脱硫技术; C 炉后脱硫技术。 7.电除尘器最适宜捕集的粉尘是()。 A 低比电阻粉尘; B 中比电阻粉尘; C 高比电阻粉尘。 8.常被用来作为高效除尘器的前级预除尘器的是()。 A 机械力除尘器; B 电除尘器; C 过滤式除尘器。 9.既能捕集颗粒污染物,又能脱除部分气态污染物的除尘器是()。 A 机械力除尘器; B 电除尘器; C 湿式除尘器。 10.SCR法烟气脱硝的主要机理是()。 A 催化转化; B 化学吸收; C 化学吸附。 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MLSS,MLVSS,SVI,SBR分别为、、、。 2.活性污泥法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为、、、。

3.SCR法烟气脱硝机理分为、、、。 4.影响湿法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 5.控制颗粒污染物的主要方法包括:、、、。 四、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什么是废水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 2.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3.曝气池在好氧活性污泥法中的作用是什么? 4. 简述污水中的氮在生物处理中的转化过程? 5. 什么是曝气?曝气的作用有哪些? 6.控制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有哪些? 7. 评价除尘器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8.实现电除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9. 影响SCR法烟气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10.影响湿法烟气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水处理厂在沉淀池后设置快砂滤池,滤池的设计负荷率为32 m d m 。试计算在设计流量0. 53/ 200/() m s下,滤池表面积为多大?若每个滤池表面积限制在552 m以下,共需建多少个滤池? 2.已知某线—板式电除尘器的收尘面积A=6000m2,所处理的烟气量Q=684000m3/h,烟气粘度η=1.8×10-5Pa·s, 对其施加的平均电场强度E=3.0kV/cm, 试计算粉尘的平均粒径dp=0.1μm、1.0μm、10μm时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取K m=1.36,ε0=8.85×10-12F/m, D=2.0)。

《教育学基础》试题 (单选)

第一章教育学与教育 1-5 ABBAC 6-10 CCCCC 11-15 BDBDB 16-20 DACDB 21-25 ACACC ACB 1. 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 A) A. 《大教学论》 B. 《普通教育学》 C. 《大教育论》 D. 《教育论》 2.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B ) A. 《康德论教育》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漫画》 D. 《爱弥儿》 3. 《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 B )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康德 D. 培根 4. 柏拉图的名著是( A ) A. 《理想国》 B. 《政治学》 C. 《伦理学》 D. 《爱弥儿》 5. 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C ) A. 《大教学论》 B. 《论演说家的培养》 C. 《学记》 D. 《劝学》 6.“洞穴中的囚徒”隐喻来自( C ) A. 《法律篇》 B. 《爱弥儿》 C. 《理想国》 D. 《教育漫话》 7.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 A. 《教育漫话》 B. 《大教学论》 C. 《爱弥儿》 D. 《普通教育学》 8. 提出“建国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 A. 《大学》 B. 《论语》 C. 《学记》 D. 《中庸》 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 A. 《论语》 B. 《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 《劝学篇》 10. 将“教育”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的著作是 ( C )

A. 《孟子》 B. 《学记》 C. 《说文解字》 D. 《论语》 11.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B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中庸》 12.“出自造物主之子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这句名言出自( D )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裴斯泰洛齐 D. 卢梭 13.“教育要先行”出自( B ) A. 《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B. 《学会生存》 C. 《大教学论》 D. 《民主主义与教育》 14. 提倡“教育独立说”的教育家是( D) A. 陶行知 B. 胡适 C. 胡克勤 D. 察元培 15. 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 A. 生物起源说 B. 心理起源说 C. 劳动起源说 D. 关系起源说 16. 在我国,“教育”概念被正式用来言说教育之事大约是在( D ) A. 公元前 B. 18世纪 C. 19世纪中叶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7.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 ? A. 勒图尔诺 B. 孟禄 C. 高尔顿 D. 达尔文 18. 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C)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学测试题(答案)

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 一、单选题(四个选项中仅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 1.“六艺”中的“礼”为(D)。 A、艺术教育 B、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2.“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不均衡性 3.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C)。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 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4.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A)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活动 C、组织学习活动 D、评价学习结果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B)。 A、任务较简单 B、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 C、教学进度快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错误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P137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10.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最为适宜。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11.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A)。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3.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B)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7.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中学数学课程 18.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B)。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

