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唐彪锋,毛霞丽,潘松法

(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地源热泵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具有土壤源、地下水源、地表淡水源、污水源及海水源等多种冷热源形式,对于单体项目可以采取各种冷热源组合的方式。设计应用时需要结合建筑物周边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并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严格的分析论证,达到系统最优化设计的目的,以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表水源;湖水盘管;土壤源;竖直埋管;初投资;运行费用

Optimized Design for the GSHP System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ncy Museum

Tang Biaofeng, Mao Xiali,Pan Songfa

(IMI Shenglong (Ningbo) Machinery Co., Ltd)

【Abstract】As a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 sav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GSHP is used as an all-inclusive term for a variety of systems that use the ground, groundwater, surface freshwater, sewage water and seawater as its heat source and sink. Also these above items can be united for a single building. In design application, we should study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of the building to decide which type of heat source/sink to use,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indexes to aim at the most optimized design, in order to save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cost.

【Keywords】GSHP; surface water source; pond loop; ground source, vertical loop; original investment; operating cost

一、工程概况

中国水利博物馆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利用靠近钱塘江这一地理优势引钱塘江水修建了一座人工湖,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人工湖面积约30万平方,湖深4-6米,水量常年维持在120万立方以上。根据业主提供的湖水温度实测数据,湖底水温最低为3℃,最高为28℃。

本工程建筑面积约32000平方米,空调冷负荷

为3000KW,热负荷为1520KW。室内空调系统采用大

型螺杆式水源热泵主机+末端风机盘管和组合式空

调器,夏季开3台主机制冷,冬季开2台制热,还

有1台为塔基内区提供冷量。

受业主委托,作者对本工程空调室外换热系统

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最终被业主采用,目前该项目

已完工且运行节能效果良好。

二、设计参数及设计概述

2.1 、室外土壤、室外换热设计、湖水设计参数

t——全年土壤平均温度,杭州地区约为19℃;

t——室外换热器(竖直埋管+地表水闭式盘管)出水设计最高温度32℃

m ax

t——室外换热器(竖直埋管+地表水闭式盘管)出水设计最低温度8℃

min

t——夏季湖水水底最高温度28℃

3

t——冬季湖水水底最低温度3℃

4

2.2、热泵机组工况设计参数

夏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7℃~12℃,地源水供水温度32℃/37℃;

冬季空调供、回水温度为45℃~40℃,地源水供水温度8℃/3℃;

2.3、设计概述

原设计方案室外换热系统采用地表水闭式盘管,通过安装在湖底的1900个湖水盘管换热器为三台大型螺杆式水源热泵主机提供冷热源,单个盘管长度为100米,管径dn25,盘管总长190000米。

优化设计方案室外换热系统采用地表水闭式盘管与竖直埋管并联的混合式系统:设计湖

水盘管800个,单个盘管长度为100米,管径dn25,盘管总长80000米;设计竖直埋管总长度38398米,单U埋管深度40米,孔间距4m×4m,地耦孔数500个。

通过计算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比原方案的初投资节省18万元,年运行费用节省12万元(节约率达26.5%)。机组运行工况更好更稳定。且系统不需要添加防冻剂,更安全。

三、系统优化设计

3.1、系统原理图

1 / 1

1 / 1

3.2、系统运行原理

3.2.1、原方案系统运行原理

原方案设计湖水水平抛管1900卷,每卷100米,循环水通过抛管在湖中换热,夏季将热量排入湖水(最高温度28℃)中,冬季吸取湖水(最低温度3℃)的热量,达到夏季制冷,冬季取暖的效果。

空调主机为三台大螺杆机组(水-水机组),夏天制冷开三台,冬季取暖开两台,另一台为塔基内区制冷所用。因采暖季湖水温度较低,两台热泵机组不仅要面临效率衰减的问题,而且系统的安全运行也受到考验。

3.2.2、优化方案系统运行原理

经过计算论证,设计采用混合式(湖水盘管+竖直地埋管)换热方案,其中湖水抛管800个盘管,每个盘管100米长;竖直地埋孔500个,孔深40米。控制系统根据制冷季与采暖季的不同特点灵活选择换热方式,达到节能最大化。

制冷季:以湖中盘管为主,竖直地埋管为辅。据湖水水温测试资料,湖水温度在制冷季可达到换热要求。设计湖中盘管800个,根据详细计算基本达到夏季所需制冷量的要求,但为了维持竖直地埋管地下部分全年热量平衡,以及提高热泵机组工作效率,设计竖直地埋管分担部分冷量(约800kw)。

采暖季:以竖直地埋管为主,湖中盘管为辅。1)湖水水温达到8℃以上时,换热可以竖直地埋管为主,竖直地埋管出水与湖中抛管出水相混合,保证机组源侧进水温度在8℃以上。2)湖水水温低于8℃时,关闭湖中盘管的集/分水器总集、回管的阀门。这时全部采用竖直地埋管换热,来保证热泵机组源侧进水温度在8℃以上,不仅满足了空调系统制热量的要求,而且系统无需添加防冻液。

根据螺杆机的性能曲线图可得出,在进水温度8℃条件下一台螺杆机组的制热量即可达到1200kw,这样冬季只需开一台螺杆机就基本上达到建筑物取暖的要求,另一台相当于备用机。

四、技术稳定性分析

采用地表水(湖水)为本工程冬季采暖取热时,大家都较关注的湖水温降问题,认为在采暖期随着取热时间增加,湖水换热平衡打破,这样温度会越来越低。而经过科学分析我们认为湖水的取热平衡不会被破坏,分析如下:

4.1、湖水换热原理

地表水体(湖水)的整体温度变化是一个热平衡过程,除了热泵机组的运行而使湖水吸热(或散热)的同时,湖水本身也会向大气和土壤散热(或吸热)。其热交换主要有:太阳辐射、天空辐射、与空气的对流换热、蒸发、与大地的热传导,以及来自热泵机组的散热(或吸热)。

地表水体(湖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下述微分方程表示:

p

C r P V fluid q n evaporatio q ground q convection q longwave q solar q dt dT **+++++= 式中 dt

dT ——水体温度对时间的导数; V ——水体的体积,m 3 ;

ρ——水的密度,kg/ m 3 ;

C P ——水的比热,J/k g ·℃ ;

solar q ——太阳辐射得热量,W ;

longwave

q ——长波辐射得热量,W ; convection

q ——对流换热得热量,W ; ground q

——大地导热得热量,W ; n evaporatio q

——蒸发换热得热量,W ; fluid q ——换热器(盘管)的换热量,W 。

对于夏季/冬季工况而言:1)太阳辐射和换热器(盘管)换热量为湖水的主要得热量,其中太阳辐射得热占有很大比重,可以达到950 w/耐,大约40%的太阳辐射在表面被吸收,其余热量的大约93%在人眼可见的深度内被吸收,这在冬季晴暖的白天,湖水表现为蓄热湖,因此这部分热量对湖水温升影响较大;

2)因为湖水和外界大气的温差相对较小,所以湖水通过对流传热的得热(散热)非常小,通常只相当于太阳辐射得热的10%~20%,即对流得热或散热只占一小部分,相对前两者可以不考虑;3)湖水的冷却主要通过表面蒸发和辐射散热(可能存在的对流散热)来完成,在晴朗的夜晚,温度相对较高的水体表面将向

温度较低的天空进行辐射传热,但对于改善湖水温升(温降)的作用却不大;4)而最后一项热传导是通过大地导热的热量,尽管它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湖底土壤与湖水接触面积较大而且导热时间不停在进行中,因而这部分导热量对湖水温度稳定起重要作用。

4.2、湖水蓄热量

按人工湖最低蓄水容量30万*4米=120万m3的湖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可吸收或排放热量为KW,为本空调系统每小时制冷量的186倍,供热量的400倍多。也就是说,热泵连续排热186小时,才使水温升高1℃;或连续吸热400小时,才使水温降低1℃。可见,由热泵机组通过湖水盘管换热器向湖水散热(或吸热)相对太阳辐射热小得多,即湖水温度3℃~28℃变化不是由这部分热量起主要决定因素而是由湖水其它换热量(如辐射热、土壤导热)决定,因此蓄水湖有足够的容量确保本空调系统运行,而水源温度不会低于冬季极限温度3℃。4.3、极端低温运行弊端

湖水的温度与流动的钱塘江的水温是有差异的,受天气的影响较大,极端情况下,湖水温度最低温度3℃,尽管采暖季水源热泵机组从湖水连续吸热不会引起湖水温度波动,但是极低湖水水温对空调系统运行有如下三方面问题:

a、对热泵机组的影响

冬季需要制热时,对于大水-水热泵机组(螺杆),在进水温度<3℃(通过盘管隔离,水源水温度低于湖水温度)时机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性将大幅度降低,机组寿命也将大大缩减,并且仅仅为了保证机组运行就需要以下条件:①充注防冻剂;②增加喷油或油冷却器。下图为水源螺杆机组性能曲线图:

水 源 热 泵 制 热 工 况 性 能 曲 线 %:

※此修正系数是在冷冻水7℃出水、8℃温差的情况下制定的。※此修正系数是在冷却水40℃进水、5℃温差为标准。

※如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不等于5℃、应作相应调整。

※此修正系数是在冷冻水7℃出水、8℃温差的情况下制定的。

※此修正系数是在冷却水40℃进水、5℃温差为标准。

※如冷却水进出水温差不等于5℃、应作相应调整。冷冻水出水温度冷冻水出水温度

水 源 热 泵 制 热 工 况 性 能 曲 线 %:

303236344542403848

8070

10090120110输入功率修正系数(%)冷 却 水 进 水 温 度 (℃)

 14℃

9℃7℃5℃4℃

4℃5℃7℃9℃14℃冷 却 水 进 水 温 度 (℃) 

制热量修正系数(%)140110120901007080483840424534363230从上图可以看出当机组水源测出水温度4℃时(负荷侧出水45℃),制热量衰减20%,功率增加5%,这时机组效率下降24%;而本工程冬天最冷时湖水温度仅有3℃,则水源热泵机组水源侧进水温度仅有2℃,出水温度可能在0-1℃,此工况下机组运行效率极低,同时机组运行状态点接近非安全区边缘。

总之系统主要会存在以下缺点:

1)、机组运行效率衰减大,一般可达到30%以上;

2)、机组磨损大,寿命短;

3)、同条件下热泵机组成本增加;