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大全

系统解剖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A型题(每题备有5个答案,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在答题卡的相应部位涂黑。(每题1分,共36分) l、精索内不含有 A、睾丸动脉 B、蔓状静脉丛 C、射精管 D、神经 E、淋巴管 2、不参与脊柱构成的是() A、椎间盘 B、前纵韧带 C、后纵韧带 D、黄韧带 E 、齿状韧带 3、何者不是出入肝门的结构( ) A、肝静脉 B、门静脉 C、肝管 D、肝固有动脉 E、淋巴管 4.屈髋关节伸膝关节的肌是 A.缝匠肌 B.股直肌 C.股中间肌 D.股薄肌 E.股二头肌 5、掌深弓 A. 桡、尺两动脉终支构成 B.位于指浅、深屈肌腱之间 C. 弓顶位于掌浅弓近侧1~2cm处 D.发出三条指掌侧总动脉与掌浅弓吻合 E.以上都不对 6、腋淋巴结群中,直接引流乳房大部分淋巴液的是 A.外侧群 B.中央群 C.腋尖群 D.肩胛下群(后群) E.胸肌群(前群) 7、关于肘关节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由肱骨下端和尺骨上端构成 B.由肱骨下端和桡骨上端构成 C.由桡骨上端和尺骨上端构成 D.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构成

E.其下界为十二指肠球部 8、肝门静脉 A.是出肝的静脉 B.从肝脏面的横沟处出肝 C.经过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D.借胃右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 E.以上都不是 9、关于阑尾,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阑尾的远端是盲端 B.其近端开口于回盲瓣下方2~3cm C.阑尾的位置可随盲肠位置的变异而变异 D.阑尾动脉为富有侧支吻合的动脉 E.阑尾根部是三条结肠带会聚处 10、下列哪项不是腹主动脉成对的脏支 A.肾动脉 B.腰动脉 C.睾丸动脉 D.肾上腺中动脉 E.卵巢动脉 11、下列骨中哪块属于脑颅骨 A.犁骨 B.下颌骨 C.腭骨 D.蝶骨 E.颧骨 12、股四头肌不包括 A.股二头肌 B.股直肌 C.股中间肌 D.股外侧肌 E.股内侧肌 13、肩胛骨下角平对 A.第2肋 B.第4肋 C.第5肋 D.第6肋 E.第 7肋 14、关于胆囊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功能 B.胆囊结石多停留于底部 C.胆囊底稍突出于肝下缘 D.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的交点为底的体表投影点 E.其毗邻左为幽门,右为结肠右曲 15、肱三头肌 A.伸前臂 B.屈前臂 C.伸小腿 D.屈小腿 E.伸腕

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D ) A.赫尔巴特B.卢梭 C.洛克 D.杜威 2、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A ) 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3、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B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4、“理想和未来”是人生哪个阶段的重要特征( C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6、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和国家衡量各科教学的主要标准是( B ) A.课程 B.课程标准 C.课程计划 D.课程目标 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三个特征是(D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8、《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C )A.循序渐进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B)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10、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11、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 A ) A.内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综合型策略 12、德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C ) 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13、“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B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14、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C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三、判断题 1、当代教育的发展中,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019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千后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0分) 1._______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教育学萌芽的标志是_______的提出。() A.教育价值 B.教育规律 C.教育问题 D.教育现象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_______的认识。()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 B.教学 C.德育 D.智育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_______的特征。() 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评价学校绩效以办学思想、组织健全程度、制度完备程度和领导机构决策领导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属于() A.目标模式 B.需求满足模式

C.环境适应模式 D.学校内质优化模式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儿童身心发展有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特别迅速而其他阶段相对平稳,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_______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9.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相一致的特点是()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10.教师的最基本条件是() A.承担教育教学职责 B.以教书育人为使命 C.专门从事某一学科的教学 D.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11.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2.在1988年改革之前,_______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实行导向式管理。()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罗斯 13.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最新环境工程学试卷(A)-(4)

山东轻工业学院 10/11学年第一学期《 环境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本试卷共9页) 一、选择题(本题满分25分) 1. Monod 公式说法错误的是: A. 米-门公式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纯酶进行动力学试验,并根据中间产物学说提出的关于底物浓度与酶促反应之间的关系式。 B. 在废水生物处理工程中,米-门公式是常用的一个反应动力学公式,在具体应用中要采用微生物浓度代替酶浓度。 C. Monod 公式是在米-门公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反映了微生物增长速度和微生物本身的浓度、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D. 米-门公式和Monod 公式中的饱和常数含义不同。 2.城市污水处理厂,平流式沉砂池的设计最小流速应为( )m /s 。 A. 0.15 B. 0.3 C. 0.6 D. 1.0 3.城市污水处理厂,沉砂池砂斗容积不应大于( )d 的沉砂量。 A. 2 B. 3 C. 4 D. 5 4.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宜采用( )m 。 A. 1~2 B. 2~4 C. 4~5 D. 5~6 5.沉淀池出水堰最大负荷,二次沉淀池不宜大于( )L /(s·m)。 A. 0. 5 B. 1. 0 C. 1. 7 D. 2. 9 6.生物滤池的布水设备应使污水能( )在整个滤池表面上。布水设备可采用活动布水器,也可采用固定布水器。

A. 集中分布 B. 不集中分布 C. 不均匀分布 D. 均匀分布 7.低负荷生物滤池的设计当采用碎石类填料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当采用固定喷嘴布水时的喷水周期宜为( )min。 A. 1~3 B. 3~5 C. 5~8 D. 8~10 8.塔式生物滤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填料应采用塑料制品,滤层总厚度应由试验或参照相似污水的实际运行资料确定,一般宜为( )m。 A. 2~4 B. 4~6 C. 6~8 D. 8~12 9.曝气池的布置,应根据普通曝气、阶段曝气、吸附再生曝气和完全混合曝气各自的工艺要求设计,并宜能调整为按( )运行。 A. 两种或两种以上方式 B. 两种方式 C. 一种方式 D. 两种以上方式 10.( )一般宜采取在曝气池始端1/2~3/4的总长度内设置多个进水口的措施。 A. 普通曝气池 B. 吸附再生曝气池 C. 完全混合曝气池 D. 阶段曝气池 11.( )的吸附区和再生区可在一个池子内时,沿曝气池长度方向应设置多个出水口;进水口的位置应适应吸附区和再生区不同容积比例的需要;进水口的尺寸应按通过全部流量计算。 A. 普通曝气池 B. 吸附再生曝气池 C. 完全混合曝气池 D. 阶段曝气池 12.完全混合曝气池可分为合建式和分建式。合建式曝气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的表面水力负荷宜为0. 5~1. 0m3/(m2·h) 。 A. 曝气区 B. 沉淀区 C. 导流区 D. 出水区 13. 氧化沟宜用于要求出水水质较高或有脱氮要求的中小型污水厂,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氧化沟前可不设( )。 A. 沉砂池 B. 初次沉淀池 C. 粗格栅 D. 细格栅 14. 采用( )叶轮供氧时,应符合下列要求。叶轮的线速度采用3.5~5m/s。曝气池宜有调节叶轮速度或池内水深的控制设备。

《教育学基础》试卷一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4. 双轨制形成于()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A.巩固知识 B.领会知识 C.引起学习动机 D.运用知识 10. 从教师教的角度看,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课外辅导 1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句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维果茨基 C.夸美纽斯 D.巴班斯基

大学教育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4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 A.《大学》B.《中庸》C.《孟子》D.《学记》 2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称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莫基人”的人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3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勒图尔诺 B .沛西·能 C .孟禄 D .达尔文 4 . “科教兴国”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B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C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 D .胡锦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 5 .许多西方学者把运用教育的力量培养青年一代具有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过程称之为( )过程。 A .政治社会化 B .学术社会化 C .社会学术化 D .社会政治化 6 .当国家竞争加剧,强调各方面尤其是科技实力时,就会强调教育质量,反映在教育目的上,就是强调培养国家精神和() o A .文雅教育 B .英才教育 C .教育平等化 D .价值多元化 7 .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以()为典型。 A .欧洲国家 B .美国 C .前苏联 D .中国 8 . ( )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制度内部权力与资源的重新调整和优化配呈,来提高教育的效益以及教育适应变革的能力。 A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D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9 .课程可被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是从()角度来对课程进行划分的。 A .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 B .课程的存在形式 C .课程的组织核心 D .课程管理制度 10 .教学是()。 A .学生学的活动 B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系统解剖学试题