4)、由于防冻液的腐蚀性,机组及系统管路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的腐蚀,而且因防冻液加入引起导热系数降低,这时机组运行效率又将下降5%以上。

在美国若要求热泵机组在低温制热运行时,系统需要以下两条件:

1)、热泵机组为小水-水机组(涡旋压缩机)或水-空机组;

2)、增加辅助加热设备提高源侧进水温度。

b 、对盘管的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湖底盘管会可能有藻类等微生物附在其上生长,或部分盘管被泥沙掩埋,这样换热效果将大受影响,制热运行时机组进水温度将更为不利,3~5年后进水温度甚至可能降至2℃以下,这样整个系统运行效率更低,因此必要时需要清洗盘管。

c、对室外环路系统影响

1)、因盘管数量多,需占用很大的湖水面积,这样中水博度假园区以后如需增设游乐项目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

2)、水平管路也需相应增多,不仅初投资大,而且系统循环水泵功耗也大。

4.4、优化方案优点

根据以上分析得知,水源热泵机组在夏季运行效率较高,湖水温度升高1~2℃对机组效率影响不大(约2%之内),但在采暖季运行,湖水温度降低1℃,热泵机组效率衰减较大,而且接近机组非安全区域运行。因此尽量提高热泵机组水源进水温度也就解决了地表水冬季采暖瓶颈的问题。本优化方案即室外换热系统采用混合式地源换热方式(地表水盘管系统+垂直式地埋管系统)的优点如下:1)、机组运行安全系数提高,远离不安全区域,无需添置机组辅助设备。

2)、机组运行效率可以大幅提高,实现最大化节能。

3)、无需添加防冻液,系统效率不会因此衰减,而且管道系统耐腐蚀性增强,系统维护费用低。

五、经济性分析

5.1、初投资比较

经过比较,原方案投资预算为221万元,优化方案投资预算为203万元,节能了18万元。

5.2、运行费用比较

经过测算,优化方案运行费用比原方案节省26.5%。

参考文献

[1] 徐伟等译,地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赵军,张春雷,王健,等.地源热泵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J]天津建设科技,2003(5):14~16

[3] 张群力,王晋.地源和地下水源热泵的研发现状及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流体机械,2003,31(5):50~54

地源热泵节能技术论文

地源热泵节能技术论文 为了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建筑采暖行业开始引入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期望能利用该技术所具备的节能。—了地源热泵节能技术,有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地源热泵节能分析 摘要:利用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等地表浅层的地源热泵,是夏季制冷以及冬季供暖的空调系统,相对比传统的空调系统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因全年恒定的地源温度,所以其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地源热泵的经济竞争性还是有待考究的。文章首先对地源热泵技术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的现状,阐述的地源热泵技术的优点,同时分析了地源热泵技术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关键词:地源热泵;节能;分析 :TE08: A

为了缓解全球能源短缺问题,建筑采暖行业开始引入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期望能利用该技术所具备的节能。环保性能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实现建筑暖通节能,为建筑节能做出贡献,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特性,笔者现结合地下水地源热泵技术特点,对该技术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作详细探讨。 一、地源热泵原理与组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住宅的供热和空调己成为普遍的需求。在发达国家中,建筑能源耗费量大约占总能耗的三分之一,其中供热和空调的能耗可占到建筑能耗的65%。在全球能源形势日趋紧张的今天,空调节能变得尤其重要。而且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己成为各国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焦点。因此,除了集中供热以外,急需发展其他的替代供热方式。地源热泵就是能有效节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的供热和空调新技术。地源热泵是利用大地“土壤、地表、地下水”作为热源。地源热泵系统一般由地热能交换系统、水源热泵机房系统和建筑内末端散热系统三部分组成。其中,地热能交换系统可以说是地源热泵与其它传统中央空调系统唯一和最大的区别。 二、地源热泵技术的概念及现状 地源热泵技术是指使用地下的岩石作为稳定的蓄热体,将地下浅层热资源,通过少量的高位能源,将低品位能源向高品位能转移,以实现冬

第三章 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第三章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及计算 一说到设计,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工程技术人员的计算和绘图,当然这些都属于设计领域里的工作,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是设计任务之一。设计本身包括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它不限于事先构思,更不排斥实践,而应是思维活动与实践活动的统一。空调设计的任务及目的,就是把现有能效高的设备组织好、使用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 现代空调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建筑物内的设施日益增多和复杂,这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着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由于系统设计、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不当而造成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所以反过来力求解决这些问题就成为一种主要的推动力,促使空调技术更进一步向前发展。目前,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建筑设计方面来看,提高隔热保温性能,采用合理的朝向,增设必要的遮阳等可以减少空调负荷,降低能耗。对于确定的空调负荷,提高设备的效率和优化运行过程提供相应的硬件软件,都成为降低能耗的关健。 空调系统的设计一般采用工况设计法,是以夏季和冬季室外空气设计参数为依据的典型工况进行计算,并且是按最不利情况考虑,按照设备的额定工况选择指标。所以,设备选型较大。空调设备经常处于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必须要求设备在部分负荷运行时也能高效率运行。避免负荷变化了,而设备不能作相应调节,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或设备也能调节负荷,但调节性能差,耗能指标落后。

因此,设计的任务就是要用先进的自控技术将空调全工况下的性能调整到最佳程度,这就是所谓的过程设计方法。 一、中央空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的规范及标准 1、通用设计规范 1).《采暧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003 年版)); 2).《采暖通风及至气调节制图标准》(GBJ114-88)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16-87)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0045-95) 5).《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2.专用设计规范: 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99)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67-89) 4).〈旅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5).《旅游旅馆建筑热土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6).《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142-2004) 7).《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GB50366-2005) 8).其它专用设计规范 3.专用设计标准图集: 1).《暖通空调标准图集》 2).《暖通空调设计选用手册》(上、下册)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中国水利博物馆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唐彪锋,毛霞丽,潘松法 (埃美圣龙(宁波)机械有限公司) 【摘要】地源热泵是一种环保节能的空调系统,具有土壤源、地下水源、地表淡水源、污水源及海水源等多种冷热源形式,对于单体项目可以采取各种冷热源组合的方式。设计应用时需要结合建筑物周边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并从技术、经济方面进行严格的分析论证,达到系统最优化设计的目的,以节省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关键词】地源热泵;地表水源;湖水盘管;土壤源;竖直埋管;初投资;运行费用 Optimized Design for the GSHP System of Chinese Water Conservancy Museum Tang Biaofeng, Mao Xiali,Pan Songfa (IMI Shenglong (Ningbo) Machinery Co., Ltd) 【Abstract】As a environment-friendly and energy saving air-conditioning system, GSHP is used as an all-inclusive term for a variety of systems that use the ground, groundwater, surface freshwater, sewage water and seawater as its heat source and sink. Also these above items can be united for a single building. In design application, we should study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of the building to decide which type of heat source/sink to use, analyze and calculat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al indexes to aim at the most optimized design, in order to save the investment and operating cost. 【Keywords】GSHP; surface water source; pond loop; ground source, vertical loop; original investment; operating cost

医院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介绍

医院暖通空调系统之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介绍及设计前必要条件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空调系统介绍 (2) 二、地源空调发展概况 (2) 三、地源空调系统的特点: (3) 四、地源空调系统的社会效益 (4) 五、设计前必要条件参见附件(《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009年版本) (5)

一、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介绍 (1)地下水源空调系统是从水井中抽取的地下水。这种空调在应用上受到许多限制,需要有丰富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先决条件。虽然在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能够回灌到地下水层,但是目前国内地下水回灌技术还不成熟,很容易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流失。目前由于对使用地下水的规定和立法越来越严格,这种空调系统的应用已逐渐减少。 (2)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空调系统。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土壤中的地热资源,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这种空调系统是把热交换器埋于地下,通过水在由高强度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冷热交换的目的。夏季通过机组将房间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房间进行降温。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冬季通过热泵将土壤中的热量转移到房间,对房间进行供暖,同时储存冷量,以备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免费能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通常机组消耗1kW的电量,用户可以得到4kW-5KW左右的热量或冷量。与锅炉供热系统相比,地源空调系统要比电锅炉节省三分之一以上的电能,比燃煤、燃油锅炉节省约二分之一的能量;由于地下土壤的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15~20℃,在夏季远远低于室外空气温度,在冬季远远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机组运行工况稳定,无论在制冷还是制热都一直处于高效率运转状态,制冷、制热的性能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30%左右,因此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系统的60~70%。因此,近十几年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北美北欧等国家取得了很快的发展,中国的地源热泵市场在最近五年来也非常活跃,可以预计,该项技术将会成为21世纪最有效的高效、环保、节能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 二、地源空调发展概况 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现中。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但在当时能源价格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直到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节能、高效益用能和环境保护上时,使地源热泵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高潮,最近20年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 在我国由于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人们节能、环保的认识程度等原因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应用和发展比较缓慢,人们对之尚不十分了解,推广较困难,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耗的增长,一次性矿物能源的日益衰竭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地源热泵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亿力未来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设计方案书

. 公司简介 淮安亚邦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坐落在一个环境优美、人文荟萃的总理故乡——江苏淮安,是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受当地政府扶持的新 办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是和意大利及清华大学高新技术合作的中外合资企业。 公司拥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及一支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队伍。 公司与北京清华大学联手开发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 公司引进意大利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拥有多套先进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 产设备。主要产品有:地源热泵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活塞式冷水机组、离 心式冷水机组、超薄型吊顶式空调机组、柜式空调器、风机盘管、诱导风机、 静压箱、消声器和防火阀、排烟阀、消防箱等。博采众家之长,全心打造亚欧 中央空调的品牌形象,公司通过了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并取得了国家D12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和中央空调生产许可证,以及3C和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淮安亚邦中央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制造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服务,以诚 实、守信、勤奋、创新的企业精神,始终奉行产品质量上乘、服务周到详尽、 价格合理、诚信的经营理念,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 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服务网络,靠服务打造品牌,以“真诚、快捷”的服 务理念健全完善的服务体系。公司根据用户特殊要求由电脑快捷提供空调设备 技术参数,使用户享受最理想的空调通风设备机组,以及设备安装前技术咨询 有效服务。亚邦公司在各地区都设有销售公司及服务部,真心为顾客提供优质 的服务。亚邦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本、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路线。