系统解剖学试题 选择题 1.关于角膜的错误说法是: A.无色透明 B.有折光作用 C.无毛细血管及感觉神经末梢 D.外层为复层扁平上皮 E.表层损伤后,能很快再生恢复 2.位于视神经盘的正确描述是: A.位于眼球的后极 B.为感光的敏感区 C.含有视网膜中央动脉 D.位于黄斑的外侧 E.含视杆细胞 3.关于视神经盘: A.是视细胞的轴突集中处 B.此处感觉敏锐 C.中央略凹陷叫中央凹 D.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其中心 E.以上都不对 4.关于晶状体的错误说法是: A.为双凸透镜状 B.无色透明 C.有弹性 D.不含血管,仅有神经 E.外包一层透明而有弹性的薄膜 5.可以主动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 A.睫状体 B.睫状肌 C.睫状突 D.睫状小带 E.瞳孔括约肌 6.无折光作用的是: A.房水 B.玻璃体 C.虹膜 D.角膜 E.晶状体 7.下列何肌收缩使瞳孔转向外上: A.外直肌 B.内直肌 C.上斜肌 D.下斜肌

E.上睑提肌 8.下列不属于骨骼肌的是: A.瞳孔括约肌 B.上睑提肌 C.内直肌 D.外直肌 E.上斜肌 9.上斜肌使瞳孔转向: A.下外方 B.上外方 C.上内方 D.下内方 E.以上都不是 10.关于眼动脉正确的描述是: A.起自颈总动脉 B.与眼神经伴行进入眶内 C.最重要的分支为视网膜中央动脉 D.眶下动脉是它的分支 E.以上都不是 11.关于外耳道正确的描述是: A.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 B.外2/3为骨部,内1/3为软骨部 C.由外向内其方向是先向前上,次稍向后,再折向前下 D.由外向内其方向是先向后上,次稍向内,再折向前下 E.以上都不是 12.关于外耳道的正确描述是: A.为一弯曲的骨性管道 B.其骨性部分为颞骨所成 C.皮肤较厚且富有弹性 D.皮下组织丰富,腺体较多 E.与中耳相交通 13.关于鼓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外耳道和中耳之间 B.是圆形的透明膜 C.呈深红色 D.大部分为松弛部 E.后下方有光锥 14.关于鼓膜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位于鼓室和外耳道之间 B.在活体呈淡红色 C.其上方有鼓室上隐窝 D.下3/4为紧张部,薄而松弛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

环境工程学 1、在沉砂池与初次沉淀池内初期可能发生的沉降为(①);在混凝沉淀池及初 沉池后期和二沉池中、初期可能发生的沉降为(②);高浊度水的沉淀及二沉池后期的沉降通常为(③);沉淀池或者污泥浓缩池中的沉降类型为(④)。 A. 拥挤沉降压缩沉降自由沉降絮凝沉降 B. 絮凝沉降自由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 C. 自由沉降絮凝沉降拥挤沉降压缩沉降 D. 压缩沉降絮凝沉降自由沉降拥挤沉降 2、铝盐和铁盐作为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 pH偏低,胶体及悬浮物颗粒浓度高,投药量不足的反应初期,以(①)作用为主;在pH值偏高,污染物浓度较低投药量充分时,以(②)作用为主;在pH值和投药量适中时,(③)作用则称为主要的作用形式。 A. 脱稳凝聚网捕絮凝桥连絮凝 B. 桥连絮凝网捕絮凝脱稳凝聚 C. 网捕絮凝脱稳凝聚桥连絮凝 D. 脱稳凝聚桥连絮凝网捕絮凝 3、滤料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 )性能,并不得含有有害成分,一般 可采用石英砂、无烟煤和重质矿石等。 A.水力B.耐磨C.化学稳定D.抗蚀 4、加压气浮池溶气罐的溶气压力一般可采用0.2~0.4MPa;( )一般可采用25%~50%。 A.回流比B.压力比C.气水比D.进气比 5、气浮法的主要优点是处理效率较高,一般只需( )min即可完成固液分离,且占地面积较少,生成的污泥比较干燥,表面刮泥比较方便。 A.5~10 B.10~20 C.30~50 D.以上都不对 6、对于阳离子交换树脂,食盐再生液的浓度一般采用()%,盐酸再生液浓度一般用()%,硫酸再生液浓度则不用大于4~6%,以免再生时