. 第一章地源热泵()简介 一、热泵工作原理 作为自然界的现象,正如水由高处流向低处那样,热量也总是从高温流向 低温,用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准确表述是:“热量不可能自发由低温传递到 高温”。但人们可以创造机器,如同把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而采用水泵那样, 采用热泵可以把热量从低温抽吸到高温。所以热泵实质上是一种热量提升装置, 它本身消耗一部分能量,把环境介质中贮存的能量加以挖掘,提高温位进行利 用,而整个热泵装置所消耗的功仅为供热量的三分之一或更低,这也是热泵的 节能特点。 热泵与制冷的原理和系统设备组成及功能是一样的,对蒸气压缩式热泵(制冷)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组成: 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循环工质从低温低压处到高温高压处的作用,是热 泵(制冷)系统的心脏; 蒸发器()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阀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 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

双U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双U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设计 万溧;高理福;李浩 【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四川)》 【年(卷),期】2015(000)005 【摘要】以西南科技大学新能源改造项目为基础,根据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双U型地埋管换热器进行了试验测试。建立和实际尺寸完全相同的三维数值模拟模型,通过验证后的数值模拟模型,对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进水温度和速度、钻井深度、回填材料对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出进水温度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循环流速为0.4~0.8m/s比较合适,钻井深度取60~100m较为合理,回填材料的导热系数略大于地埋管周围土壤即可。%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new energy reform project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relevan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test the heat exchanger tube of double U type buried. A 3D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the actual size is exactly the same, after verification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dynamic simulation of buried tube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heat exchanger. Study on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drilling depth, backfill materials affect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heat exchanger of U type buried tube. It should b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when designing the inlet water temperature, circulating flow rate is appropriate for 0.4~0.8m/s, drilling depth of 60~100m is more reasonabl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摘要 该别墅系一栋集文化娱乐,办公,客房等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别墅。该别墅选择地源热泵为空调冷热源, 空调系统的室内部分采用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末端设备为风机盘管, 新风处理到室内等焓线,过渡季节只供新风,部分房间采用地板辐射供暖。本论文从地源热泵工作原理出发,详细地进行了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和特点分析,并与普通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比较。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采用U 型竖埋管地下换热器;主卧式采用了低温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关键词:别墅;地源热泵;竖直埋管;地板辐射供暖 1.1 课题背景 地热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尽管目前它的应用还不能像传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力能和核能)那样广泛,但由于地壳里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特别是在传统能源越来越缺乏的今天,地热能利用在许多国家已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源,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源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是利用水与地源(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冬季把地源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此时地源为“热泵”;夏季把室内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时地源为“冷源”。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与锅炉(电、燃料)供热系统相比,锅炉供热只能将90%以上的电能或70—90%的燃料内能转化为热量供用户使用,因此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要比电锅炉加热节省三分之二以上的电能,比燃料锅炉节省二分之一以上的能量;由于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热源温度全年较为稳定,一般为9—16℃,其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6.3,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相比,要高出40%左右,其运行费用为普通中央空调的50—60%。 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常规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如果结合其他节能措施减排会更明显。虽然也采用制冷剂,但比常规空调装置减少25%的充灌量。该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解读

国家标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设计要点解析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气调节研究所邹瑜徐伟冯小梅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 1 前言 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2.1 《规范》的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2)“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意旨不包括吸收式热泵。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埋管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下水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表水系统)。其中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也称地耦合系统(closed-loop ground-coupled heat pump system)

地源热泵系统操作手册

地源热泵系统操作手册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新龙生态林工程项目指挥 部(办公楼)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操作手册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新龙生态林工程项目指挥部(办公楼)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工程地点:常州市新北区长江北路 建设单位:常州龙城生态建设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苏凯源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二、设备描述 1、本工程系统为地源热泵系统,主机品牌为上海美意,配置热泵机组4台;室内风机盘管品牌为浙江盾安,室内配置风机盘管57台;中厅配置风管式机组2台,配置室内新风机4台。 地源侧配备循环水泵两台,一用一备;空调侧配备循环水泵两台,一用一备。 地源侧与空调侧各配置定压稳压装置一套。 2、美意主机液晶控制面板使用说明: ○1开关 ○2模式 ○3热水

○4温度加键/风速 ○5确认 ○6温度减键/睡眠 ○7设置 ○8清除 ○9节能 ○10室温 3、室内风机盘管液晶控制面板使用说明:○1开/关机按键 ○2模式按键,冷/热转换 ○3风量调节键 ○4/○5温度设置键 ○6红外接收窗 ○7/○8冷/热符号 ○9通风符号 ○10自动风速符号 ○11手动风速符号 ○12室温符号 ○14/○15温度显示 4、新风机组液晶控制面板使用说明 ○1开关键 ○2模式键

○3风速键 ○4/○6上下键 ○5空格 三、开机步骤 1、开启地源侧水泵和空调侧水泵 2、按主机液晶控制面板开关,依次开1#、2#机 3、开启室内液晶控制面板开关(设置温度及风量) 四、关机步骤 1、关闭室内液晶控制面板开关 2、关闭主机液晶控制面板开关 3、关闭地源侧水泵和空调侧水泵 五、中厅风管机组操作步骤 中厅部分空调机组控制箱 1、按开机键,运行灯亮,机组启动运转 2、按停机键,停止灯亮,机组停止运转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在4月20日,我们几人怀着既好奇又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国家博物馆。人来人往中,我们终于进入了国家博物馆 走进国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7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常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厚的臂膀。听讲解员介绍,铜门、楼梯,仿佛敞开的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国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家喻户晓,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两轴”,分别是长330米的艺术走廊构成南北轴线,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尝学术报告厅、演播室组成的展示区。 带着一种兴致勃勃的感觉,我回到一层,又辗转上了一个隐秘的半层高的台阶,寻觅到了“李可染、黄胄和潘天寿艺术大展”展馆。 这三个馆是独立的,馆外照例有大师们的画册出售,价格不菲。黄胄和潘天寿两个馆我只是粗粗转过,之后就把目光停在了李可染馆中的多媒体屏幕上:那是李可染之子李小可先生为父亲制作的生平简介,以及一段大师的绘画录像。 在这面幕墙前,我逗留了一个小时,慢慢的把它看完——李可染的画作非常吸引我,对我自己的绘画也有很大的启发。他是所有近代国画家中,少数能把画面做的气势磅礴而又细如发丝的一位人物。看过展厅里他的真迹,再细细品味大师的生平,及创造这些画作的过程,让我体会到一点:“认真对画,认真做人”。对待喜欢的事物,真的需要潜心研习,并且在承继传统的过程中追求创新、不断探索。 我印象最深的一张画,是他的代表作《万山红遍》。那宣纸上的红,面积那么大,却一点也没让人感到“堵”。红颜色无论在国画还是西画里都是很难控制的,他却能运用的这么自然,丝毫没有造作之感,真令人叹为观止! 其它的作品里,我喜欢有一张画教堂的,那些建筑的边线用水墨表现的是那样有趣;还有他画的最熟练的牧童:悠闲,传神;还有他中年时期的山水,水面上点点的风帆,山峡间的奇峰古刹……. 观看“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复兴之路”是全面展示中华民族170年复兴之路宏大主题的陈列展览,除陈列了1280多件套珍贵文物和870多张历史照片外,还立足于陈列主题的需要,以雕塑、油画、国画、场景、复原、沙盘、电动图表、模型、零距离触摸屏、电子翻书、高清全息投影等多种手段,突出对重点内容的表现,增强内容的表现力和视觉的冲击力。展览共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部分——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五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览生动地再现了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奋斗历程,展现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使用手册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使用手册 及 日常维护 湖南省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部分日常注意事项及维护步骤 (3) 一、技术分析 (3) (一)、地源热泵机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 (4) 1、日常检查及保养周期 (4) 2、主机系统保养时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6) 3、地源热泵主机使用说明 (8) (二)、风机盘管的日常维护 (9) (三)、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日常维护 (12) (四)、循环水泵的日常维护 (15) (五)、加湿器的日常维护 (16) 第二部分、空调运行记录表 (17) 1、地源热泵机组运行记录表 (17) 2、循环水泵运行记录表 (18) 3、系统运行启停时间记录表 (19) 4、风机盘管系统运行记录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新风机运行记录表 (20)

第一部分日常注意事项及维护步骤 一、技术分析 中央空调系统日常运行时、外部系统影响及使用质量等方面工作因素,其系统内部循环系统、传热系统、控制系统、运转部件、气密性元件等可能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偏差或改变。此时,使用时日常保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系统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清洗和处理,轻者可能造成设备或部件无法最佳工作,严重的将导致系统运行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受到影响,并引起设备故障率与系统运行能耗的增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源热泵机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 (二):风机盘管的日常维护 (三):组合式空调机组的日常维护 (四):循环水泵的日常维护 (五):加湿器的日常维护

(一)、地源热泵机组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1、日常检查及保养周期 1.1、日常检查项目表

地源热泵简介地源热泵概述

地源热泵简介地源热泵概述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 地源热泵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由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热能转移。地能分别在冬季作为热泵供热的热源和夏季制冷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地能中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地源热泵由来 "地源热泵"的概念,最早于1912 年由瑞士的专家提出,而该技术的提出始于英、美两国。北欧国家主要偏重于冬季采暖,而美国则注重冬夏联供。由于美国的气候条件与中国很相似,因此研究美国的地源热泵应用情况,对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编辑本段地源热泵的热源地源热泵目前,地源热泵已成功利用地下水、江河湖水、水库水、海水、城市中水、工业尾水、坑道水等各类水资源以及土壤源作为地源热泵的冷、热源。编辑本段地源热泵组成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地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地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地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 主要特点

(1)地源热泵技术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地表浅层地热资源可以称之为地能,是指地表土壤、地下水或河流、湖泊中吸收太阳能、地热能而蕴藏的低温位热能。地表浅层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不受地域、资源等限制,真正是量大面广、无处不在。这种储存于地表浅层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使得地能也成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一种形式。 (2)地源热泵属经济有效的节能技术。其地源热泵的COP值达到了4以上,也就是说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 (3)地源热泵环境效益显著。其装置的运行没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区内,没有燃烧,没有排烟,也没有废弃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废物的场地,且不用远距离输送热量。 (4)地源热泵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地源热泵系统可供暖、空调,还可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一套系统可以替换原来的锅炉加空调的两套装置或系统;可应用于宾馆、商场、办公楼、学校等建筑,更适合于别墅住宅的采暖、空调。然而实现地源热泵主机系统的这一机多用,则需要一整套系统解决方案,其有动力输配系统-----节能空调机房,室内末端输送设备采用地暖分集水器,水力平衡分配器,生活热水采用多功能水箱。由此可体现出地源热泵主机的一机多用也代表着暖通系统的整个运行体系。水力平衡分配器(5)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维护费用低。地源热泵的机械运动部件非常少,所有的部件不是埋在地下便是安装在室内,从而避免了室外的恶劣气候,机组紧凑、节省空间;自动控制程度高,可无人值守。