生成CaSO4。 A.5~10;4 B.10~15;2 C.5~10;4 D.以上都不对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活性炭吸附量不仅与比表面积有关,而且还取决于习孔的构造和分布情况。 B.活性炭的细孔有效半径一般为1~1000nm。小孔半径在2nm以下,过渡孔半径为2~100nm,大孔半径为100~1000nm。 C. 细孔大小不同,在吸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不同。 D. 吸附过程中,大孔主要为吸附质的扩散提供通道,吸附量主要受小孔支配。 8、在不同的膜分离方法中,按照被分离物质的半径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微滤> 超滤>钠滤>反渗透 B. 超滤>微滤> 钠滤> 反渗透 C. 反渗透> 超滤> 微滤> 钠滤 D. 微滤> 钠滤>超滤> 反渗透9.生活饮用水必须消毒,一般可采用加( )、漂白粉或漂粉精法。 A.氯氨B.二氧化氯C.臭氧D.液氯 10.选择加氯点时,应根据( )、工艺流程和净化要求,可单独在滤后加氯,或同时在滤前和滤后加氯。 A.原水水质B.消毒剂类别C.水厂条件D.所在地区11.水和氯应充分混合。其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min。 A.60 B.20 C.25 D.30 12.水和氯应充分混合。氯胺消毒的接触时间不应小于( )h。 A.2 B.1.5 C.1 D.0.5 13.投加消毒药剂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加氨管道及设备( )采用铜质材料。 A.应该B.尽量C.不宜D.不应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次氯酸杀菌消毒时,如水体中有氨存在,可以促进消毒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两者生成的氯胺本身就具有杀菌作用。 B. 氯胺的消毒作用实际上是依靠了HOCl。

最新《教育学基础》试卷(三)

《教育学基础》考试试卷 1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3 1.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 B.《礼记》 C.《史记》 D.《左传》 4 5 2.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6 A.孟禄 B.利托尔诺 C.沛西?能 D.康德 7 3. 古希腊提出“助产术”(“产婆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8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9 4. 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福禄倍尔 10 11 5.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哪本书中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12 ()。 A.《教学与发展》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育论点》 13 14 6.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15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16 7. 科学知识再生产的主要途径是()。 17 A.社会研究 B.调查研究 C.职业培训 D.学校教育 18 8. 一个人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重要方式是()。 A.基础教育 B.高等教育 C.成人自学 D.终身学习 19 20 9. 遗传因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21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10.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求,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发 22 23 展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24 A. 白板说 B.外铄论 C.内发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 25 11.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26 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27 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28 29 12.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30 A.遗传 B.个体主观能动性 C.环境 D.成熟 13. 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31 32 A.教育思想 B.教育制度 C.教育方法 D.教育目的 33 14. 双轨制形成于() 34 A. 美洲 B. 欧洲 C.亚洲 D.非洲 35 15. “师生在课堂上呈现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36 导”,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 () A.民主型 B.依赖型 C.自由放任型 D.对立型 37 38 16. 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39 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0 41 17. 活动课程的主要缺点包括() 42 A.儿童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B.儿童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 43 C.儿童获得的知识欠缺系统性 D.儿童缺乏广泛的学习空间 44 18.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 ) 45 A.知识、智力、能力 B.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46 值观 47 C.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 D.知识、智力、情感 48 19.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是()。