中国国家博物馆 高古玉

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古玉 中国国家博物馆高古玉 2013-07-08 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文化玉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 高26厘米 玉龙由墨绿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洁,头部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造型生动,雕琢精美,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新石器时代很多遗址中都发现有类似龙形的遗存,或为蚌塑,或为彩绘,或为雕塑。关于龙的原型,研究者们提出过各种假说,如蛇、鳄鱼、蜥蜴、鱼、鲵、马、牛、猪、鹿、熊、虎、蚕、蛴螬、松树、云、闪电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龙”字和妇好墓出土的玉龙都显示,龙是一种巨头、有角、大口、曲身的神兽。新石器时代最符合这些特征的文物应属红山文化中的这种蜷体玉龙,安徽含山凌家滩、湖北天门肖家屋脊也都有类似的玉龙形象,它们有可能是龙的原始形态。 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

鼻部前突,并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2个并排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这件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文化卷龙 新石器新石器时代后期红山文化 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 高7.2厘米、宽5.2厘米 卷龙是红山文化标志玉器之一。龙身圆形,额头隆起,吻部前凸。除头顶的三角形大耳,大眼睛以及吻部的多道皱纹由比较简洁的线刻划外,光素无纹饰。首尾之间有横向窄缺口,或连或断,或为一道不明显的划纹。颈背部对穿一小孔,可穿系佩挂。在红山文化大墓中,卷龙多位于墓主的身躯上面,可能穿绳佩于胸前,应是当时的一种礼仪用玉和宗教用器。红山文化墓葬中往往有成批的玉器出土,这些玉器一般个体都较小,且有穿孔,被认为是佩饰,其中各种动物类的玉饰雕琢尤为精细,如玉龟、鱼形石坠、玉鸟、双龙首玉璜等。中国国家博物馆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中国国家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璧 新石器良渚文化 1984年浙江余杭钟介出土 直径17.6厘米、孔径5.2厘米 璧是良渚文化最有特征的玉器之一,在大墓中经常与琮、钺等构成固定的玉器组合。《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 摘要:文物保管区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文物库房的作用、功能、空间、构造、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阐述,全面介绍了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筑设计宗旨及具体实现。通过全面剖析国家博物馆文物库房的建筑设计,对文物库房的空间布局、文物藏品运输的交通流线、文物库房中设备设施及多功能相结合等各个方面在设计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文物藏品文物库房空间布局交通流线设备设施多项功能结合 文物保管区(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是博物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库房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持续性将影响到博物馆文物的收藏、维护、展出等多个方面。国家博物馆作为国家级的大型综合博物馆,其收藏文物将涵盖我国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几乎全部的领域,这些因素决定了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特性必将是容量大、功能强、科技含量高,对于设计人员不但要求有较强的建筑设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具有宽泛的知识、较强的整体控制以及统一协调等多方面能力。本文将根据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的设计经验,并以其为例,对文物库房的作用、功能、空间、构造、设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阐述。 1. 文物库房是博物馆建设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1.1. 博物馆、文物定义及与文物库房相互关系 “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并向大众开放。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 ----《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对于博物馆的定义。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历史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存,具有不可再生性。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它是反映人类历史发展各阶段文化、艺术、科学、社会形态等各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展开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藏品的数量及质量直接关系博物馆的地位及各项业务工作的展开。《国际博物馆协会职业道德准则》指出:博物馆“在提供建筑方面负有极其重要的责任,以便为藏品物理方面的安全与保护提供适宜的环境。以完成其既定方针内的收藏、研究、存放、保护、教育及陈列等基本职能。” 在使用功能上,文物库房是藏品的长期妥善安全的保存空间,文物库房要为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doc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设计要点解析 摘要:本文针对不同地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结合《规范》条文,对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特点、方法及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系统优化 1 前言 实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方针,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地源热泵系统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最利于与太阳能供热系统相结合的系统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地源热泵系统利用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与空调,具有良好的节能与环境效益,但由于缺乏相应规范的约束,地源热泵系统的推广呈现出很大盲目性,许多项目在没有对当地资源状况进行充分评估的条件下就匆匆上马,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工作不正常,为规范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确保地源热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更好的发挥其节能效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会同13个单位共同编制了《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该规范现已颁布,并于2006年1月1日起实施。 由于地源热泵系统的特殊性,其设计方法是其关键与难点,也是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外热点课题,在新颁布的《规范》中首次对其设计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了加深对规范条文的理解,本文对其部分要点内容进行解析。 2 《规范》的适用范围及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2.1 《规范》的适用范围 该《规范》适用于以岩土体、地下水、地表水为低温热源,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供热、空调或加热生活热水的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 (1)“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传热介质”,意旨不适用于直接膨胀热泵系统,即直接将蒸发器或冷凝器埋入地下的一种热泵系统。该系统目前在北美地区别墅或小型商用建筑中应用,它优点是成孔直径小,效率高,也可避免使用防冻剂;但制冷剂泄漏危险性较大,仅适于小规模应用。 (2)“采用蒸气压缩热泵技术进行……”意旨不包括吸收式热泵。 2.2 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 地源热泵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简称地埋管系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方案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方案 Ver 1.2 2014-03

目录

1、系统概述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能,包括土壤、地下水和江、河、湖、海以及城市污水等)作为冷热源的空调系统。它不但可以供冷、供热,而且可以提供生活热水,一机多用的同时还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浅层地能一年四季相对稳定,土壤与空气的温差一般为17℃,冬季比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这种温度特性使得地源热泵比传统空调系统运行效率要高40%~60%,因此要节能和节省运行费用40%-50%左右。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5KW以上的热量或4KW以上冷量,所以我们将其称为节能型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是大楼日常运行成本控制的一大难题,整个暖通系统的能耗将占大楼能耗的50%以上,目前,国家的建设绿色节能建筑、节能减排的号召已经非常明确,谛都科技城业主眼光比较远,从响应国家号召,降低大楼日常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进行考虑,计划对***项目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配套自控系统。 水泵的能耗,一般约占空调系统总能耗的15-20%,因此采用变流量系统,使输送能耗岁流量的增减而增减,具有显着的节能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才有变频技术实现电机的软启动,可以有效的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考虑到变频调速一次投资较大,一般来讲都是对节能效果最为明显的关键部分采用变频技术,比如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热泵机组等,使得业主的投资收益比最大化。 ***项目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群控的使用将带来以下明显效果: 1、节省能源 ***项目需冷/热量每个季节、每个月、每一天都不一样,空调负荷的分布在一年之内是极不均衡的,设计负荷约占总运行时间的6-8%。详见下表: 注:数据引自美国制冷协会标准880-56 而传统的手动开关水泵的方式,不考虑大楼的需冷/热量,采用全部启动、全部关闭的方式,在大多数时间里面都是非常浪费能源的,而空调水泵的变频调

别墅地源热泵空调工程投标文件重点

总目录 、地源热泵空调设计依据,,,,,,,,,,,,4 .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原理,,,,,,,,,,,, 11 三、地源热泵空调设计方案,,,,,,,,,,,,15 四、地源热泵空调设备选型,,,,,,,,,,,, 20 五、地源热泵空调工程造价,,,,,,,,,,,,21 六、运行费用测算,,,,,,,,,,,,,,,, 28 七、XX地埋管专用地源热泵性能特点,,,,,,,29 八、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施工要点,,,,,,,,,,31 九、售后服务保证,,,,,,,,,,,,,,,,44 十、XX空调公司简介,,,,,,,,,,,,,,45 附件:公司资质证明文件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环境体系认证 质量信誉证书 专利认证证书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证书 部分用户名录

'、地源热泵空调设计依据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42 — 82 《城市热力管网设计规范》 GJJ34 — 9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43 — 82 《制冷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66 — 84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3.2 C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0.4 C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13 C 冬季空调室外最低日平均温度 -15.8 C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0.5m/s 冬季室外主导风向 NW 冬季最大冻土深度 79 cm 1.3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廊坊市,为豪华型、绿色环保生态别墅,其中样板间为 36456.39平方米,其中地上7879.79平方米,地下192.60平方米。主要功 能是住宅、休闲与一体的综合性高档别墅。廊坊隶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其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热多雨,四季冷暖比较分明,冬 夏两季长,春秋季短,年平 1.1国家有关设计规范 《水源热泵机组》 GB/T19409 —2003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 GB/T17981-2000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1.2供热设计参数 GB/T50366-2005

中国国家博物馆消防设计要求

工程概况: 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是首都北京天安门地区的标志性文化建筑,也是北京迈向国际化 大都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改扩建工程完成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以展示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研究、考古、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91900 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5131 m2,包括保留的老馆建筑面积35452 m2。老馆原来没有地下室,因此地下面积全部由新扩建的部分解决,共76769 m2。新馆地上地下总面积共156448 m2。新馆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42.50m。老馆建筑高度26.5m,其中北侧老馆地上3层,南侧老馆地上经过内部加层后为5层。建筑平面按博物馆职能分为 九大功能区:文物保管区、陈列展览区、社会教育区、公共服务和活动区、业务与学术研究区、行政办公区、武警用房、设备用房、地下停车库。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建筑空间形式丰富,内部功能复杂多样。 消防系统概述: 国家博物馆工程的消防设计有着特殊性,文物是博物馆的根本,消防设计既要有可靠 的防火和灭火措施,在保护人员安全的同时更要保证文物在火灾和灭火时的安全,这为博物馆的消防设计带来巨大挑战。由于单体体量庞大、空间复杂、功能繁多、工艺及安防等方面要求高,出现了很多现有防火设计规范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在许多大规模的建筑设计中常常会遇到的。如果按照现行防火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建筑内的防火分区划分、疏散宽度等将难以实现,也难以保证各功能区的有效使用和空间效果的完整。因此,针对防火设计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没有完全局限于国内的规范,而是引进国际先进的消防性能化手段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专家论证,以确保设计采用的消防措施的合理有效。国家博物馆的消防设计除了常规的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还设置了大空间智能灭火系统、水喷雾系统、雨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厨房专用灭火装置等消防措施。 消防水量消防用水由两路市政给水管提供,各系统消防用水标准和用水量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