系统解剖学常考试题

1. 子宫的位置:子宫位于骨盆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中间,下端接阴道,子宫颈的下端不低于坐骨棘平面,两侧有输卵管。 2. 子宫的固定装置:固有子宫的韧带有: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子宫圆韧带,可维持子宫前倾;子宫主韧带,维持子宫不致下垂;子宫骶韧带,可维持子宫前屈。此外,尿生殖膈,盆膈。会阴中心腱,阴道以及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等对子宫也有承托和牵拉作用,在维持或固定子宫位置方面有重要作用。 3. 3.何为阴道穹窿,意义:阴道的上端包绕子宫的阴道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凹陷,称为阴道穹窿。阴道穹窿可分为互相连通的前部、后部、和两侧部,其中以阴道后穹窿最深,并于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二者间质隔以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腔的最低部位,腹腔内的炎性渗出液、脓液等易积存于此,因此可经阴道后穹窿行穿刺或引流进行诊断和治疗。 4. 脉管系的组成:脉管系包括心血管系和淋巴系。心血管系包括:心、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淋巴系包括: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 5. 试述三尖瓣复合体:右房室口周缘有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三尖瓣环围绕,三尖瓣基底附于该环,瓣游离缘垂入室腔。瓣膜有三个深陷的切迹分为3个近似三角形的瓣叶,据其位置分别称前尖、后尖、和隔侧尖。鉴于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关联,常将四者合称为三尖瓣复合。 6. 试述二尖瓣复合体:左房室口周缘二尖瓣环,二尖瓣基底附于二尖瓣环,游离缘垂入室腔。瓣膜有2个深陷的切迹分为前尖和后尖。与二切迹相对处,前、后尖叶融合,=称为前外侧连合和后外侧连合。每一乳头肌尖部通常有数个肌头,发出腱索至两个相邻瓣膜。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联系,故合称为二尖瓣复合体。 7. 何为Koch三角:右心房的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和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称为Koch三角。 此三角为心内直视手术时的重要标志。 8. 何为房室交点:房室交点是后方间 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相交处,是心 表面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左、右心房与 左、右心室在后心面相互接近之处,其 深面有重要的血管和神经等结构。 9. 何为中心纤维体:为右纤维三角, 因其位于心的中央部位故称为中心纤维 体。 10. 试述心传导系的组成。心传导系位 于心壁内,主要由特殊心肌细胞组成, 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 束支和Purkinje纤维网等。窦房结是心 的正常起博点。房室结位于右心房Koch 三角(由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 附着缘何Todaro腱围成三角区)的心内 膜深面,其前端发出房室束。房室束又 称希氏束,从房室结前端向前行,穿过 右纤维三角,沿室间隔膜部后下缘前行, 在室间隔肌部上缘分为左、右束支。左、 右束支的分支在心内膜深面交织成心内 膜下Purkinije纤维网,由该网发出的纤 维进入心肌,在心肌内形成肌内Purkinje 纤维网。 11. 做酚红实验时,从肘正中静脉注 入,经何途径从尿中排除体外?肘正中 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 骨下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 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左心室—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 脉—腹主动脉—肾动脉—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肾小球囊—肾小管—集合管— 乳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输尿 管—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12. 从大隐静脉注入葡萄糖经哪些途 径到达肝细胞:葡萄糖注射液经大隐静 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 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 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 心室—升主动脉—胸主动脉—腹主动脉 —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 左、右动脉及其肝内分支—肝细胞 13. 简述结肠各部动脉的来源和静脉 回流:a升结肠: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 的回结肠动脉和右结肠动脉支配。b横 结肠:由肠系膜上动脉发出的中结肠动 脉支配。c降结肠:由肠系膜下动脉发 出的左结肠动脉支配。d乙状结肠:右 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乙状结肠动脉支 配。e静脉回流:各部分的静脉与同名 动脉伴行,分别会流入肠系膜上、下静 脉,继而注入肝门静脉。 14. 试述门静脉的组成、特点和重要属 支: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 合而成。门静脉有两个特点:一是介于 两端的毛细血管之间,二是缺乏功能性 静脉瓣。其重要属支有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附 脐静脉等。 15. 试述大隐静脉的起源、重要行程、 注入人体何静脉、重要属支和收集范围: 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内侧部,经 内踝前面沿小腿前内侧上行,经过膝关 节的内侧,绕股骨内踝后方,再沿大腿 内侧上行,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 穿筛筋膜入股静脉。大隐静脉的主 要属支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 等。分别收集足内侧、小腿前内侧、大 腿、会阴部、脐以下腹壁、臀部的浅静 脉血。 16. 腹股沟淋巴结收集范围:搜集下肢 浅、深淋巴和脐以下腹壁、会阴部、臀 部的浅淋巴。 17. 胸导管收集范围:头颈部左侧半、 左上肢、胸壁左侧半合胸腔内左侧半的 脏器、腹壁和腹腔内脏器、盆壁和盆腔 内脏器、会阴、双侧下肢的淋巴,注入 左静脉角。 18. 右淋巴导管:收集头颈部右侧半、 右上肢、胸壁右侧半和胸腔内右侧半的 脏器的淋巴,注入右静脉角。 19. 何为心饱和心包腔:心包为包裹心 脏和大血管根部的囊状结构,可分为纤 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浆膜性心包的 壁层与脏层之间的窄隙称为心包腔。 20. 何为心包裸区:在胸骨体下份和左 侧第5、6软肋的后方处,心包的前方没 有胸膜遮盖,纤维性心包直接与胸前壁 解除,此区域的心包称为心包裸区。 21. 何为心包窦:心包脏层将升主动脉 和肺动脉干共同包绕,使其后方与左心 房前壁和上腔静脉之间留有一空隙,称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